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广告宣传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招聘和离职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到许多法律风险。

下面将从招聘和离职方面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招聘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1. 广告宣传法律风险控制:在招聘广告中,如果涉及到虚假宣传或歧视性言辞,会面临法律风险,如被求职者起诉。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并且不涉及任何歧视性言辞。

2. 面试问题法律风险控制:在面试过程中,提问过于个人化或涉及敏感信息的问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为面试官提供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法律规定,并避免问及与工作无关的个人问题。

3. 候选人背景调查法律风险控制:在进行候选人背景调查时,如果收集、使用或公开个人隐私信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确保在进行背景调查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获得候选人的明确同意。

4. 招聘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招聘合同是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如果合同条款不合法或不完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并保留所有签署招聘合同的证据。

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1. 解雇法律风险控制:在解雇员工时,如果程序不合法或不公正,企业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如被员工以非法解雇为由进行诉讼。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解雇程序,并提前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反馈意见。

2. 员工福利法律风险控制:离职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离职补偿金或其他福利,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确保根据法律规定支付离职补偿金和其他福利,并妥善处理员工的个人信息。

3. 承诺履行法律风险控制:在员工离职后,如果企业未履行与员工达成的合同约定或承诺,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履行与员工达成的合同约定或承诺,并保留相关证据。

4. 商业机密保护法律风险控制:离职员工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给企业带来损失。

广告行业风险应急预案

广告行业风险应急预案

广告行业风险应急预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广告行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内部管理的失误、外部市场的变化、法律法规的调整,甚至是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保障广告行业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识别与分类(一)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都可能导致广告项目的效果不如预期,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的声誉。

(二)法律法规风险广告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如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和法律诉讼。

(三)创意风险广告创意是广告的核心,如果创意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或者与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符,可能导致广告传播效果不佳。

(四)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告投放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可能会导致广告投放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技术故障。

(五)财务风险广告项目的预算超支、资金回收困难、汇率波动等都可能给公司带来财务压力。

(六)人力资源风险核心人员的流失、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员工的专业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七)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如地震、洪水、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会导致广告活动的暂停或取消,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减少损失。

2、保障广告业务的连续性,维护客户关系。

3、提升公司在危机中的形象和声誉。

(二)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快速响应:一旦风险发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

3、协同合作: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风险。

4、灵活应变: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确保应对的有效性。

三、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制定应急决策。

宣传稿件风险防控措施

宣传稿件风险防控措施

宣传稿件风险防控措施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宣传成为了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宣传过程中,我们也要面对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宣传稿件风险防控措施,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宣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稿件准确性保障在宣传中,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因此,企业应当确保宣传稿件中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无误导性。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查验信息来源:在撰写宣传稿件时,必须核实所使用的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只有确保信息来源可信,才能避免虚假宣传的风险。

2. 保持内外部信息一致:企业内外部宣传信息要保持一致。

若内部员工与外部宣传信息发生不一致,可能会造成消费者的困惑和不信任。

3. 事实陈述:在宣传稿件中,应当尽可能使用客观的事实陈述,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宣传。

这样能够增加信息的可信度,降低信息出错的风险。

二、版权合规在宣传稿件中,使用他人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元素时,需要严格遵守版权法规定,以避免侵权纠纷。

以下是一些版权合规的措施:1. 使用正版素材:企业在宣传稿件中使用图片、音视频等元素时,务必使用正版素材,并注明来源。

可以通过购买正版素材或使用免费授权素材来确保版权合规。

2. 合法授权:如需使用他人创作的文字、图片等元素,需要事先获得合法授权。

可以与版权所有者签订合作协议或支付版权费用,确保宣传稿件的合法性。

三、敏感信息保护在宣传稿件中,要注意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以下是相关措施:1. 脱敏处理:对于含有个人敏感信息的宣传稿件,企业需要进行脱敏处理,即对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避免信息泄露和滥用。

