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写作
对联的写作格式
对联的写作格式
(1)上联和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才能对得起来。
它有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最多有几百个字的对子。
(2)上下对联要对仗。
古人讲对仗的花样很多,什么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等等。
如“天”对“地”就是实字对,“无情”对“有意”就是虚字对。
还有什么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数字对数字等。
我们现在做对联可以学习古人的对仗技巧,但不要过于受它的约束,甚至为了将就字数与对仗,硬把词语拆开或生造词语。
(3)做对联要讲究声调的和谐,每个字的读音高低不同,就有了平仄声的差别。
旧社会做对联很讲究这个平仄声,如果上联声调是“反仄平平仄平”,下联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个平仄学起来很麻烦,我们现在做对联不必过多讲究这一套,只要做到声调和谐、读起来顺口、响亮、易懂,就可以了。
对联除了上下联以外,还有横联。
横联就是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的,一般是四个字的。
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
如果横联与上下联联系不紧或无关,就不好了。
这是有的写对联的人不懂横联的作用造成的。
对联作文6篇范文
对联作文6篇范文对联作文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标准吗?下面是的对联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傻儿子,对联要来没?”刚一放学回家,老爸就向我问起对联的事儿,可是我怎么可能拿到呢?要知道想从“仇人”手里拿到的几率几乎为零。
随着“春节”的临近,指挥官老爸向我下达了一件艰巨的任务——向余果讨两副对联,并拿2百元钱作为本次任务成功后的奖励,“贪婪”的我一时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立马行动起来。
周一,在学校里。
为了让余果有愉快的心情,能痛快的容许我的请求,我几乎是费尽心机。
不仅用金钱“贿赂”,还处处躲着不招惹她。
好不容易方案取得了效果,化解了恩仇,可又谈起了对联的价钱。
当然,两副对联总价二百块钱的终极价格我是绝对不会告诉她的。
“10块钱,我买你两副”、“15块,不卖就算了!”、“30块,爱要不要”“…”虽然我层层加码,可恶的是“仇人”就是不为所动,算了,豁出去了,我一咬牙“一口价,五十!”“好,我周末看看”。
哎——终于同意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刚刚真是累死我了!可转眼几周过去,一直快放假余果也没有交货,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通过她的手赚到那二百块钱是没那么容易的。
放假前的一个周末,我陪老爸去理发,在回家的路上刚好碰到联购超市门口有一个送春联的活动。
老爸兴冲冲地跑过去要了两副,快乐地说:“哈哈,这下对联有了,2百块钱也省了,傻儿子,你到现在对联都没要来,我可不算违规哦!”“不过看在你在讨要对联的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我到时候灼情另外给你些奖励作为补偿吧。
”哎,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鸭子飞掉了,我真是欲哭无泪,有种被耍的感觉!新的一年又来到了,按常理来说,外公外婆家应该有许多事要做,俗话说:忙年忙年嘛!但是我却发愁没有事情让我来做。
你瞧,爸爸妈妈都挽着袖子忙个不停。
我想洗碗,外婆怕我把碗摔碎了;我想擦玻璃,外公怕我摔着了;我想拖地,妈妈又嫌我像画大字……看来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呀!我踱着方步在屋里转来转去,无聊之极,只听外公在书房里喊道:“好!终于写完了!”我一个健步冲进书房去看个究竟。
对联的写法5篇
对联的写法5篇第一篇:对联的写法对联的写法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
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
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
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
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
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例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对联格式及范本
对联格式及范本
对联的格式及范本如下:
一、对联格式
1. 对仗工整: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对仗。
例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上句与下句在结构上对仗工整。
2. 韵律和谐:对联的声调、韵律要和谐。
上联末尾一个字应为仄声(三四声),下联末尾一个字应为平声(一二声)。
3. 意义深刻:对联应表达深刻的意义,不仅限于祝贺、赞美等表面的情感,更应展现出一种哲理或深刻的人生感悟。
4. 语言优美:对联的语言应优美、精炼,用词精确,避免过于直白或过于晦涩。
二、对联范本
1. 通用春联:
上联:春风拂面桃花开
下联:秋月映水桂香来
横批:春满人间
2. 婚庆对联:
上联:喜结良缘两心知
下联:永结同心百年约
横批:百年好合
3. 乔迁新居对联:
上联:新居焕彩祥云聚
下联:旧舍呈辉紫气来
横批:吉庆乔迁
4. 节令对联:
上联:梅开寒枝映雪红
下联:竹破霜皮依旧青
横批:冬日春意
5. 挽联:
上联:英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下联: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横批:永志哀思。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一些对联写作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 字数对称:对联的上下两句字数要对称,通常是4个字或8个字。
字数对称可以使对联在视觉上更加平衡,给人一种美感。
2. 韵律和谐:对联的两句话需要在韵律上和谐统一,可以采用同韵或押韵的方式。
在选择字词时要注意音节、读音和韵脚是否相同或相似。
3. 内容矛盾:对联的上下两句内容可以呈现出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增强对联的表现力。
但矛盾的内容不要过于突兀,要尽量保持内在的逻辑关系。
