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春小麦气候资料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9年春季是焉耆县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其气象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对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一、春季播种期:3月初到3月中旬
此期间焉耆县气温较低,日平均气温在5℃左右。
温度过低会影响小麦的发芽和苗期生长,导致苗期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时期降水较少,总降水量在10-20毫米左右,对小麦的发芽和苗期生长带来一定的帮助。
耕种期间适当增加温室遮雨棚等措施可以提高播种后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
二、拔节期:3月中旬到4月中旬
此期间焉耆县气温逐渐回升,日平均气温在10-15℃左右。
此时期气温的升高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开花,有利于小麦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
此时期降水量逐渐增加,总降水量在20-40毫米左右,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帮助,但要注意水湿过多可能导致小麦倒伏和病虫害的发生。
针对此情况,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渠,合理排水以防止积水。
还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适时喷洒农药控制病虫害。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虽然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低温、干旱和病虫害等,但气温适宜、降水适量的气象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疏通田间排水渠、适时喷洒农药以及合理控制灌溉水量等措施都可以帮助保护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锻农牧业气象青海气象@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聂永喜1(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气象局,贵南813199)摘要:利用贵南县气象站2007—2019年青稞、春小麦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记录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合麦类作物关键农事活动及贵南地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影响麦类作物产量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因素建立预报模型。
根据气候条件分析,贵南县属于种植青稞作物的优势产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较低,高白度不高。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规划的推进,贵南的青稞产业有发展壮大的趋势。
虽然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关键词:贵南地区;麦类作物;产量结构;气象灾害0引言贵南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日照长,雨热同季。
年平均无霜期为105d,适宜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青稞和春小麦是贵南地区主要麦类作物。
依据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划分,青稞种植区主要在茫曲、塔秀、森多、过马营等乡镇,茫拉和沙沟乡适合春小麦种植。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和青稞相关的青稞酒产业、食品加工业兴起,贵南县不仅是互助青稞酒原料生产基地,贵南县当地也成立了穆桂滩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另外快速发展的养殖业也需要用青稞加工的牲畜饲料,像贵南草业公司等大小企业也大面积种植青稞,因此,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已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需求。
春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加工面粉的主要原料,春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
小麦的蛋白质和淀粉是品质评价的基本指标叫但贵南种植的春小麦生长周期短,蛋白质、淀粉含量不高,由此加工的面粉口感差,不能满足作为主食的需要叫因此,分析研究贵南地区热量、水分、光照气象因素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对贵南地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共和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北纬35~36°,东经96~102°之间,气候类型为高原亚寒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0.3℃,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气温波动大。
春天是共和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
本文通过分析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为春小麦的生长管理提供参考。
热量资源是春小麦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期一般从3月中旬到6月下旬,全期平均日照时数为9.5小时,且春季日照时数波动较小。
春季平均日照辐射总量为1700MJ/m2,且随着季节的推进逐渐增加。
据气象数据分析,共和地区春季热量资源主要来自日照和空气温度两个方面,其中日照是春小麦生长的主要外源性能量输入来源,其热量为小麦株系的主要产能因素,空气温度则对小麦生育速率和产量水平产生影响。
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对小麦的影响不容忽视,二者的关系和对小麦生长的作用可以用光温因子表达。
从光温因子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共和地区春季的光温资源起初较少,但随着季节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其中3月底至4月初和5月底至6月初是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期内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时期。