2. 数据加密: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宣传稿件,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中的安全性。

四、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在宣传稿件中,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避免违法行为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应该注意的方面:1. 广告法规定:根据广告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宣传中遵循真实、合法、诚信的原则,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企业广告宣传风险识别报告

企业广告宣传风险识别报告

企业广告宣传风险识别报告一、引言广告宣传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和营销功能,它能够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增加销量和促进品牌形象。

然而,在实施广告宣传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本报告旨在识别企业广告宣传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和管理广告宣传风险。

二、广告违法风险2.1 虚假宣传风险虚假宣传是企业广告宣传中的一个常见风险。

如果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将面临消费者的投诉和司法诉讼。

特别是在食品、医疗、金融等领域,虚假宣传的后果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2.2 命名权和肖像权侵权风险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如果企业使用了他人的姓名、肖像或声音等个人权益,未经相关人员的许可就存在侵权的风险。

一旦侵权被发现,企业将面临要求赔偿的诉讼风险,同时还可能受到声誉损害。

2.3 不当比较风险不当比较是指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与竞争对手进行不实或夸大的比较。

如果该比较被谴责为误导消费者,企业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消费者不满意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比较广告时应该谨慎,并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客观。

三、消极社会舆论风险3.1 负面信息传播风险企业广告宣传如果引起消费者不满,可能会导致消极社会舆论的传播。

这些负面信息可能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迅速扩散,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3.2 文化和价值观冲突风险广告宣传中的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中,企业可能面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冲突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抵制。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文化广告宣传时应该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避免冒犯消费者。

四、广告投放风险4.1 预算超支风险广告宣传的投放费用往往是企业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企业在广告宣传中预算超支,将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紧张,甚至影响日常经营。

因此,企业应该在制定广告宣传策略时合理规划和控制预算,避免超出可承受范围。

违法广告的法律风险防范

违法广告的法律风险防范

违法广告的法律风险防范在当今社会,广告是商业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帮助企业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

然而,一些不合法、虚假或欺骗性的广告也逐渐增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保护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来规范广告行为。

本文将探讨违法广告的法律风险,并介绍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违法广告的分类违法广告主要包括虚假广告、欺骗广告和违反公序良俗的广告。

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虚假宣传产品的功效、品质或价格,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欺骗广告是指故意误导或者隐瞒广告内容,通过虚假或者夸大的宣传手法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违反公序良俗的广告则违背社会公德,在广告中包含淫秽、恶俗、暴力或违法行为等内容。

二、违法广告的法律风险1. 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对于受到虚假广告或欺骗广告引发的经济损失,有权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商家可能需要承担退款、赔偿金等费用。

2. 行政处罚:相关监管机构会对违法广告进行调查,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处罚的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暂停广告发布资格等。

3. 法律责任:部分国家对于涉及虚假广告和欺骗广告的案件,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

三、防范违法广告的措施1. 加强法律意识:企业和广告从业者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清晰,不夸大宣传,不含有误导性信息。

2. 稽查监管: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广告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广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提高自律意识:广告行业应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自律管理。

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准则,建立广告从业者的信用档案,对违法广告进行警示和惩戒。

4. 加强消费者教育:消费者应提高辨别广告真伪的能力,增强防范虚假广告的意识。

相关机构可以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提供广告申诉渠道,及时解答和处理消费者的疑问和投诉。

四、案例分析违法广告的案例层出不穷,涉及各行各业。

广告行业风险防控

广告行业风险防控

广告行业风险防控广告行业作为商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广告行业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等。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广告行业的良好秩序,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一、选用合规渠道和媒体平台广告发布渠道和媒体平台的选择对于广告营销的效果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在选择渠道时,要选择合规合法的渠道,遵守广告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要对媒体平台进行调研,确保其声誉良好,用户粘性高,以降低合作风险。

