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解析

高三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D.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3.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A. 陶渊明B. 王维C. 文天祥D. 蒲松龄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长亭送别》中“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的“鱼雁”,指书信。
C. 《报任安书》中“剖符丹书”指朝廷发给功臣及其子孙享受特权、免除罪责的契券。
D. 《陈情表》中提到“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汉朝时选拔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明清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鲍照有拟作18首传世,他的作品对唐代诗人颇有影响。
C. 列土: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强化信息类之文本观点迁移

高三信息类文本阅读强化指导——文本观点迁移班别:姓名:【学习目标】理解文本内容,学会利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材料。
【重点难点】掌握利用文内观点,分析文外问题。
【自主学习】一、考情分析:文本观点迁移运用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考的题型,在全国卷中采用的是选择题型,在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信息类阅读第5题中采用的是主观简答题,难度要比选择题大。
二、方法指引:如何答好这类题型呢?第一,精准把握文本观点。
这一点前面多有论述,这里只是强调一点,概括文本观点要多则材料兼顾,但要集中在重点材料中。
如新高考全国卷Ⅰ信息类阅读选用了两则材料。
第一则是朱光潜的《诗论》,以《拉奥孔》为例,重点阐释莱辛“诗画异质”问题;第二则材料是钱锺书的《读〈拉奥孔〉》,也谈莱辛的“诗画异质”观点,但要深刻多了,而且举了中国古典绘画与诗歌的例子,并作了比较。
而题干所给材料又是中国古典绘画,显然,第二则材料是“文本观点”重点所在,所以要把材料中的观点句圈出来,仔细品读,如“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第二,仔细阅读课外材料,理解其意,并抓住层次及关键词,然后对接上文内观点。
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第5题题干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对顾恺之那句话的理解。
材料理解有两点:“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各有一个关键词——易、难。
顾恺之为何说一“易”一“难”呢?或者这“易”“难”各表现在哪里?理解了材料,抓住了层次及重点,再到材料中找观点支撑,就很容易了。
【达标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②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③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④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⑤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名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解析: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
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适合①空。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②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③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④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⑤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名句: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⑤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也许正是囿于非裔总统的身份,奥巴马无法对美国种族、司法等问题________。
②在《闯关东》剧本研讨座谈会上,与会的各方人士针对剧本内容,________,交谈甚欢,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③镇雄县城南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干部同50多位新村小组的户代表,围绕建设城市综合体、收回原种场土地的两个问题,________进行交谈。
A. 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B.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C.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D. 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各抒己见解析:三个成语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重在说话尽情。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重在待人真诚。
各抒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重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①中,奥巴马受限于总统身份,无法尽情言说,用“畅所欲言”合适。
②中,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皆可。
③重在双方的理解沟通,“推心置腹”合适。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目录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一)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二)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三)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低分作文的弱点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二)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三)1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会分析议论文事实论据1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1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1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科普作品1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一)1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二)1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开好“凤”头扣人心1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扩展语句1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一)1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二)2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三)2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四)2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五)2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六)2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一)2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三)2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二)2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考场作文文采训练2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观点型命题的审题立意2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3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三)3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二)3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3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三)3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二)35.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36.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3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38.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综合运用之漫画39.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40.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三)4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二)42.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4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攻略(一)44.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攻略(二)45.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压缩语段(一)46.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压缩语段(二)47.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48.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古诗词鉴赏之诗歌语言49.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实用类文本50.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小说阅读51.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扩展语句52.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散文阅读53.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正确使用成语(四)54.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论述类文本55.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诗词鉴赏56.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57.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58.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语言表达运用59.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辨析并修改病句(四)60.高三语文专题习题精编: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二)辨析并修改病句(一)【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
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
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
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C.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D.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
B.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动。
