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操作系统总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操作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现在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任务?(p14)1.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2. 操作应具有这样几方面的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面向网络的服务和功能二、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什么好处?(p6)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仅有一道作业,它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使系统性能较差;2.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高度算法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上的各种资源.好处:(1)提高了CPU的利用率(2)可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3)增加系统吞量三、分时、实时、多道程序处理系统概念?(选择)(p8----p11)第二章:一、线程与进程的异同?1、相同点:(a)二者都具有ID,一组寄存器,状态,优先级以及所要遵循的调度策略。
(b)每个进程都有一个进程控制块,线程也拥有一个线程控制块。
(c)线程和子进程共享父进程中的资源;线程和子进程独立于它们的父进程,竞争使用处理器资源;线程和子进程的创建者可以在线程和子进程上实行某些控制,比如,创建者可以取消、挂起、继续和修改线程和子进程的优先级;线程和子进程可以改变其属性并创建新的资源。
2、不同点:(a)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 一个没有线程的进程是可以被看作单线程的,如果一个进程内拥有多个进程,进程的执行过程不是一条线(线程)的,而是多条线(线程)共同完成的。
(b)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c)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不同的内存区域,但是不会为线程分配内存(线程所使用的资源是它所属的进程的资源),线程组只能共享资源。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软件,主要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许多方面,如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等。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每个进程都是独立运行的,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和执行上下文。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并为它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
进程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进程状态、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间通信等。
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
三、存储管理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主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并为进程提供地址空间。
存储管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内存分配和内存保护。
内存分配的目标是使每个进程都能获得足够的连续内存空间,而内存保护的目标是保证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不会对其他进程造成干扰。
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包括固定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伙伴系统分配等。
四、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中存储的文件和目录,并且提供文件的读写和保护等功能。
文件系统的实现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位图、索引节点等。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FAT、NTFS、EXT等。
五、安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它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保护能力,主要包括防止病毒、防止黑客攻击、保护用户数据等。
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加密和安全审计等。
此外,操作系统还应该有良好的审计和日志功能,以便对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
操作系统的学习需要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们可以对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进行深入理解,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工具和命令,如进程管理命令、文件处理命令等。
在期末复习时,可以结合练习题和经典案例,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现代操作系统总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基础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2016.9第一篇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及习题解答该部分罗列操作系统基础各章节的学习要点,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典型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与特点【3】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4】深入领会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本章学习难点【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操作系统的特征知识点回顾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第一次扩充。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图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 的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这是广为流行的一个关于OS作用的观点。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
OS的主要功能正是针对这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OS用作扩充机器对于一台完全没有软件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裸机),即使功能再强,也必定难于使用。
OS在第 1 页共102 页裸机上分别覆盖I/O设备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在计算机系统上覆盖上一层软件后,系统功能便增强一级。
由于OS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因此当在裸机上覆盖上OS后,便可获得一台功能显著增强,使用极为方便的多层扩充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2.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现代操作系统》重点纲要
第一章:引论操作系统是运行在内核态的软件,为程序猿提供资源集抽象以及管理硬件1.1.2主要任务:记录那个程序在用什么资源,管理资源分配,评估使用代价,调节冲突1.3.11.操作系统必须知道所有的寄存器,以便中断时保存进度2.用户程序在用户态运行时,仅允许执行至灵级的一个子集,一般不能调用IO和内存保护指令3.陷阱:a. 用于执行系统调用b. 多数由硬件引起,用于警告异常4.超线程:无并行处理,线程切换纳秒级1.3.2存储器1. 寄存器(和CPU一样快)-》高速缓存(多级缓存)-》主存(RAM ROM EEROM 闪存)1.3.3上下文切换:多道程序系统中从一个程序切换到另一个程序1.3.51. 设备驱动程序:控制IO设备,与控制器对话并收发命令2. 设备存储器:映射到操作空间A.优点:不需要特定IO指令B.缺点:占地址空间(8088)3. 实现输入输出的方法:A.忙等待:设备驱动循环检查IOB.操作完成时中断C.使用特殊的直接存储器访问芯片DMA1.3.61. USB:通用串行总线,键盘鼠标等慢速设备1.3.7启动1. 加电-》BIOS检查硬件-》BIOS查询启动设备(设备第一扇区用启动签名才可以作为启动设备)-》硬盘第一区(MBR),分区表,超级块等1.5.1进程1. 本质: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地址空间(core image 进程可读写,有数据和堆栈)。
