第6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

合集下载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

三、边界摩擦 1.边界摩擦:介于干摩擦与流体摩擦之间的摩擦 边界摩擦: 边界摩擦 状态。 状态。 2.机理 机理 当坯料与工、模具间存在润滑物质时, 当坯料与工、模具间存在润滑物质时,随着 接触表面上压力的增加,坯料表面的部分“凸峰” 接触表面上压力的增加,坯料表面的部分“凸峰” 被压平,润滑剂或形成一层薄膜残留在接触面间, 被压平,润滑剂或形成一层薄膜残留在接触面间, 或被挤入附近“凹谷” 或被挤入附近“凹谷”,这时在挤去润滑剂的部 分出现金属间的接触,即发生粘着现象。 分出现金属间的接触,即发生粘着现象。 这时的摩擦力就是剪断表面粘着部分的剪切 抗力与边界膜分子间抗剪力之和。 抗力与边界膜分子间抗剪力之和。 在生产中,这三种摩擦状态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生产中,这三种摩擦状态不是截然分开的,常 常会出现混摩擦状态。 常会出现混摩擦状态。
8.3 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一、摩擦系数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系数,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系数,通常是指工具与坯料接 触表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 触表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 根据库仑定律,摩擦系数可表达如下: 根据库仑定律,摩擦系数可表达如下:
T τ µ= = N σN 式中

τ = µσ N
τ − − 接触表面上的剪应力( 摩擦应力) 接触表面上的剪应力( 摩擦应力) σ N − 接触表面上的正压应力
二、流体摩擦 1.流体摩擦:被加工金属与工模具之间被润滑油 流体摩擦: 流体摩擦 膜所隔开时的摩擦。 膜所隔开时的摩擦。 2.机理 机理 润滑油膜将两摩擦面完全隔开, 润滑油膜将两摩擦面完全隔开,使得两摩擦面在 相互运动中不产生直接接触, 相互运动中不产生直接接触,摩擦发生在流体内 部分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粘度、 部分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粘度、 速度梯度等因素,因而流体摩擦的摩擦系数很小。 速度梯度等因素,因而流体摩擦的摩擦系数很小。

金属塑性加工的摩擦与润滑PPT资料(正式版)

金属塑性加工的摩擦与润滑PPT资料(正式版)

N——垂直于接触面正压力; ——接触面上的摩擦切应力。
当接触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完全处于粘合状 态时,单位摩擦力( )等于变形金属流动
——接触面上的正应力; 或
当接触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完全处于N 粘合状
——接触面上的摩擦切应力。 (2)润滑剂应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在热加工时,润滑剂应不分解,不变质;
(4)润滑剂不应对金属和模具有腐蚀作用;
分解,不变质; (3)润滑剂有冷却模具的作用; (4)润滑剂不应对金属和模具有腐蚀作用; (5)润滑剂应对人体无毒,不污染环境; (6)润滑剂要求使用、清理方便、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
2.常用的润滑剂
➢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油、动植物油、乳液等 ➢固体润滑剂,包括石墨、二硫化钼、肥皂等 ➢液-固型润滑剂 ➢熔体润滑剂
(6)润滑剂要求使用、清理方便、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 润滑技术的开发能促进金属塑性加工的发展。 1. 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5 测定摩1擦.系数库的方法仑摩擦条件
在接触面上各点的摩擦也不一样
这时不考虑接触面上的粘合现象(即全滑动),认 摩擦系数随金属性质、工艺条件、表面状态、单位压力及所采用润滑剂的种类与性能等而不同。
工艺润滑的目的及润滑机理
润滑的目的 ➢ 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 提高制品质量 ➢ 降低金属变形时的能耗
润滑机理 ➢ 流体力学原理 ➢ 吸附机制
1.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的要求
在选择及配制润滑剂时,必符合下列要求: (1)润滑剂应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在高压作用下,润滑膜仍
能吸附在接触表面上,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2)润滑剂应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在热加工时,润滑剂应不
当接触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完全处于粘合状
态时,单位摩擦力( )等于变形金属流动

6 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6 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定义:变形体为保持自身的完整和连续, 约束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内力。 特点: (1)附加应力由不均匀变形引起,同 时又限制不均匀变形的自由发展。 (2)附加应力必然互相平衡成对出现。 (即当一处受附加压应力时,另一处必受附 加拉应力)
附加应力定律:任何塑性变形物体内部,在变形过程中均
有自相平衡的附加应力。


