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现代分析试方法复习题

材料现代分析试方法复习题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习题及思考题一、名词术语波数、原子基态、原子激发、激发态、激发电位、电子跃迁(能级跃迁)、辐射跃迁、无辐射跃迁,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变角振动或弯曲振动)、干涉指数、倒易点阵、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反斯托克斯线、斯托克斯线、 X射线相干散射(弹性散射、经典散射或汤姆逊散射)、X射线非相干散射(非弹性散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康普顿散射、量子散射)、光电效应、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红外活性与红外非活性、弛豫、K系特征辐射、L系特征辐射、Kα射线、Kβ、短波限、吸收限、线吸收系数、质量吸收系数、散射角(2θ)、二次电子、俄歇电子、连续X射线、特征X射线、点阵消光、结构消光、衍射花样的指数化、连续扫描法、步进扫描法、生色团、助色团、反助色团、蓝移、红移、电荷转移光谱、运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倍频峰(或称泛音峰)、组频峰、振动耦合、特征振动频率、特征振动吸收带、内振动、外振动(晶格振动)、热分析、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微商热重(DTG)曲线、参比物(或基准物、中性体)、程序控制温度、(热分析曲线)外推始点、核磁共振。

二、填空1.原子中电子受激向高能级跃迁或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均称为( )跃迁或( )跃迁。

2.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可分为两种方式:跃迁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即跃迁前后能量差以电磁辐射的方式放出,称之为( )跃迁;若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则称之为( )跃迁。

3.多原子分子振动可分为( )振动与( )振动两类。

4.伸缩振动可分为( )和( )。

变形振动可分为( )和( )。

5.干涉指数是对晶面( )与晶面( )的标识。

6.晶面间距分别为d110/2,d110/3的晶面,其干涉指数分别为( )和( ).7. 倒易矢量r*HKL的基本性质为:r*HKL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r*HKL|等于(HKL)之晶面间距dHKL的( )。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1、埃利斑由于光的波动性,光通过小孔发生衍射,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的图样,条纹间距随小孔尺寸的变大,衍射的图样的中心有最大的亮斑,称为埃利斑。

2、差热分析是在程序的控制条件下,测量在升温、降温或恒温过程中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条件下,直接测量样品在升温、降温或恒温过程中所吸收的或放出的热量。

4、倒易点阵是由晶体点阵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建立的空间点阵,此对应关系可称为倒易变换。

5、干涉指数在(hkl)晶面组(其晶面间距记为dhkl)同一空间方位,设若有晶面间距为dhkl/n(n 为任意整数)的晶面组(nh,nk,nl)即(H,K,L)记为干涉指数.6、干涉面简化布拉格方程所引入的反射面(不需加工且要参与计算的面)。

7、景深当像平面固定时(像距不变)能在像清晰地范围内,允许物体平面沿透镜轴移动的最大距离。

8、焦长固定样品的条件下,像平面沿透镜主轴移动时能保持物象清晰的距离范围.9、晶带晶体中,与某一晶向【uvw】平行的所有(HKL)晶面属于同一晶带,称为晶带射线若K层产生空位,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其中有L 10、α层电子跃迁产生的K系特征辐射称为Ka。

11、数值孔径子午光线能进入或离开纤芯(光学系统或挂光学器件)的最大圆锥的半顶角之余弦,乘以圆锥顶所在介质的折射率。

12、透镜分辨率用物理学方法(如光学仪器)能分清两个密切相邻物体的程度13 衍射衬度由样品各处衍射束强度的差异形成的衬度成为衍射衬度。

射线若K层产生空位,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其中有L 14α层电子跃迁产生的K系特征辐射称为Ka。

15质厚衬度由于样品不同区间存在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非晶体样品投射电子显微图像衬度,即质量衬度,简称质厚衬度。

16 质谱是离子数量(强度)对质荷比的分布,以质谱图或质谱表的形式的表达。

一、判断题1)、埃利斑半径与照明光源波长成反比,与透镜数值孔径成正比。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精准概括观点——精细筛整,精要概括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精准概括观点——精细筛整,精要概括

课时53精准概括观点——精细筛整,精要概括课堂讲义复习任务 1.继续强化对非连续文本的整体把握训练。

2.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要求准确筛选与概括。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 新高考Ⅱ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概括中心论点①概括是阅读的基础。

