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知识点: 1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同样,就是求几个同样加数的和的简略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能够先约分在计算。
分数乘法〔二〕知识点: 1 结合详尽情境进一步研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理解打折的含义。
比方: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乘法〔三〕知识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能够先约分。
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二单元:?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1 知识点: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各局部名称。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极点面棱个数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都是长方形〔特其他有两能够分为三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是组,相对的86正方形,其他完满同样的12棱平行且相四个面是完满长方形。
等。
同样的长方形。
〕每个面都是长度都相86都是正方形。
12正方形。
等。
3、知道正方体是特其他长方体。
4、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 + 宽+ 高〕 *4 也许是长 *4+ 宽 *4+ 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 棱长 *12灵便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张开与折叠知识点 1 认识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张开图。
2 认识正方体平面张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 1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结合生活中的实质情况,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知识点: 1 、在观察中,经过不同样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经典例题与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专题讲义】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经典例题与单元检测精讲(学生版)【知识点归纳总结】1. 数对与位置1.数对的意义: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谁对.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3.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经典例题】例: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A、(5,1)B、(1,1)C、(7,1)D、(3,3)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利用直角坐标系把平面上的点与数对应起来,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经典例题】页1例:某文化宫广场周围环境如图所示:(1)文化宫东面400米处,有一条商业街与人民路互相垂直.在图中画直线表示这条街,并标上:商业街.(2)体育馆在文化宫偏45°米处.(3)李小明以6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沿着人民路向东走,3分钟后他在文化宫面米处.3.方向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左、右、前、后.【经典例题】例1:张华面向北方,他的右侧是()方.A、西B、东C、南页2例2: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方向上.A、北偏西30度B、北偏西60度C、北偏东30度D、北偏东60度4.路线图1.看懂并描述路线图:(1)根据方向标确定路线图的方向;(2)根据比例尺和测得的图上距离算出相应的实际距离;(3)弄清楚图中从哪儿按什么方向走,走多远到哪儿.2.画线路图:(1)确定方向;(2)根据实际距离及图纸大小确定比例;(3)求出图上距离;(4)以某一地点为起点,根据方向和图上距离确定下一地点的位置,再以下一地点为起点继续画.页3【经典例题】例:看路线图填空红红从甜品屋出发到电影院,她可以有下面几种走法.请把红红的行走路线填完整.(1)从甜品屋出发,向北走到,再向走到电影院(2)从甜品屋出发,向走到街心花园,再向走到电影院.(3)从甜品屋出发,向走到花店,再向走到书店,再向北走到电影院.5.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1.确定观察点,建立方向标;2.用量角器确定物体方向;3.用刻度尺根据物体方向距离确定其位置;4.找出物体具体位置,标上名称.【经典例题】页4例:(1)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3)客轮在灯塔西偏北35°的方向上,距离是3千米.请画出客轮的位置.页5【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小明家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那么,学校在小明家(),距离是1千米.A.北偏东60°方向上B.西偏南60°方向上C.西偏南30°方向上2.如图,小明家在A点处,那么下面哪句话能准确地表述出小明家的方向?()①小明家在北偏东45°方向上.②小明家在东南方向上.③小明家在东偏北45°方向上.④小明家在东北方向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页63.体育课上,李兰站的位置是(4,2),张华站在李兰的正后方第一个,张华的位置是()A.(5,2)B.(4,3)C.(3,2)D.(4,1)4.华华从家到学校,先向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北方向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西南方向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华华走的路线应该是()A.B.C.5.李老师从办公室向西偏北25°方向走150m到教室,下课后他回办公室的路线是()A.向北偏西25°方向走150mB.向东偏南25°方向走150mC.向南偏东25°方向走150m6.在一张位置图上,小明家的位置用数对(4,3)表示,如果将图的正上方视为北方,学校在小明家西南方向,学校的方向可能是()A.(5,3)B.(3,2)C.(3,3)7.小丽放学回家往西走,学校在她家的()A.东面B.南面C.西面D.北面页78.广场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A.B.C.D.无答案二.填空题(共6小题)9.植物园在超市的北偏东50°的方向上,那么超市就在植物园的方向上.10.如图,从小刚家出发,向°方向走米到达广场,然后再从广场向°方向走米到达银行.11.轮船在灯塔的偏30°方向上,距离灯塔千米.页812.下面是公园的平面图,请你来当小小导游员.(1)小华想去(x,1),它可能是,也可能是.(2)小红现在的位置在(2,1),她想到熊猫馆,应该先向走格,再向走格就到了.页913.按要求填一填.如图,小军要去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方向走米到达超市,再向方向走米到达图书馆,再向方向走米就到达街心花园,最后向方向走米就到达学校.14.观察图.学校在小明家偏度的方向上,距离约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在一幅平面图上,东偏南30°相当于南偏东60°.(判断对错)16.四面八方的四面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判断对错)17.想要准确描述路线,既要确定方向,又要确定距离和途经的地方.(判断对错)18.数对(6,5)和(9,5)所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列.(判断对错)19.小红看小明在东偏南40°距离100米,小明看小红在西偏北50°距离100米..(判断对错)页10四.应用题(共3小题)20.如图是某动物园的平面图,老虎馆的位置被遮住了,你能根据下面的描述,找出老虎馆的位置吗?页1121.如图是一个游乐场的平面示意图.(1)请写出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海洋世界(2,3),假山(,),骑马场(,),溜冰场(,),儿童乐园(,).(2)小刚的位置是(7,2),他想到溜冰场去,请画出他的路线图.页1222.(1)小鸡在白马的面,鲜花在白马的面,鸽子在白马的面.(2)小熊在海豚的面,钟表在海豚的面,树叶在海豚的面.(3)企鹅在小鸡的面,海豚在小鸡的面,钟表在小鸡的面.(4)钟表在鸽子的面,钟表在鲜花的面,、在钟表的西北面.(5)白马在鸽子的面,在小熊的面,在鲜花的面.五.操作题(共1小题)页1323.明确要求,动手操作.(1)在方格图中标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A(1,1)、B(4,1)、C(3,3)(2)画出这个图形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A1B1C1.(3)用数对表示移动后图形顶点A1、B1、C1的位置.A1(,)、B1(,)、C1(,)六.解答题(共2小题)24.如图所示,以学校为观测点,完成下面题目.页14(1)小明家在学校北偏30°方向上,距离是m.(2)小强家在学校北偏°方向上,距离是m.(3)小军家在学校的西偏南40°方向600m处,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小军家的位置.页1525.填一填,画一画.(1)如图:如果图书馆的位置用(4,3)表示,则其它建筑物的位置是:医院,少年宫,公园,商场.(2)王玲家在学校以东300米,再往北400米处;赵华家在邮局以东800米,再往南700米处.在图中标出这2位同学家的位置.(3)上周六,王玲的游玩的路线是(3,4)→(4,3)→(6,4)→(9,5)→(3,6)→(3,4).请按顺序写出王玲先后去了哪些地方?页16【专题讲义】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经典例题与单元检测精讲(解析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小明家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那么,学校在西偏南60°方向上小明家,距离是1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方向的相对性.2.【分析】根据地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小明家的位置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可以判断小明家的方向应该是东北方向,所以②是错误的.根据图上的角度可知,小明家的方向东偏北和北偏东都是45°,所以,①、③、④都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页173.