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

合集下载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已开始,根据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计划体系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办法的通知》(甘政发〔2015〕78号)精神和全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2017年省级科技计划将启用改革后的新的计划体系,分别为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知识产权计划等5类。

(一)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按照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的定位,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我省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产品目标和重大产业化目标,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国内外各类科技资源,在设定的时限内进行联合式协同攻关。

加大聚焦力度和优化资金配置强度,做好与其他科技计划的分工与衔接,避免重复布局和投入。

(二)重点研发计划。

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技术需求,以解决社会公益性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产品、新设备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着力攻克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科技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和区域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研发计划由原科技支撑计划(包括工业类、农业类、社会发展类、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整合组成。

(三)技术创新引导计划。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围绕行业、企业、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需求,加强政策引导,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创造良好环境。

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由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民生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整合组成。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0.11.20•【字号】甘科计规〔2020〕9号•【施行日期】2020.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有关单位:为攻克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甘政发〔2020〕46号)精神,省科技厅制定了《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科技厅2020年第4次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科技厅2020年11月20日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甘政发〔2020〕46号),为攻克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投入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揭榜挂帅制是一种科技重点项目组织管理方式,通过征集需求、论证遴选、对接揭榜等方式,组织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产业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条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遵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诚实信用的原则。

省科技厅统筹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综合考虑揭榜挂帅制项目需求和条件,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依法依规推进。

第四条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主要聚焦解决我省十大生态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基建重点建设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及成果转化。

以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示范为重点,支持实施若干在行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引领性、系统集成性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取得突破,支撑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7.12.29•【字号】甘科计规〔2017〕18号•【施行日期】2017.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科计规〔2017〕18号各市州科技局,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7年12月28日甘肃省科技厅第四次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实施。

甘肃省科技厅2017年12月29日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依据《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结合全省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以下简称“B类项目”)是指由项目组织单位或承担单位提出,依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设立,按其功能定位分类,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体系,由项目组织单位或承担单位负责安排经费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B类项目的设立和组织对应于省级科技计划财政资金资助项目(以下简称“A 类项目”)。

第三条B类项目的设立坚持需求导向、统一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设立B 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聚集科技资源,引导全省各行业、各地区科研力量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

第四条B类项目按照以下程序确定:(一)由有需求的市州、单位按年度书面向省科技厅提出组织或承担B类项目申请。

(二)经省科技厅批准同意后,按照对应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组织或申报项目。

(三)按照对应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评审论证,确定立项B类计划项目。

第五条B类项目的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等管理由省科技厅会同项目组织单位或承担单位组织,省科技厅可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承担B类项目管理工作。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15•【字号】甘政发〔2024〕50号•【施行日期】2024.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甘政发〔2024〕5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根据《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57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省政府批准,授予: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二、“碰撞电离过程诱发的分子和团簇解离新机制”等5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等7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及有机肥源缓解障碍构建抗性体系研究”等12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三、“高性能陶瓷减摩耐磨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1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干旱区夯土遗址隐蔽式稳控技术研发及应用”等3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湿法炼锌过程氟氯脱除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3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四、“高寒牧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健康管理技术模式研究及示范推广”等24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西走廊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等59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矿井复杂钻进动力灾害智能防控成套装备与技术”等85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五、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

六、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马玉天甘肃省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为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同向发力,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的37项重大专项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的37项重大专项

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的37项重大专项围绕全省战略目标,统筹创新资源,在重大战略任务、共性关键技术、重要民生改善、重点产品研发等方面集中力量,实现产业化突破。

“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同时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项目布局,创新重大专项组织模式,探索新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科技重大专项。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特种钻井、热交换、物料干燥、新型煤化工、高低压电器、有色冶金等方面实施7项科技重大专项,研发具有全局影响、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区域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

专栏7 传统产业科技重大专项1.特种钻井技术及装备。

研发适应特殊环境、海洋和岩性地层类油气资源钻采设备,研制深海和极地冰区钻机、多用途海洋模块化钻机、超低温列车式钻机、车装钻机、钻机试验装置等,开发海工装备技术、非常规油气开采装备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海洋能源利用技术、深海水下分离系统关键技术等。

建设甘肃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构建石油钻采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2.热交换技术装备与平台。

开发核电站乏燃料处理板式热交换器、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等,建设大型公共热工测试平台。

3.物料干燥技术与工艺。

开发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旋转闪蒸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工艺设备,研发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脉动燃烧干燥、热泵干燥等新型干燥技术,实现连续化工业生产和高效环保节能。