概括内容要点是新高考卷最重要的考点,未来还是会频繁出现的。

②概括内容要点命题较活,可以以选择题形式,也可以以简答题形式。

概括的区间不只限于某一则材料,因此,要特别注意材料间的关联。

2020 新高考Ⅰ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下定义知识图要活动一整体把握,体验真题(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0936]《现代设计方法》试题

[0936]《现代设计方法》试题

1、当膜厚比λ = 4 时,处于()1. C. 混合润滑状态2.边界摩擦(润滑)状态3.干摩擦状态4.流体摩擦(润滑)状态2、某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若已知产品的平均寿命为1000,则其失效率为()1. A. 0.0012. 0.3683. 0.014. 0.13、设串联系统3个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R1,R2和R3且3个单元的失效互相独立,则由3个单元组成的串联1. D. (R1+r2)*R32. R1*R2*R3(连乘)3. R1+R2+R34. R1*(R2+R3)4、根据CAD软件的分类,下列软件不属于CAD支撑软件的是( )。

1. Solidwork2. FoxBASE3. ANSYS4. UG5、函数F(X)为在区间[0, 30]内有极小值的单峰函数,进行一维搜索时,取两点12和26,若F(12)>F(26),1. [0 26]2. [12 30]3. [12 26]4. [26 30]6、下列不是绿色设计的主要方法的是( )。

1.模块化设计2.循环设计3.可拆卸设计4.可靠性设计7、在约束优化方法中,容易处理含等式约束条件的优化设计方法是( )。

1.可行方向法2.内点惩罚函数法3.复合形法4.外点惩罚函数法8、下列不属于创造性设计原理的是()。

1.聚合创新原理2.还原创新原理3.逆向创新原理4.正向创新原理9、若强度r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则其分布为1.正态分布2.指数分布3.对数正态分布4.威布尔分布判断题10、绿色消费是一种追求健康,崇尚自然,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购1. A.√2. B.×11、最速下降法不需计算一阶偏导数,方法简单,可靠性较好,可稳定地使函数值下降,对初始点要求不严1. A.√2. B.×12、与IGES相比,STEP将对产品模型的支持推广到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了包括零部件或机构设计1. A.√2. B.×13、机械类产品的失效形式主要有疲劳、磨损、腐蚀及塑性变形等,属于典型的损伤累积失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习题及答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习题及答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习题及答案试题一一、选择题(2分×10,共20分)1、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的桥梁。

⑴理论联系实际⑵主观和客观结合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⑷为社会服务2、是定性研究的主要方式。

⑴抽样调查⑵年龄⑶收入⑷职业声望3、是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⑴性别⑵年龄⑶收入⑷职业声望4、根据观察者的身体状况,观察法可分为。

⑴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⑵控制观察与非控制观察⑶行为观察和非行为观察⑷动态观态与静态观察5、社会调查所具有的突出特征是。

⑴获取第一手资料⑵开座谈会⑶典型调查⑷观察与访问6、抽样调查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⑴统计报告会⑵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⑶量表测量⑷观察与访问7、根据调查目的或作用,社会调查可分为。

⑴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⑵普查和抽样调查⑶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⑷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8、以现代“西方社会学为代表”的“代表”社会调查方法反映了社会学中的传统。

⑴⑴探索性调查⑵描述性调查⑶解释性调查⑷预测性调查9、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是什么”及其“怎么样”的认识。

⑴探索性调查⑵描述性调查⑶解释性调查⑷预测性调查10、资料的审核在于使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⑴科学性⑵准确性⑶系统性⑷概括性二、名词解释(4分×4,共16分)1、研究假设2、抽样调查3、访问法4、纵贯研究三、简答题:(6分×3,共18分)1、调查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3、安排问卷中的问题顺序时,应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四、设计题(16分)试将概念“家庭背景”和“生育意愿”分别操作化为一组测量指标(每组指标不少于三个);并根据这些指标来设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五、计算题(12分)某调查总体人数10000人,样本数是500人,按系统抽样方法,起抽号是10,请问第351人的样本号码是几号?六、论述题(18分)试述确定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可将社会调查研究分为( )A.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和解释性调查研究B.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C.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D.宏观调查研究与微观调查研究2.与定距尺度相比,定比尺度更有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 )A.距离关系B.因果关系C.数量关系D.比例关系3.集中时间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 )A.实地审核B.系统审核C.收集审核D.多次审核4.自填问卷通常适用于( )A.访问调查B.问卷调查C.通讯调查D.民意调查5.在实际工作中,问卷的设计有两种具体方法,即:()A.问答法和修改法B.卡片法和框图法C.客观法和评价法D.主观法和试样法6.分析单位的类型主要有: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产物。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练习与答案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练习与答案

