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通风仿真系统试验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实验报告

矿井通风实验报告

矿井通风实验报告矿井通风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矿井通风对矿工安全和生产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益。

二、实验原理矿井通风实验是通过模拟真实矿井环境,利用风机或风道进行通风,以观察通风效果和矿工工作环境的变化。

通过调整通风量、风速和风向等参数,可以评估不同通风方案的优劣,并制定相应的通风措施。

三、实验设备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矿井模拟装置、风机、风道、温湿度计等设备。

首先,将矿井模拟装置放置在实验室中,并连接风机和风道。

然后,调整风机的转速和风道的开启程度,使得通风量、风速和风向符合实验要求。

接下来,使用温湿度计测量矿井内的温度和湿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制定了三个不同的通风方案:方案一为正压通风,方案二为负压通风,方案三为自然通风。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采用了这三种方案,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在方案一中,我们使用风机将新鲜空气从外部压入矿井,形成正压通风。

实验结果显示,正压通风能够有效地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降低矿井内的温度和湿度。

然而,由于风机的噪音和能耗较大,正压通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在方案二中,我们使用风机将矿井内的废气排出,形成负压通风。

实验结果显示,负压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提高矿工的安全性。

然而,负压通风需要大量的排风设备和能源,成本较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方案三中,我们通过开启矿井入口和出口的门窗,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

实验结果显示,自然通风虽然成本较低,但通风效果较差,无法完全满足矿工的需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自然通风往往需要与其他通风方案相结合,以提高通风效果。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正压通风可以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但噪音和能耗较大,需要综合考虑。

2. 负压通风可以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提高矿工的安全性,但成本较高。

3. 自然通风成本较低,但通风效果较差,需要与其他通风方案相结合。

范各庄矿通风仿真系统试验与应用研究

范各庄矿通风仿真系统试验与应用研究

范各庄矿通风仿真系统试验与应用研究基于网络拓扑关系自动生成技术开发了范各庄矿通风仿真系统,分别模拟了取消毕各庄进风井风门和全矿井反风两种情况,得出的模拟数据与现场测试数据基本吻合,较准确的反映井下通风系统,为矿井合理组织生产提供条件。

标签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对比试验;通风系统1 前言范各庄矿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1958年开始兴建,1964年10月21日建成投产,现矿井生产能力达到了320万吨。

该矿12煤层和9煤层为二类自燃发火煤层,其它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发火煤层,确定12煤层的自燃发火期为11个月。

该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及单翼对角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现有四个通风水平,即-121水平、-310水平、-490水平、-620水平,有三个进风井,即中央副井、新综合井、毕各庄进风井,其中中央副井进风量为99.8m3/s,新综合井进风量为199.75m3/s,毕各庄进风井进风量为30.25 m3/s, 总进风量为329.8 m3/s。

有两个回风井,即中央风井和毕各庄对角风井,总排风量为106.8 m3/s,工作负压2150Pa。

对角风井总排风量为238.4 m3/s,工作负压为2450Pa,矿井总排风量达345.2m3/s,矿井有效风量率为86.87%。

主要通风机的反风方法是利用反风道进行反风。

范各庄矿业分公司采面通风系统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

2 MVSS3.0通风仿真系统简介MVSS3.0采用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模型、算法、程序设计原理,形成一套完整、可靠、实用、先进的矿井通风仿真技术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2.1 MVSS3.0的网络拓扑关系自动生成技术无需对网络进行编号,只要有连通图,即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关系。

2.2 解决了含有单向回路的通风网络算法问题,使得有循环风的网络解算及平衡图绘制成为可能。

2.3 实现了固定半割集下的通风网络按需分风,为矿井优化设计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及优化

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及优化

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及优化地下矿井是人们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场所,而通风系统则是保障矿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因此,对于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意义地下矿井内,常年处于高温、高湿、高气压等恶劣环境中。

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矿工就会面临着缺氧、中暑、失水等各种问题,这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一旦发生事故,人员伤亡也会十分惨重。

另外,良好的通风系统也能够提高矿井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减少二氧化碳和可燃气体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保障矿工的健康。

因此,对于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地下矿井的通风系统,就是通过风机对空气进行循环,从而使矿井内的新鲜空气不断更新,使矿工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因此,对于通风系统的仿真,主要包括矿井内气体运动规律、矿井内温湿度分布、有害气体浓度等方面。

1. 矿井内气体运动规律矿井内气体的运动规律是通风系统设计的基础。

仿真工作需要考虑矿井内气流的流动情况,以及速度、流量、方向等参数。

因此,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借助CFD等流体动力学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下矿井的空间狭小、地形复杂、有害气体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仿真过程十分困难。

