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一。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
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柳宗元(唐代)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译文你处在临蒸,也用不着叹息身处在炎热的南方,秋天到来时还有几行大雁到你那里栖息。
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势像剑戟般高耸;像牂牁,南流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
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
我虽然不是江南白苹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这首诗,来表达对潇湘水边的你的遥远祝福。
注释卢衡州:名字不详,当为出守衡州刺史的卢姓友人。
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临蒸:衡阳旧名,县城东傍湘江,北背蒸水。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雁几行:衡阳有回雁峰,相传每年秋天大雁南飞至此不再南去,到第二年春天再往北飞。
这里一则劝慰卢衡州莫叹南方之炎热,一则询问秋来大雁来衡的景况。
林邑:古地名,治所北临骥州,在今越南境内。
戟(jǐ):古兵嚣的一种,长杆顶端装有月牙形的利刃。
牂牁(zāng kē):古郡名,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又,水名,即牂牁江,流经广西,至广州入海。
汤:热水。
蒹葭(jiān jiā):一名荻,即芦苇。
淅沥(xī lì),风吹芦苇的声响。
柚,橘类果木,即柚子。
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诗人柳恽,柳恽字文畅,河东人,工诗善琴,后贬吴兴太守,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潇湘:湖南境内的两条水名,这里代指在湖南为官的卢衡州。
创作背景据宋人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考证,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
当过衡州刺史的卢姓友人写信给柳宗元,抱怨所在的衡阳气候炎热难耐,诗人在答诗中以柳州之恶劣劝慰身在潇湘的友人知足常乐。
鉴赏首联点出友人在之前的来信中讲了很多有关衡阳这个地方不好的牢骚话,表示难以忍受衡阳这个地方。
诗人回信后告诉他不要这样悲观地想。
秋来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语。
颔联写出柳州地形复杂,气候炎热,若拿柳州与衡阳相比,环境更难以忍受,然而诗人自己都已经适应了,那么友人就不应该再有不满的情绪了。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三戒(并序)柳宗元
第三部分
永:州名,今湖南永州市。 畏日:对日辰的迷信忌讳。 直:通“值”,当着。 子:十二地支之一,十二支 与十二属相相配,子年为鼠 年,故下说云鼠为子神。 椸(y!):衣架。
— 8—
三戒(并序)
第三部分译文 poem
永州有个人,害怕犯了日忌,做事十分拘谨忌讳。认为自己出生之年正是子年,而鼠,是子年的生
大学语文
三戒(并序)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 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 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 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 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 翁》。
肖,所以就喜欢老鼠,不畜养猫和狗,也禁止仆人伤害老鼠。粮仓、厨房,都纵容老鼠肆意横行,不
加管制。因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了这个人家里,既能吃得饱又不会有什么灾祸。所以这个人家里
没有一件完好的器皿,衣架上也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吃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老鼠吃剩下的。白天成
群的老鼠和人一起并行,夜里就会偷偷地咬东西,互相争斗打闹,什么样的声音都有,人都没法睡觉,
但是这个人始终不厌恶老鼠。
几年之后,这个人搬到了其他州,后来的人居住在这里,老鼠仍然像以前一样猖獗。之后住进来的
人就说:“老鼠是偷偷活动的十分可憎的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吃东西吵闹得尤其严重,是什么原因使
它这么猖獗呢?”于是就借了几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往老鼠洞里灌水,出钱雇用仆人捕杀。
杀的老鼠都堆积成了小山,然后把它们扔在隐蔽的地方,臭了几个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认为既能吃饱又不会有灾祸,但岂能一直这样?
