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苏教版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 第二专题第8课老王
第8课老王(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杨绛(1911-2016),钱锺书夫人,本名杨季康。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后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评价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三岁的杨绛从出生地北京回到故乡无锡时,充满自信和调皮,竟然对初次见面的三姐说:“叫声季康官嘛。
”在教会学校读小学时,杨绛俨然是孩子王。
她被姆姆老师称为淘气的“小魔鬼”,她学会了两手抓着绳子双脚缠绕着一直爬到秋千架的顶端;上课讲话被老师罚站,她觉得冤,可以一直不停地大哭到班主任姆姆来哄她;她会当面顶撞老师姆姆,而奋不顾身地去救护陷在泥塘里的小同学;她也是功课好而两次跳级被宠爱地称为老师的“大零”(Darling,心爱的人)的学习尖子;同学中闹两派,她不愿学人家讨好两派说“都帮”,宁愿得罪人说“都不帮”;老师让她送没封口的信,尽管她很想看,但还是克制住了好奇心。
背景链接《老王》写于1984年3月,作者回忆的是“文革”期间“我”与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小事。
从时间来看,所写内容既有“五七干校”(1969)之前的,也有回到北京(1972)之后的。
“文革”是个荒唐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同时,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引起了她对历史的反思,敦促她去揭示导致老王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1.田螺.(lu ó) 2.取缔.(d ì) 3.镶.嵌(xi ān ɡ) 4.伛.(y ǔ) 5.翳.(y ì) 6.骷髅..(k ū l óu) 7.攥.着(zu àn ) 8.滞.笨(zh ì) 9.愧怍.(zu ò)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1)提⎩⎪⎨⎪⎧提.高(t í)提.防(d ī) (2)恶⎩⎪⎨⎪⎧恶.心(ě)恶.毒(è)厌恶.(w ù) (3)骨⎩⎪⎨⎪⎧骨.头(ɡǔ)骨.碌(ɡū)(4)蹬⎩⎪⎨⎪⎧蹬.腿(d ēn ɡ)蹭蹬.(d èn ɡ)(5)乘⎩⎪⎨⎪⎧乘.车(ch én ɡ)千乘.之国(sh èn ɡ)(6)载⎩⎪⎨⎪⎧ 载.客(z ài )刊载.(z ǎi )(7)症⎩⎪⎨⎪⎧症.候(zh èn ɡ)症.结(zh ēn ɡ)2.语境辨析法(8)小李在散.(s àn )步之余,坐在公园里的小石凳上读了一篇优美的散.(s ǎn )文。
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苏教版必修3第一篇:高中语文《老王》教案12 苏教版必修3老王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3、学会比较不同“车夫”身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1、《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但人物的“忠厚”与“不幸”却充盈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文文字冲淡中的深沉、平静中的深情是破译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联系初中时学习的《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解读钱钟书、杨绛的为人,以此为基础理解这样的大专家、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对一个像老王这样贫寒的下层人民如此关心?进而去揣摩篇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内涵。
3、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课外阅读《春儿》、《老王》、《亲近自己的双腿》,比较这些车夫各自拥有的特点,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体会“小人物大社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欣赏诗歌《人力车夫》:(一)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用心爱心专心(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会停留的水用那没有痛苦的姿态,痛苦早已经昏睡,在时间里,仍能屹立的人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
是谁在和他赛跑? 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
对于天空的风云,地上的不平早出的方向,夜归的路径他不能预知,也不能设计他的回答只是颠扑不破的沉默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道路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老苏教版语文必修三 老王(共43张PPT)(共43张PPT)
老王弥留之际送鸡蛋香油
(第8节)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 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 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 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 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 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杨 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 评论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93岁出版散文 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逝世,享年105岁。
一、风狂雨骤 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也就是阴历丙午年的六月,我下班回家
对默存说:“我今天‘揪出来了’,你呢?” 他说:“还没有,快了吧?” 果然三天后他也“揪出来了”。 …… 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造反的红卫兵,把各所“揪
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 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 “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 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 “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⑩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
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
《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三)