因此,需要专业的仿真软件和方法,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2. 矿井内温湿度分布地下矿井的温湿度对于矿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高温、高湿会导致矿工体温过高,身体不适甚至中暑。

同时,温湿度的不良分布也会对矿工的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仿真工作中,需要考虑矿井内温湿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气象条件下气流的计算,了解矿井内的流场和热场分布规律,以此为基础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

3. 有害气体浓度地下矿井内存在多种有害气体,如CO、CH4等,它们的浓度一旦超过一定范围,矿工就会面临着误吸、窒息、爆炸等危险。

因此,对于有害气体浓度的仿真就显得尤为必要。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范本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范本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新版本科实验实验一 风流点压力和平均风速的测定实验二 摩擦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三 掘进通风技术测定实验四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组装与测试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学时:2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房间:能源111一、实验目的1、验证速静全速静全,p p p h h h ±=±=,以巩固在不同的通风方式下三种压力的相互关系。

2、掌握某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测定方法,并计算风量。

二、实验内容(一)点压力测定1、首先熟悉管网系统的风流方向,观看皮托管是否正对风流并量管道中心位置。

了解胶皮管与U 形水柱计的接头是否正确,明确每台U 形水柱计测哪一种压力。

(压入式与抽出式通风系统的测压布置如图1所示)图12、点压力测定全都检查无误并明确管网系统的布置方式,此时可开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压、速压同时读出,填入表格,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并填入表格。

3、验证就相对压力而言:抽出式 速静全h h h -=压入式 速静全h h h +=就绝对压力而言:速静全=P P P +注:压入式通风: 6.13全全=h P P a +6.13静静=h P P a +6.13速速=h P抽出式通风: 6.13全全-=h P P a6.13静静-=h P P a6.13速速=h P线路法测风 定点法测风图2(二)断面平均风速测定为了测得平均风速,可采用线路法或定点法(图2)。

根据测风员的站立姿势不同分为迎面法和侧身法两种。

迎面法需将测得的真风速乘以 1.14的校正系数。

侧身法校正系数K 由下式计算:SS -K 4.0 式中 S ——测风站的断面积,m 2;0.4——测风员阻挡风流的面积,m2。

三、仪器设备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皮托管、U形水柱计、空盒气压计、风表、秒表。

1、U形水柱计:U形水柱计如图3所示,它是由一根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弯成U型水柱。

并在其中装入蒸馏水,在U形管中间有一刻度尺所组成,其测压原理是:在测压前U形管两端的水面处于水平位置,当一端加入较大的压力时,此端液面下降,另一端液面上升,此时两端液面的距图 3离若为L毫米时,就表明水柱计的两端压力差为L毫米水柱。

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是新型煤矿通风系统中重要的步骤。

煤矿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提高采煤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法则和试验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成为煤矿通风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

优化设计能够通过调整通风设备的布置、风机功率和方向等参数来改善通风效果。

而仿真分析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气流分布、浓度分布、温度分布等信息,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首先,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在新型煤矿通风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传统的煤矿通风系统往往存在通风不均匀、浪费能源等问题,而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模拟和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来改善这些问题。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这些工作可以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减少矿工的职业病和事故风险。

其次,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的方法多样。

在优化设计中,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佳的通风系统参数。

比如,可以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来模拟复杂的通风系统,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善气流分布和浓度分布。

仿真分析中,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场景模拟,比如Fluent、ANSYS等。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获取通风系统关键参数的实时数据,为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最后,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通过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煤矿的通风系统是复杂的动态系统,通过模拟和调整各个参数,可以使得气流分布更加均匀,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优化设计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降低风机功率、改善煤矿瓦斯抽放效果等措施,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是提高矿工工作环境、提高采煤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实验五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反风演习

实验五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反风演习

河北联合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报告分组:第一组班级:10采矿一班姓名:赵盼学号:201005050109教师:张嘉勇本组成员:赵盼,李立飞,苏东良张世安,张强修2013年5月一、实验目的及内容熟练掌握采煤工作面通风路线;掘进工作面通风路线;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掌握风门调节风量方法;矿井反风演习内容。

二、实验方法及仪器1.实验方法通过毕托管测定巷道全压,动压和静压。

通过调节风门实现矿井反风并测定反风风量。

该实验每台设备一组学生,每组4人,用2,3测点。

2.每组仪器矿井通风实验模拟装置一台;YYT-2000斜管压力计1台;皮托管2支;胶管3支。

3.实验步骤(1)将仪器调平、调零。

选择倾斜系数(YYT )。

(2)皮托管头与风管中线重合,全压孔朝向风流。

(3)用胶管连接仪器与皮托管。

(4)开动风机,读取测定点全压、动压和静压。

(5)连接胶管,读取测定段静压差。

(6)通过调节风门,使风流反向,重新测定该点的动压。

(7)设计矿井反风流程及注意事项。

4. 实验要点每台设备一组学生,统一指挥,要互相配合。

三、计算公式(1)测定段摩擦阻力m h ,水柱。

()()r Z r Z r g V r g V p p h m 3223223222-+⎪⎪⎭⎫ ⎝⎛-+-=由于2,3两断面面积相等,平均动压相等,因此上式中第二项为零,又2,3两点处同一水平,第三项也等于零;所以(32p p -)实际上就等于m h 。

