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发展简史
现代药理的发展历程
现代药理的发展历程
现代药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这一时期,
研究人员开始展开对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
以下是现代药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1. 维克多·马耳他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药物分离与提纯的技
术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基础。
这些技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分离出纯净的药物物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
2. 在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提出了“药物与受
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提出了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他的理论
为后来药理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3. 在20世纪上半叶,药理学研究逐渐从药物的描述和观察转
向分子水平的研究。
卡尔·科林斯卡和詹姆斯·布蔡德等科学家
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如酶、受体等)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药物的作用机制。
4. 20世纪中叶以后,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包括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学、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研究平台。
5. 进入21世纪,药理学研究不仅注重药物的分子机制,还将
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了分子药理学、系统药理学和转化药理学等新兴研究领域。
总的来说,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历程表明,从对药物的描述和观察到对药物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再到对药物与疾病联系的理解,药理学已经逐步成为了现代医学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基石。
药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药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领域。
药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药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一、药理学的起源药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和希腊等地,人们就开始探讨药物的性质和用途。
这些早期的药理研究对后来的药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希腊的医学家荷马说是最早系统地总结了一些药物的性能和用途。
他在他的著作《疟疾起源》中系统地总结了一些药物的性能和用途。
这为后来的药理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近代药理学的奠基者——保尔•艾尔利希近代药理学的奠基者是德国医学家保尔•艾尔利希。
他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现代药理学。
他是第一个将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的人。
他首先提出了创伤自然论,即认为疾病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机体自然反应。
他还发现了很多药理作用,比如阿斯匹林对疼痛、发烧和炎症的抑制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对后来的药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罗布尔特•库希的研究20世纪初,罗布尔特•库希提出了药物选择性原理。
他发现,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疗效,这与药物与疾病的特异性和选择性有关。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氟利昂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氟利昂被发现具有抗菌作用。
这一发现为后来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范本。
同时,氟利昂的发现也加速了药物化学的发展,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纳粹医学实验案纳粹医学实验案是20世纪最为丑恶的医学事件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医生进行了大量丑陋的医学实验,其中包括对囚犯进行各种药物试验。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也对药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六、药理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以来,药理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药理学的发展历史
药理学的发展历史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和机理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主要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古代药理学: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药物有毒性”、“量与效之间有关系”等药理学原理。
中世纪药理学:在中世纪,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等人将古代药理学的知识传播到欧洲,并开展了一系列药物试验和研究。
现代药学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药学开始从经验性的知识向科学化的研究转变,药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德国药理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和阿尔弗雷德·希夫提出了“药理学到临床”的概念,开创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药理学的现代化:20世纪上半叶,药理学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
20世纪下半叶,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药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细。
总之,药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主要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药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药理学发展简史范文
药理学发展简史范文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包括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的学科。
药理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理学也随之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介绍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药理学:古代药理学主要以植物药和动物药为主。
在古埃及文明时期,人们使用植物药物治疗疾病。
古印度人开发了阿育吠陀,其中包含了大量植物药物。
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进行了一些药物研究,并提出了药物的四个特性:治疗、毒性、药理学和配伍学。
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药物研究,例如《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
中世纪药理学:中世纪的药理学受到了基督教教义的限制,许多药物研究被禁止。