《材料现代分析⽅法》练习与答案第⼀章⼀、选择题1.⽤来进⾏晶体结构分析的X射线学分⽀是( B)A.X射线透射学;B.X射线衍射学;C.X射线光谱学;2. M层电⼦回迁到K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射线称( B )A.Kα;B. Kβ;C. Kγ;D. Lα。

3. 当X射线发⽣装置是Cu靶,滤波⽚应选( C )A.Cu;B. Fe;C. Ni;D. Mo。

4. 当电⼦把所有能量都转换为X射线时,该X射线波长称(A )A.短波限λ0;B. 激发限λk;C. 吸收限;D. 特征X射线5.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的K层电⼦打出去后,L层电⼦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另⼀个L层电⼦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D)(多选题)A.光电⼦;B. ⼆次荧光;C. 俄歇电⼦;D. (A+C)⼆、正误题1. 随X射线管的电压升⾼,λ0和λk都随之减⼩。

()2. 激发限与吸收限是⼀回事,只是从不同⾓度看问题。

()3. 经滤波后的X射线是相对的单⾊光。

()4. 产⽣特征X射线的前提是原⼦内层电⼦被打出核外,原⼦处于激发状态。

()5. 选择滤波⽚只要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材料,⽽不需要考虑厚度。

()三、填空题1. 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2.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可以产⽣俄歇电⼦、透射X射线、散射X 射线、荧光X射线、光电⼦、热、、。

3. 经过厚度为H的物质后,X射线的强度为。

4. X射线的本质既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也是光⼦束,具有波粒⼆象性性。

5. 短波长的X射线称,常⽤于;长波长的X射线称,常⽤于。

习题1. X 射线学有⼏个分⽀?每个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的可能性,为什么?(1)⽤CuK α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2)⽤CuK β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3)⽤CuK αX 射线激发CuL α荧光辐射。

3. 什么叫“相⼲散射”、“⾮相⼲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发射谱”、“吸收谱”?4. X 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可见光、紫外线等电磁波的主要区别何在?⽤哪些物理量描述它?5. 产⽣X 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6. Ⅹ射线具有波粒⼆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7. 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 时,电⼦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的最⼤动能。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

顾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引言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重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现代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包括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材料是任何工程的基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因此,熟悉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学习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学习目标如下: - 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 掌握材料制备、表征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技术; - 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 开发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2.1 晶体的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长程有序固体结构。

晶体的结构可以通过晶体的晶胞来描述,晶胞是最小的重复单元。

2.2 晶体的缺陷晶体的缺陷指的是在晶体结构中存在的不完整或不规则的区域。

晶体的缺陷可以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类型。

点缺陷包括空位、插入原子和替代原子等。

线缺陷包括位错和脚位错。

面缺陷包括晶界和层错。

第三章: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3.1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指材料的一些基本物理特性,如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等。

物理性能的好坏对材料的应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2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力学作用下的表现。

常见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可塑性等。

力学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和耐久性。

第四章:金属材料4.1 金属的结构与特性金属是指电子云密度较大、以金属键连接的材料。

金属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密堆结构和离域电子特性。

4.2 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对磨损和腐蚀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受材料的组织和处理方式的影响。

第五章:陶瓷材料与玻璃材料5.1 陶瓷材料的分类与特性陶瓷材料是以非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分为晶体陶瓷和非晶态陶瓷两大类。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

《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

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当然,他也绝不是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或拘泥于个人经验层面,而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试卷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I)【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材料的现代分析方法 测试题及答案