(2)风管风量见实验数据表1。

(3)计算摩擦风阻m h2Q h R mm =式中m h ——测定段摩擦阻力,帕; Q ——风管风量,米3/秒。

(4)摩擦阻力系数αL p S R m ⋅=3α式中 α——风管摩擦阻力系数,牛·秒2/米4;m R ——风管摩擦风阻牛·秒2/米8; P ——风管周界(P =0.5米); L ——测定段风管长度(L=1米); S ——风管有效断面积(S=0.018米2)。

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随着矿井的日益深入和扩大规模,安全问题成为矿井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挑战。

在这些挑战中,盲巷矿井的通风系统是一个关键因素。

盲巷矿井指的是只有一条进入和出口的矿井,由于缺乏氧气和通风,盲巷矿井容易产生有害气体积聚和煤尘爆炸等危险。

因此,对盲巷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是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1. 确定通风需求:首先,需要根据矿井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煤层特性、矿井深度和开采工艺等因素,确定矿井通风所需的空气流量、风速和风压等参数。

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2. 设计通风网络:在确定通风需求后,需要设计整个矿井通风网络的布局和结构。

这包括确定主风井和副风井的位置、大小和通风管道的布置等。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网络,可以实现空气的均匀流动和有序排放。

3. 优化通风设备:通风设备是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部件。

在优化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风机、排风机、风门和防爆设备等,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和数量,从而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4. 优化通风管道:通风管道是通风系统的血管,对通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减少管道阻力和压损。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支撑和连接装置,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5. 优化控制策略:合理的通风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采用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实时监测和调节通风系统的参数,以适应矿井内部环境的变化。

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效和安全性。

二、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分析1. 建立仿真模型:在进行仿真分析前,需要建立盲巷矿井通风系统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盲巷矿井的地理特征、通风设备、通风管道和工作面等要素。

通过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真实的通风情况。

2. 仿真参数设置:在仿真分析中,需要设置合理的参数来模拟不同的通风工况。

这些参数包括通风流量、风速、煤尘浓度、有害气体含量等。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实验仪器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实验仪器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一实验项目与内容1 矿井空气参数的测定及风表校正该实验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测定矿井空气的温度、风速、湿度、卡他度等参数,要求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方法。

2 空气成分及有害气体测定该实验主要测定氧气、CO、H2S、CO2等气体的浓度,熟悉相关仪器,掌握常见气体的测定方法。

3 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模拟实验该实验要求了解矿井生产系统、通风系统等基本构成。

4 风流点压力测定及通风阻力测定该实验要求测定管道中的风流动压、静压和全压,掌握风流点压力的测定方法,验证风流点压力的相互关系;测定通风巷道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并计算其风阻值和阻力系数。

要求掌握巷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风阻和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

5 风机性能测定该实验要求测定风机在不同工况点下运转的通风参数、电参数和环境参数,计算绘制出被测通风机的Q--H、Q--N和效率曲线;要求熟悉通风机性能测定的方法和相关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过程。

6 瓦斯浓度测定及瓦斯爆炸演示该实验进行瓦斯爆炸演示和浓度测定,要求熟悉瓦斯测定仪表、瓦斯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1 矿井空气参数的测定及风表校正主要仪器设备有:人工气候箱、气候测定仪、便携数字温湿仪、多功能风速仪、矿用通风参数检测仪、干湿球温度计、卡他温度计、微、中、高速风表等。

2 空气成分及有害气体测定主要仪器设备有:气体发生器及配气装置、有害气体检验仪、多用途气体传感器、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管、气体检定器、氡气检测仪、气相色谱仪等。

3 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模拟实验主要仪器设备有: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

4 风流点压力测定及通风阻力测定主要仪器设备有:矿井通风综合实验装置、风表、皮托管、U型压差计、倾斜压差计、气压计、压差传感器、空气密度测算装置。

5 风机性能测定主要仪器设备有: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矿井通风综合实验装置、风机性能测定仪、电参数和环境参数测定仪等。