2. 相关:资源集(寄存器,报警,文件清单等)3. 容许运行一个程序所需要所有信息的容器4. UID与GID1.5.31. IO设备的分类:A.块设备:硬盘,可随机读取B.字符特殊文件:键盘鼠标2.管道:虚文件,连接进程1.6系统调用1. 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交互:处理抽象2. 能进入内核的过程调用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三种方法:中断,异常,系统调用3.TRAP指令:副作用切换到内核态1.7.3微内核1. 高可靠性,把操作系统划分成小的,定义良好的模块,只有微内核运行在内核,其他是普通用户程序2. 设备驱动:崩溃不会导致系统死机3. 机制与策略分离第二章:进程与线程2.1进程模型1. 多道程序设计:CPU在多个程序之间快速切换2. UNIX: 开始是相同,之后不同。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大全五篇)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大全五篇)第一篇:操作系统复习提纲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a>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b>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c>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和虚拟机d>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主要区别。
a>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函数调用所转向的地址是固定不变的,但系统调用中不包括内核服务例程入口地址,仅提供功能号,按功能号调用;函数调用是在用户态执行,只能访问用户栈;系统调用要通过陷阱设置,从用户态转换到内核态,服务例程在内核态执行并访问核心栈。
b>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函数调用是静态调用,调用程序和被调用代码处于同一程序内,经链接后可作为目标代码的一部分,这是用户级程序当函数升级或者修改时,必须重新编译和链接;系统调用是动态调用,系统调用的服务例程位于操作系统中,这是系统级程序,这样当系统调用的服务例程升级或修改时与调用程序无关,而且调用程序的长度大为缩减,能减少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c>提供方式不同。
函数调用通常有编程需要提供,不同语言所提供的函数功能、类型和数量可以不同;系统调用由操作系统提供,一旦操作系统设计好,系统调用的功能、类型和数量便固定不变。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什么特点?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并启动交替计算的方法。
特点:多道性、宏观并行、微观串行。
19.在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响应时间:从交互式进程提交一个请求(命令)直到获得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DOC)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DOC)操作系统复习提纲第⼀章1.处理器的组成: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速缓存。
2.处理器的典型寄存器中保存的内容及作⽤,如PC,IR,PSW。
数据寄存器:存储程序员指派的内容地址寄存器:存储指向数据或指令的地址,也可以是指向⼀个地址的指针。
程序计数器PC:存储处理器下⼀条将要执⾏的指令的地址指令寄存器IR :存储处理器下⼀条将要执⾏的指令的内容程序状态字PSW:存储指令执⾏结果表现的各种状态中断寄存器:保存与中断管理有关的信息和状态字3.处理器的运⾏状态。
a.特权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运⾏特权指令b.⼀般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运⾏⼤部分指令4.处理器中的MMU是什么?在系统执⾏指令时起何作⽤?MMU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中央处理器(CPU)中⽤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
5.系统中多级存储器有哪些特征。
保持⾦字塔配置结构,逐级向下价格便宜、访问速度慢具有⾼速缓存的主存储器访问机制(图1-16 P23)过程:(1)当处理器需要读取主存中的⼀个字时,⾸先要查寻该字是否在cache中。
(2)若在其中,就从中读出,这样就完成了⼀次内存访问操作。
(3)若不在cache中,要先从主存中查找所需要读取字的位置,然后将该字所在位置的⼀块数据读到cache中,并将该字传递给处理器。
(4)这时cache中的信息就进⾏了⼀轮更新。
(5)若在读⼊信息的过程中发现cache已满,则需要做交换处理,即需要在cache中找出⼀批不再使⽤的信息块交换出cache,这个空间可⽤来放置新读⼊的数据。
6.时钟在系统中可起何作⽤?(1)时钟在计算机系统中承担着⾮常重要的各部件协调任务。
通过它的协调,可以使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在统⼀的时间顺序下⼯作。
(2)CPU保护:防⽌进程得到CPU后不放弃控制权。
(3)资源定时分配:分配给每⼀个进程⼀段时间(时间⽚),时间⽚到,发⽣时钟中断,资源控制权还给操作系统。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大全——考试必备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组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 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1) OS是什么:是系统软件(一整套程序组成,如UNIX由上千个模块组成)2) 管什么: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记录和调度)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功能: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1)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内存扩充2) 处理机管理:作业和进程调度,进程控制和进程通信3) 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和设备无关性4)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5) 用户接口: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接口3、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既管硬件,又管软件,它为其它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基本特征: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1) 并发: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2) 共享: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任务所共用。
3) 异步性:每个程序什么时候执行,向前推进速度快慢,是由执行的现场所决定。
但同一程序在相同的初始数据下,无论何时运行都应获得同样的结果。
5、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 多道批处理系统(1) 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2) 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3) 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2) 分时系统(1) 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
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
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 分时系统的特征: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3) 优点主要是:响应快,界面友好多用户,便于普及便于资源共享3) 实时系统(1) 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2) 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4) 个人机系统(1) 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特征:个人使用:整个系统由一个人操纵,使用方便。
