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考试(含答案)
《童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比较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童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比较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童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比较文阅读训练含答案阅读甲、乙两段古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②。
道边李树多子③,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④。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戎:晋朝人。
②游:玩。
③子:果实。
④信然:真是这样的。
1.下面各项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A、以丛草为项为之强B、林拔山倒树而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C、又留蚊于素帐中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D、徐喷以烟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翻译句子(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两个“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现代文给文章加一个结尾,要归纳出作者之所以能取得物外之趣的原因。
2022-2023年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6套)
2022-202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一、书写展示台。
(2分)路就在脚下,我们要脚踏实地地走!二、生字游乐场。
(19分)1.根据音序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汉字。
(3分)盲怒晾凑偶孵2.看拼写写词语。
(16分)fú zhuānɡɡuī zé yáo huànɡ pái lièhuò zhě zhuānɡ bàn ɡǔ lì méi yóu三、词语大本营。
(20分)1.我会选。
(6分)【棠裳】海()衣()【惜错】()误可()【杨扬】()树表()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 )的水洼()的地毯()的气味()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3.补充词语。
(8分)喜笑()开相()而笑眉开()笑哑然()笑面红()赤鸦()无声披头()发手忙()乱四、句子斗秀场。
(13分)1.补充句子。
(6分)(1)停车坐爱枫林晚,。
(2)有理走遍天下,。
(3)三个臭皮匠,。
2.注意下面加点的部分,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3分)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
.....,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3.照样子,写句子。
(4分)(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紫色给了葡萄,(2)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一边,一边。
五、课文博览厅。
(13分)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3分)2.《秋天的雨》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3分)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自己的小鸡,却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2024年一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包含
2024年一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包含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在横线上合适的字上。
一(只条)小鱼一(个朵)白云一(本块)书一(只头)小狗一(片条)小河一(棵个)苹果2.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春天雪人肚圆夏天谷穗弯弯秋天荷叶圆圆冬天草芽尖尖3. 知识梳理。
《小蜗牛》是一篇盎然的科普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一年四季的变化及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4. 我会填点:共画,是结构。
空:共笔,第六画是。
看拼音写词语(每题10分,共10分)5. 读拼音,写字词。
站队时,hǎo朋友大林站zài wǒ的hòu面。
书写(每题10分,共10分)6. 写写卡面片上的名字。
王大力孙晓华张明飞李光辉连线题(每题10分,共10分)7. 字词句运用:读一读,连一连。
爸妈马画 u鼓木路土 a泥鸡棋字 i语言表达(每题10分,共10分)8. 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①我们好是朋友②早上我公园花看去诗歌鉴赏(每题10分,共10分)9. “我”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了。
课内阅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________蓝蓝的________。
现代文阅读(每题20分,共20分)10. 鱼在()间做游戏。
A.莲花 B.莲叶答案解析填空题1. 条;朵;本;只;条;个2.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肚圆3. 童趣4. 9;上下;8;横看拼音写词语5. 好;在;我;后书写6. 王大力;孙晓华;张明飞;李光辉连线题语言表达7. ①我们是好朋友。
②早上,我去公园看花。
诗歌鉴赏8. 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现代文阅读9. B。
(2021整理)期中考试文言文复习《童趣》
期中考试文言文复习《童趣》1.给句中加点的字解释。
①项为之强.。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
〔〕③徐.喷以.烟〔〕〔〕④盖.一癞虾蟆。
〔〕⑤鞭.数十,驱.之别院。