6 瓦斯浓度测定及瓦斯爆炸演示主要仪器设备有:标准气体配器装置、瓦斯爆炸实验装置、便携瓦斯检测仪、光学瓦斯鉴定器及校验仪等。

常村煤矿通风系统仿真研究

常村煤矿通风系统仿真研究
通风 系统 普 查 数 据 是 仿 真 系统 运 行 的 基 础参 数 , 真 系统 的数 据 录入 主要包括 : 道 、 点 、 仿 巷 节 构筑 物 、 机 。其 中 : 风 巷道 主要 数据包 含长 度 、 试风量 、 测 百米 风阻 、 面积 、 周长 、 支护 形式 等 , 点数据 包含节 节 点名称 、 点标 高 等 , 节 构筑 物 数 据 包含 构 筑 物 名称 、
总 第 13期 4
d i 1 . 9 9 ji n 10 2 9 .0 . 7 0 4 o :0 3 6 / .s . 0 5— 7 8 2 1 0 . 3 s 1
常村煤 矿 通 风 系统 仿 真研 究
王 坤
( 安 环 能股 份 公 司 常村 煤 矿 ,山西 长 治 潞 摘 0 60 ) 4 12
化管 理
1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简介
矿井 通风仿 真 系 统 ( V S 是 高 瓦斯 矿 井 “ M S) 以
风定 产 ” 最有 效 的决 策 支 持 系统 。MV S最 大 特 点 S 在 于 通 风 网 络 拓 扑 关 系 自动 建 立 和 维 护 技 术 , MV S 用 于煤 矿 及 非 煤 矿 井 的 矿 井 通 风 日常 管 S适 理 、 风 系统整体 或 局 部 优 化 改 造 、 井通 风 设 计 。 通 矿 能够 方便 解决矿 井 通 风 阻力 过 大 、 风 困难 等通 风 配
3 矿 井 通 风 阻 力 测 定
通 风 系统 阻力测 试采 用气压 计 法和倾斜 压差 计 法两种 方 法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同 时 进 行 , 进 风 井 从
口 、 下大 巷 、 区 上 下 山 、 作 面 、 回 风 巷 到 风 井 采 工 总 井, 除一些 联络巷 、 掘进 面外 , 常 村 矿所 有 的巷 道 对 进行 了全 面系统 的 、 细 的测试 , 测试 _4 0个 测 详 共 r 3

《2024年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流场仿真分析研究》范文

《2024年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流场仿真分析研究》范文

《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流场仿真分析研究》篇一一、引言矿用对旋轴流风机是矿山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矿井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及流场特性,本文将通过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流场仿真分析进行研究,以期为风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二、矿用对旋轴流风机概述矿用对旋轴流风机是一种采用双进风、双出风设计的通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气流,从而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

该类风机具有结构紧凑、风量大、噪音低等优点,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流场仿真分析方法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进行流场仿真分析。

CFD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技术对流体流动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对风机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可以获得风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关键参数,从而为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四、仿真分析过程及结果1. 模型建立:根据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实际结构,建立三维模型。

模型应包括叶轮、机壳、进风口和出风口等部分。

2. 网格划分:将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便于进行数值计算。

网格的划分应尽可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均匀性。

3. 边界条件设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边界条件,包括进出口风速、压力等参数。

4. 数值计算:采用CFD方法进行数值计算,获得风机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关键参数。

5. 结果分析: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风机的流场特性,包括气流在叶轮上的分布情况、压力变化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工作数据的对比,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流场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矿用对旋轴流风机内部流场具有明显的三维特性,气流在叶轮上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风机的性能。

2. 通过对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风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损失情况,为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工作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矿井通风是确保矿井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矿井通风仿真系统作为辅助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

可视化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展开讨论,旨在提高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早期的矿井通风仿真系统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和模拟软件,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直观地呈现矿井通风状况、难以实现实时监测与预测等。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可视化成为可能。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可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视化效果不佳、实时性不足、缺乏交互性等。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良好可视化效果、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帮助矿井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矿井通风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通过在矿井实地布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矿井现场的实时数据,包括风速、风量、气体浓度等。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与矿井通风相关的特征数据,为后续的可视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可视化:采用新型的可视化技术,如3D建模、虚拟现实、图形化界面等,将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同时,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和预测,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实时可视化方法。

该方法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矿井通风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和报告,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矿井通风状况。

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可视化效果良好:采用3D建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矿井通风状况,使管理人员更加容易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情况。

煤矿矿井通风与空气流动的仿真分析

煤矿矿井通风与空气流动的仿真分析

煤矿矿井通风与空气流动的仿真分析煤矿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矿工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空气流动情况,仿真分析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1. 引言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是为了保证矿井内矿工的生命安全和提高产能而设计的。

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的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从而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矿工的健康。

2. 通风与空气流动的重要性通风系统对于矿井内气体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优化,可以降低矿井内的湿度、温度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

3. 仿真模型建立为了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分析通风流动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来描述矿井内的气体流动。