二、制定严格的广告内容审查标准广告内容审查是广告风险防控的核心环节。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广告内容审查机制,明确审查标准和流程。

广告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夸大宣传、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等不良行为。

当然,在审查过程中也要注重尊重创意和创新,给予广告创作者一定的创作空间。

三、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培训法律风险是广告行业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风险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虚假宣传防范、广告合同的风险点等。

通过增加员工的法律素养,可以有效降低广告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消费者投诉是广告行业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通过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是广告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广告风险进行评估和排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同时,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审核广告合规性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修正问题,确保广告行业风险可控。

六、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除了公司内部的风险防控措施外,广告行业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监督会员遵守行业规则。

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监管,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广告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广告投放安全防范措施

广告投放安全防范措施

广告投放安全防范措施
广告投放是企业宣传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保障广告投放的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 审查广告内容
在投放广告之前,我们要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

确保广告内容不含有诱导欺骗消费者、散布虚假信息、侵犯他人权益等违法违规内容。

审查广告内容有助于避免法律纠纷和负面影响。

2. 选择合规渠道
选择合规渠道是广告投放安全的关键。

我们要确保投放广告的媒体渠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合法营业执照,并且具备良好的声誉和信誉。

仔细选择渠道可以减少广告投放中的不可预见风险。

3. 遵守广告法律法规
广告投放必须遵守相关的广告法律法规。

我们要了解并遵守广告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

遵守法规可以有效地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广告投放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保护用户信息
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我们要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滥用或非法收集。

维护用户信息安全是维护广告投放信誉和声誉的重要环节。

5. 监测广告效果
我们要及时监测广告投放效果,并关注用户反馈。

通过监测广告效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关注用户反馈有助于改进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投放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广告投放安全防范措施,希望能有效地保障广告投放的安全性,提高广告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零售企业营销环境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

零售企业营销环境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

零售企业营销环境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营销活动。

然而,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法律风险。

本文将就零售企业营销环境中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虚假广告风险零售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是常见的营销手段,但虚假广告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也会涉及到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例如,企业在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或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

对策:1. 严格遵守广告法规定,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夸大产品功效。

2. 在广告中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的局限性,避免误导。

3. 在发布广告前,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二、价格欺诈风险零售企业常常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来吸引顾客,但若不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价格欺诈的风险。

例如,虚构原价或以假折扣吸引消费者成交的行为都涉及到价格欺诈。

对策:1. 保持价格真实透明,避免虚构原价。

2. 不进行以假折扣的促销活动,确保价格优惠的真实性。

3. 在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循《价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三、侵犯知识产权风险在零售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他人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若未经授权或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将涉及到侵权风险。

对策:1. 在产品设计、包装等环节,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在推广过程中,不使用未经授权的他人商标或专利。

3. 做好知识产权的登记和保护工作,及时处理侵权纠纷。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零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关系,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风险。

例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可能引发消费者投诉和维权行动。

对策:1. 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

2. 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 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处理消费者投诉。

五、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在零售企业的营销活动中,通常需要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若信息泄露或未经授权使用,将涉及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风险。

广告业虚假宣传法律说明书

广告业虚假宣传法律说明书

广告业虚假宣传法律说明书一、前言在广告业中,虚假宣传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广告业虚假宣传行为。

本说明书旨在对广告业虚假宣传法律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广告从业人员了解法律规定,合法经营。

二、广告虚假宣传的定义和法律依据1. 广告虚假宣传的定义广告虚假宣传是指广告主体发布的广告宣传内容违反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或者利用眼花缭乱的形式和词句掩盖其真实情况,从而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

2. 相关法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虚假宣传的行为都有明确规定,其中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虚假内容:(一)虚假宣传商品的名称、性能、重量、用途、产地、有效期限等。

对商品的虚假宣传, 是指广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用途、产地等主要特点不符的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性能、质量、用途、销售状况等情况,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业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推销者,如果欺骗、误导消费者就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承担法律责任。

