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二)货币政策
BP
扩张性货币导致 i LM移至LM’ → i
LM LM’
下降
投资增加和
i1
Y上升→进
i2
口增加→BP
出现逆差
IS
资本外流
Y1 Y2
Y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 币贬值,为维持固定汇 率→货币供给量减少 →LM’返回到LM。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有限流动 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仅能在短期内提高一 国国民收入,但长期内并不能对实际经济变 量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失效。
(一)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 i
LM LM’
IS移至IS’ → i上升,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 i2 况下,利率的微小上 升立即导致大量资本 i1
E2 E1
E3
BP
流入,导致本币有升
值压力,为了维持固 定汇率,本国货币供
IS’ IS
给量会增加,即LM 曲线右移,直至i恢复 到与国际市场利率一 致的水平,此时LM
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二)支出—转换政策
是指汇率政策,主要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 (三)直接控制
包括关税、配额及其他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 动的措施。针对特定国际收支项目
三、支出—改变和支出—转换政策下 的内外部均衡
❖ 假设:国际资本流动为零;价格水平不变
E(ES) 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
通货膨胀
(三)分配法则的运用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图 -6 存在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i
BP LM LM’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i0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i’
YF Y0
IS’ IS Y
图 -7 存在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11
支出转换政策也称为“转换政策”,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国际竞 争力、使支出方向发生转变的政策,诸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 贴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汇率政策。 外部均衡主要通过转换政策如价格调整来实现,即汇率变动和 /或进口限制。
搭配使用双重的政策工具就可以达到双重均衡目的,但这只能
在浮动汇率制下才能实现。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不能变动,如果不采用贸易限制, 内外均衡的目标会产生冲突。
工具来实现内外均衡。
蒙代尔指派原则明确地表明,一国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 个目标,不仅需要两个操作工具,而且应对各个工具的相应的 作用进行明确的分派。
16
蒙代尔政策指派原则的内容
利率 r
衰退 顺差 货利 币率 紧上 缩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IB C
膨胀 顺差
A
EB
F
货利 币率 扩下 张降 膨胀 逆差 衰退 逆差
谨慎控制的通货膨胀相一致的最高水平的需求或国民产出。
1
二、外部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
米德认为,所谓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时的 情形。 严格地说,外部平衡应当同时包括经常项目的平衡与资本项 目的平衡。但在最初分析时可以暂时把资本项目抽象掉,假定经 常项目的平衡就是整个国际收支的总平衡。
PP
PF P F
26
⑵本国利率与外国利率相等,即:
i =i F
这些条件隐含着以下假定成立: A、以小国为研究对象,从而本国利率是由外国利率决定的。 B、本国和外国债券具有完全替代性。
C 、不考虑套利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套利能保证债券收益持续
相等。 D、人们预期的汇率变动率为零。
27
2、基本的蒙代尔—弗莱明均衡 基本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对IS-LM模型分析的扩展,该扩展 主要表现为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上了国际收支方程FE。 ⑴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Y=A(i, y)+T(q,y)+G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章节练习及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章节练习及详解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概念题米德冲突(中央财大2005研)答:米德冲突指由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提出的在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他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然而,若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工具就无法使用。
这时,仅剩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
例如,国际收支发生赤字,外部均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果这时的国内经济处于疲软、萧条状态,从国内角度则需要实行扩张性政策。
在这样的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紧缩,则难以同时扩张;要扩张也难以同时实现紧缩。
两方面的要求确实无法同时实现。
对于这一矛盾,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
二、选择题“克鲁格曼三角形”模型中国家金融政策的目标是()。
(中央财大2006研)A.汇率稳定B.利率稳定C.资本自由流动D.本国财政政策的独立性E.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答案】ACE【解析】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①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自由流动。
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如图13-1所示。
图13-1克鲁格曼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金融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也选定了该边两端的政策目标;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表示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
这一表述,称为克鲁格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经济失衡的调整(2 经济失衡的调整(2)
汇率政策:(固定汇率制下)通过本币升 汇率政策:(固定汇率制下)通过本币升 值或贬值;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贬值; 经济管制
开放条件下政策的搭配
丁伯根法则: 经济存在的四种不同情况: 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内部均衡; 运用货币(金融)手段调节外部均衡; 浮动汇率制下能够自动调节 画图说明——固定汇率制下的政策搭配 画图说明——固定汇率制下的政策搭配
固定汇率制下政策货币政策无效
在固定汇率制下,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政府运 用货币政策的能力受到限制。 若初始处于国际收支平衡,而国内衰退 采取扩张性货币政(增加货币供应量)—国内利率 采取扩张性货币政(增加货币供应量)— 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国民收入提高——进口 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国民收入提高——进口 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要维持汇率不变,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购 进本币(冲销干预)——本国货币供给减少,通过 进本币(冲销干预)——本国货币供给减少,通过 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国民收入的目标落空。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内外两个政 策目标。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 支平衡。 支平衡。 内部均衡: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 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和内外部均衡是困难的。 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和内外部均衡是困难的。