C.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以下是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案名称:文言文复习教案适用年级:高三主要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2.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3. 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1.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复习常用文言词汇、古文常用语法词汇、文言虚词等。
2.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复习文言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结构、状语结构等,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解释。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1. 理解古文篇章结构:通过多篇古文的阅读,培养对古文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包括开篇、承接、递进、高潮、结尾等部分。
2. 掌握古文重点句子分析:通过对古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状语等,帮助理解整篇古文的意境。
3. 整体思维理解古文:通过阅读古文,培养对整体思维的运用能力,包括整体把握、推理分析等。
同时,注意借助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三、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1. 古文翻译训练:通过训练,掌握古文的翻译技巧,包括句子的翻译、句型的转换等。
2. 古文仿写训练: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古文仿写,模仿古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古文赏析和演讲:阅读分析古文,并能够进行赏析和演讲,深入理解古文背后的思想和文化。
四、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1. 综合练习: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文言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2. 模拟考试:进行文言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要求,并及时总结分析自己在文言文方面的不足,作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②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③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④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⑤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名句: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________。
②索尼和三星电子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的“羹”越分越小,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________。
③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抵达仁川次日就________地赶到中国女足与中华台北队小组赛的比赛现场。
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不及待B.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迫不及待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D.刻不容缓迫不及待迫在眉睫解析:题目中涉及“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和“迫不及待”三个词语。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假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污染物稀释扩散结构的话,这种雾霾天气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
B.杨敬敏本赛季加盟新疆队后,他的场均得分已经飙升到了每场14.4分。
这样的数据已经让他晋升到了CBA一流锋卫摇摆人的行列。
C.不仅谷俊山收受贿赂,查抄的各种财物装了整整四卡车,而且染指二环黄金地段周边军队地产,拥有数十套房,每套面积都在170平方米左右。
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归纳5篇高三语文知识点1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三语文知识点2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通用7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活。
学情分析全年级共1100多人,14个教学班,1-4班为实验班,5-6班为阳光班,6-14为普通班,中考位置分在58、5分以上,只有20多人,在46、4分以上占700多人,相当一部分在46、4分以下,甚至还有少量的在41、4分以下,大部分学生底子不厚,学生学习习惯不很好,语文教学任务艰巨。
目标任务1、规范现代汉语文字、词语的使用,规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应用。
2、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受与思考、想像与联想、个性与创新等方面发展能力。
4、在口语方面,训练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说话文明得体。
措施方法1、先备课,后上课,追求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生龙活虎的课堂。
2、分析学生,研究教法,听课,评课,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
3、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本研究,完成上级安排的活动。
4、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法分析1、相信主体而不夸大主体。
2、严谨自律,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4、重视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
步骤安排1、9、10月份完成第五、一、二单元教学,11、12月完成第三、四、六单元教学,1月复习。
2、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业本》练习和活页练习,完成读本上的自读指导。
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文训练,作文评讲一次。
3、9月进行写字训练,10月开展朗读比赛,11月开展书写比赛,12月讲课比赛。
4、1月份写教学体会或教学论文,总结,交流。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们高中语文教研组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这一指导思想,继续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语文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改革,求变、求新,做到教研以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核心,从教学能力水平、知识水平、表达水平、与学生的沟通等几个方面,苦练内功,使高中组语文教师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题组练】1.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做修改。
(1)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答案:语序不当(排查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
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2)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重点省份以及全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答案:并列短语语序不当(排查并列短语)。
应该是“监测、分析和研判”。
(3)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答案:语序不当(排查关联词位置,二、三分句是陈述“莫言获奖”的影响),“虽然”应放在“不能说”前面。
2.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做修改。
(1)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答案:语序不当(排查介词,误用介词“于”造成主客体颠倒),“这项住房政策”应与“低收入家庭”调换位置。
(2)凤凰传奇这个名字对中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青年人却是很熟悉的。
答案:语序不当(排查介词,误用“对”造成主客体颠倒),可在“中年人”“青年人”后面加“来说”。
(3)考古学家对两千六百年前在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春秋大型古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的级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答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将“两千六百年前”移到“文物”之前,并在“文物”前加“的”。
(4)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
答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应在动词性短语前),“临场的无数竞技”应为“无数的临场竞技”。
3.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做修改。
(1)大学自主招生制度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个有益补充,也为一些有创新潜质与学科特长的考生创设一个绿色通道,通过让他们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心仪的大学。
语文高三总复习知识点

语文高三总复习知识点一、文言文1. 古代文学流派汉赋、汉诗、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 古代文学作品《史记》、《论语》、《诗经》、《楚辞》、《红楼梦》等。
3. 文言文基本解读方法理解字词含义、分析句法结构、解读修辞手法、捕捉上下文信息。
4. 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时注意语序、辨析词义、理解句子结构、辨析修辞手法。
5. 文言文鉴赏要点把握作者意图、剖析思想内涵、分析修辞手法、探究艺术特色。
二、现代文学1. 《红楼梦》作品背景、人物分析、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复习。
2. 《骆驼祥子》作品背景、人物形象、社会背景、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复习。
3. 《茶馆》剧本内容、角色刻画、时代背景、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复习。
4. 《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述、人物形象、家庭关系、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复习。
5. 《围城》故事梗概、人物性格、社会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复习。
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仗、设问、拟人、拟物等。
2. 写作技巧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写景、感慨等写作手法和技巧。
四、古代诗文鉴赏1. 唐诗鉴赏杜甫、李白、王维、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2. 宋词鉴赏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等宋代词人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3. 元曲鉴赏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等元代曲家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五、现代文阅读与作文1. 阅读理解技巧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结构。
2. 议论文写作技巧正确论证观点、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例证和伪证、注意结构合理。
3.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理解小说题材和主题、分析人物和情节、把握小说结构和风格。
