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6记叙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6: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7届中考贵州黔东南卷】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窑变余显斌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
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不许摸。
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儿买瓷的,尤其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用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纯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轮三轮车冲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车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车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钱!”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不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儿,一咬牙:“我赔!”他哼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纸箱,去了买主那儿。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黑龙江绥化2017)(五)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回答26-29题(8分)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
‚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
‛‚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
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
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
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
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
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
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
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
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
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现代文阅读(记叙、描写类)汇编及答案
2017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记叙、描写类阅读,完成15—17题。
(共11分)打春付秀莹①在我们老家,把立春不叫立春,叫作“打春”。
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
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
②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
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
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
③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
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
④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
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
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
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
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
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
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
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
⑤打春这一天,无论是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
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
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
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
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
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
⑥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
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
⑦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
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1)楷体7 (2)C【解析】本题考查字体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
第(2)小题可以选用排除法,认真读题不难选出答案。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老舍故居【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作家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属于常识内容。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①自创②屈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讲座——语法知识》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应加强识记。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乙【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答案】得道多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9《记叙文阅读》含答案与批注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重庆市A卷】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真正的变形金刚路明①星野很小的时候,爷爷天天抱他出门,让他东看看,西看看。
很快,星野对车着了迷,每看见一辆,他都举起胖嘟嘟的小手,发出惊喜的声音———“喏!喏!”②家里买了好多玩具小汽车。
星野最喜欢的事,就是把所有的汽车摊在地板上。
他坐在中间,一脸满足,睡觉时,也要放一辆汽车在枕头边,陪他一起睡。
③一天,星野惊喜地发现,有一辆小汽车的车门可以拉下来,变成一只机械手。
④那是一个变形金刚。
⑤给星野买变形金刚,多少有点假公济私....的意思。
⑥我读小学时,小镇的百货商店里曾经摆着一个巨大的擎天柱,要三百多块。
我没有缠着爸妈要买,因为我知道,这差不多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
我只是每天放学后跑去店里,看一眼擎天柱再回家。
有一天,擎天柱不见了。
我难过极了,一路拖着脚步走回家。
打开门,擎天柱正坐在柜子上等我。
至今记得那份雀跃的心情。
擎天柱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⑦我给星野看变形金刚的漫画和电影片段,在我的“循循善诱”下,星野很快入了迷,嘴巴里成天念叨什么汽车人、霸天虎。
我心中窃喜,只要星野喜欢,我就有足够的理由买更多的变形金刚了。
⑧每天临睡前,星野会缠着我讲变形金刚的故事。
我就讲,从前有一个机器人叫擎天柱,会变成一辆大卡车,契卡库库卡。
还有一个机器人叫大黄蜂,会变成一辆跑车,契卡库库卡……⑨星野睡着了。
⑩我们都有过那样的岁月,爱的时候不顾一切,被爱的时候浑然不觉。
?有一天在公园,星野发现,路边停着一辆雪佛兰科迈罗,黄黑涂色,和电影里的大黄蜂一模一样。
更要命的是,车上还贴着代表汽车人的徽章。
?星野绕着车团团转,兴奋地大喊大叫,大黄蜂,大黄蜂!?然后他坐在一边,要看大黄蜂变形。
我告诉他,大黄蜂不会变了。
可是怎么劝都没有用,小孩子认死理。
我把他抱起来往家走,他踢蹬着小腿,哭得声嘶力竭。
?好吧,那就陪你等。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精选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精选(2017江苏南通)(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22分)魔季张晓风⑴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
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
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⑵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
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
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⑶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⑷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
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
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
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
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⑸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
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
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
想逗她说几句话。
⑹“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⑺“老师说,今天不上学。
”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⑻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
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
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⑼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⑽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性文本
现代文阅读——记叙性文本一、(2017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6题。
(20分)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
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杭州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回家徐风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
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
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
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
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
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
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
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
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
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
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
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专题20 作文(第03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2017年中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第3期1.【2017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
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命中注定的幸运。
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至数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2017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
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3.【2017届中考广西贺州卷】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在心间流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亲情、快乐、泪水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本,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2017年中考广西贵港卷】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的规范工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
5.【2017届中考贵州黔南卷】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世界上无处不存在着“比”。
在学校,同学之间有的比成绩,比品德;也有的比穿着,比享乐……在社会上,有人比创造,比贡献;也有人比地位,比权势……比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要懂得哪些该比,哪些不该比。
河南省中考语文专题十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专题十记叙文阅读一、(2017·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之前互不相识。
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
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
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
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便经常答不上来。
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
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
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
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
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
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
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文单词。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一、梳理情节概括内容【题型归类】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②请按时间顺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③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的心理变化过程。