经济失衡的调整
1、财政政策:通过改变财政支出和税收; 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 出,减少税收)——刺激消费、投资和进 出,减少税收)——刺激消费、投资和进 口,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2、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给或利率; 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货币 政策(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 发售债券)——投资减少,进口减少,经 发售债券)——投资减少,进口减少,经 济增长减缓,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ppt课件
第九讲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1
主要内容
38
(三)经济均衡的调整 为了达到经济的对内和对外均衡,一国可以采取诸 如支出变化、支出转换和经济管制等方法。
➢ 1、财政手段:采用扩大、紧缩财政支出,增减各种 税收,加强和国家采购等;
➢ 2、货币手段:调整利率、存款准备率和采用公开市 场业务等;
➢ 3、通过货币对外汇率的变换,如本币对内贬值或升 值;
e1
LM
1*LM
* 2
结果:
e = 0, Y = 0
23
IS
* 1
Y
Y1
固定汇率制下的贸易政策
进在口浮限动制汇使率制e 有下上,升的压力。 进口限制不会影响 Y 或 NX.
e 在为固了定阻汇止率e 制上下升,, 进中口央限银制行会必增须加卖Y出和本N币X,. 这M种增政加策, 可LM取* 吗曲?线为右什移么?
(M/P )
NX Y
LM*(P1) LM*(P2)
1 2
IS*
P
Y1 Y
Y
LRAS
P1
SRAS1
P2
SRAS2
AD
Y1 Y
Y
35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 Mundell-Fleming 模型 小型开放经济的 IS-LM 模型 将价格 P 视为给定的。 能够说明政策和冲击会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19
Mundell-Fleming 模型中政策效果的总结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2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12.1 复习笔记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模型的提出蒙代尔在一篇开拓性的文章(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中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传递。
蒙代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联的。
而且,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或者说单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无效的。
固定汇率对政府政策制定者提出挑战,这些政策制定者既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又要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实际产出等于经济的供给潜力或高就业率——不存在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
在短期和中期内,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往往难以兼顾。
一国政府如果只追求外部均衡而置国内通胀和失业不顾,那么,即使国际收支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国内压力仍然很大。
反之,一国政府如果只考虑用货币政策控制国内产出,则可能会扩大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进而破坏掉保持汇率不变的承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二、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1.经济的宏观目标(1)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一个国家的经济才处于最佳的增长状态包含有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对外均衡,主要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内外均衡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表12—4列出了在各个区间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 换政策实现内外均衡的搭配组合。
表12—4
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支出变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ⅰ
通胀/逆差
紧缩
ⅱ
失业/逆差
扩张
ⅲ
失业/顺差
扩张
ⅳ
通胀/顺差
紧缩
贬值 贬值 升值 升值
• EB曲线表示外部均衡,是经常账户收支均衡时实际 汇率与国内支出水平的结合。EB曲线的斜率为正, 因为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 目顺差,要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扩大支出进而增加进 口。
• 在EB曲线的左边,经常项目顺差,因为国内支出水 平低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同理,在EB 曲线的右边,经常项目逆差,因为国内支出的水平 高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
张、预算增加;向左表示财政政策紧缩、预算减少。 • 纵轴表示货币政策,以货币供给为代表,向上表示货币政策扩张、
放松银根;向下表示货币政策紧缩、收紧银根。
▪
利率
▪
(货币扩张)
▪ C′
▪
B′
▪1 ▪A
▪B
▪2 ▪D
▪C
▪O
▪F ▪4
• 图12—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EB ▪E
▪3 ▪ IB
▪ 预算增加
• 可见,斯旺图形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 要实现内外均衡的双重目标,只有依赖政策搭配才行,单一的政
策工具是无法实现的。 • 但是,由于斯旺图形没有考虑到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因此并不
能完全解决米德冲突的问题。
12.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 短期效应分析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对于开放经济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 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无效 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 有效的。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 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 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而不得不放弃第三个目标。这又被称为“不平衡 三角形”或“开放经济的三难选择”。
表21-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均衡作用 区域 Ⅰ Ⅱ 经济状况 顺差、失业 顺差、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 扩张 紧缩 货币政策 扩张 扩张
Ⅲ
Ⅳ
逆差、通货膨胀
逆差、失业
紧缩
扩张
紧缩
紧缩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三元悖论”
•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
IS-LM-BP曲线
斯旺图表
E(ES)
EE 图 21 Ⅱ 通货膨胀,顺差 E3
1
斯 旺 图
E2
Ⅰ顺差, 失业
F
Ⅲ 逆差,通货膨胀
E1
.
