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汇总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教师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⑴ 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 讨论探究: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
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型。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询问他们对乡下人家的故事有什么印象。
2. 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课(15分钟)
1. 通过背景资料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如彩脸戏和乡下生活。
2. 教师朗读全文,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难句。
三、阅读理解(25分钟)
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主要事件,并进行简单的问题提问。
四、课文学习(1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五、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有关课文的练习,如填空和改写。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和情景。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农村题材小说或散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乡下人家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朴实。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描述了乡下人家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乡村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增强对乡村生活的认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乡村生活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某些生词和句子结构感到困难,需要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增强对乡村生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重点句子,如“鸡冠花、院落、鲜花绽放”等,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
2.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课文所描绘的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写作练习:学生需要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课文《乡下人家》的文本,以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词。
3.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乡下人家生活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
a.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乡下人家。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2.讲解课文第5-8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情趣。
a.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绘乡下人家的生活细节,表现其生活情趣。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3.讲解课文第9-12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亲情与友情。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三、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乡下人家生活的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附:课文原文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有许许多多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春天的时候,乡下人家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鸡、鸭、鹅。
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屋檐下欢快地歌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二课,通过描绘乡下人家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情趣,插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可能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和文字,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固然、独特”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写作练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课文插图和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乡下人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写作练习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教学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写作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乡下人家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的要求,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调。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自然段,理解段落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乡村美景。
2. 学习生字词,巩固字词拼音,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本段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乡村美景。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情感。
6. 生字词学习:针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进行认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乡下人家2. 第二自然段内容概括:乡村美景3. 生字词:蝴蝶、构成、和谐、独特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认读能力。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乡下人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
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⑴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⑵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2、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陈醉云是怎样描绘的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4、全班交流: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⑵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三、梳理整合,浓缩场景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已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乡下人家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随__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词语:屋檐装饰鸡冠花捣衣和谐2、回忆上节课所学,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画面?根据生汇报,教师板书:长藤瓜架鲜花竹笋鸡鸭夕阳鸟儿夜晚歌声3、作者用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难怪作者说:(课件出示)生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是__的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那么,作者是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具体写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
(一)其实,乡下人家的每一处景物就是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
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画。
先看要求:(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划出优美词句,说说你的体会,并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第1自然段后汇报:1、现在我们来欣赏乡下人家的第一幅图画“长藤瓜架图”。
请读你划出的优美的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
(生汇报)2、青青的瓜,红红的瓜,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好美啊!请你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谁能把刚才想象的画面说给大家听?生汇报。
