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图像符号
涨姿势最全的藏式-藏传佛教符号解密
![涨姿势最全的藏式-藏传佛教符号解密](https://img.taocdn.com/s3/m/dd93f8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a.png)
涨姿势最全的藏式-藏传佛教符号解密神秘的符号也许您是被藏传佛法的次第修学而吸引,也或许您是被藏式风格的建筑或藏元素的物件所倾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藏传佛教那些元素的神秘面纱,带您真正了解它们所要表达的意念。
圣僧图(防火轮图):由海水、莲花、鸟、经书、宝剑等组成。
系萨迦班智达创绘,意在不忘先贤的功德。
万字符(藏语称作'雍仲'符号)是雍仲本教的吉祥标志。
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卍字。
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
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佛经中又写作'卍'。
十象图(九住心图):由一僧人、大象、猴子、兔子和辅助图案组成。
比喻学习佛法的九个阶段。
财神牵象图(阿孜热牵象图):由阿孜热牵一头大象在前引路。
象征招财进宝、生意兴隆。
八瑞相(八吉祥徽或藏八宝):传统吉祥图。
有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金幢、宝瓶、金鱼组成。
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等。
八吉祥物(八瑞物):由明镜、酪、长寿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黄丹、白芥子组成。
十相自在:由10个符号(3个图形和7个梵文字母)组成。
具有最高的神圣意义与无比巨大的神秘力量。
圣僧图(防火轮图):由海水、莲花、鸟、经书、宝剑等组成。
系萨迦班智达创绘,意在不忘先贤的功德。
妙翅鸟(鹏):由人、鸟和牛等多种动物结合而成。
表示到达智慧彼岸。
祥麟法轮:由法轮和两只卧地麟组成。
人们见此心中会生起慈悲之心而乐于做佛法之事。
法轮:圆形。
分为装饰托法轮和无装饰托法轮两种,象征佛法传播永不停息。
坛城(曼荼罗):有圆形、棱形、八角形等图案,有木质、铜质、土质的立体坛城。
即请佛、菩萨、圣者所居之所。
智慧宝剑和经帙:组画。
或宝剑在上经帙在下,或宝剑在左经帙在右。
宝剑代表智慧,经脉代表佛法。
日月宝焰图:由太阳、月亮、火焰苗组成。
太阳象征法身、月亮象征色身、宝焰象征双运。
异胜图:由雪狮、虎、龙、妙翅鸟组成。
象征着能够战胜四面八方的所有敌人。
海神妈祖(中)解说词
![海神妈祖(中)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2e52cdd63c1ec5da50e270dc.png)
《新搜神记·海神妈祖》中——央视系列纪录片解说词明代一位御史朱水制记载了他所见拆庙的景象:人们拆毁妈祖庙,毁坏神像,庙里粗大的梁柱被拆走移作它用。
这位御史朱水制,虽然是妈祖的莆田同乡,但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无神论者。
对于拆庙,他积极响应。
妈祖信仰的衰落,表现在她获得封号最少,整个明代三百年,能确定的官方封赐只有两次,而元代仅在几十年间,就连续加封六次之多。
为什么妈祖信仰在明代如此衰落呢?这与明太祖朱元璋保守的海洋政策有关,在朱元璋看来,海洋并不那么重要。
海外贸易带来的财富虽然诱人,却是一只毒苹果,因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催生抗衡王权的颠覆势力,这潜在的威胁,不可不察。
明朝初期时就确立闭关锁国的大方向,对后代王朝制定海洋政策影响深远。
海洋既然不那么重要,海神林默也就难以接续昔日的风光。
但妈祖信仰,并未就此消亡。
明代以来,道教和佛教开始介入妈祖林默的新一轮塑造。
她由此进入更为精彩的富于佛道意蕴的神话世界。
福建长乐西关天后宫,始建于明朝。
它建筑规模不大,正殿前方的藻井很有特色,在狭小的空间里,以传统木作工艺层层叠架起精巧的穹隆结构,藻井中央,描画我们熟知的八卦和阴阳鱼图形,这是典型的道教符号。
过去在重要的纪念日,当地道士都会来庙中作法事。
这位海神妈祖,与道教之间有着怎样的妈祖像前的船模渊源呢?明代中期时流传的一部名为《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首次将林默引入道教神话体系。
书中假借太上老君之口,述说林默出世经历和她种种得道故事,将她塑造成为道教的神仙。
距离林默祖居地不远处,有一口宋代古井,非常出名。
在明代传说故事里,林默第一次拥有神奇的法术,就是在这井边。
那一年林默十三岁,与几个女伴在井边玩耍,突然听到水声鼎沸,一位长相怪异的神人,拥井而上,女孩儿们惊骇四散,只有林默一人静静观看,神人双手托着一部古书,也不讲话。
林默似有所悟,上前接过这奇怪的礼物。
展卷观看,密密匝匝尽是些奇怪的道教符号。
但林默天资聪明,无师自通,一夜之间通读全书,从此拥有了神奇的道教法术。
教你认识各种宗教符号
![教你认识各种宗教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84228d3ae2bd960590c677e3.png)
教你认识各种宗教符号【宗教象征符号系列】大卫之星最早发现这个符号是在公元前800至600年。
在犹太人的王国传说犹太史上最杰出的国王"大卫"使用这种形状的藤牌, 南征北战, 打败了迦南地(今巴勒斯坦)的强敌非利士人, 统一了以色列12支派, 建立了强大的希伯来王国, 因此犹太人把这种六角形称作"大卫盾(MOGEN DAVID) "或"大卫星"。
【宗教象征符号系列】"十字架"是一个很古老的符号, 他有很多种类及丰富的含义, 此处只记述"基督教十字架"或称"拉丁十字架"。
【宗教象征符号系列】新月符号是伊斯兰教的标志, 但绝不是伊斯兰教的崇拜物, "穆斯林"(Muslim, 伊斯兰信徒,意为"顺从者")坚信"真主", 反对"以物配主"(陪伴真主)。
伊斯兰教相信"安拉"独一, 是大慈、大能、大智的, 他无形无像,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魔法护身符系列】荷鲁斯之眼是一个自古埃及时代便流传至今的符号,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号之一。
【宗教象征符号系列】"太极八卦图", 同时也是"道教"的象征符号. "太极八卦":由"太极"和"八卦"两部分组成组成。
"太极" 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即为" 太极的阴、阳二仪"。