然而,阿拉伯人在这个时期对药物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翻译了古希腊的医学著作,并添加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伊本·锡那的医案》。
此外,中世纪的药理学也涉及矿物和动物的药物研究。
近代药理学:药理学在近代开始形成现代学科体系。
17世纪,人们开始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作用。
荷兰药学家赫尔曼·博尔哈韦(Herman Boerhaave)提出了现代药理学的基础原理,他主张通过调节体液平衡来治疗疾病。
在18世纪,人们开始研究对照试验,例如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在海员中对航海士坏血病进行了试验,发现柑橘类水果可以预防该病。
这些试验奠定了实验药理学的基础。
现代药理学: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主要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19世纪末,德国的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提出了“魔弹论”,即药物通过特异性靶点与疾病产生相互作用。
他还发现了手性药物的概念,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有选择性的化疗药物“沙利度胺”(Salvarsan),用于治疗梅毒。
此后,人们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世纪,药理学进一步发展。
药理学
(如皮肤)细胞膜。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滤过
载体转运: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药物代谢动力学
简单扩散: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
非极性、解离度小或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通过。
药物代谢动力学
滤过: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
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
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动转运的特点:
pharmakon(药物、毒物)和 logos(道理)缩 合演变而成。
药理学的发展史
1.传统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Sheng Nong’s Herbal Classic): 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起源于神农氏,汉代正式 编撰,载药365种。 《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载药884种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 明朝李时珍撰,五十二卷,收药1892种,药方 11000余条,插图1160幅 。被译成英、日、德、俄、 法、拉丁7种文字。至今仍是某些领域医药工作者的重 要参考书。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上市后药物监测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新药研究的步骤:
临床前研究 药学研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
药理学研究(药动学和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等)
临床研究 Ⅰ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20~30例)
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B.拮抗药:亲和力高,无内在活性,无效应力
药物代谢动力学
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体循环
吸收
游离型药
分布
组织器官
Free
药理学发展简史(优.选)
药理学发展简史学院(系) 中药系班级 11级药材班学号 11406016姓名王鹏指导老师于海食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2日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这门学科经历了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两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才形成一门现代科学。
而中国在药理学的发展付出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重点论述中国在世界药理学发展历史所起到的作用和中国药理学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药理学发展历史药物学现代药理学中国前言药理学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是药理学发展的支柱,相关历史事件众多。
已有文献根据认识规律对药理学的发展进行过简要阐释,但未提出合理的发展阶段。
现行的药理学教科书中在绪论中对药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但多以时间为线索罗列药理学甚至生物医学的主要历史事件,未能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有线索地归纳,也未提出合理的发展阶段,甚至将药理学事件和基础科学发展事件不加区分地列在一起。
因此,笔者将药理学发展归为两个阶段,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
药理学发展简史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1]它阐明了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
其中本学科的发展分为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两个阶段,中国在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中都付出了巨大贡献。
一.最初发展阶段:药物学众所周知,药理学是基于古代的药物学或者称本草学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2]。
最早的药理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
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
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
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
在此阶段,古人们主要采用试错法来进行药物防病治病的探索。
药理学发展历史
药理学发展简史综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
他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
药理学是在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采用天然动植物及矿物等为药物的古代本草学或药物学和现代建立在化学、生理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现代药理学两个阶段。
一、药物学(本草学)阶段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这是药物的源始。
这些实践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
以后在宗教迷信与邪恶斗争及封建君王寻求享乐与长寿中药物也有所发展。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流传集成本草,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
例如:公元1世纪前后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
该书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部分药物至今仍广为应用,如大黄导泻、麻黄止喘、海藻治瘿、常山截疟等。
公元659年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和《纽约堡药典》分别早839年和883年。
公元1596年的《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通过长期从事医药实践:行医、采药、考证、调查、总结用药经验等,写成的巨著,分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约190万字。
他提出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叙述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和功能,促进了祖国医药的发展。