4. 意境贴合:对联的内容应与所表达的意境相贴合,要通过巧妙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来展现诗意或哲理。
对联的内容可以表现出情感、寓意、咏史或议论等多种主题。
5. 情景交融:对联可以通过景物描绘、人物刻画或事件叙述来表达对事物的观察、评论或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情景交融可以使对联更加生动有趣。
6. 用典巧妙:对联中的用典可以使对联更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可以借用古人的诗句、成语或典故,也可以创作新的典故。
但用典要恰当,不要过于生硬或牵强。
7. 反衬对比:对联中的上下句可以通过反衬或对比的手法来增强表现力,使对联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反衬对比可以在内容、形象、情感等方面体现出来。
8. 修辞手法运用:对联的写作还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倒装等,以增强表达效果,使对联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以上是对联写作的一些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写作时要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同时注重内在的深意和文化内涵,才能创作出优美、传神的对联作品。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短的表达形式带来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被广泛应用于节庆、寿辰、喜庆等场合,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的写作不仅需要注意字数对称和韵律和谐,还需要注重内容的矛盾对比、情景交融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首先,字数对称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
写对联(集合15篇)
写对联(集合15篇)写对联作文1过年了,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这气氛当中当然包括张贴那喜庆的红对联了。
自从去年我承当了家里写对联的任务,左邻右舍都纷纷向我预定了今年的对联。
最终盼来了寒假,最终盼来了书法班寒假对联集训。
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几天的练习,最终迎来了在红纸上真枪实弹地写对联了。
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到老师那儿领红纸,有的选择五言联,有的选择七言联,有的说要写两对,有的说要写五对,我在心里默算着我要写的对联数量。
我首先选的是五言联。
蘸好墨,我便用心致志地写起来:马驰金世界,羊唤玉乾坤。
横批,喜气洋洋。
老师在旁边看着连连点头,接着我让我把字再写大些。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写道:三阳开景泰,双燕舞春归。
横批,羊年大吉。
同学们都在仔细地写,要把自己祝愿送给家人送给亲朋。
一下午,大家的成果可真不少。
老师为我们合影留念,大家高举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露出最绚烂的笑容。
很快就到了爸爸妈妈接我们的时间,只见我们都举起红对联纷纷喊着:“我们写好对联了!”爸爸妈妈观赏着、夸赞着,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写对联作文2传奇古代有一位有名的书法家,接近新年,他挥笔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景,新年新岁新色”让儿子贴在大门上。
不料,当天晚上,对联就让人揭走了。
书法家只好又写了一副“莺啼北里,燕语南邻”叫儿子贴了出去。
这副对联贴了没多久,又被人揭走了。
这也难怪书法家的一手好字——“一字千金”,确定是酷爱他书法的人“盗”走了。
春节一每天接近了,他家大门上还是空空的。
对联贴上就被人揭走,怎么办呢?书法家有些犯难,深思半天,最终想出了方法,他又兴奋地写了上联“福无双至”和下联“祸不单行”,贴出去后,果真不出书法家所料,这样不吉利的对联,再也没有谁去管它了。
到了年初一的黎明,书法家又把对联补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人们看了这副对联,无不交口赞扬。
这位书法家就是我国东晋时候的王羲之。
写对联作文3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过大年。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1. 对联内容应经典有文采:对联写作要选择经典的文字,使其有文采,而不是单调的概念,既要有深意,又要有传神的语言。
2. 对联下联追上联:对联写作要让上联与下联相追,让上联的意思在下联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其呼应,增强对联的意境。
3. 对联字数有讲究:对联写作要求字数要掌握得当,每句对联不宜过多,根据不同场合可选择四字、六字、八字等字数,使其简洁明了。
4. 对联句式有规律:对联写作要有规律,上下句式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上联是顺句,下联是倒句,使其有节奏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5. 对联字体大小有讲究:对联写作要考虑字体的大小,一般上联字体应大于下联,使其更容易被读者认出,更能体现对联的格调。
6. 对联写作要有情调:对联写作要考虑情调,上下句要表达一种相对应的心情,使其充满生活气息,让读者在愉悦之中被感染。
7. 对联用词要有技巧:对联写作要注重用词技巧,如选择押韵、对仗、双关等技巧,使其显得优美有趣,又能起到艺术的修饰作用。
8. 对联要有对称:对联写作要有对称,上下句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句式、拼音等,使其有句句对称的美感,更加优雅。
9. 对联要有深意:对联写作要有深意,上联与下联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简洁明了,但又要蕴含深意,让读者在感受美文之余,受到思想的感染。
10. 对联要符合场合:对联写作要考虑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语言,使其符合场合,表达出祝愿或意义,给人留下美好记忆。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5)【对比法】:…… 如: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水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一、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1、比喻法比喻法。