6. 2. 2 变形条件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一、变形温度
碳钢的塑性随温度变化图
就大部分金属来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 度的升高,塑性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并非简单的 线性上升。
2.变形速度
塑 性
Ⅰ Ⅱ
变形速度,1/秒 图5-18 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
3.变形程度
冷变形时,变形程度越大,塑性越低;热变 形时,变形程度越大,塑性越高。
变形过程中,物体各质点将 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即 做最少的功,走最短的路。
图3-1 开式模锻的金属流动
图3-2 最小周边法则
拔长效率较低,主 要用于修正尺寸
拔长效率较高
6. 2 影响金属塑性、塑性变形和流动的 因素
6. 6. 6. 6. 6. 6. 6. 6.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5 6 7 8 塑性、塑性指标和塑性图 变形条件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其他因素对塑性的影响 提高金属塑性的途径 摩擦对金属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影响 工具形状对金属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影响 金属各部分之间关系对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影响 金属本身性质不均匀对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影响
三、残余应力
定义:引起应力的外因去除后在物体内仍残存的应力。 特点:残余应力是弹性应力,它不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 分类: (1)第一类残余应力:存在于变形体各大区之间; (2)第二类残余应力:存在于各晶粒之间; (3)第三类残余应力:存在于晶粒内部。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1)塑性变形不均匀。残余应力的符号与引起该残余应力 的塑性应变符号相反。 (2)温度不均匀(加热/冷却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 (3)相变过程引起的组织应力。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知识点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知识点

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 张量:由若干个当坐标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分量所组成的集合。 晶粒度:金属材料晶粒大小的程度。 变形织构 :在塑性变形时,当变形量很大,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 其取向而彼此趋于一致。这种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 动态再结晶: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主应力:切应力为 0 的微分面上的正应力。 主方向:主应力方向,主平面法线方向。 主应力空间:由三个主方向组成的空间。 主切应力:切应力达到极值的平面上作用得切应力。 主切应力平面:切应力达到极值的平面。 主平面:应力空间中,可以找到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其上均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此面就称 为主平面。 平面应力状态 :变形体内与某方向轴垂直的平面上无应力存在,并所有应力分量与该方向轴 无关的应力状态。 平面应变状态 :物体内所有质点都只在同一个坐平面内发生变形,而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 变形的变形状态。 理想刚塑性材料 :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 材料。 理想弹塑性材料:塑性变形时,需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硬化的材料。
第 1 页
江西理工大学 10 机械 4 班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知识点
詹琦平
自由能状态自发恢复的趋势 静态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温度后,在原来版型体中金属会重新形成无畸变的 等轴晶直 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组织的过程。 动态回复:在热塑性过程中发生的回复。 动态再结晶:塑性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亚动态再结晶:指变形过程中已变形但尚未长大的动态再结晶晶核以及长大到中途的再 结晶晶粒 被遗留下来,当变形停止后而温度又足够高时,这些晶核和晶粒会继续长大的过程。 热塑性变形的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1)改善晶粒组织 2)锻合内部缺陷 3)形成显微组织 4)改善偏析 5)破碎并改善碳化

塑性成形原理重点问题解答

塑性成形原理重点问题解答

一、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指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其塑性、韧性下降,强度、硬度增加,继续变形的力提高的现象。

微观上,加工硬化与金属内部的位错滑移、位错交割、位错塞积、交滑移以及晶粒的破碎与变化等有关。

加工硬化的后果: 强度提高,增加设备吨位;塑性下降,降低变形程度,增加变形工序和中间退火工序;强化金属材料(不能热处理的),提高金属零件的强度,改善冷塑性加工的工艺性能。

附:金属的结构:单晶体结构(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实际多晶体结构(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机构:滑移,挛生 位错理论的基本概念:位错、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位错运动与增值 多晶体冷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晶界、晶粒位向、晶内变形、晶间变形、变形不均匀性、 变形后组织与性能的改变 有关基本内容参阅金属学及热处理 二、金属的塑性与塑性指标金属的塑性:指固体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注:塑性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性质 塑性的影响因素:(各因素具体的影响没详细) 内部因素:晶格类型、化学成分、晶相组织; 外部因素: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受力状态 附:塑性指标三、金属受外力而变形,抵抗变形的力—变形抗力 变形的难易程度 单位流动应力 变形抗力的影响因素: 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变形温度 变形速度、变形程度、应力状态四、金属的超塑性—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金属的组织状态)和外部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下变形体现出的极高的塑性,延伸率达δ=100%~2000%。

, m =0.3~1.0超塑性结构超塑性(微细晶粒超塑性) 动态超塑性(相变超塑性)超塑性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晶粒度5 ~ 10μm ) 变形温度(0.5 ~ 0.7T m )、变形速度(10-4 ~ 10-1 min-1) 五、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1.变形体连续2.变形体均质和各向同性3.变形体静力平衡4.体积力和体积变形不计 六、主应力、应力状态特征方程(在课本上) 1、应力特征方程的解是唯一的;2、对于给定的应力状态,应力不变量也具有唯一性;3、应力第一不变量J1反映变形体体积变形的大小,与塑性变形无关;J3也与塑性变形无关;J2与塑性变00100%h l l l δ-=⨯ 延伸率−00100%hA A A φ-−=⨯断缩面收率 00100%h C H H H ε-−=⨯压缩变形程度()()()()()()()()22222222222212322311616x y y z z x xy yz zx x y y z z x xy yz zx J σσσσσστττσσσσσστττσσσσσσ⎡⎤''''''=-++-++⎣⎦⎡⎤=-+-+-+++⎢⎥⎣⎦⎡⎤=-+-+-⎣'⎦10x y z J σσσ'''+'=+=形有关;4、应力不变量不随坐标而改变,是确定点的应力状态异同的判据。

