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优秀课件
第23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专题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随堂巩固 效果落实
1.(2022·四川成都二模)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国有企业 进行大规模私有化改革的同时,频繁出台涉及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一些国 家甚至在被私有化的重要企业中持有“特定股”,对任何想取得10%及其以上 企业股票的投资者拥有决定权。由此可知( ) A.私人资本扩张势头受阻 B.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成熟 C.新自由主义的弊端显露 D.国家干预机制更加灵活
பைடு நூலகம்
埃塞俄比亚 坚持游击战争,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 墨西哥
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 出 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专题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随堂巩固 效果落实
材料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
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 800万平方千米。
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 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
《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
专题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真题研析 考向探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特点 (1)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广泛胜利。 (2)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进一步汇流。 (3)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独立。 (4)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5)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1)亚非拉取得了国家独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作为一 支重要的国际力量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提高了国际地位。 (4)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版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结果:促进经济发展,但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3.其他国家改革:也曾取得成就;均为突破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4.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实行政治多元化,共产党失去领导地 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印度斗争——甘地、尼赫鲁“与真纳领导争取独立
结果:未破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戈尔巴乔夫:早期在经济领域改革,承认市场在社会经济调节中 作用(突破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
经济改革效果不大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取消苏共领导,放弃社会 主义,抛弃马克思主义。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剧变
1.二战之后东欧各国大多采用苏联模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南斯拉夫改革:措施: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调动 积极性
结果:英国承认印度独立,采取分而治之策略,分为印
度与巴基斯坦,后成立共和国;其他国际也纷纷独立,殖民体系 瓦解
2.非洲:埃及斗争——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
结果:成立共和国;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路
南斯拉夫
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突 导致地方主义抬头,为后来国 破
家分裂埋下隐患。
苏
联
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之春”,苏联出兵,扼 杀改革。
模 式
波兰、匈牙利、
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快速增长。
束 缚
迷 失 社 会 主 义 方 向
民主德国
思考:请概括东欧各国改革结局的异同点?
1989-1992年东欧国家的变化形势示意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我们面临很多 新问题,相当复杂的情况。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但 我确信,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戈尔巴乔夫 (1987年6月)
思考:结合教材,指出 戈尔巴乔夫“不怕犯错” 的表现有哪些?效果如 何?
领域
改革措施
结果
经济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承认企业经营自主权
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 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 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 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材料1:1947年,苏联取消了粮食、 日用品的配给制,随着食品供应紧 张状况的缓解…城市和工人修建住 房1亿多平方米,农村建房270多万 所。…职工的实际工资和集体农民 收入均有所提高,教育也获得发 展。——《教师教学用书》
1.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
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
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PPT课件
(2)福利制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理想化和高水 平的“结果平等”。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 个国家构建社保制度的决定性变量,假如社会保障的标准超 过条件的许可,就会对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中国作为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可用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并不充 裕。因此,在制定社保制度时,中国应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 切不可让政府包办一切,构建大而全的福利体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经济等经济模式都是政府加强对 经济干预的表现,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 这些模式是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否定,故A项错误;这些经 济模式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这些经济模式 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故D项错误。
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系统。
——摘编自李连芬、刘德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养老保险体 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学以致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福利 制度。(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 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 更多的钱。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除了贫富分化 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
3.内容 原子能 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 互联网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ppt课件--
New changes in socialist countries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United socialist reform path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自主思考】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
第三阶段:从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 就第一阶段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若干方面又提出一 些新措施 ✓ 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 ✓ 严格控制新上基建项目 ✓ 把企业物质鼓励基金的形成指标 ✓ 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与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
虽然对促进集约化经营和提高生产效益有一定作用,但它 仍然是在坚持国家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 些修补措施,僵化的理论和体制使问题越积越多
三和路线
三和路线: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党中央工作报 告中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 渡”的“三和路线”。“三和路线”是斯大林资本主 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奠定了苏联对外政策新的理论 基础。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较准确的把握了国际 形势发展的脉搏,提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对缓和国 际紧张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也为苏联和平建设提供 了条件。尽管这一路线还缺乏严密的理论根据,却是 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推进。
1. 1 60年代初,赫鲁晓夫改革已成全面失败之势,但却更加独断专 行。
2. 1964年10月初,苏共领导层趁赫鲁晓夫去克里米亚休假,酝 酿了“倒赫”密谋。
3. 赫鲁晓夫被迫退休,领取特种养老金。 4. 1971年9月11日病逝,终年77岁。
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
第一阶段: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初期 ✓ 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 ✓ 在坚持集中计划勃的列前日涅提夫执下政,时期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 ✓ 以利润留成设置企业经济刺激基金 ✓ 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赫氏改革 (1953 开始)
内容:政治上,平凡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经济上,加大农业 投入、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评价:①注入市场成分,有些成效;②没突破计划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内容:①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经济杠杆;
4.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毛泽东说
斯 大
赫鲁晓夫 “揭了盖
赫 鲁 晓
林
子,捅了
夫
逝 世
篓子”。
材料2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
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损失。
……这个人(斯大林)似乎缺无乏所全不能面,科洞学察的一分切析,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1982-1985的过渡期
安德罗波夫
契德罗波夫继任。安德罗波夫认识到必须对国民经
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他也富有魅力——有教养、亲民、反奢侈、工作勤奋、
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他进行了经济改革,也掀起了反腐、肃贪的运动。
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
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
军事超级大国。他派军
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自封为苏联元帅,侵略
