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1.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里所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而言的,就是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客体”,学生才是他们自己学习进步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因此,教师所展开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发展、高素质的发展中的社会人。

而这个目的能否达到,学生学的好不好,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的学习环境再好,教师教的再努力,如果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没能发动起来,学生自身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那学生本人还是学不好的。

只有把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培育起来了,学生自己愿学了,才能通过他们自己具体的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做”,才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知识,增强生活本领;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他们才能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爱上学习,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才能在这个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竞争强的社会中,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能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增强竞争力,而不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而所有这一切的实现,若没有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只能是天方夜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说,学生的“学”,是他们自己获得知识能力的内因,是根本性的途径,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是根本无法代替学生本身的学习活动的。

在学生个体进行认知社会、实践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由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不断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不断形成了知与不知,能与不能”,愿与不愿的矛盾。

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主动心态,使这种新的要求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师生双方的积极努力,矛盾得以解决,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内容提要:本文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几个方面论证了学生是自身发展和转变的主体。

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主体认识实践发展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否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尊重这个事实,将关系到在处理师生关系,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何种态度,从而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

外界的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映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只有真正尊重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时才能真正实现。

主体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人。

不能把教育看成是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更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作为商品生产的过程。

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另一个主体,在两个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

以上提到的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与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一方面表现为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能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则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的观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心”即主体意识,“行为”即主体能力,二者共同构成整体人的完整素质。

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发展,逐步实现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坚持民主作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探求的空间。

小学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制定教案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差异化教学计划,让不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并考虑到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发现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问题导向、情境引导、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探究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形式,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通过评价制度的完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评价应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五、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讨论交流,并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并提升自我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改123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改123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摘要]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思想品德课具有明理、激情、导行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提高道德认识,激发、诱导道德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学习行为,挖掘出潜在的各种能力,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的注入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新知识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思品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国内外有许多教育家和学者作了解释,现综合概括一下,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这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简单的说,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

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自立性(1)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2)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3)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角色。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有趣的教学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

引导与促进学习: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问题引导、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特长。

反馈与评价: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态度。

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1.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里所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而言的,就是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客体”,学生才是他们自己学习进步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因此,教师所展开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发展、高素质的发展中的社会人。

而这个目的能否达到,学生学的好不好,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的学习环境再好,教师教的再努力,如果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没能发动起来,学生自身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那学生本人还是学不好的。

只有把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培育起来了,学生自己愿学了,才能通过他们自己具体的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做”,才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知识,增强生活本领;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他们才能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爱上学习,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才能在这个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竞争强的社会中,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能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增强竞争力,而不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而所有这一切的实现,若没有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与,只能是天方夜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说,学生的“学”,是他们自己获得知识能力的内因,是根本性的途径,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是根本无法代替学生本身的学习活动的。

在学生个体进行认知社会、实践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由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不断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不断形成了知与不知,能与不能”,愿与不愿的矛盾。

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主动心态,使这种新的要求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师生双方的积极努力,矛盾得以解决,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育过程就是在这种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向前推进的,学生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1. 引言在教育体制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担负着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任务。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其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

2.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教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此外,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倾听学生的声音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可以通过班会、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真正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将其融入教育决策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组织。

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自主选修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引导学生参与决策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决策中,例如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

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决策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融入教育决策中。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还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4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教育的动力。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呢?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融入音乐元素,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活动类的学习内容。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非常重要。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比如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竞赛等。

只有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乐趣。

家长则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和动力。

只有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同时交错使用读议讲练问答评多

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同时交错使用读议讲练问答评多

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同时交错使用读议讲练问
答评多
摘要:
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的意义
二、学生自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三、读议讲练问答评等多教学方法的交错使用
正文: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采用读议讲练问答评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在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创新的过程中的指导者。

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学生自学的价值与重要性不容忽视。

自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学能力成为了学生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能力。

因此,教育者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学。

最后,读议讲练问答评等多教学方法的交错使用,能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这些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多个
角度、多个层面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讲解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练习能够巩固学生的技能,问答能够检查学生的理解,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反思。

县培: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县培: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反思星火乡第一中学刘占国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第二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统一。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堂中过于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适度的主导作用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牵着学生学,以教代学,为了实施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剥夺学生亲身体念,动手实践,独立思考的权力,无限地夸大了教师的作用。

在主体教育思想下,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的,而且是适度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充分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有限时间在学生“放羊式”活动和教师的点评中悄然流逝,这种课堂展示的学生主体是虚假的,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

另一种是教师话语的霸权,教师为了赶进度,留给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实践太少。

学生无法独立建构知识。

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故意留白,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1)学生获取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方式得到,(1)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在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上得到发展。

(3)学生在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采用多种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激发兴趣,迷住学生古人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思想“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创设生动具体的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2、自主探索,点亮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大胆探索,才能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有这样的一个事例,一位少年和父亲每天都要到附近镇上去,父亲去做工,他去上学,天刚亮就出发,可谓辛苦,每天父亲在前面走,他看着父亲的脚步走,日复一日,突然有一天父亲病了,叫他到镇上请医生,他却不知道到镇上的路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这少年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参与进来,缺乏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他眼里只见的是“父亲的脚后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如何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词】:创设情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会”与“会学”【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

注重其参与程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

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知识和发展。

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思维环境,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优化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过程。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真正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多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调动其积极性。

如我在教学《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出示了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发来飞去捉蚊子的画面,这时来了一只小蝴蝶,它绕着蜻蜓飞,小蜻蜓很不开心,小蝴蝶说:“咱们是一家人”。