摩擦与润滑整理资料

摩擦与润滑整理资料

Chap 11.外摩擦:发生在工件和工具接触面之间,阻碍金属流动的摩擦,称外摩擦,是影响材料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2.研究摩擦的意义:全世界工业能源的1/3被摩擦损耗掉,失效零件的80%是由于磨损造成的。

因此,发展摩擦学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

Chap21.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摩擦的特点和作用如何?特点:(1)在高压下产生的摩擦;(2)较高温度下的摩擦;(3)伴随着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摩擦;(4)摩擦副(金属与工具)的性质相差大。

作用:(1)不利的方面:(a)改变物体应力状态,使变形力和能耗增加;(b)引起工件变形与应力分布不均匀;(c)恶化工件表面质量,加速模具磨损,降低工具寿命,而且降低制品的表面质与尺寸精度;(2)利用:(a)增大摩擦改善咬入条件,强化轧制过程;(b)增大冲头与板片间的摩擦,强化工艺,减少起皱和撕裂等造成的废品。

2.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摩擦的类型及各自的特征是什么?(1)干摩擦:完全没有润滑,金属与工具之间直接接触。

(2)流体摩擦:较厚的润滑层将金属与工具隔开,摩擦发生在流体内部的分子之间,与接触表面的状态无关,与流体的粘度,速度梯度等。

(3)边界摩擦:介于干摩擦和流体摩擦的一种摩擦类型。

(4)混合摩擦:摩擦表面上既存在干摩擦状态,也存在边界摩擦状态和流体润滑状态的一种摩擦类型。

Chap31.金属表层的结构组成如何?金属材料的表面层结构注意:加工硬化层也叫冷硬层和贝氏体层;氧化层又称污染层。

2.何谓表面粗糙度及表示方法有哪些?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征材料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表面微凸体的高度与分布。

表示方法有:(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该方法能够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特征但对于测量过于粗糙或光滑的表面不适用。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该方法测量简便,但只反映峰高,不反映峰的几何特征,受测量者主观影响较大,无周期性的宏观误差。

(3)轮廓最大高度Ry 对控制深加工痕迹有重要意义,保证小零件的表面质量,不如Rz反映的几何特征准确。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1)衡量金属或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的塑性指标有和等。

2)应力球张量可以使物体产生变化,应力偏张量使物体产生变化。

3)厚向异性指数γ是薄板在单向拉伸时与的真实应变之比。

4)当变形体的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物体质点将向着的方向移动。

5)目前材料的超塑性有两类,分别是和等6)影响金属塑性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外,还有、和等。

7)塑性成形力学中的基本假设有、、与一般条件下忽略体积力的影响等。

8)金属塑性成形时,根据坯料与工具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状态的不同,可以把摩擦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9)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是凸缘变形区和凸模圆角处材料1) 简述提高金属塑性的常用措施?2)简述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3) 全量理论在什么情况下与增量理论等同,或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具有足够的准确性?4)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对于直角坐标系 Oxyz 内,已知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 :⎥⎥⎥⎦⎤⎢⎢⎢⎣⎡---=505050505ijσ,单位为 MPa ,( 1 )画出该点的应力微元体; ( 2 )求出该点的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3)求出该点的应力张量不变量、主应力及主方向。

四、试分析桶形件拉深时各个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绘出应力状态图。

(指出各部分应力,应变的正负)。

五、已知两端封闭的薄壁圆筒,其半径为r,筒壁厚度为t,受内压P 的作用,试求圆筒产生屈服时的内压力P (设材料单向拉伸时的屈服应力为σs ,应用Mises屈服准则)。

点应力状态指物体内一点任意方位微小面积上所受的应力情况,包括应力的、和。

3)应力球张量对应着变化,应力偏张量对应着材料的变化。

4)与名义应变相比,真实应变(对数应变)具有和的特点。

5)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关系,而与有关系。

7)厚向异性指数γ是薄板在单向拉伸时与的真实应变之比。

8)当变形体的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物体质点将向着的方向移动。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 主应力: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的平面为主平面,其面上的应力为主应力。

2. 主切应力:切应力最大的平面为主切平面,其上的切应力为主主切应力。

3. 对数应变 答:变形后的尺寸与变形前尺寸之比取对数4. 滑移线 答:最大切应力的方向轨迹。

5. 八面体应力:与主平面成等倾面上的应力6. 金属的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7. 等效应力:又称应力强度,表示一点应力状态中应力偏张量的综合大小。

8. 何谓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答冷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是指室温的变形。

热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

温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高于室温的变形。

9.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答变形过程中,物体质点将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即做最少的功,走最短的路。

10.金属的再结晶 答: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的过程。

11. π平面 答:是指通过坐标原点并垂于等倾线的平面。

12.塑性失稳 答:在塑性加工中,当材料所受的载荷达到某一临界后,即使载荷下降,塑性变形还会继续,这种想象称为塑性失稳。

13.理想刚塑性材料:在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P13914.应力偏张量:应力偏张量就是应力张量减去静水压力,即:σij ′ =σ-δij σm二、填空题1.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2.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3.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