4.新型煤化工和煤炭分质利用技术。

研发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及下游产品烯烃、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热电联产及电网调峰、煤炭分质利用为主的煤炭清洁利用创新链和工程包,开展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煤炭液化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

5.高低压电器技术工艺。

开发核电、高铁专用开关设备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化环保型开关设备研发和先进制造系统,中高压空气绝缘开关设备产业化技术,研发箱式变电站智能系统、智能电网电力有源滤波和低压高性能大功率起重专用变速器等技术。

杨克虎简介

杨克虎简介

杨克虎简介杨克虎,男,1957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分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循证医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循证医学及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循证中医药研究与评价;2、循证外科学;3、循证卫生决策与管理;4、医学信息研究与利用。

近3年承担国际合作及国家、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8篇。

主要主持和承担的项目列表:1. 检测肿瘤标志物纳米诊断试剂盒的临床试验研究(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2007AA021808)2.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ject of the Best Clin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Short Messages System for Doctors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in Gansu Province: A Cluster Randomization Trial(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BM09-944)3. 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分析与快速诊断研究(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0708NKCA110)4. 国外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5-3-005)5. 大骨节病儿童甲状腺激素与骨发育关系研究(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104FKCA165)6. 2009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资金——循证医学证据生产、转化和传播利用研究团队建设项目7. 2009年兰州大学教材建设基金项目——循证医学8. 兰州大学2010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医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循证医学为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列表:1.Zhao G,Gao P,Ma B,Tian J,Yang K.Open Mesh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nn Surg,2009,250(1):35-422.Chen YL, Yang KH. Avoidable waste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porting ofncet,2009,374(9692):7863.Sun S,Yang K,H e X,Tian J,Ma B,Jiang L.Pro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ngenbecks Arch Surg,2009,394(1):171-1774.Yang K,Sun S,Tian J.Probiotics and acute pancreatitis need a long way to ngenbecksArch Surg,2009,394(1):193-1945.Sun S,Yang K,Gao M,He X,Tian J,Ma B.Three-port versus four-port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World J Surg,2009,33(9):1904-10986.Tian JH,Wang X,Yang KH,Liu AP,Luo XF,Zhang J.Induction With and WithoutAntithymocyte Globulin Combined With Cyclosporine/Tacrolimus-Based Immunosuppression in Renal Transplan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9,41:3671-36767.Bai ZG, Yang K, Tian J, Ma B, Liu Y, Jiang L, Tan J, Liu TX, Chi I. Bicarbonate versuslactate solutions for acute peritoneal dialys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9):CD0070348.Gao M,Han J,Tian J,Yang K.Vypro II mesh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meta 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nn Surg,2010,251(5):838-8429.Yang KH,Ma B,Zhao G.The Choice of Open Mesh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Ann Surg,2010,251(4):779.10.Yang KH,Ma B,Zhao G.Lichtenstein's Operation, Mesh Plug, or Prolene Hernia SystemRepair for Groin Hernia: Which is Better?Ann Surg,2010,252(1):199-200.11.Zhao G,Gao P,Yang KH,Tian JH,Ma B.Capecitabine/oxali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Colorectal Disease,2010,12(7):615-62312.Zhang ZJ,Zhang P,Tian JH,Li J,Li L,Tian J,Yang KH.Ultrasonic Coagulator forThyroid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Surgical Innovation,2010,17(1):41-4713.Zhang P, Tian JH, Yang KH, Li J, Jia WQ, Sun SL, Ma B, Liu YL.Robot-assisted laparoscopefundoplication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Digestion,2010,81(1):1-914.Jiang L,Yang KH,Tian JH,Guan QL,Yao N,Cao N,Mi DH,Wu J,Ma B,Yang SH.Efficacy of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Selenium Supplement in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A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utrition and Cancer-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62(6): 719-72715.Chen YL, Yang KH.CONSORT ncet,2010,376(9737):23016.Li L, Sun T, Yang K, Zhang P, Jia WQ.Monoclonal CCR5 antibody for treatment of peoplewith HIV infection.