〔〕〔〕⑥方.出神〔〕⑦余.忆童稚时〔〕⑧鹤唳.云端〔〕2、一字多义故时有物外之.趣〔之:〕项为.之强〔为:〕之昂首观之.〔之:〕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心之.所向〔之:〕〔为:〕以虫蚁为.兽〔为:〕徐喷以.烟〔以:〕必细察其.纹理〔其:〕以其蹲其.身〔其; 〕以.虫草为林〔以:〕神游其.中(其: )3、翻译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④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⑤.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
⑥果如鹤立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文学常识。
〔1.〕《童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 代文学家。
〔2〕.本文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___〞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3〕.“__________〞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_____和_____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4〕.《童趣》一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答复下列问题。
①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选文第①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6.选文第②段,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试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为之强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捉虾蟆,鞭数十鞭: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通“僵”,僵硬被鞭打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作者简介】沈复(1763年一1826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
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童趣》等工诗画、散文。
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 儿童文学的核心内容是()
A、情感成长
B、情绪素质
C、思想品质
D、冒险故事
答案:C
2. 《小马宝莉》中,有一个可爱的小马宝莉住在()
A、城堡
B、草原
C、森林
D、大海
答案:B
3. 《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是()
A、友谊
B、军营
C、教育
D、旅行
答案:D
4. 儿童文学的读者群体是()
A、普通人群
B、学生们
C、家长们
D、孩子
答案:D
二、判断题
5. 儿童文学应该有趣而表现出童趣本质是正确的。
答案:√
6. 包括童话、小说、诗歌和戏剧在内,儿童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答案:√
7. 儿童文学有助于儿童学会表达思想,培养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答案:√
8. 儿童文学可以针对某种社会不良现象,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起到一定的倡导作用。
答案:√
三、填空题
9.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一个关于______的童话故事。
答案:美丽与善良的平衡
10. 《三只小熊》是一个关于______的童话故事。
答案:友谊及其不可破坏性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关于______的小说。
答案:成长和友谊
12. 《追梦赤子心》是一本关于______的童话故事。
答案:勇敢和梦想。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
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
沈复《童趣》原文及译文
沈复《童趣》原文及译文赏析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试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强:___________(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___________(3)捉虾蟆,鞭数十鞭:_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通“僵”,僵硬被鞭打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二: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徐喷以烟(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参考答案:17.(1)观察(2)慢慢地(3)打(鞭打)18.A19.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4答案卷尾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说明:1.在答题卡上作答。
2.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读一读,了解试卷主题,完成1-6题。
一、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
同学们,这张试卷的主题是“传承”。
你将在拟文稿、bù zhì()展板等活动中(触畜)摸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uàn liàn()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yùn。
请认真shěn 题,当你遇到难题时难免会发怔,但可不能suí yì放弃呀!老师shǎng shí()勇于挑战自己的同学,会由zhōng()地为你竖起大(姆拇)指!1.根据拼音写词语,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词语选择使用正确的字打“√”。
① (A.触B.畜)摸① (A.姆B.拇)指3.根据意思,“文化底yùn”的“yùn”应选:()A.韵:好听的声音B.蕴:事理的深奥之处C.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地方4.为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拟.文稿(A.níB.nǐ)①发怔.(A.zhēng B.zhèng)5.大家在扇面上书写了“博大精深”四个字,其中隶书是( ),楷书是( )。
6.我们应该传承什么?根据“传承”的意思,正确的选项有:()(多选)A.传承传统技艺B.传承陈规陋习C.传承良好家风D.传承革命精神读文稿,了解文化点灯人叶嘉莹,完成下题。