4. 非虚构类文本阅读与写作技巧分析文本特点和目的、理解作者态度和观点、把握核心论述内容。
总结:本文回顾了语文高三学年的总复习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古代诗文鉴赏以及现代文阅读与作文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相信同学们在语文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文情景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文情景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连贯》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连贯》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舞台就做一个“好演员”,没有舞台就做一个“好观众”。
,;,。
同样, ; 。
这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而是积极的顺势而为。
①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演奏出最精彩的人生乐章②当自己能够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一定要珍惜机会做“好演员”③当自己在出演主角时要尽心尽力,充分施展才能,做到人生无悔④懂得欣赏别人的表演,在反躬自省中提升自我⑤当自己不能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也要沉下心来做“好观众”⑥当自己在出演配角时也要尽职尽责,善于做好配合,做到无愧于心A.②①⑤④③⑥B.③①⑥④②⑤C.⑤④②①⑥③D.⑥④③①⑤②详细分析:A ②句、①句与上文“有舞台就做一个‘好演员’”照应;⑤句、④句与上文“没有舞台就做一个‘好观众’”照应;③句“当……时要……”与⑥句“当……时也要……”紧密呼应。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诸岛。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 , 。
, , 。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①带来了大批鱼群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⑤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⑥有一条宽达1 000多米的“蛇岛海峡”A.⑤①②③⑥④B.⑤④②③⑥①C.④②③⑤①⑥D.②③⑥①⑤④详细分析:A 这6句话说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与之有关的是⑤①②;一是“天然避风港湾”,且与“在……之间”“有一条……”语意连贯自然,故③⑥④在一起。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
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 ;你更不要去攀缘那七彩的虹桥,。
高三复习语文资料

高三复习语文资料高三复习语文资料(一)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诗经・氓》)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9.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1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1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1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1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知识梳理(一)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
1.表现手法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类: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其他: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课前预习(一)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4.杨柳岸晓风残月。
(借景抒情)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6.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描)(二)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5.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7.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含蓄有味。
【高考语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资料: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同音或近音易混字、形似易混字、音、形相近易混字,其中同音字和形似字是考查的热点。
选择题的设问形式主要有四种:选出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知识梳理】高中生易错字例(括号内为正确字形)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直接了当(截)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震聋发聩(振)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谰)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务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激流勇退(急)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 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飞蜚)龙盘虎据(踞)落英宾纷(缤)惩前必后(毖)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无精打彩(采)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春(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腆不知耻(恬)吊以轻心(掉)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纷至踏来(沓)以老卖老(倚)口蜜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姿(恣)意妄为吊以轻心(掉)甘败(拜)下风针贬(砭).脉博(搏)松驰(弛)穿(川)流不息精萃(粹)渡(度)假村防(妨)碍. 幅(辐)射一幅(副)对联天翻地复(覆)言简意骇(赅)食不裹(果)腹.震憾(撼)凑和(合)侯(候)车室迫不急(及)待既(即)使一如继(既)往草管(菅)人命娇(矫)揉造作挖墙角(脚)一诺千斤(金)不径(胫)而走峻(竣)工不落巢(窠)臼鼎立(力)相助再接再励(厉)老俩(两)口黄梁(粱)美梦了(瞭)望水笼(龙)头杀戳(戮)痉孪(挛)美仑(轮)美奂罗(啰)嗦.萎糜(靡)不振沉缅(湎)名(明)信片默(墨)守成规大姆(拇)指出奇(其)不意修茸(葺)磬(罄)竹难书声名雀(鹊)起发韧(轫)搔(瘙)痒病谈笑风声(生)人情事(世)故有持(恃)无恐额首(手)称庆追朔(溯)鬼鬼崇崇(祟祟)金榜提(题)名趋之若骛(鹜)膺(赝)品竭泽而鱼(渔)脏(赃)款.蜇(蛰)伏装祯(帧)饮鸠(鸩)止渴坐阵(镇)旁证(征)博引九洲(州)大坝合拢(龙)编篡(纂)【方法指导】一以音辨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复习的四个专题,我们已经进行了: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今天开始进行诗歌的表达技巧。
开始ppt1,今天我们学习的目标: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知识,了解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式,熟悉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开始ppt2诗歌表达技巧分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行文结构四个方面。
开始ppt3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我们重点关注抒情中得间接抒情,其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可以举出例子吗?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于谦《石灰吟》
开始ppt4表现手法: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景衬哀情,关注虚实结合。
可以举出例子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开始ppt5修辞手法: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用典、双关。
可以举出例子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六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廉颇)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开始ppt6行文结构:起承转合这是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技法。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
复习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以后,我们走进近三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看看关于表达技巧题的考察情况。
2011年江苏高考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第二问诗歌的第三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点一名同学读诗歌
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010年江苏高考题《送魏二》王昌龄第三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点一名同学读诗歌
由眼前景物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09年江苏高考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第一问: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点一名同学读诗歌
借代
【方法讲授】
我们基本可以归纳,古代诗歌鉴赏题,
设题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
我们也归纳出了一般的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分析1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5分)
明确:A借景抒情。
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的伤感之情。
例题分析2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例题分析3
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第三句采用曲写 / 侧面虚写的写法 (步骤一) 。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步骤二)。
这样,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感人至深(步骤三)。
例题分析4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动静结合”这一手法的?(5分)
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雨后池塘静态美。
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的雨滴吹落到荷叶上的“万点声”,写出雨后池塘的动态美。
C、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组成了一幅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题分析5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A、突出色彩描写,诗中有画。
B、以声衬寂,动静结合。
C、景中含情,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拓展训练】
1、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
1、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3、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3、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
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4、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
4、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