三、广告业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和处罚1. 违法行为广告业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对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品质、有效期等信息进行虚假陈述;(2)故意隐瞒商品或服务的负面信息,塑造虚假美好形象;(3)使用夸大、夸张、欺诈的词句和图像,误导消费者;(4)不按照广告承诺提供商品或服务;(5)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商标权,进行虚假宣传。

2. 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对于广告虚假宣传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责令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宣传;(2)公开批评;(3)处以罚款;(4)暂扣广告经营许可证;(5)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6)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广告宣传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广告宣传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广告宣传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企业广告宣传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1. 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企业广告宣传已经成为了推广产品和增加品牌曝光度的重要手段。

然而,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需要特别注意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以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引发法律纠纷。

本文将从广告宣传涉及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出发,探讨企业应该如何进行风险预防。

2. 广告宣传涉及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可能涉及以下几种知识产权法律风险:2.1 商标侵权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品牌的核心标识。

在广告宣传中,企业必须避免使用与他人商标相似或相同的标识,以免被认定为商标侵权,引发法律纠纷。

2.2 著作权侵权广告宣传涉及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可能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如果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3 专利侵权广告宣传中可能涉及到产品的特定技术或设计,如果这些技术或设计被他人拥有专利保护,企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就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2.4 不正当竞争在广告宣传中,企业应避免利用虚假宣传、比较广告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免引发竞争对手的法律诉讼。

3. 如何预防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为了预防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3.1 做好调研和审核在进行广告宣传之前,企业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审核工作。

了解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核实所使用的商标、作品等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3.2 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在与供应商、广告代理商等合作时,企业应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了解对方的知识产权情况,确保所使用的素材、内容等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3 清晰的合同约定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约定双方的知识产权责任和使用权限,特别是对于涉及商标、作品等的使用,要明确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3.4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及时申请商标、专利等的注册,为自身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3.5 建立知识产权意识企业要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使其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

广告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广告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广告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广告在市场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不当的广告行为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广告中的法律责任,并提供一些风险防范的方法。

1. 广告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和风险虚假宣传是广告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违规行为之一。

虚假宣传包括夸大产品功能、虚构用户评价、误导性价格宣传等。

这类行为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从而引发法律纠纷,并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

为了减少虚假宣传带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客观。

在广告策划过程中,企业应依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切实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慎评估,避免夸大误导。

2. 合规问题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广告行为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严重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

合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广告中禁止使用的字词、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

为了降低合规问题带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深入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广告内容创建之前,企业应慎重评估广告语言是否合规,避免使用违禁字词。

此外,企业应确保广告内容不侵犯他人权益,如使用他人的商标或著作权。

3. 竞争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广告常常涉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

不当的竞争行为可能引发商誉损害和法律纠纷。

例如,恶意比较、诋毁竞争对手、虚假贬低等行为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竞争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在广告战略中,企业应尊重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避免恶意比较和诋毁攻击。

此外,企业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采取法律手段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

4. 数据隐私与安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逐渐与大数据、个人信息紧密联系。

然而,未经用户同意或未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并可能引发数据泄露和隐私问题。

为了应对数据隐私与安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保护法。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探析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探析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探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市场营销活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包括商标侵权、虚假宣传、不当竞争等问题。

本文将从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探析,分析相关法律规定,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一、商标侵权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一旦发生商标侵权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对企业的信誉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对商标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善,包括《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加强对商标侵权的防范,具体措施如下:1.注册商标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新,预防他人抢注。

2.注意虚假商标的侵权行为,减少误用他人商标的风险。

3.及时发现并制止他人对自己商标的侵犯行为。

4.使用明显不同于他人商标的标识以避免产生商标混淆。

二、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在市场营销中相对普遍。

虚假宣传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对企业的商业诚信和声誉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广告法》对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诚实、有节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注意防范虚假宣传的风险,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法律规定限制广告内容直接或间接涉及医疗、药品等领域的宣传。

