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四章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 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 以反省。‛ 梁启超一战后到欧洲考察后指出: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中,好 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 途是生是好。‛
既然西方人对自己都怀疑了,那么中国人为什么 还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呢? 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 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可以看出他
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敬告青年》
陈独秀(1880-1942) 安徽怀宁人
胡适(1891-1952) 安徽绩溪人
第四章第四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重要内容重要内容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
“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 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 的出路。‛ ——毛泽东
李大钊: 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 物质之下。
‚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以渡世危崖。‛
思考:
对西方的怀疑只是说明了转向的必然性,为什么 转向东方、转向马克思主义?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1949)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四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四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四章)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单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结束;战争引发了一系列革命,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格局,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建立,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简答](1)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①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②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重点笔记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 鸦片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
-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 洋务运动的成果和不足
第四章: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影响
第五章: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第六章: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五四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 ) (2)直接导火线 ) (3)五四运动的经过 ) (4)五四运动的结果 )
(1) 历史条件 ) 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 亡则国家亡! 亡则国家亡! ______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


(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 倡导“五四” 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 究院院长等。 究院院长等。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性 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1915年 青年杂志》 标 志: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基本口号: 民主、 基本口号: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和共产主义者, 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 前途无限忠诚。 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弱点: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 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3)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怀疑的原因:
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向外国学习的过程经 历了三个阶段:
(3)辛亥革命既成功有失败,中国先进分子 从制度层面推进到文化层面——观念形态的革命: 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所以从路径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步为科技进步, 第二部由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 第三步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加思想解放。
军阀势力的异常的特点:
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 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 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的和地盘 的军阀。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 下的武制,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更带有动 乱性和黑暗性。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 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因为‚我们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 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 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
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 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学生起 到了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一九二〇。 原来如此一老叟, 教我如何再想他。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 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 ‚赛先生‛(Science)。
毛泽东家世、家庭
据《史记 · 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 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 于江南九嶷”。
《七律· 答友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立显荣朝士 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20)远 世代永承昌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 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 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民主‛与‚科学‛ 与中国传 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 地。 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 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 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 新国家‛ 的目标不相适应。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 表《狂人日记》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 开始用鲁迅笔名射向封建礼 教的第一支标枪。
3、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作《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 传统》的讲话: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 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 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 绩。”
•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13位代表:
• • • • • • 李 达(1966)、李汉俊(1927) 张国焘(1979)、刘仁静(1987) 毛泽东(1976)、何叔衡(1935) 董必武(1975)、陈潭秋(1943) 王尽美(1925)、邓恩铭(1931)、 陈公博(1946)、周佛海(1948)、包惠僧 (19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第四章
③不少领导人看问题很片面,存在绝对肯 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 世纪40年代创立,不 过在俄国十月革命前 ,中国人并没有真正 了解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在初步分析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指出党的最 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 阶段的革命纲领应是: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李大钊
李大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 先驱。 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其中《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全面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著作。
11是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一九二二年一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去安源毛泽东去安源油画油画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922919229工人运动高潮中南方工人工人运动高潮中南方工人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工人罢工192210192210本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北本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北方工人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方工人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219232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周恩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蔡和森等; 来、蔡和森等; 以毛泽东为例: 以毛泽东为例:“我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
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 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 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斗争》 (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1920年冬, 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 果实后, 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 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袁世凯垮台,北洋军阀集团分裂。 袁世凯垮台,北洋军阀集团分裂。各派军阀 为争夺中央权力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实力进行激 为争夺中央权力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实力进行激 烈的争斗。 烈的争斗。 主要的军阀(三大派系): 主要的军阀(三大派系): 直系冯国璋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 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第一, 第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一是“彻底性”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 泽东指出: 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 姿态, 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封建势力的联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第四章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 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 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 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 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 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 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 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 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 提倡文学革命.主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 代就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 26,改组后的国民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27,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共产党人澎湃,阮啸仙,毛泽东等 在国共合作期间的广州举办. 28,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坚持时间 最长的一次,达16个月之久. 29,中国四大:1925年1月召开.提出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 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第四章地的大事变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 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 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 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 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 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 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4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4章

第四章(一)1.识记:(1)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罩着中国大地。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尊孔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