此时光合有效辐射和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产量也有很大提高的潜力。
总之,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表明,该地区春小麦生长受到春季日照和空气温度的影响较大,季节初期春小麦的热量资源相对较少,随之逐渐增加,并在季节末期达到高峰。
此时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利用光温资源,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农民朋友在春小麦生长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农艺措施,确保春小麦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
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条件与对策研究
i ad muBa i fQig a n Ch ia sno n h i
熊 国 富
( 青海 省农林 科 学 院作物 所 西 宁 8 0 1 ) 10 6
摘 要 : 海柴达 木 盆地 由于特 殊 的 自然 生态条 件 , 青 十分 有利 于作 物 高产 的发 挥 , 如何 充 分发 挥 自 然资 源优 势是 创造 高产的 关键 。因而 , 西部 大开发 战略 出发 , 从 进行 高产 研 究 , 开发 资源 、 高生 对 提 产 力、 加粮食 总产量 、 增 实施 退耕 还林 ( ) 草 工程 方 面 , 有深远 的社 会 意义 和经 济意 义。 具 关键 词 : 柴达木 盆 地 ; 小麦 ; 春 高产条件 ; 策 对
盆 无 小 麦 光 合 强 度 为 3 .m C 2 m .. 比上 海 的 1 . 时 辐射 量最 大 的时段 来 分析 , 地 6小 时 全适 宜 。 38 g O / 2 d h 7 5 午 现象 , 片的光 合 强 度仍 稳 定上 升 , 叶 因而有 利 mg O/m . C2 2 d h和 河 南 的 2 . C 2 m2 。 分 别 高 “ 休 ” 26 mg O/ . d h
维普资讯
试验 研究2 70 0 . 01
舭 柏琏
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 条件 与对策研 究
St d fCo dt n a d Co n e me s r f r g W h a g — ed u y o n io n u t r a u e o i e t 盆地小 麦 叶面积 指数 大 0 8 柴 达木 盆地 ( 简称 盆 地 ) 海拔 高 , 空气 稀薄 , 明 55 ~ .3 乳 熟期 29 ~ . 。 透 叶片功 能持 续期 长 , 干物质 积 累量大 。 度 大 , 总 辐射 量 6 9 7 0 J 千 焦 耳 ) m , 次 于 而变 化平稳 , 年 6 ~ 1K ( , 2仅 c .2 2 西 藏 (4 ~ 2 K /r )而 高 于 国内其 它地 区 , 甘肃 1 . 光饱 和 点 高 光 饱 和点 高 是柴 达 木盆 地 作 物 8 8 9 7 Je 2 , a 如 敦 煌 6 6 K /m 。 比 同 纬 度 的 黄 土 高 原 高 出 4 ~ 光合 作 用 的重 要特 点 。一 般 认 为小 麦 的光 饱和 点 为 5. J 2 2 e 2 勒克 斯 ) 盆地 达 65 7 , .~ . 5万 k , 当 于 同 相 24 J r 。 9 K /a 在小 麦生 育期 内 , e2 总辐射 量 达 2 0 3 0 J 3 5万 k ( 7~ 2K / ~ /, 0 c 占 年 总 辐 射 量 的 4 %~ 0 ;平 均 日照 时 数 期 最 大 光强 的 23 高 出内地 5 %以上 。这表 明盆地 m。 0 5%
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加代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
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加代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的报告,
600字
青海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其农作物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小麦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本文旨在报告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条件下的最迟播期及性状表现。
青海省的气候条件较辛苦,在该省种植小麦时,应首先考虑抗逆性高的小麦品种。
例如,大麦小麦、短期小麦或杂交小麦等。
根据多年的调查资料,不同类型的小麦在青海自然条件下的最迟播期及其性状表现分别如下:
大麦小麦:在青海省,大麦小麦可以最迟播种到六月中旬,它具有良好的耐旱性、耐寒性及抗病虫性,叶片张力大,根系发达,抗逆性高,可以有效的抵御青海干旱的农作物,使之获得较佳的产量。
短期小麦:在青海省,短期小麦最迟播种时间可达到七月上旬,属于短期小麦品种,在青海省有良好的耐旱性和耐寒性,能够适应当地较为苛刻的环境条件,叶片较厚,根茎较粗,可有效吸收当地水分,适合青海省干旱的农作物,从而达到较好的产量。
杂交小麦:在青海省,杂交小麦可以最迟播种到八月上旬,它具有优良的耐旱性、耐寒性、耐侵蚀性及抗性等特点,根茎粗壮,有效的吸收地下水,即使在青海较干旱的地区,也能够得到良好的产量。
总之,不同类型小麦在青海自然条件下的最迟播期及其性状表现有所不同。
从上面可以看出,大麦小麦、短期小麦及杂交小麦都具备良好的耐旱性、耐寒性及抗逆性等特点,最迟播种时间可达到六、七、八月上旬,能够有效抵御青海干旱的农作物,从而达到较好的产量。
西北地区春小麦生长气候条件
西北地区春小麦生长气候条件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春小麦是该地区的主要作物
之一。
春小麦的生长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下面将从温度、降水、光
照等方面介绍西北地区春小麦的生长气候条件。
一、温度
春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说,春小麦的生长温度范
围在5℃-25℃之间,其中15℃-20℃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在西北地区,春季气温较低,但是由于该地区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
因此春小麦的生长条件还是比较适宜的。
二、降水
降水是春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北地区春季降水较少,但是由
于该地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因此降水量不需要太大。
一般来说,春小麦的生长需要的降水量在200-300毫米之间,如果降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春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光照