【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由题意知,李兰的位置为(4,2),则他后面的同学与他同列不同行,行数比他多1,所以,张华的位置为(4,3),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李兰站的位置是(4,2),张华站在李兰的正后方第一个,张华的位置是(4,3).故选:B.【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4.【分析】依据地图上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华华先向下走,再向右偏上走,再向下偏左走,到达学校,由此找出路线图即可.【解答】解:A:华华从家到学校,先向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北方向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西南方向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符合题意;B、华华从家到学校,先向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南方向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西北方向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不合题意;C、华华从家到学校,先向东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南方向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不合题意;故选:A.页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5.【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东对西,北对南,此题方向相反,距离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李老师从办公室向西偏北25°方向走150m到教室,所以下课后他回办公室的路线是:从教室向东偏南25°方向走150m到办公室.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方向的相反性,两点之间观测点互换,则方向相反,距离不变是解答关键.页196.【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在图中描出小明家的位置.再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小明家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西南方向(西南方向指西偏南或南偏西45°方向),据此即可摸到学校所在列、行,并用数对表示出来.【解答】解:如图学校的位置是(3,2)或(2,1)或(1,0).在这里只能选(3,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两个方向的知识点:数对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定物体的位置.7.【分析】“小丽放学回家往西走”,说明她家在学校的西面,所以学校在她家的东面.【解答】解:小丽放学回家往西走,学校在她家的东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找准观察点.8.【分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将ABC中的物体位置正确的读出来,即可选择正确答案.页20【解答】解:A:学校在广场的东偏北30°方向上,B: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方向上,C: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上,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排除法是解决选择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质,方向相反,角度、距离不变.【解答】解:植物园在超市的北偏东50°的方向上,那么超市就在植物园的南偏西50°方向上;故答案为:南偏西50°.【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是观察点的确定,同一物体,选择观察点不同,方向也不同.10.【分析】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结合图上所给信息,完成填空即可.【解答】解:从小刚家出发,向东偏北30°方向走200米到达广场,然后再从广场向南偏东40°方向走300米到达银行.页21故答案为:东偏北30;200;南偏东40;3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1.【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灯塔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轮船的方向;轮船与灯塔的图上距离已知,根据图中所标注的线段比例尺即可求出轮船与灯塔的实际距离.【解答】解:10×4=10(km)答:轮船在灯塔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灯塔40千米.故答案为:东,北,4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12.【分析】解(1)小华想去(x,1),即他去第1行,去的列不确定,第1行中只有喷泉和假山.(2)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红现在的位置在(2,1),她想到熊猫馆,应该先向东(或北)走5(或3)格,再向北(或东)走3(或5)格就到了.页22【解答】解:如图(1)小华想去(x,1),它可能是喷泉,也可能是假山.(2)小红现在的位置在(2,1),她想到熊猫馆,应该先向东(或北)走5(或3)格,再向北(或东)走3(或5)格就到了.故答案为:喷泉,假山;东(或北),5(或3),北(或东),3(或5).【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数对与位置、路线图(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13.【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军要去学校,以小军家的位置为观测点,先向正东方向走200米到达超市,再向正北方向走150米到达图书馆,再向北偏东70°方向走400米就到达街心花园,最后向南偏东40°方向走500米就到达学校.页23【解答】解:小军要去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正东方向走200米到达超市,再向正北方向走150米到达图书馆,再向北偏东70°方向走400米就到达街心花园,最后向南偏东40°方向走500米就到达学校.故答案为:正东,200,正北,150,北偏东70°,400,南偏东40°,500.【点评】此题是考查路线图,路线图有两要素:方向、距离.页2414.【分析】抓住确定物体的两大要素:方向和距离,根据图中比例尺,即可得出物体的确切位置.【解答】解:根据图中线段比例尺可得: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是:200×3=600(米),以小明家为观测中心: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约600米.答: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约600米.故答案为:北;西;45;600米.【点评】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测中心,抓住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因为东和南之间是90°,所以东偏南3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60°的方向上,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一幅平面图上,东偏南30°相当于南偏东6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页2516.【分析】四面指东、南、西、北,八方指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解答】解:四面八方指的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四面八方的四面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原题说的是四面,即四个正方方,而不是八方,八方是指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偏方向.17.【分析】描述路线时要确定行走的方向、距离和途径的地方,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要想准确描述路线,既要确定方向,又要确定距离和途径的地方.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找准观察点掌握基本方位.页2618.【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数对(6,5)表示的位置在第6列,第5行,而(9,5)表示的位置在第9列,第5行,即数对(6,5)和(9,5)所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解答】解:数对(6,5)和(9,5)所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页2719.【分析】确定物体位置的两大要素是:方向与距离;根据题意可知:以小红为观测点时,小明在小红的东偏南40°方向100米处,那么以小明为观测点时,正好与已知的以小红为观测点的方向相反,距离相等,即小红就在小明的西偏北40°方向100米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意画图如下:所以,由图可得:小红看小明在东偏南40°距离100米,那么小明看小红应在西偏北40°距离100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两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的距离不变,角度不变,方向相反.页28四.应用题(共3小题)20.【分析】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利用所给方向画出两条射线,两射线的交点就是老虎馆的位置.【解答】解:老虎馆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页2921.【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标出平面图中各个点的数对位置.【解答】解:(1)海洋世界(2,3),假山(7,2),骑马场(6,4),溜冰场(1,5),儿童乐园(5,1).(2)小刚的位置是(7,2),他想到溜冰场去,最近路线是(7,2)→(6,4)→(1,5),画图如下:(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即可)故答案为:7,2,6,4,1,5,5,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页3022.【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1)小鸡在白马的北面,鲜花在白马的西北面,鸽子在白马的东北面.(2)小熊在海豚的南面,钟表在海豚的东南面,树叶在海豚的东南面.