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Dec 8;12:CD00843917.Jin Y, Tian J, Sun M, Yang K.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effects of warmed irrigation fluid on core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endoscopic surgeries. J Clin Nurs.2011,20(3-4):305-1618.Jia WQ,Tian JH,Yang KH,Ma B,Liu YL,Zhang P,Li RJ, Jia RH.Open versus LaparoscopicPyloromyotomy for Pyloric Stenos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Eur J Pediatr Surg,2011,21(2):77-8119.Ma B, Guo J, Qi G, Li H, Peng J, Zhang Y, Ding Y, Yang K.Epidemiology, quality andrepo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atic review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PLoS One. 2011;6(5):e20185.20.Tian JH, Yang KH, Liu AP.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urses atLanzhou University.Med Teach. 2011 Jun 28. [Epub ahead of print]21.Zhang LF, Wang YT, Tian JH, Yang KH, Wang JQ.Preemptive versus prophylactic protocolto prevent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Transpl Infect Dis. 2011 May 22. [Epub ahead of print]22.杨克虎,田金徽,马彬,刘雅莉.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尝试性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4:57-60.23.马彬,张宇龙,吴佳,郭继武,潘慧,杨克虎. 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0(8):905-909.24.李江,马彬,杨克虎. 中国临床专业学生PBL教学临床实习效果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417-422.25.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杨克虎.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26.田金徽,罗小峰,李琳,马彬,刘雅莉,杨克虎. PBL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92-395.27.张朋,杨克虎,田金徽.纤维蛋白粘合剂在胆囊切除术中疗效的Meta分析.循证医学,2009,9(3):172-5,18028.景天忠,田金徽,杨克虎.磁共振法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5):536-4129.移康,王云芳,田金徽,马彬,赵锋辉,杨克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质量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99-10630.米登海,姜雷,杨克虎,郑彤.一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循证治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81-7.31.高明霞,高琦,贾娇,包丽娟,张佩珍,田金徽,杨克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9):994-1000.32.姚南,姜雷,移康,杨克虎,闵光涛.一例低位直肠癌的循证治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7):817-2033.马彬,田金徽,李培杰,祝秉东,刘雅莉,杨克虎,康熙雄.体外分枝杆菌培养系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受利福平的系统评价.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16(2):88-9334.张晓惠,田金徽,杨克虎.肾移植术后旧三联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旧三联抗排斥反应效果的系统评价.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43-47.35.移康,王云芳,田金徽,马彬,刘雅莉,杨克虎,周伟.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质量评价.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49-51,54.36.马彬,张宇龙,吴佳,郭继武,潘慧,杨克虎. 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0(8):905-909.37.郑波波,马彬,杨克虎.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Meta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6(7):516-51938.田宏亮,田金徽,袁浩,葛赛,唐震,杨克虎.垂直捆绑胃成形术与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的Meta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217-220.39.张李峰,田金徽,移康,贾文琴,杨克虎.更昔洛韦对防治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性治疗的系统评价.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2):131-139.40.李伦,杨克虎,田金徽,孙甜甜,张朋,移康,田宏亮.一种新的证据总结方法——证据图简介.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3):230-23241.刘雅莉,张鹏,贺万斌,张昊昱,杨克虎.提高动物实验报告质量,促进动物实验系统评价发展.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3):233-236.42.杨克虎,陈耀龙.写在循证医学诞生20周年.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3):161-164.43.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杨克虎.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44.杨克虎,刘雅莉,袁金秋,蒋怀礼.发展和完善中的系统评价再评价.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 (1):54-57.45.刘雅莉,袁金秋,杨克虎,陈耀龙,杨曼.系统评价再评价的制作方法简介及相关资料分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1):58-64.。