2024年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填 空绪论: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原语与原子操作。
1.批处理操作(1)单道批处理系统概念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指系统通过作业控制语言将作业组织成批,使其能自动连续运行,不过,在内存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道作业的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特性次序性单道性 自动性(2)多道批处理系统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主存中能同时保存多道作业的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重要目标是提升系统吞吐率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性无序性 多道性 调度性2.分时系统(1)概念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联机终端,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主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的系统。
(2)分时系统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人与系统的交互性。
分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用户响应时间的及时性。
(3)分时系统的特性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 交互性3.实时操作系统(1)概念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随机)事件的祈求,并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控制系统中所有的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2)实时操作系统的特性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时间的要求交互性可靠性4.原语:操作系统内核或微核提供核外调用的过程或函数称为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用于完成特定功效的一段程序。
原语在执行过程不允许被中断。
5.原子操作:执行中不能被其他进程(线程)打断的操作就叫原子操作。
当该次操作不能完成的时候,必须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原子操作不可拆分。
进程管理: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分与联系?进程的特性有哪些?进程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什么是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含义?1.进程定义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派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进程特性(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 (5)结构特性:3.进程与程序的关系(1)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动态的概念。
现代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
现代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现代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操作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还是服务器上,操作系统都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桥梁,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原理,以加深对现代操作系统的理解。
一、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执行单位。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协调和控制进程的运行。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方面。
1. 进程的创建:进程的创建是通过fork()系统调用来实现的。
fork()会创建一个与父进程相同的子进程,子进程将继承父进程的所有资源和状态。
2. 进程的调度:操作系统通过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获得CPU的执行权。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和时间片轮转等。
3. 进程的同步与通信:进程之间的同步与通信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协作性。
常见的同步与通信机制有互斥锁、条件变量和信号量等。
二、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系统中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内存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的内存分配和回收机制,以及保护进程的地址空间。
1. 内存分配与回收:操作系统通过内存分配算法来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
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First Fit)、最佳适应(Best Fit)和最坏适应(Worst Fit)等。
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的技术。
它使得进程可以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虚拟内存的实现依赖于分页和分段技术。
三、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
它提供了对文件的访问、读写和删除等操作。
1. 文件的组织:文件系统将文件组织成层次结构,以便于用户的管理和访问。
常见的文件组织方式有单层目录结构、多层目录结构和索引节点等。
2. 文件的访问控制:为了保护文件的安全性,文件系统提供了访问控制机制。
操作系统总复习提纲(含答案)
第1章引论1.什么是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程序。
①为应用程序员提供一个资源集的清晰抽象。
②管理一个复杂系统的各个部分:CPU、内存和其他外设③允许多路共享资源(multiplexing)(在时间和空间上共享)主要功能:①进程与线程②存储器管理③文件系统④输入/输出管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①系统软件:各种应用软件,虽然完成的工作各不相同,但它们都需要一些共同的基础操作,例如都要从输入设备取得数据,向输出设备送出数据,向外存写数据,从外存读数据,对数据的常规管理,等等。
这些基础工作也要由一系列指令来完成。
人们把这些指令集中组织在一起,形成专门的软件,用来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这种软件称为系统软件。
②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计算机的运行模式:①内核态(Kernel mode)管态、核心态:所有硬件的完全访问权,可以执行任何机器指令②用户态(User mode)目态:只使用机器指令的一个子集。
特别地,那些会影响机器的控制或可进行I/O 操作的指令,在用户态中程序里是禁止的。
③区别:核心态的程序由硬件保护,无法修改和更换2.各类操作系统及其特点●多道程序设计与分时系统概念①多道程序设计:多个在内存中的进程共用一个CPU,当CPU进程I/O操作时,进行切换,充分利用CPU②分时系统: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用户服务的一种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特点:①确定性②响应性③用户控制④可靠性⑤软失败操作第2章进程与线程1.并发与并行的概念①并发性: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很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的交替执行②并行性:利用每个处理机来处理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这样,多个程序便可以同时执行2.进程与程序的关系与区别。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单元,是比进程更小的执行单位。