【宗教象征符号系列】卐符号:“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
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闽台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妈祖”形象图形设计为例
![闽台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妈祖”形象图形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39a4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4.png)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822021 年 第 04 期1 闽台地域文化中的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是千年后人类对妈祖和信仰的迷恋积累和演变过程中创造的某种普遍的民间文化。
对妈祖文化的浓厚寻根意识和当地意识是人们离开家乡时所表现出的对妈祖文化的怀旧之情。
它已成为需要回家的、渴望的海外旅行者的精神居所,并且它已经被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带到了所有地方。
1.1 福建的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八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在福建地域民俗信仰中影响更为广泛。
妈祖传说故事始于宋朝福建莆田湄洲岛,原形名叫林默,这人洞晓天文学气候、了解水溶性、扶危救困,数次协助大风大浪中的船舶安全性返港。
长久以往,福建远洋船上逐渐自发性地敬奉妈祖佛像,岀海前拜祭祈愿,而求出航可以平安顺利。
由于不断的传播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也与儒释道精神实质融合,衍化了各个方面的内涵,慢慢地演化变成大家心里广结善缘的女神,对福建民俗活动、文学创作、造型艺术、价值观都有深刻影响。
以造型艺术为例子,遍及我省的妈祖庙,在其中不缺建筑美学精典,细腻的浮雕图案石雕亦或是精致的斗拱结构立柱式,都具备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除此之外妈祖文化艺术有利于摆脱传统式重农轻商的意识塑造开拓创新的核心理念,丰富多彩了八闽文化艺术。
1.2 台湾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热的中心在中国台湾。
明清时期闽人赴台,在标准极端的状况下,随船敬奉妈祖,从而妈祖信仰传到中国台湾。
在官方与民俗信众的协力功效下,修建妈祖庙,承传妈祖信俗,中国台湾以妈祖为主导神的寺庙,迄今达一千三百余间。
台湾地区已公示的一级名胜古迹中,妈祖庙有台南大天后宫、澎湖天后宫、北港朝天宫与开基天后宫。
中国台湾有关部门专注于打造出“大伙儿的妈祖”的文化品牌。
妈祖物质文明商品,根据文化产业,使文化创意产品产生的实际意义超出其精神实质使用价值。
2 “妈祖”形象在设计中元素的提取“妈祖”整体形象设计原素的提炼出与运用,以在其中具备象征性的图型、标记、颜色为根据,可以提升文化艺术原素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使用价值,达到顾客对妈祖情怀文化艺术审美观、感情认可等文化艺术心理需求。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读妈祖石雕像的再现意义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读妈祖石雕像的再现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cd6cb38915f804d2b16c120.png)
在后现代时期,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际交流和意义表达方式。
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都具有社会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O ’Toole [1]、Kress &Leeuwen [2]、Van Leeuwen [3]及Martinec [4]等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者把对语言社会符号性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图像、声音、动画、电子媒介、印刷媒介、建筑形式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
其中以Kress &Leeuwen 所构建的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理论框架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2]。
Kress 认为任何语篇,不管是口头的、书面的、绘画的,其意义总是由多重符号模态表达,只有充分理解“多模态识读”(multiliteracies ),这种意义才得以实现[5]。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意义表达多样化和思维多样化等客观现实给我们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此,本文以Kress 和Leeuwen 的社会符文章编号:1672-4143(2009)06-0079-04中图分类号:B989.2文献标识码:A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读妈祖石雕像的再现意义李丽娟(莆田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福建莆田351100)摘要:以Kress &Leeuwen 的视觉图像语法理论,以妈祖石雕神像为例,尝试对妈祖石雕神像进行社会符号学视觉解读,探究神像所表达的再现意义。
认为神像上各种模态符号共同建构和表达了妈祖博爱的胸怀,善良的品德,塑造了“和平、勇敢、关爱”的伟大的“海上和平女神”的形象。
同时证明那些传统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其他符号系统,同语言符号一样也具有社会功能。
