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2-2030年) 文本

合集下载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5)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6个市先后被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实行了“一元化”户籍制度,铜陵、马鞍山市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 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
全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08%。城市发展迅速。2011年,我省16个省辖市城区人口占全省29.6%、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19.1%,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51%、地方财政收入占65%、工业生产总值占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57%,拥有近90% 的高校和技术研究中心。
现状图
主要成效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分点
7.5
6.5
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
人口向合肥集中趋势明显
总量分析
节点分析
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
商品流、资金流向合肥、马芜铜集中趋势明显
银行资金流及主要金融中心分析资金主要流入地:合肥、芜湖、铜陵流出地:宿州、阜阳、亳州、安庆
存款区位商/贷款区位商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结论四:全省分区发展差异明显
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问题1:皖北与皖江发展不平衡
从排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上升。2008年GDP年增长率有很大提升,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2位。

城市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以及第二年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城市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以及第二年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城市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以及第二年工作计划范文三篇城市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以及第二年工作计划1 x县城市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1)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创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积极配合各责任路段单位开展双城创建工作,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干职工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适宜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

现将我局今年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抓好城管队伍建设我局始终把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城管执法队伍和建立健全执法公正、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作为立足点,始终如一地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来抓。

1.健全制度办事抓规范。

我局以制度为抓手,营造了一切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格局,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完善细化了城管局内部规章制度、健全了法制督查管理机制和内部考评办法,每周组织例会学习,同时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通过对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对社会全面公开城管执法各项工作办事程序、职责和监督电话及收费标准依据,形成了工作作风严谨、队容风纪良好、服务态度热情、执法文书基本要素齐备的良好局面。

2.强化队伍统一抓管理。

整合了局队合一工作职能,内设办公室、财务室、法制股、督查股,下设6个中队。

理顺了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了内部审批流程和执法程序。

3.强化法制督查抓履职。

规范和提升城管执法和辅助执法队伍执法行为和工作水平,由督查股分为两个组,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不定期开展队容风纪、文明执法等不正之风和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余土管理、装饰装修、占道经营等一线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目前全局上下工作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4.注重法制轮训提素质。

组织对现有城管执法人员分二期轮训和辅助执法人员军训,让城管执法人员和辅助执法人员学会日常执法实际操作和综合执法能力,通过培训,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形象得到提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28•【字号】皖政办秘〔2017〕141号•【施行日期】2017.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石油及石油工业,天然气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1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5月28日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我省天然气和成品油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加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7—2021年。

一、发展成效“十二五”以来,全省天然气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用气领域不断拓展、管道建设不断增加、投资主体日益多元,为天然气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成品油消费稳步增长,管道输送、储运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一)油气管网日益完善。

2004年开始利用天然气以来,我省累计建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及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等工程。

截至2016年底,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2300公里、通达15个设区市和24个县(市),其中天然气国家主干管道946公里,省级主干管道220公里,支线管道1134公里。

投运成品油管道760公里。

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

(二)油气消费稳步增长。

2016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35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3倍;成品油消费量1100万吨,是2010年的1.7倍。