计算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和计算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4.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物理现象进行抽象和数学化的表达。

通过分析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方程,可以建立描述矿井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

5. 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的工具。

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通风系统运行情况,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6. 仿真分析借助于仿真模型,我们可以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改变不同参数和边界条件,我们可以研究通风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并评估其对矿工安全和矿井生产的影响。

7. 结果和讨论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工况下的通风效果和空气流动情况。

根据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评估现有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改进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通风效果。

8. 应用前景煤矿矿井通风与空气流动的仿真分析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利用仿真分析方法,可以预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从而提高矿工的安全性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一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一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一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一、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1、系统需基于真三维可视化通风仿真图形管理平台,建立的三维通风网络图形真实反映巷道空间关系,任意通风网络节点由三维坐标(X,Y,Z)进行控制,节点坐标调整方便,系统需兼容AutoCAD图形数据,可直接导入AutoCAD图形文件自动生成基础通风网络拓扑图形,同时可将建立好的三维通风立体图形直接输出为AutoCAD图形文件。

2、系统需包含完善的通风网络解算数据库,通风网络数据库所建立的巷道属性包括:编号、名称、风量、风速、空气密度、巷道长度、断面面积、断面周长、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风阻、阻力、相对全压、相对静压、绝对压力、速度压力、三维坐标、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围岩温度等。

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型和通风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一一对应,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后,三维通风仿真模型和通风网络数据库需相应动态变化。

3、系统需基于高效、成熟的通风网络解算算法,解算算法最大支持的通风网络分支数大于10,000条,单次解算时间小于3秒,基本实现实时解算,解算精度用户可控制。

三维通风立体图形拓扑结构或参数变化后,系统可自动识别通风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实时进行网络解算,并显示最新的通风网络分析参数。

4、在三维通风立体图形上动态显示风流方向和相关通风参数,动态显示的风流方向和风流速度真实反映井下巷道风流关系。

具备可视化展现方法将某一数据项中特定区间数据突出展现功能,方便通风技术人员发现通风系统的薄弱环节或超限数据。

5、系统需具备多窗口并行计算功能,可基于多窗口对三维通风网络模型不同方位同步进行浏览,便于同步观察通风系统某一分支调整对其他关键分支巷道的参数影响。

6、系统需具备完善的常用摩擦阻力系数表和主流风机数据库,数据库可任意扩充;可在风网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自动进行风机选型和风机运行工况点分析。

7、系统需支持自然分风解算和强制分风解算,可对任意风路固定风量、固定风压,实现风流按需分配解算和通风系统动态仿真模拟。

范各庄矿超复杂通风系统仿真研究与应用

范各庄矿超复杂通风系统仿真研究与应用
1 2范 各 庄 矿 主 要 通 风 问 题 .
目前 于 范各 庄 矿通 风方 面 的主 要 问题 有如 下四方面 内容 :
2 矿井 通风阻 力测定 、 从 20 0 7年 7月开始 , 过 1 多 月的努力 , 经 个 全 面完 成 了前 期调 研 、 风 系 统普 查 、 风 系统 阻力 通 通 测试 等一 系列任 务, 达到 了预期 目标。共 采集数据 10 6 0多 组, 计算 出各井 巷的 风阻 值 , 以及 各主 要 井 巷 的实际 风量 、 风速 。 为下 一步建 立矿 井通 风仿真 系统 提供 了准确翔 实的基础 数据 。 3 范各 庄矿仿真 系统 的构建 、 31 . 仿真 系统 的创建 在 A tC uo AD系统下 , 矿 井 的 通 风 系统 图进 对 行描 绘 。描 绘完 成后保存 为 D XF文 件类 型。 然后 利 用 MV S . 件 , D F文 件 生 成 仿 真 系统 S 3 0软 将 X 图, 仿真 系统 如 l 1 示。 所
决。
第一 、 风 网络复 杂 , 通 全矿 井 共有 4个开 采 水 平 。1 6 9 4年 建 成 投 产 , 采 时 间 较 长 , 道 数 量 开 巷 多, 达到 10 3 0多 条, 对 国 内的其 他 矿井 , 各 庄 相 范 矿 为巷道 数 量 最 多 的矿 井 之 一, 风 系 统 比较 复 通 杂。 第二 、 由于通 风 网络 复 杂, 分 巷道 的风 量较 部 小, 风速较 低, 对于 粉尘和 瓦斯 的治理不 利。 第三 、 局部地段 巷道变 形严重 。有些 巷道积 水 太 多, 使局部风阻 过大 。 致
通风 问题往 往 是 导致 瓦 斯爆 炸 、 灾发 生 、 火 矿 尘产生 的直接或 间 接 诱 因, 同时 又是 防 治瓦 斯 、 火 灾、 粉尘 灾害 的最常用 、 最直接 、 最有 效的手段 。对 矿井通 风 系统 的合理性 、 可靠性 、 定性 、 全性 进 稳 安 行科学 、 综合评 价对保 证煤矿 安全生 产具有 重要意