2024年操作系统原理复习题库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申明:本题库内容仅供参考注:1-简单2-一般ﻩ3-较难ﻩ4-难第一部分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一、选择题(选择最确切的一个答案,将其代码填入括号中)1、操作系统是一个( )。
A、 应用软件ﻩ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ﻩD、工具软件答案-1:B2、ﻩ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 )。
A、程序和数据ﻩﻩﻩB、处理器和内存C、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ﻩﻩD、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答案-1:C3、下面有关计算机软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ﻩB、它是指计算机的程序及文档C、位于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ﻩﻩD、分为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两大类答案-2:B4、财务软件是一个( )。
A、系统软件ﻩB、接口软件C、应用软件D、用户软件答案-2:C5、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是( )。
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答案-1:B6、批处理操作系统提升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但( )。
A、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ﻩB、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C、系统吞吐量小ﻩﻩD、不具备并行性答案-3:B7、引入多道程序的目标是( )。
A、为了充足利用主存储器ﻩB、增强系统的交互能力C、提升实时响应速度ﻩD、充足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候时间答案-3:D8、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CPU( )。
A、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ﻩﻩB、能够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C、能够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ﻩﻩD、以上都不对答案-2:C9、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
A、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CPU运行ﻩB、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并行运行C、程序段执行不是次序的ﻩﻩD、同一个程序能够对应多个不一样的进程答案-3:B10、从总体上说,采取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够( )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对每一个算题,从算题开始到所有完成所需的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的时间也许要()。
A、增加 减少B、增加延长C、减少 延长ﻩD、减少减少答案-4:B11、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及总复习题库[1].doc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知识点:1.操作系统的定义: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
2、它们能以尽量高效、合理的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的使用计算机,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2.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合理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4.并行与并发: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5.操作系统分类:(基本:批处理、分时、实时)、嵌入式、个人计算机、网络、分布式。
6.操作系统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练习题:1.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各是什么?参答: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是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用户在人机交互、共享主机及方便上机等三方面的需要。
实时操作系统的引入主要在于计算机在实时控制系统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领域的应用及系统对外部事件请求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2.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区别?参答: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系统的设计目标不同.分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可供多个用户使用的”通用系统”;实时系统是具有基本种特殊用途的”专用系统”.•响应时间的长短不同.分时系统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比较宽松,通常为秒量级;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比较苛刻,通常为毫秒量级甚至微秒量级.•交互性的强弱不同.分时系统的交互性强,而实时系统的交互性弱.3.操作系统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参答:操作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方便用户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二)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针对处理器、存储器、外围设备及信息(数据和软件)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三)作为扩充机器,通过提供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图形化用户接口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台比裸机功能更为强大且使用更为方便的虚拟机。
现代操作系统考试复习
目录(一) 1. os 分类: (2)(二) 2. 单块结构与微内核结构: (2)(三) 3. 进程概念 Process - a program in execution (2)(四)核心级线程以及用户级线程 (2)(五)并发控制:两进程的软件方法(如Peterson算法)信号量(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为代表) .. 2(六)10. 死锁问题 (5)(七)11.进程调度 (6)(八)存储管理部分:分段、分页的基本概念与优缺点,虚拟存储中按需调页的基本思想 (6)(九)文件系统与 I/O (8)(十)Linux 基础:gcc,makefile,管道,重定向,运行级别 (8)(十一) 6.linux 启动过程 (11)(十二)7. Linux 用户环境 (11)(十三)Linux 内核-进程管理task_struct,系统调用基本原理,线程,典型系统调用 (12)(十四)Linux 内存管理,buuddy,slab (13)(十五) 4.Linux 进程的虚地址空间 vma (14)(十六)Linux 内核-文件系统、设备驱动、内核模块 VFS (16)(十七) 4. linux 内核模块的组成及作用 (18)(十八)嵌入式处理器 (19)(十九)嵌入式操作系统 (21)(二十)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22)(一)1. os 分类:批系统(batch system):成批提交作业,作业完成或无法继续执行时发生切换 ||交互(分时)系统:多个用户(应用程序)分享计算机资源||实时系统:满足应用的实时性要求(二)2. 单块结构与微内核结构:Monolithic(单块结构):内核中所有的子系统运行在相同的特权级(privileged mode),拥有相同的地址空间,通信采用常规C 函数调用的形式。
微内核结构:分为用户模式和kenerl mode,有不同的特权级优缺点:微内核是建立在分模块之上的,模块之间以信息传递联系。
现代操作系统期末复习