材料的现代分析方法 测试题及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答:⑴ 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 振 动产生交变电磁场, 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 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 长和频率一 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 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 射 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 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 K 空位 时,将向外辐射 K 系χ射线,这种由χ 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 称荧光辐射。 或二次荧光。 ⑷ 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 如入射光子的能 量 必须等于或大于将 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 K 层时所作的功 W, 称此时的光子波长 λ称为 K 系的 吸收限。 ⑸ 当原子中 K 层的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 K 激发状态,其能量为 Ek 。如果 一个 L 层 电子来填充这个空位,电离就变成了 L 电离, K 其能由 Ek 变成 El ,此 时将释 Ek-El 的能量, 可能产生荧光χ射线,也可能给予 L 层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 产生二次电离。 即 K 层的一个 空位被 L 层的两个空位所替代, 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 29.Ⅹ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 答:波动性 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反映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微粒性 主要表现 为以光子形式辐射和吸收时具有一定的质量, 能量和动量, 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分立性。 30.计算当管电压为 50 kv 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 的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解: 已知条件:U=50kv -31 电子静止质量:m0=9.1×10 kg 8 光速:c=2.998×10 m/s -19 电 子电量:e=1.602×10 C -34 普朗克常数:h=6.626×10 J.s 电子从阴极飞出到达靶的过程中所 获得的总动能为 -19 -18 E=eU=1.602×10 C×50kv=8.01×10 kJ 2 由于 E=1/2m0v0 所以电子 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为 1/2 6 v0=(2E/m0) =4.2×10 m/s 所发射连续谱的短波限 λ0 的大小仅取 决于加速电压 λ0(?)=12400/v(伏) =0.248? 辐射出来的光子的最大动能为 -15 E0 =h?0 =hc/λ0=1.99×10 J 31.为什么会出现吸收限?K 吸收限为什么只有一个而 L 吸收限有三个?当激发 K 系荧光Ⅹ 射线时,能否伴生 L 系?当 L 系激发时能否伴生 K 系? 答:一束 X 射线通 过物体后,其强度将被衰减,它是被散射和吸收的结果。并且吸收是造成 强度衰减的主要 原因。 物质对 X 射线的吸收, 是指 X 射线通过物质对光子的能量变成了其他 形成的能 量。X 射线通过物质时产生的光电效应和俄歇效应,使入射 X 射线强度被衰减,是 物质 对 X 射线的真吸收过程。 光电效应是指物质在光子的作用下发出电子的物理过程。 因为 L 层有三个亚层,每个亚层的能量不同,所以有三个吸收限,而 K 只是一层,所以 只有一 个吸收限。 激发 K 系光电效应时, 入射光子的能量要等于或大于将 K 电子从 K 层移 到无穷远时所做 的功 Wk。从 X 射线被物质吸收的角度称入 K 为吸收限。当激发 K 系 荧光 X 射线时,能伴生 L 系, 因为 L 系跃迁到 K 系自身产生空位,可使外层电子迁入, 而 L 系激发时不能伴生 K 系。 32.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是什么?试述用 K 值法进行物相定量分析的过程。 答:根 据 X 射线衍射强度公式,某一物相的相对含量的增加,其衍射线的强度亦随之增加, 所 以通过衍射线强度的数值可以确定对应物相的相对含量。 由于各个物相对 X 射线的吸收 影 响不同,X 射线衍射强度与该物相的相对含量之间不成线性比例关系,必须加以修正。 这是内标法的一种,是事先在待测样品中加入纯元素,然后测出定标曲线的斜率即 K 值。 当要进行这类待测材料衍射分析时,已知 K 值和标准物相质量分数ωs ,只要测出 a 相 强 度 Ia 与标准物相的强度 Is 的比值 Ia/Is 就可以求出 a 相的质量分数ωa。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法习题汇总及答案材料分析测试⽅法复习题简答题:1. X射线产⽣的基本条件答:①产⽣⾃由电⼦;②使电⼦做定向⾼速运动;③在电⼦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速的障碍物。

2. 连续X射线产⽣实质答:假设管电流为10mA,则每秒到达阳极靶上的电⼦数可达6.25x10(16)个,如此之多的电⼦到达靶上的时间和条件不会相同,并且绝⼤多数达到靶上的电⼦要经过多次碰撞,逐步把能量释放到零,同时产⽣⼀系列能量为hv(i)的光⼦序列,这样就形成了连续X射线。

3. 特征X射线产⽣的物理机制答:原⼦系统中的电⼦遵从刨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的分布在K、L、M、N等不同能级的壳层上,⽽且按能量最低原理从⾥到外逐层填充。

当外来的⾼速度的粒⼦动能⾜够⼤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击出去,于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系统的能量升⾼,处于激发态,这时原⼦系统就要向低能态转化,即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在跃迁时会有⼀能量产⽣,这⼀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即特征X射线。

