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三李白诗二首-资料
李白诗二首教案
![李白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80adf08a1284ac850435d.png)
《李白诗二首》学案第一课时《将进酒》【课标要求】1.本节知识点: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熟练背诵全诗。
2.重点: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3.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唐代最杰出的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李白承上启下,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
【音形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将进酒()金樽()烹羊()馔玉()欢谑()对君酌()千金裘()【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朝如青丝暮成雪青:;雪:②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③钟鼓馔玉何足贵钟鼓馔玉:④径须沽取对君酌径须:;沽:⑤呼儿将出换美酒将:【名句默写】(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2)人生得意须尽欢,。
(3),千金散尽还复来。
(4),但愿长醉不复醒。
(5),惟有饮者留其名。
(6)五花马,千金裘,,。
【学习探究】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开篇两句“君不见”连用有何作用?重心在哪一句?2.本诗从哪一句开始点“酒”入题?3.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4.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试结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做具体分析。
5.诵读全诗,理清全诗脉络。
二、品读文本,合作探究1.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对后世有何影响?2.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痛饮狂歌,对朋友愤言“钟鼓馔玉不足贵”,是由衷之言吗?为何“但愿长醉不复醒”?3.李白是抱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理想破灭后,李白好像很安于现状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
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课件
![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2d4c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b.png)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
•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中亚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
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 )青莲。李白自言“五岁诵
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 漂泊),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暮春 季节的一 种哀伤惆怅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 月如见作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别人的推 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 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 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 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生 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 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 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万人凿磐石”二句,场面更为让人惊 心动魄,磐石大且多,即使有万人之力拖曳 也难以达至江边。此句照应了“拖船一何 苦”,极言行役之艰巨。
“君看石芒砀”二句由眼前所见联想到 更远的将来,深化了主题。石芒砀,指石头 又大又多。这样的石头采之不尽,输之不竭, 而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没有尽头。
• 晁衡与李白、王维情笃厚,55岁时以唐朝 使者身份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 溺死,李白为此作诗。
诗歌赏析:
• 标题: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
高三语文李白诗歌四首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李白诗歌四首人教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5e519b33f18583d04964598d.png)
高三语文李白诗歌四首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李白诗歌四首二.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李白的四首诗歌规范同学们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抓住诗歌最核心情感和最主要写作手法的能力。
(一)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解析: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雄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的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境界美和声韵美。
鉴赏的方法:1. 画面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要逐渐建立起一幅画面,其中有真实的部分,有想象的部分,还有夸张的部分,其间略有交互。
具体如下:真实的: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青泥、但见……又闻……连峰、枯松、飞湍瀑流、剑阁、锦城……想象的:蚕丛及鱼凫、地崩山摧壮士死、六龙回日、黄鹤……猿猱……化为狼与豺夸张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鸟道、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万壑雷……可见,李白创作本诗时并不仅用了视觉,相反,更多地运用了丰富想象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超交错起来,在有与无,真与幻,历史与现实,所见与所感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4课 李白诗三首学案 语文版必修2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4课 李白诗三首学案 语文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4616d5c561252d380eb6eba.png)
第4课李白诗三首李白,中国诗坛上一座最为辉煌的雕像。
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
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的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
望长安星空,梦长安征程。
这是一个昌盛繁华的时代,是众多诗人尽情挥洒豪情的时代。
长安——一个梦开始的起点,自然成为了无数有志之士向往的地方。
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杜甫满怀着激情踏上这片圣土,充盈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狂想,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一个尽显自己才华的未来。
但是那一句“野无遗贤矣”,把他美好的愿望撕裂了。
在世间横流中穿梭了几年之后,孤寂的杜甫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那一颗赤红之心,再次踏上了漫漫的征途。
究竟现实和他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相差多远呢?“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孤寂的杜甫一次次发出了自己内心中对现实痛斥的呐喊。
这一次,他又孤寂了。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
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给千秋万代的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
这是同情的泪,表现了诗人对被压在最下层的艺伎的理解和同情。
这也是伤感的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呼应,使白居易不能不联想起他自己遭贬流落的命运。
然而,这首传世绝唱的奇妙在于,作者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描绘,在诗中却是淡入淡出,只把一怀愁绪倾泄在琵琶曲的美妙和歌女的凄凉身世中。
你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那流传千古的悲歌,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你看着美丽的终南山,用文字述说那迷人的景色,一首诗就是一幅水墨山水;你站在祖国的边陲,用一腔的热情澎湃出保家卫国的豪迈;你徘徊在古城墙外,满目的荒凉,一声叹息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你摆出一张箜篌,轻弹慢捻,便飘洒出一段神奇的音韵;你数着锦瑟的琴弦,想起了似水流年,无限的怅惘悠悠而来。
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
![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16bce6bd97f192379e9cb.png)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漠
红
尘
,
芸
芸
众
生
皆
是
客
,
时
光
深
处
,
流
年
似
水
,
转
瞬
间
,
光
阴
就
会
老
去
,
留
在
心
头
的
,
只
是
弥
留
在
时
光
深
处
的
无
边
落
寞
。
轻
拥
沧
桑
,
淡
看
流
年
,
掬
一
捧
岁
月
,
握
一
份
懂
得
,
红
尘
纷
扰
,
我
没
清
楚
镜
有 怎
名
么 头
男
胆
怯
运
作
这
,
好
,
个
东
下
女
像
像
西
(
费
电
影
一
里
拍
摄
个
是
是
?