六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2-2030年) 说明书

六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2-2030年)   说明书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1.1前版燃气规划综述 (2)1.2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2)1.3规划依据及编制原则 (3)1.4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4)1.5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因及必要性 (4)1.6燃气专项规划的设计原则 (5)1.7规划目标 (5)1.8主要规划指标 (6)第二章城市概况 (7)2.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人口 (7)2.2自然条件 (7)2.3社会经济 (7)2.4大气环境状况 (8)2.5城市规划介绍 (8)2.6城市能源现状 (9)第三章气源规划 (11)3.1气源选择 (11)3.2气源组分和参数 (14)第四章天然气用气量预测 (16)4.1天然气利用方向分析 (16)4.2各类用户耗热指标 (16)4.3各类用户天然气用气量预测 (18)4.4储气调峰 (23)第五章天然气输配系统规划 (25)5.1输配系统总述 (25)5.2天然气次高压管道布置 (25)5.3天然气中压输配管网布置 (27)5.4天然气管道穿越、跨越障碍物 (30)5.5管道防腐 (31)5.6已建中压管网利用 (32)第六章天然气场站规划 (33)6.1场站规划 (33)6.2LNG储存气化站 (33)6.3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 (34)6.4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36)6.5天然气储配站 (40)第七章天然气综合管理系统 (41)7.1天然气综合管理概述 (41)7.2SCADA系统 (41)7.3GIS系统 (42)7.4MIS系统 (42)第八章液化石油气规划 (44)第九章安全供气保障 (45)第十章安全防火篇 (47)10.1规划依据 (47)10.2工程概述 (47)10.3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47)10.4防火、消防以及安全生产措施 (47)10.5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4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54)11.1概述及编制依据 (54)11.2工程概况 (54)11.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54)11.4主要防范措施 (55)第十二章节能专篇 (57)12.1编制依据 (57)12.2能耗状况和能耗分析 (57)12.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7)第十三章组织结构、劳动定员和后方设施 (60)13.1组织结构 (60)13.2劳动定员 (60)13.3后方设施 (60)第十四章主要工程量及建设实施计划 (62)14.1六安市主要燃气项目工程量 (62)14.2建设实施计划 (62)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64)15.1编制范围 (64)15.2编制依据 (64)15.3项目建设投资 (64)15.4资金筹措 (64)15.5其他说明 (64)15.6附表 (64)第十六章效益分析 (67)16.1经济效益 (67)16.2社会效益 (67)16.3环境效益 (67)第十七章结论和建议 (68)17.1结论 (68)17.2几点说明 (68)17.3建议........................................................... 68 附件:附件1:关于编制燃气专项规划的委托书附件2:六安市燃气专项规划评审意见前言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9′,北纬31°46′。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六政〔2015〕1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六政〔2015〕1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正文:----------------------------------------------------------------------------------------------------------------------------------------------------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毕小彬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现将《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以市“两会”精神为动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加快幸福六安建设而努力奋斗。

2015年1月30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20日在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毕小彬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幸福六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91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142.1亿元,增长1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8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4元,增长11%。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政策落实,稳定经济增长。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88亿元,减免缓抵各项税费17.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总数达1010户;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0%。

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附件3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排水防涝、污水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等,是城市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总结“十三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发展形势,阐明“十四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指导未来五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

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建设成就“十三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一尊重五统筹”为遵循,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以“四创一建”为抓手,以增强城市承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重点,先后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提升行动、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以及城镇“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等重大举措,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持续向好,“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25亿元,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城市道路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4.29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7.05%。

合肥六安新桥空港新城总体发展规划

合肥六安新桥空港新城总体发展规划

10km
342km2
机场高速
长江西路
3
汇 报 目 录
一、现状发展基础及条件 二、发展规模与目标定位 三、空间布局与规划实施
规划重点解决五个问题
(1)产业发展:识别和预控高临空指向性核心产业空间,并确定发展定位与规模。 (2)区域协调:统筹协调合肥、六安不同行政区域建设空间布局。 (3)生态保护:保护南淝河源头保护区、机场周边及端净空、农业区、江淮运河等生态资源。 (4)交通联系:合理确定空港新城与合肥主城区、西部组团、六安、淮南等的交通联系。 (5)启动建设:合肥6平方公里,位于机场东侧;寿县10平方公里,包括蜀山共建园4平方公里,新 桥国际产业园6平方公里。
4
1.1 现状用地情况
现状总人口23万,用地特征如下: (1)现状用地以农用地为主
建设用地:75km2(占10.8%); 非建设用地:621 km2(占89.2%),其中: 基本农田320km2(46%), 水域及林地21km2(3%), 一般农田及其他用地280km2(占40.2%)
合肥 寿县 空港地区
合肥(六安)新桥空港新城总体发展规划 汇 报
合肥市规划局 六安市城乡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 2012.10
0
规划编制过程
2012年7月29日,在合肥市吴存荣书记主持召开的规委会主任办公会上汇报规划方案。 2012年8月02日,在新桥国际产业园举行了六安市、寿县相关部门意见征求会。 2012年8月04日,在高新区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建设部专家咨询会。
助推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平台 带动安徽省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携手长三角,融入世界的空中门户
骆岗机场航线分布图
目标
合肥
大 阪