现代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答案仅供参考,不保证全部正确第⼀章引论1. What are the two main functions of an operating system?1.为应⽤程序(程序员)提供资源集的清晰抽象2.管理硬件资源9. There are several design goals in building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example, resource utilization, timeliness, robustness, and so on. Give an example of two design goals thatmay contradict one another.标答:Consider fairness and real time. Fairness requires that each process be allocatedits resources in a fair way, with no process getting more than its fairshare. On the other hand, real time requires that resources be allocated basedon the times when different processes must complete their execution. A realtimeprocess may get a disproportionate share of the resources.15. Consider a computer system that has cache memory, main memory (RAM) and disk,and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uses virtual memory. It takes 1 nsec to access a wordfrom the cache, 10 nsec to access a word from the RAM, and 10 ms to access a wordfrom the disk. If the cache hit rate is 95% and main memory hit rate (after a cachemiss) is 99%, what is the average time to access a word?t = (0.95 * 1ns)(命中缓存)+ (0.05 * 0.99 * 10ns)(没命中缓存但命中内存)+ (0.05 * 0.01 * 10ms)(都没命中) = 5001.445 ns23. A file whose file descriptor is fd contains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bytes:3, 1, 4, 1, 5, 9, 2, 6, 5, 3, 5. The following system calls are made:lseek(fd, 3, SEEK SET);read(fd, &buffer, 4);where the lseek call makes a seek to byte 3 of the file. What does buffer contain afterthe read has completed?a[]={3,1,4,1,5,9,2,6,......}a[0]=3lseek(,3,)之后:a[0+3]=a[3]=4read(,,4)就是取a[3]~a[3+4-1]即1 5 9 233. Here are some questions for practicing unit conversions:(a) How long is a nanoyear in seconds?(b) Micrometers are often called microns. How long is a megamicron?(c) How many bytes are there in a 1-PB memory?(d) The mass of the earth is 6000 yottagrams. What is that in kilograms?翻书,嗯背,我也不会mmnpfazyKMGTPEZY第⼆章进程与线程A computer has 4 GB of RAM of which the operating system occupies 512 MB.The processes are all 256 MB (for simplicity) and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If the goal is 99% CPU utilization, what is the maximum I/O wait that can be tolerated?(中⽂书p54)利⽤率=1-pow(p,n)因为cpu占⽤率99%,0.99=1-pow(p,n),pow(p,n)=0.01题⽬需要算p(I/O wait)每个进程256MB,当前还能装得下(4096MB-512MB)/256MB=14个进程(这个算的是n)pow(p,14)=0.01p=0.7218. What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implementing threads in user space? What is the biggest disadvantage?最⼤的优点是⾼性能,⽆需陷⼊内核切换线程;最⼤的缺点是⼀旦某个线程被阻塞,会导致整个进程阻塞45. Five batch jobs. A through E, arrive at a computer center at almost the same time.They hav e estimated running times of 10, 6, 2, 4, and 8 minutes. Their (externally determined) priorities are 3, 5, 2, 1, and 4, respectively, with 5 being the highest priority.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cheduling algorithms, determine the mean processturnaround time. Ignore process switching overhead.(a) Round robin.(b) Priority scheduling.(c) First-come, first-served (run in order 10, 6, 2, 4, 8).(d) Shortest job first.For (a), assume that the system is multiprogrammed, and that each job gets its fairshare of the CPU. For (b) through (d), assume that only one job at a time runs, until it finishes. All jobs are completely CPU bound.(a)轮转调度(每次从剩余的进程中选出最⼩的,所有减去最⼩的,直到全部完成)每个进程平均完成时间(10 + (10+8) + (10+8+6) + (10+8+6+4) + (10+8+6+4+2))/5 = 22mins顺序:(10 6 2 4 8 (cost 10mins)8 4 0 2 6 (cost 8mins)6 2 0 0 4 (cost 6mins)4 0 0 0 2 (cost 4mins)2 0 0 0 0 (cost 2mins)0 0 0 0 0)(b)优先级调度(按题⽬要求先执⾏优先级⼤的再执⾏⼩的)顺序:6 8 10 2 4t = (6 + 14 + 24 + 26 + 30) / 5 = 20mins(c)先来先服务(按顺序即可)t = (10 + 16 + 18 + 22 + 30) / 5 = 19.2mins(d)最短作业优先(从⼩到⼤执⾏)顺序:2 4 6 8 10t = (2 + 6 + 12 + 20 + 30) / 5 = 14mins60. Suppose that a university wants to show off how politically correct it is by applying the U.S. Supreme Court’s ‘‘Separate but equal is inherently unequal’’ doctrine to gender aswell as race, ending its long-standing practice of gender-segregated bathrooms on campus. However, as a concession to tradition, it decrees that when a woman is in a bathroom,other women may enter, but no men, and vice versa. A sign with a slidingmarker on the door of each bathroom indicates which of three possible states it is currently in:• Empty• Women present• Men presentIn some programming language you like, write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woman wants to enter, man wants to enter, woman leaves, man leaves. Youmay use whatever counters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you like.