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走进科学实验室一、基础题(共8题;)1.老师说:科学需要创新。
对此,你认为下列那种观点是正确的()A. 做实验时,我们不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B. 做实验时,我们用不着遵循客观规律,可以乱做一通C. 电压表与电流表可以调换使用D.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规则的是()A. 在实验室吃零食B. 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 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D. 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用手取砝码D.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B. 量筒C. 燃烧匙D. 蒸发皿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滴加液体C. 湿抹布灭火D. 点燃酒精灯6.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______ ,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 ,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 。
①烧杯②滴管③玻璃棒④酒精灯⑤药匙⑥试管7.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________ 夹取,粉末状物质用________ 取用;向试管里装粉末,应用________ 取少量药品,伸入________ 放的试管中2/3处,然后将试管________ 。
如果试管直径较小,可将固体粉末倒入对折的纸槽,送入平放的试管底部。
向试管里装块状固体,将试管________ ,用________ 夹取块状固体,使其________ 。
8.使用酒精灯,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最少不低予其容积的1/3。
熄灭酒精灯用________ 。
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__ ,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__ 去扑盖。
新浙教版七年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87009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O@246810121416^1温度(℃)36353433323130。
30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练习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练习测试卷科学探究1.某学习小组准备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行探究,他们根收集的信息预测“蚂蚁喜欢甜食”,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步骤中的()A.收集信息B.提出问题C.作出假设D.得出结论2.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
要得出真正的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2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B.②C.①和②D.②和③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可以得出的信息是()装置场所温度棉花状态数日后的观察甲日光23 ℃潮湿全部发芽乙日光23 ℃干燥没有发芽丙黑暗23 ℃潮湿全部发芽丁黑暗23 ℃干燥没有发芽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C.该实验的结论时: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D.该实验中所用的豌豆属于被子植物4.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
如果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温室①②③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温度20℃15℃15℃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5.为了探究酸雨(pH为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
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pH 3.0 4.5 5.6 6.07.07.58.09.010.011.0株高5.06.58.112.012.88.77.5 5.5 5.2 5.1(cm)(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
【章末题型分练】7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一、走进科学实验室1.(2018七上·湖州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的示意图,如图的火焰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Ⅰ: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二、科学测量2.(2018七上·三门期中)《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________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
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附答案 (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B.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具有细胞核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魏尔啸提出了“细胞学说”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关于水绵、肾蕨、油松、辣椒这四种植物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开花现象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D.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4.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A.细胞壁的作用B.细胞膜的作用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7.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8.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A.番茄果肉B.一根香蕉C.洋葱表皮D.苹果果皮9.关于构成一株银杏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银杏树B.细胞、器官、组织、银杏树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银杏树D.细胞、组织、器官、银杏树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
【考前复习】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观察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项突破(包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章观察生物实验探究题一、细胞1.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
制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图1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1中的操作②的理由是__ ______。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无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2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____ ____。
2.下表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的相关步骤。
(1)上述两个实验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实验序号和步骤号)(2)与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3)如图甲是利用显微镜对上述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用序号表示)(4)利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如图乙所示,解决的方法是_____ ___。
3.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2)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破片4.下列是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l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七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一课一练《1.2 走进科学实验室》-浙教版(含答案)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一、选择题1.实验室加热12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性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在试管正上方滴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D.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5.化学药品的保存讲究科学性,下列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易潮解药品应密封保存D.药品只需分类摆放,不需要做出特别规定6.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7.如果在实验室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被火烧伤,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处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C.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完成后处理8.下列仪器中,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①试管②量筒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集气瓶⑥试剂瓶A.①③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 D.④⑥9.实验结束后,图中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10.执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拿试剂瓶时标签向着手心,便于背诵和记忆物质名称和符号B.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便于观察液体颜色C.取过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取了什么液体D.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沾上杂物,污染瓶内药品11.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并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浇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有( )A.①②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3.做科学实验时你一定留心观察过,在下列仪器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14.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相互接触的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C.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量筒中量取D.过滤时滤液由漏斗注入烧杯中15.某同学要加热2~3毫升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毫升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A. ①④③②⑤B. ①③④②⑤C.④⑤③①②D. ④③⑤①②16.要从试剂瓶里取出少量食盐放入试管中,正确的方法是( )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B.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送入试管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D.直接向试管中倾倒17.许多化学试剂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存。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2节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2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 月相的变化规律B. 地球自转方向C. 日本常发生地震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3.实验室加热约5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 ①③④⑥B. ②③④⑥C. ①③④⑤D. ②③⑤4.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A. 体温计B. 量筒C. 刻度尺D. 量杯5.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
图中警告标志表示有毒的是()A. B. C. D.6.下列仪器与用途不对应的一组是()A. 试管——测量液体体积B. 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C. 酒精灯——加热D. 天平——测物体的质量7.张一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 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8.下列哪组实验器材可转移液体()A. 烧杯和玻璃棒B. 烧杯和三脚架C. 烧杯和滴管D. 镊子和试管夹9.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B. 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D.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10.下面的化学实验操作都正确的一组是()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②将化学实验中的废液放入废液缸中③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④玻璃仪器洗过后,如果内壁的水附着均匀,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算洗干净了.A. ④①②B. ②①③C. ③①④D. ②③④二、填空题11.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________。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和。
【答案】观察;实验【解析】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aTo像机、摄像机寺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重。
科子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故答案为:观察;实验2.在科学研究中还经常借助各种来扩大观察范围。
【答案】仪器3.如果按观察过程是只运用人的感觉器官还是借助于观察工具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观察和观察;如果按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结果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观察和观察。
【答案】直接;间接;定性;定量【详解】观察是感知客观对象的重要方法。