7.叶嘉莹先生已有()岁了。
A.四十B.六十C.七十D.一百8.稿中第①处填( ),第①处填( ),第①处填( ),第①处填(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E.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F.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9.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序号填入句中括号。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文文和小伙伴们策划了一个活动,教大家认识“衢”字,了解衢州。
1.“跟我一起读”。
文文设计了下面文案,请你阅读他的文案和解说,也设计一个。
【创意文案】大家跟我一起读“去——衢州!”,“去”第四声,“衢”第二声,大家记住了吗?去衢州!【创意解说】“去”和“衢”两个字读音相近,声调不同,“去”是个常见字,用“去”来教“衢”的读音,好学好记;而且,“去——衢州!”这句话充满了号召力,表达了衢州客迎八方的愿景。
2.“跟我一起认”。
文文和小伙伴们查找了以下资料并撰写解说词。
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瞿qú,jù原作“䀠”。
《说文》解释为“左右视也”。
徐灏注笺:“左右视者,惊恐之状。
”本义是“惊视的样子”。
后加“隹”(鸟类)为“瞿”,《说文》解释为“鹰隼之视也”。
《庄子》:“子綦瞿然喜曰……”(缺)(同楷书)行xíng,háng甲骨文的字形很明显是一个十字路口,本义是“路”(音háng)。
《诗经》:“遵(沿着)彼微行(小路)”。
后来多用于“行走”义(音xíng)。
A.我的衢州危险赞!四省通衢中心地,五路总头添彩气,江南美景汇于此,双目琳琅鸟比翼。
B.“衢”字由“行”和“瞿”组成。
“行”的意思为十字路口,指衢州四通八达,正如古诗云:“复道东西合,交衢南北通。
”3.“古诗里的衢州”。
文文查阅古籍时读到了杨万里的《衢州近城果园》一诗,他告诉住在常山五里村的外婆:宋代的五里村可以说是“①”(概括诗中五里村的特点),因为②(结合诗歌内容回答)衢州近城果园[宋]杨万里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注释】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4.“我在衢州等你”。
文文设计了以“寻美·衢州”为主题的明信片。
古诗词知识竞赛100试题含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100试题含答案1.(1-30题为单项选择)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的佳句。
[单选题]A.李白B.刘禹锡C.柳宗元(√)D.苏轼2.“江上往来人,但爱()鱼美”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单选题]A.鲑B.蹶C.鲈(√)D.鲤3.一首词的上阙是:“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首词的词牌是[单选题]A.声声慢B.苏幕遮(√)C.江城子D.水调歌头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的“妃子”是()[单选题]A.王昭君B.西施C.杨玉环(√)D.貂蝉5.下列诗中歌颂母亲的作品是()[单选题]A.《山中寡妇》B.《游子吟》(√)C.《秋思》D.《采薇》6.关于荷花的诗词,这里最有名的是()。
[单选题]A.《爱莲说》(√)B.《莲花》C.《咏睡莲》D.《爱莲》7.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单选题]A.灯火辉煌B.灯火昏暗的地方(√)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8.假如你的朋友高考落榜了,你会选用以下那两句诗来安慰勉励他?()[单选题]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辛弃疾《南乡子》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他想称赞的人是谁()[单选题]A.曹操B.孙权(√)C.周瑜D.刘备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单选题]A.水淹七军B.草船借箭C.火烧赤壁(√)D.七擒孟获11.《乐游原》中“向晚意不适”的“不适”的意思是()[单选题]A.不愉快(√)B.不舒服C.不愿意D.不适合12.“林暗草惊风”的下一句是?()[单选题]A.平明寻白羽B.将军夜引弓(√)C.没在石棱中D.恨别鸟惊心13.以下哪首诗不是王维写的?()[单选题]A.《山居秋暝》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使至塞上》D.《忆江南•江南好》(√)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童年》考试题(含答案)
《童年》考试题(含答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共40题单选题,每题2.5分,共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1.以下哪个著作不属于高尔基的作品?(B)A.《童年》B.《高老头》C.《在人间》D.《我的大学》2.外祖父谈论别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放低了声音,但一谈到他自己,就(A)A.热烈迅速,而且吹嘘。
B.无精打采,情绪低落。
C.慢慢吞吞,假话连篇。
D.一本正经,实事求是。
3.关于《童年》中人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C)A.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B.阿廖沙:全书的中心人物,他天真活泼、心地善良、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敢于同邪恶力量作斗争,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
C.外祖父:是一个饱受生活贫困的染坊主,他和善、亲切、富有爱心,深受全家人的爱戴。
D.外祖母:是一个果敢、刚强的妇女,她善良慈爱,默默承受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4.外祖父第一次要打我时,谁来为我求情?(D)A.雅科夫舅舅和母亲。
B.米哈伊尔舅舅和母亲。
C.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
D.母亲和外祖母。
5.两位舅舅争吵的原因不包括(A)A.两位舅舅都想上大学,但只有一个名额。
B.都想分得为母亲准备的,被外祖父扣留的嫁妆。
C.谁到城里开设染坊。
D.谁到奥卡河对岸库纳维诺村去。
6.顶针的事,大家都说是谁过错?(A)A.米哈伊尔B.雅科夫的萨沙C.雅科夫D.格里戈里7.失火的那天晚上,阿廖沙刚躺到床上,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嗥叫声,这个声音是(A)A.纳塔利娅舅母生孩子。
B.魔鬼发出的声音。
C.警察在拷打罪犯。
D.外祖父在打小孩子。