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译文及赏析导读: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译文及赏析《旦携谢山人至愚池》唐代:柳宗元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译文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早晨的愚池露白风清。
这景致最合我脱俗心意,何况与隐士携手同行?朝霞散去众山显得更远,高阔的天空大雁长鸣。
把机变诡诈交给当权者,我暂且去体验伏羲时的民情。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注释谢山人:一位姓谢的隐士,名字生平均不详。
愚池:“八愚”胜景之一,始见柳宗元《愚溪诗序》。
愚溪之上有丘,丘东北有愚泉,泉屈曲而南为愚沟,“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可见愚池是一个堵塞愚沟而成的人工池。
新沐:刚洗过头发。
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
轻帻:一作“巾帻"。
风露:一作”风雾“。
谐:和谐。
尘外:超出尘俗、尘世之外。
幽人:隐士,指谢山人。
迥:远。
机心:机变诡诈之心。
付:付予,交付。
当路:担任重要官职,掌握政权。
此处指当权的人。
聊:姑且。
适:往、去、到。
羲皇情:伏羲时代的民情。
羲皇即为传说中的古帝伏羲氏。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赏析此诗写诗人与谢山人早晨同到愚池游览时情景,虽飘然有出尘之思,然毕竟身处逆境,聊作羲皇上人,也只是暂时的自我安慰。
诗的首联写道:“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在一个露白风清的早晨,诗人与谢山人来到愚池边,用清澈的池水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沐浴着习习凉风,惬意极了。
这真是一幅无比清静幽雅的图画。
天地间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只有愚池边的诗人和相携而至的谢山人。
诗句中一个“清”字,既是写眼前景物,同时又点出了诗人心境,情与景交融成一种境界,渲染出诗人的恬淡情趣。
初看,上句是叙事,下句是写景。
其实,诗人是把自己也当作一景来写了,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景物才会如此生动而富于情趣。
愚池早晨这种清静幽雅的景致,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的感叹。
诗词鉴赏-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河东先生柳宗元 精品
“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河东先生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下面是人物生平早年生活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
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
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
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柳宗元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
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
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
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
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
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
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少年成才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
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
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柳宗元简介朝代的内容,欢迎借鉴!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传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中,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
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
柳宗元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
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
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
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
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
柳宗元的小故事
柳宗元的小故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柳宗元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到你!一、《江雪》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整天郁郁寡欢,终日闭门谢客,以饮酒吟诗打发时光。
闲时,就教小书童柳植写字作诗。
这孩子聪明伶俐,一学就会,经柳宗元悉心教导,不但能吟诗作对,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能把主人的笔迹模仿的惟妙惟肖,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
那年冬天,柳州居然下了一场大雪,整个柳州成了一个银妆玉砌的世界。
知府邀请柳州的文人墨客在鱼峰山上的“望江亭”喝酒赏雪。
席间,知府大人要来客每人做一首赏雪诗助兴,并规定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个“雪”字。
那帮文人写的尽是些俗不可耐的吹捧之诗。
柳宗元内心感到非常腻烦。
他独自不动声色地大喝,轮到他写时,已酩酊大醉,内心极其厌烦,告诫自己绝不能随波逐流,他迷迷糊糊地走到桌前,信手写了“千山孤独”四个大字。
写完后,就摇摇晃晃爬在桌上。
知府大人见只写了这么四个字,心里十分不满,卷起宣纸,便打道回府。
小书童柳植见状,知道不妙,主人得罪了知府大人了,这四个字也许会成为整治主人的罪证。
他急忙追去,在半山腰拦住轿子道:“启禀老爷,我家主人酒醒了,深怀歉意,命小的来取那没写完的诗稿,让他继续写完。
”知府没好气地说:“叫他快点,我在这儿等他。
”柳植拿了只有“千万孤独”四个字的诗稿,回到望江亭,但主人还躺在石凳上,任凭柳植千呼万唤,又拖又拽,都没法把柳宗元弄醒。