2.规范广告内容,不得夸大商品效用,误导消费者购买,并维护消费者权益。

3.使用真实、事实准确的证据和数据作为广告的内容支持,防止虚假宣传引发争议。

三、不当竞争不当竞争是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另一种常见法律风险。

不当竞争包括恶意诋毁和攻击对手、恶意散布虚假信息、限制交易自由、不当套利等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防范不当竞争的措施:1.制定明确的竞争方针,严格执行公平竞争的规定,拒绝不当竞争。

2.避免恶意攻击对手,合法合规地进行比较性广告。

3.规范定价和销售政策,不限制交易自由,不进行不当套利行为。

广告行业风险防范

广告行业风险防范

广告行业风险防范广告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充满了机会和挑战。

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广告公司和从业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护业务利益并降低潜在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广告行业中常见的风险,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以应对这些风险。

1. 法律风险在广告领域,法律风险是一项重大而常见的风险。

广告宣传可能涉及虚假宣传、版权侵权、商标违法等法律问题。

为了减少法律风险,广告从业人员应该:- 对广告法规和相关法律进行全面了解,并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建立合规团队,负责审核广告内容的合法性,并确保在发布之前获得相关批准;- 定期审查和更新公司的合同条款,确保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2. 市场竞争风险广告行业充满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减少风险,广告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和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偏好;- 开展创新的广告策略,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有差异化的广告解决方案;- 与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共享资源和经验,增强业务实力。

3.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告行业也面临着技术风险。

网络安全问题、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技术风险可能会对广告公司的运营和声誉造成重大威胁。

要应对技术风险,广告从业人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定期更新和升级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和数据加密;- 培训员工有关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知识,提高员工意识和警觉性;- 与专业的网络安全公司合作,进行系统审计和风险评估。

4. 品牌声誉风险广告公司的品牌声誉是其核心资产之一。

一旦遭受品牌声誉风险,将会对业务产生极大的冲击。

为了保护品牌声誉,广告从业人员应该:- 执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和忠诚度,遵守公司和行业的道德准则;- 建立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保持与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 及时回应和处理客户的投诉和纠纷,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并恢复客户的信任。

营销推广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营销推广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营销推广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营销推广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进行营销推广活动时,企业也面临着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营销推广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背景和原因在营销推广活动中,企业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

然而,如果企业在使用这些知识产权时不注意合法性和合规性,就有可能触犯知识产权法律,面临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企业在进行营销推广活动时,可能会使用他人的商标、专利或著作权,如果没有获得合法的授权,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面临法律风险。

2. 误导性宣传和虚假广告:为了吸引消费者和提升销售额,一些企业可能会进行误导性宣传和发布虚假广告。

这些行为可能侵犯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构成不正当竞争,从而面临法律风险。

3. 未经授权使用公众人物肖像权:有些企业在营销推广活动中使用公众人物的肖像,但未经授权使用他们的肖像权,这可能侵犯公众人物的权益,构成侵权行为。

二、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影响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损失:如果企业触犯了知识产权法律,可能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

例如,如果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商标,可能需要支付高额的侵权赔偿金。

2. 品牌形象受损:如果企业被曝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企业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3. 法律责任:企业触犯知识产权法律后,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这可能导致企业被罚款、停业整顿甚至被吊销营业执照等严重后果。

三、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措施为了避免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权限。

广告代言法律风险案例(3篇)

广告代言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广告市场的蓬勃发展,广告代言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宣传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广告代言法律风险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以某明星代言产品涉嫌虚假宣传为例,分析广告代言的法律风险,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某明星在2019年为一款保健品代言,声称该产品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该产品并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其宣传内容涉嫌虚假宣传。

随后,该明星因代言虚假宣传产品被罚款30万元,并公开道歉。

三、案例分析1.虚假宣传的法律风险(1)违反《广告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在本案中,该明星代言的保健品产品宣传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2)损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的产品往往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错误的购买决策,损害消费者权益。