3、(课件出示图画)看!就是这样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难怪作者说:(课件出示)生齐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檐”、“饰”、“冠”、“捣”、“谐”五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作者描绘的纯朴自然、充满情趣的乡村画面,以及他的感受。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确,特别是把长句读正确,注意适当的停顿,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描绘的乡村生活的画面,能用概括的语句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杭州人吧!生活在杭州城,感觉怎样?2、出示乡村的图片:(课文插图),说说是什么地方的风光。
3、揭示课题:师:如果说城市带给我们繁华和喧闹,那么乡村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位名叫陈醉云的作家一起走进乡下人家,走进课文,用心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初读:⑴ 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反馈初读情况:① 学习生字新词:屋檐、装饰、鸡冠花、捣衣、和谐。
② 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 指导学生读长句。
出示三句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看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zha)到水下去觅食。
谁能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随机出示表示停顿的斜杠)2、梳理内容:⑴ 读过了课文,那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交流⑵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画面。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发法等【学习方法】想象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导入1.回顾文章的五幅画面。
面对这些画面,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道: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指名读1-2自然段。
过渡:是呀。
乡下人家,他们的房前、屋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着一道和我们城里不一样的、十分吸引人的风景。
那其他风景如何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语言文字中去读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二、研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3-6自然段,画出描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词句,简要标注体会,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1)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生读画出的句子,并谈自己的体会。
(2)引导学生读出鸡群的自由自在,雄鸡的威武。
(3)想象乡下人家照例还会养什么?(4)多么自由和谐的景象啊!作者笔下的鸭同样是自由自在的,我们赶快来读一读吧。
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鸭与人的关系十分和谐?(5)是啊,在乡下,鸡成群,鸭戏水,还有狗啊、羊啊、牛啊,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景象。
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学习第5自然段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吸引着你,我们继续交流。
(1)吃饭的地方独特(2)理解“天高地阔”(3)除了吃饭,他们还享受到了什么?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3.学习第6自然段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秋天,作者写的秋天和我们写的秋天一样吗?默读第6段。
(1)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场景。
3.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4.能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乡下人家》的故事情节。
2.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故事复述。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课文教材和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准备学生课前阅读习作。
•设置展示课文场景的图片或相关素材。
2. 导入1.复习《乡下人家》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回忆。
2.展示课文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预热课堂氛围。
3. 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课文生词和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复述,帮助他们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学生展示小组成果,互相评价,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4.学生进行课文情感充分探讨,引导他们思考人物情感变化及主题。
5.设置小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体会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
4. 总结1.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答总结性问题,巩固对本课时内容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完成《乡下人家》相关练习题。
2.写一则《乡下人家》情节延伸故事。
3.阅读其他故事,提炼其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乡下人家》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有明显提升。
但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进一步深化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下节课应加强对课文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以上文档为《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例文章篇一:《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乡下人家,领略了那独特又迷人的风景,你们还记得吗?咱们先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 同学们,想一想,为啥说乡下人家用瓜、藤、叶装饰比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大旗杆可爱多啦?这就好比啊,一个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小朋友在欢快地玩耍,一个是板着脸严肃的大人在站岗,你说哪个更让人觉得亲切和喜欢呢?很明显是前者嘛!再瞧瞧第二自然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 这里面的花呀,可不是城市公园里那种被精心修剪、摆放得规规矩矩的花。
它们就像是一群自由自在的小精灵,按照自己的节奏开放,多有趣呀!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那种画面吗?还有那第三自然段,“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母鸡带着小鸡找吃的,像不像咱们的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呀?那雄鸡大踏步地走,是不是感觉它特别神气,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 哈哈,多有意思!接着是第四自然段,“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 这些鸭子可真是悠闲自在,完全不怕人。
这就好像咱们在课间玩耍,不管周围有多热闹,咱们都能玩得开开心心的。
再说说第五自然段,“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课题 2.乡下人家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饰”字。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4.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积累生动形象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展开想象,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学情分析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大部分学生对农村生活没有体验,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学生对乡村生活有了初步感知,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课外阅读,情境导入,更多让学生欣赏乡村风光,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独特与美好。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情境导入一、通读课文,描述了那几个画面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引入新课。
二、提示教学重点1.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2.积累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3.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一、学习3-6自然段,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1.表格出示,提示学习方法自然段景致名称关键词语体会情感第3、4自然段母鸡觅食鸭子戏水第5、6自然段田园晚餐月夜虫鸣2.学习要求:①默读课文,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组景致,合作找出最能体现独特、迷人的关键词句,做批注,轮流说说体会到的情感。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组景致完成表格。