该书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分别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国文字,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十四世纪开始)后,人们的思维开始摆脱宗教束缚,认为事各有因,只要客观观察都可以认识。
瑞士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腊医生Galen 恶液质唯心学说,结束了医学史上1500余年的黑暗时代。
药理学发展历史
药理学发展简史综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
他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
药理学是在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采用天然动植物及矿物等为药物的古代本草学或药物学和现代建立在化学、生理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现代药理学两个阶段。
一、药物学(本草学)阶段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这是药物的源始。
这些实践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
以后在宗教迷信与邪恶斗争及封建君王寻求享乐与长寿中药物也有所发展。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流传集成本草,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
例如:公元1世纪前后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
该书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部分药物至今仍广为应用,如大黄导泻、麻黄止喘、海藻治瘿、常山截疟等。
公元659年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和《纽约堡药典》分别早839年和883年。
公元1596年的《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通过长期从事医药实践:行医、采药、考证、调查、总结用药经验等,写成的巨著,分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约190万字。
他提出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叙述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和功能,促进了祖国医药的发展。
该书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分别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国文字,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十四世纪开始)后,人们的思维开始摆脱宗教束缚,认为事各有因,只要客观观察都可以认识。
瑞士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腊医生Galen 恶液质唯心学说,结束了医学史上1500余年的黑暗时代。
药理学发展简史综述
药理学发展简史综述摘要:本文主要按传统药理学和近现代药理学两部分阐述药理学在不同时代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对药物的影响。
关键词:药理学发展史传统药理学近现代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pharmacology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
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
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物学(toxicology)相区别。
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等等各种药品。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等。
早期经验积累[1]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这是药物的源始。
这些实践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
以后在宗教迷信与邪恶斗争及封建君王寻求享乐与长寿中药物也有所发展。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流传集成本草,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
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有,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
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收载药物884种。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科学巨著,历时27载,全书190万字、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00多条、插图1160幅。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药理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药物的作用机理的科学。
它是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人们对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药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药理学未来的前景。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古代的药理学主要是通过经验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理。
例如,中国古代医学使用草药来治疗各种疾病。
这些草药被选中并使用,是通过病人的反应来判断它们的有效性的。
但是,这种经验主义的疗法存在不确定性和副作用,同时也缺乏科学基础。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药理学开始变得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在19世纪晚期,德国医学家 Paul Ehrlich 提出了“魔弹理论”,这是指对治疗器官特异性的药物作用的相信。
他还开发出了一个能够检查血液中细胞计数的技术,这对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20世纪初,药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连同生理学和生化学,开始建立自己的框架和理论。
例如,药物代谢和动力学(PK/PD)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PK/PD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方式,以及药物与靶分子之间的作用机理。
除了 PK/PD,分子和细胞药理学也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这些方向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以及药物代谢的细胞学方面。
近年来,高通量筛选技术和结构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给研究药物的分子机制和靶向分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药理学的前景展望药理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药物的发明、生产和销售离不开药理学的研究和探索。
而随着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理学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药理学将会更加注重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药物在研制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以确保对患者的身体是安全的,并可靠地达到目标治疗效果。
药理学家将会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高通量筛选等以提高药物的筛选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药理学还将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结合,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价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中药药理发展史