光照是春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北地区春季日照时间较长,光照条件较好,这对春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春季,西北地区的日照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这对春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西北地区春小麦的生长气候条件还是比较适宜的,虽然该地区春季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但是由于日照时间较长,光照条件较好,因此对春小麦的生长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控,以保证春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共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高原季风区,气候属于寒冷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春季是共和地区小麦生长的关键季节,也是热量资源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
在这个季节里,热量资源的变化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
一、春季气候特点共和地区春季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时间加长等特点。
气温升高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征之一。
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温度条件。
降水增多是春季气候的另一个特点,适量的降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但过多的降水则会引发水浸和水logging,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日照时间加长也是春季气候的特点之一,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二、土壤热量资源变化春季土壤热量资源的变化受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热量逐渐增加,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温度条件。
但在降水增多的情况下,土壤热量会因蒸发和植被蒸腾而减少。
在春季,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逐渐分解,释放出热量,也会对土壤热量资源的变化产生影响。
春季的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光热资源也逐渐增加。
充足的光热资源对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春季,农田中的热量资源主要取决于土壤热量、光热资源和大气环境热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的增多和日照时间的增加,农田中的热量资源逐渐增加,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时间加长等特点。
这些变化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春季,合理利用和管理热量资源,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关注共和地区春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农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是一个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区,其春小麦生长季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6月份左右结束。
在这个时期,共和地区的气候和热量资源会呈现一系列的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的春季气温起伏较大,日夜温差明显。
在春小麦生长季开始时,气温较低,
昼夜间温差大,几乎每天都可以出现霜冻的情况。
这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会导
致春小麦苗期的生长缓慢,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甚至会出现播种不良和种植失败的情况。
随着季节的推进,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逐渐减小,有利于春小麦的生长。
共和地区的春季降水量较少。
共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势高,受到来自青藏
高原的冷空气影响较大。
春季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大部分降水以雪或者雨夹雪的形式出现,很少有持续降水的情况。
这对春小麦的生长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春小麦需要充足的水分
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春季的降雪虽然可以提供水分,但也容易导致春小麦苗期受
寒害。
共和地区的日照时间逐渐增加。
随着春季的来临,共和地区的日照时间逐渐增加,有
利于春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充足的日照对于春小麦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可以促进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主要包括气温起伏大、日夜温差明显、降
水量少以及日照时间逐渐增加。
这些特征对于春小麦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种植者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合理的农艺管理,以确保春小麦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高质量
的产量。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止对策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止对策作者:湛永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02期春小麦是青海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省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0%左右,单产居各种粮食作物之首。