关键词:视觉语法;妈祖神像;叙事再现;概念再现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the Representative Meanings ofthe Immortal Statue of MazuLI Li-juan(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Immortal Statue of Mazu"from Kress &Leeuwen's visualgrammar perspective.This statue is a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that it contains more than one mode.As the statue covers a rich content,this paper will be concentrated on exploring its representative meanings.The analysis shows that multimodal semiotics on her statue construct together to represent the power of love and virtue,thus portraying an immortal image of Goddess of Peace of the Straits .The result well exemplifies that the semiotic modes,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s paralanguages,are no longer auxiliary,but make meanings with verbal languag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interaction.Key words :visual grammar ;the statue of Mazu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 ;ideational representation第16卷第6期莆田学院学报Vol.16No.62009年12月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Dec.2009收稿日期:2009-06-16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9216S )作者简介:李丽娟(1965-),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篇分析、二语习得研究。
中国唯一海上女神妈祖,被14位皇帝褒封36次,全球有3亿多信众
![中国唯一海上女神妈祖,被14位皇帝褒封36次,全球有3亿多信众](https://img.taocdn.com/s3/m/c2ff8f4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2.png)
中国唯一海上女神妈祖,被14位皇帝褒封36次,全球有3亿多信众编辑/闻道图片/妈祖祖庙董事会今天,是妈祖诞辰1058周年。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信仰的海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莆田市是妈祖故里和妈祖文化的发源地。
2009 年 9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福建莆田,妈祖故里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娘妈”,她是九牧林后裔,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 年)农历三月廿三,于雍熙四年(987 年)去世。
她在人间只停留了28 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1000 多年。
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
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地救助遭遇海难的人。
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点燃,用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外国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
湄洲妈祖祖庙妈祖寝殿雍熙四年(987 年)农历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
据传说,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使其逢凶化吉。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
北宋宣和五年(1123 年),由于保护路允迪出使高丽,朝廷首次将“顺济”庙额赐给妈祖庙。
此后,妈祖因护佑南粮北调、郑和下西洋等而被历代朝廷的 14 位皇帝褒封共 36 次,封号由 2 字累加至 64 字。
每一次褒封的背后都有一段“妈祖灵应”的传说,每一次褒封又都将妈祖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无以复加,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妈祖祭典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是福建人,她对妈祖十分崇拜,称之为“妈祖娘娘”。
她对妈祖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民国时期,海军中福建人居多,每次我随父亲到军舰上访友时,军舰上的水兵,往往把我带到他们的房舱里去参拜妈祖。
长岛显应宫_延续_800_年的妈祖祭典—
![长岛显应宫_延续_800_年的妈祖祭典—](https://img.taocdn.com/s3/m/1f7f1c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8.png)
延续800年的妈祖祭典Mazu Festival Celebrated at Changdao Xianying Palace for 8 Centuries长岛显应宫长岛,亦称庙岛群岛,纵贯渤海海峡,居黄渤海交汇处。