4. 短波限、吸收限答:短波限:X射线管不同管电压下的连续谱存在的⼀个最短波长值。

吸收限:把⼀特定壳层的电⼦击出所需要的⼊射光最长波长。

5. X 射线相⼲散射与⾮相⼲散射现象答:相⼲散射:当X 射线与原⼦中束缚较紧的内层电⼦相撞时,电⼦振动时向四周发射电磁波的散射过程。

⾮相⼲散射:当X 射线光⼦与束缚不⼤的外层电⼦或价电⼦或⾦属晶体中的⾃由电⼦相撞时的散射过程。

6. 光电⼦、荧光X 射线以及俄歇电⼦的含义答:光电⼦:光电效应中由光⼦激发所产⽣的电⼦(或⼊射光量⼦与物质原⼦中电⼦相互碰撞时被激发的电⼦)。

荧光X 射线:由X 射线激发所产⽣的特征X 射线。

俄歇电⼦:原⼦外层电⼦跃迁填补内层空位后释放能量并产⽣新的空位,这些能量被包括空位层在内的临近原⼦或较外层电⼦吸收,受激发逸出原⼦的电⼦叫做俄歇电⼦。

8. 晶⾯及晶⾯间距答:晶⾯:在空间点阵中可以作出相互平⾏且间距相等的⼀组平⾯,使所有的节点均位于这组平⾯上,各平⾯的节点分布情况完全相同,这样的节点平⾯成为晶⾯。

期末考试: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及答案

期末考试: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及答案

期末考试: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及答案一、引言本文旨在介绍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并提供相关。

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性,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然后给出相应的。

二、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1. 机械性能测试方法机械性能是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方面。

常见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冲击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力或载荷,测量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从而评估材料的机械性能。

2. 热性能测试方法热性能是材料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表现,它包括热膨胀性、热导率、热稳定性等方面。

常见的热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热膨胀试验、热导率测试、热分析等。

这些测试方法通过加热或冷却材料,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从而评估材料的热性能。

3. 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化学性能是材料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表现,它包括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

常见的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腐蚀试验、酸碱浸泡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通过将材料置于不同的化学介质中,观察其在化学环境下的变化,从而评估材料的化学性能。

三、1. 机械性能测试方法的应用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工程领域。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拉伸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

在建筑工程中,压缩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抗压强度,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冲击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确保飞机在遭受外力冲击时不会破坏。

2. 热性能测试方法的意义热性能测试方法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热膨胀试验,我们可以了解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膨胀性,从而避免热膨胀引起的构件变形和破坏。

通过热导率测试,我们可以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为热传导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热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为材料的热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着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材料化学练习题

材料化学练习题

材料化学练习题材料化学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一门学科。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材料化学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材料化学的练习题,以帮助您巩固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

题目一:金属材料1. 金属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请解释其原因。

2. 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较好,请解释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

请列举铝的几个重要特点。

题目二:聚合物材料1. 什么是聚合物?请简要解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聚合物材料有许多重要应用,请列举几个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

3. 聚合物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请简要解释这种关系。

题目三:无机非金属材料1.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并简要说明每种材料的特点。

2. 陶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请解释陶瓷具有的一些独特特性。

3. 玻璃是一种特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请列举几种制备玻璃的方法。

题目四:材料分析方法1. 介绍一种常见的材料表征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2. 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析方法,请解释XRD 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表征方法,请解释SEM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题目五:材料制备方法1. 熔融法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制备方法,请解释熔融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制备方法,请解释沉积法的工作原理和几种常见的沉积法。

3. 气相沉积法是一种用于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请解释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和应用。

题目六:材料性能测试1. 介绍一种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2. 冲击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请解释冲击试验的原理和应用。

3. 硬度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请列举几种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材料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成分和价键分析手段包括【b】(a ) WDS s能谱仪(EDS)和XRD ( b ) WDS s EDS 和XPS(c )TEM S WDS 和XPS (d)XRD、FTIR 和Raman1.分子结构分析手段包括[a](a )拉曼光谱(Raman )、核磁共振(NMR )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b)NMR、FTIR 和WDS(c ) SEM、TEM 和STEM (扫描透射电镜)(d ) XRD、FTIR 和Raman.表面形貌分析的手段包括【d】(a)X射线衍射(XRD )和扫描电镜(SEM ) (b) SEM和透射电镜(TEM )(c)波谱仪(WDS )和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 ) (d)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和SEM2.透射电镜的两种主要功能:【b】(a )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b )内部组织和晶体结构(c)表面形貌和成分价键(d )内部组织和成分价键.下列谱图所代表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基团包括:【c】(a)-C-H、一OH 和一NH2 (b)—C-H、和一NH2,(c)-C-H、和-C=C-(d)—C-H、和CO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每题2分,共10分)1 .透射电镜图像的衬度与样品成分无关。