青海省地处内陆高原,大不封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有利于麦类,马铃薯,油菜及牧草的生长,还东地区属于湟水流域种植区,海拔1980~2634米,年均温度2.6~7.0℃,年降水量335.1~523.2mm,蒸发量1375.6~2008.6mm,相对湿度为59%~67%;小麦播种期从2月中旬至3月下旬,收割期是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主要种植品种有:阿勃,互麦,互助红,高原系列,青春系列及曹达5号,甘春20号,民和665,通麦1号等品种,除部分地区外,多为高温中,后收割,由于收割前后往往多雨,湿度大,条锈病危害严重或发芽霉坏,干粒重不高,不稳,给给产量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症状及诊断锈病俗称黄疸病,雄黄病,小麦得了锈病体内的大量养分和水分被消耗,叶绿素被破坏,从而使光合作用减低,蒸发量增加,这样一减一增,使小麦籽粒干瘪,造成减产,受害严重的麦苗,叶部干枯,生育停止,不能抽穗,损失更大。
1.条锈病发生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咋u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越夏病菌可以使秋苗发病,开春后,越冬病菌(夏孢子)直接侵害小麦,或者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本地区小麦发病。
以后,病菌在病麦上不断繁殖,多次侵害小麦,造成侵害流行。
2.识别“条锈病成行,叶锈乱,杆锈使短褐条”。
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的口诀。
海东地区以发生条锈病为主,叶锈较少。
小麦三种锈病的比较,如表1。
表1二、发病规律1.发病轻重与品种密切相关,容易感病与迟熟的品种发病重。
由于气候条件原因,主要气温偏低,所以小麦都是晚熟型。
2.冬季温暖,早春温度回升早,连续多雨,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尤其使8、9月偶遇连续降雨(≥5天)天气,空气湿度变大而使条件发生。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共和地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属于高寒气候区,农业资源相对匮乏。
共和地区作为该自治州农业的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春小麦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作物。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共和地区的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在春小麦生长季,共和地区的热量资源有明显的分布差异。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春季(3月份至5月份)是共和地区热量资源变化的关键时期。
春季初期,由于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资源相对较少。
随着春天的逐渐推进,气温逐渐升高,热量资源也逐渐增加。
5月份是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节的尾声,此时气温最高,热量资源最丰富。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共和地区的春季温度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导致了春小麦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变化也有明显的年际差异。
在气温较高的年份,热量资源相对更丰富,有利于春小麦的生长。
而在气温较低的年份,热量资源相对较少,对春小麦的生长不利。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还受到区域降水影响。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共和地区春季降水量较少,大部分为干旱地区。
正因如此,当降水时,热量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春小麦的需求,促进其生长。
相反,当降水量不足时,热量资源相对较少,可能影响春小麦的正常生长。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热量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年际差异较大,同时受到区域降水的影响。
这些变化特征对春小麦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需要农民和相关部门在种植管理和灌溉措施上加以应对和调整,以确保春小麦的正常产量和质量。
青海省灌区春小麦套大豆栽培技术
青海省灌区春小麦套大豆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青海省灌区春小麦套大豆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量指标及其构成因素、备耕、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春小麦;大豆;套种;备耕;播种;田间管理;青海灌区春小麦套大豆栽培技术适用于青海省海拔1 650~2 200m黄河、湟水灌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1~68.6℃,≥0℃积温3 040~3 430℃,≥10℃积温2 440~2 750℃,≥0℃界限的年日照时数1 800~1 880h,年辐射量1 808.27~1 894.38 KJ/cm2,年降水量330~460mm,年蒸发量1 680mm。
贵德以下的黄河谷地低位水地和乐都县以下的湟水谷地的低位水地,民和县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的低位水地都可参照该技术实施。
这些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实行小麦套大豆,可以利用2种作物生育期互补的特点,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由利用农业生产粮、油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化。
套田内作物的高矮带状结构,不仅形成了立体、分层、交错用光的特点,而且形成了带田内的空气走廊,使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比小麦单种提高了39.3%,同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7%~17%。
因此,小麦套大豆不仅能额外增收大豆,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产量指标及其构成因素春小麦产量4 500~5 250kg/hm2,大豆产量1 500~2 250 kg/hm2,混合产量6 000~7 500kg/hm2,要求春小麦成穗450~525万穗/hm2,每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40~45g;大豆保株15.0~22.5万株/hm2,每株粒数50~60粒,千粒重190~210g。
