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组成,功效和注意事项
中成药原理

中成药原理一、中成药的概念和分类1.1 中成药的定义中成药是指由天然药物和一定剂量的化学药物组成的药物制剂,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
1.2 中成药的分类中成药根据其原料、制剂形式和用途等方面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1.中草药制剂:由单味中药或多味中药组成的制剂,如颗粒剂、丸剂、散剂等。
2.中药注射剂:将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制成的注射剂。
3.中药胶囊剂:将中药研粉或中药浸膏填充于胶囊中制成的剂型。
4.中药片剂:将中药浸膏或中药粉末制成的片剂。
5.中药口服液:将中药浸膏或中药粉末制成的液体剂型。
6.中药外用制剂:用于外用的中成药制剂,如贴剂、擦剂等。
二、中成药的原理2.1 中成药的组成中成药由多种药物组成,其中包括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
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药物,如中草药。
化学药物是指由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西药。
2.2 中成药的作用机制中成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气血:中成药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的流动来平衡人体的阴阳,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温通经络:中成药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病情。
3.消肿止痛:中成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
4.抗菌消炎:中成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2.3 中成药的药效中成药的药效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直接药效:中成药可以直接对疾病进行治疗,如抗菌消炎、镇痛等。
2.间接药效:中成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如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等。
3.综合药效:中成药具有多种药效的综合作用,可以同时对多个病症进行治疗。
三、中成药的临床应用3.1 中成药的适应症中成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常见的适应症包括:1.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腹泻等。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复方鸡内金片

复方鸡内金片购买建议
了解适应症
复方鸡内金片主要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 食停滞等症状。在购买之前,要明确了解自己的症状是否 适合使用复方鸡内金片,避免药物滥用。
选择正规渠道
与加味保和丸一样,复方鸡内金片也需要从正规的药店或 医院购买。在选择购买渠道时,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
遵循医嘱
使用复方鸡内金片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医生 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复方鸡 内金片,并给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适用人群
加味保和丸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使用方法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复方鸡内金片的成分与作用
主要成分
复方鸡内金片主要成分包括鸡内金、六神 曲等。
适用人群
复方鸡内金片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孕妇需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作用机理
复方鸡内金片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 胀满、饮食停滞等症状。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复方鸡内 金片
2023-11-10
目录
• 药物简介 • 药物成分与作用 • 药物适用症状与使用方法 • 药物禁忌与注意事项 • 药物疗效比较与选择 • 药物购买与使用建议
01
药物简介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药物组成
功效
加味保和丸主要成分有六神曲、茯苓、枳 壳、酒炒山楂、炒菜菔子、半夏(制)、陈皮 、厚朴(姜炙)、白术(麸炒)、木香、泽泻。
过敏者禁用
复方鸡内金片中含有多种中草药 成分,如患者对其中某种成分过
敏,应禁止使用。
05
药物疗效比较与选择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与同类药物疗效比较
01 02
温补脾胃的中成药大全有哪些

温补脾胃的中成药大全有哪些温补脾胃是中医养生中重要的一环,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所在,如果脾胃功能不良,就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
中成药中有很多温补脾胃的药物,比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下面就介绍一下相关的食谱、药方及注意事项。
一、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学中有名的补肾药,也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牛膝、丹参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补血安神、调和阴阳等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地黄30g,山药30g,茯苓15g,泽泻10g,牛膝10g,丹参10g,红糖适量。
做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2小时左右,减至四成,取出药渣,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不要大量饮用,每次不超过50ml,且不能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具有温补脾胃功效的中成药,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4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胃、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
做法:将材料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1小时左右,取出药渣,饮用即可。
注意事项:人参不能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孕妇及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者慎用。
三、当归羊肉汤当归羊肉汤是一种传统的温补脾胃的食谱,主要由当归、羊肉、姜等食材组成,具有补血养颜、暖胃提神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当归10g,羊肉250g,姜3片。
做法: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撇去浮沫,再加入当归、姜煮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不要多吃,每周最多2次,孕妇及患有胃肠疾病者不宜食用。
四、银耳糯米莲子汤银耳糯米莲子汤是一种温补脾胃的食谱,主要由银耳、糯米、莲子等食材组成,具有润肺清热、健脾胃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银耳10g,糯米50g,莲子15g,红枣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浸泡至软,糯米和莲子洗净,将以上食材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煮2小时左右,加入红枣和冰糖调味即可。
补气补血中成药