县境共32座岛屿,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14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4%。
长岛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6500年前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活动,开辟了灿烂的古文化。
887年前,长岛便成为妈祖文化在北方的传播中心和中国南北活动的海运枢纽。
妈祖,姓林名默,是宋代福建莆田人,自幼识天文,谙医理,且深通航海之术,一生做过很多好事,深为时人爱戴,殁后被人们奉为海神。
自宋、元、明、清以来,经历代褒封和民间的大规模传播,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多座,信众2亿多人。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两汉以降,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相当成熟;隋唐时期,与日本、朝鲜及南亚各国的海上交往十分频繁;长岛上的妈祖雕像,承载了岛上延续多年的渔家情怀 图/高远—文/曲建鹏The statue of Mazu on Changdao Island bears the faith that lasts for years here.宋、元、明三代,海上航运已十分发达,通过海运的对外贸易已辐射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阿拉伯、东非的大片区域。
航海是勇敢人的事业,航海的风险是随时存在的。
尤其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常有大批航海者在风浪中丧生,所以人们期盼着有自己的保护神。
宋代,福建莆田县出现了勇于在海上救人的年轻姑娘林默,她的智慧、勇敢和善良,受到人们的敬佩和爱戴。
林默生于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卒于公元987年(农历九月九日)。
她的英年早逝,在航海者心中引起猜测和遐想,渐渐把她传为神,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
林默殁后,其乡人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州妈祖庙。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的妈祖形象探析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的妈祖形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d1737aa76e58fafab00388.png)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画册,是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搜集,由妈祖祖庙收藏的宣纸绘本。
该版画似石印册页线装,纵26.5cm ,横16.5cm ,全书共76页,画册部分页面的图像残缺不全,封面题书名为《妈祖故事画册》。
[1]依据《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三辑)有关资料进行考证研究,以画册扉页的手书“甲戌年画(印章),林妈祖志全图宝像”及其材质内容等推断,此图册画于民国甲戌年(1934)。
(图1)画册中多次出现的同一缪篆印文“陈桂兄印”与“柯兰堂”两个方章,及其故事第五回“妃啼牛移成际”中的林妈祖从牛屁股后面拉出拧好的苎麻丝线之神奇形象,莆田方言称苎麻线为“纃”(与“际”同音),还有两套不同动态的妈祖陪侍神千里眼与顺风耳图,图像上方标注的“万里耳”题记恰恰也是莆仙方言的称呼。
这些史实反映出该图册作者是莆田民间艺人,或者就是祖庙请湄洲当地人根据妈祖传说编绘而成的一本章回形式画谱,绘画《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的妈祖形象探析黄劲(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福建莆田351100)摘要:阐释“妈祖形象”概念,指出妈祖形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通过《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一书中的天妃图像,分析妈祖故事及其灵异圣迹。
认为该书作为妈祖圣迹题材中少见的民间传统美术作品,是一份妈祖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林妈祖志全图宝像;天妃;图像;妈祖形象An Analysis of Mazu Image inThe Full Picture of the Treasure Image of Lin MazuHUANG Jin(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Mazu image"and points out that Mazu's image has distinct regionalcharacteristics.By analyzing the image of Tian-Fei The Full Picture of the Treasure Image of Lin Mazu ,the Mazu story and its miracles are analysed.The book is regarded as a rare traditional folk art in Mazu's sacred theme.It is a valuable legacy of Mazu culture and art.Key words :The Full Picture of the Treasure Image of Lin Mazu ;Tian-Fei ;picture ;Mazu image 收稿日期:2018-05-07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6JD057)作者简介:黄劲(1971-),男,福建莆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妈祖文化研究。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7f2f11d1a5e9856a57126003.png)
064 艺苑[文化视野]作为信仰发源地,福建地区保存着大量不同时期的妈祖图像,而且图像形式颇为丰富。
目前图像实物最早的可追溯到宋代,而文物中以清代图像为最多。