2备耕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灌溉方便的地块。
前茬最好为薯类或非豆类作物茬,要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
如果前茬也是小麦大豆带田,要实行小倒茬,即在一块田里麦幅与大豆幅1年互换1次位置,尽量避免重茬。
青海高原春小麦生理生态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回答内容可自行修改)1概述青海高原位列世界屋脊之中,被誉为“大陆腹地”,是“北方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陆地最高的地区之一。
青海高原的物候类型特别明显,大片的小麦生长区被普遍分布于此,而春小麦是最主要的经济农作物,也是当地旱地贫瘠地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小麦的品种改良和施肥技术的发展,在强制力的改造下,青海高原的春小麦种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2小麦对气候的适应性小麦对气候的适应性非常好,为了适应青海高原的干燥气候,各种适应干燥气候的新品种也有所改良,从而使小麦的适应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旱季,植物经受不住高温高湿的环境,小麦叶片、穗部细胞外水分持续减少,植株营养代谢缓慢,作物形态、气候特征和生理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蒸腾减少,水分利用率得以提高。
此外,在春小麦种植期,由于高原有较大强度的太阳辐射,春小麦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辐射,释放出较大的光能,使作物的生长势有所发展。
3土壤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状态对小麦的生理和生态也有重要影响。
通常在青海高原地区,小麦种植区的土壤质量不佳,植物养分积累能力弱,需要依靠施肥来促进植物生长。
小麦生理生态还受土壤条件的局部分布影响,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春小麦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表现出的特殊生理表现也有所不同。
4氮磷钾施肥对春小麦的作用在春小麦种植过程中,氮磷钾施肥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帮助春小麦增加养分吸收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近几年来,青海高原也大力实施氮磷钾施肥,以改善土壤养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的养分吸收状态,增加作物的密度,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这些促进了青海高原春小麦的生理生态特性。
5小麦耐逆性小麦是以短期为特点的农作物,生长期短,耐逆性强,春小麦品种的耐逆性更是十分丰富。
在青海高原地区,根据盛产气候不同,选择不同的耐逆性小麦,提高了春小麦对气候的适应性,改善了小麦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青海省春小麦气候资料
青海省不同地区春小麦的生育期(多年平均)地区数值项目海拔(米)品种生育期(月、旬)生育期持续天数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播种至成熟黄河流域官亭1833 阿勃2中3中、下5初5底7上、中103 39 142 循化1870 506 2中、下3下5上6初7中102 43 145 贵德2237 阿勃3初4上5中、下6上、中7底102 49 151 唐乃亥2720 阿勃3底4下6上7上8底101 55 156湟水流域民和1815 阿勃3初4初5中6上、中7中、下101 40 141 西宁2261 阿勃3中、下4中5下6中、下8上97 51 148 湟源2635 池春3下4下6中7上9上102 62 164 湟中2665 阿勃4初4下6中7上9上97 57 154 门源2708柴达木盆地诺木洪2791 高原3383下4中5中、下7上9上101 68 169香日德2907 高原3383下4中7上9上97 71 168注:摘自《青海高原春小麦气候生态研究》,崔连生,楼学道,唐千红,张恒云,青海罐区春小麦丰产栽培模式[M]:69-89.1.适宜播种期:由东向西、由河谷到山地逐渐推迟,其推迟程度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制约。
播种最早的是黄湟谷地的循化、民和川水地区,为2月上、中旬;最迟的是门源地区,为4月上旬。
在高原地区,春小麦一般以表土化冻5cm左右播种为宜,最好掌握在夜冻昼消时期的中午前后抢时播种为好。
据观测,0--5cm土壤稳定解冻日期与地温稳定≧0℃日期基本一致。
2.生育期,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生育期延长约2天。
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mm)地区数值项目年降水量生育期降水出苗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诺木洪38.9 25 64 3.4 6.6 15.0 香日德163.0 122.4 75 32.9 22.7 66.8 循化264.4 109.6 41 22.3 26.0 61.3 贵德254.2 132.6 52 22.9 31.9 77.8 同仁425.7 248.0 58唐乃亥340.5 262.6 77门源509.3 371.6 73湟源404.4 289.2 72 79.9 43.6 165.7 西宁366.7 198.2 54 47.4 32.7 118.1 乐都334.3 164.6 49 27.5 38.7 98.4 注:生育期降水为出苗至成熟期的降水。
大通县气象条件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评价
作者简介 郝玺英(1988–),女,青海大通人,工程师,从事气象综合观测工作。 收稿日期 2020–11–18
64
农业灾害研究 2021,11(2)
是春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抽穗-开花期适宜的温度是影响小麦 结实率的关键,一般春小麦抽穗、开花 期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 12℃~17℃,同 时也需要足够的水分与光照条件。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2-064-03
