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九年级化学全册 专题三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测试题(新版)鲁教版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9991bcd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4c.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化学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 和O 2;2、表示生成物是 CO 2;3、表示反应条件是 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读作“反应生产”。
初三化学上册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87c976561252d380eb6e8f.png)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典型例题】类型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求化学式1.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 C.NO D.NO2【思路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7bb5e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8.png)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可知:甲、乙、丙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丁分子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在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原子为B,原子为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此反应为:“2AB2+4CB=4CB2+A2”。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A正确;B、根据模型图可知,一个乙分子中有2个原子,故B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C正确;D、根据“2AB2+4CB=4CB2+A2”可知,此反应中的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不正确。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在讨论S + O2SO2所提供的信息时,小明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的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目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方程式左边表示反应物,方程式右边表示生成物,等号上下表示反应条件,方程式还能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和氧气,故①正确;反应条件是点燃,故②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故④正确;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而反应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改变,故③错误。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doc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e55e0a71fe910ef02df813.png)
5量守恒参加 __ __________的的 ______和,等后生成的的 ______律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 量守恒的原因: 化前后原子的 __________,原子 __________,原子的 __________ ,所以化前后和保持不变 2、 前后,下,肯定.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⑤元素 的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⑤⑦ D .③④ ⑥⑦ 4、误的是( ) A . 一切化都是量守恒定律的。
在空气然生成大也量守恒定律。
和二管中残留物量小也是量守恒定律的 D . 为水蒸量没,由明化是量守恒定律的。
5、下化不守恒定的是( ) A 后,越来越短,最消失B ,其量增加 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 后,量减少 6 就能分解生成 N H 3、H 2O 和 C O 2,不能得论是( ) A 、定 B 、M 是化合物 C 、M 中含有水 D 、 M 由四种成 7、在氧气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成,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元素,不含 O 元素 C.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 D. 可能含有 C 、H 、O 元素 磷容器(含有空气),容器内有关的象正确的是( ) 9是某化, 法正确的是 ( ) 属于化合反应 共涉及四种原子 前后 , 原子化 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化 10为的部,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化合反应 B . 参的两C.1 个 X 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 D.1 X 3 个 分子中含有 种不同的原子 11、①在化中, 80g A 和 2g B 恰好完,生成 40g 生 成 量是 ______g ②在化中, 3g A 和足量 B ,可得 11gC 。
如有 12gA, 能和 ______gB 完全反应 ③若 24.与 2g 二的混合量不再止, 得剩余固16.9g ,则 生成的氧______g ④将 m 克 A 和 n 克 B 混合, A 和 B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c4ce3050876323112126d.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2021年整理)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2021年整理)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45f0c8866fb84ae55c8d0a.png)
(完整)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的全部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A.1 B.2 C.3 D.任意值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40道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40道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a2713920066f5335b8121b8.png)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40道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37题)1.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A BC D【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B、2、4、1C、4、8、2D、4、4、1【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评卷人得分【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鲁教九年级上册化学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练习题
![鲁教九年级上册化学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40ba2abb4cf7ec4bfed067.png)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
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B。
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ﻫC。
同时生成D 的质量是9克 D。
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2。
(2019•成都模拟)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②③⑤ B。
①⑥ C。
①③⑥⑦ D、①③⑥3、煤气中加入有特别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S D、 C2H64、依照化学方程式:H2SO4+Na2S2O3=Na2SO4+ S↓+ X+ H2O,推断X的化学是( )A。
SO3B、Na2O C、 SO2D、 H2S5、有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现在取这种燃料2。
3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
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您认为该燃料估计是( )A、 C2H5OH B、C2H4 C。
CH4 D、 C2H6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元素种类C、物质总质量D、分子种类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8。