二、汇报交流,体会情感1.鸡鸭觅食:●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关键词:率领大踏步即使……也从不吃惊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犹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喜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并描述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美丽的生活情景。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乡下人家》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的情感态度分析。
4. 想象与描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乡下人家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乡下生活有什么印象?乡下人家有哪些特色?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
3.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情感的把握。
三、生字词学习与运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2. 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教师点评。
四、课文的情感态度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对乡下生活的情感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乡下生活的优点和不足。
五、想象与描述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乡下人家的画面,学生想象并描述画面中的情景。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述。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乡下人家2. 朴实自然、和谐美丽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并描述一幅乡下人家的画面。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与理解课文《乡下人家》,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乡村孩子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天真、纯朴和可爱。
本课为第二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的乐趣与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乡村孩子的纯朴、善良,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拔节”、“割稻”等,以及乡村孩子的生活场景。
2. 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课堂活动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乡村生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乡村风光,引导学生回顾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来源于辛勤的劳动,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课文结构: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场景。
2.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陈伯吹的其他作品,了解更多的乡村生活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优美散文,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了乡下人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本节课将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1. 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理解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 语言风格的理解:通过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乡村美景,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 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语言风格的理解。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阅读→集体讨论→课堂讲解→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学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谈体会.3、触摸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朗读—-感悟”的学习过程体会乡村生活的美;通过品味语言,读出味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不仅初读了课文,还知道了作者一共描写了几幅乡村风景图?他们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3、学生汇报,适时引出中心句。
4、教师小结: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迷人”的魅力.二、师生合作学习其中一幅,教给学习方法。
1。
(引导教学第一幅画面) 画面1:屋前搭瓜架(1)让我们来读课文,谁最勇敢?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说画面:你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这段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迷人?朗读并理解:这里的装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更可爱?从事物的颜色、形状、生命特征等方面体会对比写法,感受乡下人家质朴自然的乡情.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2。
小结学习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剩下几个画面。
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学习剩下画面,第一小组学习第2自然段;第二小组学习第 3、4自然段;第三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第四小组学习第6自然段。
请各组以确定的学习内容,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交流阅读感受,达成共识,然后在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四、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画面2:门前种鲜花1 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文案
第21课《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一篇描述“乡村生活”的精读课文。
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鸭子在小河中嬉戏……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读,同时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农村的迷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和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陈醉云先生走进了乡村人家,粗粗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乡下人家留给你的总体印象?【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齐读中心句。
3、是呀,那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先小组回忆交流后指名说。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屋前瓜藤绕—门前花盛开—鸡鸭觅食欢--门前吃晚饭--秋夜虫儿鸣】4、过渡: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5个生活场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品味那独特、迷人的美。
【设计意图】: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的陶醉在乡村独特的景色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一篇描述“乡村生活”的精读课文。
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鸭子在小河中嬉戏……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读,同时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农村的迷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和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陈醉云先生走进了乡村人家,粗粗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乡下人家留给你的总体印象?【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齐读中心句。
3、是呀,那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先小组回忆交流后指名说。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屋前瓜藤绕—门前花盛开—鸡鸭觅食欢--门前吃晚饭--秋夜虫儿鸣】4、过渡: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5个生活场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品味那独特、迷人的美。
【设计意图】: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的陶醉在乡村独特的景色中。
他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充满情趣的田园风光的,以此也会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下面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乡村之旅,首先第一站,让我们到乡下人家的屋前看看【课件出示第一幅图】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静听老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并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配乐读文。