4.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 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5. 超塑性的特点:大延伸率、低流动应力、无缩颈、易成形、无加工硬化 。

6. 细晶超塑性变形力学特征方程式中的m 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7. 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篇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述提高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3)合理选择变形方式(4)减小变形的不均匀性2. 简答滑移和孪生变形的区别相同点:都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 都是切应变不同点:孪生使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切变,而滑移只集中在一些滑移面上进行;孪生的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了改变,而滑移后晶体各部分位向未改变。

3. 塑性成型时的润滑方法有哪些?(1) 特种流体润滑法。

(2) 表面磷化-皂化处理。

(3) 表面镀软金属。

4.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在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特点(1)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全量应变主轴和应力主轴不一定重合。

(2)塑性变形时,可以认为体积不变,即应变球张量为零,泊松比??0.5。

、(3)对于应变硬化材料,卸载后再重新加载时的屈服应力就是卸载时的屈服应力,比初始屈服应力要高。

(4)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与应变历史有关,即应力-应变关系不再保持单值关系。

5. levy-mises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材料是刚塑性材料,级弹性应变增量为零,塑性应变增量就是总的应变增量。

(2)材料符合米塞斯屈服准则。

(3)每一加载瞬时,应力主轴和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4)塑性变形上体积不变。

6. 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及最终采用铝、钛等作脱氧剂。

(2)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

(3)采用锻后正火等相变重结晶的方法。

7. 试从变形机理上解释冷加工和超塑性变形的特点。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超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晶界滑移和原子扩散(扩散蠕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衡量金属或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的数量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2. 所谓金属的再结晶是指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的过程。

3. 金属热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等。

4. 请将以下应力张量分解为应力球张量和应力偏张量=+5. 对应变张量,请写出其八面体线变与八面体切应变的表达式。

=;=。

6.1864 年法国工程师屈雷斯加(H.Tresca )根据库伦在土力学中研究成果,并从他自已所做的金属挤压试验,提出材料的屈服与最大切应力有关,如果采用数学的方式,屈雷斯加屈服条件可表述为。

7.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金属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工具的表面状态、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几方面的因素。

8. 变形体处于塑性平面应变状态时,在塑性流动平面上滑移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切应力方向。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下,塑性区内各点的应力状态不同其实质只是平均应力不同,而各点处的最大切应力为材料常数。

9. 在众多的静可容应力场和动可容速度场中,必然有一个应力场和与之对应的速度场,它们满足全部的静可容和动可容条件,此唯一的应力场和速度场,称之为真实应力场和真实速度场,由此导出的载荷,即为真实载荷,它是唯一的。

10.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11、金属塑性成形有如下特点:、、、。

12、按照成形的特点,一般将塑性成形分为和两大类,按照成形时工件的温度还可以分为、和三类。

13、金属的超塑性分为和两大类。

14、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和单晶体一样分为和。

其中变形是主要的,而变形是次要的,一般仅起调节作用。

15、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金属的。

摩擦

摩擦

2、 边界摩擦
起部分被压平,润滑剂被压入凹坑中,被封存在里面,如图18-8b。大多数塑性 成形的摩擦属于边界摩擦。 3、流体摩擦 两表面的微观凸凹部分不直接接触,完全被润滑剂隔开的润滑
叫流体润滑,该状态下的摩擦叫流体摩擦,如图18-8c。 流体摩擦与干摩擦和边界摩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摩擦特征与所加润滑剂的
N
(18-1)
实际上摩擦切应力不能随 N 的增大而无限地增大,当 max K 时接触面将 产生塑性流动。此时 N 的极限值为材料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屈服应力 Y 。根 据Mises屈服准则, K 1 ~ 1 )Y (
2 3
故由式(18-1)可确定摩擦系数的
极限值为 0.5 ~ 0.577
但是在塑性成形中也常常应用摩擦的有益作用。 例如,模锻中利用飞边槽桥部的摩擦力来保证模膛充满,滚锻和轧 制时依靠足够的摩擦使坯料被咬入轧辊。
二、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分类及机理
(一)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分类
根据塑性成形中坯料与工具表面之间的润滑状态的不同,摩擦可分为三类, 即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由此还可以派生出混合型摩擦。 1、干摩擦 通常所说的干摩擦是指不加任何润滑剂的摩擦。 接触表面之间存在很薄的润滑膜,凸凹不平的坯料表面凸
mK
(18-3)
式中,m 称为摩擦因子,上式与式(18-2)相比,当 m 1 时,两条件一致。式(18-3)适合 于摩擦系数低于最大值的三向应力显著的塑性成形过程,如挤压、变形量大的镦粗、模锻等。
四、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金属的种类和化学成分 2. 工具表面状态 材料的硬度、强度越高,摩擦系数就越小。
1.
分子吸附学说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篇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述提高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3)合理选择变形方式(4)减小变形的不均匀性2. 简答滑移和孪生变形的区别相同点:都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 都是切应变不同点:孪生使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切变,而滑移只集中在一些滑移面上进行;孪生的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了改变,而滑移后晶体各部分位向未改变。

