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速度》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3.1.3速度公式的应用习题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3.1.3速度公式的应用习题课件

培优探究·拓展练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解:已经求出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 25 mm/s,由图乙可知,相邻两波峰的间距为 20 mm, 故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 t′=sv′=2250mmmm/s=0.8 s,故 乙的心率 n=06.08次/min=75 次/min。
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 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 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B ) A.甲船25 km,乙船35 km B.甲船30 km,乙船30 km C.甲船35 km,乙船30 km D.无法确定
夯实基础·巩固练
4 小榆和小月约好周末一起去公园游玩,小榆和小月家
整合方法·提升练
11 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的s-t图像,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0—t1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t2—t3时间内汽车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由图像知:对应同一时间 t(如 t=4 s)a、b、c 的路程关
系为 sa>sb>sc,由速度公式 v=st可知,va>vb>vc;由 s-t 图像知,t=5 s 时,sa-sb=3 m>2 m,sa-sc=4 m>2 m, sb-sc<2 m;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的图像一定是图线 a;乙的 图像可能是图线 b,也可能是图线 c。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由题意,可知当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为 v1=1.5 m/s 时,
冰壶的滑行距离 s1=9 m,则 k=vs112=(1.59 mm/s)2=4 s2/m, 当冰壶以 3.0 m/s 的速度被掷出时,冰壶的滑行距离 s2= kv22=4 s2/m×(3.0 m/s)2=36 m。

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第2课时 速度课件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3.1 第2课时 速度课件 浙教版
位进行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程 度。
方法一:先规定好小车需要运动的路程,比较小车 A 和 B 行 驶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 方法二:让两辆小车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小车 A 和 B 行驶 的路程。 实验结果:行驶路程远的运动得快。 ❷每个小组只给一辆小车,不同小组之间互不通气。如何比 较各组小车的运动快慢? 可以比较各组小车在单位时间内
1.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 运动快慢的方法。
2.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能说出速度的意义, 知道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课本导学
要点 速度(重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活动: ❶每个小组有两辆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 A 和 B。以小组为单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速度浙教版》PPT课件

《速度浙教版》PPT课件

t
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优点很多, 磁悬浮列车能耗低,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 四分之一;启动快、爬坡能力强,选线比较灵活;安全 舒适、维护少;采用电力驱动,没有废气排放,运行时 没有车轮和轨道间的摩擦,环境影响小.据悉.磁悬浮沪 杭线全长约175千米,工程总概算约350亿元.正常运行 速度为450千米/时.该项目预计将于20XX建成,并 于20XX上海世博会前投入运营.这条连接上海、XX XX三地的磁悬浮交通线建成后 大大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行
常用单位: "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 比较:1米 ∕秒 和1千米∕时 的大小? 记住:1米 ∕秒 = 3.6千米∕时
试一试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1_5__米/秒 2.5米/秒 = __9_千米/时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7900
米/秒
900千米/时
2、代入数据<注意单位统一>
3、计算结果〔附单位〕
4、答
2.2 机械运动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常用的方法: 甲

①比较相同
时间内通过 路程的长短.

②比较通过相
同路程所用时

间的多少.
动动手
全班分成甲.乙两大组 一二小组为甲组测小车在3秒内所经过的路程 三四两组为乙组测小车运动2米所需要的时间
时间(秒)
路程(米)

3秒

时间(秒)
路程(米)
2米
速度的概念
什么叫做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定量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312速度习题浙教版PPT课件

春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312速度习题浙教版PPT课件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7.【中考•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
速为 216 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 10 秒,
则隧道长度约为( B )
A.60 米
B.600 米
C.2 160 米
D.7 776 米
点拨:单位换算成统一,根据s=vt进行计算。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
两点间距离为 s,则( B )
A.v 甲>v 乙,s=16 m B.v 甲>v 乙,s=8 m C.v 甲<v 乙,s=16 m D.v 甲<v 乙,s=8 m
整合方法 提升练
点拨:根据图像知,当 t=6 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 12 m,
当 t=12 s 时,乙通过的路程为 8 m,根据 v=s/t 可知,v 甲>v 乙。由图像可知,经过 6 s 时,甲行驶 的路程为 12 m,乙行驶的路程为 4 m,所以两出发 点间的距离为 s=s 甲-s 乙=12 m-4 m=8 m。
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
个定值,也就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点拨: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科学量,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 v=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B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与路程 s、时间 t 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2015春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A本)同步习题精讲课件:第3章 运动和力(共53张PPT)