开放题,不知道这样写对不对semaphore mutex = 1;int flag = 0;int man = 0, woman = 0;void man_wants_to_enter(){while(flag != 1)P(mutex), flag = 1;man++;}void woman_wants_to_enter(){while(flag != 2)P(mutex), flag = 2;woman++;}void man_leaves(){if (flag == 1){man--;if (!man)flag = 0, V(mutex);}}void woman_leaves(){if (flag == 2){woman--;if (!woman)flag = 0, V(mutex);}}第三章内存管理4.Consider a swapping system in which memor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hole sizes in memory order: 10 MB, 4 MB, 20 MB, 1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Which hole is taken for successive segment requests of(a) 12 MB(b) 10 MB(c) 9 MBfor first fit? Now repeat the question for best fit, worst fit, and next fitFirst fit takes 20 MB, 10 MB, 18 MB. Best fit takes 12 MB, 10 MB, and 9MB. Worst fit takes 20 MB, 18 MB, and 15 MB. Next fit takes 20 MB, 18MB, and 9 MB.⾸次适配:从前往后找到第⼀个可以放⼊的块先把12MB放⼊20MB,现在变成10 MB, 4 MB, 8 MB, 1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再10MB放⼊10MB,变成0 MB, 4 MB, 8 MB, 1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最后把9MB放⼊18MB,变成0 MB, 4 MB, 8 MB, 9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最佳适配:找到可以放⼊的最⼩块先把12MB放⼊12MB,现在变成10 MB, 4 MB, 20 MB, 18 MB, 7 MB, 9 MB, 0 MB, and 15 MB.再10MB放⼊10MB,变成0 MB, 4 MB, 20 MB, 18 MB, 7 MB, 9 MB, 0 MB, and 15 MB.最后把9MB放⼊9MB,变成0 MB, 4 MB, 20 MB, 18 MB, 7 MB, 0 MB, 0 MB, and 15 MB.最差适配:找到可以放⼊的最⼤块先把12MB放⼊20MB,现在变成10 MB, 4 MB, 8 MB, 1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再10MB放⼊18MB,变成10 MB, 4 MB, 8 MB, 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最后把9MB放⼊15MB,变成10 MB, 4 MB, 8 MB, 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6 MB.下次适配:从上次适配结束的点向前找到第⼀个适配的块先把12MB放⼊20MB,现在变成(10 MB, 4 MB, )8 MB, 1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再10MB放⼊18MB,变成(10 MB, 4 MB,) (8 MB, )8 MB, 7 MB, 9 MB, 12 MB, and 15 MB最后把9MB放⼊9MB,变成(10 MB, 4 MB,) (8 MB, )(8 MB, 7 MB,) 0 MB, 12 MB, and 15 MB)19. A computer with a 32-bit address uses a two-level page table. Virtual addresses are split into a 9-bit top-level page table field, an 11-bit second-level page table field, and an offset. How large are the pages and how many are there in the address space?偏移量=32-9-11=12位所以页⾯⼤⼩为pow(2,12)B=4KB地址空间中的页⾯个数:pow(2,9+11)=1M个(⼀级页表总共指向pow(2,11)个页⾯,⼆级页表指向pow(2,9)个⼀级页表)28. If FIFO page replacement is used with four page frames and eight pages, how many page faults will occur with the reference string 0172327103 if the four frames are initially empty? Now repeat this problem for LRU.32. In the WSClock algorithm of Fig. 3-20(c), the hand points to a page with R = 0. Ifτ = 400, will this page be removed? What about if τ = 1000?The age of the page is 2204 − 1213 = 991.If τ = 400, it is definitely out of the working set and was not recently referenced so itwill be evicted.The τ = 1000 situation is different(991 <= 1000 it is in the working set). Now the page fallswithin the working set (barely), so it is not removed.36. A computer has four page frames. The time of loading, time of last access, and the Rand M bits for each page are as shown below (the times are in clock ticks):(a) Which page will NRU replace?(b) Which page will FIFO replace?(c) Which page will LRU replace?(d) Which page will second chance replace?(中⽂书p118)NRU removes page 2.(优先删R=0,m=0(00)的,然后是01,再是10,最后是11)FIFO removes page 3.(删载⼊时间最早的)LRU removes page 1.(删最近访问时间最早的)Second chance removes page 2.(按照载⼊时间依次⼊队然后从队⾸开始如果R为1,则置为0,放到队尾如R为0,删掉它,流程结束)47. We consider a program which has the two segments shown below consisting of instructions in segment 0, and read/write data in segment 1. Segment 0 has read/execute protection,and segment 1 has just read/write protection. The memory system is a demand-paged virtual memory system with virtual addresses that have a 4-bit page number, anda 10-bit offset. The page tables and protection are as follows (all numbers in the tableare in decimal):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cases, either give the real (actual) memory address which results from dynamic address translation or identify the type of fault which occurs (eitherpage or protection fault).(a) Fetch from segment 1, page 1, offset 3(b) Store into segment 0, page 0, offset 16(c) Fetch from segment 1, page 4, offset 28(d) Jump to location in segment 1, page 3, offset 32(a)不会出错,地址为11100000000011(or 1110 0011 or 0xD3)(b)保护错误: Write to read/execute segment(c)缺页错误(d)保护错误: Jump to read/write segment第四章⽂件系统21. Name one advantage of hard links over symbolic links and one advantage of symbolic links over hard links.硬链接不需要额外的磁盘空间,只需要i-node上的⼀个counter去持续记录有多少⽬录项指向它。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 带答案
