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新大纲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完整版-大纲
职业道德大纲**道德的内涵荀子曾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
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怎样做人―――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产生时间--道德比法律产生早得多,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的消亡,法律也将消亡,而道德变为全人类道德。
2、依靠的力量――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
3、作用的范围――法律只干涉违法行为,而道德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部分,例如:《宪法》、《婚姻法》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用政令来诱导人民,用刑罚来制约他们,人民虽可免于刑罚,但没有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人民,用礼数来约束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而且能自觉地归于正道。
韩非是主张法治的,以法为重,但也要把法和德结合起来。
(古希腊也这样)中国以德为主,西方则以法为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完整的道德体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核心“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处子女,成年子女有风头扶助父母的义务”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
职业道德考试大纲及要点
职业道德考试大纲及要点为什么要开职业道德课?1、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即经济生产技术信息日益国际化)2、应对国内环境变化的需要(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资源包括自然物、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管理。
经济即资源配置的方式,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将资源配置给企业,企业再通过行政手段分配给职工。
市场经济是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1.1978年12月18日至1992年,商品经济。
2.1992年至2002年,提出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2002年至2012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发展的需要:A 贪污腐败层出不穷;B 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C 吸毒贩毒死灰复燃;D 社会风气不断恶化。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甲骨文中就有“德”字,“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庄子》、《荀子》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道德是随着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概念: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包含三个含义,首先,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的;其次,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一方面道德作为准则,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道德也是人们对行为选择、关系调整做出善恶判断的评价标准。
再次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
道德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
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内蒙古通辽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职业道德规范
做到诚实守信有以下要求。
I.要认识诚信对于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立志作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要身体力行地做一个诚信的人,时时、事事、处处实事求是。
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言行诚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言谈举止的真诚,实话实说言必信,不说假话不骗人,要牢记“一言既出,马四马难追”的古训。
第二个层次是“主观诚实”,就是对自己内心的真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做到心和口要一致。
这一点看似容易其实难,没有比不欺骗自己更困难的事情。
第三个层次是“客观诚实”,是对他人的真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真诚待人,互相信赖。
3.要诚实地工作,不偷奸耍滑,不掺杂使假,不缺斤短两,不虚报劳动成果,不谎报政绩,不要不该得的报酬。
要“慎独”,坚持“领导在场不在场一个样”;做错了的事情要有。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与职业道德
补充材料事业单位基础知识与职业道德第一节事业单位概况一、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应当具备四个条件:1.依法设立。
2.从事公益服务。
3.不以营利为目的。
4.社会组织。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1.提供公共服务。
2.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4.经费来源的国家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1.满足公共需要。
2.弥补市场缺陷。
3.节制政府失灵。
4.防止契约失效。
5.弥补志愿不足。
活学活练:请辨析以下观点:1.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一样,具有行政权力。
2.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3.事业单位的人员构成全部是高科技的专业人才,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公共服务。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述(一)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原则。
2.竞争择优原则。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原则。
4.依法管理和精简原则。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特征1.国家是事业单位真正的用人主体。
国家制定统一的人事制度,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用人权,事业单位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事业单位仅仅代表国家管理其工作人员、执行有关的人事制度与政策。
2.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一体化的人事制度。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制度。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内容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1)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
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事业单位中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知识点解析与应用
事业单位中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知识点解析与应用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道德概念、职业道德的内涵、行为准则的重要性、知识点解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道德概念与职业道德的内涵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套准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道德则是特指在特定职业领域内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诚实守信:作为事业单位的员工,应当遵循言行一致的原则,不撒谎、不诋毁他人、不信口开河。
2. 公正公平: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人,不偏袒、不搞权力寻租。
3. 保守秘密:作为员工,应当严守职业道德,保守工作所涉及的秘密,不泄露机密信息。
4. 服务社会:作为事业单位的员工,应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 公德心:具备公共道德的责任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制定和遵守行为准则对于事业单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行为准则是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依据,能够提升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优质服务。
行为准则的具体内容包括:1. 守法合规:员工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违法违规的活动。
2. 诚实守信:员工应当真实、准确地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不得隐瞒、歪曲事实。
3. 保守秘密:员工应当保护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不得泄露给他人。
4. 不徇私情:员工在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事务时,应当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人,不偏袒亲朋好友。
5. 省俭节约:员工应当节约单位资源,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6. 服务社会:员工应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社会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知识点解析与应用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的知识点对于正确应用于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解析与应用:1. 良好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事业单位员工必备的素质之一。
职业道德提纲一(精选5篇)