Ⅳ YY
C 逆差,失业 O
D1
D2
D3
D(EC)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法则
• 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国内均衡:经济出现衰退用扩 张的财政政策,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用紧缩的财政 政策。 • 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对外均衡: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用紧 缩的货币政策。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
• 结论:财政政策无效
• 货币政策
i
IS
IS`
LM LM` E E` F
i=i* i`
BP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一、重要概念1.丁伯根法则答: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他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如在两个目标、两种工具的情况下,只要决策者能够控制这两种工具,而且每种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决策者就能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目标水平。
丁伯根原则指出了应运用N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以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2.米德冲突答:米德冲突是指由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提出的在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他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3.斯旺图形答: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Swan)以国内总支出和汇率水平构造了内外均衡研究的二维分析框架,直观地再现了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斯旺图形(见图12-20)。
图12-20斯旺图形图12-20中横轴代表国内总支出A,纵轴代表汇率e(直接标价法)YY’曲线是代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内部均衡曲线,EE’曲线为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外部均衡状态。
4.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答: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见图l2—21)。
显然,只要遵循这一原则,依据具体的经济失衡情况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终归可以使经济朝着内外同时均衡点收敛。
图12-21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外的政策搭配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当一项政策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时,考虑到不同的政策作用机制,每种政策工具应当用于最具影响力的政策目标之上。
这就是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可编辑ppt
8
第二、四种情况则出现了内外平衡的冲突:
二、经济膨胀/充分就业——国际收支顺差
政府在通过紧缩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平衡时,导致进 口相应减少,在出口保持不变时,就会使原有的国际收支顺差差额 愈发增加,使外部经济状况距离平衡目标更远。
四、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可见,内外平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经 常账户盈余或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 组合。
分析内外经济同时平衡实现条件的模型,最初由澳大利亚经济 学家萨尔特与雷弗·斯旺各自提出,后由米德综合而成。
可编辑ppt
11
米德的内外均衡协调理论可以概括为“两种目标、两种政策工 具”的理论模式。
两种目标即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 两种政策工具即“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所谓的支出调整政策也称为“支出政策”,主要由凯恩斯主义 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米德认为,把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合在一起作为支出政策以调节总需求,可实现内部 均衡。
之所以会造成内外平衡的冲突,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可编辑ppt
9
当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时,该国一方面要保持 自身的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失衡现象,同时, 也要利用经济的开放,通过商品、劳务、资金的国际流动来增加本 国福利。
内外平衡的统一,即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结合就成为政 府的政策目标。
可编辑ppt
5
三、米德冲突:内外平衡矛盾的经典论述
1951年詹姆斯.米德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 衡冲突问题。
米德指出,一国在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同时 实现内外平衡,就必须同时应用对一国的收入与国际收支具有不同 效应的两种政策工具。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 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商品的进出口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 反应要大。
3、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较低层次的形式,即一体化密切程 度较差的一种形式。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壁垒,对其他国家各自仍然保持 独立的关税。
4、 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除了在成员国 间取消关税壁垒,而且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关税收入按照既定的比例 进行分配。
7、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认定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
技术差距的产生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 易中所谓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 转移(传导)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的优势因而从一 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价格也因而发生变化。
第5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1、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理论,主要针对国 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产 业内贸易理论,有其理论的假设前提、相应的理论解释。对产品的同质 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 算方式。
2、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 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的曲线
3、绝对利益:在某一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 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 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 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 的好处。P16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ZJ030105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总学时:51周课时:3学分:3开设专业:开课教研室:开课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掌握对这种机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理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起因与影响,贸易保护的影响与依据,国际要素流动的动机与效果的理论。