如: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2、、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3、衬托法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4、、对比法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5、反对法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愿闻老子再骑牛6、正对法正对的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例如: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
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
7、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当然,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8、、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如长沙岳麓山联: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
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
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精选对联作文(通用40篇)
对联作文精选对联作文(通用4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联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对联作文篇1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等。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对联。
“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
”这就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中国最早的楹贴,出现在唐代,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在过年、结婚时,人们会把对联贴在门上、墙上。
对联是右往左读的,一般对联用的纸张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代表热闹。
对联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作文篇2对联,是炎炎夏日的一杯清茶,令人回味无穷;对联,是五彩缤纷的一道彩虹,令人遐想连篇;对联,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令人赞叹不已……当今社会上有许多内容丰富的对联,如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但是我觉得还是古代那些文人墨客们写的比较有韵味。
“二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胜萧合。
”初读这联时,不觉其有特殊之处,但多读两遍,便恍然大悟了,这联运用了谐音的手法,上联是说:鲁肃不如樊脍。
下联暗示:狄青难胜萧何。
上联文官对武将,下联武将对文官,四个历史人物在这小小的额对联中切磋技艺,真是珠联璧合,怎一个“妙”字了得啊!我还见电视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明朝人解缙,门对当朝丞相家的竹林。
除夕,他贴上了“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丞相见了,令人把竹子都砍短了,解缙在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丞相见了恼火至极,令人把竹子连根挖掉。
对联的写作格式参考优秀5篇
对联的写作格式参考优秀5篇2023春节对联带横批篇一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山河壮丽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国泰民安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五福四海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横批:山河壮丽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上联: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下联: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横批:春满人间上联: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下联: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横批:吉星高照上联:在圣班师,一路凯歌笳鼓竞下联:雄鸡振翅,几声雅唱瑞云生上联:雄鸡喔喔颂尧天,邦兴国治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春暖花开上联:雄鸡唱韵,万户桃符新气象下联:大地回春,群山霞彩富神州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知廉标五德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报午必三鸣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民泰国安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横批:吉星高照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四季兴隆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长安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横批:五福临门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山河壮丽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国泰民安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五福四海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横批:山河壮丽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上联: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下联: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横批:春满人间上联: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下联: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横批:吉星高照对联的横披篇二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对联写作是一项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下面是一些对联写作的技巧:1. 