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德国学前教育
1.外国近代及当代六国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总结(英国、法国、德国
1.外国近代及当代六国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总结(英国、法国、德国英国贫民幼儿保育政策肇始于17世纪,与救济措施密切相关。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资本家雇佣大量廉价女工和童工,造成幼儿无人照顾、智力落后、道德堕落及死亡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些与幼保育和教育相关的政策。
1967年政府颁布《国内贫民救济法》标志着政府开始重视贫民的救济管理。
“纺织学校”计划规定:对年收入不足40先令家庭中的6~14岁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4~6岁儿童可以自由入学。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规定:在每个教区设立“劳动学校”,教区内所有受救济贫民的3~14岁儿童必须进入该学校。
幼儿学校的出现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罗伯特·欧文为改善工人阶级子女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工厂去学前教育机构——新拉纳克幼儿学校。
招收贫民和工人家庭中1—6岁的幼儿,以3—6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为中心。
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重视幼儿的智育和道德教育,反对让幼儿识记书本知识,为幼儿设立游戏场。
1.保育学校的创办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大量幼儿涌入小学,既加重小学的负担,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905年,教育委员会规定地方学习有权拒绝5岁以下幼儿入学。
针对5岁以下幼儿的保教问题,保育学校应运而生。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伦敦创办保育学校。
1923年,英国保育学校联盟成立。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伯林创办学前教育结构——编织学校,象征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历史的开端。
编织学校专门在农忙季节招收3岁以上幼儿。
学校名称来源于其教学内容。
奥伯林认为学前教育结构的教育英国重于保育,且教育活动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由于缺乏政府支持,编织学校影响力有限,没有与国内其他学前教育结构形成直接继承和延续的关系。
托儿所的出现托儿所是法国学前教育机构中较早的一种形式,盛行于19世纪上半叶。
6德国学前教育
6德国学前教育德国的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和赞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体系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德国就已经开始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德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并非是提前教授学术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关爱、自由和探索的环境,让他们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地成长和学习。
在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
他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和发现。
教师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而是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艺术、音乐、体育、手工等。
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各种技能和兴趣爱好。
例如,在艺术课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绘画、涂鸦,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在音乐课上,他们可以唱歌、跳舞,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体育课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奔跑、玩耍,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游戏在德国学前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建构游戏等,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模仿成人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医生看病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和人际关系。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也非常注重细节。
教室通常布置得温馨舒适,充满了各种玩具和图书。
室外活动场地宽敞,有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让孩子们能够充分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此外,德国学前教育还强调家园合作。
家长被视为孩子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家长也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德国学前教育主要政策及发展趋势(最新)
一、问题提出2003年,欧盟(OECD)公布了《国际学生评估测验》(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评结果,德国学生在语言与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上的成绩表现相当不理想,由此掀起了德国社会对整体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强烈呼声。
许多德国教育家认为,导致德国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在于学前教育出了问题,应该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儿童的阅读以及语言能力培养;同时德国政府也意识到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改革,以改善学前教育的品质。
本文分析了德国学前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试从德国中央政府和各州地方政府采取的改革策略出发,对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二、德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央与地方各州权责分配问题德国共有16个州,实行联邦政府制度。
中央政府有行政、立法及司法权,各州则拥有《德国基本法》所保障的地方自治权利。
在教育方面,各州有文化独立自主权。
德国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有其优点,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各地需求对教育作出及时反应和改革,但是太过强调教育地方化,各州可能会脱离全国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改革势必会遇到步调不一的困难。
同时中央无法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作出监控,各州依据不同的教育方针及教育计划运作,教育质量、教育政策、班级大小、师生比、教保人员的继续教育等皆会产生差异。
各州的财政分配以及对家庭的支持和补助、学费高低也各不同,难以保障全国各地幼儿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尤其对来自社会低阶层家庭的幼儿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财政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2005年,德国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109亿欧元,其中91%来自政府公共投入,8.7%来自私人、父母或其他非公立机构的投入,6岁以下每名幼儿的教育经费投入为3793欧元。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在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相对较低。
2002年,德国学前教育总经费仅占其GDP的0.2%;2005年,占GDP的0.53%,低于1996年“欧盟幼儿照顾网络”(EuropeanCommission'sChildcareNetwork)的建议: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应占GDP的1%。