近百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呈线 性上升趋势,升高 0.85℃[1-2]。在全球气 候变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温度、降 水量、光照的波动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 体现形式,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不同 的影响 [3]。近百年来,我们气温与全球气 温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最为明显的当 数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 [4]。国 内许多学者较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带 来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一旦气候 发生改变农作物就会受到影响 [5]。小麦 是全球特别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粮食种类 之一。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气候 变暖趋势越发显著,其对于农业、农作 物等的影响成为学术探究的热点问题, 而针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小麦,专家学 者们也开展了一定的调查研究。我们国 家种植小麦的面积大体上等同于水稻, 而小麦的生产分量和玉米相似。刘德祥 等 [6] 主要研究了气温升高对我国西北区 域小麦耕种的影响,得出随着气候的改 变,耕种冬小麦的时间要晚于往期,而 耕种春小麦的时间则早于往期。王鹤龄 等 [7] 探究了增温和降水变化对西北半干 旱区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赵鸿等 [8] 报道了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使黄土高 原的春小麦生长期提前、生长期缩短, 且干旱区域的降水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程度要高于温度。
Abstract Spring wheat is one of the main food crops in Datong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pring wheat can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spring wheat in Datong Cபைடு நூலகம்unty.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Datong County from 1994 to 2018, the growth period of spring wheat is mainly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Us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such as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data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and yield of spring wheat,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growth period of spring wheat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whe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ongxian county was analyzed. Key words Spring wheat; Growth period; yiel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rrelation analysis
共和地区春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9年春季,焉耆县的小麦生长期气象条件大体上是适宜的。
本文将从温度、降水和日照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温度条件
焉耆县在小麦生长期间,平均气温适宜,不过由于春季的气温有一定的波动,因此需要在生长中加强管理和防护措施。
在2019年的3月,平均气温约为5℃,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气温分别为10℃-17℃和15℃-21℃,这是小麦生长所需的最佳气温范围,有助于促进小麦顶部分配能力,增加籽粒质量和产量。
二、降水条件
2019年的小麦生长期,在降水方面,火险程度较低,降水量适中,对小麦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3月份,焉耆县降雨量约为9.9毫米,较同期的平均降雨量略低,这是由于当地降雨分布较不均匀的原因。
但在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天气较为稳定,有助于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成熟。
三、日照条件
日照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2019年,焉耆县日照时间较长,日照时数适中,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3月份,日照时数约为202小时,相比同期的平均日照时数略高,给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体来说,2019年焉耆县小麦生长期的气象条件是较为适宜的。
尽管在某些时段气温有所波动,但整体上气温、降水和日照三个方面均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李迎春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2期摘要: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现有耕地5.83万hm2,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大田作物主要是宜凉耐旱的春小麦、蚕豆等等。
结合一线工作实践经验,文章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就春小麦生长特点、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等一一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管理0 引言春小麦生长特点:湟中县的耕地土壤类型主要是以中壤为主的灌淤土土类,属半干旱大陆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据测定,年平均温度4.5℃,无霜期约160天,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日照时数7.7h,该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最适宜种植小麦,但长期以来,由于耕作粗放,良种不能配合良法,栽培措施跟不上,产量一直排徊不前,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近几年我们建立了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实验和观察研究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面积高产技术承包和高产综合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锈的新品种,是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