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A、 C3H6O2B、 C2H6O C、C2H4O D。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fc537a831b765ce040814a3.png)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练习一、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50 mL水中加入50 mL酒精,总体积等于100mLB水加热变为水蒸气质量不变C 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13 g二氧化碳D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了2.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应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1)原子数目(2)分子数目(3)物质种类(4)物质质量总和(5)原子质量(6)元素种类(7)相对原子质量(8)化合价A.(1)(2)(3)(8)B.(2)(3)(4)(8)C.(1)(4)(5)(6)(7)D.全部4.某可燃化合物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 → 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COB.CH4C.甲醇(CH3OH)D乙醇(CH3CH2OH)5.亚硝酸钠(NaNO 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0C ,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
该气体可能为( )A NH 3B SO 2C NO 2D N 26.乙醚是一种易燃性的有机溶剂,常用做麻醉剂。
乙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乙醚+6O 2=4CO 2+5X ,其中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乙醚的化学式为 。
7.三硝酸甘油酯是一种炸药,撞击后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 3H 5(ONO 2)3=ωN 2+XCO 2+YH 2O+zO 2化学计量数x 、y 之和为 8.根据化学方程式2H 2O 2H 2↑+O 2↑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B 该反应的条件是通电C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2:2:1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9.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为( )A 27:32:102B 27:24:43C 4:3:2D 108:96:20410.2A+B =C+ 2D 如果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9B 23C 38D 22通电===11.6 g A与足量的B化合,生成9 g C,若6 g B与足量的A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A 12gB 15gC 18gD 24g12.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 2:1B 3:4C 12:11D 1:113.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809768195f312b3069a55e.png)
广东省汕头市金章学校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无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 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④3.24g 硫和 3.2g 氧化合,生成了 3.2g 二氧化硫A.②和③B.①和④C.②③④D.仅④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g 硫和16g 氧气反应,生成32g 二氧化硫B.2g 氢气和16g 氧气反应,生成18g 水C.20g 硫酸和20g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 硫酸钠溶液D.100g 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 氧化钙和50g 二氧化碳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A.没有改变B.增加了C.减少了D.无法确定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 水受热变成了10 g 水蒸汽B.0mL 水中加入50mL 酒精,总体积100mLC.5 g 蔗糖溶于95 g 水中,总质量为100 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在反应FeS+4HNO3=Fe(NO3)2+2X↑+S↓+2H2O 中X 的化学式为( )A、NH4NO3B、NOC、NO2D、H2S1.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化学上册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版)鲁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化学上册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3b816327284b73f2425034.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微观)分子的种类。
⏹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各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练习1.(2015•青岛)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①②B.②③C.③D.①③2.( 2015•荆州)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15•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4.(2015•滨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2015•潍坊)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a=0.6C.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D.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6.(2015•张掖)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和c是反应物B. d一定是催化剂C. 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 (2015•雅安)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c65ef82af90242a995e59b.png)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8.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X 1.68.8 2.8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4.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5.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8.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9.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12579284ac850ac0242bb.png)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3个硝酸根离子:3NO3-B.2个铝原子:Al2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Mg Cl2 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5.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7.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9.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 56 18 2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为64B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D .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11.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B .X 一定是2CuClC .Y 可能是2H OD .Y 可能是24Na SO12.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 ) A .3个铁离子:3Fe 2+ B .氦气:He 2C .4个氢原子:4H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3.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4f98d820b1c59eef9c7b4b3.png)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依据反响R+3O22CO2+2H2O,推断R的化学式是〔〕A. CH4B. C2H2C. C2H4D. C2H6O2.〔2021•亭湖区一模〕迷信史上每一次严重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迷信的开展,俄国迷信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突出贡献在于〔〕A.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 初次较准确的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C. 提醒了熄灭的实质D.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3.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响后失掉固体mg,那么放出氧气的质量为〔〕A. 〔n﹣m〕gB. 〔m+2〕gC. 〔m﹣2〕gD. 〔n+2﹣m〕g4.以下各项:①分子的数目;②原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响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⑤B. ①⑥C. ②③⑤D. ①③⑥5.纯真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依据这一实验理想能得出的结论是〔〕A. M由四种元素组成B. M的化学性质很动摇C. M中有氨气D. M能够是碳酸氢钠6.