熟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以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发展过程2.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征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1.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绝对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三节比较利益的分解1.得自交换(贸易)的利益2.得自分工的利益3.利益的合成分析与评价讨论: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第一节相互需求方程式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2.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3.相互需求方程式均衡的条件及对其评价第二节提供曲线及其分析1.贸易无差异曲线2.提供曲线的作图及说明3.国际贸易的均衡价格※第三节出口的贫困增长1.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3.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第一节H-O模型及其分析1.H-O模型的基本命题2.H-O模型的基本内容3.雷布津斯基定理4.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5.对H-O模型的评价※第二节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1.列昂惕夫反论2.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3.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讨论:(1)H-O理论的现实分析(2)生命周期理论在现实的应用研究※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第一节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2.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3.新H-O模型4.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5.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6.新张伯伦模型7.产业内贸易指标8.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第二节政策贸易理论1.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2.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提出3.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4.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5.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政策结果分析6.对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价第三节贸易扭曲理论1.扭曲的发生2.国际贸易条件下扭曲的形式3.产生扭曲的原因及影响4.消除贸易扭曲的措施讨论:(1)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分析(2)战略性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分析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1.关税的基本概念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3.大国小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4.关税谈判中的博弈第二节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分析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1.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2.幼稚产业的保护3.关税的有效保护率第四节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1.倾销的界定2.倾销的危害性3.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4.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实验内容:就某些商品的关税政策效应分析说明关税与补贴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2.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1.国际收支的失衡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3.现实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调节措施讨论:就某连续3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国内经济状况※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1.外汇定义及其作用2.汇率定义与汇率的标价法第二节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1.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2.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第三节汇率的决定1.一价定律与远期汇率的决定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大3.购买力平价法的实际应用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探讨※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4.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1.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2.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三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牙买加协定形成的过程3.东亚金融危机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实验内容: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比较分析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资本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资本国际流动2.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第二节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含义及案例分析第三节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1.技术的国际移动2.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第一节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商品交换因素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产生的传导3.影响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二节国际资金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资金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资本国际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三节国际劳动力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劳动力国际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劳动力国际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四节其他国际经济领域中的非均衡传导机制1.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2.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过程3.影响经济非均衡无形传导的因素讨论:经济非均衡传导的作用机制探讨※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第一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二节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1.经济的宏观目标2.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第三节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1.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2.三元悖论讨论:不可能三角在现实经济中的理论解释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第一节经济一体化分析1.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分析2.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3.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分析※第二节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实践1.单一货币区理论研究2.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及评价3.单一货币的收益分析及其评价4.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作用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2.世界银行及其作用3.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作用4.地区经济组织及其作用第四节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南北关系1.国际经济秩序2.国际经济新秩序讨论:就某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运行,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全球经济及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