中药药理发展史
中药药理学是对中药药理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
以下是中药药理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1. 古代中药药理学:在古代,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主要是通过经
验传统而得到的。
中药药理学主要依靠汉代《神农本草经》和唐代《本草纲目》等药物学著作。
2.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萌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医
学的传入,中药药理学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
1897年,中国医学会
成立了“中药部”,专门研究中药药理学。
3. 中药药理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中药药理学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重点由单一药物向复方药物转变,研究方法也逐渐从动物实验转向临床试验。
4.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中国成立了第一个
中药现代化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随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5. 中药药理学的国际化:随着中药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中药
药理学的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一大趋势。
现在,中药药理学已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总的来说,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中医药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医药的发展变化,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中药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
药理学发展简史 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论文题目:药理学发展简史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于海食老师学院:东方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15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论文(设计)题目药理学的发展史题目类型理论研究题目来源课堂作业题本科论文(设计)时间从2013年9月5日至2013年10月17日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指导教师:______年___月___日目录摘要引言 (1)一、药物学(本草学)阶段 (2)(一)先秦至汉代:奠定药性理论基础 (2)1、《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 (3)2、《黄帝内经》十三方对中医药理学的应用 (3)3、《神农本草经》的药理阐释雏形 (3)(二)唐和五代时期对法象的探索 (4)(三)宋金元时期:法象药理和归经理论的提出 (4)1、沈括《梦溪笔谈》对中医药理的探索 (4)2、寇宗奭《本草衍义》分四性、明四气、辨五味、释药性 (5)3、赵佶《圣济经》的法象药理 (5)4、金元医家的药理学实践 (5)(四)明清时期:对中药药理的深入研究 (5)1、李时珍《本草纲目》夹释药理 (5)2、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及其影响 (6)3、刘若金《本草述》及其影响 (6)4、清代诸家对中医药理学的发展 (6)5、近代中西医学汇通对中医药理的影响 (7)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7)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药理学是由希腊字Pharmakon和Lo-gia两字合并而成;前者之意义是指药物或毒物,而后者之意是研究。
所以药理学狭义的定义,是指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理或生化之变化的一门科学。
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由于没有医学和药学理论,人们凭着本能或经验使用身边可以获得的物质用于防治疾病,故只称之为药物。
后来,随着医学理论的诞生,用之来指导药物的使用,就形成了药学理论,所以每种药学理论;实际上都是其相应医学理论中的组成部分。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发展简史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下面将分别介绍药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1.早期药理学早期药理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的药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
随着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阿拉伯医生和炼金术士对草药和金属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早期药理学奠定了基础。
2.药理学创始人药理学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先驱之一是德国化学家Harald Ling。
他在19世纪中叶开始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为现代药理学奠定了基础。
Ling提出了药物作用的“物理化学理论”,认为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
这一理论对后世药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3.药物筛选与临床前药理学药物筛选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寻找和验证新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评估药物对特定病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前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前的基本性质、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毒副作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等,旨在为临床试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药物治疗与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是指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的过程。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理学家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便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机制和疗效。
临床药理学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药物使用的科学依据,还促进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化。
5.分子药理学、基因药理学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药理学领域逐渐引入了分子和基因层面的研究方法。
分子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与生物体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如药物对特定蛋白质、基因或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创新思路。
基因药理学是药理学与遗传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
第六讲中医药理学发展简史之二
第六讲中医药理学发展简史之二第三节宋金元时期:法象药理和归经理论的提出宋金元时期,随着用药实践的不断丰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药物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本草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金元时期医家多以药材性状的形、色、气、味、体、质为核心,结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气味升降之理,建立了“法象药理”的理论模式。