柳植见知府还在半山腰等着,急得他望着茫茫白雪大哭起来。
这时,在柳江江边,恰有一叶小鱼船,停泊在浩渺的江天之中,一位老渔翁,披着蓑衣独自一人在那里垂钓。
柳植触景生情,诗兴勃发,忘我的拿起笔,勇敢地在“千万孤独”四个字下面,挥毫添上诗句,就成了一首咏雪诗,最后一个字正是个“雪”字,符合知府大人的要求。
历史上有哪些姓柳的名人
历史上有哪些姓柳的名人1、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2、柳敬亭柳敬亭(1587一1670),原名曹永昌,后易名敬亭,号逢春,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南通州余西场人,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祖、父皆在余西镇上经商。
其叔父在泰州-余西间往来经商。
永昌之父奉永昌之祖命,或之泰州,助永昌之叔一臂。
永昌少年好动,或随父至泰州叔父歇脚处一游。
因十五岁时在泰州“犯事”当刑,遂隐姓埋名,浪迹苏北市井之间,说书度日。
万历三十七年(1609),他渡江南下,在一棵大柳树下歇息时,想到自己尚在捕中,“攀条泫然,已,抚其树,顾同行数十人曰:‘嘻,吾今氏柳矣。
’”从此,便有了大名鼎鼎的说书艺人柳敬亭。
3、柳亚子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
创办并主持南社。
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 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
“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
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 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 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4、柳奭柳奭(shì)(?-659年),字子邵,一字子燕,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宰相、外戚,北周尚书左仆射柳庆曾孙,高宗首任妻子王皇后的舅父。
梓人传(柳宗元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梓人传唐代: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
柳宗元永州八记解析
柳宗元永州八记解析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赏析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仰慕“古之夫大有为者”,向往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他25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刚考中了博学弘辞科,又与礼部郎中杨凭之女新婚,逐步成为文坛领袖,政坛新锐。
在其后的几年里,柳宗元又成为了当时皇帝的老师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坚分子,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准备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抱负。
然而,由于顺宗皇帝李诵即位时就已经中风,说话也不清楚,虽然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与藩镇势力强大,所以革新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元和四年八月,反对革新的太子李纯即位,九月,柳宗元立刻被贬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改贬永州司马。
当时同时被贬的包括刘禹锡等人共有八位,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踌躇满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的永州“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顿惊且伤”,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所谓的“永州司马外置同正员”,其实是个编制外的闲职,没有官舍也没有具体的职务。
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庙,未及半载,母亲也逝世了。
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愤,正当壮年的柳宗元身体也越来越差,诸病缠身,虚弱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给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回归到田园诗意般的生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遗弃和漠视,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
柳宗元《南中荣橘柚》译文及鉴赏
柳宗元《南中荣橘柚》译文及鉴赏《南中荣橘柚》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中荣橘柚》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南中荣橘柚》唐代: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南中荣橘柚》译文橘柚怀有坚贞的品性,受自然的使命生长在炎热的南方。
茂密的林中,叶绿下耀眼的是那橙黄的果子,成熟的果实在岁末还散发阵阵芳香。
不同的品质以淮河为界,漫天飞舞的雪花滞留在北国故乡。
手攀橘柚枝条叹息什么呢?双目凝望着北面的熊、湘两山。
《南中荣橘柚》注释①南中:泛指我国南方。
荣:茂盛。
橘柚: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两种常绿乔木,花白,树有剌,果实球形或扁圆形,果皮红黄或淡黄,两种树很相似,但又有区别,如柚树叶阔实大等。
古人橘柚连用者,往往仅指橘。
谢玄辉《酬王晋安》:“南中荣橘抽,宁知鸿雁飞。
”此用其中的句子为题。
②贞质:坚定不移的本质。
③受命:受大自然的命令。
炎方:南方,此谓永州。
柳宗元元和五年作《祭崔君敏》一文中说:“某顷以罪戾,谪此炎方。
”④朱绿:指橘柚树的果实和叶子红绿相映。
⑤馀芳:橘柚的果实到了年末还散发出香味。
⑥殊风:指长江南北土风各异。
清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就变成了枳。
⑦熊与湘:熊,熊耳山,在河南卢氏县南;湘,湘山,一名艑山,即现在的君山,在洞庭湖中。
《南中荣橘柚》赏析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
由于相同的经历,屈原作品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共鸣。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他的作品常常提到屈原,并善于化用屈赋的词语、典故。
《南中荣橘柚》这首诗就借用了《橘颂》里的典故,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事故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