明确主题:对联写作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在写作之前,确定好要表达的概念或情感,这将有助于给对联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2. 注意平仄:对联是以平仄为基础的,平仄的使用要遵守韵律规则,一般来说,上联末尾为仄声,下联末尾为平声。
在写作对联时,要特别注意平仄的使用,以保持对联的韵律和整体美感。
3. 突出对比:对联的特点之一是用对比的方式表达思想。
通过对比的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深刻的含义。
在写作对联时,可以将两个相对的概念进行对比,营造出独特而有趣的效果。
4. 注意字数: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在写作时要合理控制字数。
过多或过少的字数都会影响对联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5. 善用修辞手法:对联写作可以通过使用修辞手法来增添趣味和表达力。
比如使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可以让对联更加生动有趣。
6. 精炼语言:对联的字数限制较少,所以要使用精炼、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词语,力求精炼明了。
7. 意境对应:上下联的意境要相互对应,相互衬托。
在写作对联时,要注意上下联的内涵相互呼应,形成整体的意境。
对联写作是一项需要提升的技巧,要善于观察、总结和借鉴他人的对联作品,多加练习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对联写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妙之处在于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讽刺、夸张等手法,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下面将从创意、语言、韵律和意境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对联写作的相关技巧。
首先,对联写作需要有创意。
创意源于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是对作者独特思想的体现。
想要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对联,需要拓展思维视野,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奇特之处。
可以通过观察自然风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倾听人们的日常谈话等途径,汲取灵感。
同时,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词汇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对联的写作格式
对联的写作格式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形式简洁、语言工整、意义深远的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理念。
对联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成为我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对联的写作格式也因历代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对联的写作格式。
一、对联的基本格式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的。
上联一般由七个字或八个字组成,下联通常由七个字或六个字组成。
字数要严格控制,不能过长或过短。
对联要求上下句平行,结构对称,平仄相对。
每句的字数相同,音调相同,形式简洁,意境清新。
对联的格式一般如下:上联:xxxxxxX(X代表上句的押韵字)下联:xxxxxxX在中国民间,很多对联是由六字顺口溜变成的,例如“步步高升”、“身体健康”等,这也说明了对联的好玩之处。
有时对联也含有推敲之意,需要经过一定的修辞技巧,比如替换字音、运用双关语、成语典故等等。
二、对联的韵部和平仄对联要求上下句韵部相对应,平仄相对等,这需要写作者对韵部和平仄的认识。
不同韵部和平仄所能表达的情感效果也是各有不同。
平仄是指音节的高低、重轻所组成的韵律特征。
若为声东击西,则为平声;若为声西击东,则为仄声。
三、对联中的字体和书法对联中的字体和书法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一点,因为好的字体和书法能让对联更具艺术感。
对联的字体主要有楷体、行书、草书等。
对联中的字体应该简洁明快、笔画工整。
写对联的书法需要刚劲有力,不拖泥带水,造型精细,放笔自然。
四、对联的排版排版是对联写作中重要的一步,可以改变对联的格调和视觉效果。
对联的排版方式有竖排、横排、扭转排、插页排等。
在选用排版方式时,需要根据对联的主题、气氛和特点进行选择,最终目的是让对联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五、对联的主题和内容对联作为文学体裁,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
对联的主题可以是节日祝福、人生感悟、名胜古迹、历史典故、爱国主义等,内容要贴切、简短、点石成金,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对联的运用场合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了多种社交场合。
对联的写作格式
对联的写作格式庭前春草绿,院里夏花香。
门前秋叶落,窗外冬雪芳。
流年如梦逝,岁月似流长。
纵然时光匆匆,相聚心弥弥康。
山高云淡远,水阔天空广。
论对若能终,分手必当伤。
世间多离合,天道皆流转。
灵魂相通处,爱意永不忘。
一方泪满怀,他方眸伤藏。
此生爱相守,天地对联长。
天道酬勤,定格爱的永恒之章。