矿井通风与安全虚拟实验

矿井通风与安全虚拟实验

实验名称矿内空气中甲烷浓度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矿井下普遍使用AQG-1型光干涉式瓦斯检定器测CH4的浓度,它的外形和内部构造见本书图7-5。

检定器根据光干涉原理制成,它的关学原理如图7-5所示。

灯泡1发出的一束白光,经光栅2和透镜3变成一束平行光射到平行平面镜4后,分成两束光线。

其中一束自平面镜的a点反射,经右空气室,大三棱镜和左空气室回到平行平面镜,再经镜底反射镜面的b点,另一束在a点折射进入镜底后反射出来,往返经过瓦斯室也回到平面镜,于b点反射后与第一束光一同进入三棱镜6再经90度反射进入望远镜。

这两束光由于光程差(光程为光线通过的路程和所遇过的介质的折射率的乘积),在透镜7的焦点平面上就白色光特有的干涉条纹(通常称“光谱”)条纹中有两条黑纹和若干条彩纹。

光通过气体介质的折射率与气体密度有关,如果以空气和瓦斯室都充满新鲜空气时干涉条纹的位置为基准(即为零点),当含CH4的空气进入瓦斯室时由于气体密度的变化,光程也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干涉条件产生位移,位移量的大小与CH4浓度的高低成线性关系。

所以根据干涉条纹中任一条纹(通常为黑色条纹)的移动距离的大小,就能直接测出空气中的CH4浓度。

仪器的使用方法:人工读数仪器使用前要进行下列准备:(1)充填吸收剂水分吸收管中装入氯化钙(或硅胶),二氧化碳吸收管中装入石灰,吸收剂颗粒过大不能充分起吸收作用,过小则阻塞气路,吸收管两端填以脱脂棉,以免煤尘及吸收剂进入仪器内部,吸收剂变质时应及时更换。

(2)气密性检查,堵住进气口,用手捏扁吸气球,然后放松,球体不起表明仪器不漏气,放开进气口,球体即膨起,表明气路畅通可以使用。

(3)光路系统检查,装好电池后,按下光源电门8,由目镜观察并转动目镜筒,调整到分划板刻度清晰时,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可转动光源电门7,由微读数观测窗看微读数电源是否接通。

CH4浓度测定:首先,在新鲜风流中对零:按压微读数电门7,逆时针转动微调螺旋3,将微读数调到零点,捏放橡皮球5~6次,使瓦斯室内充满新鲜空气,按压下光源电门8,由目镜观察干涉条纹的同时,转动主调螺旋2,使条纹中的某一黑线正对分划板的零点,盖紧主调螺旋盖15,就可以进行测定了。

基于多相流的矿井通风仿真模型的研究

基于多相流的矿井通风仿真模型的研究

基于多相流的矿井通风仿真模型的研究摘要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建立矿井工作面三维数学模型,以及对矿井通风网路中多相流风流和热交换进行模拟。

简化壁温分布,瓦斯和蒸汽也在本篇论文中论及到。

本模型考虑到了各相耦合效应,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可以表述某相根据另一相而发生的变化。

本论文对干燥空气和多相流空气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

另外,本论文论述了对模拟矿井通风系统及保证其高效运行的一种有效工具。

关键词:多相;简单算术;耦合随着不断向深部发展,以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着高温、高湿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矿工的健康,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目前,热危害已经成为煤矿重大灾难之一。

近年来,随着高速计算机和高效计算方法的出现,通过建立多相和多维矿井通风系统模型,模拟工作面空气状态及其两个连接通道以及更准确地分析多相流耦合机理。

通过应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 )技术的多相耦合模型,取得了多项成果,国内很多文献已详细描述矿井,然而,很少提及矿井模型。

在本篇论文中,建立了考虑到持续相(矿井中的干燥空气)和晶相(蒸汽)的数学模型,并且研究了耦合过程,同时对国内一些矿井的通风系统形势进行了模拟。

1.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工作面的情况,建立三维模型。

模型的建立考虑到了稳定条件下,气相和液相多种性质变量守恒。

1.1.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0v x mj m j t m =∂∂+∂∂ρρ动量方程:液相:()()S v f F x x p v v x v gi gi g gji ji g gi gj g j gi g t +++∂∂+∂∂-=∂∂+∂∂ρτρρ 晶相:和pji τ分别表示液相和晶相粘应力张量,gi F 和pi F 分别表示液相和式中,晶相体积应力,f 表示晶相施于液体的阻力,减号表示力的方向与液体所受力方向相反。