0315科技攻关计划

0315科技攻关计划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外语院 物理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 管会生 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学 吴王锁 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口腔医学院 赵健雄 倪京满 杨永建 王志平 张有成 武新安 王俊玲 王振全 刘昕 张小郁 董根喜 余占海 宋志霞 王俭勤 张红晓 李红玉 杨建瑜 何祥一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冷玉芳 李龙 李平 宋焱峰 韩俭 胥萍 曹宝成 梁昭红 文惠方 王晨昱 武新安 李瀛 马学毅 常彦龙 黄子罡 张春江 李海荣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年度 项目编号 2003 2003 2003 2003 2003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2/15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3-6 2006 2006-3-5 2006 2006-3-7 2007 2007 2007
FoxO1/β -catenin信号通路对 2012/1/25 第一临床医学院 汤旭磊 13919319517 MC3T3-E1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及机制研究 2012/1/26 第一临床医学院 苏筠霞 13919235792 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的保 护性研究及汤剂剂型的探讨 经腹腔入路泌尿外科腹腔镜技 术临床应用及术式创新研究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0.06.10•【字号】甘科奖函〔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关于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各提名单位:依据《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04号)及《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甘科成规〔2016〕1号),为做好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名类别省科技功臣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技进步奖、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和省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

二、提名方式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实行专家提名和单位提名两种方式。

(一)专家提名1.具有提名资格的专家包括在我省工作的两院院士、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

2.提名专家提名本人所熟悉专业领域的项目或科技功臣候选人,被提名项目(候选人)信息公示时一并公开提名专家。

3. 提名专家不能作为其提名项目的完成人和本年度评审专家。

4.提名专家须独立撰写所提名项目的提名意见,如有异议,提名专家负责协调处理。

(二)单位提名各提名单位归口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范围内的提名工作。

各市(州)科技局负责本地区所属和驻本地区单位的提名工作;省直部门或有关单位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提名工作;具有提名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负责所属单位和行业的提名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甘部队科研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提名工作。

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和省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由各市(州)科技局和省直部门提名。

三、提名指标提名专家只能提名本人所熟悉专业领域的项目1项或科技功臣候选人1名。

单位提名省科技功臣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指标不限;省科技进步奖采取限额提名(提名指标在申报系统中查看);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和省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各提名单位限额提名1家和1人。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的通知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7.10.17•【字号】甘科计〔2017〕15号•【施行日期】2017.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的通知甘科计〔2017〕15号机关各处室、有关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已经厅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中遵照执行。

甘肃省科技厅2017年10月17日甘肃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规程依据《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211号)、《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甘科计规〔2016〕9号)等规定,制定本规程。

一、思路和原则落实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和有关政策措施,持续深化项目评审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完善“可追溯、可查询”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靠实项目立项评审工作责任,严肃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纪律,强化项目管理风险防控和监管问效,提升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能力和水平,建立“公平公正、权责明晰、行为规范、科学高效”的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一步提升项目评审立项和管理运行水平。

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减少重复立项、提高项目立项质量、强化项目管理风险防控为原则,省科技厅管理运行的省级计划体系各类项目应当严格执行评审立项工作规程。

二、基本要求(一)明确项目管理责任。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和程序实施项目评审立项工作,各主管处室及省知识产权局(以下统称“主管处”)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作为项目立项责任主体,要明确项目评审立项各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对所立项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如发生问题,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及处理。

探索建立项目管理“专员”制,确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项目“专员”,专职负责项目的全程监督和信息反馈。

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成果分类

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成果分类

西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分类办法(试行)一、学术期刊分类A1类:SCI、SSCI、A&HCI收录期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计算机学报、物理学报、力学学报、化学学报、化工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学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电子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求是、哲学研究、历史研究、考古、文史、教育研究、心理学报、民族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中国语文、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文艺研究、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美术、美术研究、体育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管理世界、新闻与传播研究、统计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A2类:SCIE、EI、ISTP、ISSHP收录期刊B类:自然科学类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收录期刊(附件1)数学教育学报、物理教师、化学教育、生物学通报、地理教学社会科学类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附件2)语文教学通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音乐教育、中国美术教育、教育学报、体育学刊、中国音乐年鉴、书法、中国外语、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C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D类: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其它正式出版刊物论文(论文集、增刊、专辑除外)。