现代的妈祖图像形式更是多样丰富,成了福建民众岁月记忆中一个深刻的符号,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地域图像文化现象。
我们常说图像艺术是符号,是人类情感的投射,亦是人类精神面貌和文化情感在空间、时间中的物化。
我们在收集图像的过程发现,图像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深深浸染在图像里面醇厚独特的闽文化特性,那么,对妈祖图像的描述及理论的发挥也就找不到站立的基点了。
一、闽文化的崇巫与尊儒秦汉之前,福建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少有人烟,谈不上所谓文明。
从东汉末年起,北方逃避兵乱的汉人开始大批入闽,如永嘉南渡和八族入闽。
这些汉人移民也带来了中原文化,从此,中原文化在福建这个偏远地带牢牢地扎下了根,并逐渐与土生土长的闽文化相融会,孕育出别样的风采。
闽人思慕中原文化,注重教育。
唐中期之后,闽地士子纷纷北上接受中原儒文化的熏陶。
宋代福建官学教育更是硕果累累。
大批学者,如陈烈、陈襄、周希孟、李钢、杨时、朱熹等,往来于闽地丹山碧水之间,在海滨峰麓经筵讲读,宣扬儒家学说,研究与传播儒家典著,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闽学。
他们推崇儒家文化为正统,强调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不但长期左右了福建人的精神与生活,而且对福建女神妈祖英勇仁慈形象的塑造,及宁静和穆的图像模式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崇尚文化、推广教育的福建另一面是好巫成风。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中心。
但从秦汉开始,中原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就深深扎根在八闽大地之上,在宗教文化的接受上也是积极主动。
从东汉时期传入的道教,或从三国时期传入的佛教等,都在福建扎根成长并长盛不衰。
“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
”[1]501梁克家在谈及福建民俗时也说:“每一乡率巫妪十数家。
”[2]20也正是这种对巫的崇拜,使妈祖这位受人尊敬的民间女巫,死后能被立祠尊为女神。
澳门妈祖文化与特征
![澳门妈祖文化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57a707d5022aaea988f0f6e.png)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2019年第9期(总第189期)No. 9. 2019General.No . 189澳门妈祖文化与特征颜刚威,崔亚娟(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澳门999078)摘要:妈祖文化包含深厚的海洋文化元素。
在我国澳门半岛的西南方,于公元1488年兴建了一座如今保 存良好的妈祖庙,它不仅象征了保护渔民平安的守护神,还是当地妈祖文化重要标志之一。
澳门妈祖文化跨越了古代时期、近代文明、现代社会等三个时间维度,如果能把妈祖文化相传下来,将其核心思想保留,摒弃过度烦琐的陋习,有助于建殳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共同构建起和谐社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澳门;妈祖文化;妈祖信仰;心理分析中图分类号:B9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 (2019) 09-0069-02—、妈祖文化对于妈祖文化的形成,许正认为,它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福建莆田周边地区,随后慢慢地传播至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台湾、香港和澳 门等各个地区,其社会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叫王英瑛认为由于古代时期移民的风气昌盛,甚至影响了东亚各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叫 至今当地都存在相似妈祖文化痕迹。
妈祖文化包含深厚的海洋文化元素,由于沿海地区有着大量渔民,他们都是以捕鱼为生计,时常与大海打交道,其家 属每天都替丈夫担忧,自然地会向妈祖祈求顺风顺水,出入平安。
当地渐渐地形成一种特殊的风俗与文化,不论是出海捕鱼的渔民,还是准备出海远征贸易的船队,基本上都会在出发时,向妈祖庙诚心 祈祷,盼望在大海上风平浪静,顺利归来完成任务。
一些沿海地区,基于有着相同的妈祖文化,以及渔民历史背景,共同形成当今妈祖信仰圈,彼此都崇拜于妈祖的密切历史关系。
(一)澳门妈祖文化在古代时期,澳门属于广东省,也是珠江三角 洲出口位置,故此当地有大量渔民',并透过渔业渐渐形成小村庄,依靠出海打鱼为生。
219341097_吕洞宾图像的谱系学考察
![219341097_吕洞宾图像的谱系学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339c7e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f.png)
图2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吕洞宾像
有关吕洞宾的道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山西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
1358)。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中共有 52 个画传故事,着力渲染吕洞宾以法力
神通点化度脱世人的故事,《钟离权度吕洞宾图》
是纯阳殿壁画中体量最大、气韵最为精妙者,描
绘了吕洞宾由儒入道的关键性时刻。
怀,头部略仰,表情略带狂放,整体气质与永乐
宫壁画 《钟离权度吕洞宾图》中的钟离权有了几
份相似。
明代晚期,吕 洞 宾 还 以 剑 仙 身 份 成 为 “八
仙”的一员。“八仙”传说早已有之,但其阵容
常有变化;至明代吴元泰著 《东游记:上洞八仙
传》,始确定一个为后世所集体认同的八仙阵容。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动在后周至宋太祖、宋太宗在位期间,其传说大
约兴起于北宋初年,宋太宗时已经在泾川、长安
一带流传。⑤
(一)消失的 “邋遢像”