在本案中,消费者购买该保健品后,并未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明星代言的法律风险(1)代言虚假宣传产品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代言的产品往往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如果明星代言虚假宣传产品,不仅会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会影响明星自身形象和声誉。

(2)代言责任承担根据《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广告代言人应当对其代言的广告内容负责。

在本案中,该明星因代言虚假宣传产品被罚款30万元,并要求公开道歉。

3.广告公司、广告主的法律风险(1)违反《广告法》广告公司、广告主在策划、制作、发布广告时,应当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如果广告公司、广告主明知或应知广告内容虚假,仍然发布广告,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损害消费者权益广告公司、广告主通过虚假宣传谋取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

在本案中,广告公司、广告主因虚假宣传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防范措施1.明星代言选择明星在代言产品时,应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企业,避免代言虚假宣传产品。

2.广告内容审查广告公司、广告主在发布广告前,应对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广告制作业务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广告制作业务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广告制作业务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广告制作业务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1. 引言广告制作业务作为推动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既有助于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广,又承载着企业的商业利益。

然而,由于与创意、内容、执行等诸多要素的密切关系,广告制作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评估广告制作业务工作的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从事广告制作业务的人士提供参考。

2. 风险点评估(1)创意风险:广告制作业务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具有主观性、时效性和市场性的特点,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

创意的主观性可能导致客户和制作团队对所期望的创意产生分歧,增加了沟通和协调的难度;创意的时效性使得需要及时抓住或跟随市场的潮流,但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时机或方向,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2)内容风险: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公众舆论的负面影响。

这包括对广告中的虚假宣传、侵权行为、低俗诱导等进行预防和控制。

(3)执行风险:广告制作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制作不合格、安全隐患、延误工期等风险。

这可能导致广告效果不佳、客户不满意或违约事件的发生。

3. 防范措施(1)创意方面的防范措施:- 提前与客户进行充分的交流和需求确认,确保双方对创意的期待达成一致。

- 制作团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创意方向,避免追求过于前卫或保守的创意。

- 设立专门的创意评估和优化机制,通过内部评审或客户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创意。

(2)内容方面的防范措施:- 充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案例,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 建立专门的内容审核制度,包括对广告内容的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督。

- 加强与法律顾问、知识产权专家等的合作,及时解决侵权问题,避免版权和知识产权纠纷。

(3)执行方面的防范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制定明确的执行流程和标准,确保广告制作质量。

- 设立项目管理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和工期要求,减少延误风险的发生。

广告语的法律后果(3篇)

广告语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广告语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追求广告效果的同时,企业往往忽视了广告语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广告语的法律性质、常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广告语的法律性质1. 广告语的定义广告语,又称广告词,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服务而编写的简短、生动的语句。

广告语通常具有易记、易传播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2. 广告语的法律性质广告语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告语属于广告法调整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条规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其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广告语作为广告宣传的核心内容,无疑属于广告法调整范围。

(2)广告语可能涉及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广告语在宣传过程中,可能涉及商标使用、商业秘密保护、虚假宣传等问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广告语的法律风险1. 侵犯商标权(1)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广告语中直接或间接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可能构成侵权。

(2)近似商标侵权。

广告语中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文字、图形等,可能构成侵权。

2.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1)虚假宣传。

广告语中夸大产品性能、隐瞒产品缺陷等,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2)商业诽谤。

广告语中诋毁竞争对手商誉,可能构成商业诽谤。

3. 违反广告法(1)含有虚假信息。

广告语中包含虚假信息,可能违反广告法。

(2)误导消费者。

广告语误导消费者,可能违反广告法。

四、应对措施1. 加强广告语审核企业在编写广告语时,应加强审核,确保广告语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法规。