3. 塑性成型时的润滑方法有哪些?(1) 特种流体润滑法。

(2) 表面磷化-皂化处理。

(3) 表面镀软金属。

4.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在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特点(1)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全量应变主轴和应力主轴不一定重合。

(2)塑性变形时,可以认为体积不变,即应变球张量为零,泊松比??0.5。

、(3)对于应变硬化材料,卸载后再重新加载时的屈服应力就是卸载时的屈服应力,比初始屈服应力要高。

(4)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与应变历史有关,即应力-应变关系不再保持单值关系。

5. levy-mises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材料是刚塑性材料,级弹性应变增量为零,塑性应变增量就是总的应变增量。

(2)材料符合米塞斯屈服准则。

(3)每一加载瞬时,应力主轴和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4)塑性变形上体积不变。

6. 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及最终采用铝、钛等作脱氧剂。

(2)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

(3)采用锻后正火等相变重结晶的方法。

7. 试从变形机理上解释冷加工和超塑性变形的特点。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超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晶界滑移和原子扩散(扩散蠕变)。

第六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六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2)金属板料经冷变形强化,获得一定的几何形 状后,结构轻巧,强度和刚度较高。
3)冲压件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一般不需机械加工即可作零件使用。 4)冲压生产操作简单,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 械化和自动化。
5)可以冲压形状复杂的零件,废料少。
6)冲压模具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 高,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坯料在锻造过程中,除与上下抵铁或其它辅 助工具接触的部分表面外,都是自由表面,变形 不受限制,锻件的形状和尺寸靠锻工的技术来保 证,所用设备与工具通用性强。
自由锻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也是生产 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1) 自由锻设备
空气锤 它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打击速度快,锤击能量小,适
用于小型锻件;65~750Kg
挤压成形是使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使模具内的金属坯 料产生定向塑性变形,并通过模具上的孔型,而获得 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图6-3 挤压
挤压的优点:
1)可提高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并减小表面粗糙 度。 2)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 4)挤压可生产形状复杂的管材、型材及零件。
3)精整工序:修整锻件的最后尺寸和形状,消除表面的不 平和歪扭,使锻件达到图纸要求的工序。如修整鼓形、平 整端面、校直弯曲。
3)自由锻的特点
优点:
1)自由锻使用工具简单,不需要造价昂贵的模具;
2)可锻造各种重量的锻件,对大型锻件,它是唯一方法
3)由于自由锻的每次锻击坯料只产生局部变形,变形金属 的流动阻力也小,故同重量的锻件,自由锻比模锻所需的 设备吨位小。
实例:
当采用棒料直接经切削加工制造螺钉时,螺钉头部与 杆部的纤维被切断,不能连贯起来,受力时产生的切应力 顺着纤维方向,故螺钉的承载能力较弱(如图示 )。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成型加工》21题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成型加工》21题答案

北京科技⼤学《⾦属材料成型加⼯》21题答案《⾦属材料成型加⼯》21题答案1.钢铁材料及塑性加⼯⽅法的分类答:钢铁材料分类:1、长型(条)材:型钢和线材(重轨、轻轨、⼤型、中型、⼩型、优型、冷弯型钢、线材);2、扁平材:钢板和带钢(特厚板、中厚板、薄板、钢带、硅钢⽚);3、管材:⽆缝管和焊管(⽆缝钢管、焊接钢管);4、特殊断⾯钢材(周期断⾯、异形断⾯等)。

塑性加⼯⽅法的分类:(1)按施⼒类型分类1、直接受压:压⼒施加于⼯件,如锻压、挤压和轧制;2、间接受压:施加的⼒常为张⼒,但通过⼯具和⼯件的反作⽤⾯产⽣的间接压⼒可以达到相当的数值,如拔丝、拔管和板深拉;3、模拉伸:在张⼒作⽤下,⾦属板被反卷成下⾯的模⼦形状,如拉延;4、弯曲:施加的是弯矩,如钢板冷弯成型;5、剪切:施加剪切使钢板成型,如冲裁、剪切。

(2)按是否完全消除加⼯硬化分类1、热加⼯:产⽣软化,钢铁材料塑性加⼯的第⼀步;2、冷加⼯:常同退⽕相结合,以消除加⼯硬化,构成加⼯硬化—退⽕软化的交替循环操作。

冷加⼯常⽤于成品加⼯业。

钢材塑性加⼯成型⽅法:1、轧制:钢材⽣产的主要⽅法,钢锭、钢坯通过旋转的轧辊产⽣塑性变形。

2、锻压(块状物):把⼯件放在成对⼯具之间,由冲击或静压使⼯件⾼度缩短⽽得到预期的形状。

3、挤压(坯锭):把坯料放在挤压桶内,使之从⼀定形状和尺⼨的孔中挤出,获得制品。

4、拔制(坯锭):拔制是将被加⼯⾦属由拉⼒通过各种形状的锥形模孔,改变它的断⾯,以获得尺⼨精确、表⾯光洁的加⼯⽅法。

5、深冲(板材):钢板通过上下模具冲击或挤压成特殊形状。

6、钣⾦加⼯:弯曲或剪裁、冲压加⼯成各种形状。

7、组合加⼯:将轧轧制、焊接、铸造、切削等组合。

2.简述三种宽展类型的特征,并说明如何控制宽展量的⼤⼩。

答:三种宽展类型:1、⾃由宽展:坯料在轧制过程中,被压下的⾦属体积其⾦属质点横向移动时具有向垂直于轧制⽅向的两侧⾃由移动的可能性,此时⾦属流动除受到轧辊接触摩擦的影响外,不受其它任何的阻碍和限制,如孔型侧壁,⽴辊等,结果明确的表现出轧件宽度尺⼨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由宽展。