两情相悦,相守相宽。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每一段相逢都是一次奇迹的迁徙。
仿佛昨日的婚礼,又或许是刚刚相遇的那一刻。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花开花落的流转,有一种深深的情感流转在生命里,唤醒心中那颗温暖善良的种子。
庭前春草绿,春意盎然的微笑,欢迎着新生的希望。
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温柔地洒在青青翠绿的草地上。
夏花香满园,芬芳四溢的檀香,如诗如画。
夏日的微风轻拂着花朵,带着浓烈的香气,绽放出世间最美的花语。
正如爱情的初恋,清新而浪漫,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门前秋叶落,叶落归根的温暖,使人心生感慨。
枝叶凋零,只是为了将根扎得更深,为了家的坚固和守护。
秋风吹起黄叶翩翩,带走了一份浓情厚意。
秋日的夜晚,层林尽染,凝聚了岁月的斑斓。
这就是爱情的承诺,在秋天的风里,无言地守候,不离不弃。
窗外冬雪芳,白雪纷飞的寒冬,犹如洁白的婚纱,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
雪花飘落的时候,仿佛时间也停止,只留下纯净的笑容。
凛冽的冬日里,爱依旧升温。
暖风轻拂,温暖了相濡以沫的情怀,相互呵护,贴心相守。
流年如梦逝,岁月似流长。
光阴荏苒,时光匆匆,我们无法追回逝去的岁月,只能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爱。
欣赏着岁月的长河,细数那一串串的眼神交汇,记录下来那些温暖的时刻,融于心灵最深处。
纵然时光匆匆,相聚心弥弥康。
在旅途中,我们彼此相伴,一生情长。
无论在多远的彼岸,相思的心始终相连。
即使花开花落,即使天地有多大,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永远为零。
山高云淡远,水阔天空广。
山峦和云彩的相聚,宛如心与心的交错。
天空的辽阔和水的深远,定格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彼此相拥,走过浩瀚的山川湖海,真情和坚定永远不变。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对联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写对联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写作技巧,下面将介绍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一、写作技巧1.对仗技巧:对仗即上下联的韵脚对应。
韵脚可以是声韵、平仄、字音等。
要注意对仗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形象技巧:对联可以通过形象描绘来表达意境,利用形象化的语言使对联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3.押韵技巧:对联中可以使用平仄或下字、首字、声韵押韵等技巧,使对联更加和谐有力。
4.比喻技巧:可以借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对联更有表现力和创意。
5.运用典故:可以引用典故、古人名句等,增加对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6.打趣幽默: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和诙谐的意境,给对联增添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
7.对仗独特性: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独特的对仗方式,如意境对仗、色彩对仗等,突破传统的对仗方式,提升对联的艺术性。
8.平仄运用:要注意对联中的平仄律动,使对联的音律韵味更加优美。
9.注重修辞:对联中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夸张等,增加对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0.情感表达:对联中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使对联更具个性和内涵。
11.巧用典故:要灵活运用典故,既有传统的古人典故,也可以引用当代的新闻、电影等,使对联更具时代感。
12.注意适度:对联的长度一般为四句或八句,要注意避免过长或过短,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二、基础知识及补充1.字数与字体:对联中每句的字数一般保持一致,同时要注意选用工整美观的字体。
2.结构和格律:对联一般分为左右两边,每边的字句结构要对称一致,形成左右呼应的效果。
同时要注意格律的协调与流畅。
3.文化内涵:对联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可以表达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对联更具厚重的文化底蕴。
4.审美标准:对联的审美标准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注意根据当下的审美趋势和文化背景来创作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概述对联,又称对子或对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上下两句意义相对,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或相差不多。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联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对联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对联写作能力。
技巧一:平仄对策对联的平仄对策是对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平仄对策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平仄应相对应,以使整个对联节奏感明显、韵律和谐。
在对联中,平指平声字,仄指仄声字。
平仄对策能够增加对联的音韵美,使对联更加优美、动听。
在进行平仄对策时,可以参考平仄规律,如诗句的平、仄顺序、句内句尾的平、仄位置等。
初学者也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优秀的对联作品,加深对平仄对策的理解和掌握。
技巧二:字数递进在对联的写作中,字数递进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字数递进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字数逐渐增加或减少,使整个对联呈现出层次感和变化。