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
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
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
柳宗元在柳州的故事
柳宗元在柳州的故事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在柳州的故事(纪实文学)引言柳宗元,字于厚。
公元793年,他考中进士,过五年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分派做集贤殿正字,职务是替王朝编篡校订图书。
后来调任监田县尉,不久又调回朝廷任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做监督和考察官吏的工作。
公元805年正月,李诵当皇帝,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等人执政,积极推行改革。
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并成为主要成员,担任礼部员外郎。
革新行为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宦官的利益,他们勾结起来逼身患重病的皇帝传位给太子。
这年8月,李纯当皇帝,对王叔文集团进行残酷迫害。
9月,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
1. 赴任柳州公元805年,旧官僚和宦官恨透了李诵皇帝,他们联合起来逼他退位,让太子李纯当上了皇帝。
李纯皇帝很感激和信任他们,下诏令废除改革,对王叔文集团进行打击和迫害,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任司马官。
水州是一个荒僻的地方。
柳宗元任司马官的职务,名义上是小官,其实是个没有实际工作的罪犯。
这一年的冬天,他携带六十七岁的老母亲爬山涉水来到永安州城。
柳宗元在这里熬过了十个春秋。
正月的一天,他在府内协助处理政务,忽然差役来报说:圣旨到!柳宗元楞了一下,慌忙整理衣冠快步来到大堂前跪下接旨。
吏部官员手捧圣旨高声宣读:皇帝诏曰,柳宗元立即回京,钦此。
当天晚上,柳宗元彻夜难眠,百感交集。
他觉得能重回朝廷再展鸿图,为国家多做点工作了,心情非常高兴,吩咐家人收拾行装,尽快启程。
柳宗元虽然任司马,还是尽力为百姓办事,关心百姓疾苦。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篇1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诗词简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诗词简析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唐代:柳宗元泾水黄,陇野茫。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老雄死,子复良。
巢岐饮渭,肆翱翔。
顿地紘,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鋩。
鬼神来助,梦嘉祥。
脑涂原野,魄飞扬。
星辰复,恢一方。
译文泾水混浊发黄,陇西原野茫茫。
“太白”“天狼”失守,薛举加倍猖狂。
恶鸟高视鸷立,羽翼肆意伸张。
铁嘴钢牙列前,脚掌顿地其旁。
飞腾喧啸无忌,其势似不可挡。
不料薛举早死,其子更加猖狂。
秦王直驱岐渭,大鹏展翅翱翔。
整顿纲纪国法,布下天罗地网。
战旗飞动如电,刀剑耀眼放光。
自来鬼神相助,祥梦示教战场。
恶鸟肝脑涂地,仁杲魂魄飞散。
日月星辰归位,秦王造福一方。
注释隋朝末年,河东汾阳人薛举与其子仁杲(g o搞)反于陇西,自称西秦霸王。
公元616年(大历十三年)僭(jiàn见)帝号于兰州,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举军谋取长安时,举染疾而卒,其子仁杲立,为秦王李世民所破,仁杲率部归降,被斩,陇西遂平。
《泾水黄》所叙即为此事。
太白、天狼:均为秦之疆域;又,古人以太白主杀伐,故用以喻兵戎,以天狼喻贪残。
这两句诗一语双关。
负:仗恃。
喙(huì会):鸟嘴。
钜,一作“距”,指禽类脚掌后的尖端突起的部分。
趯(tì替):跳跃的样子。
翾(xuān宣):飞翔。
柳宗元也叫柳中元
柳宗元也叫柳中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
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
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20年。
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
唐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正在形成。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
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受。
贞元元年(785),柳镇到江西做官。
在这以后一段时间,柳宗元随父亲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
这段经历使柳宗元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
从这以后,他已经开始参与社交,结纳友朋,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
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
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
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
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
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
柳宗元的简介及作品
柳宗元的简介及作品导语:著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下面是分享的柳宗元的简介以及作品,欢迎阅读!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乐观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家世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
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
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官秩一直很低。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
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
《黔之驴》——巴元坤
虎因喜 因跳踉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踢之。 4.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组PK战——第五轮
虎、驴的斗争过程,你还得到了怎样的启 示?