六安城市总体规划

六安城市总体规划

六安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一)、城镇体系规划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六安市行政辖区,即五县、两区以及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

2、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近期(2005年)达26%,城镇人口150万;中期(2010年)达35%,城镇人口192万;远期(2020年)达50%,城镇人口305万。

3、人口控制规模由于六安是劳务输出大市,按照异地城镇化,综合增长法,趋势外推法预测,六安市域的常住人口为:近期(2005年)580万人;中期(2010年)590万人;远期(2020年)660万人。

4、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

城镇的规模结构规划分为50万人以上、20-50万人、10-20万人、5-10万人、2-5万人和2万人以下6个层次。

重点城镇人口规模:六安城市60万人;舒城县城20万人;寿县县城25万人;霍邱县城25万人;霍山县城15万人;金寨县城15万人;叶集镇15万人。

5、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重点解决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区内空间点轴系统组织。

规划城市点轴系统的组织为:一个主要集聚区(中心城市集聚区),五个次要集聚区(寿春-正阳集聚区、梅山-叶集-姚李集聚区、舒城-龙河-杭埠集聚区、霍山-佛子岭-与儿街集聚区、霍邱-马店集聚区),以中心集聚区为核心,以312国道,宁西高速公路,宁西铁路为横轴,203省道和南部的105国道为纵轴构建十字形主轴线,并通过环状联络线加强外围集聚区和主要城镇的联系。

实现城乡协调有序发展。

6、城镇体系发展模式本次规划综合集中的点轴式和分散的均衡式发展两种模式的特点,针对六安市城镇发展的早期向心集聚的现状特征,采取兼有集中和分散特征的多中心集聚发展模式,把集聚区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增长中心。

(二)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区范围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市街道、中市街道、三里桥街道、鼓楼街道、南市街道、西市街道、北市街道、小华山街道等8个城区街道,平桥乡、九里沟乡、望城岗乡、三十铺镇、城北乡、城南镇、苏埠镇等7个乡镇和横排头风景区,总面积约为560km2。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十二条 法定规划的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15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三章 建设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第十三条 六安市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按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执行。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用地面积未达到下列最小值的,不应单独建设: (一)6 层及 6 层以下住宅为 3000 平方米; (二)7~18 层住宅建筑为 4000 平方米; (三)19 层以上住宅建筑为 5000 平方米; (四)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24 米(不含市政配套公建)的公共建筑为 3000 平方米; (五)建筑高度为大于 24 米的公共建筑为 4000 平方米; (六)工业、仓储建筑为 2000 平方米。
市政 公用
绿地
设施 用地
G
G
U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重点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城市一般地段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人民政府、政府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或开发、建设单位组织 编制。
第八条 法定规划的编制调整应提供修改内容对照表,由规划部门审核修 改内容,并按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批。
14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九条 城市非法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或会同政府其他业务主管部门组织 编制,是对法定规划的补充和支撑。非法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审批,可通过一 定程序转化为法定规划的一部分内容。

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3.10•【字号】六发改综合〔2023〕54号•【施行日期】2023.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本委各科室、委属各事业单位:《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经委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3年3月10日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部署,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关于印发〈中共六安市委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的通知》(六发〔2023〕3号)、《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重点工作及责任清单的通知》(六政〔2023〕2号),坚定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牢“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意识,深入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清单化、闭环式推进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实现革命老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1.加强经济运行深度监测,围绕重点经济工作,明确争先进位目标,分解落实到牵头领导、责任部门。