2. 重视商标保护企业在使用广告语时,应注意商标保护,避免侵犯他人商标权。

3. 合理使用商业诽谤企业在宣传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商业诽谤,以免引发法律纠纷。

宣传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宣传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宣传工作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在宣传工作中,存在一些风险点,如:
1. 信息不准确或误导:宣传内容可能存在错误、夸大或误导的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产品或服务的错误认知,从而影响企业信誉。

2. 侵犯隐私权:宣传活动可能涉及收集个人信息,如果未经授权或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会侵犯个人隐私权。

3. 法律风险:宣传活动可能触犯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虚假宣传、虚构事实等。

这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处罚。

4. 舆情危机:宣传内容可能引发公众不满、反对或争议,进而引发舆情危机,对企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以上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保证信息准确性:严格审查宣传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不进行虚假宣传或夸大事实,避免误导公众。

2.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宣传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尤其是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避免触犯法律,可通过法律顾问的咨询来确保合规。

3. 尊重个人隐私:在宣传活动中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时,必须得到事先的明示同意,并采取数据安全措施,保护个人隐私权。

4.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应对舆情危机的预案和公关策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减少负面影响。

5. 建立监测机制:设立宣传活动监测机制,通过收集与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宣传效果和品牌形
象。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的采取,可以降低宣传工作的风险,并确保宣传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广告合规风险应对案例

广告合规风险应对案例

广告合规风险应对案例案例一:虚假广告案某公司为了推广其产品,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广告。

广告声称该产品能够治愈某种疾病,引领消费者购买该产品。

然而,经过相关部门的监测和测试后发现,该产品并没有治愈疾病的效果。

此举涉嫌虚假宣传,公司面临广告法律合规的风险。

应对措施:1. 及时停止广告发布:一旦发现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公司应立即停止相关广告的发布,避免误导消费者。

2. 与监管机构合作: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并配合调查。

3. 全面回应:对外发布声明,承认错误,并公开道歉,以维护公司声誉。

同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退还购买金额或提供相应赔偿。

4. 进行内部调查:公司应进行内部调查,确定责任人,并采取适当的内部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主动接受处罚:如有违法行为被证实,应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处罚,并按要求进行整改及补救。

案例二:侵权广告案某公司在其广告中使用了另一家品牌的商标和产品模型,未经授权即进行商业宣传。

遭到侵权方的告知后,公司面临侵权纠纷和广告合规风险。

应对措施:1. 停止侵权行为:一旦收到侵权告知,公司应立即停止使用对方商标和产品模型进行广告宣传,并尽快删除相关广告内容。

2. 调停和解:公司可主动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达成和解协议,以减少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3. 提交调查证据:公司需配合侵权方和监管机构的调查,提供相关证据,以便确认侵权行为和追究责任。

4. 接受法律补救:如果最终确认存在侵权行为,公司应积极接受对方提出的合理法律补救和补偿要求,并避免类似侵权行为再次发生。

5. 加强内部监管:公司应加强对广告创意、内容和宣传方式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广告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合规标准,避免再次侵权。

关于防范企业对外宣传法律风险的提示

关于防范企业对外宣传法律风险的提示

关于防范企业对外宣传法律风险的提示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企业在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时会面临著作权保护、广告宣传及反垄断合规等风险。

为做好预防预控,现做如下风险提示,供各部门、各单位借鉴。

一、企业开展宣传推广时应关注的广告合规问题(一)审慎使用绝对化用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企业宣传片有被认定为广告的可能性,应遵守广告内容准则要求。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国家级”“最高级”“最佳”以及与其含义相同或近似的其他用语属于广告绝对化用语,仅能在出自商品分级用语或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奖项、称号等情形下,且不具有误导消费者或贬低其他经营者的客观后果时方可使用。

企业通过宣传片进行商业宣传推广时,对于上述法律法规列举的用语,以及含义相同或近似的诸如“世界级”、“全球领先”等表述,应在具有符合规定来源的前提下审慎做出,不宜过度绝对和夸大。