阿富汗。
他曾经被毛泽东斥
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
勃勋列章日涅涅夫夫
徒集团”的首脑。
对点训练
1.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
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用好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精品教学课件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 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 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__苏__联__模__式___,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一些东 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合作探究】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比较项
时间
不 侧重
同 点
结果
败因
相同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53-1964 农业
1964-1982 重工业
1985-1991 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
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 会主义方向
波兰、匈牙利、__保__加__利__亚__和阿尔巴尼亚的图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
冲突,_民__主__德__国____并入了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__南__斯__拉__夫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问题探究:分析造成苏联解体、东 欧剧变的多种因素(答案参考教参)
1985年3月,54岁的戈尔巴乔夫顺利 走上了苏联权力的最高峰,年富力强, 改革壮志积压在胸中多年,终于到了一 展抱负的时候……
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的改革政策也使 得苏联解体。
(3)戈尔巴乔夫改革
__1_9_8__5__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___经__济__改__革__,承认_市___场__调__节___在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戈尔巴乔夫骤然把改革重点转向_政__治__领__域__,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社__会__主___义___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_多___党__制___,在 _意__识__形__态__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 主权宣言,其它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 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__1__9_9_1__年12月12日,苏联解体。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分别在1949年和1953年(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2)影响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苏共二十大(1)时间:1956年。
(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4.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5.戈尔巴乔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
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
慢。
勃列日涅夫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内容与结果:
“民主化、公开性、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
元化、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
经济:承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
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任“和平演变”,造成思
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影响:1991 年 12 月 26 日,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 25 日 19 时 25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 去1苏991联年总12统月2和5日武苏装联部国队最 高旗统从帅克,里并姆林将宫核悄按然钮降权力 交4克5下 起 的 也分给里, , 结 标俄姆,俄 标 束 志罗林俄罗 志 和 着斯宫罗斯 着 新 两国 一 时 极总升斯旗 个 代 格统起联缓 旧 的 局叶邦。缓 时 开 的利国苏升 代 始 最钦旗联,在最。 高终苏瓦维解埃。举行最后一次会 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
终止了苏联的存在。26日,
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苏
联正式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东欧各国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东欧各国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东欧部分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走向独立。
2、东欧的改革
南斯拉夫改革 内容: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结果: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 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 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东欧其他国家改革 取得显著成效,但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统编版高中历史课件
②局限: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
的后遗症。
人世 造界 地上 球第 卫一 星颗
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
方向。(直接原因)
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外部原因)
“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 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尼克松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1.背景: 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2.成就: 战后各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 3.问题: 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三)东欧剧变
1989--1992,东欧各国社会政 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实质: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方式
国家
政变 冲突
波兰、阿尔巴尼亚 匈牙利、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统一 分裂
民主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解体
南斯拉夫
结 果
转
变
为
资 ①根源: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本 主
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 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
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 思想: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 多元化 ”。
(2)结果: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
新教材《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PPT课件2
【高中历史统编版】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教 学PPT2 【高中历史统编版】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教 学PPT2
【高中历史统编版】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教 学PPT2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南斯拉夫
波兰
匈牙利
民主德国
建立了社会主义 实施国民经济 取消农产品义务
自治制度,在国 “五年计划”, 交售制,允许合
农业:扩大集体 农庄自主权; “玉米运动”; 工业:改革工业 管理体制 政治:平反冤假 错案,强调集体 领导,改革干部 制度;
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业:“新经济 体制”改革,扩 大企业自主权,
服从国家计划 管理前提下自主 经营;军事国 防建设,国民经
济更加畸形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承认市场 调节的作用。租 赁制、家庭农庄 政治:“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 义”、放弃社会 主义制度
成就瞩目 贡献重大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战
后
资 本质:资
本 本主义的
主 义 国
内部调整, 目的是维
家 护资本主
的 义制度
调
整
行为:加强国 家对经济的干 预。提高无产 阶级的生活水 平来缓和阶级 矛盾,预防经
济危机
适度宏观调控 加强国际协调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产业调整、阶级调整
福利国家 社会运动
国家 干预
市场 竞争
苏
家指导下制定中 工业、农业增产, 作社和企业自订
长期发展规划, 经济迅速发展。 生产计划。
通过权力下放,
国民收入递增,
调动地方、企业
消费水平提高
和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行“新经济体 制”,扩大史统编版】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教 学PPT2
课件2: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二 1986 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 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 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 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 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摘编自《世界历史》
[探究] 分别指出材料四中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 点和共同的不足。
[提示] 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特别是军 事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 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明历史解释]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材料一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 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 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 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 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 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起了推动作用。
D.将苏联经济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
解析:根据材料“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 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可知,反 映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生产发展,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 体制的愿望,故 B 项正确。 答案:B
2.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 年)的评 价是:“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 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暂时的失败,但是我们在 面对困难时要毫不妥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 好的成绩。
史料探究•释疑难