开展经济调研帮扶,每月通过“查现场、找问题、对台账”方式开展“一对一”调研帮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

坚持开展全市季度工作分析评议,继续晾晒通报部门、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实行季度点评、半年评议、年终总评。

全面落实《六安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06.06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

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GB/T 51098-2015)全面修订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1〕128号),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0日。

附件: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年6月6日。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乡发展目标和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人口与城镇化 (5)第二节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 (6)第三节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7)第四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8)第五节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9)第六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0)第七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1)第八节生态文明建设 (16)第四章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 (17)第五章城市规划区统筹发展规划 (19)第六章城区总体规划 (2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21)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 (21)第三节居住用地与住房保障规划 (21)第四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2)第五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24)第六节工业用地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25)第七节综合交通规划 (26)第八节景观系统规划 (28)第九节绿地系统与广场规划 (29)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一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32)第十二节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33)第十三节燃气工程规划 (35)第十四节环卫工程规划 (35)第十五节综合防灾规划 (36)第十六节建设用地控制 (39)第十七节智慧城市建设 (41)第十八节分期建设规划 (42)第七章实施策略与措施 (43)第八章附则 (43)附表1 沿河县城乡发展指标体系汇总表 (44)附表2 沿河县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现状汇总表(2012年) (45)附表3 沿河县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规划汇总表 (45)附表4 沿河县城区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2012年) (45)附表5 沿河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46)附表6 沿河县城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4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编制目的为适应沿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示,落实铜仁市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处理沿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整合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力推进沿河跨越地理空间束缚,积极推进跳跃发展,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铜仁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通知-建城函[2011]185号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通知-建城函[2011]185号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通知(建城函〔2011〕185号)各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城乡建委),宿州、六安市城管局:《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0年11月19日发布,2011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的出台,为城镇燃气行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加强燃气管理、保障燃气供应、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等工作。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燃气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燃气事业关系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安全息息相关。

《条例》对加强燃气管理,解决燃气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燃气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各市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条例》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全力推动《条例》顺利施行。

二、精心组织,营造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良好氛围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条例》颁布、施行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良好氛围。

1、依法履行职责深入开展学习《条例》活动。

六安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3篇)

六安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3篇)

六安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六安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是六安市政府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水平而制定的重要法规。

下面是《六安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详细内容,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六安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规范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行为,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条城市规划应当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规划管理,保证规划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五条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民主、科学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城市规划的管理主体为六安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全市城市规划工作。

第七条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应当注重创新,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第二章规划编制与审核第八条城市规划应当根据六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合理、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进行编制。

第九条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总体性文件,应当包括城市基本面貌、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内容。

第十条城市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文件,应当包括用途区划、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等内容。

第十一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城市的基础情况和发展趋势。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公开公示。

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注重科学指导、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四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第十五条城市规划的审核应当由市级规划主管部门进行,确保规划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六条城市规划的审核程序应当规范、透明,审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区天然气专项规划(2020-2035年)

区天然气专项规划(2020-2035年)