14~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国际经济学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963年,蒙代尔在《加拿大经济学杂志》上发 表了《固定和浮动汇率下的资本流动和稳定政 策》一文,分析了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的短期效应。 在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一位同事弗莱明也对开放经济中的稳定政策 进行了相似的研究,所以在教科书中,他们的 思想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斯旺图表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主张
1962年,时在IMF任职的蒙代尔发表了题为 《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 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正式提出了以货 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 衡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 因而被称为“政策指派”理论(政策搭配主 张) 。
国际收支的 初始状态
国内经济的初始状态
经济衰退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高通货膨胀率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顺差 逆差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有效的市场分类和政策搭配
蒙代尔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有两种方 法:其一,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 这样的结果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其二,以 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外,这种交替使用 的方法可实现良性循环,逐渐缩小国际收支不 平衡。 因此,蒙代尔认为,货币政策在平衡国际收支 方面有着“比较利益”,而财政政策在增加就 业方面具有较小的“比较劣势”。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完全失效;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结论: 在固定汇率下, 当资本完全流 动时,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不 会引起利率上 升,只会带来 收入的大幅提 高,因此此时 财政政策非常 有效。
第12章 国际金融政策内外均衡
E
IB
通胀区
货币升值,出口减少,失业增加
失业区
通过扩大开支,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
A
汇率 内部均衡IB
II 收支顺差/通货膨胀
外部均衡EB
I 收支顺差/失业 收支逆差/通货膨胀
III 收支逆差/失业 IV 支出
斯旺政策搭配图表
内部不平衡状况 I II III IV 高失业率 高通涨率 高通涨率 高失业率 外部不平衡状 况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 支出转换 货币升值 货币升值 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 支出增减 增加支出 减少支出 减少支出 支出增加
1、资本完全自由流动
LM 利率R
BP
IS 国民收入Y
• 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之所以无效,是由于在 这种制度下。当央行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 使得LM曲线从LM1向LM2方向右移的方式来降低 利率、刺激总需求时,本国利率水平下一旦下降 到BP曲线之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会引 起资本外流,并对外汇汇率产生升值压力。在固 定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会被 迫向外汇市场卖出外汇,买入本币。这会使货币 供应量减少,使LM曲线反过来向左上方位移,并 返回其初始位置,从而使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 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产出的努力发生逆 转,并最终失败。因此,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 局不能自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LM曲线的位置,也 不能有效地影响利率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是无效 的。
• 2、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 政策指派原则:每一工具的决策者不同,对目标 的影响力不同。如财政政策的实施者是国家财政 部,货币政策的实施者是国家货币当局。财政政 策对国内均衡影响力显著:如税收、转移支付、 公债等直接影响国内的总需求水平。货币政策对 外部均衡影响力比较显著,如公开市场操作,直 接影响外汇供给。 • 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 力和相对优势的工具。蒙代尔认为应该把货币政 策指派给外部均衡,而财政政策指派给用来实现 内部均衡。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补充内容
目录
CONTENTS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概述 •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联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政策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的未来展望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的实践建议
01
CHAPTER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是指一个国 家内部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 稳定等指标与外部的国际收支平 衡相互协调的状态。
重要性
内外均衡的实现有助于国家经济 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 活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的挑战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出现波动,影响内外均 衡的实现。
政策协调与配合
实现内外均衡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策协 调与配合至关重要。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 护多边贸易体制。
投资合作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推动资本双向流动,促进国际产 能合作。
技术合作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影响
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得到释放。
技术进步和创新也有助于解决一些宏观经济问题,例如促进 就业、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然而,技术进步和创新也 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加剧收入不平等和失业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 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应减少,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对经 济增长和财政可持续性带来挑战。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一、主要概念: 1斯旺图表:斯旺图表所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一、主要概念:1.斯旺图表:斯旺图表所考察的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如何通过运用支出变化和支出转换政策来同时达到内部和外部均衡。
斯旺图表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通过这张图表,将内外均衡这样复杂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转变为一个简单、直观的平面几何问题,通过改变不同象限内非均衡点的位置,一国经济就可以实现内外均衡。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指出,固定汇率对一国的政策制定者提出挑战,这些政策制定者既要实现本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又要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
在短期和中期内,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往往难以兼顾,该模型为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政策的运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
这个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3.支出变化政策:支出变化政策就是通过政府改变社会总支出对于需求进行调节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支出转换政策:指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
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和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
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指汇率政策。