心理 害怕又好奇
识驴
谨慎又大胆
欣喜又得意 心满又意足
吃驴
析形象——驴、虎 善于观察、 机智勇敢, 谨慎小心 自以为是、
反衬
徒有其表, 无自知之明
敏捷果断
虚张声势
外强中干。
揭寓意——归纳主旨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 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
应该认识事物本质,不要被貌似强大 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定能获得胜利。
形象特点
庞然大物 一鸣 蹄之 喉断、肉尽
形体 声音 本领 动作 下场
自以为是、
徒有其表,
无自知之明, 虚张声势, 外强中干。
析形象——驴、虎
2、找出描写虎的语句 以为神、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惧驴 大骇、远遁、 蔽、窥、稍出近之 觉无异能、终不敢搏 因喜、技止此耳 往来视之、近出前后、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跳踉、
提示:1.从老虎的角度; 2.从驴的角度;
老虎角度: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遇到困难不应逃避,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 勇猛顽强的作风。
驴子角度:
1、不了解情况,不能够轻举妄动。
2、我们不能做愚蠢无能、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 才实学。 3、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有自知之明。
4、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
韩愈曾写诗赞他们: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韩愈曾写诗赞他们: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韩愈曾写诗赞他们: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柳七公⼦柳宗元,唐宋⼋⼤家之⼀,字⼦厚,“柳愚溪”,今⼭西永济县⼈。
773年出⽣于唐都长安,杰出著名的诗⼈、哲学家、⽂学家、散⽂家,思想家、儒学家乃⾄成就卓著的政治家。
因他是河东⼈,⼈称“柳河东”,“河东先⽣”,⼜因官终柳州刺史任上,⼈称柳柳州。
他⽐⽐韩愈⼩五岁,因他与韩愈中唐古⽂运动的领导⼈物,并称“韩柳”。
他⽐刘禹锡⼩⼀岁,⼀起参加了著名的“永贞⾰新”,并称“刘柳”,并分别与⼆⼈结下深厚的情宜,并为后⼈所称颂。
柳宗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韩愈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和曾巩并称“唐宋⼋⼤家”。
他与韩愈、欧阳修、苏轼并称,“千古⽂章四⼤家”。
柳宗元世⽣在⼀个世代官宦世家,⾃北魏以来柳宗元的先祖为世代显⾂,到唐朝时柳家势⼒显赫,唐⾼宗时代柳家官居尚书省的⼈多达⼆⼗多⼈。
唐永徽年间,柳家受到武则天的打击与迫害,柳宗元出⽣时家道衰落,曾祖⽗和祖⽗只做了县令这样的⼩官。
柳宗元的家庭是标准的知识分⼦家庭,⽗母对他的影响很⼤,幼年时随⽗亲到过不少地⽅,见多识⼴。
尤其是他的母亲,卢⽒出⾝范阳⼠族名门,聪明娴熟⽂化素养⾼,柳宗元少年时就深得母亲教诲背诵诗⽂。
后来柳宗元被贬远谪天涯,他的母亲⼀直陪伴他远⾛他乡到荒蛮之地。
柳宗元少年才露,贞元元年,柳宗元应崔中丞之请,代他向唐德宗写了⼀篇《贺平李怀光表》,少年才俊美名远扬,那时柳宗元不过⼗三岁。
柳宗元的仕途⼈⽣与刘禹锡有太多的交集与巧合。
唐代宗贞元九年(793)年,20岁的柳宗元进⼠及第。
巧合得很,和他⼀同⾼中进⼠的还有刘禹锡,贞元末年同官为监察御史。
同科同榜为他们后来结下的友情夯实了最初的根基,同道⽽识的朋友,相识相知。
贞元⼗⼆年(796)年,柳宗任任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四年(798)年,他中博学宏词科。
先后任集贤殿正宇,任集贤殿正字时柳宗元年⽅⼆⼗六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之一。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永州八记》(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
“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
传记有《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