历史背景
起源
补气补血中成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如《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其中的许多经典方剂为后世补气补血中成药的研发提供 了基础。
发展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开始研发和生产补 气补血中成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配方,并提高了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人群
02
中成药的分类与组成
补气类
四君子丸
由党参、茯苓、白术和甘草组成,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 不佳和乏力等症状。
补中益气丸
由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和升麻等组成,用于治疗脾胃虚 弱、中气下陷和乏力等症状。
补血类
四物合剂
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和川芎组成,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眼 花和乏力等症状。
补气作用
提升元气
补气中成药可以帮助提升身体 的元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减轻疲劳和虚弱感。
促进代谢
补气中成药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 功能,加速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 ,有助于身体健康。
改善消化
补气中成药能够改善消化功能,增 加食欲,缓解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问 题。
补血作用
补充血液
补血中成药可以帮助身体补充 血液,缓解贫血和血虚等问题
补气补血中成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中成药的分类与组成 • 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 • 中成药的适用人群与禁忌 •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补气补血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加工和配制而成的 一种药物,具有补气补血、调理脏腑、增强免疫等功效。
特点
与传统中药相比,补气补血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吸收效果 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同时也具有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 和更好的患者接受度。
中成药说明书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5gX12袋【组成】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功效】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主治】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用法用量】1岁以内,一次半袋;1~3岁,一次1袋;4~6岁,一次1.5袋;7~14岁,一次2袋;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
金莲清热泡腾片 4gX12片【成份】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片;味酸甜,微苦。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
【主治】用于外感热症。
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
亦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加热水适量,泡腾溶解后口服。
成人一次2片,一日4次,高烧时每四小时一次;小儿1岁以下每次1片,一日3次,高烧时每日4次;1-15岁每次1-2片,一日4次,高烧时每四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虚寒泄泻者不宜服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成份】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用法】1次10ml,日3次,小儿酌减小儿葫芦散【成分】:橘红、茯苓、朱砂、鸡内金(炒)、天竺黄、僵蚕(麸炒)、半夏曲、琥珀、全蝎、天麻、川贝母、冰片、葫芦蛾。
【性状】本品为橙红色至粉红色的粉末,味微苦、咸【适应症】 1.小儿呼吸系统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所致的咳嗽、咳痰、喘憋及呼吸困难;2.小儿消化系统紊乱:如溢奶、呕吐、腹泻、腹胀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3.小儿惊风,如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唇口撮动,牙关紧闭,两目直视,颈项强直等;4.小儿脾胃不和引起的夜啼、夜惊、夜寐久安。
【规格】 0.3g*10袋【用法与用量】口服,周岁以内一次 0.15g,一至三岁一次0.3g,四至六岁一次0.6g,一日 1~2 次。
“小儿葫芦散”止咳、化痰、消食平均2-3天见效,一般7-10天痊愈。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

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为君药。
薄荷、荆芥、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臣药。
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止咳、清利咽喉;淡竹叶清热生津止咳,均为佐药。
其中甘草调和诸药而兼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感冒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服用本品后有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眼前发黑,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及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禁忌】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用法用量】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
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片剂:口服。
一次4片,一日2~3次。
【剂型规格】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
三、表里双解5.防风通圣丸(颗粒)【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方解】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
感冒灵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感冒灵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感冒灵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它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在治疗感冒症状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感冒灵颗粒的功效和作用,以及使用该药物的注意事项。
感冒灵颗粒是一种草药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板蓝根、连翘花、荆芥穗等。
这些成分在中医典籍中都有很长的历史,被用来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感冒灵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化湿祛风、散表解表的功效,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咳嗽等不适症状。
感冒灵颗粒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感冒灵颗粒中的板蓝根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2. 化湿祛风:感冒灵颗粒中的连翘花和荆芥穗具有化湿祛风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汗液的排泄,促进病邪的排出,从而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3. 散表解表:感冒灵颗粒中的板蓝根和桔梗能够散发表,解解表症状,如头痛、鼻塞、恶寒等。
感冒灵颗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 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1袋,一日3次;儿童按体重和年龄适量服用。
如果症状严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剂量。
2.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感冒灵颗粒时要遵医嘱。
- 不宜同时服用其他退热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 感冒灵颗粒在服用时建议遵守用量和用药时间,不要超过规定的剂量和频率。
- 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感冒灵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相对于西药有着一定的优势和适应症。
它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感冒症状,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与西药相比,感冒灵颗粒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感冒灵颗粒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反应。
此外,感冒灵颗粒还有一定的过敏反应风险,如皮疹、瘙痒等。
因此,在使用感冒灵颗粒之前,患者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常见中成药说明书