职业道德提纲一(精选5篇)第一篇:职业道德提纲一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表现为心理和意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
P12.道德概念的含义:1)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3)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和各种行为。
P13.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生产方式在内的社会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对社会起着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P24.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
P31)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
2)道德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集体的关系。
3)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
P3道德行为是人们相互交往中所采取的有意识的、经过选择的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行动。
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所作出的善恶判断。
道德教育是按一定的道德要求、道德理想对人们的品质和性格进行陶冶和铸造。
道德修养是人们对自己的意识行为所作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
5.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在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P56.道德的特点:1)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 A.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B.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道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2)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
P67.道德的作用:1)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A有助于使人们辨别善恶B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C了解人生的价值和生活意义D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正确进行道德理想的抉择。
《职业道德》提纲
《职业道德》提纲《职业道德》提纲绪论一、道德1、道德的概念:“道”的原始含义指行走的道路,以后逐步转化为一个表达事物发展规律性的哲学概念,指世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伦理学上,道指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或规范。
“德”与“得”相通,是对“道”的获得。
哲学意义上,道指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根源,德则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
伦理学上,德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世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现代伦理学上,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道德与法律产生、发展的情况不同。
道德比法律的产生早得多,而且它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依靠的力量不同(即强制力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的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进行调控。
法律则靠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证实施。
(3)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
道德干涉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即使是不良的,只要未构成违法,法律就不得干涉。
二者有普遍调整与重点调整的有机分工。
联系:(1)法律与道德产生于共同的经济基础,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
(2)法律与占统治地位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
(3)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方向。
(4)法律与道德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都是互相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相互重叠非常明显,很多规范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很突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一个趋势。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事业单位职业道德
• 威中有信,信中有威。威从信中立, 信在威中树。树威不可压,取信心 于真。
(五)虚怀若谷、教学相长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 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
• 教师要能向学生学习,关键是教师 要能看到学生的长处,不用学生之 短比己之长。孔子虽然在学生的心 目中德高望重,但他在教学中却总 是能与学生一起相互切磋,让学生 自由地发表 各自的不同见解,做到“教学相长”。 究其原因,无非是作为教师的孔子具 有一种虚怀若谷的襟怀, 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好学 精神。
三、职业道德的规范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 快乐,人生就是天堂;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 务,人生就是地狱。” ——美国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杜绝出现 “冷木庸懒散, 浮慢混软奢”现象
你不把工作当回事, 就别怪组织不把你当回事 ——陈纲
“五个严禁”
严禁中午饮酒 严禁公车私用 严禁擅离职守 严禁大操大办 严禁参与赌博
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口头禅:
• 作业忘记带了?你早饭为什么没有忘记吃? • 因为有个别人不遵守纪律,所以今天全班留下,你们要怪就 怪这几个上课讲话的人。 • 既然你在下面那么会讲,那我下去你上来讲!上来呀!怎么 又不上来了!? • 你们几个好像聊得很开心啊,让我也开心开心! • 你出来!不要耗着浪费大家的时间! • 希望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
• 平息愤怒的7个方法:1、语速降低2/3,音量 降低2/3;2、闭上眼睛,可以快速浇灭怒火; 3、转转脖子,缓解僵硬;4、拥抱自己,用双 臂紧紧拥抱一下自己;5、闻闻植物,离绿色植 物10厘米左右,深呼吸5次;6、自我解嘲;7、 击掌、跺脚,两三分钟即可。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职业道德(本站推荐)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职业道德(本站推荐)第一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职业道德(本站推荐)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职业道德的特点1、行业性是职业道德区别于一般道德的显著特点。
一定的职业道德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活动领域,带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鲜明地体现着社会对某种具体的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
它往往只约束从事该行业和职业的人员以及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行为。
2、广泛性是针对所有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的。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直接产物。
只要有职业活动,就体现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渗透在职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比一般道德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道德风貌。
3、实用性是指职业道德要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相适应。
职业道德是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以简明的形式做出规定,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易于从业人员理解和遵照执行。
4、时代性是职业道德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一)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二)集体主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一种先公后私、公私兼顾的思想,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坚持这样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摆正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
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敬业。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指忠诚老实,信守诺信,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人们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之职业道德
道德: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
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外施于人称为“德”。
《论语》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的“德”指人的品质,“以德报德”指人的行为;“为政似德”指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