传说中吕洞宾是唐代官宦之后,年过六旬不
第,为汉钟离以 “黄梁一梦”感化而入道;得道
之后,他发愿 “必度尽众生,方愿升上界”。⑥ 为
此他不断化身为邋遢的凡人,以种种有违常理的
考验方式,测试遇仙者是否具备超脱俗世的资
二断贪嗔,三断色欲。”
因此在宋元时期的吕洞
宾画像中,他基本上身无长物。但到了明清时
期,“宝剑”从一个向内的修心象征物,变成了
向外的斩妖除魔的传奇法宝,“剑仙”成为明清
时期民间社会中的主流吕洞宾造型。
实体宝剑和 “剑仙”的形象来源自明代通俗
文学对神仙故事的消费,由于商品经济与印刷业
闽地妈祖神像赏析
![闽地妈祖神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ba9d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c.png)
闽地妈祖神像赏析作者:肖月萍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08期【摘要】妈祖,南方民间亦称娘妈,北方多称娘娘,是宋元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民众共同信奉的海上保护神。
妈袓在人间仅有28个年头,却被中国历代皇帝敕封30多次,是民间信仰人数最多、影响区域最大的女性神祇,其宫庙遍及大陆、台湾、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其祭典仪式被列为世界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闽地妈祖;妈祖介绍;神像赏析【本文著录格式】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82-03【本文著录格式】肖月萍.闽地妈祖神像赏析——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神像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82-184.一、妈祖生平介绍妈祖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3月23,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上,是一名普通渔家女。
传说妈袓出生的当天傍晚,满屋红光,香气飘荡。
她出生时,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从出生起,妈祖就具有神奇的能力,能预测未来、预知祸福且熟悉水性,能拯救海难;善观天象,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她还精研医理,能救人防疫减灾。
她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其神迹在妈袓传说中有生动记载。
传说妈祖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一次因救海难而捐躯。
妈袓羽化升天之后,民间亦广泛传颂其神迹灵异,时常显化:其一为海上救护,使行舟之人,包括上至出使国外的使节,下至平民百姓,免于风涛之患;其二为助剿海寇,使航海之人免于海寇之患。
1000多年来,因妈祖的神恩浩荡,再加之为了教化子孙弘扬民族精神,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对她的形象进行了塑造,并在她升天之处即嵋洲岛建成祠庙。
之后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敕封,以彰显其灵迹昭著、护国保民等功德,“夫人”(宋)、“妃”(宋)、“天妃”(元、明)和“天后”(清)便成了妈袓的圣称。
二、妈袓像赏析福建作为历史上妈祖信仰的诞生地和发祥地,其祭拜庙宇在全省各地分布甚广,作为祭拜的对象,妈祖神像必不可少。
新马海上丝绸之路的五大道教历史符号
![新马海上丝绸之路的五大道教历史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92b1c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f.png)
新马海上丝绸之路的五大道教历史符号詹杭伦众所周知,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流播海外,如果要考察隋唐文化传承,可以去日本京都。
如果要考察民间民俗文化传承,那就一定要去东南亚。
那么,在新、马地区有哪些道教民间文化遗迹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历史符号”呢?或者说,如果从新加坡登陆,再进入马来西亚,由南向北,有哪些著名的历史遗留的著名庙宇可以考察呢?就我的实地观察考证,至少可以认定五大历史符号,并且可以精选出五副对联来加以概括描述。
请述如下:一新加坡天福宫图一新加坡天福宫坐落于新加坡直落亚逸街158号的天福宫是一座祀奉妈祖的庙宇,修建于清道光四十年(1840),清光绪皇帝三十三年(1907)为此庙御赐牌匾“波靖南溟”,与正殿妈祖神像上方的牌匾“神昭海表”互相辉映。
妈祖像两旁有一副对联写道:惟神拯航海千百国生灵,庙宇宏开,藉与三山联旧雨;此地为涉洋第一重冲要,帆樯稳渡,又来万里拜慈云。
上联说妈祖是海神,保佑航海者平安;修建妈祖庙,是为了让妈祖与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方丈等海上三座仙山上的神祇畅叙老友情谊。
下联说新加坡是航海者从中国涉洋跨海登岸的第一口岸,在新加坡开埠初期,南来的华人,因所乘船就停泊在天福宫前不远处,都会到宫内拜祀,答谢妈祖的庇佑之恩。
为妈祖建庙,答谢神恩,早在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时,已成惯例。
朱棣《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写道,他常“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
其初使者涉海洋,经浩渺,飓风黑雨,晦冥黯悿,雷电交作,洪涛巨浪,摧山倒岳,龙鱼变怪,诡形异状,纷杂出没,惊心骇目,莫不错愕。
乃有神人飘飘云际,隐显挥霍,下上左右,乍有忽无,以妥以侑;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耀,偏烛诸舟,熇熇有声;已而烟消霾霁,风浪帖息,海波澄镜,万里壹碧,龙鱼遁藏,百怪潜匿,张帆荡舻,悠然顺适,倏忽千里,云驶星疾。
浅谈妈祖造像的历史演变
![浅谈妈祖造像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9fa633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c.png)