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区分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与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参与硝酸钾晶体7.以下表达不适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B. 要失掉18g水,那么参与反响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18gC. 1g硫与1g氧气化合生成2g二氧化硫D. 在置换反响中,参与反响的单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单质质量8.«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迷信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那么X的化学式为〔〕A. Na2O2B. Na2CO3C. Na2OD. Na4C2O69.以下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 假定56g CO参与反响,那么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 假定16g O2参与反响,那么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 假定10g CO2生成,那么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假定5g CO和2g O2混合扑灭,那么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10.实验室应用分解反响制取氧气,一定不能用作反响物的是〔〕A. H2O2B. NaClC. KClO3D. KMnO411.绘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迷信家是〔〕A. 拉瓦锡B. 卢瑟福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二、填空题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作化学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局部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响前质量/g 18 1 2 32反响后质量/g X 26 2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A.反响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是该反响的催化剂C.参与反响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________13.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物质 A B C D反响前质量/g 2 8 30 50反响后质量/g 20 待测 46 16A.B一定是该反响的催化剂B.该反响是化合反响C.B的待测值为8 D.________.14.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响前的质量〔g〕 64 32 4 28反响后的质量(g) 52 2 72 X反响后丁的质量X为________g,反响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该反响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响。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同步检测含解析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同步检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9490cc2af90242a995e579.png)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同步检测含解析【稳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1.在以下各项中,化学反响前后一定没有发作改动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2.在化学反响C+O2CO2 中,生成m个二氧化碳分子,那么参与反响的氧原子个数为〔〕A.3m B.m C.2m D.4m3.有一种新型〝即热盒饭〞,其饭盒底局部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镁和铁的混合物。
运用时翻开隔离层,即发作反响:Mg+2H2O=Mg(OH)2+X↑。
依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响速率的物质B.水电解发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空气中可燃物熄灭必需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镁条在空气中熄灭失掉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与反响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响不契合质量守恒定律5.以下表达完全契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坚持不变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D.1.2 g碳与3.2 g氧气恰恰完全反响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6.修建〝娄新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的严重树立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响如下:S+2KNO3+3C=K2S+X↑+3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O D.N2O7.将6 g碳放在盛有10 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熄灭,两者恰恰完全反响,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3∶2 B.3∶4 C.3∶5 D.3∶88.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知识及典型习题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知识及典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147347cfc789eb172dc887.png)
【基础知识】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溶液和与硫酸铜(CuSO4)(1)反应前称量时,应注意,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反应后称量时,应注意。
(2)现象:、。
(3)结论: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
2、盐酸与大理石(1)图1中实验现象。
(2)结论:有生成,称量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3)图2和图1装置上有何不同:。
(4)图2中的实验现象:。
(5)结论: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归纳: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1、定义: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其他表述:①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的质量总和。
②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__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____。
3、使用范围:①只适用于,不能解释物理变化,②是守恒,不能是或其他方面,③必需是,不参加反应的或剩余的不能算。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改变:①。
2、不变:①②③④⑤⑥3、可能改变:①②。
4、化学反应的实质:【典型习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 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2、(2018•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5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提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训练考试题含答案.doc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训练考试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4253b3d83d049649b6658e8.png)
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训练考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共1题)1.25g大理石和1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反应结束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6.2g,求:(1)反应中生成CO2的质量;(2)该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1)反应后烧杯内减少质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5g+100g-116.2g=8.8g;(2)解:设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25gx8.8g100:44=25gx:8.8gx=80%答: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8题)1.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
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
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
(1)硫酸铵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____mL。