市区天然气专项规划(2020-2035年)说明书二○二○年十一月说明书目录1、概述 (1)1.1规划背景 (1)1.2规划依据 (3)1.3规划原则 (6)1.4规划范围和期限 (7)1.5规划目标 (9)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2、城市概况及规划 (14)2.1城市概况 (14)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7)2.3城市环境现状 (18)2.4能源消费现状 (19)2.5上位规划简介 (20)3、天然气现状及分析 (31)3.1市场现状 (31)3.2气源现状 (35)3.3供应设施现状 (35)3.4上一轮专项规划执行情况 (40)3.5存在的主要问题 (44)4、供气规模预测 (47)4.1供气原则及供气对象 (47)4.2各类用户用气量预测 (49)4.3供气规模确定 (77)4.4高峰小时用气量预测 (81)4.5调峰量预测 (85)4.6应急储备量预测 (87)5、气源规划 (91)5.1资源概况 (91)5.2气源规划 (100)6、储气及调峰设施规划 (104)6.1应急储气规划 (104)6.2小时调峰方案 (109)7、天然气输配系统规划 (113)7.1输配系统方案 (113)7.2场站规划 (116)7.4管网规划 (137)7.5主要工程量 (159)8、汽车加气站规划 (162)8.1建站模式 (162)8.2布局规划 (162)8.3船舶加注站规划 (165)9、智慧燃气系统规划 (168)9.1系统主要功能 (169)9.2系统设计原则 (169)9.3系统概述 (170)9.4 SCADA系统 (173)9.5燃气安全网络监控系统 (179)10、后方设施规划 (182)10.1抢险调度系统组成 (182)10.2组织结构和劳动定员 (184)11、燃气安全规划 (190)11.1事故原因分析 (190)11.2防护措施 (191)11.3燃气事故应急预案 (194)11.4燃气行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99)12、实施计划 (202)12.1建设控制要点 (202)12.2实施计划 (204)13、环境保护 (209)13.1环境影响分析 (209)13.2主要防范措施 (211)13.3环保效果 (215)1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216)14.1主要危害因素 (216)14.2主要防治措施 (218)15、投资匡算 (221)15.1投资匡算 (221)15.2综合效益 (224)16、实施保障与建议 (226)16.1实施保障 (226)16.2建议 (228)1、概述1.1规划背景1、加快天然气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市积极贯彻国家及地方系列政策,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配合全省“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促进珠江西岸燃气功能互联互通,实现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全市天然气规模化应用。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的批复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的批复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1.22•【字号】铜府函〔2018〕191号•【施行日期】2018.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天然气正文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的批复铜府函〔2018〕191号市城管局:你局报来《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铜城管呈〔2018〕80号)文件及相关附件收悉。

该规划已于2018年第2次市城规委会议审查通过。

同时,该规划已按程序于2018年9月26日至2018年10月25日在市城乡规划局门户网站和铜仁日报社进行了公示。

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书面反馈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九条规定,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及规模:本规划范围为铜仁市中心城区,总规划面积758.3平方公里。

主要为碧江区、万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包含市中办事处、环北办事处、河西办事处、灯塔办事处、谢桥办事处、仁山办事处和大兴、川硐、滑石、茶店、万山、高楼坪7个乡镇的全部及松桃县正大镇部分行政辖区,并将坝黄镇锦江两岸可视范围纳入。

三、本规划成果由《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文本、规划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铜仁市人民政府2018年11月2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燃气工程规划 (3)第一节气源规划 (3)第二节天然气供气规模 (3)第三燃气调压器气调压器天然气输配系统 (4)第四节天然气场站工程规划 (8)第五节液化石油气规划 (12)第三章投资估算 (13)第四章规划实施 (14)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15)附件:附件1:关于编制燃气专项规划的委托书附件2:六安市燃气专项规划评审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3)《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4)《六安市产业承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30)》5)《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总体规划(2010~2030)》6)《六安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燃气专项规划(2005~2020)》7)规划基础资料(包括气象、环保等资料)第二条编制原则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实行分期气化、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为远期留有一定发展余地。

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用户市场调研,科学预测各类用户的燃气需求量及发展梯度,并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要。

3)规划气源以清洁环保、优质经济、长期稳定供应和安全可靠为原则。

输配系统统筹解决调峰问题,满足各类用户的用气需要。

4)管网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气源位置和各类用户用气量综合确定;规划地下燃气管网主干管道走向,符合城市道路长远规划和各类用户分布的要求,尽量避免在管道可用期限内开挖道路致使改建或重建燃气管道,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5)以满足市场需要、安全、可靠、稳定供气为目的,统筹考虑,远近期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燃气设施,合理配置全市燃气资源,优化系统方案。

6)合理规划六安市各类用户用燃气工程建设分期,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扩大供气范围。

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以近期为主,做到近、中、远期相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7)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详实的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规划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实可行,造福于民。

8)合理选择各种参数,优化设计方案,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建立一个适合的燃气供应系统。