(3)企鹅在小鸡的东南面,海豚在小鸡的西南面,钟表在小鸡的南面.(4)钟表在鸽子的西南面,钟表在鲜花的东南面,海豚、鲜花在钟表的西北面.(5)白马在鸽子的西南面,在小熊的东北面,在鲜花的东南面.故答案为:北、西北、东北;南、东南、东南;东南、西南、南;西南、东南、海豚、鲜花;西南、东北、东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页31五.操作题(共1小题)23.【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左方格图中描出A(1,1)、B(4,1)、C(3,3)三点,并连结成一个封闭图形,即三角形ABC.(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A1B1C1.(3)根据平移后A1、B1、C1的位置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来.页32【解答】解:(1)在方格图中标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下图).A(1,1)、B(4,1)、C(3,3)(2)画出这个图形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A1B1C1(下图).(3)用数对表示移动后图形顶点A1、B1、C1的位置:A1(1,5)、B1(4,5)、C1(3,7).故答案为:1,5;4,5;3,7.【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数对与位置、作平移后的图形.页33六.解答题(共2小题)24.【分析】(1)、(2)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小明家与小强家与学校的距离,结合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确定小明家与小强家的位置即可.(3)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先计算小军家与学校的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确定小军家的位置即可.【解答】解:(1)300×3=900(米)答:小明家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是900m.(2)300×4=1200(米)答:小强家在学校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是1200m.(3)600÷300=2(厘米)小军家的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东;900;西;45;12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页3425.【分析】(1)由“图书馆的位置用(4,3)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医院、少年宫、公园、商场的位置.(2)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学校的位置为观测点,王玲家在向右3格,再向上4格的位置;以邮局的位置为观测点,赵华家在向右8格,再向下7格的位置.据此即可在图中标出王玲家、赵华家的位置.(3)根据用数对描述的王玲游玩的路线图,即可确定王玲先后去过的地方.页35【解答】解:1)如图:如果图书馆的位置用(4,3)表示,则其它建筑物的位置是:医院(8,2),少年宫(6,4),公园(9,5),商场(7,9).(2)王玲家在学校以东300米,再往北400米处;赵华家在邮局以东800米,再往南700米处.在图中标出这2位同学家的位置(下图).(3)王玲从家(3,4)出发,先后到了书店(4,3)、少年宫(6,4)、公园(9,5)、体育馆(3,6),然后回到家(3,4).故答案为:8,2;6,4;9,5;7,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个方向的知识点:数对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特征的位置(路线图).页36页37。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是北师大版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将在这一年里进一步深化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概念的理解,并开始接触更为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
以下是对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1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应全面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分数的值不变。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应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了解小数的性质,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会将小数与分数进行互化,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整数的四则运算:学生应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理解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
掌握运算定律在整数运算中的应用,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
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4方程与不等式的初步认识:学生应初步了解方程的概念和形式,能够识别简单的方程,并学会用等式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如移项法、合并同类项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初步了解不等式的概念,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空间与图形1多边形的面积: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应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地面需要铺设的地砖数量等。
2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学生应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整数
1.正整数、零、负整数。
2.整数的大小比较。
3.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口算。
二、分数
1.整数与分数的互化。
2.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数的基本运算。
三、小数
1.小数的认识和读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口算。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
1.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2.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和计算。
3.同类图形的面积比较。
五、时间
1.日、周、月、年的认识和计算。
2.钟表时间的认识和读法。
3.时间的加减和口算。
六、数据与图形
1.统计和整理数据。
2.直方图、折线图和饼图的认识和制作。
3.读图、解题和口算。
七、几何
1.线段、角、直线和平面的认识和描绘。
2.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和制作。
3.重要图形的特征、性质和计算。
八、算式
1.加、减、乘、除算式及口算的运算法则。
2.约分、通分和分配律。
3.算式和实际问题的联系和解决。
九、有理数
1.整数、分数、小数的统称。
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十、图形变换
1.图形的移动、翻转、旋转和对称。
2.图形变换和位置关系的认识和运用。
3.解题、创作和口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有关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有关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1.统计工作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特别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需要用到。
因为人们为了有目的地调查和研究一些问题,就要搜集数据,积累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这就要用到统计的方法。
例如,要研究五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的状况,就要对五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测量,从整理、分析这些测量得到的数据,就可以知道五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的状况。
又如,电视机厂要了解本厂生产的一批电视机的质量,就要对这批电视机进行质量检查,从整理、分析质量检查得到的数据,就可以确定这批电视机的质量。
2.我们用统计方法来研究一些问题的时候,有时因为要统计的对象很多,或者某项数据的取得必须进行破坏性试验,因而不可能或不允许对每个对象都一一加以考察研究,一般只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研究,以此来推断要研究的整个事物的规律性。
例如,要研究我国十周岁儿童的身高状况,全国有上千万十周岁儿童,不可能对每个十周岁儿童的身高都进行测量,一般只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典型测量,以此来推断全国十周岁儿童的身高状况。
又如,要检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一般只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实际检查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根据检查情况来推断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不允许对这批灯泡全部进行使用寿命的检查。
3.在统计里,我们把研究某个事物时所取得的数据,一般常用同类事物中一些数据的平均数来刻画这个事物的一般水平。
平均数又称平均指标。
平均数的主要作用有:(1)利用平均数可以比较同一时期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上的差别。
(2)利用平均数可以反映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3)利用平均数可以估计、推算其他有关指标,如事物总体的总量。
此外平均数还可作为制订各种定额,如劳动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费用定额等的参考。
一般地说,如果有n个数x1,x2,…,x n,那么这里的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又叫做算术平均数)。