⑤温庭筠:词风秾丽,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⑥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1、字音突兀.()窦穴..()潦.缩()巉.岩( ) 营葺.( ) 上干.云霄( ) 溯.流( ) 肯綮.()发硎.()怵.然()垓.下()嗔.目叱之()麾.下()刈.旗()辟.易()水涡.( ) 剽.掠( ) 妃嫔媵嫱...( )逦迤..( ) 呕.哑( ) 椽.子( ) 闾.里()鼎铛.玉石()..()锱铢遁.世()健啖.()觱篥..()屏.息()①()(老年男子义)田父、渔父父②()(其它)老父2、字形①溶溶(水宽广的样子)溶溶的江水、月色溶溶融融(①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②形容暖和)其乐融融、春光融融②城郭( )、寥廓()③饥肠辘辘、湿漉漉、山麓()④冥(原始义是“昏暗”,引申义为“深沉,糊涂”)冥暗(昏暗义)、冥思苦想(深沉义)、冥顽不灵(糊涂义)暝(原始义是“日落,天黑义”)风雨晦暝⑤矍铄(然)、头、攫取()3、词义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褒义)②目无全牛:现在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褒义) 【判断正误】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③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贬义)④切中肯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褒义)⑤批郤导窾: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褒义)⑥新硎初试: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亦作“发硎新试”。
(褒义)⑦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⑧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判断正误】自从我参加了作文培训班后,现在写作文对我来说是庖丁解牛....,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⑩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贬义)【判断正误】山东《齐鲁晚报》认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周挺以及北京国安,做事霸道、树敌无数,落到眼下四面楚歌....的地步,应该说绝非偶然。
”()⑾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指自愧无脸见乡亲。
(贬义0⑿钩心斗角:本文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今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贬义)。
4、文常①杜牧: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1、字音贿赂.()草芥.()殆.尽()仇雠.()珍馐.( ) 失怙.( )妻孥.()薨逝.()匆遽.( ) 斗斛.( ) 辍.耕( ) 子嗣.( )万乘.()尚飨.()轮扁.()斫.轮()缣.素()畴.昔()窗牖.()俾.众周知()罹.难()告罄.( ) 痼.疾( )日晷.()口呿.舌挢.()定谳.()鬻.画()梦呓.()①()(名词义)咽喉咽)(动词义)狼吞虎咽、吞咽、细嚼慢咽、咽气③()(仅用于“哽咽、呜咽、幽咽”三词,表因声音受阻而低沉)①()(其它)赠与、与人为善、与其、与日俱增与②()(仅作“参加”解)与会、与闻(其事)①()(作“捆住,拴,绑”解)系缚、系狱系(作动词义时)②()(作“打结”解)系鞋带①()(其它)遗恨、遗患无穷、遗愿、路不拾遗遗②()(送给,赠与义)遗之千金①()(作形容词和量词)只身独往、只言片语、片纸只字、形单影只、独具只眼、两只手只②()(作副词)只得、只顾、只管、只要2、字形①撅嘴()/ 大放厥词、蕨类植物、猖獗、橛子、一蹶不振()②曝露(露在外头)()、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③自古洎今()/ 圭臬()④收敛()/ 入殓、水光潋滟()/ 眼睑()⑦针砭(砭骨)()贬斥、窆葬()/ 空泛()⑧篝火()/ 遘难、媾和()⑨俟机进攻、涯涘()/ 尘埃、唉声叹气、挨近()/ 挨打()/ 欸乃()3、词义①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贬义)②如弃草芥:比喻不珍惜。
(贬义)③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
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④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贬义)⑤白发苍苍:头发灰白。
形容人的苍老。
⑥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⑦兔起鹘落:兔子刚跑动,鹘就飞扑下去。
比喻动作敏捷。
也比喻作画、写字、写文章等下笔迅速,没有停顿。
(褒义)⑧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褒义)4、文常①方苞: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