第三条规划范围依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本规划的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六安市市域范围,总面积为17976平方公里;六安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安镇、徐集镇、三十铺镇、城南镇、苏埠镇、城北乡、中店乡、分路口镇、韩摆渡镇、先生店乡、椿树镇10个乡镇以及横排头风景区。

规划区面积为1096.8km2;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合武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

包括现状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接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0km2。

本燃气规划以六安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城镇为主,具体如下:中心城区:北至沪蓉(陕)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

包括现状城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邻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徐集镇和城北乡的部分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城镇:三十铺镇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和城北片区。

其他区域: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叶集试验区以及中心城区周边平桥、城南工业园、其他乡镇等。

注:其他区域本规划不对其进行用气量预测,仅对其供气方案进行规划。

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2012年-2015年中期规划:2016年-2020年远期规划:2021年-2030年第五条规划发展目标1)近期规划近期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11606.0万标准立方米/年,其中居民气化率66.3%,气化居民户数21.5万户;商业用户年用气量1213.6万标准立方米/年;工业用户年用气量2668.8万标准立方米/年;发展CNG出租车2160台,替代率100%,发展CNG公交车561台,替代率85%,发展LNG城际客运车118台,替代率25%,发展LNG重型货车300台,替代率8%。

2)中期规划中期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20889.6万标准立方米/年,其中居民气化率83.4%,气化居民户数35.66万户;商业用户年用气量2287.3万标准立方米/年;工业用户年用气量5572.1万标准立方米/年;发展CNG出租车2850台,替代率100%,发展CNG公交车1045台,替代率95%,发展LNG城际客运车216台,替代率40%,发展LNG重型货车618台,替代率15%。

3)远期规划远期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46460.6万标准立方米/年,其中居民气化率95%,气化居民户数62.57万户;商业用户年用气量5728.2万标准立方米/年;工业用户年用气量16265.4万标准立方米/年;发展CNG出租车4580台,替代率100%,发展CNG公交车1910台,替代率100%,发展LNG城际客运车310台,替代率50%,发展LNG重型货车1185台,替代率25%。

第二章燃气工程规划第一节气源规划第六条气源选择本规划主要气源采用“川气东送”长输天然气,利用门站和高中压调压站供气;对于CNG汽车用户仍然需要CNG的则以六安加气母站CNG作为气源,对于LNG汽车用户需要LNG的则以国内LNG生产厂或接收站作为气源;LNG储存气化站和CNG卸气站作为调峰、应急设施,CNG气源来自六安加气母站,LNG气源来自国内LNG生产厂或接收站;LPG作为辅助气源,对于一些分散的居民用户或者小的公建用户(不具备使用天然气条件),可以采用瓶装液化气供应,气源来自南京、安庆等周边城市。

第二节天然气供气规模第七条供气对象供气对象为整个规划区域的居民用户、公建用户、工业用户和燃气汽车用户。

1)城市燃气用户:a)居民用气:指具备民用天然气使用条件的居民用天然气,包括炊事、生活热水和部分空调等用气;b)公建用气:包括宾馆、餐饮、洗浴、机关、学校、医疗等。

主要用途为炊事、锅炉、中央空调、科研等用气。

c)工业用气:工艺设备生产和工业锅炉等用气。

2)天然气汽车用气:出租车、公交车、城际客运、重型货车等汽车用气。

第八条各类用户用气指标1)居民用户:近、中期为1884兆焦/人·年(45万千卡/人·年),远期为2090 兆焦/人·年(50万千卡/人·年)。

2)公建用户:公建用户耗热指标3)工业用户:工业用户的耗热指标主要根据其燃料的额定消耗量和燃烧效率进行折算。

4)汽车用户:汽车用户耗热指标第九条各类用户不均匀系数各类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一览表第十条天然气气化率居民用户气化率预测表第十一条天然气供气规模六安市区各类天然气用户用气量汇总表六安市区各类天然气用户年用气量平衡表第十二条储气调峰六安市区调峰储气量满足供气范围内总调峰需求量。