CH1: 概论一、单选1、操作系统是一种(B)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的(D)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A主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处理机3、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B 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软件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资源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B)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A进程B存储器C硬件D软件6、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A利用率B可靠性C 稳定性D兼容性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B)和方便用户使用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速度B 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8、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B)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B实时系统、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9、所谓(B)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处理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C实时处理D共行执行10、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硬件支持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B)A RISC技术B通道和中断技术C集成电路D高速内存11、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事(A)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和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系统,用户可以独占资源12、(C)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的使用计算机。
A网络B分布式C分时D实时13、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B)则响应时间越长A用户越少B用户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14、分时系统通常采用(B)策略为用户服务。
A可靠性和灵活性B时间片轮转C时间片加权分配D短作业优先15、(C)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A单用户B分布式C批处理D监督16、(A)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A实时B分时C分布式D监督17、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A 1个B 2个C3个D4个18、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地(B)A可靠性和灵活性B实时性和可靠性C灵活性和可靠性D优良性和分配性19、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D)不是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程序B内存C CPU D中断20 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A)不需要硬件的支持A 进程调度B时种管理C地址映射D中断系统二、填空题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或信息))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基础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2016.9第一篇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及习题解答该部分罗列操作系统基础各章节的学习要点,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典型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与特点【3】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4】深入领会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本章学习难点【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操作系统的特征知识点回顾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第一次扩充。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图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 的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这是广为流行的一个关于OS作用的观点。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
OS的主要功能正是针对这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OS用作扩充机器对于一台完全没有软件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裸机),即使功能再强,也必定难于使用。
OS在第 1 页共102 页裸机上分别覆盖I/O设备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在计算机系统上覆盖上一层软件后,系统功能便增强一级。
由于OS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因此当在裸机上覆盖上OS后,便可获得一台功能显著增强,使用极为方便的多层扩充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2.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
二.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人工操作方式→脱机输入输出技术→批处理技术→分时、实时系统→通用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1.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为解决人工操作阶段存在的人机矛盾以及CPU与I/O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引入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系统中除主机外配置一台外围机(又称卫星机),它只与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不与主机相连,即脱机。
用户程序与数据可以在外围机控制下(脱离主机控制)预先从低速设备输入到磁带上,CPU需要时再从磁带上输入到主机,即脱机输入技术,以解决CPU与I/O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类似地,脱机输出技术通过外围机完成数据从主机到磁带,再到低速输出设备上的输出操作。
由于主机CPU只与高速的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从而有效地减少了CPU等待低速设备输入输出的时间。
图1-2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2.批处理技术批处理技术是指计算机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通常把一批作业以脱机输入方式输入到磁带上,并在系统中配置监督程序,依次将作业装入内存,控制磁带上的作业自动地、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单道批处理系统。
3.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为进一步改进单道批处理系统中CPU和内存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引进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同时将多个作业放入内存并允许作业交替执行,共享系统中的资源。
宏观上第 2 页共102 页第 3 页 共 102 页并行,微观上串行。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改善资源利用率,但是为了协调内存中运行的多道程序,应妥善解决处理机分配、内存分配、设备分配、文件安全、作业组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置的一组软件就形成了操作系统。
图1-3多道程序运行情况三. 操作系统的分类1. 单用户操作系统2. 批处理操作系统 (1) 单道批处理系统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带上,在系统中配上监督程序,在它的控制下使这批作业能自动地一个接一个地顺序处理。