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及其特点

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及其特点

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及其特点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可分为内摩擦和外摩擦。

所谓内摩擦是整个变形体的各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发生在晶粒界面或晶内的实际滑移面上,并阻碍变形金属的滑移变形;外摩擦则表现为两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其相对移动的力的相互作用。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内摩擦出现在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过程中,它直接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相联系,外摩擦出现在变形金属与工具相接触的部分。

一、摩擦的分类摩擦一般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

1.干摩擦无润滑又无湿气的摩擦叫做干摩擦。

实际上并无绝对干燥的摩擦,所以通常指的干摩擦实际上是指无润滑的摩擦。

2.边界摩擦两接触面间存在一层极薄的润滑膜,其摩擦不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取决于两表面特性和润滑剂特性。

3.流体摩擦具有连续的流体层隔开的两物体表面间的摩擦。

二、塑性成形中的摩擦特点摩擦特点有:压力高、温度高和伴有新金属表面产生。

1.压力高塑性成形中的摩擦不同于机械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它是一种高压下的摩擦。

对受重载荷的轴承,工作时所受的压力仅为20~40MPa,而塑性成形时与工具接触的表面所受的压力高达1000~2000MPa。

2.温度高锻造塑性变形过程一般是在高温下进行的。

在高温下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均发生变化,表面生成的氧化皮对塑性变形中的摩擦和润滑带来很大影响。

如在热变形中表面生成的氧化皮一般比变形金属软,在摩擦表面上它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当氧化皮插入变形金属中,则会造成金属表面质量的恶化。

在冷变形和温变形时,在摩擦表面生成的氧化皮往往比变形和温变形时,在摩擦表面生成的氧化皮往往比变形金属硬。

这时,如果氧化皮脱落在工具和金属表面上,就会使摩擦加剧。

3.伴有新金属表面产生一般塑性变形过程都要产生40%~50%的新金属表面,挤压时新生的金属表面所占比例较上述数字要大。

新生表面不但增加了实际的接触面积,而且使表面原有的氧化膜被破坏,使工具与材料的实际接触面增大,同时增大了分子间的吸附作用,摩擦力也相应的变大。

第6章-金属材料的表面摩擦与磨损ppt课件

第6章-金属材料的表面摩擦与磨损ppt课件

6.1 摩擦
4.2 边界摩擦 Boundary Friction 物理吸附膜 ✓ 矿物润滑油中常含有一些极性物质,其分子的一端是带有强电荷 的极性团,与金属表面亲和力强,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层分子或多 层分子的吸附膜。 ✓ 因此, 摩擦发生在金属表面的极性分子的非极性端, 从而有效地 防止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 减少了摩擦。
0-t1
t1-t2
t2-t3
时间
6.2 磨损
1. 磨损 磨损不仅是材料本身固有特性的表现, 更是摩擦学系统特性的反映。 因此, 磨损也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 ✓ 磨损的这种特性和摩擦很相似, 因而也可用类似的表达式来表示, 即:
wf(x,s)
✓ 同一种机器零件在不同机器中会产生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磨损。 ✓ 即使在同一台机器中, 不同工况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甚至不同类型的
6.2 磨损
2. 粘着磨损 在摩擦副中, 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 由于粘着现象产生材料转 移而引起的磨损, 称为粘着磨损。 ✓ 这类磨损一般发生在相互滑动(或转动)的干摩擦表面上, 即在表面上 的某些微突体产生固相焊合, 严重时还会出现摩擦副完全“咬死”的 现象。 如:在润滑状况恶化的条件下, 柴油机烧轴瓦就是这种磨损的典型例子。 ✓ 有两种粘着(焊合):①冷焊粘着;②热局部焊合粘者 粘着磨损过程 ⑴ 载荷、速度小 ⑵ 载荷、速度较大 ⑶ 变形、断裂及材料转移 ⑷ 新粘着点产生
磨损指标: 磨损量指标:磨损量、磨损率
几何形状指标:平面度、圆度、圆柱度
✓ 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圆度: 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轴颈的圆度误差
可以采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指定平面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 其半径差 就是圆度误差。

第六章金属的磨损(打印)

第六章金属的磨损(打印)

第六章金属中的磨损长期以来,磨损一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性的课题。

但是,由于对其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尤其是金属塑性变形有关磨损资料缺乏,给理论上阐述带来困难。

近年来,材料保护和能源节约日趋重要,而磨损是材料消耗的主要原因,减少磨损就可大大地节约材料与材料生产方面所需的能源。

研究材料成形过程的磨损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磨损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寻找磨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注重选择合理的工模具材料,设计减少磨损的材料成形工艺和采用适当的工艺润滑剂,以保证材料磨损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提高成形制品质量。