2015春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A本)同步习题精讲课件:第3章 运动和力(共53张PPT)

第2课时 运动的快慢
4.(4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速度快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 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 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 理解的科学概念是(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 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速度的计算 6.(4分)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 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7.(4分)某同学在一辆以速度为 20米/秒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 杆,从第一根电线杆从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的 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8米 B.30米 C.29.3米 D.28.6米
第2课时 力的测量
8.(6分)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B.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 几下挂钩 C.实际测量力时,弹簧的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 9.(6分)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10.(6分)用手托起一本七年级下册《科学》书本所用的力约是( ) A.0.3 N B.3 N C.30 N D.300 N 11.(6分)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 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侧固定在墙上; 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块在 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l1 、 l2 、 l3 、 l4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 A.l4>l3>l2>l1 B.l4=l3=l2=l1 C.l1>l3>l4>l2 D.l1>l3=l4>l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三课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机械运动第三课课件

列车
桥 450米
150米
新知讲解
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列车通过的路程: s = 450 米 +150 米= 600 米 已知列车的速度 v = 108 千米 / 时= 30 米 / 秒, 由公式:v =s /t 可推得 t =s/v,所以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t =s/v =600米/30米 / = 20秒 答: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20 秒
无论是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计算出第三个量。
参考答案:列车全部通过大桥,就是从车头开始到车尾离开桥为止,可知列车车头通过的路程是列车的长度与桥梁长度之和。
B.10m/s 参考答案:
常用单位:1米/秒( m/s)和1千米/时。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
m,图中的a点表示
新知讲解
练习2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C )
A.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 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 米
课堂练习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课堂练习
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判断___甲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1_0____ m,图中的a点表示___甲__、___乙__二__人__相__遇____。
课堂练习
5. 随着向莆铁路的开通,三明进入了动车时代。如图所示的是从三 明北站开往建宁的“和谐号”动车,若该动车以200 km/h的速度运 行,从三明北站到建宁大约需要0.7 h,则此过程动车通过的路程约 为( B ) A. 1 400 km B. 140 km C. 14 km D. 1.4 km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作业课件B本:第三章 第1节机械运动第3课时 速度公式的应用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作业课件B本:第三章 第1节机械运动第3课时 速度公式的应用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3课时 速度公式的应用
v=s/t 1.速度公式为_____________ ,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 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路程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s=vt ;时 t=s/v 间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 。 2.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单位 (1)公式中,三个量的__________ 必须统一; 示意图 (2)如果计算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画________________ ,明确运动过程中 量与量 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
17 .宜昌快速公交“BRT”建成并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客运站 ,南
至宜昌东站,全长约24 km。如图所示是宜昌首批“BRT”公交样车,根 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 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
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
营车辆的各种信息。 (1)“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
16.(杭州中考)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 所用时间)是0.4 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
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
则经过____m 8 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从发现情 0.7 。由此研究 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____s 变慢 填“变 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________( 快”“变慢”或“不变”)。
B.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40 m/s C.该汽车8.92 h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D.该汽车8.92×104 s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2019年春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3.1.2速度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3.1.2速度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点拨:平均速度 v=s/t=00.1.2sm×2=1 m/s。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10.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一 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 摄时每隔 2 秒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 6 米。
(1)甲、乙两辆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运动的是___甲___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____6____米/秒。
返回
整合方法 提升练
13.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 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
情况在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
整合方法 提升练
点拨:根据图示可看出,中间的刻度线相当于刻度尺,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比相 同时间内木块通过的路程可看出:下面的木块在 做匀速运动,上面的木块在做加速运动。匀速直 线运动的 v-t 图像应当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 直线,而加速运动的 v-t 图像应当是一条向上倾 斜的直线。
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
个定值,也就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点拨: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科学量,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越跑越快,最后以 12.5 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
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明前 50 米一定用了 6.25 秒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 8 米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8 米/秒

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习题课件 3.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速度