如果按观察过程是否只运用人的感觉器官还是借助于观察工具来进行划分,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如果按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结果来划分,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4.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B.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C.观察细胞时要客观、规范地记录D.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分析】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A错误;B、日食的观测方法有多种。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 1-5科学探究练习以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5科学探究练习一、单选题1.厨房调味盒里有多种白色固体。
小明为了确定哪种是蔗糖,他取少许尝味道。
他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建立假设B. 提出猜想C. 获得证据D. 得出结论2.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 80℃B. 60℃C. 50℃D. 30℃3.为了研究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A. 20℃时,分别把10 克食盐和10 克蔗糖放在50mL 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食盐和蔗糖溶解能力相同B. 20℃时,分别把10 克食盐和20 克蔗糖放在50mL 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强C. 把20 克的食盐放在15℃50mL 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只有部分溶解;把20 克蔗糖放在20℃50mL 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强D. 20℃时,分别把20 克食盐和20 克蔗糖放在50mL 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食盐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强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做了全面的介绍。
下列关于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A. AB. BC. CD. D5.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
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
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6.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F是(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的温度定为0℃,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理由是。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末测试卷及全部答案)第1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1100=0.456 mC.36 cm=36×1100m=0.36 m D.64 dm=64 dm×1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A.5 m B.10 m C.20 m D.25 m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C.用积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排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要比冬天的大13.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试管常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时使用。
加热前应先,能直接加热,但不能,以防止炸裂。
试管夹用于试管,使用时从试管部往套,夹在试管的,手握柄,不要用拇指按柄。
【答案】少量试剂;常温或加热;擦干试管外壁的水;骤冷;夹持;底;上;中上部(或距管口1/3处);长;短【解析】试管常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前应先擦干试管外壁的水,能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止炸裂。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使用时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不要用拇指按短柄,以防试管脱落。
故答案是;少量试剂;常温或加热;擦干试管外壁的水;骤冷;夹持;底;上;中上部;长;短。
2.胶头滴管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溶液,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在,管口在,滴管口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壁,用后立即。
【答案】上;下;不能;冲洗【解析】本题考查胶头滴管的用法: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与容器内壁碰撞,防止破碎,使用后应该立即清洗,避免残留药物损坏滴管。
3.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常用来搅拌的是,配制溶液的是,观察微小的物体的是,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是。
①烧杯②显微镜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⑦电流表【答案】③⑤⑥④①②⑦4.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
下列标志属于易燃标志的是()D【答案】B5.实验室加热约5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D【解析】本题应从加热5ml的液体需要的盛放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分析.加热约5mL 液体,属于较少体积的液体,应用试管,既然是用试管加热,所以不需要用石棉网,需用酒精灯、试管夹。
6.科学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对实验安全至关重要。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B.化学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C.被酒精灯火焰烧伤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D.加热固体时试管外壁水可直接加热【答案】C【解析】①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②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注意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③烫伤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④如果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观察蜗牛,请在图中标出壳、眼、触角、足等部分。
【答案】【详解】略2.通过实际观察,写出蜗牛在什么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 。
这说明了蜗牛的壳对蜗牛有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会。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还具有、、、等感觉,但没有。
【答案】一般对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时;保护;有反应;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解析】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
一般指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广义的也包括腹足纲其他科的一些动物。
【分析】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没有听觉。
【详解】略3.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答案】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
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详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没有生命的非生物。
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故答案为: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4.在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如图所示),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还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就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亡。
根据以上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填“生物”或“非生物”)。
你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非生物;它是电子产品,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不会长大,不会繁殖后代等(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O2468【101214161温度(℃)3635343332)313030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80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3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分)为探究微量元素铁(Fe)、锌(Zn)对白玉蜗牛生长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并分成4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
兴趣小组同学建立的猜想和假设是组别数量(只)实验开始体重(克/只)实验后体重(克/只)增重(%)不提供饲料组10±$全部死亡普通饲料组10±±普通饲料+Fe组10±|±普通饲料+Zn组1024±±则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_______。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2分)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
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
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l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_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该方案有什么明显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设想,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一直运动下去,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右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1)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看,牛顿在研究“大炮”问题时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A.由石头落地直接得出结论B.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C.以可靠的事实、实验为基础,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D.根据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7.科学课本提到了“一天,伽利略在一所大教堂里看到屋顶垂下一.根长链子,链子尽头的那盏灯在不停摆动。
他观察到灯左右摆动时,摆动间隔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
为了确认这一设想,他把手指按在手腕上,利用脉搏跳动的次数的恒定性来测定灯左右摆动所需的时间。
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终于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后来人们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钟”。
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呢张勇和赵良提出下列猜想:张勇猜想:能由吊灯的绳长决定;赵良猜想:可能由吊灯的摆动幅度决定。
他们按照如图仪器进行实验。
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根据以上资料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画线提到“他的设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张勇和赵良的设想,请你也提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格中的“”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张勇和赵良谁的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钟摆是利用本实验原理制成的。
某一钟摆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钟摆摆长调__________(填“长”或“短”)一些。
8.2011年3月,酒后驾驶作为一种新型犯罪类型写入我国法律。
为什么要实施“禁止酒后驾驶,小敏猜想: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C"(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分)有些水生植物的名称带“藻”字,如金鱼藻、黑藻、狸藻等。
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
据以上信息判断:(1)金鱼藻、黑藻、狸藻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藻类植物;(2)金鱼藻、黑藻、狸藻属于________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8分)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黄樟素。
A.小明认为黄樟素会导致癌症;B.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养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C.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上文中A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分)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①②两组。
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甲】将①组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乙】将①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丙】将①②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①组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1)①②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评价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什么每个培养皿中要加10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加l粒来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