字数递进可以使对联更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如下是一个例子:上联:门前春意染桃红,小院花开满眼宽。
下联:窗外夜色倾银海,轻笔梦笺遍雪乡。
上联中,第一句有八个字,第二句有九个字。
下联中,第一句有九个字,第二句有十个字。
通过字数递进的巧妙运用,使得对联更加流畅、有趣。
技巧三:意境贴近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意境的表达和展示非常重要。
在对联的写作中,意境贴近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技巧。
意境贴近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意境紧密联系,相互呼应,使整个对联的意境更加鲜明、深刻。
在进行意境贴近时,可以选择相似或对比的意境,通过运用比喻、夸张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对联中的意境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选择具体的描写对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对联的意境更加独特、引人入胜。
技巧四:用典巧妙对联的用典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用典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地运用典故、名句、成语等,使对联更加有内涵、有深度。
通过运用典故和成语,可以使对联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清人林昌彝说;“莫谓楹联小技,尺幅中包罗万有。
不善学者为俚、为靡、为泛、为廓、为杂、为空腔,其弊不一。
”(见林庆铨《楹联述录》)可见对联不是随便可以写好的。
下面介绍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一对联的写作方式(一)集句集句就是把有关诗词、文章和其他方面可以形成对仗、意思又连贯的现成句子摘下来组成一副对联。
这在宋代就有了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载:王荆公作集句,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欲以全句作对,久而未得。
一日问蔡天启:“‘江州司马青衫湿’,可对甚句?”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梨园弟子白发新”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这段诗话讲的是王安石与蔡天启事,而《檐曝杂记》云:《梦溪笔谈》谓集句自王荆公始,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之类,其实不自荆公始也。
《金玉诗话》及《蓼花洲闲录》谓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而大著。
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月如无恨月长圆”,则固不始于荆公矣。
自宋以来,集句联比比皆是。
集诗句的最为普遍,例如:新鬼烦冤旧鬼哭,他生未卜此生休。
这是纪晓岚嘲庸医的一副对联。
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驿》。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这副对联乃彭玉麟作。
上联两句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
下联“地犹邹氏邑”,出自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杜甫《登楼》诗。
集词句的,如: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春欲暮,思无穷”,出自温庭筠《更漏子》;“应笑我早生华发”,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语已多,情未了”,出自牛希济《生查子》;“问何人会解连环”,出自辛弃疾《汉宫秋·立春》。
集文句的,如:鸟啭歌来,花浓雪聚;云随竹动,月共水流。
这副对联,上联出自庚信《马射赋》,下联出自陈后主《夜庭渡雁赋》。
集诗句文句(即跨类集句)的,如:银烛高烧,只恐夜深花睡去;珠帘乍转,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用两句话来表达一个意境或主题的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
以下是对联的欣赏和写作方面的一些建议:
1.欣赏对联:
在欣赏对联时,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对仗、韵律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欣赏对联的方法:
- 注重意境:对联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副好的对联应该能够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注重对仗:对联的对仗要准确无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在位置上相对应,同时也要符合音韵对仗的要求。
- 注重韵律:对联的韵律要和谐优美,尽量避免重字和难听的谐音。
2.写作对联:
要写出好的对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立意新颖:对联的立意要独特,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意境。
- 内容相关:对联的内容要与立意相关,相辅相成。
- 短小精悍:对联要短小精悍,两句话能够完美地表达一个主题。
- 对仗准确:对联要对仗准确无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在位置上相对应,同时也要符合音韵对仗的要求。
总结起来,对联的欣赏和写作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写出更好的对联。
对联的写作要求
对联的写作要求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体裁,又叫楹联,俗称对子。
它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因其文体短小精干、语言凝练,创作灵活、寓意深刻,深得历代文人喜爱,并在民间被人们广为学习和使用。
下面分享关于对联的写作要求:
1、字数相同
一副对联中,上联字数必须和下联字数一样多。
如不相等则不能称之为对联。
2、词性相当
中国的汉语字词有实词、虚词之分,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等。