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有时指人的思想品质,修养程度,善恶评价;有时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鼓吹超阶级的、虚伪的道德,把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说成是全民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思想家虽然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探讨了道德、道德起源、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评价等问题,但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都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只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才科学地解释了“道德”的含意。
认为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道德与法不同,它没有强制性。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
事业单位考试关于职业道德部分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意义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意义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体现方面特点1、稳定性和连续性2、职业道德的专业性和有限性3、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和适用性职业道德的体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道德的内涵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认识功能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
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道德是公正的法官。
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
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平衡功能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讲义第六部分 职业道德
第六部分职业道德一、定义: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职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包括了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团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劳动者、职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良好职业道德的标准条件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
那么,怎样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呢?每个人平时都有习惯,但不一定是职业习惯,更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
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呢?第一,早到公司。
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
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
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
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种有用的信息,帮助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遵守工作纪律。
工作纪律是为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维持必须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六,工作总结。
及时总结每天、每周等阶段性工作中的得与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技能。
第七,向上级汇报工作。
及时的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不仅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在上级的指示中学习到更多工作经验和技能,让自己得到提升。
【2018-2019】事业单位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事业单位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它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职业道德特点职业道德与一般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是行业性,即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第二是连续性,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是实用性及规范性,即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做出规定。
事业单位考试必备事业管理与职业道德
事业单位考试必备事业管理与职业道德事业单位考试必备事业管理与职业道德第一部分:事业管理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一、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4月,中央已经确定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事业单位改革措施:1.由承担行政职能变为划归行政机构/转为行政机构;2.由从事生产经营变为转为企业;3.由从事公益服务变为保留。
公益一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二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二、事业单位人员考核1.考核内容: 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不发年终奖金,并予以教育批评。
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和解聘。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又不接受组织安排,予以辞退。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2.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 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下半年事业单位
公基新大纲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它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
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与一般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是行业性,即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第二是连续性,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是实用性及规范性,即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做出规定。
第四是社会性和时代性,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佬",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也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时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具有时代性。
2.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它能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员工的责任心、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及优质的服务是促进本行业发展的主要活力,并且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不断完善和经验的总结。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以现如规绕到泣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在社会主义道德指导下形成与发展的。
.人们不论从事哪种职业,都不仅是为个人谋生,都贯穿着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服务这一根本要求。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保障社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职业、行业和事业的顺利发展,保持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基本一致,平衡各职业集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适用于不同产业、行业、职业的职业道德去调整。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对古今中外职业道德扬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历史上劳动人民优秀职业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对己往社会统治集团和其他阶级职业活动中所产生的职业道德也有间接的继承并批判地继承了西方职业道德的精华。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亦是在同各种腐朽的道德思想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
2.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社会公德,是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进行自我约束的基本要求。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不可因为是亲朋好友就给予特别照顾,更不能利用职权挟嫌刁难。
办事公道要以一定的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集中表现。
服务群众体现了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说明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
服务群众的要求是依靠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
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把一切都奉献给国家、人民和社会。
奉献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宝贵的生命。
奉献社会的精神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
当一个人专注于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是这一事业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不是个人的回报。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为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