6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
19世纪上半期
• 慈善性质的幼儿保育机构
看管
19世纪下半期
• 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影响
教育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授课教师:安珍珍
外国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第十五章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
19世纪上半期
• 慈善性质的幼儿保育机构
19世纪下半期
• 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影响
一、0年代 • 慈善性质的幼儿保 育机构
19世纪20年代——40 年代
• 英国幼儿学校的影 响
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初—20年代)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自由内 阁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此后,各地福禄倍尔团体纷纷建立 ,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别劳夫人推广福禄贝尔幼儿园及教育方法 1860年“柏林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协会” 1861年该协会建立四所幼儿园和一个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 1863年“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1874年,两个协会合并为“柏林福禄培尔协会”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以下特点: •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
为主,教育是附带的。 •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
负担。 • ③这些幼教设施没有统一的名称,并且多无固定场所。 • ④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孤
19世纪初——2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解决妇女劳动就业, 幼儿无人看管的问题,各地纷纷建立不少私立的、冠以各 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多为季节性设施。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复习纲要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复习纲要引言一、填空题1、比较学前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法国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术语,开创了比较教育的“实证”风气3、1900年,两件大事使比较教育学发生了重大变化:詹姆斯E罗素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课程;英国的萨德勒爵士发表《我们从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两件大事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的形成。
4、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分为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
二、名词解释1、比较学前教育(6页)三、简答题和论述题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7页)2、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8-9页)德国的学前教育一、填空或选择题1、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期间,德国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教育设施;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
2、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批判家庭教育的弊端,主张发展公共教育。
3、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4、福禄贝尔在勃兰登堡开办的幼儿园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自他之后,学前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
5、1970年,联邦德国公布了《教育结构计划》,将3-6岁的幼儿教育第一次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6、19世纪上半期,巴乌利勒式的保育所在德国各地发展起来,引起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纷纷制定政策,其中典型的代表是黑森卡塞尔选帝侯指令。
P22-237、德国学前教育的四种主要形式(P26)8、德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有三方面:(25页)工作内容有四个方面:26页9、1835年,弗利托娜开办看护修女养成所,是德国最早的培训幼儿教师的专门机构。
10、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主要有三类:技术学院、大学和培训学院。
二、名词解释1、混龄编班(P26)2、白天的母亲(29页)三、简答题1、简述德国幼儿教育课程的新思路(德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36页)2、评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联邦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联邦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物理学家卢瑟福是一个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一个学生特别勤奋,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只有他还在实验室做实验。
于是,他就问那个学生:“你今天上午在做什么呀?”学生就说:“上午在做实验。
”“那你下午在做什么?”“下午也在做实验。
”“那晚上呢?”“晚上还是在做实验。
”大家肯定想:这么勤奋的学生,人家都在休息,他还在那里从早到晚地做实验,一定会得到表扬。
没想到,卢瑟福将他一顿痛骂:“那你不就成了一个做实验的机器了吗?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你不要总是做,一定要学会思考。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
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跟这个是不是有点象?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
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
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
”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能够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
6德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③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游戏和其他自 由活动来教育幼儿。尤其是福禄贝尔的教育传统,仍占主导地位。
问题:
①东、西德在统一前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体系 。
④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 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 语令人愉快。
问题: 东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发展趋势: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移民儿童的德语水平
真题练习
1.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 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 展的理论为( )
②德国学前师资培训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的特征,培 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③目前德国共有30种学前教育形式,最主要的是幼儿园。 但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 。入园难、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 重要的社会问题。
④德国幼儿园很少有读写算及学外语的现象。
对策:
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德国,以婴儿和 学步儿童为对象。遍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
三、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①德国的一个传统,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慈善团体尤其是教会 开设并提供经费的,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 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这有利于调动各地 方和私人团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德国学前教育 发展极不平衡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自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后,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
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德国学前教育概况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救济事业。
主要由教会、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市既对自己负责又能合群的个性。
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入学,因此要收费。
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费用是不一样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据收入情况向幼儿园交费。
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贫穷家庭儿童的入园问题。
2002年,德国人有8253.7万,幼儿园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儿园。
但在德国西1部,平均每园不到80个儿市。
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入园。
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有642名儿童,这与我国相似。
在我国,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要求基本相同。
在德国,则有所不同。
而幼儿园老师则必须在专门的学校培养。
这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
德国幼儿园老师都属于雇员性质。
2002年底,德国幼儿园的雇员共374170人,其中女性359811人,占96.16070;男性14359人,占3.84%。
从年龄看,20-30岁段的最多,有12.3万人,其次是30-40岁的,有11.7万,40-50岁的有9.6万人,20岁以下和50-60岁的均不到2万人,2002年,全德国学前班有儿童1.92万人,学校幼儿园有3.56万人,二者共5.48万,仅占小学在校生的0.56%,以及专门在放学后照顾学龄儿市的校外照顾中心。
德国学前教育WPS
德国学前教育
第三组
第一部分: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部分:现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第一部分:近代的学前教育
•5.自然研究
•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
•3.作业
与恩物关系密切,主要体现福禄贝尔的创造的 原则。作业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作业VS恩物: 其一,从安排顺序上说,恩物在前,作业在后。 其二,恩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接受或吸收,作业 则主要在于表现和发表。 其三,恩物不改变物体的形态,作业则要改变 材料的形态。
•4.运动游戏
•基本特点:圆圈游戏、团体游戏和伴 以诗歌的游戏。 •根本原理:“部分—整体”,有助于 儿童了解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 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self-activity) • 补充发展了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性教学原则,提出自我表 现; • 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 • 高度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将其看成儿童内在本质向外 的自发表现; • 把“社会参与”作为幼儿园重要教育方法; • 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是他的重要原理,对教育的不朽 贡献。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幼儿园教育理论
•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意义: 受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重视家 庭教育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他把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 是家庭生活的继续和扩展。 幼儿园采取半日制,也是戏,培养儿童社会态度 和民族美德,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 的技能、实践的能力,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发 展做好准备。 此外,幼儿园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 教师,推广幼儿园教育经验的任务。
6德国学前教育
6德国学前教育关键信息项:1、学前教育机构类型2、教育目标3、课程设置4、师资要求5、家长参与6、政府支持与监管11 学前教育机构类型111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幼儿园(Kindergarten)和托儿所(Krippe)。
幼儿园通常接收 3 至 6 岁的儿童,而托儿所则主要照顾 0 至 3 岁的婴幼儿。
112 此外,还有一些混合年龄组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以特定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
113 公立和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在德国并存,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12 教育目标121 德国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能力等方面。
122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23 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与分享。
124 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13 课程设置131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语言、艺术、音乐、数学、科学、体育等领域。
132 游戏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133 户外活动也受到高度重视,以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对自然的认识。
134 课程设置注重个性化,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14 师资要求141 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专业背景和资质证书。
142 教师应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14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家长和同事密切合作。
144 热爱儿童,有耐心和责任心,能够为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15 家长参与151 家长在德国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决策。
152 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儿童的发展情况和教育计划。
153 家长可以自愿参与幼儿园的志愿服务和教学辅助工作。
154 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家长的关切和问题。
16 政府支持与监管161 政府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6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6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在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德国的学前教育扮演着重要且独特的角色。