例1某班组有6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一日的产量分别为20、24、25、28、29、30件,求这6名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1)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2)也可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3)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补充知识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见下图: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来得到。
注意:对于某些分数也可以将它化为分母是10、100、1000之类的分数,然后再直接写成小数形式。
例如:5、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二单元《长方体(一)》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注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 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 = ( 长+宽+高 )×4 或者 长×4+宽×4+高×4 正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棱 长×12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 长+宽+高=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4 长=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4-宽-高正方体: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12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 来判断。
正方体展开规律(四类)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顶 点 个 数面棱个 数 形 状 大小关系 条 数长度关系长方 体 86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如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2)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4、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计算出结果(除不尽时,可按要求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第二单元长方体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平面图形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长方体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一样,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3、正方体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外表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长方体的外表积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或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正方体的外表积。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将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即可。
这种情况下,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数值越大;分子越小,数值越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再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即可。
这种情况下,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数值越大;分子越小,数值越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先将带分数化为分数,再按照同分母或异分母的方法进行加减运算,最后将结果化为带分数。
4、最终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七、总结分数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后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与除法有密切关系,可以表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分数具有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约分。
分数和小数可以互相转化,方便比较大小。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注意同分母和异分母的情况,最终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
计算出的结果如果能约分,就要化为最简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先通分,将分母变为相同的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加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常见的几何体,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8个顶点和12条棱,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一样长。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有8个顶点和12条棱,棱长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即(长+宽+高)×4或长×4+宽×4+高×4.如果已知棱长总和,可以通过公式计算长、宽、高的值。
长方体的高可以用公式h=L÷4-(a+b)来计算,其中L 表示棱长总和,a和b表示长和宽。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长方体的高度。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可以用公式L=12a来计算,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数学题讲解
第一节两位数的乘法1. 两位数的乘法是指由两个两位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在进行两位数的乘法时,首先需要将两位数的个位相乘,然后再将十位相乘,最终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积。
2. 计算34乘以12的积。
计算个位数4乘以2得到8,然后计算十位数3乘以2得到6,最终将8和6相加得到最终的积为408。
34乘以12的积为408。
3. 在进行两位数的乘法时,需要注意进位的问题。
如果个位相乘得到的结果大于10,那么需要向十位进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十位相乘和个位相乘得到的结果的位置关系。
第二节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指由两个三位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的结果。
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按照个位、十位和百位的顺序进行运算。
2. 计算345加上189的结果。
将个位相加得到4加9等于13,然后将十位相加得到4加8等于12,最后将百位相加得到3加1等于4。
最终得到的结果为534。
3. 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借位的问题。
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那么需要向高位借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第三节四则混合运算1.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题中同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运算。
2. 计算23加上45再乘以2再减去12的结果。
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先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得到23加45等于68再乘以2等于136,然后再减去12得到最终结果124。
3.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的运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运算过程中的进位、借位和小数点的处理。
第四节解方程1. 解方程是指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找出符合某一特定规律的数值。
在进行解方程时,需要根据方程的形式和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
2. 解方程2x+5=15。
将方程化简为2x=10,然后将x的系数移项得到x=5。
方程2x+5=15的解为x=5。
3. 在进行解方程时,需要注意变量的移项和整理方程的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一: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文章来源课件 w w w.5y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 3.12323…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2021年小学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长方体的认识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围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5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应用:判断所给图形能否组成长方体,可以根据长方体的特征一组一组地进行寻找,看看能否找到3组相对应的面。
知识点二:展开与折叠1 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1)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可以把正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就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在展开图中,正方体的6个面是相连的,相对的面完全隔开。