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要求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1、字音伛偻..( ) 孳.乳( ) 勖.勉()缫.丝()饔.飧()饥馑.()哂.笑( ) 喟.然( )渗漉.()修葺.( ) 偃.仰( ) 万籁.( )异爨.( ) 庖.厨( ) 老妪.( ) 先妣.( ) 阖.门()扃牖..()汩.汩()菽.粟()清泠.()疏粝.( ) 榛.莽( )①()(仅用于表草本植物的“莳萝”)莳②()(移植,栽种义)莳田、莳花①()(形容鸭子、青蛙等的响亮叫声等)呱呱叫、顶呱呱、呱唧呱②()(表小儿哭声)呱呱而泣、呱呱坠地2、字形①珊珊可爱、姗姗来迟、删繁就简、蹒跚()/栅栏()②栏楯( )/ 遁世( )3、文常①归有光:明代散文“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主张继承唐宋古文传统。
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自己的真实感受,富有感情色彩,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
《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都极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语文选修(2)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1、字音蹒跚..()脚踝.()踯.躅.()瞅.见()一哄.而上()簇.拥()赝.品()别墅.()铁箍.()芜菁..()骤.雨()箭镞.()怂恿..()..()呆滞.()从.容()噩.梦()凛冽①()(看护;守护义,是特殊的“看”)看管、看护、看守、看押、看门、看家狗、看家戏看②()(一般的“看”)看望、看风使舵、看中、照看(行李、孩子)①()(仅用于姓氏)肖②()(相似,像义)肖像(画)、惟妙惟肖、酷肖、逼肖2、词义①爆发(侧重强调剧烈性)火山爆发、爆发革命、爆发战争、爆发力暴发(侧重强调突然性)山洪暴发、暴发疫情、暴发户3、文常①《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②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
《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描写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后来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一只蜗牛。
作家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是变幻无端、纷繁复杂的流动体,他们摒弃情节。
让笔触始终追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的“内心真实”。
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斑点”是“我”意识流动和转向的“结”,“我”通过这个“结”把众多互不关联的零碎思绪连成了一体。
4、素材①经典语句: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第二单元:《炮兽》《安东诺夫卡苹果》1、字音歼.灭( ) 摇曳.()惊骇.( ) 旋.风( ) 瞥.见( ) 颠踬.( ) 侏.儒.( ) 飓.风( ) 静谧.( ) 馥.郁( ) 裙裾.()肺痨.()麦场.()篝.火()吓.唬( ) 寒噤.( ) 萦.绕( ) 湛.蓝( ) 拾掇.( ) 伛偻..( ) 入殓.( ) 麦垛.( ) 铜箍.( ) 倾圮.( ) 缅.怀( ) 纤.尘( ) 骤.变( ) 发绺.( ) 分蘖.( ) 詈.骂( ) 膻.味()慵.困()劈.柴()荣膺.()肖.像()忧悒.()屋脊.()悲戚.()麦秸.()黑黝.黝( ) 红彤.彤( )风驰电掣.( ) 按捺.不住( ) 冰凉砭.骨( ) 迥.然不同( ) 忧心忡.忡( )按辔.徐行( ) 心旷神怡.( ) 透明澄.碧( ) 龇.牙咧.齿()卷帙.浩繁()2、字形①千刀万剐()/ 刮擦( )②蒙(曚)昽(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睡眼(醉眼、泪眼)蒙昽朦胧(指月光、暮色、烟雾等模糊)月色(暮色、烟雾)朦胧、朦胧的白光、朦胧诗曚昽(日光不明)薄日曚昽③根茎、泾渭分明、经纬()/ 自刭、颈椎()/ 径流、不胫而走、痉挛()④犄角( )/掎角之势( ) ⑤叽叽嘎嘎(唧唧嘎嘎)/ 唧唧喳喳(叽叽喳喳)⑤黑魆魆(表光线黑)()/ 黑黢黢(表皮肤黑)( )⑥震(内在的“动”)震耳欲聋、威震四方、震撼人心、震动(全国)、(社会、股市)震荡振(外在的“动”)振聋发聩、振臂高呼、振奋人心、振动(物体)、(来回)振荡⑦深邃、钻燧取火、隧道、未遂( )/ 半身不遂( )⑧颤巍巍、巍巍昆仑⑨分蘖、孽根祸胎( ) ⑩滋(孳)生、呼(唿)哨⑾凛冽、仓廪、檩子()/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⑿纡尊降贵(屈抑义)()/ 毁家纾难(解除义)()⒀阒无一人(形容没有声音)()/ 喧阗(充满义)()3、词义①制伏、制服前者只能作动词,后者除了动词(词义等同前者)外,还可以作名词(表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②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年轻而美貌的女子。
③美轮美奂:除了形容“新屋高大美观”(褒义),还可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