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习题课件 3.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速度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 所示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1)图甲表明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 ; (2)图乙表明 在相同路程内,比较物体运动的时间 。
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自行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 同学的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17.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杭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 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杭州需要多少时间?
解:(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的时间 t=10 时 45 分-10 时 15 分= 30 分钟=0.5 小时
A.5米/秒 B.10千米/时 C.50千米/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0千米/时
7.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st说明当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D.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的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的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的长 5.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 的是( A)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6.长江三峡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远的《三峡》中写道: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速度约为( ) 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课件:机械运动(2)27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1课件:机械运动(2)27张PPt

=72km/h=20m/s
6 m/s=40 m/s ,也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有三种方法:
54千米/时=_1_5__米/秒 t=2min=2 ×60s=120s
5s × 340m/s 某人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3秒后,该人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距离。
=510m
②已知:s =1.6km+200m
=1.6× 1000m+200m
=1600m+200m=1800m
v=20m/s
求:t
据v=s/t
得t=s/v=1800m÷ 20m/s
=90m/s
答:略。
当堂练
7. 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 160km 处,正以20km/h的速度沿直线向该 地接近. 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 将到达该地?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距离。 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36km,一列火车约用1.
=0. =0.
就是相当于每秒行驶40米。
例2、某人跑步的速度是4m/s, 这表示他的快慢程度是每秒跑4m. 相当于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呢?
因为1m/s=3.6km/h,所以4 m/s=4 ×3.6km/h=14.4 km/h,也就是相当于每小 时跑14.4千米。
据v1= s1/ t1 =1000km ÷16h =62.5km/h = v2 据v2 = s2 / t2
得t2 = s2 / v2 =700km ÷ 62.5km/h =11.2h
例9、一列火车长200米,以25米/秒的 速度匀速通过1.6千米的隧道,求火车 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解:已知:s=200m+1.6km