(2)将展开图沿虚线(折痕)向内折,能重新折叠成正方体。
(3)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由6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
(4)正方体的展开图,可分四个类型错误!“一四一”型:中间四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各一个错误!“二三一”型:中间三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分别是两个和一个错误!“二二二”型:中间两个正方形相连,两侧各两个错误!“三三”型:两侧各三个2 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并且相对的面完全隔开;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3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与其他四个面相邻,但只有一个相对的面,所以只要找到一组相对的面,也就同时确定了它们与其他四个面的相邻关系,从而能够通过想象把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
(2)判断一个图形折叠后相对应的面,可以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先确定一个面为下面,再想象折叠的过程,从而找出相对的面,也可以用实物折一折,直观地找一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最大公因数
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列举法、集合法、短除法;
2.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3.如果两个数是相邻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最大公因数也是1;
4.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偶数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二)约分
1.约分的定义: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不能再约分了,就是最简分数。
2.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
(三)最小公倍数
1.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2.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3.如果两个数是相邻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四)分数的大小
1.通分: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2.分数大小比较:
(1)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2)同分子分数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3)异分子、异分母分数比较,先通分,再比较;
(4)分数比较大小捷径:蝴蝶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甲数是20,乙数是甲的,乙数是多少? 20×= 16 答:乙数是16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4、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5、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计算结果要求约成最简分数。
6、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乘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小于乘数;乘数乘以等于1的数,积等于乘数;乘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乘数;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 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每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拼组:每拼组一次就少2个黏合面的面积。
长方体的切割:每切割一次就多2个切割面的面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从外部测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从内部测量)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
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cm³。
如半个大拇指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³。
如粉笔盒的体积你大约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m³。
如1张讲台桌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常用的容积单位有:毫升ml、升L①手指头、苹果、火柴盒体积较小,可用3厘米作单位分米作单位②西瓜、粉笔盒体积稍大,可以用3③矿泉水瓶、墨水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④热水瓶等较大盛液体容器、冰箱可用升作单位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集装箱用“立方米”作单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五下)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最后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
2、通分是求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约分是求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3、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 ×c+b ×c 减法性质:a-b-c=a-(b+c)除法性质:a ÷b ÷c=a ÷(b ×c)4、分数与除法:a ÷b=ba (b ≠0); 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
5、小数化分数:有几位小数,分母就有几个0,小数点去掉作分子,最后结果要约分。
例:0.24=10024=256 1.8=1018=59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每个面都相等,每条棱都相等。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展开图:相隔一格的两个面是相对的。
4、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 +宽×4 +高×4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5、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2 +长×高×2 +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1、整数乘分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
最后结果要约分。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3、谁比谁多(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为标准。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8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北师大版(含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8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1. 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分类: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①一般在数据种类较多,数据又不是非常大时使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②在数据种类较少,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使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两种统计图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2.注意写单位,画纵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和横坐标上的“0”.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用阴影填充,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或一个不涂,一个涂阴影.5.在每个图的上方都要写标题.【经典例题】例1:(1)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数学小组,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39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分析:由图可知:数学小组男生有20人,女生有16人;文艺小组男生有18人,女生有27人;科技小组男生有39人,女生有19人.由以上数据求解.解:(1)39>20>18;科技小组的男生最多;16<19<27;数学小组的女生最少;数学:20+16=36(人);文艺:18+27=45(人);科技:39+19=58(人);58>45>36;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总人数:36+45+58=139(人);男生:20+18+39=77(人);女生:16+27+19=62(人);77-62=15(人);58-36=22(人);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故答案为:科技,数学,科技,数学;139,15,22.点评:本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类题目先根据图例读出出数量,再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2. 复式折线统计图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3.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4.