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课题: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断发易服”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①民间服饰的变化:②清政府:③民国期间: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带来的影响:3.“断发”与不缠足运动“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①“断发”运动:同治、光绪年间:概况:结果:戊戌变法期间:概况:结果:10年清政府:概况:结果:民国政府:概况:结果:②不缠足运动先于,但是完成时间较晚外国传教士:措施:维新人士:措施:二.报刊与电影.中国报刊业①形成与发展世纪:15年:太平天国运动:72年:84年:维新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②清末四大小说期刊:.电影事业的兴起和发展①1896年:概况:评价:②1905年:概况:评价:③1913年:概况:评价:④1931年:概况:评价:.报刊和电影事业兴起的作用三.移风易俗.日常礼仪的革新①中国古代:②民国之初:.婚姻风俗的变革①变化:②原因:③变革情况:.丧葬风俗的变化四.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1.中国近代服饰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据统计,仅湖南一地列名《湘报》的不缠足会员就达1060人,如果加上为不缠足会捐款的人达1132人之多。

然而,列名该组织的无一女子,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

请问:为什么“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3.新旧婚姻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什么范围?【重难点解析】.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合力影响。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极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预习学案【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的发展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重点】: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难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自主学习基础构建】一服饰衣着的变革-----物质生活1.变革历程:民间服饰的变革:____________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官定服饰的改革:A 清政府实行改革:原因表现B ____________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______________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_____________民众2. 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行不悖。

②洋装在中国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结合教材55页《中山装》示意图,了解中山装造型的含义。

二报刊与电影 -----大众传媒的变化1.报刊①__________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②_____________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概念。

③___________年创刊的《》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开新闻花报之先河的是《》。

清末小说四大期刊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

④______________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________________和开展_______________的武器。

⑤_______________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写出电影这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在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19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90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191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193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片之星:___________3.近代报刊,电影发展的影响:三、社会习俗的变化1 “断发”①191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结辫陋习至此废除。

第12节《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大赛获奖教案3

第12节《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大赛获奖教案3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参考教案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目标: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能力目标:(1)注重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与中国近代化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教学重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教学难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看我今天的衣服好看吗?如果能穿越时空的隧道,我穿着这样的服饰回到文革时期的闹市,会怎样?为什么?每一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的服饰特色,服饰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那在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服饰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服装修饰---断发易服1、服装:幻灯片:第一服饰特点:长袍马褂西装革履并向不悖。

长袍马褂与西装在中国流行,那是不是就把传统服装抛弃了呢?没有。

洋装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山装和旗袍。

幻灯片:看旧式旗袍和新式旗袍有何区别?新式旗袍在满洲旗装基础上,融合了洋装的简洁、美观的特点。

方便了行动,体现了个性。

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国服,开始走向世界。

近代是西方服饰引领我们,今天是我们服饰引领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改变?中国强大了,地位提高了,经济发展了。

幻灯片:清朝官府标识,看出什么问题?有等级。

中山装图片,能看出等级吗?他体现的是什么观念?平等、自由。

造型的含义:四个口袋,礼义廉耻。

左下口袋,以文治国。

必修二第12-13课_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_学案

必修二第12-13课_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_学案

第12、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通讯的变化主备人张伟审核人赵敏【预习学案】第一课时使用时间:2014-9-23【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情分析】1、报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2、注重其在舆论方面的导向性,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

3【知识梳理】一.形体修饰——断发易服【思考1】:传统服饰和新式服饰各体现了什么不同的思想观?近代男女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思考2】:为什么说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政治色彩?二.休闲娱乐——报刊电影【思考3】:结合教材概括近代报刊、电影的作用。

【思考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影响。

四、交通与通讯【思考5】概括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演变情况,并归纳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预习自测】1.有关右图新中国60年国庆时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出现于19世纪末期2.(2010·广东模拟,7)顾炎武在清初政府下令剪发留辫时哀叹:“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

华人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为夷,苟活不如死。

”时隔两个半世纪后的民国初年,中国人又经历了一场断发改俗运动。

对这两次断发改俗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进步B.遭到了国人普遍的反对C.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发展方向D.受西方文明的影响3.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

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

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

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1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1岳麓版必修2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2)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2) Word版含答案

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建筑等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情况并探究变化的原因。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大量的插图和资料,使学生充分感受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认识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感受中西文化的激情碰撞与交汇;[重点与难点]1、重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过程。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难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依据: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2)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方法:(1)本课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

知识要点虽然比较繁杂,但脉络清晰,可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思考结合的教学方式。

(2)注重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与中国近代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岳麓版必修2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难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自主预习 基础构建】【 课堂学习 思考历史】子目一:易服 1.某张图是阮玲玉为上海某服装店做的当时流行的服装的广告,你觉得哪一张最有可能?为什么?断发 特点: 易服 (物质生活) 移风易俗 (社会习俗) 日常礼仪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报刊与电影 (大众传媒)图3图1图2图42.看溥仪、婉容的生活照,归纳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报刊:(用3分钟时间进行记忆并完成填空任务)阶段具体表现出现·1815年,英国传教士出版了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之后,外国传教士又陆续创办了一系列中文报纸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1872年,《_______________》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报刊读者更加广泛发展·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报纸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武器普及·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2.电影(1)电影在____________(时间)传入中国;(2)中国人自拍的第一部电影是 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3)第一部故事片是《______________》(1913年);(4)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______________》。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5 岳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5 岳
2 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3 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视频资料,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导入新课
通过教师的穿着引出问题
通过预习和教师穿着对比中西着装
情景创设Βιβλιοθήκη 探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学生可以回看,暂停课前微视频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互评
PPT
展示
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
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
教学主题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实行改革。