主题一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唯物史观、史料实 证、历史解释)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政治和经济领域 A.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集__体__领__导____,改革干部制度;加 大___农__业___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 制。 B . 评 价 : 这 些 改 革 注 入 某 些 __市__场__经__济____ 成 分 , 取 得 了 一 些 成 效。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有 突破__计__划__经__济____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保__加__利__亚__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__民__主__德__国____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__南__斯__拉__夫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特别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 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2.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的改革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评价: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__企__业____和群众的积极性,促 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__民__族__问__题____尖锐,为后 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波兰实施__国__民__经__济____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国 民收入、人民消费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__民__主__德__国____ 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共22张PPT)
3.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 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解析】中国的改革开放違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的指导思想,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苏 联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么在不能突破旧体制, 要么在改革的根本方向上出现重大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答案】C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经历的曲折过程:1978年, 中共召开十ー届三中全会,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
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复兴号高铁
深圳经济特区——一夜崛起之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 就: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
位;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0万亿 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超过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高铁、公 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 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 设成果丰硕。
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改革大事记 材料三:
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
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苏两国重要转型期……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
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
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
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
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
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
毙。”
质:1989~1992年,东欧执政的共产 党或工人党纷纷实行政治多元化,共 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 度急剧变化。
特点:波兰、匈牙利、保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难
课 时
共产党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13
·
自
当
主
知识点三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堂
预
达
习 探
1.原因 匈牙利
·
标 固
新
(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双
知
新纪元。
流血冲突
基
合
(2)1978 年,中国共联产邦党德召国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
《 社 会 主 义 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 _20世纪 下半叶 世界的 新变化 PPT优 秀课件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 社 会 主 义 国家的 发展与 变化》 _20世纪 下半叶 世界的 新变化 PPT优 秀课件
2
·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合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重工业
层 作
重 难
面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业
返 首 页
·
4
·
自
当
主
堂Leabharlann 预 习(2)勃列日涅夫改革
达 标
·
探
①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 固 双
知 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 基
合 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作 探 究
②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 收购制
·
固
新
双
知
(1)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 基
合
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课
作
时
探 究
(2)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
分 层
攻
作
重 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
难
,造成国民经济失调。
业
返 首 页
·
9
·
自
2.改革
当
主
堂
预
(1)南斯拉夫改革
达
习
领分
层
攻 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作
重
苏联模式
业
难
返 首 页
·
11
(3)表现
自
当
主
堂
预 习
①波兰、
探
、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达 标
自治制度
·
固
新 知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
。
双 基
·
·
合 作
③民主德国并入了
。
课 时
探 究
分裂
攻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 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的束缚。
返 首 页
·
10
·
自
主
3.剧变
预
习
(1)原因
探
新
①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
知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
”战略的影响。
当 堂 达 标
固
。双
基
·
合 作
苏联(2)含义:1989—1992 年,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 课
时
探 究
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1.发展
1.发展
1.发展
(1)成就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成就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成就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1.发展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
1.发展 (1)成就 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作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探
究
攻 重 难
·
当 堂 达 标
标
·
探
①成果: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
,通过权 固
新
双
知 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基
合
②弊端: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 课
作
时
探 究
家的
埋下了隐患。
分 层
攻 重
(2)其他国家: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也曾取得显著成效,但
作 业
难
是,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
分 层 作
重
业
难
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苏终联解模体式。
返
首
页
12
·
自 主 预
[易错提醒]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
当 堂 达
习
标
·
探
剧烈动荡 固
新
双
知 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和运平动演的变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基
合
作
探
究 攻
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固 双 基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3
·
自 主
②结果:a.这些改革注入了某些
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当 堂
预
达
习
标
·
探 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 固
新
双
知
基
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氢民弹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合
作
探 究
b.打破了对
攻
课
时
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 分
攻 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重 难
课
时
日趋严重;各项工作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5
·
自
主
预 习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
①经济领域:承认
新
知 微。
当
堂
市场经济
达 标
·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收效甚 固 双 基
合
②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 课
作
探 究
制、总统制和
斯大林
时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 分
层
攻 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
6
·
自
当
主 预
3.解体
堂 达
习
标
探
(1)1990 年,
率先独立新。经济体制
·
固
新
双
知
(2)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法。
基
合 作
(3)1991 年 8 月 19 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 课 时
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1.发展
1.发展 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1)成就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1)成就
(1)成就 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①爆炸了原子弹和 。
探
究 分裂,很快失败。
专断作风
分 层
攻
作
重 难
(4)同年 12 月 26 日,苏联解体。
业
返 首 页
·
7
·
自
当
主
[轻巧识记]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堂
预
达
习
标
探
市场调节
·
固
新
双
知
基
合
课
作
时
探 究
多党制
分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
8
·
自
当
主
知识点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堂
预
达
习
标
探
1.建设 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