【答案】(1)7:16(2)700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2.自然界中铁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①FeO;②Fe2O3;③Fe3O4;(1)FeO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种氧化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
②共享单车轮胎材料含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式为C9H6N2O2,它有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③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答案】H2O;N2;4;174g/mol;0.5;1.204×1024;H2O+CO2=H2CO3;B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4764e8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5.png)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与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100 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氢气和氧气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分子的数量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4.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5.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等于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无法确定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8.现将2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9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 的质量比为()A.1:1 B.2:1 C.4:1 D.5:19.如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A.5:1:2 B.2:1:2 C.1:1:1 D.2:3:110.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像是()二、填空题11.为了验证质量定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回答下列问题: (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 ) 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 , 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 ( 写出两条即可 ) 2 ① ; ② 。 ) 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该反 9 .( 1 应 ( 填“ 符合” 或“ 不符合” ) 质量守恒定律, 理由是 。
( 二)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1 . D 2 . D 3 . A 4 . B 5 . Y 6 . B 7 . A ) ) 1 2 H H 2 8 .( 2 ( ①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2+O 2 2O 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②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 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 符合 反应生成的 C 导致天平不 9 .( 1 O 2 气体逸出 , ) ) 平衡 ( 2 3 H ①②⑤ ( 2O 1 1 . C 1 2 . B 1 0 . C 或2 1 3 . 2 K C l O K C l +3 O KM n O 2 3 2↑( 4
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 —( 三国·魏) 曹丕
( 二)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轻松搞定基础。 开心自主预习,
。 1 .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质量守恒定律”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2 .下列对“ ) A. 1 0g冰受热融化成1 0g水 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淀粉中一定 3 .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 淀粉 + 氧气。 分析可知, 叶绿素 不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 ) 磷 A.氮、 氧 C.碳、 氧 B.氢、 氢、 氧 D.碳、
点燃 点燃 △ 点燃
M n O 2
克勤克俭, 无悠无荒— — —( 宋) 陈亮
。若 2 1 1 .在反应2 A+ 5 B 2 C+ 4 D 中, 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 ∶ 2 2 . 6gA 与 B 完全反应后, 生成8 。 . 8gD。则在此反应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 A. 4 ∶ 9 B. 8 ∶ 1 1 C. 1 0 ∶ 1 1 D. 3 1 ∶ 4 4 ( 错误的是( 。 1 2 .对反应 X+ 3 N a OH 3 Y+F e OH) ) 3↓ 的分析 , A. X 中含有三价元素 B. X 可能是 F e S O 2( 4) 3 C. Y 中一定含有 N a元素 D. Y 可能是 N a N O 3 并简答有关问题。 1 3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 硫在氧气中燃烧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简答 反应类型为 火焰颜色为 色 还原剂是
市场上便有一种“ 热宝” 出售, 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 撕去保护 1 4 .每到冬天, 膜贴在身体上, 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 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 ) 取小袋内物质, 加入稀盐酸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 ) 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 O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中燃烧 , ; ① ② 。 ( ) 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 C 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3 u S O 4 溶液中 , 填化学式) 。 ( 。
( )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的是 ( 填序号) 。 2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 ) 硝酸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 4 3 NH O 3 +5 2 其中 R 的化学式为 。 4 N O+ 6 R, 幑帯幐
一网打尽。 重难疑点,
氢、 氧三种元素, 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接 6 .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 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催化剂
宽于教材, 举一反三显身手。 源于教材,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 1 0 .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 C l O 2 的新制法 ,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 l +N a C l O 2 C l O 2 N a C l 2 2+
△ M n O 2 △点燃
K n O n O H H 2 2M 4+M 2+O 2↑ 或 2 2O 2 2O+ O +O O O S 分解反应 S 2↑) 2 2 蓝紫 C +C u O u +C O C O C 2 ( ) 1 4 .1 F e +2 H C l e C l 2) F ①C+O 2 +H 2↑ ( 2 ) O 3 F e + 2 O e 3 F e S O C F 2 ② 2 3O 4 ( 4
九年级化学( 下)
。 7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3 C O+F e O 2 F e + 3 C O 2 3 2 ( ) B. C u +A N O uN O C g g 3 3 2+A C. C u +H S O C u S O +H 2 4 4 2↑ D. C u C l S O u S O 2 K C l C 2+K 2 4 4+ 可用下列图示宏观描述。 8 .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光
锰干电池, 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 4 .手电筒中使用的锌 n+2 NH C l +2 M n O 4 2 则 X 的化学式为( 。 n C l 2 NH O, Z ) 2+ 3+X+H 2 A.M n O B.M n O 2 3 C.M n O D.HM n O 3 4 4 现代科学对催化剂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多数情况下催化剂本身与反 5 . 应物一起参加化学反应, 形成易分解的中间产物。已知 X 、 将它们 Y、 O 2 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混合后, 发生下列两步反应: O O O Y Y+X ①Y+O ②X+Y 2 2; 2 2。这两步反应的总 反应式为 X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 +O O X 2 2。按照上述理论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