二、著作分类A类:国家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的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国家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B类:编著、译著、古籍整理(注释);其它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和高校教材;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材C类:古籍整理(校点)、工具书、参考书、科普读物、音像制品、习题集、丛书(专著、编著类丛书除外);其它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材三、应用类成果分类A类:发明专利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实施转化费30万元以上的各类科技成果B类:实用新型专利、植物新品种、软件登记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实施转化费10万元以上的各类科技成果C类:外观专利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实施转化费10万元以下的科技成果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会议科技鉴定成果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使用或采纳的咨询研究报告D类: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函审科技鉴定成果地、市级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使用或采纳的咨询研究报告四、科研项目分类A1类:973、86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A2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重点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教学研究项目A3类:973、863专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含农业转化资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项目、全国艺术规划国家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科技部攻关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其它部委科技攻关项目B1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著出版基金、国家古委会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项目、全国艺术规划文化部项目、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研究项目、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甘肃省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B2类: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发改委科技项目、甘肃省经委技术创新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全国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其它部委级科研项目C类: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甘肃省中青年基金项目、甘肃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其它厅局级重点项目D类:甘肃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项目、兰州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及其它厅局级项目五、成果奖励分类(一)研究成果奖励A1类: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A2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材奖、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A3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精品课程、甘肃省教学名师奖B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教育部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敦煌文艺二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和社科成果一等奖C类: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敦煌文艺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和社科成果二等奖、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甘肃省“环境杯”一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厅局级一等奖D类: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和社科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三等奖、甘肃省“环境杯”二、三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其它厅局级二、三等奖(二)文艺、新闻和教学类实践成果奖励A2类:国家级(由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国家级协会主办)专业性(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书法、摄影、新闻、文学创作等)比赛一等奖(金奖);国家级(教育部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A3类:国家级专业比赛二、三等奖(银、铜奖);省级(由省文化厅、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省美术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省舞蹈家协会、省戏剧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摄影协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作家协会、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省级协会主办)专业比赛一等奖(金奖);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作品;国家级(教育部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三等奖、省级(教育厅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B类:国家级专业比赛优秀奖;省级专业比赛二等奖(银奖);参加文化部、全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美展和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音乐演奏(唱)会;省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作品;国家级(教育部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优秀奖、省级(教育厅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C类:省级专业比赛三等奖(铜奖);参加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省美展和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举办的全省音乐演奏(唱)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个人演唱会、作品讲座、专题节目;参加境外组织的综合美展和音乐演奏(唱)会;省级(教育厅主办)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D类:厅局级专业比赛一等奖;省电视台、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个人演唱会、作品讲座、专题节目;举办校外个人美术作品展,出版个人艺术作品专集、画册等;举办校外个人独唱、独奏及作品音乐会;厅局级教育教学软件大赛获奖(三)竞赛类奖励A2类:国际各类体育比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国ESU 文化辩论赛、牛津国际关系辩论赛、澳亚大专英语辩论赛A3类:全国运动会个人(团体)第1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冠军B类:全国运动会个人第2-3名,团体第2-6名;全国大学生、甘肃省运动会个人(团体)第1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亚军、季军C类:全国大学生、甘肃省运动会个人第2-3名,团体第2-6名;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个人(团体)第1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甘肃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三等奖、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荣誉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甘肃赛区特等奖D类: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个人(团体)第2-3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甘肃赛区一、二等奖;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二等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单项奖、CCTV英语演讲大赛甘肃赛区一、二等奖六、有关说明1、在SCI收录一级学科影响因子排在后10%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A2类学术期刊论文对待。

2016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6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6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截止日期2016年2月29日)
申报企业应具有研发机构和研发计划,预期能开发出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并能建立一定规模的中试生产线或示范推广基地。

申报工业类科技重大专项企业201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项目总投资应超过1000万元。

申报农业、社会发展类科技重大专项的企业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应达到3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应超过600万元。

限项申报。

工业领域每个推荐单位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5项,农业领域每个推荐单位推荐项目不超过4项。

社发领域每个推荐单位推荐项目数不得超过2014—2015年推荐数量,不足1项的,可按1项推荐。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科计规〔2017〕12号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科计规〔2017〕12号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科计规〔2017〕12号各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为全面做好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依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甘科计规〔2017〕10号),省科技厅制定了《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科技厅2017年11月1日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211号)和《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甘科计规〔2017〕1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研发计划围绕解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开展各领域需要长期攻关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和国际科技合作等。

第三条根据科技创新需求,重点研发计划分重点专项和普通项目,重点专项可设立若干个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课题。

第四条项目坚持专家评价、管理决策、综合协调、分工负责、指导监理的管理原则。

重点专项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普通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第五条省科技厅是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主管部门,会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负责重点研发计划论证、立项、监督、验收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和立项第六条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规划、重点研发计划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专家确定年度重点专项支持领域和方向,编制、发布重点专项和项目申报指南,面向社会征集项目。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03.24•【字号】甘科计〔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现将组织申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定位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及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安排部署,围绕落实《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以重大机制创新为保障,依托布局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提高创新供给质量,推动发展动能转换,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二、支持重点(一)整合重构科技创新平台。

发挥“兰白两区”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集中配置优势科技资源,积极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抢抓国家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的有利契机,发挥中央在甘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和兰州大学创新优势,整合省属院校、科研机构资源,强化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能力支撑。

(二)改善优化科技生态环境。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和改革政策协调配套不够与创新活力亟需释放的矛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突破人才发展瓶颈。

推进科研攻关组织模式创新,遴选出带动性强的“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标。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依托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开发科研助理岗位。

(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按照《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1.装备制造专项:针对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电力电器设备,矿山机械和环保设备,试验机设备,大型农用机械等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实现产业化。

2.新材料技术专项:铝、镍、铜、锌、镁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升级,稀土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和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以及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

3.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及设备专项:重点组织风能发电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进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产业化。