-1-(二)数据信息应真实、准确《广告法》规定,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实践中,有些企业在进行商业宣传和市场开发时,为了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赖,对自身经营业绩或市场占有量的介绍过分夸大,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引发民事法律纠纷,也可能违反《广告法》的上述规定要求。

此外,根据《反垄断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可以作为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依据,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则是进一步判断经营者具体行为是否违法的前提,企业过分夸大自身市场份额,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关注和风险。

因此,宣传用语应在有客观准确数据信息支撑的前提下做出。

如果所描述经营业绩属于一段时期内的情况,则应进行明确限定。

(三)避免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或形象《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或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广告宣传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语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极致用语。

违规者,可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甚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

什么是虚假广告?企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一般都要以各式各样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如广告宣传不当就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或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 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 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 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 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根据2020年最新修订的《广告法》,虚假广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绝对禁止使用的广告词:最高级、最佳、最美、最优秀、最先进、最时尚、最受欢迎、顶尖、终极等;2、相对禁止使用的广告词:第一、顶级、最高、最新、最大、最小、最多、最早、最先、金牌、冠军、王牌、独家、全球首发、全国首家、全网首发、欧美风范、皇家典范、宫廷御用、绿色天然等用语,如有事实依据且能完整清楚表示,有相应的证据证明,不至引人误解的,则允许使用。

经营者涉嫌发布虚假广告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规定可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按其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要求经营者赔偿,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如造成消费者其他损失的经营者应给予相应的赔偿。

何为以上条款所说的欺诈行为呢?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行为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

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至第(十)项、第六条和第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行为"及第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八)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九)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的规定,结合最新修订的《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可知,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除了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以外都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就有权按照按其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要求经营者赔偿,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

如造成消费者其他损失的经营者应给予相应的赔偿。

依据以上规定,如消费者以经营者涉嫌虚假广告宣传要求赔偿的,应按照以上法律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与消费者调解或协商解决,以防事态扩大,影响经营者实际经营状况。

如涉及诉讼的,经营者可聘请律师解决相应的纠纷。

同时经营者应及时对虚假广告等
行为作出整改。

行政责任。

根据最新修订的《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及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的规定可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经营者违法的程度,依法可作出如下处罚:1、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处广告费3-5倍处罚,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20万元-100万元罚款;2、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5倍-10倍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100万元-200万元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3、情节严重还可能限制经营者法定代表人担任公司、企业的董监高等。

另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九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经营者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记入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布”
的规定,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还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当然经营者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及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的规定,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严重的,可能承担相应的罚金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当然经营者如存在其他刑事犯罪,可能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为了防范经营者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提出以下防范建议:
发布广告前审查: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使用比较广告时:比较广告又称竞争性广告或对比性广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批判性的比较广告和攀附性的比较广告。

前者主要是对竞争对手及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批判或贬损;后者主要特性是“搭便车”,即借他人早已扬名的商誉来抬高自己,例如“林河酒,中国的XO”。

广告中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比较广告应符合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

比较广告的内容应当是相同的商品或可类比的商品,比较之处应当具有可比性;比较广告中使用的数据或调查结果,须有依据,并应提供
国家专门检测机构的证明;比较广告不得造成不使用该种商品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或者不良后果的感觉(安全、劳保用品除外)。

广告中涉及专利时:广告中涉及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应当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作广告;广告中宣传在商品或服务中使用的专利,还应注意该专利在商品或者服务中的实际使用。

广告代言时: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时:关于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处方药和烟草的广告。

涉及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时: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或者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广告中使用他人名誉、言论、专有标记、注册商标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誉、言论、专有标记、注册商标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广告宣传是企业提高自身知名度的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相比其他方式,企业在广告宣传上的成本投入比重较大,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高风险,建议企业充分审查对外发布的广告宣传内
容,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责任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