1.2.湍流模型通过湍流参数模型,计算出气相(持续相)的湍流粘度。

本篇论文运用了RNG κ-ε模型。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阻力测定及数据处理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的阻力测定及数据处理
5 数据整理和计算
井下测试原始数据处理过程中 ,按下式计算各 参数 :
(1)空气密度 ρ。 ρ= 0. 003 484 ( p - 0. 377 9Φp s) / T, kg /m3 式中 p———大气压力 , 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 , T = 273. 15 + t, K; ps ———温度为 t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 Pa; Φ ———相对湿度 , %。 (2)通风构筑物等效风阻值 。见表 1。 ( 3 )井下测点处的大气压的值及巷道空气密度 (精密气压计读数 972. 2 Pa,见表 2。 (4)巷道的百米摩擦风阻的计算 。通过测量巷 道的阻力和长度以及通过风量 ,计算出巷道的百米 摩擦风阻 。见表 3。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普查 、 测试 、数据处理后 ,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定性 、定量 的分析 ,使矿井通风系统得到优化 ,实现矿井主要通 风机的最优运转 ,指导矿井通风系统调整 ,发现和解 决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消除潜在隐患 ,满足安 全生产确定最优方案 。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 科学系统的管理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数据处理是 通风系统仿真的基础工作 。
(2)改造后采区行车风门减少 7 道 ,辅助运输 及采区升入井人员处在新鲜风流中 ,增强了采区抗 灾能力应变能力 ,也增加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
(3)新型节能通风机 BDK - 10 - №28 在使用 阶段 ,运转平稳 ,噪声小 ,风量通过调整叶轮的叶片 角度很容易进行调节风量 ,调节能力大 ,反风方便 , 反风效率高 ,反风效率能达到 80%。 6. 3 通风改造后经济效果
式 ,断面大小 ,选取阻力测定段巷道 ,将测定段的阻
力转化为百米风阻 。
根据能量方程 ,可得两断面间通风阻力 的测算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

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本科实验指导书-lzl注新版本科实验实验一 风流点压力和平均风速的测定 实验二 摩擦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三 掘进通风技术测定实验四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组装与测试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房间:能源111一、实验目的1、验证速静全速静全,p p p h h h ±=±=,以巩固在不同的通风方式下三种压力的相互关系。

2、掌握某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测定方法,并计算风量。

二、实验内容(一)点压力测定1、首先熟悉管网系统的风流方向,观看皮托管是否正对风流并量管道中心位置。

了解胶皮管与U 形水柱计的接头是否正确,明确每台U 形水柱计测哪一种压力。

(压入式与抽出式通风系统的测压布置如图1所示)图12、点压力测定全都检查无误并明确管网系统的布置方式,此时可开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压、速压同时读出,填入表格,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并填入表格。

3、验证 就相对压力而言:抽出式 速静全h h h -= 压入式 速静全h h h += 就绝对压力而言:速静全=P P P +注:压入式通风:6.13全全=h P P a +6.13静静=h P P a +6.13速速=h P 抽出式通风:6.13全全-=h P P a6.13静静-=h P P a6.13速速=h P线路法测风 定点法测风图2(二)断面平均风速测定为了测得平均风速,可采用线路法或定点法(图2)。

根据测风员的站立姿势不同分为迎面法和侧身法两种。

迎面法需将测得的真风速乘以1.14的校正系数。

侧身法校正系数K 由下式计算:SS -K 4.0式中 S ——测风站的断面积,m 2; 0.4——测风员阻挡风流的面积,m 2。

三、仪器设备矿山通风安全仿真实验系统、皮托管、U 形水柱计、空盒气压计、风表、秒表。

1、U 形水柱计:U 形水柱计如图3所示,它是由一根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弯成U 型水柱。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简介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简介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简介1.项目简介1.1通风系统主要功能1.1.1日常通风系统改造仿真功能●新掘巷道贯通仿真;●巷道打密闭报废仿真;●巷道清理、扩帮等断面积变化仿真;●工作面推进巷道长度变化仿真;●风门位置、风窗调节量仿真;●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仿真:●采区风量调整仿真;●新采区贯通仿真;●主要进回风巷调整仿真;●新掘进风井、回风井仿真;●主要通风机更换仿真;●通风系统反风仿真。

1.1.2通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通风系统风流温度预测分析●地面主扇选型与多风机联合运转分析;●矿井自然风压分析;●矿井功耗分析;●通风系统调节位置与调节量分析与评价;●巷道风速分布与评价;●矿井需风量分析与评价;●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通风系统灵敏性分析;●通风系统最大通风能力分析;●井下空气成分、温度、湿度分析与评价;●矿井分区通风分析与评价;以上各项分析评价均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分析评价报告。