5.经济管制:经济管制是指采用各种法律、法规、法令、行政、管制的手段,直接控制经济的运行,以使经济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6.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也被称为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律,如下图所示:图中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一种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它们各有其吸引力。
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
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
7.三元悖论: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 i
LM LM’
IS移至IS’ → i上升,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 i2 况下,利率的微小上 升立即导致大量资本 i1
E2 E1
E3
BP
流入,导致本币有升
值压力,为了维持固 定汇率,本国货币供
IS’ IS
给量会增加,即LM 曲线右移,直至i恢复 到与国际市场利率一 致的水平,此时LM
i2 i3
常帐户逆差
i1
LM LM’
E2
BP
E3
效应B: i上升,资 本流入→资本帐 户顺差
若效应B > 效应A(如右 图)→BP顺差,本币升值, 为维持固定汇率→货币供 给量增加→LM移至LM’。
E1 IS’
IS
Y1 Y2 Y3
Y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有限流动时,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提高一国国民收入, 但长期内是否有效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大小。 越大,越有效。
交易需求:取决 于价格与实际国 民收入
投机需求:取决于 利率
图-2
❖ 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货币供给 与汇率
❖ 例如,国内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将右移, 这是因为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国民 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过剩的货币余额被吸收 (用于交易目的)
❖ 本币贬值将导致LM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 口商品价格上升会抬高国内整体物价水平, 从而增加国内居民对货币的需求,那么对应 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实际国民收入的下 降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 分配法则 :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内部均衡 的问题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平衡国际收支 的外部平衡问题分配给货币政策,让每一种 政策工具集中于一项任务,从而免去了部门 之间不必要的协调甚至妥协。
(一)财政政策
i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 移至IS’
效应A: Y上升 →进口增加→经
(二)货币政策
BP
扩张性货币导致 i LM移至LM’ → i
LM LM’
下降
投资增加和
i1
Y上升→进
i2
口增加→BP
出现逆差
IS
资本外流
Y1 Y2
Y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 币贬值,为维持固定汇 率→货币供给量减少 →LM’返回到LM。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有限流动 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仅能在短期内提高一 国国民收入,但长期内并不能对实际经济变 量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失效。
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二)支出—转换政策
是指汇率政策,主要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 (三)直接控制
包括关税、配额及其他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 动的措施。针对特定国际收支项目
三、支出—改变和支出—转换政策下 的内外部均衡
❖ 假设:国际资本流动为零;价格水平不变
E(ES) 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
通货膨胀
Y1 Y2 Y3
Y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完全流动 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 只会带来收入的大幅提高,因此此时财政
汇率的变化也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例如,在马歇尔 -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右移, 因为贬值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所以“注入”超过“漏 出”,这样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漏出”与“注 入”之间的平衡。
(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
❖ 货币市场均衡 Ms=Md
❖ Md= Mt +Msp
EE
2
1
F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3 通货膨胀
. 失业 J.
4
. 国际收支逆差
. C
失业
H
YY
O
D1
D(EC)国内总支出
斯旺图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的均衡
(一)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
S+M=I+G+X
漏出
S=Sa+sY M=Ma+mY I=I(i),dI/di>0
(三)分配法则的运用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图 -6 存在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i
BP LM LM’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i0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i’
YF Y0
IS’ IS Y
图 -7 存在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三、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The Mundell - Fleming Model)是以资本具有完全 流动性为假设前提的开放经济模型, 它是一类特殊的IS-LM-BP 模型,其特 殊性表现在BP曲线由于资本的完全流 动性而成为一条水平线。
BP线的两种极端的情况
资本完全不流动
图-4
资本完全流动
(四)IS-LM-BP模型
二、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米德冲突:一国若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 外部均衡的目标,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 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单独使用一种 工具会导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 丁伯根基本原则:一国所需要的有效的政策 工具数目至少要和所想达到的独立的经济目 标数目一样多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 济政策
第一节 内外均衡和政策工具
❖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对内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 业和物价稳定状态,即失业率不高 于4%或5%,通货膨胀率不高于2% 或3%
❖对外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 态
二、政府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政 策工具
❖ (一)支出—改变政策
(三)国际收支平衡线—BP曲线的推导
❖ 国际收支平衡:BP=(X-M)+(AM-AX)=0
❖ 或 M - X = AM – AX
金融资 产流入
金融资产流 出
❖ 经常项目净进口:NM= M - X ❖ 资本项目净流入:NF= AM – AX ❖ 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国实际收入的增函数
图-3
❖ BP曲线的位置将受到汇率的影响。当本 币贬值时,会使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 少,从而使一国的国民收入增加,BP曲 线将向右下方移动。反之,本币升值时 ,BP现将向左移动。
注入
(1) (2) (3) (4)
图-1
影响“漏出”与“注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线的位置
储蓄或进口自发部分的下降,都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 动。因为对应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当国民收入增 加才能保证有更多的储蓄与进口,以抵消自发下降部分, 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
若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导致IS曲线右移, 因为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注入”的任何增加要求国民 收入也必须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储蓄与进口的增加, 以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