尼 )
所 镜
拍 以
你
为 头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l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必修二课本必背古诗词人教版
![必修二课本必背古诗词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b0e6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3.png)
必修二课本必背古诗词人教版必修二课本中,人教版收录了多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1.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9. 《如梦令》 -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 《声声慢》 -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必背内容(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必背内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5b92db964bcf84b9d57bdc.png)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必背内容(人教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蜀道难李白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援。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蜀道难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PPT课件
![蜀道难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c644513968011ca200915f.png)
2• 1、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2、这是一首乐府诗。诵读时必须把握
什么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
2021
3
整体阅读
《蜀道难》大约作于天宝初年第一次到长安,有所感触而作。 • 李白用乐府古题写作,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由秦 入蜀,一路的艰难。诗人仿佛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 字里行间颇有忧患的意识。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2.1《蜀道难》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1《蜀道难》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d8768c55022aaea998f0f55.png)
《高中语文》
必修3
蜀道难
李白
蜀道难
唐· 李白
蜀道北起陕西汉 中宁强县,南到四川 成都,全长450公里, 入川经广元、剑阁、 梓潼、绵阳、德阳等 地。沿线地势险要, 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唐代李白 有“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的形容。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隘。 这里山脉东西横亘 百余公里,72峰绵 延起伏,形若利剑, 直插霄汉。连山绝 险,独路如门,素 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2、危
危乎高哉 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
高 危险 正,端正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3、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阳虎去齐走赵 除残去秽 有敢去柳下季垄距Leabharlann 距离 离开 除掉,去掉 前往,到--去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 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 狼。 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 磨着牙齿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 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 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走啊, 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 长长地叹息。
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 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 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 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 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 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 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 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 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 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 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 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 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 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 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 激荡,余韵悠长。
将进酒PPT215 人教课标版
![将进酒PPT215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ca1027bed5b9f3f90f1cfd.png)
李白
学习目标: 1、揣摩词句理解诗意,体会情 感和诗风。 2、把握诗歌节奏、音韵,有感 情地吟诵,做到声情并茂。
背景简介:
李白(725年)25岁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天宝元年(742),经人推荐,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 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但是当时唐玄 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官场黑 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 为不能见容于权贵,天宝三年(744), 43岁的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 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本诗作 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距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 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去嵩 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他们登 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情怀。
整 体 把 握
李白的经历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仗剑去 国 辞亲远 游(725)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1、此次饮酒李白有哪些感慨呢? 圈出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悲
欢
愁
《将进酒》诵读
• 君不见/黄河之水↗ /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 (悲)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 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 饮/三百杯↗。 -------(欢)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 /歌一曲,请君为我↗ /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 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 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愁~ ~ 。(愁)
【2018-2019】高考语文李白常考必背古诗词汇总-推荐word版 (7页)
![【2018-2019】高考语文李白常考必背古诗词汇总-推荐word版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c8403a0dd88d0d233d46aa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语文李白常考必背古诗词汇总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李白的代表作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李白常考古诗词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 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复习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6a73cb65ce05087632138a.png)
以手抚膺(yīng )
• 2.文学常识
• 《蜀道难》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 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现存诗歌九百多首,诗风飘逸、奔放、雄 奇、壮丽,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的标准,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跟前面不同。此处写贬谪地环境的恶劣,反映自己处境的艰难,以呼应与琵琶妇的“同是天涯沦落 人”之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和悲凉。
人物形象再思考:
•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跟《氓》里的”我“、《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 芝比比有什么不同?
• 东船本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听了琵琶女如泣如诉精彩感人的弹奏后,客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不知是懂人情还是不懂人情的 月亮依旧照在满面上,倒影在江水中。渲染气氛,烘托听者被深深感染的心灵。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 写琵琶女老大后失意嫁作贾人妇,只能漂零江上,孤独无依,只有冷月相伴,水寒心寒。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
调的句子是: “噫吁嚱,危乎高哉!”
神话、夸张、衬托,诗中极写蜀道之高险。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 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 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①心灵因为境遇相同而相通; • ②人生何处无知己
• 诗中有多区景物描写,试作分析体会。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李白诗三首》(41页名师资料汇编
![最新【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李白诗三首》(41页名师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a3e0bd2c8d376eeaeaa313e.png)
咨 咨询 ① 姿 姿态 渌 渌水 ③ 绿 绿色 倚 倚老卖老 ⑤ 依 依靠 涛 波涛 ② 滔 滔天罪行 屐 木屐 ④ 屦 草屦 侍 侍奉 ⑥ 峙 对峙
2019/3/27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 (1) 字音识记
①瀛 洲( Yínɡ) .
shà n) ④剡 溪 ( .