思考与讨论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 生活中关注社会问题、传 递正能量的经历和感受, 互相学习和借鉴。
05
拓展阅读与比较研究
推荐类似主题作品进行拓展阅读
《骆驼祥子》
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一个 北京车夫的悲惨生活,对人性和
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子夜》
茅盾的代表作,以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为背景,描绘了社会各阶
描写手法
学习课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如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借助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等。
修辞手法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作者 情感和增强文章感染力方面的作用。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阅读理解
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作者观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
《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三)
授课教师:
2023-12-23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与技能训练 • 思考与讨论:社会问题与人文关怀 • 拓展阅读与比较研究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文《老王》简介
作者与创作背景
能够深入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分组并确定小组长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记录
讨论内容。
阅读心得分享
每位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老王》后 的心得体会,包括对人物形象、故 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理解。
讨论与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看法,探讨 各自阅读体验中的共鸣点和不同点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老王》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是苏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老王为了生活费而在城市四处打工的故事。
老王虽然不文化但是却很聪明,他认真学习周边环境,将自己的特殊技能运用到了生计中。
本篇教案将分为四部分进行介绍,分别是文本研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语言运用,写作训练。
一、文本研读1. 故事情节:老王去城市谋生,遇到了许多人和事,他运用聪明才智,成功地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所经历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2. 语言风格:故事语言简练生动,使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让人们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老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
3. 教育意义:通过老王的故事,我们能够深入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习到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如何在不公平的环境下求得生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1.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存在困境和挫折,但是我们需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问题,笃定地找到解决办法。
2. 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基本的生活条件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需要知恩图报,感激得到的一切。
3. 让学生明白诚实和勤奋的重要性,让学生体味到老王为了生计不怕苦累,不抛弃诚实守信的思想。
三、语言运用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研读故事中的语言细节,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和情感表达。
2.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如何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写作训练1. 撰写个人对老王故事的感想,学生可以通过对感想的写作,反哺已有的文本研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 让学生选择自己认可的人物和故事写作,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已有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地探究故事,发扬自己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情节和教育意义,让学生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老王故事的教学和研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感恩知足、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写作训练和讨论互动,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专题《老王》(共26张PPT)
zxxk
全文小结
•
这是一篇反思文革的叙事散文,杨绛说这是“时代 中的小插曲”,可这个“小插曲”之所以久唱不衰, 为什么呢?一是作者写的是老王,而老王不是文革 中的“一般群众”,二是老王是杨绛写的《老王》, 而杨绛不是文革中“受冤枉、挨批斗的一般同志 们”,当两个不一般相遇,自然成就是《老王》这 篇美文的不一般。 “文革”早已云烟散去,可这样的“老王”依然 让我们动容,因为我们依旧需要这样品质善良的 “老王”和“老王们”,怀念这样的“老王”,期 待更多的“老王”!
•
一 、说说老王
• 1.老王的眼。 • 2.老王的家。 • 3.老王的三轮车。
老王的眼
• 思考: (1)老王的两只眼分别是什么情 况? (2)老王是怎样“瞎掉一只眼” 的? (3)怎样理解“反正是不幸,而 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话?
老王的家
• 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写老王的居所 的?这样描写有什么的作用? (2)我“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时,老王是怎么回答的?怎样 理解老王的回答?
二、看看杨绛(一家)
• 1.“那时候我们在干校”。 • 2.“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 3.“文革开始后” • 4.“你还有钱吗?”