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机叶片、塔架研发及成套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技术及设备制造领域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4.冶金、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专项: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的技术,提高材料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新工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技术。

(二)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5.新药创制及特色中药现代化专项:人用、兽用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与产业化;生物、化学新药研制与产业化;生物检测产品研制与产业化;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临床前、临床研究)与产业化,中成药二次开发;中药材GAP种植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体系研究。

6.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荒漠化治理专项: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生态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重点,建立内陆河流域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开展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研究与示范。

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1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1.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2011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3.2011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4.2011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5.2011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6.2011年甘肃省科技支甘计划项目申报指南7.2011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8.2011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9.2011年度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10.2011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申报指南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附件1: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按照《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2011年工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科技经济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与节能专项。

重点内容:支持风能、太阳能、核能安全高效利用和电力消纳输送等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快新能源产业应用示范推广的进程。

支持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高效、低能耗的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

围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所列16条产业链、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递减利用、延长产业链和产业连接等技术。

甘肃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

甘肃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

甘肃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甘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推动甘肃省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甘肃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旨在加强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内容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1)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2.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1)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评价和鉴定,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领域转化。

3.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1)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领域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支持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推动科技创新在全省范围内的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四、保障措施(1)加强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2)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3)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科技项目的跟踪监管,确保科技投入的有效利用。

五、预期效果通过甘肃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高,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步伐加快,为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根据《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按《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条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是指在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申报单位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申报承担单位为院属单位或与甘肃省科学院有合作关系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四条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体系分为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专项计划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

——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专项计划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专项计划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管理与信息化发展、科学技术匹配奖励)等组成。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由工业应用项目、农业应用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其它项目(专利发展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产业化技术发展项目)等组成。

第五条甘肃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主体包括院长办公会议、科研开发处。

第二章项目审查与立项第六条项目立项包括申报、审批、签约三个基本程序。

第七条科研开发处在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前,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明确申报的选择范围、领域、性质、规模、目标方向、重点支持领域等,确定申报的时间、渠道、方式。

第八条项目申报者(包括单位或个人)的基本条件:(一)符合该项目对申报者的主体资格方面要求;(二)在相关研究领域和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三)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四)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五)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六)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七)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甘肃科技项目申报要求

甘肃科技项目申报要求

甘肃科技项目申报要求
以下是 8 条关于甘肃科技项目申报要求:
1. 申报的项目得有实实在在的创新性啊!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场比赛,总不能拿个大家都见过的东西吧。

比如说,你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那可就太牛啦!
2. 团队很重要哦,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呀!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一个人的力量可不够,得一群人一起使劲儿。

你看那些成功的项目,哪个不是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3. 研究基础也不能马虎呀!就像盖房子,没有牢固的地基,房子能稳吗?你要是之前在这个领域一点积累都没有,那申报起来不就没底啦?
4. 申报的资料可得准备齐全了,缺这少那可不行!这跟出门得带齐东西是一个道理嘛,要是忘了带钱包,那不就傻眼啦?比如项目的计划书、相关证明材料,都得妥妥的。

5. 时间节点要牢记在心啊,错过了可就没机会了!这和赶火车一样,你要是迟到了,火车可不等人哟!可别因为粗心大意错过申报时间。

6. 经费预算要合理呀,不能乱花一分钱!就像你自己过日子,得算计着花钱吧。

每一笔钱都得用在刀刃上。

7. 对项目的前景要有清晰的认识呀,你得知道这个项目将来能带来多大的价值!好比你种了一棵树,你得想着它以后能长成参天大树,能给大家带来一片阴凉。

8. 要关注政策的变化呀,这就像海上航行得看着风向和海浪一样。

政策变了你不跟着变,那不就跟不上趟啦?你看看那些及时调整方向的,不都发展得挺好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甘肃科技项目申报要求可不简单,得处处小心,认真准备,这样才有可能申报成功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制
20 年月日
申报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信息表
—1—
一、研究项目目的及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及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包括知识产权状况)
—2—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技术线路方案
四、项目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
—3—
五、进度计划、阶段目标与完成时间
六、经费预算和用途
—4—
七、预期主要成果形式及技术水平
八、主要研究人员
—5—
九、项目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介绍
十、承担单位的技术优势和(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力,研究、
开发试验所需设施、前期科研情况)
—6—
十一、项目直接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十二、推广及应用前景
—7—
十三、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十四、归口部门审查意见
十五、省科技厅主管业务处审查意见
十六、省科技厅审批意见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