②天姥 ( mǔ ) ③向天横 ( hénɡ) . .
zhuó) ⑤渌 水 ( ) ⑥脚著 ( lù . .
o ) ⑨殷岩泉( yǐn ) ⑦谢公屐 ( jī ) ⑧熊咆 ( pá . . . dà n ) ⑫洞天石扉( fēi ) ⑩栗 深林 ( ) ⑪ 水澹澹 ( lì . . . n) ⑬訇 然中开( hōnɡ)⑭霓 为衣( ní )⑮鸾 回车 ( luá . . .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识记文言实Leabharlann 和虚词(1)通假字①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通“裂”,分裂。列 缺,闪电。 ②訇 然中开:通“轰”,大声,读 hōnɡ。 . ③所守或匪 亲:同“非”,不,不是。 .
2019/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今义:名词,一种乐器。 今义:红颜色。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⑦弃我去 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2019/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019/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天宝元年(742),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 白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 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 然继续他那漂泊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 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 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 幕府。后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 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往依族叔当涂县 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 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杜甫对其有“笔落惊 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 评。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2019/3/2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友情提供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讲解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14ba106294dd88d1d26bc7.png)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从现实(浑浊、 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 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 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检查预习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瀛洲 yíng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穿 jī
石扉 fēi 訇然 hōng
澹澹 dàn
.
魂悸 jì
暝 míng
栗 lì
冥 míng
鸾 luán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观看唐诗三百首微电影 《梦游天姥吟留别》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你们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
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 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追求乐土
世间行乐亦如此,
寓形宇内复几时, 这曷种不对委人心生任的去伤留感?情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绪聊和乘逃化避以现归实尽的,态乐度, 表夫现天了命李复白奚思疑想?当中
且放白鹿青崖间,
消极的一面。
为何从“瀛洲”谈起? 烟涛微茫信难求。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 越人语天姥,
起陪衬作用,表现天姥山
的神奇色彩。
云霞明灭或可睹。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瀛 洲 —虚
信: 确实
虚实映衬
语:谈到、说起。 或:有时
天姥山 —实 意境? 神秘梦幻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手法?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044e8bfe4733687e21aae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多行 歧路 路难 ,! 今行 安路 在难 ?!
失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 会:副词。“一定、必然”的意思。 直:径直,直截了当,表示毫不犹豫。 济:渡。
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实现 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周文 王,后被重用,助周灭商; 伊尹——受命于商汤助商灭夏之前,梦见 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 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用典,借古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愿 望: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廷任用,施 展才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
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 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 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 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 聘在商汤身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 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 道究竟在哪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忽 复 乘 舟 梦 日 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闲 来 垂 钓 碧 溪 上
希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 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行路难》精品课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被诗人赋予
了深厚的感情色彩, 它已不仅仅是一个 客观存在,而是代 表了相思。到如今, 望月怀人,已成为 我们中华民族的一 种文化心理。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王尧衢《唐诗合解》 说:“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谈谈你对 “暗” 的含意的理解。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成露面的 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 不期然而然的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 所包含的意味。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无论 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不会随之流走,月随 水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观月者也顺水而去。因此, 此句明写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 事。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热爱故乡是一
种崇高的感情,对
生于斯、长于斯的
故乡的眷恋又会升
华为对祖国的深情,
恋乡之情与爱国主
义是相通的。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再 见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谢谢大家!
思君不见下渝州。
【半轮】指月形如半个车轮。 【平羌江】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经乐山
县注入岷江。 【清溪】驿名,在今四川犍为县。 【渝州】重庆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次句“影”指月影 ,“入 ”和“流”两个动词构成 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问:这 一句话既有明写又有暗写,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又是什 么?
返回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洛阳。 【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内容是抒发离情
别绪。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 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人教课标版高三李白诗二首-资料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2020/12/13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的最 爱,体现了诗人天真烂 漫的情怀。想一想,李 白咏月的名句有哪些?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
土难离的民族,这
种民族精神不断滋
养、强化着我们民
族的向心力、凝聚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 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凉州词
王之涣
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继续明写空间
推移,暗写时间变化。全诗二十八字五处写到地名,
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在一起,诗境渐次展
开,处处给读者以启该课发件由、【语联文公想社】。yuwen520
2020/12/13
友情提供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散入东风满洛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 分析。
“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笛声本来是
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于是
在诗人的想像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 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 贯串整 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 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2020/12/13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友情提供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试从时间、空间角度切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从清溪经过平羌,前往渝州、
三峡的江行体验和怀友之情。这种体验和情感统一了
广阔的时空。首句写青山吐月,交待特定场合——峨
眉山,特定时间——秋天夜晚。次句写月映清江,明
写空间变换:峨眉山——平羌江,暗写秋夜行舟。三、
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
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
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了整个洛阳城,洛城
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yuwen520
2020/12/13
友情提供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