(X )2 .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比背散射电子像更高。

(。

)3.透镜的数值孔径与折射率有关。

(,)4.放大倍数是判断显微镜性能的根本指标。

(x)5.在样品台转动的工作模式下,X射线衍射仪探头转动的角速度是样品转动角(3 ).表面层物质的状态,(1分)(4 ).物质表面层的物理性质。

(1分)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试题3一、比较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15分). X射线和标识X射线:X射线:波长为〜1000?之间的电磁波,(1分)标识X射线:只有当管电压超过一定的数值时才会产生,且波长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等工作条件无关,只决定于阳极材料,这种X射线称为标识X射线。

13、材料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13、材料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13、材料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第13课时《中国现代史》材料题专练班级:姓名:1、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国家项目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千克) 2.374 538.3发电量(千瓦时)2.76 10.92949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2分)(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3(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到他(孙中山)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

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省份的地主绅士和商业界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刘宗绪《历史学科学专题讲座》材料三:我现在向同志们报告……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

----李富春(1957年12月7日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材料一中的“1911年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它有何不足之处?(2分)(2)请你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2分)(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五”计划超4额完成的主要原因。

(3分)(4)通过上述三个问题的探究,你能感悟到一个什么道理?(1分)3、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现代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

2. 学生能了解不同研究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和优缺点。

3. 学生能掌握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现代研究方法进行材料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相关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材料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严谨、务实,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

3. 学生能够关注材料研究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对现代材料研究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现代科技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知识,探索新材料领域。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价要全面,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概述- 材料研究方法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 材料制备技术- 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制备技术- 各类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3. 结构表征技术-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技术- 各类表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4. 性能测试方法- 电学、磁学、光学性能测试- 力学、热学性能测试- 各类性能测试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5. 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 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现代材料研究方法在实际科研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2个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与进度如下:1-2课时: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概述3-4课时:材料制备技术5-6课时:结构表征技术7-8课时:性能测试方法9-10课时:数据分析与处理11-12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新材料技术》的第三章“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和第四章“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现代材料研究方法的学习。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硬度和韧性B. 强度和塑性C. 韧性和导电性D. 硬度和导热性答案:B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可以观察活细胞B. 可以获得元素的化学成分信息C. 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形貌观察D. 分辨率高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答案:B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主要用于测量材料的哪些特性?A. 热导率和比热容B. 相变温度和焓变C. 热膨胀系数和热稳定性D. 热分解温度和质量损失答案:B4. X射线衍射(XRD)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哪些方面?A. 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B. 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C. 化学成分和热性能D. 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答案:A5.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手段,它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哪些特性?A. 晶体缺陷和杂质含量B.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振动C. 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D. 电导率和磁性质答案:B二、填空题1.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或载荷作用时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硬度;断裂2. 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够达到的横向分辨率可以达到__________,这使得它能够观察到单个原子或分子的结构。

答案:纳米级3. 动态机械分析(DMA)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析技术。

答案:模量;阻尼4. 红外光谱(FTIR)可以用于分析材料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获得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

答案:官能团;化学键5. 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对于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非常重要。

答案:吸收光谱;反射光谱三、简答题1. 简述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其对工程应用的重要性。

答: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抵抗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能力。

2024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

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

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

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

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

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

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有错的地方说一下啊x-ray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ray传播方向的单位截面的X-ray的能量吸收限: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随波长 变化发生突变时的临界波长结构消光:由两个以上等同点构成的复杂晶体,除了遵守各自所属的点阵消光外还会附加的消光景深:成像时像平面不动,在满足成像清晰的前提下,物平面沿轴线前后可移动的距离衬度:图像上的明暗差距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系统消光:F HKL=0时I=0,衍射光束消失的现象显微镜分辨本领:光学系统能分辨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x-ray谱:描述X-ray强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x-ray散射:X-ray射到靶材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散射衬度:试样各部位对电子散射能力不同引起的图像的明暗差异衍射衬度:晶体取向不同产生的图像的明暗差异焦长:物点固定不动,在保持成像清晰的前提下像平面沿透镜轴线可移动的距离差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德拜相机分辨本领:一定波长的X-ray照到两个面间距相近的晶面上时底片上两根相应衍射线条分离的程度像差:从物平面上一点散射出来的电子束不一定全部汇聚一点,或物平面上各点并不是按比例成像于同一像平面而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或与原物几何形状不成比例的现象二填空1.X-ray 谱的种类有两种,分别是(连续X-ray谱)、(标识X-ray谱)。