这一时期的德国学前教育,不仅为德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 世纪初期,德国的学前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还较为有限,学前教育机构也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社会的变革,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福禄贝尔是德国近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先驱。
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德国乃至全球的学前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
福禄贝尔强调,儿童具有内在的发展潜力,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
他主张通过“恩物”和“作业”来激发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创造力。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玩具,通过这些玩具,儿童能够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作业”则是指儿童在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在福禄贝尔的影响下,德国陆续出现了一批以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学前教育机构。
这些机构注重为儿童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发现。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观察者。
除了福禄贝尔的贡献,德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19 世纪中期,德国的一些城市开始设立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为更多的儿童提供了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
这些公立机构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德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除了基础的语言、数学等知识,还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德国学前教育强调实践和体验。
教师会组织儿童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儿童可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能够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
德国近代学前教育还注重家园合作。
6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6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在谈论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之前,我想先跟您分享一个我曾经遇到的小趣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教育研讨会,遇到了一位来自德国的教育专家。
闲聊中,我们谈到了学前教育,他那充满热情又严谨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那可是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在那个时候,德国的学前教育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照看孩子。
当时的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变革。
工厂的兴起让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于是,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机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各有不同。
有的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让孩子们在户外尽情奔跑玩耍,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体魄。
就像我见过的一家幼儿园,每天上午都会安排孩子们到附近的小公园进行活动,老师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跳绳,那场景真是热闹又温馨。
还有的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室里摆满了各种手工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挥,用彩纸、黏土做出自己心中的小世界。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会有简单的语言启蒙课程,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语言的魅力。
数学的启蒙也不会是枯燥的数字计算,而是通过游戏,比如分水果、搭积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对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师资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
那时候的德国,对于学前教育的教师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
有一位老师给我讲过她的经历,她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面对一群调皮的孩子,她也会感到头疼。
但慢慢地,她学会了用理解和关爱去引导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点点的成长和进步,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且,当时的德国学前教育也非常注重与家庭的合作。
老师们会定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同时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回顾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我们能看到它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
从最初的简单照看,到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路走来,充满了努力和创新。
三、德国的学前教育
(三)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产生 1837 年,福禄倍尔 勃兰 根堡 儿童活动学校 1840年, 正式命名为“幼儿 园”。 ——世界上第一所以 “幼儿园”来命名的学前教育 机构 教育内容: 游戏活动 恩物 作业活动 语言活动 唱歌、讲故事、朗 诵等
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福禄倍尔幼儿园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的推广 1860年 玛伦霍尔兹•别劳夫人 “柏林福禄贝尔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协会” 1863年 玛伦霍尔兹•别劳夫人 “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最早出现幼儿保育教育设施 巴乌利美侯爵夫人 1802年 救济贫民设施 招收对象:1~4岁半的农村孩子 性质:季节性托儿所,从初夏开始,到晚秋结束 保育方式 :在游戏中度过 教育内容: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 活规律培养
(二)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 1835年,将创办的奥柏尔林式编织学校更名为 幼儿学校 招收对象:贫穷的工人阶级的年龄在 2 岁至 义务教育年龄的幼儿 教育内容与方法:(幼儿活动时间表) (1)重视幼儿的游戏动。 (2)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 教育。 最终目的:对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宗教教化和 道德教化。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 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 家,地处欧洲中心位置,由 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 大城市为柏林。德国名意为 “人民之国”。 德国文明起 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 界文化贡献良多。拥有光辉 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 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作家 和哲学家,境内文化遗产众 多。德国国民生活水平高, 具备世界建立最早最完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
1874年,合并 “柏林福禄倍尔协会”, 进一步推动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发展