8.高尔基作品中,以下哪个属中长篇小说?(A)A.《母亲》B.《海燕之歌》C.《鹰之歌》D.《切尔卡什》9.外祖父讲的故事中,法国俘虏——勤务兵米朗是怎么死的?(D)A.病死了。
B.饿死了。
C.摔死了。
D.疯了后,被救火队员活活打死。
10.在外祖父的思想里,拿破仑是一个追求什么的人?(D)A.特权B.等级差别C.巨大财富D.权利人人平等11.对于拿破仑的思想,外祖父持什么态度?(C)A.无态度B.赞成C.否定D.支持12.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A)A.外祖母B.外祖父C.雅科夫舅舅D.米哈伊尔舅舅13.我满心高兴地对表哥们夸耀:“我母亲的力气最大!”但什么事,动摇了我对母亲的这种看法?(B)A.顶针的事B.我因桌布的事被外祖父暴打,母亲想救却不敢救我C.两个舅舅吵着分家的事D.得知外祖父扣留了母亲的嫁妆14.以下关于雅科夫家的萨沙,说法不准确的是(C)A.他老是呆在大人身边,对谁都表示亲热,随时想法给每个人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含答案一《龟虽寿》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答案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⑥老骥伏枥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⑩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过故人庄》①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答案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î)栖.息(qī) 澄.清(chéng) 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 枯涸.(hé ) 禀告 (bǐn) 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 雏.形(chú) 泯.灭(mǐn) 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 厄.运(è) 迸.溅(bèng) 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致C.点缀多姿多采萧然起敬D.伫立轻飞曼舞梦寐以求3.把下列人物与文学作品或创作主张对应连线。
(2分)A.马致远 a.创立儒学,主张德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朱自清 b.元朝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C.孔子 c.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D.老舍 d.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B.《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厄运能使人由脆弱变得坚强。
C.《第一次真好》是说所有第一次都是好的,尝试第一次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行道树》一文歌颂了奉献精神。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语言综合运用(共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选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在一个shān shān()来迟的春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以及又熬过一个严冬的母亲到田野上散步。
不料路上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但一切都取jué()于“我”,这令“我”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想拆散一家人。
最后,“我”决定委qū()儿子,按照母亲的心意选择走大路。
而母亲改变主意,提出走小路,让大家各得其所。
A.珊珊zhī抉shà曲B.姗姗qí决shà屈C.姗姗zhī决chà曲D.珊珊qí抉chà屈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的赧水河畔生机勃勃,到处是花团锦簇....、杨柳依依的美景。
B.通过武冈市政府的古城改造工程,一些老旧社区呈现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
C.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秀,形态万千,琳琅满目....。
D.《早安隆回》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几天的军训,使我认识到了纪律严明的重要性。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
C.为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取决于你是否有良好的态度。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总的来说,____,____,____,____,隔着窗户也听得见。
①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小曲②屋里简朴干净③小罐子里插几双竹筷④桌柜上整齐地摆着各式碗、杯A.③②④①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作者是孔子。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3.选择题除标注“多选”的题目外,均是单选题。
一(26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日月之行,▲。
(曹操《观沧海》)(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1)应和(▲)(2)花团锦簇(▲)(3)烂màn(▲)(4)花枝招zhǎn (▲)3.仿照示例,介绍学校。
(3分)示例:我们校园里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小池塘,在朝阳下波光粼粼,就像一个闪亮的舞池,吸引着周围的生命。
你:我们校园里有一个(1)▲的地方——(2)▲。
4.班级计划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用古诗(词)句布置文化墙。
你觉得下列备选素材(▲)好。
(3分)A. B. C. D.5.续写(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人物的外貌或性格特点)。
(3分)我们班的XX同学,可有特点啦! ▲。
6.填写读书卡,向同学推荐一本名著(《朝花夕拾》除外)。
(5分)《(1)▲)》读书卡作者介绍:(2)▲内容简介:(3)▲二(39分)(一)古诗阅读(5分)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①,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版)[注]①瞧:指夕阳下的昏黄景色。