在对联中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词性应该相近或相同。
实対实、虚对虚是基本要求。
3、结构对应
就是说上下联的结构要一致或相近,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4、节奏对应
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也必须一致。
如:“天地低昂龙虎气,雌雄征战帝王才”。
5、平仄对应
在同一副对联中,不能只用平声字或仄声字,要平仄交替。
上下联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应该是相反的。
上脸的联脚为仄声字,
下联的联脚为平声字。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平平仄仄平平仄),柳暗花明又一村(仄仄平平仄仄平)。
6、内容相关联
不能上联说一样,下联又说另一样,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写作
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流水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会写出较好的对联。
1、工对:就是工整的对仗。
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这才是工对。
所谓词性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又分为以下十几类。
如:天文(日月风云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宫室(楼台门户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 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 文具(笔墨纸砚等) 文艺(诗词书画等) 草木(花草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情才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
只有这些门类在对联中对上后,才能称得上工对。
请看下面歌诀:
学校名称:哈萨克斯坦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神戸市外国語大学所在位置:日本,学校设置类型:创建时间:1946年学历:本科研究生学校性质:学生人数:2312人院校地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
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瓶装和罐装啤酒销量大增,但散装啤酒仍然深受群众的喜爱。
过去,我公司用塑料桶装运啤酒,冬天经常冻结,夏天又易变质,去年由此造成的损失高达万元。
为此,我公司拟购买一辆XH型啤酒恒温罐车。
该车价格为45万元,此笔款项拟从公司的更新改造资金中予以解决。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如: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建祖国,农业是基础奋发图强夺丰收。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
那么究竟留学推荐信中个人缺点应该如何处理呢?推荐信写作过程中,有两点特别提醒。
第推荐信的基调。
推荐信通常是由老师评价学生,所以这样的评价要内敛,不要张扬;要客观,不要激进。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例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又是天文类词对天文类词。
例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同是名词,又是时令类词对时令类词。
这两联均为漂亮的工
对。
监狱更多的对罪犯来说是一种惩罚,因此能够避免再犯。
Being locked up behind the bars is a punitive measure imposed on criminals who are highly unlikely to turn into a recidivis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ir fear of setting foot into jails ever again.
2、宽对:是针对工对而言的.。
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相对。
例 1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边书山阳湖雪四个名词对下联的窗水枕书四个名词。
例2 闭门藏新月开窗放野云“闭”“藏”两个动词对下联“开”“放”两个动词。
3、借对:借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义,一种是借音。
因为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下联构成工对,这就是借义的借对。
例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的甲义是平常,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两寻为常,所以又以它的这个乙义,拿来对数目“几度”,就非常工整。
除了借义,有时借它的读音来与下联相对。
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沧”的读音“苍”表颜色,来与下联表颜色的“蓝”来相对,而且“海”对“田”,“月”对“日”,“明”对“暖”,“珠”对“玉”等,
都是工对,既是词性相对,又是同类词相对。
4、流水对:流水对又称串联。
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称流水对。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属偏正关系,内容串联,这就构成了串对。
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籽入地,万粒归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上三个例子,全都是由流水对组成的.
既然串对的两联不是并列关系,那上下两联是并列关系的对联,就属于正对和反对了。
正对用来表现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反对是用来表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连的内容是相反的。
例如
柳絮体媚无骨气,梅花形C有精神。
吉水有位赋闲在家的尚书,听说解缙对联好生了得,却不相信,故意派人请来解缙,准备出几个上联要他答对,要他当众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