00401《比较学前教育》历年真题第6章其他国家学前教育
00401《比较学前教育》历年真题第六章其他国家学前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 20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事业,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1961年,韩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A.《儿童福祉法》B.《幼儿园设施基准令》C.《幼儿园教育课程令》D.《幼儿教育法》2. 2012年3月韩国推出的一个项目旨在使每一个3-5岁幼儿获得平等的保育、教育机会,这个项目是()A.“动手做”项目B.《儿童福祉法》C.Nuri 项目D.幼儿园教育课程令3.法国奥柏林为了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创立了()A.日闻看护中心B.母育学校C.编织学校D.幼儿班4.1816年,欧文在法国纽兰纳克的工厂中创办了()A.编织学校B.幼儿学校C.日间看护学校D.母育学校5.1855年,把福禄倍尔方法传入法国的是()A.马尔波B.凯果玛C.布雷D.别劳夫人6.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A.编织学校B.日间看护中心C.母育学校D.幼儿园7.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设计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的整个普通教育领域的法案是()A.《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B.《哈比教育法》C.《教育方针法》D.《幼儿学校大纲》8.法国学前教育最传统、最主要的免费学前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B.幼儿园C.母育学校D.日托中心9.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C.使儿童社会化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10.在19世纪初,为解决妇女劳动力就业、幼儿无人看管的问题,德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学前教育设施,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保育所是由谁创办的?()A.弗利托娜B.瓦德切克C.巴乌利美D.福禄贝尔11. 20世纪中期至40年代末.德国幼儿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巴乌利美B.弗利托娜C.瓦德切克D.福禄倍尔12.1970年,西德教育审议会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此计划是()A.《先行计划》B.《教育结构计划》C.《幼儿凭证计划》D.《幼儿教育计划》13.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分为公立、私立和独立自主的幼儿园三种类型的国家是()A.日本B.德国C.俄罗斯D.美国14.在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活动,幼儿园没房屋和围墙,这种德国新型幼儿园是()A自然托管中心B林间幼儿园C.生态学校D.儿童之家15.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技术学校、大学和培训学校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俄罗斯16.德国学前教师教育机构中,以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是()A.大学B.技术学院C.训练学院D.师范学校17.南非新教育研究基金会于1938 年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教育会议,会议的直接影响是成立了()A. 南非学前教育联合会B.南非学前教育研究会C.南非学前教育中心D.南非学前教育促进会18.一般附属在小学,招收 5 岁及其以上儿童的南非学前教育机构是()A.学前班B.小学预备学校C.社区保育中心D.母亲日托19.提出学前教育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给家长和家庭提供教育帮助,建议政府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的新西兰学前教育报告是()A.《皮克报告》B.《米德报告》C.《5岁以前》D.《十年战略计划—未来之路》20.下列有关新西兰毛利语言所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语言所的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使用毛利语言和文化B.语言所以学校为基础C.语言所由新西兰教育部主管D.语言所的内容以自由游戏为主21.2007年开始,新西兰教育部开展了以下哪个计划,挑选并资助10个幼教机构作为“家长支持和发展中心”,促进幼儿园、社区与家长的合作?()A.大西洋岛屿文化再生计划B.家长支持和发展计划C.幼儿教育服务计划D.幼儿园合作教育计划22.193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力图通过幼儿园事业来解决儿童的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成立了()A.高黎夫人儿童中心B.澳大利亚幼儿协会C.国家儿童司D.挽救学校23.关于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教育分权于各州B.学前教育不被社会重视C.幼儿教师地位低D.学前教育质量不高二、名词解释1.编织学校2.林间幼儿园三、简答题1.简述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论述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论述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引言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儿童提供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全面的身心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社会适应打下良好基础。
在外国,学前教育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论述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
第一阶段:启蒙阶段启蒙阶段指的是学前教育学在近代起步阶段的发展。
在18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儿童早期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方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瑞士教育家佛罗布尔(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提出的“按照自然的方法教育”的理念。
他强调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佛罗布尔的理论为启蒙阶段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学前教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科学实践阶段科学实践阶段为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实证研究和实践经验。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进一步探索。
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导了学前教育实践中对儿童思维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同时,德国教育学家弗洛伊贝尔(Friedrich Fröbel)创建了第一个幼儿园,强调通过游戏和手工艺来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政策与国际交流阶段政策与国际交流阶段是学前教育学迈向全球化的阶段。
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学前教育政策,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
国际间的学前教育交流也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79年制定了《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原则》,提倡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这个阶段,学前教育学在政策和国际合作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学前教育的进步。