③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2)特点:①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3)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②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1)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3)不缠足运动:①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②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州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②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③1884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3)高涨:①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②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三、移风易俗1.日常礼仪的革新(1)古代礼仪: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礼仪。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______传入中国。

②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a.清政府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改革。

b.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

(2)特点:长袍马褂和________________并行不悖。

(3)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选择服饰,丰富了生活。

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如中山装、旗袍。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原因①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②中国政府法令的推动a.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________________的法令,曾多次下令废除________。

b.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________________》。

③维新派人士的倡导,如发起女权运动,成立“________________”等。

(2)评价①“________”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②革除了社会陋习,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二、报刊与电影1.表现(1)读报刊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②________________起义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③1872年,创办《申报》。

④1884年,创办《点石斋画报》。

⑤清末,《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⑥维新运动期间,报纸成为宣传________________和开展________________的武器。

⑦________________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看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

②1905年,中国第一次自拍影片《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岳麓版必

高中历史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岳麓版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大量的插图和资料,学生能充分感受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

初步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过程,认识西方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感受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碰撞和融合。

二、教材分析《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五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

而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共三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断发易服、报刊电影、移风易俗。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2.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结合课本和相关史料了解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索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难点:探讨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依据: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 编号:12 编写: 使用时间:2012、4 班级: 姓名:13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预习学案】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我国。

长袍马褂、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②民间服饰变革促使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实行改革。

武官甲胄到西式军装 ③民国政府仿照西方,颁布男女礼服形制。

④西装的传入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式物——中山装和旗袍。

2、“断发”: ①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法令 ;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结辫陋习革除。

3、不缠足运动:①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②鸦战前后,外国教会组织“天足会”的宣传缠足弊害,部分人接受; ③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发起女权运动,不缠足运动展开; 二、报刊与电影 1.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①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No.1 ; 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③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④1884年《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⑤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⑥维新运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 ⑦新文化运动: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①1896年,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戏中国最早放映电影;②1905年, 北京( 丰泰照相馆 )摄制了谭鑫培京剧短片《定军山》 ,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③1913年, 《难夫难妻》 以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 ,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④1931年, 《歌女红牡丹》,旨在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3、报刊和电影的影响: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传播信息、娱乐生活,普及科学知识,开阔视野。

历史岳麓版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历史岳麓版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

历史岳麓版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考点解读】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大众传媒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逐步发展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解读:〔1〕变化的突出的特点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具体来讲,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近代政府的强大影响以及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当然它的变化也会对政治、经济、思想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举例来说,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会了解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并对这种思想的先进性产生认同感,这就促进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中国社会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知识梳理】【一】“断发易服”1、服饰(1)晚清:鸦片战争前后,传入中国。

后来,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进行改革。

(2)民国政府颁布的形制,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洋装流行与传统服饰并行,并促成服饰改良,和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的法令。

(2)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发出《》,结辫陋习革除。

3.不缠足: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正式成立“”,不缠足运动开展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案(含答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的发展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过程。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3.分析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实行改革。

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2特点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3影响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1特点“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3不缠足运动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易混易错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

思维点拨中山装寓意民主.法制,“断发”带有与清政府决裂的象征意义,不缠足运动有利于妇女解放,因而都是进步的.革命的表现。

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884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3高涨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1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思维点拨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三.移风易俗1礼仪的革新1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

2民国之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3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婚姻变革1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2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

3丧葬礼仪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

4认识1反映着近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

3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4发展极端不平衡,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

易混易错近代社会习俗风尚变化最大的时期不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而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思维点拨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具有双重性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被迫出现了西方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色彩。

知识点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走向文明化.民主化。

主题一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天津通商后不出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表明社会生活变迁的时代背景。

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近代妇女的解放材料江浙一带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

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1888年4月申报划线句子中反映妇女踊跃进厂的现象,结合所学解释现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提示现象广大妇女走出家门,纷纷放弃耕织生活而入厂做女工。

原因随着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和近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

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

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主题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2社会运动的推动材料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中划线句子分别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

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

提示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社会影响和认识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二.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4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近代化的进程。

1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 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 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xx宁波高一检测下面这组图片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趋势是图一图二图三A全盘西化B尊重传统C中西合璧D文明冲突答案C解析由图一得知,居室建筑虽呈现出西化的趋向,但也保留了传统的东西,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典型特征;图二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图三中婚纱照上的男子穿的长袍马褂属于中式传统服装,女子穿的礼服属于西式服装,该婚纱照体现的是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

3xx海淀期末下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答案D解析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画面无法明确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画面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社交方式和礼仪的变化,故C项错误;女性走出家庭,集体聚会是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

4xx徐州高一检测下列电影中,哪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 风云儿女答案A解析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尝试摄制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历史巨变。

这一巨变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 国民大革命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社交礼仪的变化,即从见面时的跪拜到握手的变化,称呼也用“先生”代替了“老爷”“奴才”,这体现了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社会观念的变化,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