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①,时人莫许之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②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百姓安居,军无私焉。
相持百余日。
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③,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②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
③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及卒.,如其所言______________
(2)是以
..分兵屯田: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莫许之也
B.是以/分兵屯田
C.亮 / 率大众 /由斜谷出
D.若臣/无之日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13.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14.西晋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中,盛赞诸葛亮“岂徒乐毅为伍哉?”请结合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
(链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答案】
10.(1)死(2)因此
11. D
12.先主在永安病情危重(严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后事嘱托(托付)给他。
13.这段话补充交代了:起初诸葛亮上表后主说,如果死了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钱;与上文遗命节俭入葬相呼应,最后评价“如其所言”;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清廉,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14.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或“因结和亲,遂与为盟”)及“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可见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从“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可见诸葛亮忠君爱国。
【解析】
10.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卒”:死。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是以”要注意宾语前置的情况。
1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D。
改为:若/臣无之日。
译为:到了我死那一天。
此题要注意把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笃”:危重,严重。
“属”:嘱托,托付。
还有“属以后事”: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13.考查文言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划线句子是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首先要读懂大意,然后再根据上下文确定作用。
“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用度,随身衣食,都仰赖公家,不另外经营产业,以增加丝毫财富。
到了我死那一天,不使内有剩余的绢帛,外有赢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
从内容是看,这段话交代了诸葛亮的遗嘱,即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钱”;由此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清廉的形象。
也就是要答出句子对表现人物形象的意义。
14.题干要求说说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可从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角度,从诸葛亮忠君爱国的角度作答。
一定要从文章中找到具体的事件或描写作为观点的支撑。
【点睛】
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国阳都县人,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身高八尺,经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都有不赞同,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认为确实如此。
章武三年春,先主在永安病危,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
建兴元年,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建丞相府,设置官属,以处理政事。
政事不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南中几郡同时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新遭国丧,所以还不便发兵征讨,而是姑且先遣使访问吴国,并缔结和亲。
于是蜀与吴成为盟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平定了全部叛乱。
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统率全部大军,由斜谷开出,用流马运输,占据武功县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在渭水之南对垒。
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的大志不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耕垦的蜀兵掺杂在渭水的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居,军队从不扰民以利己。
就这样相持了一百多天。
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
军退之后,宣王仔细观察他安营筑垒的处所,说:“真是天下奇才!”根据诸葛亮的遗命,他被安葬在汉中定军山,利用山作坟,墓坑刚够容纳棺材,以平时穿的衣服放殓,不须陪葬器物。
起初,诸葛亮自己上表给后主说:“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用度,随身衣食,都仰赖公家,不另外经营产业,以增加丝毫财富。
到了我死那一天,不使内有剩余的绢帛,外有赢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
”他死之后,的确正像他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