3.1机械运动(2)-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3.1机械运动(2)-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v= s /t,得s = v t 所以此人在6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 = v t = 2米/秒 ×6 秒 = 12米
因为S小于15米,所以,在剩下的6秒内, 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答:该人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 必须统一;
s 根据 v = t
⑴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 秒 ”
⑵ 常用单位: “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
1m/s=_3_._6 _km/h
体会速度大小
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2012年伦敦奥运 会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9秒63;城市马路上 汽车的速度约为30千米/时;非洲羚羊奔跑 的速度可达20米/秒。你能比较出这三者运 动的快慢吗?
1m/s=____km/h
答:列车通过大桥大约需要20秒。
例2、一列车长150米,以108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座450米长的铁桥,列车通过大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9秒63;
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
S1
S2
S
解: s =450米+150米=600米,
v = 108千米/时 = 30米/秒 由速度公式 v= s /t,得:
t = s /v= 600米/30米/秒 = 20秒
答:列车通过大桥大约需要20秒。
例3: 为了交通安全,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 走。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 的时间还剩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如 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米/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 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探究·拓展练
1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 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 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 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 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培优探究·拓展练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 且保持不变)( )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1 m/s=3.6 km/h,所以20 m/s=72 km/h;正 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远远小于20 m/s,在高 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的速度远远大于72 km/h,正 在快速爬行的蚂蚁的速度远远小于20 m/s,正在平直公 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约等于72 km/h。
60h
整合方法·提升练
15.【中考·嘉兴】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 识,其实只要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做出合理解 释。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有即时测速,还有区间测速, 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 个监控点的时间来测算车辆有无超速。在如图 所示限速要求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 得某辆小车于8:10以120 km/h的速度通过, 相距30 km的第二个监控点于8:22测得该小车 以118 km/h的速度通过。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小 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
培优探究·拓展练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B,经过的时间 为 t2=0.224 s=0.12 s,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 波 2=v 波×t2=340 m/s×0.12 s=40.8 m,所以 AB 之间的距离为 sAB=s 波 1-s 波 2=54.4 m-40.8 m=13.6 m;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时间间隔为 1 s, 且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 0 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 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A,经过的时间为 0.16 s;
浙教版 七年级下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速度
夯实基础·巩固练
1.“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 过比较__相__同__时__间__内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长__短______,认为跑在前 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 判 员 ” 通 过 比 较 __通__过__相__同__的__路__程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多__少____ ,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__速__度____来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B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 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 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 描述正确的是 ()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根据图示可看出,中间的刻度线相当于刻度尺,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比相同时间 内木块通过的路程可看出:下面的木块在做匀速运动, 上面的木块在做加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应 当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加速运动的vt图像应 当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答案】A
【点拨】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运 动越快,速度越大。
夯实基础·巩固练
5 . 【 中 考 ·杭 州 】 一 个 成 年 人 正 常 的 步 行 速 度 大 约 是
( A)
A.1.2 m/s
B.24 m/s
C.36 km/s
D.48 dm/s
夯实基础·巩固练
6.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可能为20 m/s的是( ) A.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B.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C.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D.正在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
A.28.33 m/s C.14.78 m/s
B.13.60 m/s D.14.17 m/s
培优探究·拓展练
【点拨】根据公式 v=st 知: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 遇的地点 A 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B 之间的距离 sAB,并能 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由图知:超 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A,经过的时间为 t1=0.322 s=0.16 s,,因为 v=st,所以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 波 1= v 波×t1=340 m/s×0.16 s=54.4 m。
解:s=40 m+260 m=300 m,t=30 s,那么运输车的速度为 v =st=33000 sm=10 m/s,由于运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这座桥,则 速度相等,那么运输车通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 s′=vt′=10 m/s×24 s=240 m,则桥的长度为 s″=240 m-40 m=200 m。
夯实基础·巩固练
2.___速__度___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物体在 ___单__位__时__间__内_____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夯实基础·巩固练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 v=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与路程 s、时间 t 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D.速度 v 与时间 t 成反比
【答案】D
夯实基础·巩固练
7.【中考·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
速为216 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 s,则隧
道长度约为( B )
A.60 m
B.600 m
C.2 160 m D.7 776 m
【点拨】单位换算成统一,根据s=vt进行计算。
夯实基础·巩固练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 越跑越快,最后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小 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明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点拨】平均速度 v=st=11020.5ms=8 m/s。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 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 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 m。
(1)甲、乙两辆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运动的是___甲_____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____6____m/s。
夯实基础·巩固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乙同学家,乙同学得知消息后, 步行去迎接,接到甲后他们同车返回乙同学家。整个 过程他们与乙同学家的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整合方法·提升练
(1)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____3____km。 (2)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____3____倍。 (3)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8____km/h。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根据图像知,当 t=6 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 12 m,当 t =12 s 时,乙通过的路程为 8 m,根据 v=st可知,v 甲>v 乙。由 图像可知,经过 6 s 时,甲行驶的路程为 12 m,乙行驶的路程为 4 m,所以两出发点间的距离为 s=s 甲-s 乙=12 m-4 m=8 m。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速度v的 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是个定值,也就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答案】C
夯实基础·巩固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培优探究·拓展练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 1 s 末,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在 B 点的时刻应该是 1 s+0.12 s=1.12 s,汽车从 A 点到 B 点行驶 的时间是 t=1.12 s-0.16 s=0.96 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 sAtB=103.9.66ms ≈14.17 m/s。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s=30 km,t=0.2 h, v=st=300.2khm=150 km/h, 150 km/h>120 km/h, 该小车行驶途中超速。
整合方法·提升练
16.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 m,匀速通过长260 m的山洞 时,所用时间为30 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 所用时间为24 s,求桥的长度。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小王的速度为 v 王=6 m/s=21.6 km/h;小李的速度为 v 李=0.54×60 km/h=32.4 km/h;小张的速度为 v 张=25.2 km/h;因 为 v 李>v 张>v 王,所以小李的速度最大,小王的速度最小。 故选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B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 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 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20 cm, 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___1___m/s, 该 水 滴 下 落 过 程 是 _____变__速__直__线_____( 填 “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点拨】平均速度 v=st=00.1.2sm×2=1 m/s。
夯实基础·巩固练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 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骑马以 25.2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 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 km。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 C.小王速度最大 D.小张速度最大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1)据图像可知,甲、乙两人在距离乙家 1 km 的地方相 遇,那么甲行驶的距离为 4 km-1 km=3 km。(2)相遇时,甲行 驶了 3 km,乙行驶了 1 km,那么甲、乙速度之比 v 甲∶v 乙=s 甲∶ s 乙=3 km∶1 km=3∶1,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3 倍。(3)整 个过程中,乙的路程为 2 km,时间为 15 min,那么乙的平均速 度为 v 平=st=21k5m=8 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