2.X-ray衰减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入射X射线波长)(被照射物质原子序数)(物质密度)3. 多晶体研究方法包括(粉末照相法)和(X-ray衍射仪法),其中(粉末照相法)使用德拜相机来做样品的X-ray衍射。

德拜相机的结构主要有四部分,分别是(相机圆筒)、(光阑)、(承光管)、(试样架)。

??4. 磁透镜几何像差包括(球差)、(像散)、(畸变)。

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镜筒由(照明)系统、(成像)系统、(观察和记录)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枪和聚光镜属于(照明)系统,样品室、物镜、中间镜、投影镜属于(成像)系统。

6. 热分析的四大支柱分别是(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机械分析)。

7.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分辨能力)、(放大倍数)、(加速电压)。

8.当工作电压低于激发电压时,x-ray管中发射出连续x-ray谱,其中,管电流i,管电压V, x-ray管阳极靶原子序数Z, x-ray强度I,短波限λ0之间有如下关系:i与Z恒定,V上升,则I(上升),λ0 (下降);V与Z恒定,i上升,则I (上升),λ0(不变);i与V恒定,Z上升,则I(上升),λ0(不变);9.要使标识x-ray谱上I标/I连最大,工作电压/激发电压应在(3~5)之间。

10.在选择滤波片时,当靶材原子序数 Z 靶<40时,Z 滤波片=(Z 靶-1);Z 靶≥40时,Z 滤波片=(Z 靶-2)11.德拜相机底片的安装方法包括(正装法)、 (反装法)、 (不对称安装),其中 (不对称安装)比较常用。

12.X-Ray 衍射仪的结构主要包括(X-Ray 发生装置)、 (测角仪)、 (X-Ray 探测器)、(记录系统)。

13.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样品室)。

三 简答题1.什么是差热分析?影响差热分析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差热分析曲线中向下与向上的峰的含义各是什么?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其影响因素有仪器因素和试样因素和操作因素等。

其中,仪器因素主要有炉子尺寸、坩埚大小和形状、差热电偶性能、热电偶与试样相对位置、记录系统精度等;试样因素主要有热容量和热导率变化、颗粒粒度、结晶度、纯度和离子取代、用量、装填、参比物等;操作因素主要有加热速度、压力、气氛、热电偶热端位置、走纸速度等。

向下的峰代表吸热过程,向上的峰代表放热过程。

2. 说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加速电压的关系。

透镜的分辨本领是指其光学系统能分辨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αλ=sin n 61.0r ,与波长λ成正比,λ越大,r 越大,分辨本领越低,λ越小,r 越小,分辨本领越高。

将初速度很慢的电子置于电场中,使其获得能量2mv 21eU E ==。

又mv h p h ==λ,则U225.1=λ,故U sin n 747.0r •β=,其中,U 为电压。

因此,r 与加速电压U 成反比,U 越大,r 越小,即分辨率越大;U 越小,r 越大,即分辨率越小。

3.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衬度形成原因是什么?种类有哪些?为什么将散射衬度也称为质量-厚度衬度? (与7相同)衬度是指图像上的明暗差异,是在物镜的背焦面上通过物镜光阑选择衍射斑成像的结果。

包括散射衬度、衍射衬度和相位衬度。

散射衬度是由于试样各部位对电子的散射能力不同引起的,与试样的质量和厚度有关,因此又称质量-厚度衬度。

衍射衬度是由于晶体取向不同引起的。

相位衬度是由于电子波相位不同引起的。

4.什么是热分析参比物?选用原则是什么?经常用的参比物有哪些?参比物是在测定条件下不产生任何热效应的惰性物质,应选择整个测温范围无热反应、比热与导热性及粒度与试样相近的作为参比物,如α-Al2O3 (经1270K 煅烧的高纯氧化铝粉,α-Al2O3晶型)5. 什么是磁透镜的像差?有哪些种类?其形成原因和减少的措施是什么?像差是指从物平面上一点散射出来的电子束不一定全部汇聚一点,或物平面上各点并不是按比例成像于同一像平面而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或与原物几何形状不 成比例的现象。