110技艺创新JIYICHUANGXIN浅谈妈祖造像的历史演变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
从不同的封位上我们可以看出,妈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这种信仰也在不断的升华。
这种封号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妈祖形象的塑造,也使神像艺术不断的演变。
一、宋代妈祖的“夫人”形象宋代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
妈祖信仰便源于宋代,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封妈祖为“灵惠夫人”(图1),这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封号,也是给人们最早的妈祖形象。
现福建白湖庙中所供奉距今有850年历史的宋代妈祖神像,就是以南宋朝廷赐封为“灵惠夫人”为形象所塑造出来的妈祖神像,此尊妈祖像高73厘米,宽28厘米。
宋朝木雕妈祖像,头梳高髻,并无披霞戴冠,面容慈祥。
雕刻朴实大方,刀法简练,注重人物形象的气质,讲究神韵。
没有过多华丽修饰和神化语言,却能显示出宋代古老而独特的雕刻工艺。
另外,现存世的唯一一尊宋代妈祖铜身造像供奉于长岛显应宫寿身殿内。
北宋宣和五年(1123),妈祖受封为“顺济夫人”,此尊妈祖像就是顺济夫人的形像,铸造于宣和七年(1125)。
通高140厘米,宽90厘米,重约430千克。
为拥圭坐姿像,面部丰腴,体态清秀,神情娴雅威仪。
服饰较简素,外饰云衣,主衣为博袖女装礼服,腰束官带,中饰绅黻,衣褶自然飘逸。
其造型风格与宋代绘画中的侍女人物或石刻造像极相似。
虽然妈祖是人们幻想出来的神,但是这两尊宋代造像却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其神态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由此可见宋代的神像雕塑在艺术造型上少了浓重的宗教气氛,更注重于现实生活,善于表达亲切的人性审美雅趣。
雕塑工匠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性和创造的才能,把宗教信仰中的神完全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人。
虽然把神像世俗化了,但是使宋代的雕像更富有现实的生活趣味,也更具艺术性。
二、元朝的“天妃”妈祖元朝朝廷对海运事业更为重视,一方面继续推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另一方面开辟大规模海上漕运。
动漫类妈祖图像的构成元素与修辞实践
![动漫类妈祖图像的构成元素与修辞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41078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1.png)
动漫类妈祖图像的构成元素与修辞实践
帅志强
【期刊名称】《教育传媒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传统妈祖图像呈现了一种刻板式“宗教色彩”性质的妈祖形象,现代妈祖图像则利用新技术,建构了世俗化、商业化的妈祖形象,推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换。
本文以动漫类妈祖图像为例,主要研究动漫类妈祖图像有哪些组合元素,表达了怎样的意图意义,植入了哪些新的妈祖文化观念,具体采用了哪些符号修辞方式,这些修辞在文化认同建构中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帅志强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
【相关文献】
1.妈祖文化景观乡土元素的解读与表达——以妈祖故乡莆田市为例
2.妈祖祭典文化元素的构成与再造——以湄洲妈祖祭典为例
3.动漫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元素与整合程序
4.妈祖宫庙建筑特征及装饰元素解读
——以湄洲妈祖祖庙为重点5.系统阐释妈祖塑像与图像艺术,实证构建妈祖神像艺术体系——《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评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428e5e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9.png)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1. 引言1.1 福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福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福建地域文化是福建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的文化根基和身份认同。
通过传承和弘扬福建地域文化,可以增强福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福建地域文化,可以为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贡献。
福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福建人民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和瑰宝,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传承。
【字数:258】1.2 妈祖图像在福建地区的影响妈祖图像在福建地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作为福建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妈祖图像承载着人们对信仰和传统的敬仰和传承。
妈祖是海神妈祖的神像,是福建民众心目中的保护神和灵魂寄托。
妈祖图像不仅在寺庙里被祭祀和供奉,还在民间被广泛传颂和敬仰。
妈祖图像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中,比如妈祖生日庆典、海神妈祖文化节等。