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进行的、且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
(2) 多道批处理系统♉ 引入多道批处理的目的a) 提高CPU 的利用率b) 提高内存和I/O 设备的利用率 c) 增加系统吞吐量♉ 多道批处理的特征——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 多道批处理的优缺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但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3. 分时操作系统在分时操作系统中,一台计算机和多台终端相连,每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向系统发出命令请求,系统分析并完成各用户的请求。
(1) 单道分时系统内存中只驻留一道作业,当其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调至外存,再从外存上选一个作业进入程序A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CPU程序B 程序A 程序B 程序A 程序B 运行处理 输入数据 运行处理 输出数据 运行处理 输出数据等待CPU 运行处理内存。
作业频繁调进调出,开销大,系统性能较差。
(2)具有“前台”和“后台”的分时系统内存被固定地划分为“前台区”和“后台区”。
前台区存放按时间片“调进”和“调出”的作业流,后台区存放批处理作业。
仅当前台无作业运行时,方才运行后台的作业。
(3)多道分时系统内存中的多道作业轮流获得一个时间片来运行。
分时系统的特征具有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等特征。
4.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处理结束,再给出反馈信号的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分为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例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航空订票系统等。
实时系统具有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和可靠性等特征。
实时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又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要求快速的响应时间,可靠性要求高。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在响应时间上和分时系统处于同一级别,但更强调可靠性和安全性,交互性差。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三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
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兼有三者或其中二者的功能,则该操作系统称为通用操作系统。
5.其它操作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四. 操作系统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1.并发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宏观上是同时的,微观上是交替的。
程序的并发执行能有效改善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但会使系统复杂化。
要注意区别并发和并行两个概念。
2.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根据资源的不同属性,可分为两种资源共享方式:互斥共享和同时访问。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的条件。
一方面,资源的共享是以程序的并发执行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系统若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则程序的并发执行则无法实现。
3.虚拟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物理实体是实的,即实际存在,而后者是虚的,是用户的感觉。
例如虚拟内存、虚拟设备等。
4.异步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内存中的每个进程何第 4 页共102 页时执行,何时暂停,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都是不可预知的,进程以异步的方式运行。
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经过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
五.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一方面改善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复杂的系统管理问题,诸如内存中的作业如何存储,系统资源如何共享等,操作系统必须具有控制和管理各种并发活动的能力,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有效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1.处理机管理主要任务是对处理机进行分配,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又称进程管理。
(1)进程控制——为作业创建进程,撤消已结束的进程,以及控制进程的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对诸进程的运行进行协调(互斥和同步)。
(3)进程通信——实现相互合作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4)进程调度——从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一新进程,分配处理机,设置运行现场,使之投入运行。
2.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以及从逻辑上来扩充内存。
(1)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2)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作业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中运行,互不干扰。
(3)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中与之对应的物理地址。
(4)内存扩充——借助虚拟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3.设备管理主要任务是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为用户分配I/O设备;提高CPU和I/O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 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1)缓冲管理——管理各种类型的缓冲区。
(2)设备分配——根据用户的I/O请求,分配所需设备。
(3)设备处理——实现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4)设备独立性和虚拟设备4.文件管理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
(1)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目录管理——建立目录项,实现按名存取、实现文件共享。
(3)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4)文件保护5.作业管理第 5 页共102 页(1)操作系统接口(2)作业的控制方式六. 操作系统的结构——模块接口法、有序分层法1.模块接口法按功能划分模块,模块间可以不加控制的相互调用和转移。
这种结构紧凑、接口简单直接,系统效率高;但模块间的调用随便,独立性差,系统结构不清晰。
2.有序分层法A0,A1……A i,A i+1……A nA0宿主系统(底),An是目标系统(顶)。
既可采用自底向上法,逐步扩充,也可采用自顶向下法,逐层分解。
(1)单向依赖(2)同一层中各模块的功能应相近(3)与硬件紧密相关的模块安排在A0层,便于移植(4)运行频率较高的公用模块应放置在较低的层次(5)由于设计目标不同而变化的部分放在外层,增强系统的适应性习题分析一. 判断改错题(判断由下划线标明的关键词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实时系统只能应用于生产控制系统,不能应用于信息处理系统。
()(2)并发含有“同时进行”的概念,是指两个或者是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3)操作系统虚拟机在逻辑功能上与裸机一样,具有一个物理实体。
()(4)对用户而言,操作系统是一种人机交互的环境,对设计者而言,它是一种强功能的系统资源管理程序。
()(5)资源的共享是以程序的并行执行为条件的,没有程序的并行执行,就没有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