本规划在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确定储气调峰采用输气管道、次高压管道、LNG储存气化站、高压球罐联合储气调峰方式。

到2020年六安市总储气需求量为89968标准立方米。

六安市区已建和规划建设的储气设施天然气输气管道、高压球罐、解放北路LNG储存气化站的总储气能力为136000标准立方米,可以满足规划区域内的储调峰气要求。

到2030年六安市区总储气需求量为186972标准立方米。

六安市区已建和规划建设的储气设施天然气输气管道、次高压管道、高压球罐、解放北路LNG储存气化站的总储气能力为205000标准立方米,可以满足规划区域内的储调峰气要求。

第三节天然气输配系统第十三条供气方案本次规划六安市中心城区、三十铺镇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和城北片区采用长输管道气为气源,近期由已建成的六安门站为中心城区和城北片区用户供气,中期在三十铺镇的桑河路增加高中压调压站,远期在六安市佛子岭路和解放北路LNG储存气化站旁各增加一个高中压调压站为六安市区供气。

其他区域可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及当地气源情况来选择供气气源方案,本规划提出建议如下:六安市中心城区周边平桥、城南工业园可以中心城区中压管网作为气源,周边其他乡镇可以LNG储存气化站、CNG卸气站或中心城区中压管网作为气源。

本规划中压管网留有部分余量,当其他乡镇以中心城区中压管网作为气源时,应对中压管网进行水力计算校核。

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以及叶集试验区可利用“川气东送”长输管道气、LNG储存气化站作为气源。

第十四条压力级制本次规划确定六安市区输配管网分为三级:次高压A级管道设计压力: 1.6兆帕中压A级管道设计压力为: 0.4兆帕低压管道设计压力为: 4000帕第十五条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布置1)压力级制本次规划门站至高中压调压站的次高压A级管道设计压力暂定为1.6 兆帕。

2)布置原则①路由走向根据地形、工程地质、沿线供气点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电力等条件经多方案比选后确定。

②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基本建设的方针、法规和区域规划的要求。

③线路应尽量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及文物区。

④充分考虑管道沿线近、远期城乡建设、水利建设、交通建设等与管线走向的关系。

⑤尽量依托和利用现状公路,方便管道的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

⑥线路力求顺直,缩短长度,节省投资。

⑦大中型河流穿(跨)越的河段选择应服从线路的总体走向;线路局部走向应服从穿(跨)越河段的需要。

⑧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段和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如软土和积水、浅水地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避开或减少通过城市人口、建构筑物密集区,减少拆迁量。

⑨在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七度的地区,管道从断裂层位移较小和狭窄的地区通过,应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

⑩结合所经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及城镇、工矿企业、铁路和公路的规划,尽量避免管道线路与之发生矛盾。

3)管径确定桑河路次高压管道:管径200毫米,长度2公里;六安门站-解放北路高中压调压站段:管径350毫米,长度9.5公里;六安门站-佛子岭路高中压调压站段:管径350毫米,长度13.5公里。

4)次高压管线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地下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米)5)次高压管线与建筑物的垂直净距地下燃气管道(钢管)与各类地下管道或设施的垂直净距(米)6)管材选择本规划次高压管道选用直缝埋弧焊接钢管。

第十六条中压天然气管道布置1)供气方式本规划确定采用以中、低压两级管网系统,小区域调压站与楼栋调压相结合的供气方式向六安市区各区域各天然气用户供应天然气。

2)压力级制六安市区中压天然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压力按中压A级(0.4兆帕,表压)确定,压力级制如下:中压管网设计起点压力(中压A级): 0.4兆帕中压管网运行起点压力(中压A级): 0.2~0.35兆帕中压管网末端压力(中压A级):≥0.07兆帕调压柜出口压力(低压): 3000帕调压箱出口压力(低压): 2800帕居民用户燃器具额定压力(低压): 2000帕以上压力均为表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