区别: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经典例题】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3:40-2:00=100(分钟),30÷100=0.3(千米);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故答案为:正;0.3.点评: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成正比例的意义.3. 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经典例题】例1: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例2: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分析:用三种糖混合糖的总钱数除以总千克数就是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再用平均价乘2千克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是:(14×4+10×3+8×5)÷(4+3+5),=126÷12,=10.5(元),买2千克混合糖果的价钱是:10.5×2=21(元),答: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21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那2千克混合糖的价钱即可求出.【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得快2.下面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幅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B.同时分析多只股票的走势,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C.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3.王大妈把收获的苹果装在同样大的筐里,一共装了60筐.她从中任意抽出6筐称一称,结果分别是37千克、38千克、42千克、41千克、40千克、39千克.她大约一共收获苹果()千克.A.240B.1800C.24004.一次数学考试,五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2分、82分、82分、a分、82分,而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正好是众数,那其中a()A.高于82B.等于82C.正好是72D.以上答案都不对5.10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图所示),问:亮5的人心中想的数是()A.8B.9C.10D.116.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A.缺少图例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D.看不出哪个月的销量最多二.填空题(共6小题)7.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人.(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人.(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A.1.49米B.1.58米C.1.61米8.一桶水,需要2个人一起抬.3个人要把水从离家18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个人要抬米.9.小红数学、语文、英语成绩分别是92分,96分,100分,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分.10.妈妈37岁,淘气9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岁.11.看图并解答问题.如图是小强和小刚两位同学参加800米赛跑的折线统计图.(1)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比赛途中在米处两人并列.(2)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秒.(3)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米.12.有A,B两个国家,A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5%,B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如图所示,图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着两国的人口变化情况.三.判断题(共4小题)1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判断对错)14.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75,丙数是9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判断对错)15.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判断对错)16.陈强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1分,英语88分,由此判定数学成绩一定高于92分.(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17.小红(女)每年生日都测量身高,下图是她7~15岁的身高与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比较的统计图.①小红的身高从多少岁到多少岁增长幅度最大?②和同学说一说小红的身高与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比较的变化情况.18.小宇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了3分,他的英语考了多少分?19.小明前3天共看书20页,后4天每天看16页,这星期他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20.李大伯把收获的黄豆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袋.他称了其中的4袋,结果分别是39千克、41千克、43千克、38千克.李大伯大约一共收获黄豆多少千克?21.为配合市政府提出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倡议,小枫和小楠就学校所在的社区开展了“我经常选择的出行方式”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每人只能选择一种出行方式),并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后,做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枫和小楠一共随机调查了多少人?(2)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选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有多少人?(4)若该社区约有15000人,请你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社区有多少人会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22.运输队要运300吨货物,前5天平均每天运36.4吨,剩下的要用4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五.操作题(共1小题)23.看图填空.小华和小明上周的体温自测记录情况统计图(单位:℃)(1)上图表明,的体温比较稳定,的体温变化较大.(2)体温超过37℃人就会生病,图中显示生病了.(3)这一周小华的最高体温是,小明的最高体温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D错误);在第4秒,小狗和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是错误的,B正确.另,图中的BC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解答】解:由分析得: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A和D错误;在第4秒,图中的BC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判断选项C是错误的;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2.【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B、同时分析多只股票的走势,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法正确;C、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题意,可把6筐的重量相加的和除以6即可得到平均每筐的重量;再用平均每筐的重量乘60即可得到一共收获苹果的总重量.【解答】解:(37+38+42+41+40+39)÷6×60=240×10=2400(千克)答:她大约一共收获苹果2400千克.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总数÷份数=平均数.4.【分析】根据五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2分、82分、82分、a分、82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正好是众数,可得五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所以得92分、a分的两个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所以用82乘以2,再减去92分,求出a是多少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五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得92分、a分的两个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82×2﹣92=164﹣92=72答:a正好是72.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出五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进而分析出得92分、a分的两个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5.【分析】先设亮5的人心里想的数,利用平均数的定义表示亮5的人心里想的数;亮7的人心里想的数;亮9的人心里想的数;亮11的人心里想的数;亮13的人心里想的数,最后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先设亮5的人心里想的数为x,那么亮7的人想的就是:12﹣x,亮9的人想的就是:16﹣(12﹣x)=4+x,亮11的人想的就是:20﹣(4+x)=16﹣x,亮13的人想的就是:24﹣(16﹣x)=8+x 所以x+x+8=14×2,2x+8﹣8=28﹣8,2x÷2=20÷2,x=10,因此亮出5的人心中想的数是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均数的相关计算及方程思想的运用;此题题意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从哪下手却不容易想到,一般地,当数字比较多时,方程是首选的方法,而且多设几个未知数,把题中的等量关系全部展示出来,再结合题意进行整合,问题即可解决.6.