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说:“我带你去图形王国走一走”。

它们看见了小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三个是一家”。

这是为什么呢?基于小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通过学生“再创造”获得的知识经验,才更容易真正被掌握。

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有了清晰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为老师,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在我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从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我们老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同,有些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有些学生对科学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则对艺术感兴趣。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如果学生对科学感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如果学生对艺术感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美术展等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

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激励,使学生乐于学习;通过赞美鼓励,使学生享受学习;通过表扬鼓励,使学生产生自信。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意味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老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思维活动。

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有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辞海》对主客体注释为“主体指认识者,客体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和活动的对象”。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 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如何释放、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如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学生要以明确的学习目标来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

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堪称为信息时代的首要载体,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助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内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内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以下三个方面:1. 学生为主体: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2. 实践为核心: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以实践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特点1. 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全面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4.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互动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1. 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有趣的导入,让学生有效参与。

有趣的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泡泡飞呀飞》一课,通过让学生参与吹泡泡,画泡泡,把学生从上课前浮躁的状态转化为认真倾听的状态,这是有效的体现。

二、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有效参与。

教学中老师如能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感受所学的知识到就在身边,也能体会到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加热爱、热爱生活。

当然,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的探究学习中来。

在《修饰幻灯片》一课中,老师根据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布置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各种道具,让学生体验制作和游戏中一样的情节。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效参与。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能集中在10----20分钟,要让学生一节课40分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将知识与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

四、和谐平等的气氛让学生有效参与。

和谐平等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果老师处处维护师道尊严,学生屈服于老师的尊严之下,又怎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呢?
五、巧设悬念的结课,让学生有效参与。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题报告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题报告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浅谈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

如何通过引导学生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向愿意学、喜欢学和主动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一线教职员工都在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进行服务的。

众所周知,数学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向往,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

同时,数学也是其他许多学科的工具。

因此,数学在人类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而大多数人是从小学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一一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

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选题意义: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毅力;2、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成为学习活动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成为学习活动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导疑,就是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的质疑释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疑点、揭矛盾、破疑团,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之后,向学生提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是一种特殊的分数,那么百分数与分数又有什么异同点呢?这时学生议出能否写成40%?为什么?千克能否写成40%千克?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充分讨论、认识。

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分数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在后面带上单位名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的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导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学习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基本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习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参与的目的和方向,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吗?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有以下体会: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

2、创设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创设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3组织评议激励学生人人参与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让后进生也能回答问题,课堂上我采取小组评议的方法,学生前后两桌分为一组,选一个优生为评议组长。

训练中要求组长做到:发言有序,尽量让后进生多发言。

在综合形成小组意见,参与到全班的范围的过程中去,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

这样也更好做到人人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设计要体现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本质;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设计要注重体现多种学习方式: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设计要注重体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学教结合,以学定教”为主导思想,以“导学、展示、反馈、提升”为教学模式,以自主、高效课堂建构为价值追求,用学案来改造教学过程,用展示、反馈调控来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回归的分享过程。

《长方体的认识》导案设计辽宁省阜新海州区教文体局李明伟QQ:35039858 E-mail:***************【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13-15页。

【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

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启发式的因材施教。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数学学习是以活动为载体,更是以序列问题为思维训练的源泉,自主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思维。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摘要: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习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过程的有效实施,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知识探索,学会创造学习;处理好获取知识的纽带与介质,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重视过程;落实创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为例来谈谈我的感受。

展示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你相信吗?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分析:1.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控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变量。

其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的因素。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

2.从引发学习行为来说,在我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发现纸的层数变化的规律,并给出结论。

这时学生兴趣倍增,人人跃跃欲试。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是每个学生在自己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分析思考、收获的过程,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

二、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放开”的特点,只有在活跃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被充分调动。

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由前面四个较小的数据的运算特点发现运算规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质疑时间;从而得出折纸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底数及指数做不同变换,最终得出一般规律及乘方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听刘昭君老师上课有感
王庄中学-----焦永剑
在枣庄中心校政史地中心教研组的安排下,刘昭君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思品政课《遭遇险情有对策》,由于此课针对性强且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谈,故而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教师教态自然,教学环节完备,语言温和,极具亲和力。

在讲课过程中大量的课堂活动都由学生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深刻地是,刘老师注重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了学生“自醒自悟”。

学生对自己对自己身边险情的丰富想象和回答,对险情的规避方法的科学合理而又比较成熟的见解,都得益于老师的科学的设计和耐心的引导。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的。

”学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轻松地学习,感知明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

我高兴地看到,刘老师在设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乐当配角,努力地做个组织者、激励者,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

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无论是独立自学、小组讨论,还是老师的点拨,学生始终处在“我要学、我想知道”的积极状态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把握住整节课的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过观课学习,我明白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政治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所以,我们依然在不断努力。

本节课学生活动多,尤其是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在这节课教学中,
刘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谈谈身边的险情有哪些,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哪些属于意外事故,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谈作为中学生应怎样规避险情。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解决办法。

课堂中,学生回答妙语连珠,真让人感叹不已。

通过观课学习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授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该多进步,取长补短,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都有自己的教学长处,通过这个活动就能够多认识多了解更多的教学手段更多的精彩的教学思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完善。

俗话说如果我们拿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我们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想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彼此就有了2个思想。

听课评课就是这个缘故。

在评他人的课的同时既有利于他人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也有利于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