第四阶段:多元化和专业化阶段多元化和专业化阶段是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最新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的需求和形式也在不断改变。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二)2024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二)引言概述:本文将继续探讨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德国作为一个教育强国,注重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正文:一、德国学前教育制度改革1. 19世纪末德国学前教育的萌芽2. 20世纪初德国学前教育制度建立3. 20世纪中叶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调整4. 纳粹时期学前教育的改革5. 德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影响和启示二、教育理论对德国学前教育的影响1. 弗洛布尔幼儿教育理论的介绍与实践2.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3.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4.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5. 德国学前教育理论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三、德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施1. 游戏化教学在德国学前教育中的地位2. 自主学习和社交合作学习的重要性3.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发展4. 幼儿园在德国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5. 母语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并重原则四、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1. 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系统性与专业性2. 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德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资质和素质要求4. 教师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5. 师德师风与学前教育的实践五、德国学前教育的成果与挑战1. 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成果与优势2. 学前教育普及率与资源分配的问题3. 家庭和学前教育的合作与支持4. 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5. 对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总结:通过对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在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制度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课程设施、教师培训到教育成果与挑战等方面,德国学前教育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
同时,德国的经验也给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全球学前教育的共同发展。
第二章 欧洲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欧洲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德国的学前教育一、发展简史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
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
但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儿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德国是幼儿园的发祥地。
二、法规与体制(一)相关法规1578年,再浸礼派《学校规程》1717年腓特烈威廉一世颁布了一项教育法令;1737年颁布另一项普通学校方案,规定5~15岁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
1763年布鲁市政府颁布一项普通乡村学校法,明确提出要对5~14岁的儿童施以强迫教育。
19世纪上半期,德国各地政府相应制定了幼儿教育的法规和政策。
1814年,石勒苏依格一荷尔斯泰因公国在《一般学校规程》制定了“监督学校”的规章;1821年,迪谢尔多尔夫发布了政令,允许初等学校的教师及守寡的退休女教师在家中开办监督和教育6岁以下幼儿的“保育学校”,这在保护贫民阶级幼儿的同时,保障守寡的退职女教师的生活。
1825年,黑森·卡塞尔选帝侯的指令。
普鲁士政府对幼儿教育设施采取的保护政策:1838年,建立资助柏林托儿所的“中央基金”;1842年,免除托儿所有关团体的印刷税和手续费;1843年,免除托儿所地租;1839年,拜恩内务部制定了幼儿所规定,是德国当时最详细的规定,代表着当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①将幼儿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②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③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障身体健康。
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成立,与1922年制定了,《青少年法》。
强调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护机构等,提出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德国学前教育(二)2024
德国学前教育(二)引言概述:德国学前教育具有长期的优秀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德国学前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包括政策法规、师资培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环境及评估体系等五个大点,以期为读者提供对德国学前教育的全面了解和借鉴。
正文:一、政策法规1. 德国学前教育的法律基础:德国学前教育法2. 德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 德国学前教育的义务化政策及其实施情况4. 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德国学前教育特点5. 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衔接和转换二、师资培训1. 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体系与结构2. 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入学条件及选拔标准3. 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及内容4.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方式5. 师资培训的质量保障措施和评估体系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德国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 注重学前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3. 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和策略4. 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结合5. 德国学前教育与跨学科教学的关系四、教育环境1. 德国学前教育的学校建设和场所要求2. 德国学前教育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3. 幼儿园的规模和设施要求4. 保育和教育的综合相融5. 学前教育与社区的合作关系五、评估体系1. 德国学前教育的评估原则和方法2. 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估的机制3.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和标准4. 德国学前教育开展科学研究的情况5. 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改进措施总结:德国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显著,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师资培训的严密体系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教育环境和评估体系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在未来的学前教育改革中,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6其他国家学前教育