药物的气化学说、归经学说、升降浮沉学说等等,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得到具体化、体系化的。
法象药理初步形成于宋代,是宋代临床药理学的重大进展,当时受到宋儒理学的影响,大兴探讨药理之风,药性理论成为本草学家的研究主题之一。
北宋初年的《开宝本草》(973-974年)已经运用性味药理解释药效。
例如释龙眼:“《神农本草经》云一名益智者,盖甘味归脾而能益智。
”不过类似的药效解释简单零散,还不成体系。
从思维特点来看,这一时期的药性理论发展引入了理学思想。
理学,具体指宋儒哲学思想,概括为“格物穷理”的思维,虽然也有各个流派,常可见到朴素唯物观、客观唯心观、主观唯心观的杂揉现象,也有取类比象以及象数思维、实用主义倾向,但就其形成较完整的哲学体系来讲,对于药性理论的发展,仍然有相当大的促进,而且延伸影响及于金、元乃至明清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1、沈括《梦溪笔谈》对中医药理的探索北宋沈括(1031-109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沈括的医学著作有《沈存中良方》,但对中药药理的研究内容出现在其晚年的著作《梦溪笔谈》(大约成书于1086-1093年)中“药议”部分:“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
凡人饮食及服药,既入肠,为真气所蒸,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研硫黄、朱砂、乳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
自余顽石草木,则但气味洞达耳。
药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药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药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可谓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
咱们得从古老的时期说起。
那时候,人们对药物的理解可真是朦胧。
想象一下,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靠着经验和试验来寻找疗效。
比如说,某个村子里的大妈发现吃了某种草药之后,头疼不再,于是就开始传授这个“秘方”。
这就是最早的药理学,简直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冒险。
谁知道你吃了这个,能不能把病治好,简直是“走一步算一步”。
古人可真是勇敢,面对未知的药物,心里总是抱着一丝希望,毕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咱们聊聊中世纪。
这时候的药理学开始慢慢变得严谨一些。
有人开始记录药方,咱们的老祖宗不再只凭直觉,而是开始尝试把一些常用的草药分类,甚至研究它们的成分。
听起来像个科学实验,对吧?这时候的药师们,简直就像现代的化学家,像是在进行一场“药物的奥林匹克”。
不同的药物间互相竞争,谁能赢得病人的青睐,就看你在药方里的用心程度了。
那些药方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有人把草药和矿物质混合在一起,简直是“药物的万花筒”。
不过,在这个阶段,仍然有不少盲目崇拜的现象。
人们对某些药物的效用深信不疑,常常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试想一下,那时的病人吃了某种药,虽然可能只是安慰剂,但大家的心里都相信:“这药一定能治好我!”再往后走,咱们来到了现代药理学的辉煌阶段。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现在可不止是凭感觉和经验,咱们有实验室、有仪器,甚至还有一大堆的计算机分析!药理学家们像侦探一样,努力追踪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它们如何影响人体,真是细致得不得了。
看看现在的药物,从合成到上市,简直就是一场精密的工业流程。
还有临床试验,那可是一场大规模的“人类实验”,当然是要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现代药理学家们的座右铭。
看吧,现在的药物研发,简直就是一场科学的盛宴。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跌宕起伏,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药理学发展史案例
药理学发展史案例19世纪初实验药理学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
随着有机化学、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实验药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对药物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促进了药理学研究从实验药理向临床药理发展。
根据药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产生了医用药理学、护理药理学等。
我国于20世纪初开设了实验药理学课程,并着重在中药药理方面进行研究。
古代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
我国早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问世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全书收载药物365种,其中不少药物至今仍广为应用。
唐代政府颁发的《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84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收载药物1 892种,11 000余条,约190万字,并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及拉丁文等7种文本,广为流传,对我国和世界药物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人工合成化学药物等;其次是各种药理实验方法的建立,对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性质及治疗效果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实验药理学。
药理学的发展更加迅速,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学科,如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等边缘学科,分别从不同方面研究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
对药物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促进了药理学研究从实验药理向临床药理发展。
根据药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产生了医用药理学、护理药理学等。
我国于20世纪初开设了实验药理学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新药开发和新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药物品种增多、质量产量提高。
有的药物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供应国际市场,,为祖国和世界医药发展作出了贡献。
疗、言语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适应三个需要 ?药品管理(Administration) ?新药的研制、开发与市场(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Market, RDM) ? 医学迅速发展
8
1. 药品管理的需要
药政部门加强药品管理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医药工业 的发展,提高了新药研制水平和新 药开发速度。新药的大量涌现亟需 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 价。
9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研制的用于 治疗妊娠呕吐的镇静剂沙利多胺 (thalidomide disaster )问世之后, 在西欧发生了近万例短肢畸形。这 一震惊世界的灾难在世界各国遭到 强烈的谴责。
10
70年代初,日本发现一种神经系统 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脊髓 病变、视神经及末梢神经病变的综合 征。后来经多年调查证实SM0N是碘氯 羟喹在治疗阿米巴病时出现的药物毒 性作用。
13