【分析】一幅完整的复式统计图除写上标题、绘制时间、数据外还要标注出图例,此图缺少图例.【解答】解:如图,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缺少图例.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条形图的识别能力.从图中分不清哪个图表示冰箱和取暖器,进而不能确定冰箱和取暖器的数量.既缺少图例.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1)用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解答;(2)把三段的男生人数加起来即可解答;(3)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解答】解:(1)12﹣10=2(人);答: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2人.(2)3+12+6=15+6=21(人);答:这个班男生共有21人.(3)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填B.故答案为:2,21,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以及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8.【分析】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180×2=360米,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360除以3就是平均每人要抬水的米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80×2÷3=360÷3=120(米)答:平均每人要抬120米.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的难点是理解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2个180米,而不是1个180米.9.【分析】根据题意,可把三科成绩相加的和再除以3即可得到三科的平均成绩.【解答】解:(92+96+100)÷3=288÷3=96(分)答: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故答案为:9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总分÷科数=平均分.10.【分析】先把妈妈和淘气的年龄相加,求出两人的年龄和,再用年龄和除以2即可求出两人的平均年龄.【解答】解:(37+9)÷2=46÷2=23(岁)答:两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11.【分析】(1)由表示小强、小刚跑的路程与时间的拆线可以看出,前400米小刚的比小强跑得快一些;到500米时小强追上了小刚,二人并列.(2)跑完800米,小强先到达终点,用时4.5分钟,小刚后到达终点,用时6分钟.小强比小刚少用6﹣4.5=1.5分钟,再乘进率60化秒.(3)小刚前2分钟跑了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的米数.【解答】解:(1)答: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小刚,比赛途中在500米处两人并列.(2)6﹣4.5=1.5(分)1.5分=90秒答: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小强,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90秒.(3)400÷2=200(米)答: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200米.故答案为:小刚,500,小强,90,200.【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2.【分析】A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5%,B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也就是说A国的人口2008年比2007年增长,B国的人口2008年比2007年下降,图(B)正好反映了这一特征.【解答】解:A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5%,B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如图,图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着两国的人口变化情况.故答案为:(B).【点评】关键抓住A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5%,B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及两个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来判断.三.判断题(共4小题)13.【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的条形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14.【分析】先求出三个数的平均数再判断即可.根据题意,先求出甲乙两数的和是75×2=150,再加上90,然后除以3即可.【解答】解:(75×2+90)÷3=(150+90)÷3=240÷3=80答: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个数的和.15.【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6.【分析】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由此可以求出三科的总成绩,然后用总成绩减去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即可求出数学的成绩,再与92分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92×3﹣91﹣88=276﹣91﹣88=185﹣88=97(分)97>92数学成绩一定高于92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这样判断:91,88都小于92,要使平均分达到92分,第三个数就一定大于92.四.应用题(共6小题)17.【分析】①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当表示小红的身高的折线最陡时,其年龄增长幅度最大(或者对每年的身高求差,也可得出身高的增长情况,然后进行比较,找到增长最快的年龄段).②从整体看,小红的身高比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比较,小红的身高偏低.但是在她9岁的时候是最接近标准身高的.(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解答】解:①从8岁到9岁,表示小红身高的折线最陡,所以,从8岁到9岁,小红的身高增长幅度最大.②从整体看,小红的身高比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比较,小红的身高偏低.但是在她9岁的时候是最接近标准身高的.(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8.【分析】先用“93﹣3”求出三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根据“平均成绩×科目的数量=总成绩”算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和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总成绩,进而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总成绩”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93﹣3)×3﹣93×2=270﹣186=84(分)答:他的英语考了84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三门课程的总成绩和两门课程的总成绩,然后相减即可.19.【分析】后4天每天看16页,根据乘法的意义,后4天看了16×4页,用前3天的总页数加上后4天的总页数,除以总天数,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解答】解:(20+16×4)÷(3+4)=84÷7=12(页)答:这星期他平均每天看了12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然后再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0.【分析】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数据的个数”代入数据求出4袋的平均重量,然后再乘60袋解答即可.【解答】解:(39+41+43+38)÷4×60=161×15=2415(千克)答:李大伯大约一共收获黄豆2415千克.【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21.【分析】(1)通过观察两幅统计图可知,骑自行车的有6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选择其他方式出行的有36人,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3)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4)把该社区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选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数占总人数的40%,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另外,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步行出行的人数有多少人,据此完成统计图.【解答】解:(1)64÷32%=64÷0.32=200(人);答:小枫和小楠一共随机调查了200人.(2)36÷200=0.18=18%;答: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3)选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数占总人的:1﹣32%﹣18%﹣10%=40%;200×40%=80(人);答:选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有80人.(5)1500×40%=1500×0.4=600(人);答:该社区有600人会择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步行出行的人数有:200×10%=20(人);作图如下:【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2.【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6.4乘5计算出已经运走的货物吨数,再用总吨数减去已经运走的吨数即是剩余的吨数,最后再用剩余的吨数除以4即可.【解答】解:(300﹣36.4×5)÷4=118÷4=29.5(吨)答:平均每天要运29.5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剩余的货物吨数,然后再除以4即可.五.操作题(共1小题)23.【分析】(1)根据表示小华、小明体温变化情况的折线即可看出,折线波动不大,表明体温比较稳定,折线波动大,表示明体温变化大,不稳定.(2)根据折线统计衅很容易看出小华的体温超过37℃,他生病了.(3)由折线统计图即可直接看出.【解答】解:(1)上图表明,小明的体温比较稳定,小华的体温变化较大.(2)体温超过37℃人就会生病,图中显示小华生病了.(3)这一周小华的最高体温是40℃,小明的最高体温是37℃.故答案为:小明,小华,小华,40℃,37℃.【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概念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3、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4、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