妈祖图像的神圣形象和威严气势给人们带来信仰和力量,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妈祖图像也在福建地区的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启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妈祖图像在福建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也展现了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
2. 正文2.1 妈祖信仰的起源妈祖信仰起源于宋朝时期,相传武夷山(今福建南部)有一位名叫林默娘的女子,她善艺巫术,能够预测灾祸并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
后来,林默娘神秘失踪,并在海上漂流十七天后抵达湄洲岛,被当地居民发现并奉为妈祖。
传说中,妈祖能够平定海上风浪,保佑渔民平安归来,因此在海上航行的人们都虔诚地信奉妈祖。
妈祖信仰不仅在海岛渔村盛行,也渗透到内陆城市乡村,成为福建地区重要的民俗信仰之一。
大部分福建人海外移民,因此妈祖信仰也传播到东南亚、台湾等地区,形成了跨国的文化传统。
妈祖图像母题与北传嬗变研究
![妈祖图像母题与北传嬗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0505a9c850ad02df804182.png)
《妈祖图像母题与北传嬗变研究》摘要:近年来关于妈祖信仰、妈祖图像与塑像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从传统的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的研究向图像学、类型学、人类学、艺术史等角度转变,从综述性、整体性研究向专门性、地域性研究转变等,因此,本文以妈祖图像与塑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为理论范式,综合了风格学、母题学、文献学和民俗学等多视角多维度的图像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以山东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与妈祖文化发源地福建地区的妈祖图像与塑像的异同,深入挖掘变异的表现与原因,阐释妈祖图像的母题元素和隐喻的信仰、民俗内涵,希冀从图像学研究的角度为妈祖信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图像学母题学综合研究的角度,对妈祖图像母题的形成和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以妈祖图像母题的历时性特征为关注点,从原典文本、图像资料入手对妈祖形象的头饰、服饰和姿容进行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妈祖形象表现延续了三个基本的母题特征:光气、枯槎、朱衣、青圭蔽朱旒;第二部分从图像母题区域性特征的研究角度入手,分析妈祖图像北传后以山东地区为代表发生的嬗变,如光气嬗变为灯母题,冕冠向凤冠嬗变,枯槎主题的嬗变则表现为材质以铜易木等【摘要】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宗教信仰,妈祖信仰却突破了其地域和民间的性质而遍布海内外。
妈祖图像和塑像是妈祖信仰观念的视觉化呈现,其图像母题具有历时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文章借助圖像学的研究方法,以闽鲁地区兼顾北方其他地区妈祖图像资料为中心,以区域比较为主线,探讨了妈祖图像母题从发源地福建地区北传后发生的嬗变,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图像学角度的妈祖信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妈祖;碧霞元君;母题【作者】徐晓慧,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山东临沂,27600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2-0072-009近年来关于妈祖信仰、妈祖图像与塑像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从传统的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的研究向图像学、类型学、人类学、艺术史等角度转变,从综述性、整体性研究向专门性、地域性研究转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妈祖图像符号
1语言符号:莆田湄洲岛当地的方言莆仙话
2非语言符号:妈祖故居湄洲岛妈祖头妈祖服饰妈祖庙妈祖雕像画像妈祖神话记载祭拜典礼妈祖电影电视剧妈祖功湄州宣传片妈祖乐两岸妈祖交流会妈祖研究所二、表达的意义
1这些妈祖图像符号记录了妈祖文化从湄州的诞生和发展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世世代代由湄州当地的人民口语相传并且赋予神态化,当地居民梳妈祖头穿妈祖服饰纪念妈祖,全球妈祖的信众祭拜妈祖,体现出心中对妈祖的敬仰,并且使妈祖文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继续发扬光大。
2妈祖图像符号对传承和发扬妈祖文化信仰有着重要意义,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妈祖图像符号,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更能团结两岸人民以及全球华人的团结心,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制造新的妈祖图像符号
1设计妈祖文化衫(适应年轻人的潮流)
2举办妈祖文化传播活动,可增添集宝辇花会巡街、散福、曲艺演出、传统技艺、饮食生活习俗展示等等于一体化的极具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庙会。
3将妈祖文化其其它产业文化融会贯通,在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的同时,融入妈祖元素,不仅丰富了创意产业内容带动其发展,同时将妈祖文化发扬光。
四、制造新的妈祖图像符号的意义
顺应时代潮流,唤醒人们心中的妈祖文化信仰并且铭记妈祖图像符号,使妈祖文化在当今时代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