各国药品管理部门也先后将新药 临床药理研究列入新药审评的重要内容。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规定,新 药的上市申请需报送临床药理研究结果, 并对药物临床评价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原 则。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也都有类 似的新药临床药理评价的要求。我国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药审批办 法》对新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制定了严 格要求。
4
二、我国的临床药理学
?我国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始于 20世纪 60年代初期。自 80年代以来,我国 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目前,全国 各医学院校内已较普遍地建立临床 药理组价的需 要,促进临床药理学科的发展,卫生部 自 1983 年以来在全国研究力量较强、人 员素质较高、设备条件有基础的研究机 构中先后三批建立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承担各类新药的临床药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发展简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药理学发展简史
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pharmacology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
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
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物学(toxicology)相区别。
(一)目的和任务
1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
2学科目的和任务: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
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3药理学三大任务:
第一:药理是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课,指导临床用药。
第二:评价药物疗效以及在经济上面和其他方面有些什么不同。
第三:药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的主要成就:
(1)中药发展简史及本草学主要著作
中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劳动人民在自然斗争、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得到的药物知识的总结。
其中麻黄治喘、常山抗疟、楝实驱虫、大黄
泻下等,都是有价值的科学记录。
汉、晋时期,华佗、李当之、吴普等人对药物均有较大贡献。
唐。
苏敬、李勩等二十余人编纂了《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44种,并收集了全国各地药材标本绘图,于公元654年颁布,又称《唐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比《纽伦药典》早877年,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它对于国内外的影响甚大。
明李时珍鉴于《证类本草》之后五百年间出版多种本草学著作,涌现大量实用药物,对药的功能主治又有新的发展,加以他本人积累丰富的采药、辨药、制药和用药的实践经验、乃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经史百家图书近八百种;实地调查研究,鉴别真伪,编成《本草纲目》52卷,分16部,62类,收药1892种,药图1120幅。
于1590年初刻于金陵。
此书总结了中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出版后三百多年来历经多次翻刻,己有英、日、德、法、俄等译本,蜚声国内外,影响深远。
《本草纲目》问世后,清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在它的基础上撰写了与其有关的本草学著作,如增补纠误的《本草纲目拾遗》,删繁就简的《本草纲自摘要》、《本草汇纂》,还有临床实用小型本草《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吴其澞的《植物名实图考》作者以实物为依据,精绘药图,清晰逼真,修正了古代本草
图绘的错误,“长编”部分摘录了历代本草及文史杂书中的有关记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普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解放后,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关心,先后颁布了中医政策,设立了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办了中医药院校。
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的资源调查,品种鉴定,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观察等,均积累了大量资料。
中央卫生部编纂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药的规格、功效、主治、剂量用法及质量控制,都做了明确规定。
不少中药书籍,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等,均从不同侧面作了初步总结。
还出版了大型综合药物书,如《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药大辞典》等,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药研究的成就,而后者还摘录了古代本草文献,是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书。
(2)近年来药理研究的主要成就
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己有八十余载。
二十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麻黄定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
由于发现它的特异药理作用,其论文报告不仅震动国内,也受到国外的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学者对麻黄碱及其他中药研究的兴趣,致使麻黄碱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物。
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安,设备简陋,人员极少,故研究缓慢,成果甚少。
主要进行了一
此单味药的研究,而且没有化学、药理与临床三者的协作。
化学方面主要对延胡索、钩藤、麻黄、常山、防己等数十种药材进行研究。
药理则主要对麻黄、黄连、常山、延胡索、仙鹤草等数十种药材进行了研究。
解放后,政府对中医中药的整理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提出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中医中药的重要批示,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的中医中药研究机构和各级中医医院,使中药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范围从单方发展到复方,研究课题从资源调查到生药鉴定、炮制、化学、药理直至临床,单味药品种之多及研究范围之广,诚属空前。
对延胡索、粉防己、人参、黄连、葛根、川芎、丹参、三七、枳实、枳壳、灵芝、莪术、大黄、青蒿、青木香、益母草、天花粉等研究均较深入,还从抗微生物、抗寄生虫、抗肿瘤、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抗高血压、抗心律不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筛选。
不但对传统中药研究较多,还研究了很多草药,如穿心莲、四季青、毛冬青、矮地茶、福寿草、满山红等,并已提供临床应用,大大丰富了药物品种。
综括中草药药理研究,其中部分阐明了中医药理论(如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治则),搞清了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如延胡索乙素、青蒿素、川芎嗪等),改良了某些剂型(如感冒冲剂、生脉注射液等),发现了某些药的新用途(如枳实、青皮、鹤草芽等)。
但中药的成分是复杂的,作用也是多方
面的,一个成分绝不能代表一味中药,某个作用也不能概括其全部功效,固此,中药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史,渠时光,辽宁大学出版社
2.药理学,吕圭源,北京中医药出版社
3.中药药理学,王筠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药理学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
5.药物史话,高宣亮,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