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2)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2.领会:(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 给予中国人民“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 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推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 以十月革命胜利的实施昭示这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4) 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1) 发生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3)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二)1.识记:(1)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式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成为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人物。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 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是董必武等。
陈独秀 1919年12月,在 新青年上发表《本志宣 言》,指出“我们相信世 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 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的罪恶, 现在是应该抛弃了”。 1920年9月,他在《谈政 治》一文中,阐明了无产 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的思想,指出劳动者“不 能不组成一个阶级”,不 能不用革命的手段去占领 权力阶级的地位,“建设 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 的国家” 。
“五四”时期出版的主要进步报刊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 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 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 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 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正如久 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然 喷味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2)新文化运动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 识分子圈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所 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思想方法 上存在着主观性和片面性。好的就是绝 对的好,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如他们对 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 分否定。表明他们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的批判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杨 匏 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 1918年,和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革 命团体“新民学会”。1918年8月,他为了组织留法 勤工俭学到北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1919年 7月,他主编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出版的《湘江评 论》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宣传社会主义,宣传 反帝反封建。1919年冬天,他为了扩大湖南各阶层人 民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第二次到北京,进一步研读了 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论》 • 进步党:《晨报》《时事新报》《解放与改
造》 • 《浙江潮》《劳动者》
共产国际输出革命
1919年苏俄宣布无条件废止帝俄从中国夺得的一切权 益
1920年报界认为这是“世界人类从来未有之义举” 1920年,维金斯基来华,介绍十月革命,寻找同志 俄国共产党人不相信“一国社会主义”,因而成立共
产国际 西方共产主义运动失败,列宁把注意力转向东方 维金斯基拜访李大钊和陈独秀 酝酿建党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的转向
社会主义蔚为思潮
• 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是新时代来临者是 无政府主义
• 北洋政府封锁十月革命的消息 • 知识分子主要从欧美渠道了解十月革命 • 知识分子心仪的社会主义仍然是欧美国家
流行的改革型社会主义,而非苏联革命型 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 一战结束之后,知识分子希望收回青岛, 捍卫国家主权
• 知识分子对欧美的行为竟然是无尽的失望
• 陈独秀对威尔逊的评价:原来是“世界上 第一个好人”,现在是“威大炮”
• 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向往社会主义
• 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不满, 也不相信北洋政府对十月革命的污蔑。
• 欧战时期,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 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代产业工人产生了, 但不到全体人口的0.5%。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从1927年3月到8月,约有30000人被杀,25000人被捕。以省份论, 湖南最惨,有20000人被捕,5000人被杀。其次广东省,有1500人被 杀,5000人被捕。
• 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马日事变 • 汪精卫反共 • 八一南昌起义 • 八七会议
• 1920年的报刊杂志中,有一半多带有“不同程 度的社会主义倾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资产 阶级
三民 主义
资产阶 级共和 国 人民民 主专政 的国家
资本 主义
无产 阶级
马克 思主 义
社会 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 陈独秀、 陈独秀、李大钊等
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出于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可行性的怀疑,促 使中国先进分子另辟蹊径,探索救国新方案。在经 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 进分子做出的一种历史性选择。 (P100)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明 显暴露出来。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 (3)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屡次失败的事实, 使国人对资本主义建国可行性产生怀疑。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靠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虽然成立 时只是很小的政党,却拥有马克思主义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时只是很小的政党,却拥有马克思主义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外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入: 外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入: 英国: 万两-——4900万两 英国:9600万两 万两 万两 法国: 万两——150万两 法国:520万两 万两 万两 德国: 万两——0 德国:2800万两 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 中国外贸赤字:1.66亿——1600万两 亿 万两 丝绸出口: 丝绸出口:87517担——131506担;新登记 担 担 工厂418家,新增资本 工厂 家 新增资本15858万元 万元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 返 回 ] [ 首 页 ]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
阅读次数:3761 发布日期:2009-3-24 责任编辑: litb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 的领导者、组织者。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 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 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无数革命的先烈, 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 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确立党的名称
制定党的纲领
明确中心任务 选举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演了中国 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红色旅 程的伟大起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 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 民主主义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遭到破产之后,没有受到欧 洲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影响。
“一个革命的政党在革 命高潮中完全不能领导, 可见他快要死亡了,故此 次运动中的一般新领袖对 于国民党均不满意,而有 利于新的政党产生,中国 革命需要组织各派力量以 反对帝国主义而引导革命 的党了。‛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 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 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 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 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 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 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 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 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 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 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 《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 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 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 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 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 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 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 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 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 击。‛ —— 斯 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重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
本章提示
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新的时代条件;
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4、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中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中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经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
表现:
1、马克思主义菱的翻译和出版;
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六、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工人运动方面
2、农民运动方面
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1、黄埔军校成立
2、孙中山北上
3、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五卅运动
5、省港大罢工
八、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1925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

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实现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

(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1、工人运动方面
2、农民运动方面
九、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
1、1926年5月,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

2、1927年4月12日,上海发动政变。

3、1927年7月14日,汪精卫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

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