2010年1月6.韩国幼儿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二是利用( A )8-236A.幼儿园的内部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B.自然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C.网络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D.家庭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7.法国初级教师指的是( B )2-56A.学前师资B.学前和小学师资C.小学师资D.小学和中学师资10.1837年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的是( C )3-61A.弗利托娜B.巴乌利美C.福禄倍尔D.瓦德切克15.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是( C )7-185A.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B.威尔士幼儿园同盟C.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D.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21.法国母育学校的教师至少要经过高等教育及职业培训才有资格胜任,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至少为( A )2-54A.2年B.3年C.4年D.5年25.法国母育学校为生理有障碍的儿童、发展中暂时遇到困难的儿童、与他人关系上表现困难的儿童专门开设了( D )2-51A.初级班B.提高班C.补偿班D.适应班27.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开始了以职业女性为对象的、以家庭为基础的( A )3-76 A.临时保姆项目 B.家庭互助项目C.学前游戏小组项目D.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28.法国母育学校的体育活动包括全身机能活动、运动协调活动和( A )2-52A.人体表现活动B.模仿活动C.对抗活动D.竞赛活动31.新西兰毛利语言所7-209答:新西兰毛利语言所起源于1982年的行利文化再生运动。
此项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使用毛利语言和文化。
这种模式认为语言所是群体的责任,因此,所有的参与者须在语言所内一起学习培训课程。
2010年10月6.强调法国学前教育的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四项作用的政策法规是( A )2-49A.1989年《教育方针法》B.《阿比改革法》C.《学校教育法》D.《青少年福利法》7.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B )2-46A.柯夏B.马尔波C.德瑞D.奥柏林8.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 A )3-69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9.“儿童之家”,此名称起源于( A )3-66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10.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 B )8-233A.幼儿之家B.新村幼儿园C.农忙期幼儿园D.示范幼儿园23.澳大利亚的父母教育计划最常见的形式是( C )7-202A.看护母亲协会B.儿童保育中心C.学步儿童小组D.家庭日托中心27.当今,法国的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至少受过( B )13-435A.两年中等教育B.两年高等教育C.三年中等教育D.三年高等教育30.在澳大利亚影响很大的英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是( B )7-185A.莉莲B.苏珊C.高丽夫人D.玛丽33.《米德报告》7-214答:(1)米德报告建议政府公平地对各种学前教育结构,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2)米德报告建议设立学前教育管理系统;(3)米德报告建议:家长评议会(由家长和社区成员组成)管理每一个中心,教育部是负责为早期儿童教育和保育提供资金和制定一般政策的主要部门,它还参与协议的制定;(4)米德报告分析了不同早期教育服务机构获取资助的不平等状况,建议为所有的订了协议的机构提供一样的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
①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地区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 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远东的地区的学前教育。
②现在德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被认为至少应在大专以上。教师带着 问题参加培训,做到“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③改进3岁以下儿童的看护制度,对于5 岁儿童考虑其需要,根据各 种不同的情况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不间断而且可以自由 选择地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强求组织和机构上的归属问题。 ④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 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 语令人愉快。
(三)现代学前教育
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 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联邦教育审议
会公布的全国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方案,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的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 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 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①德国的一个传统,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慈善团体尤其是教会 开设并提供经费的,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 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这有利于调动各地 方和私人团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德国学前教育 发展极不平衡
3.情境论: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指导性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①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 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的能力。②费瑞尔,主张将儿童 的社会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思维和行动统一起来。 特点:①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②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 结合。③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④家长、邻里和 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⑤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⑥灵活 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⑦教师的主要 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学习的 兴趣,教师是工作框架的提供者,使儿童在里面尽可能的独 立工作。
2.学科论:宗旨在于以科学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 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
功能论和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原因:与儿 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儿 童全面发展;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 前教育失去其本身特色。 功能论与学科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教学的内 容。有些材料如拼图、记忆游戏、策略游戏和集合 游戏教材,至今在德国仍受欢迎。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林间幼儿园
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幼儿园没有房 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林 间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使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 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更增强了儿童的运动 能力。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幼儿园主要是由联邦各 州的青少年福利局或其他相应的组织直接主办的。私立幼儿 园分两种:由教会或社会福利组织主办的幼儿园和由工厂、 大学、医院或个人开办的幼儿园。德国私立幼儿园在数量上 远远超过公立幼儿园,容纳了近70%的适龄儿童。 在德国,上幼儿园是自愿的,不是义务教育。幼儿园与学校 不同,德国的学校几乎都是公立的,不收费的,但所有的学 前教育机构要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来收费。