7.首句中“千里”一词有版本作“十里”,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3分)▲8.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画线句相近的一项是(▲)(2分)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23分)1.(7分)【童心即诗】幸福的诀窍,是不泯童心。
阅读下面三首童诗,感知这份简单的童趣,完成小题。
半个月亮爬上来丁云(8岁)半个月亮爬到窗子上睁着大眼睛看着我的家家里有爸爸家里有妈妈家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我半个月亮爬上来羡mù①_______地看着我圆圆的一家老师林婧婧(10岁)调皮的男生在教室打滚揉起衣服塞进衣服装孕妇你大吼一声一瞬间“孕妇”纷纷生下“BB”老师,你知道吗那天你真威风无敌如果tàng②______个头发你可真像狮子了沙发(中国台湾)林良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坐请坐”其实不是这是一种“______”的姿势(1)丁云和林婧婧各有一个汉字不会写,请你帮他们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羡mù②tàng 个头发(2)读《沙发》时,小文对“模样”的“模”字读音产生疑惑,请帮他选择正确读音A.móB.mú(3)读《半个月亮爬上来》时,小语对“我圆圆的一家”的重音把握有疑惑,请帮她解惑。
我认为这句话应重读,因为。
(4)请用儿童视角在《沙发》的横线部分补填最合适的诗句A.请你多休息B.想要亲亲你C.让我抱抱你2.(7分)【“画”解古诗】幼时的我们喜欢信笔涂鸦,也会沉迷漫画无法自拔。
根据画面内容,联系诗题及作者,在①~④的空格处写出对应的诗句。
简笔画/漫画诗题、作者对应诗句《峨眉山月歌》李白①,影入平羌江水流。
《次北固山下》王湾②,。
《秋词》刘禹锡③,。
《夜雨寄北》李商隐④,。
3.(9分)【稚子聪慧】稚子年幼,但其智慧和风度常常让成年人望尘莫及。
下面是小语为《世说新语》中的两位聪慧少年所做的人物卡片,请你仔细阅读,完成小题。
陈元方故事背景:家君未至经典语录:“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谢道韫故事背景:寒雪日内集经典语录:“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人评价:咏絮之才,林下之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趣
姓名: 成绩: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此皆幼时闲情也。
1.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3分)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jiāng)(通“僵”,僵硬)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
..称快。
(yí)(安适、愉快的样子。
)
⑶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yí)(愉快)
⑷以土砾凸者
..为丘。
(tū)(凸出部分)
⑸凹者
..为壑(āo)(低陷部分)
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明视力极佳。
鹤唳云端: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
有想象之趣,比如:“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
有细察之趣,比如:“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
有童稚之趣,比如:“神定,捉虾蟆……别院”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
张()昂()素()
张灯结彩张皇失措张牙舞爪张口结舌张三李四张良借箸张袂成阴
器宇轩昂昂首阔步慷慨激昂昂首挺胸安之若素艰苦朴素素昧平生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因此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着。
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突然有一个大家伙掀倒“山”压倒“树”地走过来。
7.文章开篇写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分)
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之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蚊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形容为“拔山倒树”就不难理解了。
9.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3分)
10.“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细察。
(3分)
11.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童稚时。
(3分)
12.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夏蚊成雷。
(3分)
13.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3分)
14.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4分)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5.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
16.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
(3分)
17.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余年幼。
(3分)
18.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3分)19.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C)(3分)
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20.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总分关系。
(3分)
21.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
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
22.“双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蚊当作野兽。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