包括几何相差和色差。

几何相差主要包括球差和像散。

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对近轴电子和远轴电子的会聚能力不同引起的,可通过减小电磁透镜孔径角来改善。

像散是由于透镜的磁场不是旋转对称磁场引起的,可加装消像散器来改善。

色差是由于入射电子的波长不单一引起的,可通过稳定电压与电流、减小试样厚度来改善。

6. 标识X 射线谱的产生机理是什么?从X 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出的电子,在高电压作用下以很快的速度撞到阳极上时,如果电子的能量足够大,就可以将阳极物质原子中的内层电子击出成为自由电子即二次电子,于是原子就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状态。

按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具有自发地向低能级跑的趋势,所以当K 层中有一空位出现时,L/M/N 层中的电子就会跃入此空位,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X 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标识X 射线谱7.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衬度种类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将散射衬度也称为质量-厚度衬度?四 已知结构因子的绝对值平方表达式为设原子散射因子为f a ,试推导底心点阵结构的衍射条件。

底心点阵的单胞原子有两个原子,坐标分别为(000)和(1/2,1/2,0),又其散射因子为fa ,则 {}{}][22222HKL )K H (cos 1fa )02K 2H (2sin fa )000(2sin a f )02K 2H (2cos fa )000(2cos fa F +π+=++π+++π+++π+++π= 讨论:①当H+K 为奇数时,0F 2HKL = ,则0I =②当H+K 为偶数时,22HKL fa 4F =已知结构因子的绝对值平方表达式为设原子散射因子为f a ,试推导体心点阵结构的衍射条件。

体心点阵的单胞有两个原子,坐标分别为(000)(1/2,1/2,1/2),又其散射因子为fa ,则()(){}()(){}()[]22222L HK L K H cos 1fa 2L 2K 2H 2sin fa 0002sin fa 2L 2K 2H 2cos fa 0002cos fa F ++π+=++π+++π+++π+++π= ()()21212sin 2cos 2⎭⎬⎫⎩⎨⎧+++⎭⎬⎫⎩⎨⎧++=∑∑==n j j j j j n j j j j j HKLLX KY HX f LZ KY HX f F ππ()()21212sin 2cos 2⎭⎬⎫⎩⎨⎧+++⎭⎬⎫⎩⎨⎧++=∑∑==n j j j j j n j j j j j HKL LX KY HX f LZ KY HX f F ππ讨论:①当H+K+L 为偶数时,22HKL fa 4F =②当H+K+L 为奇数时,0F 2HKL =五 试推导德拜相机分辨本领的表达式并讨论式中各个参数对分辨本领的影响。

德拜相机的分辨本领是指一定波长的X 射线照到两个面间距相近的晶面上时,底片上两根相应衍射线条分离的程度。

θ∆•θ-=∆∴∆θ-=∆λ-=θ∆•θ⇒λ=θ⇒λ=θctg d d d d sin d d 2n cos d 2n sin n sin d 2又因为德拜相机照相法底片上的一对弧之间的弧长θ∆•=∆⇒θ•=R 2L 4R L 2 故()22n d 4nR R 2con sin R 2ctg R 2λ--=θθ•-=θ∆•θ-θ∆=ϕ 因此德拜相机的分辨本领ϕ与相机尺寸R 、入射X 射线波长λ、入射角度θ及面间距d 成正比,随着R 、λ、θ、d 的增大而增大。

六 试绘出X-ray 管的结构并简单说明各结构的作用。

大家自己画吧,嘻嘻七 试推导内标法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其意义。

设n 个相的质量分别为W1 W2 W3…..Wn ,总质量为W= W1+W2+W3…..+Wn ,试样中加入的标准物质为S ,其质量为Ws 。

第j 相质量为Wj 。

j ω为第j 相在为加入标准物质时的质量分数,j ω,为加入标准物质之后的质量分数,sω为s 相在新式样中的质量分数。

ss s w w w +=ω j ω,()s j s s j s js j n 21j 1w w w 1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ω-ω=⎪⎪⎭⎫ ⎝⎛+-=+=+=+++= 则∑ω•μ+ω•μρω=n 1s ms j j m j ,jj j BC I , ∑μ•ω+ω•μρω=n 1mss j j m s s s S BC I ()()j ss s s s j j s s s j s j s j1C C 1C C I I ωρ•ωρω-=ρ•ωρω-ω=∴ Ij 、Is 可以读出s ω可人为控制,即得j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