有了高产的土壤环境,还必须选用高产良种。
品种应选择中高杆、穗大、粒多、粒重、分蘖成穗粒较高、杆粗、叶直、千粒重一般在46g以上的中、早熟品种。
如青春38、高原437、乐麦1号等品种。
2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2.1 播种前管理2.1.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播种地做到耕、晒、平、整。
可采取伏翻秋灌或秋冬灌翻的方式在越冬前精细整地,未进行秋翻冬灌的地块可进行春灌春翻,灌水要透切、均匀,灌水量80m3/667m2,耕地质量深浅一致,不重不漏,翻扣严密,无犁沟犁梁。
早期施肥,增强土壤肥力,有机肥为主,用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kg/667m2,配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用60kg/667m2。
通过机械深耕深翻入土,翻耕深度确保20cm以上。
同时,做到耙细、耙均,平松碎净。
2.1.2 选种。
高产务必选择良种,要求:纯度、净度、发芽率等,都要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青海省东部干旱风险及对春小麦种植的影响
在研究时段内,各年降水量变化范围在295-570mm之间,呈现出随 时间增加不断减少的发展趋势。而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降 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11月份到3月份的降水量较少。
(2)研究区东南和西北位置的干燥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各年干燥度变化较大,数值变化范围在1.5-3. 1之间,呈现出随 时间增加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从干燥度逐月变化情况来看,研 究区在7月份-9月份三个月内的干燥度相对较小,在11月份-3月 份之间干燥度较大。
青海省东部干旱风险及对春小麦种植 的影响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候属大陆性高原气候,降水稀少,干旱频发, 加上海拔高,气温低,使得当地农业发展极受自然条件限制。农 业气象干旱为制约青海农业发展的首要气象灾害,研究其时空变 化特征,进行干旱风险性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研究区,根据研究区12个气象站长期 的气象资料与生物气象资料,运用最大熵模型及ArcGIS对研究区 降水量、干燥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等气象变量进行了分析,对 研究区农业气象干旱进行了风险性评估,得到了青海东部春小麦 种植的脆弱性分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降水量呈现 出向东南和西北方向变异发展的趋势,整体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 逐渐减少。
分析认为民和、贵德和共和地区春小麦气候脆弱性较高,应对气 候变化的能力较差,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增加。在春小麦的 种植方面应着重考虑春季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创新农业灌溉措 施,提高农业灌溉水平。
而研究区中部的干旱强度要比其它地区高,南部地区发生干旱的 持续时间则较长,特旱为研究区历年日干旱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 (3)研究区春季干旱有较大强度,随着季节的推移出现了强度和 持续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区中部地区更易发生春季干旱事 件。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2019年春季是焉耆县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其中春小麦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分析该年度的生育期气象条件对于了解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从温度、降水和日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从温度方面分析。
在2019年春季焉耆县的温度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整个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在12℃至20℃之间波动,这对小麦的生长非常有利。
小麦的萌芽和出苗需要较高的温度,而幼苗的生长需要较低的温度,因此气温适宜度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2019年的春季,温度的波动范围比较适宜,有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
从降水方面分析。
降水对小麦的生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2019年的焉耆县春季,降水总量相对正常,但降水分布并不均匀。
在小麦的生育期间,前期降雨较多,有利于小麦萌芽和幼苗生长,但后期降雨偏少,对小麦的成熟和籽粒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整体降水量在平均水平以上,但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小麦的产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日照方面分析。
在2019年春季焉耆县的日照条件相对适宜,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日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能量供给。
在整个春季,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较长,对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都是有利的。
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云量增加,从而降低日照量。
这也是该年度的一个潜在的气象问题。
2019年焉耆县春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温度适宜、降水总量在平均水平以上,日照条件也相对良好。