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5、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
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7、分数化成小数的办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除不尽时平日保留三位小数。
8、在分数化成小数时,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分数单位:用分子是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和1除外)的分数(即几分之一)作为分数单位。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2.1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熟悉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称号。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点个数个数面形状大小关系条数棱长度关系86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是特殊的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相对的面是正长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③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四、约分(最简分数)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真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3、(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②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①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②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长方体(一)》一、长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叫棱长。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有12条棱,12条棱分成3组,每组4条棱一样长。
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代表长方体的长、宽、高。
当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它的另外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此时它有8条棱一样长。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正方体有6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一样长。
(面面相等、棱棱相等)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又叫立方体。
4、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知道棱长总和,会求长、宽、高。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4+宽×4+高×4L=(a+b+h) ×4 或者:L=a ×4+b×4+c×4.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12a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二、展开与折叠知识点:1、认识并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一、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三种情况1、正方体展开后有四个面在同一层正方体因为有两个面必须作为底面,所以平面展开图中,最多有四个面展开后处在同一层,作为底的两个面只能处在四个面这一层的两侧,利用排列组合知识可得如下六种情况:2、正方体展开后有三个面在同一层有三个面在同一层,剩下的三个面分别在两侧,有如下三种情形:3、二面三行,象楼梯;三面二行,两台阶三、长方体的表面积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上面=下面=长×宽前面=后面=长×高左面=右面=宽×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 ×2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²4.把一个正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大了,增大了原来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
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减少了原来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
四、露在外面的面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分数乘法(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法(二)知识点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补充知识点:打几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例如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
分数乘法(三) 知识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分数除法》一、倒数1、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
(1)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2) 大于1的整数的倒数:就是这个整数分之一。
(3)1的倒数仍是1;(4)0没有倒数。
是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不等于1。
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5)找小数的倒数要把小数化成分数,在找它的倒数。
也可以用1除以这个小数,得出这个小数的倒数。
(6)找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在找它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一)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
2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b a ÷m = b a ×1m =b am分数除法(二)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一个数m 包含几个b a ,用除法:m ÷b a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总结: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
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除法(三)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一个数的ba 是m,求这个数。
(1)列算式:m ÷ba(2)利用方程解决:先找等量关系式:一个数×ba =m解:设这个数为x ba×x= mx = m ÷ba知识点:1、列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1)、解方程法:设未知数,这里的单位“1”未知,所以设单位“1”为x ,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解这个方程。
(2)、算术方法:用部分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判断单位“1”①一般来说,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某个数”就是单位“1”②数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③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3、理解打折的含义:“打折”指的是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把原价看成单位“1” 如:打8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 打八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程知识点归纳总结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3χ表示χ的3倍是多少或3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2:1.5χ表示χ的1.5倍是多少或1.5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这叫做积不变性质)3、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 乘法分配律: a ×(b ± c) = a ×b ± a ×c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简记“·”,也可以省略不写。
(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a ×a 可以写作a ·a 或a ² ,a ²读作a 的平方或a 的二次方。
2a 表示a+a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