羚黄宝儿丸七厘散八宝惊风散健儿清解液婴儿健脾颗粒保婴丹小儿肺咳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双清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复方双花片黄氏响声丸山香圆片众生丸小柴胡冲剂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丸保济丸小儿七星茶感冒灵颗粒蓝芩口服液补中益气丸清热解毒软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独一味软胶囊消渴丸鼻炎康片六味地黄丸湿毒清胶囊咳特灵胶囊表虚感冒颗粒清开灵颗粒先声咳喘宁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羚黄宝儿丸羚黄宝儿丸拼音名:Linghuang Bao'er Wan英文名:书页号:z14-160 标准编号:WS3-B-2787-97【处方】麝香 0.05g 黄连 1g 羚羊角 0.5g甘草 1.05g 冰片 0.07g 人参 1.88g人工牛黄 0.1g 猪胆膏 0.2g 丁香 0.15g【制法】以上九味,除麝香、冰片、人工牛黄外,其余黄连等六味分别干燥,磨成细粉,将麝香、冰片、人工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制成1000丸,用铝{泊}包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银白色的包衣微丸;味苦、凉。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取本品50丸,研细,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醚液弃去,残渣加70%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至近干,加水15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4次,每次5ml,弃去洗液,取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类中成药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九味羌活丸(冲剂)【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桑菊感冒片(冲剂)【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苦杏仁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多用于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初起,病情尚轻之证。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银翘解毒丸(片、胶囊、冲剂)【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等。
【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咽痛口渴,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药物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忌食腥荤油腻食物。
片剂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有过敏者慎用片剂。
本方是辛凉平剂,治在风温初起,若病在营血,则改为清营血之剂治之。
麻杏石甘丸【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蜜炙)等。
【功能】辛凉宣肺,平喘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
表实感冒冲剂【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表虚感冒冲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川芎茶调丸(口服液、袋泡剂)【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
孕妇慎服。
清热类中成药清喉咽颗粒【主要成份】连翘、黄芩、玄参、地黄、麦冬【功能主治】养阴,清咽,解毒。
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所致的咽喉疼痛。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上清丸【成份】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菊花、白芷、黄柏(酒炒)、栀子、荆芥、防风、薄荷、川芎、桔梗【功能主冶】清热散风,解毒,通便。
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孕妇禁服。
牛黄解毒片【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者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若需使用请咨询医师。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7、超剂量及长时间服用,必须在医师及医师指导下进行。
8、不宜与强心苷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或异烟肼、维生素B1等药物合用。
9、特异性或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
【禁忌】1、孕妇禁用2、新生儿禁用。
三黄丸【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能】清热泻火,消积导滞,退黄通便,止血祛淤。
【主治】三焦热蕴所致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下痞满、心膈烦躁、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痔疮下血。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忌服。
龙胆泻肝丸【主要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
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
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活血类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份】丹参、三七、冰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血府逐瘀丸【主要成份】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黄、牛膝、枳壳(麸炒)、桔梗、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忌食辛冷。
桂枝茯苓丸•【主要成分】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缓消瘀块,用于妇人宿有血块,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血色紫暗,而有腹痛拒按。
•【注意事项】用于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者,需经医师诊断认可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丹七片【主要成份】丹参、三七。
【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血瘀气滞,心胸痹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禁忌】孕妇慎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补益类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成份】:白术、柴胡、陈皮、当归、党参、升麻、炙甘草、炙黄芪。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注意事项】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六味地黄丸【成份】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功能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注意事项】1. 忌不易消化食物。
2.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左归丸【成份】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适应症】滋肾补阴。
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
【禁忌】孕妇忌服,儿童禁用。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3.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