④结合上下文分析安排某一情节的目的或作用。
【典例引路】2017年上海卷(阅读材料:《十七岁那年的单车》)第6题: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
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父子骑车看病【解题指津】此题考查情节梳理,解答时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范围,抓住主要线索,理清思路,即可概括出其他的情节。
选文叙述母亲买回旧车以后,父亲见刘伟天天骑车出去混,便生气地砸了车。
刘伟也因此生气而离家而去,实际上是搬砖挣钱买车。
最后,父亲弄清了真相,高兴地与儿子一起骑车去医院。
【答案示例】父亲生气砸车刘伟挣钱买车二、巧辨方法品味妙处【题型归类】①辨析方法型,如文章第×段,采用什么样的叙述顺序?②归纳概括型,如小說第×段插入了什么内容?③深入开掘型,如文章的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④有人认为××事应放在××事之前写。
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说明理由。
【典例引路】2017年贵州毕节卷(阅读材料:佚名《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第21题: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何作用?【解题指津】此题主要考查倒叙的辨识能力,分析表达技巧作用的能力。
选文开头从2014年8月28日马云超越万达集团王健林成为中国内陆首富谈起,是倒叙。
接下来叙述马云从1995年开始创业到成功的艰辛历程,又属于顺叙。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答案示例】倒叙。
①有力地表达了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吃苦的主题;②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2017年整理】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15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2015营口(一)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完成19~24题。
(22分)栅栏两边苹果甜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
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
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
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
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
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
”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
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乡宴(2017·宁夏区中考)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
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
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
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
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
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
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
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
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
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
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
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
记叙文(三)【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嘱托格•鲍姆特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
原来是一位邻居。
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
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
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
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
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
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
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
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
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
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
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
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
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
”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原文(一)青木瓜之味(有删节)肖复兴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
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
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
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
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
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
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
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
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
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
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
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宴(2017·宁夏区中考)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
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
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
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
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
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
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
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
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
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
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
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
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⑨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
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
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
唢呐声声,鞭炮齐鸣。
建春哥迎来了堂嫂。
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
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
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
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⑪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⑫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
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
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
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
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⑬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
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14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9.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分)20.与第③段“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21.理解第⑦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
(2分)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2分)23.简要分析第⑪段画线句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2分)24.文章结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5.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
(2分)19.(2分)开篇点题,揭示文章的内容;统领全篇;奠定全文感情的基调;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20.(2分)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21.(2分)为人处世如做乡宴,注重本色底味;做人要有人味,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做表面功夫,他只能是一个浮夸的人。
(意思接近即可)22.(2分)排比、比喻。
赏析点:婚宴“备宴”时的热闹、欢快景象;喜宴菜品的丰盛;厨师精湛、娴熟的烹饪技艺。
23. (2分)神态、肖像描写;满意、放松的心理;大爷的辛劳。
24.(2分)不能。
因为结尾段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乡村喜宴的美,照应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25.(2分)不离题。
开篇大量的内容写做乡宴的“大师傅”,为下文写大爷做乡宴做铺垫;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突出主题。
麦与镰的季节(2017·益阳市中考)屈绍龙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
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
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
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
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
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
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
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
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
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
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
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
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
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
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
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
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
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2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3分)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①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②努力生长牵挂母亲③22.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3分)2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24.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3分)2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3分)(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1.(3分)①春夜小麦②饱满③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每空1分)22.(3分)“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
(1分)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2分)23.(4分)(1)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
(1分)(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1分)“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分)24.(3分)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
(1分)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
(1分)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任对一点即得1分)25.(3分)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
就像我们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2017·柳州市中考)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
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
”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
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
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