6.1磨损摩擦副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引起接触表面上材料的迁移或脱落过程称之为磨损,见图1-2。

这一过程往往还拌随有摩擦热的产生。

磨损和摩擦热是摩擦的必然结果。

同样,磨损也是伴随着摩擦必然存在的,只不过在有些情况下磨损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 迁移) (脱落)图6-1 磨损示意图举例说明:磨损的危害? 谜语?6.1.1磨损过程一般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见图6-1。

(1)跑合(磨合)阶段在载荷作用下,接触表面上的微凸体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真实面积逐渐增加,直至相对稳定。

跑合(Running-in Process)过程的特点是摩擦表面有较大的磨损并有发热现象,表面的几何形貌以及表面和表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

(2)稳定阶段摩擦副经过跑合后,进入稳定磨损阶段。

这时,在摩擦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摩擦的实际接触面积保持不变(动态平衡),即一些摩擦粘接点因磨损而破坏,又生成一些新的摩擦粘接点,单位面积上的实际接触压力保持一定动态平衡,磨损率趋于稳定。

(3)“急剧”磨损阶段随着磨损过程的进行,摩擦副几何尺寸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产生大量的磨屑,摩擦表面及表层发生严重的变形,尺寸精度严重下降,摩擦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出现振动,严重发热等现象,使磨损速率升高,磨损加剧,直至报废。

图6-1 磨损量W 与工作时间t 的关系6.1.2磨损与摩擦关系磨损与摩擦过程密切相关,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表面及表层的形貌、结构与性能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与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H
此法较简单,不需测定压力,也不需制备许多压头
和试件。可测定各种温度、速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 应用广泛。但由于圆环试件在镦粗时会出现鼓形。 环孔出现椭圆形等,引起测量上的误差,影响结果 的精确性。
塑性加工常用摩擦系数 热锻时的摩擦系数
材料 45 钢 坯料温度 (℃) 1000 1200 400 不同润滑剂的 值 无润滑 0. 37 0. 43 无润滑 0. 48 汽缸油 +10%石墨 0. 09 炭 末 0. 18 0. 25 胶体石墨 0. 10 精制石蜡 +10%石墨 0. 09 机油石墨 0. 29 0. 31 精制石蜡 0. 16
第6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
第6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 §6.1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 §6.2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6.3 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6.4 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6.5 塑性成形中的润滑
6.1 金属塑性加工中的摩擦特点与影响
1 塑性成形时摩擦的特点 1)接触面单位压力大 热加工:100~150MPa,冷加工: 50~2500MPa。润滑剂难以带入或易从变形区挤出,即润滑困难 及润滑方法特殊。 2)接触面温度较高 热加工温度:800~1200℃,冷加工:200 300℃ 。内部组织和性能变化,表面氧化,润滑剂受影响。 3)接触面更新和分区 工具与金属间接触条件改变。接触面上各 处塑性流动不同,有滑动、粘着,有快、慢,接触面上各点 摩擦不同。 4)摩擦副性质差别大,工具无塑性变形、组织不发生变化;工 件较大塑性变形。二者性质与作用差异大,变形摩擦特殊。
Q
2
H h 2
R T Px Nx Ny N
P Py
H

T 2Px 2 N x
其中: Px P sin , N x P cos
2


2
图 13-8 夹钳轧制法
推出:
P
2( cos

T 2 sin

2
)
h
轧辊打滑时,板料试样在垂直方向所受的力平衡条件为:
其中:
Py P cos

2
Py N y Q
, N y P sin

2

又因为:
P
2( cos

T 2 sin

2
)
把以上参数胡代入垂直方向的力平衡条件中,得:
T tan 2 2 2 2Q T 2Q cos T sin 1 tan 2 2 2Q 2 T cos

其数学表达式为: F N 或 N 式中 F——摩擦力; ——外摩擦系数; N——垂直于接触面正压力; ——接触面上的正应力; ——接触面上的摩擦切应力。 由于摩擦系数为常数(由实验确定),故又称 常摩擦系数定律。对于像拉拔及其他润滑效果较 好的冷加工过程,此定律较适用。
认为与轧制过程及一般的平锤下镦粗相似,故可用来确 定这两种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此法应用较方便,主要困 难是在于较难准确的确定中立面的位置及精确的测定有 关数据。
3 圆环镦粗法 该方法是把一定尺寸的圆环试样(如D:do:H= 20 : 10 : 7 )放在平砧上镦粗。由于试样和砧面间摩擦系数的 不同,圆环的内、外径在压缩过程中将有不同的变化。在 任何摩擦情况下,外径总是增大的,而内径则随摩擦系数 而变化,或增大或缩小。
塑性加工时接触表面摩擦力的计算
在计算金属塑性加工时的摩擦力时,分下列 三种情况考虑
1.库仑摩擦条件 这时不考虑接触面上的粘合现象(即全滑动),认 为摩擦符合库仑定律。其内容如下: (1)摩擦力与作用于摩擦表面的垂直压力成正比例, 与摩擦表面的大小无关; (2)摩擦力与滑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
3. 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
单位压力较小时,μ 可以认为是常数。 单位压力↑,μ ↑
0.14 0.13
0.12
0.11 0.10 0.09
摩 擦 系数μ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N/mm2
200
600
1000
1400
1800
2200
正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当 角很小时, 2
sin