“我”——“幸运的人”
• (1)从上面的资料来看,杨绛似乎算不上是 一个“幸运的人”,尤其是在“不幸”的年代, “幸运”本身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甚至分别纵向比较杨绛和老王从旧社会到文革 这一时段的“不幸”级差,杨绛还要远远高于 老王。 • (2)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呢? 原来幸和不幸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作者与老王 比起来是幸运的。原因有二:一是同为老年的 “我”和老王,与老王的“老、贫、病、孤” 对比,“我”自是“幸运的人”;二是虽然 “我”在文革中也承受了不少非人的折磨,但 与老王在文革中贫病致死相比,我的活下来让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讲:老王(教师版)
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5.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1.走近作者杨绛(1911~ ),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钱钟书夫人。
祖籍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
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
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
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先生惟一的女儿已于此前(1997)先他们而去。
一生的伴侣、惟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2.探寻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老王》教案苏教版必修
《老王》教案2(苏教版必修3)《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用逻辑顺序组织材料展现人物形象,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模仿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感受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在人与人交往中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善良体察善良,理解本文的主旨。
2、品读语言,领悟到杨绛遣词造句的匠心。
3、学完此文,在写作上,了解写人的作文可用逻辑顺序,和简洁,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身边,你家买过板车拖的煤,你吃过路边摊的小吃,你回家坐过三轮车吗?的确,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普普通通的人,不过,你是否细心观察过,认真交谈过,或用心交往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普通人《老王》。
二,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
三,检查预习。
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四,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 老王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善、苦。
苦和善,具体表现在哪里?2.苦和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
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
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
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
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写人文章一般常见的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时为了创新,可以运用多种叙述方式,可以使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意识流顺序,使叙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将材料连成有机的整体。
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老王》(公开课)课件
作者一家的善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事件:A、照料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酬劳;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心 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 他的夜盲症。
(二)品味老王
1、“直僵僵”表现老王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 动的样子。 “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 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 去了力量和活力。(肖像描写)
2、“直”字用得好,表现老王的行动之苦,然而, 行动如此艰巨的老王,还要登“我”的门给“我”送 物品,表现了老王的人性光芒。(动作描写)
汉字英雄,舍我其谁
伛
攥
荒僻
塌败
惶恐 取缔
骷髅
翳
滞笨
愧怍
多音字: 载荷 记载 怨声载道 载歌载舞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 惶恐畏惧 : 荒凉偏僻 : 塌陷破败 : 明令取消或制止 : 将就
: 干枯无肉的死人骨骼 : 强颜欢笑 : 呆滞笨拙 : 惭愧 :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近义词辨析
“揣摩”与“捉摸”
3、“强笑”一词,含蓄地流露羁縻出作者见到老王 病成这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说不出 的辛酸和感动。(神态描写)
(三)怀念老王
合作探究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 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为 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我与老王的爱心传递
1.靠破三轮活命
2.一生孤苦无依
3.眼睛有病,独眼 苦
1.坐老王车,照料生意
4.住所偏,房屋破
2.再客气也给酬劳
5.取消载客,生计更难 ↖ 爱
《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1《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刻画深受读者喜爱。
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这样一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增强文学鉴赏能力,更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老王》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体会和学生评价来反思该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童和他的代表作《老王》。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理解其中的主旨和道理。
3.通过阅读和分析,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导入先让学生展示苏童的相关资料,介绍他的生平和作品,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过程(1)阅读:学生在课前阅读《老王》,并着重看一下作者推荐的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
(2)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思想。
(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说背景和中心主题,引导学生谈论人物的特点和决策,探讨小说的主旨和道理。
3.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理解进行小结和总结,着重强调《老王》的意义和启示。
三、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说的了解和理解逐步加深,他们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实际分析和讨论,他们不仅理解了小说中的主题思想,更有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他们还体会到了文学作品对人再创造的力量,并明白了文学对人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学生评价在课后学生对该教学方案进行了评价。
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方案设计的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认为通过小说分析学会了更多的观点和思考方法。
但是,一些学生认为该方案需要更多的切实操作和互动,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他们更喜欢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老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童的代表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1《老王》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
2. 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3. 学会以主人公的情感、言行为切入点,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