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小麦的成熟和产量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今后的农作物种植中,焉耆县可以根据分析结果,适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策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青海省春小麦和油菜播种期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青海省春小麦和油菜播种期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申燕玲;赵梦凡;赵彤;沈晓燕
【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2022(40)6
【摘要】利用1961―2019年青海省春小麦和油菜农业气象观测站发育期及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播种期相关气象要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与春小麦和油
菜播种期相关的气象条件中,日平均气温和地温的增温趋势较为明显,分别以
0.40℃·10a^(-1)和0.44℃·10a^(-1)的速度增加;相对湿度在2004年之后呈缓慢
降低趋势(-0.57%·10a^(-1));地温和气温对播种的影响最大;气温稳定通过0℃、3℃和6℃以及地温稳定通过0℃、6℃和10℃的初日在空间分布上受海拔影响,整体呈现“东南早、西北晚”的分布特征;春小麦和油菜稳定通过0℃、3℃以及地温稳定通过0℃初日提前的趋势较为明显。
根据气温、地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初日统计法建立的模型与播种期相关性较高,可为春小麦和油菜播种期预告提供依据。
【总页数】10页(P232-241)
【作者】申燕玲;赵梦凡;赵彤;沈晓燕
【作者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5;S512.1;S634.3
【相关文献】
1.娄底市油菜适宜播种期及气象条件研究
2.青海省春小麦常见虫害发生发展的农业气象条件
3.青海省诺木洪地区气象条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动态分析
4.娄底市稻板田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及气象条件研究
5.青海省诺木洪地区气象条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动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不同地区春小麦的生育期(多年平均)
地区数值项目
海拔
(米)
品种生育期(月、旬)生育期持续天数
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播种至成熟
黄河流域
官亭1833 阿勃2中3中、下5初5底7上、中103 39 142 循化1870 506 2中、下3下5上6初7中102 43 145 贵德2237 阿勃3初4上5中、下6上、中7底102 49 151 唐乃亥2720 阿勃3底4下6上7上8底101 55 156
湟水流域民和1815 阿勃3初4初5中6上、中7中、下101 40 141 西宁2261 阿勃3中、下4中5下6中、下8上97 51 148 湟源2635 池春3下4下6中7上9上102 62 164 湟中2665 阿勃4初4下6中7上9上97 57 154 门源2708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2791 高原
338
3下4中5中、下7上9上101 68 169
香日德2907 高原
338
3下4中7上9上97 71 168
注:摘自《青海高原春小麦气候生态研究》,崔连生,楼学道,唐千红,张恒云,青海罐区春小麦丰产栽培模式[M]:69-89.
1.适宜播种期:由东向西、由河谷到山地逐渐推迟,其推迟程度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制约。
播种最早的是黄湟谷地的循化、民和川水地区,为2月上、中旬;最迟的是门源地区,为4月上旬。
在高原地区,春小麦一般以表土化冻5cm左右播种为宜,最好掌握在夜冻昼消时期的中午前后抢时播种为好。
据观测,0--5cm土壤稳定解冻日期与地温稳定≧0℃日期基本一致。
2.生育期,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生育期延长约2天。
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mm)
地区数值项目年降水量生育期降水出苗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
诺木洪38.9 25 64 3.4 6.6 15.0 香日德163.0 122.4 75 32.9 22.7 66.8 循化264.4 109.6 41 22.3 26.0 61.3 贵德254.2 132.6 52 22.9 31.9 77.8 同仁425.7 248.0 58
唐乃亥340.5 262.6 77
门源509.3 371.6 73
湟源404.4 289.2 72 79.9 43.6 165.7 西宁366.7 198.2 54 47.4 32.7 118.1 乐都334.3 164.6 49 27.5 38.7 98.4 注:生育期降水为出苗至成熟期的降水。
资料年代1951-1980年。
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的麦田蒸散量(需水量)(mm)
地区数值项目播种至出苗出苗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全生育期
日平均总量日平均总量日平均总量日平均总量日平均总量
抽穗至乳熟乳熟至成熟
诺木洪91.7 3.67 102.3 2.84 187.4 6.25 367.3 6.45 3.55 748.7
香日德82.2 3.29 133 2.83 109.6 5.22 282.9 5.47 2.90 6.7.7
循化85.8 2.86 113.5 2.47 132.3 5.09 175.9 5.19 3.28 488.0
贵德73.0 2.35 101.0 2.59 142.5 4.60 205.2 4.80 3.06 521.7
乐都65.3 2.61 72.5 2.13 126.7 4.37 206.7 4.66 2.89 471.2
西宁76.4 2.55 89.9 90.6 184.9 431.4
湟源79.8 2.66 104.9 2.33 77.6 3.88 170.6 3.58 2.00 411.8
祁连77.8 2.59 97.9 1.75 81.1 4.06 207.0 3.90 2.24 463.8
注:作物需水量的气候学计算式为:Em=Kc*Eo
Em为作物某一生育期的需水量(mm);Eo为潜在蒸散量(mm),即在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或接近湿润状态下,土壤和植物(一般以湿润草地为标准)的最大可能蒸发和蒸腾量,此值可由修正的彭曼公式计算;Kc为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的比值,亦称作物系数。
FAO根据大量的、不同生长状况的试验资料,得出了主要作物种类的Kc值,其中春小麦的Kc值:前期为0.3-0.4,中期为1.05-1.2,后期为0.65-0.75,收获期为0.2-0.25.
春小麦生育期的空气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