3、生读句子,说感受。
【师根据回答相机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4、师;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是什么呢?生回答。
5、想想我们常常在城市中看到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再来看看我们眼前的瓜架,你又想说什么?生:各自发言,表达感受。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预设: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若是在门前竖着两根大旗杆,让人不免觉得太单调,若是蹲着一对石狮子又太威严,让人不由得拘谨、胆怯,难生亲切之感。
这里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与点缀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艳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的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师:是的,这不仅是可爱的、别有风趣的装饰,还给乡下人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怪不得……引读【课件出示第一句话: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
】6、小结,课件出示:(屋前瓜藤绕),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件返回目录页】三、总结学习方法:1、回顾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2、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读一读。
2、划一划能表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句子。
3、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读一读】【课件返回目录页】四、全班交流品味美句,感受乡村风景的独特和迷人。
师:同学们,乡下到处都是美景。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读课文第2—6自然段,并用“~~~~”画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一)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乡下人家的美景。
(二)学生汇报。
喜欢哪种风景图就相机学习哪一段。
【设计意图】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中心引领,品读佳句。
抓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
门前花盛开1、穿过这瓜架,让我们来到门前的场地上,看看那儿还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2、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3、根据学生的朗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sháo)药,凤仙,鸡冠(guān)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
4、看来,这门前的鲜花把你的目光吸引住了,自己读读看,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鲜花的独特、迷人?(1)“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师:我们来欣赏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师:这些鲜花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却开得如此旺盛。
真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课件点红】师:再读读看,你还读出了什么?(2)“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师: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鲜花绽放图】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农家小院真是迷人!谁来读?一生尝试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画面。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画面。
多么独特的农家风光呀。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你们想象百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景象。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6、小结,课件出示:(门前花盛开),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句子,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让学生反复品味,再出示开放的百花图,引导学生去品味,品出朴素,品出华丽,品出花仙子的静态之美。
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雨后春笋冒1、过渡:乡下人家时时刻刻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惬意,让我们在春姑娘的带领下,来到屋后的竹林中。
【课件出示: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自己读读看,漫步竹林中,你最喜欢什么呢?如生读第一句,【课件出示竹子这一句: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小结:看来,你十分喜欢那绿竹。
在茂盛的竹林中漫步,凉风吹拂,多么凉爽,惬意呀!师:自己再读读看,师:你还喜欢什么呢?如生读春笋【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读了这句,你能告诉大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从“探”字体会到什么?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为什么?【课件点红:探】生自由发言,谈感受(预设: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表演:假如你们就是那些竹笋,谁能探一个头给我们看看?生尝试表演。
【设计意图】重点抓住一个“探”字进行品味,让学生体会出它蕴含的“奇妙和生机”。
这一环节中,电教媒体丰富的色彩感染了学生,使他们进入了如痴如醉的境界,身心愉悦地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师:我们来欣赏欣赏。
【课件出示竹笋图片】师:你能把这份可爱读出来吗?生尝试朗读。
师:作者多喜爱他们啊,把他们当成了人来写!谁来读?生尝试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这份生机。
【课件出示竹林、竹笋的句子。
】3、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独特、迷人的农家风光。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4、师小结过渡:看来,引读——【课件出示】(雨后春笋冒),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件返回目录页】鸡鸭觅食欢师过渡:再看看课文,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地方感受到这份独特、迷人呢?1、如生说鸡【课件出示课文第3段: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指名读。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评价: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呀!谁来读!2、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有了这浓密的竹林,这空阔的场地,乡下人家自然总要养几只鸡,所以说,引读:“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3、小结:威风的雄鸡,忙碌的母鸡,可爱的小鸡,生活得多么欢畅啊!4、过渡;乡下人家除了鸡吸引了你的目光,还有什么吸引你?5、如生说鸭子【课件出示课文第4段: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师: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2、引导理解:捣衣【课件出示图片】师:即使声音再响,激起的水花再大,它们也,引读:“也从不吃惊。
”可见这些鸭子怎样?生:自由表达看法。
(预设;大胆、和谐、人与鸭为善、习惯成自然……)师:多么自由多么快乐的一群鸭子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本段。
4、小结:【课件出示】确实,(鸡鸭觅食欢),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件返回目录页】【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诗意生活、诗意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能让孩子自由对话,能听到孩子充满个性的朗读,并且乐此不疲。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赏读课文,读出悠闲,读出声色,读出快乐,读出人与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
门前吃晚饭1、我们刚才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
时间过得真快,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正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热情的乡下人家邀请我们留下来吃晚饭。
2、【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师:自己读读这段话,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呀?生自由读本段。
师:随意地走向学生中间,亲切地问:“你坐在哪里吃晚饭呀?”亲切地问另一学生:“你边吃晚饭看到了什么呀?”有意识地引导,抬头望望屋前,低头看看脚边,那小河里呢?再问另一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呀?”(农民们在谈论什么呀?)师: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师: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生尝试朗读。
师:口中品着美食,眼中赏着美景,心中想着丰收,心情能不舒畅吗?师:谁再来读?生尝试朗读,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