学前比较教育
第六章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早期学期教育
僧侣学校 不成为修道士的儿童
文艺复兴之前,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母亲是主要教育者。
宗教改革影响,马丁· 路德主张实行义务教育,认为国家应强 迫公民将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南麦伦地区出现学前教育 设施,对教徒的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学校”--断奶后到5、6岁 5--6岁为学龄期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②德国学前师资培训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的特征,培 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③目前德国共有30种学前教育形式,最主要的是幼儿园。 但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 。入园难、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 重要的社会问题。 ④德国幼儿园很少有读写算及学外语的现象。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3、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 幼儿园教学体现整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教学形式:游戏、唱歌、听故事、户外活动……
• •
教学活动组织:集体教学、个别指导或小组活动
9:00到11:30是教学活动,其余为儿童自由活动时间
特点: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玩的途径,教育儿童; 教育活动多样;重视爱的教育;崇尚自然教育
1977年,《青少年福利法》要求各州承担扩建幼儿园 的义务,以保证满足需要。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一)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德国教育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
托儿所(0--3岁的招生对象全日制保教工作)和幼儿园( 主要形式,3--6岁) 创办组织不同: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 保教时间长短:半日制、半日制 招数对象:普通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或儿童之家)、 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 林间幼儿园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
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年福利 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法律 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
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来体现 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与幼儿园各项事 宜的讨论。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专科高 等教育毕业。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中学毕业,通过 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资格。三是护理员,中学 毕业后经过2年职业培训
(二)近代学前教育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 。1860年自由内阁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1861年,《幼儿园教育学》。此后,各地福禄倍 尔团体纷纷建立,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三)现代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的 幼儿园继续朝多轨方向发展。 《青少年福利法》 1922年《青少年法》该法案提出,要建立“白天的幼 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幼儿保护机 构。1924 年,德国政府将学前教育规定为由青少年 福利部门管理,强调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 ,这种影响持续至今。
(二)近代学前教育
魏尔特 阿尔古德堡市建立了第一所托儿所。
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也出 现以弗利托娜为代表的幼儿学校运动。1835年创立了 奥柏林式的编织学校 ,一年后改名为“幼儿学校”,主要 招收贫困工人的子女,年龄一般在2岁到学龄期之间。
教学内容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幼儿教师培训班 幼儿园之父
四、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
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述评德国学前教育家认 为,一方面要加强机构教育的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儿 童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家长咨询和培训入手,帮助家长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两者结合的做法最为有效。
为保护家长的教育能力而建立家长或家庭援助项目,其 目标在于使家长为过好家庭生活做好准备并帮助他们完 成好自己的教育任务,发展家长应付问题和解决冲突的 能力。
①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为其幼小儿童处于困 难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项目。 ②家庭互助项目:帮助家庭,使其遇到困难时能 自助和自组织。 ③临时保姆项目:以职业女性为对象、以家庭为 基础的儿童看护项目。需付费。 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德国,以婴儿和 学步儿童为对象。遍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
问题: 东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发展趋势: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移民儿童的德语水平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 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 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 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 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三)幼儿教师的培养
1、幼儿教师 形式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大学、技术学校、培训学校
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分、专注于 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会专科教育“方面的 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 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 多数在较大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技术学校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 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职业学 校的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的毕业生。 培训学院: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这类学校入学要求 是完成实科10年级学习或至少具有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 培训时间1-3年。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 ,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后来拓展到了1岁。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