2
,
cos

2
1
L' c L" c L" c L' c 2 2
由(4. 15)式得:

( L'c L"c )

2 ( L'c L"c )

角已知,并在实验后能测出 L'
c
及 L"c 的长度,
即可按公式(4. 16)算出摩擦系数。 此法的实质可以
D d0 h H D d0 Rn
h
H
(a) 图13-9 圆环镦粗时金属的流动
(b)
用上限法或应力分析法可求出分 流面半径Rn、摩擦系数µ和圆环尺寸的 理论关系式。据此可绘制成如图13-10 所示的理论校准曲线。 欲测摩擦系数时,把试件做成图 13-10 所示的尺寸,在特定的条件下 进行多次镦粗,每次应取很小的压下 量,记下每次镦粗后圆环的高度 H 和 内径 do 。可利用图 13-10 理论校正曲 线,查到欲测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 µ 。
夹钳轧制法 楔形件压缩法 圆环镦粗法

利用库伦定律
求正应力、剪条件。 实验方法:用钳子夹住板材的未轧入部 分,钳子的另一端与测力仪相联,由该 测力仪可测得轧辊打滑时的水平力T和轧 制力Q。 轧辊打滑时,板料试样在水平方向 所受的力平衡条件为:
2Q sin
式中,接触角 可用几关系算出:

H h R
由于T、Q可测得,即求出摩擦系数 。
2 楔形件压缩法
在倾斜的平锤头间塑压楔型试件,可根据试件变形情况以确定摩 擦系数。 如图4-11所示,试件受塑压时,水平方向的尺寸要扩大。按照金 属流动规律,接触表面金属质点要朝着流动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 因此,在水平方向的中间,一定有一个金属质点朝两个方向流动 的分界面——中立面,那么根据图示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时,可得 出: 设锤头倾角为 ,试件的宽度为b,平均单位压力为P,那么
6. 润滑剂


润滑剂作用: 防粘减摩,减少工模具磨损。 不同润滑剂所起的效果不同 热挤压时的摩擦系数
润 滑
无润滑 μ值 铜 黄 铜 青 铜 铝
0.28
铝合金
0.35
镁合金
0. 28
0. 25 0. 18~0.27 0. 27~0.29
石墨+油
比上面相应数值降低0. 030~0. 035
§6.4 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P' x PbL 'c sin
T ' x PbL ' c cos
P' x P" x T " x T ' x


2
P" x PbL "c sin

2
2
T " x PbL " c cos

2
将这些数值代入(4. 9)式并化简后,得: L' c sin L" c sin L" c cos L' c cos 2 2 2 2
4 .变形温度
0.5
μ
0.4 0.3 0.2 0.2 0.1
0
0.4
0

200
400
600
800
400
600
800

温度对钢的摩擦系数的影响 温度对铜的摩擦系数的影响
5.变形速度
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下降。
0.20 0.15 0.10 0.05 0
500
轧制速度v, m/min
1000
轧制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1—压下率60%,润滑油中无添加剂; 2—压下率60%,润滑油中加入酒精; 3—压下率25%,润滑油中加入酒精
μ =0.5—按屈雷斯加屈服准则。 μ =0.577—按密席斯屈服准则。
2.最大摩擦条件 当接触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完全处于粘合状 态时,单位摩擦力( )等于变形金属流动 时的临界切应力k,即: =k
此时,只是较软金属(金属)粘附于硬金属(工具)发 生剪切变形。热变形常采用最大摩擦条件。
3.摩擦力不变条件 认为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随正压力大小而变。 其单位摩擦力是常数,即常摩擦力定律,其表达式 为: =m· k 式中,m为摩擦因子 0~1

铜 0. 25 黄 铜 0. 18~0.27 青 铜 0. 27~0.29

铝 0.28
铝合金 0.35
镁合金 0. 28
比上面相应数值降低 0. 030~0. 035
§6.5 塑性成形中的润滑 工艺润滑的目的及润滑机理 润滑的目的 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提高制品质量 降低金属变形时的能耗
N
在塑性成形中,当摩擦应力达到被加工坯料的最大剪应力K 时,坯料相对于工具的滑动将停滞而转变为坯料内部晶体 的滑移,摩擦应力不再增加。 这时, k ,固 S
N
K 0.5 ~ 0.577 S
式中
屈服时的最大剪应力 K S 2 按密席斯准则,K ( 0 . 5 ~ 0 . 577 ) S
2 外摩擦在压力加工中的作用
外摩擦大多数有害,主要为: 1)改变物体应力状态,增加变形抗力和能耗。一般情况下,摩 擦加大使负荷增加30%。 2)引起工件变形与应力分布不均匀 3)恶化工件表面质量 4)加速模具磨损,降低工具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