4. 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家与作品的基本情况2. 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3. 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三、教学重点1. 生命周期中的人生与价值观2. 人物关系的反映与表达3. 透过现实视角,读懂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四、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深入阐释小说的主题2.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3.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及其对人们的启示五、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2. 分组讨论法3. 课外阅读法六、教学过程1. 了解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2. 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3. 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4. 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经过这次公开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家穆旦及其作品《老王》的基本情况,理解小说《老王》的主题及其文化内涵,学会以主人公的情感、言行为切入点,探究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等,提高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启发了学生对人生、人性、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本次公开课以穆旦的小说《老王》为例,通过详细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哲学思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生、人性和价值观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愧怍不安,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真情感悟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 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 者的理由。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 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有关爱不幸 者的责任,而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 在人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的是自己 的爱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幸的人,更 应富有爱心,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 改善他们处境。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 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 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 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 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平 等
善
互 爱
(人道主义精神)
我们的思索:
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优越的人 往往容易瞧不起卑微者,在常人眼里
作者一家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却已经
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老王
杨绛 “我” 同情、关爱—— 老王 ——不幸、善良
爱
人道主义
我们常常 无法做伟大的 事,但我们可 以用伟大的爱 去做些小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眼神纵然迷惘
伛(yǔ )
攥(zuàn )
荒僻( pì )
塌败( tā )
取缔( dì )
滞笨(zhì )
骷髅(kūlóu )
愧怍( zuò)
惶恐( huáng )
速读课文1-4段, 作者给了我们介 绍了老王的哪些 情况?从这些信 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 外貌、居住条件 等方面来看)
老王 蹬三轮车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 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 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 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 助他们改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 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 到愧怍。
生活有时也很简单: 一口干涩的馒头, 一瓶浑浊的冷茶, 一抔干燥的黄土, 就能给自己的灵魂, 带来永久的宁静。
快速阅读5--22段, 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 中哪几个生活片段?体现老王什么样的 性格?这些片段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1、给我们带送冰块,冰大车费 最老实 减半 2、 “文革”时送我先生看病, 有良心,不贪钱 不肯收钱,拿了钱还担心我有没 钱看病 体贴顾客 3、给三轮车装护栏,为客着想 懂得感恩 4、临终给我送香油、大鸡蛋以感谢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
善良
同情
平 等
悲悯
互 爱
(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虽然不幸,但较之于老王,她又是个幸运 者。在她看来,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 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 们改善处境。她认为象老王这样心灵美好的人 是应该过上好日子的,但是自己却没帮他过上, 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心里有 愧,所以感到“不安”和“愧怍”。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丢掉自己的良 知。 ——季羡林
仿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
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 -----------------------------爱心是-------------------------------
赠 言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 假如我是 ,就要 。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走近老王
老王虽然生活艰难,孤苦无 依,但他却有着一颗善良的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心,拥有金子般的心灵。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 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 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 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 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 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整体感知课文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活很苦 心地善良
走近老王
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 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 着打发日子。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穷 苦 卑 微 、 凄 凉 艰 难
苦
必老 报实 的厚 好道 人、 。心 地 善 良 、 知 恩
善
你认为作者及其一家是怎样的人?具体写到 了哪些事情?
1. 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2.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3. 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4. “我”关切地询问只有一位主顾的老王是否能 维持生活 5. 他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6. ……同情、关心、尊重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 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 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 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 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将饮茶》等,译有《堂吉 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 仨》,《澡堂》。 《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 革命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 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 锻炼去了。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 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 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 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 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 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 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 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人力车夫(外一首) 文 / 雪山白莲
两个轮子, 承载着全家的嘱托, 车夫的背,压得微驼。 风里来,雨里去, 一次次颠簸之后, 熟记了城里的每一个坎坷。
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 终点又成了起点, 怎么也量不尽眼前的路。 但车夫喜欢这样, 有路就意味着 ——有了生活的希望!
夏天的汗滴, 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 染得两鬓,一片斑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不幸者” “幸运的人”
杨绛有其不幸的一面 其实:
文革 五七干校
干校里,我没能拿工资,要接受劳动改 造,被批斗,被定为“特务”、“反动权 威”,人人可以起来欺凌戏侮。
作者虽然不幸,但较之于老王,她又是个幸运者。
“愧怍” 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愧怍”
愧怍的情怀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对老王态度如何?
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 关
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 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现在那些社 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 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 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 心人?
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 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所谓幸与 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现在,社会要求我们 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个人、同情 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 格。作者一家都是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 心,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