2.技术创新点其中拓扑关系自动建立与管理(正是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发,使得通风仿真系统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基于最小调节功耗的网络优化调节通路法、角联自动识别、含有单向回路的网络解算、多级机站通风仿真等成果在国际上是独创的。

3.已推广应用仿真系统已在辽宁铁煤集团、沈煤集团、阜矿集团;吉林通化矿业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双鸭山煤业集团;河北开滦精煤公司;河南永煤公司;山西晋煤集团、同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甘肃金川公司等集团公司40余个矿井进行了项目推广,解决了一系列现场实际问题。

4.经济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管理思维和理念,提高了煤炭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为制定矿井救灾决策系统、救灾决策系统预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手段,节约宝贵的救灾时间;利用其反风演习功能制定矿井主要通风机反风情况下井下人员及通风系统管理方案;通过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在全国特别是辽宁省煤矿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其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拓扑关系自动建立与管理、基于最小调节功耗的网络优化调节通路法、角联自动识别、含有单向回路的网络解算、多级机站通风仿真等成果在国际上是独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通风仿真系统试验
1 前言
范各庄矿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1958年开始兴建,1964年10月21日建成投产,现矿井生产能力达到了320万吨。

该矿12煤层和9煤层为二类自燃发火煤层,其它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发火煤层,确定12煤层的自燃发火期为11个月。

该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及单翼对角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现有四个通风水平,即-121水平、-310水平、-490水平、-620水平,有三个进风井,即中央副井、新综合井、毕各庄进风井,其中中央副井进风量为99.8m3/s,新综合井进风量为199.75m3/s,毕各庄进风井进风量为30.25 m3/s, 总进风量为329.8 m3/s。

有两个回风井,即中央风井和毕各庄对角风井,总排风量为106.8 m3/s,工作负压2150Pa。

对角风井总排风量为238.4 m3/s,工作负压为2450Pa,矿井总排风量达345.2m3/s,矿井有效风量率为86.87%。

主要通风机的反风方法是利用反风道进行反风。

范各庄矿业分公司采面通风系统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

2 MVSS3.0通风仿真系统简介
MVSS3.0采用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模型、算法、程序设计原理,形成一套完整、可靠、实用、先进的矿井通风仿真技术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2.1 MVSS
3.0的网络拓扑关系自动生成技术无需对网络进行编号,只要有连通图,即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关系。

2.2 解决了含有单向回路的通风网络算法问题,使得有循环风的网络解算及平衡图绘制成为可能。

2.3 实现了固定半割集下的通风网络按需分风,为矿井优化设计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4 基于最小调节功耗的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的通路法。

通常采用的回路法在余支上调节,无法保证其调节位置不在最大阻力路线上,可能在最大阻力路线的分支上设调节,这就导致了解算后矿井通风阻力增大,各调节设施(风门、风窗)的调节阻力增大,无用功耗增加,造成通风能量浪费。

本项目采用通路法调节,在各分支都满足用风量要求的前提下,求出矿井通风网络的所有通路,采用增阻法调节时,以最大阻力路线的通路阻力为基准,在其他通路的分支上,可选择分支增加阻力调节,能保证整个通风网络的调解量为最小。

2.5 通风网络调节节点法。

该方法的创立,使仿真系统调试,反演井巷风阻系数成为可能。

3 MVSS3.0通风仿真系统试验对比应用
为检验该系统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了局部系统对照试验和全矿井反风试验对比分析。

3.1 通风仿真系统局部系统对照试验
模拟取消毕各庄进风井的进风巷风门,得出矿井通风阻力下降
100~150Pa,风量增加20m3/s,1501大巷风流方向改变。

现场将毕各庄进风井的进风巷风门全部敞开,测得毕各庄风井的主要通风机房通风阻力下降140Pa,毕各庄故井总回风巷风量增加20m3/s,1501大巷的风流方向改为向北流动,进入南四石门,补充二水平进风。

对比分析模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差误差不大,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2 矿井反风试验对比分析
2010年10月5日,对矿井进行了反风演习,采用中央1000KW 主要通风机处于常开状态,对角1200KW主要通风机单独反风,即区域性反风方式,反风方法为反风道反风。

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对区域性反风进行了模拟计算,即将中央1000KW主要通风机处于常开状态,对角1200KW主要通风机单独反风的模拟计算,把主要通风巷道的数据通过计算与反风现场测风员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如下:表1 矿井反风试验数据对比表
序号测量地点反风演习前反风演习时实测数据通风仿真系统模拟数据
风流方向风量(m3/s)风流方向风量(m3/s)风流方向风量(m3/s)
1 中央风井上106.58 上21.43 上20.88
2 毕各庄风井上245.59 下231.2
3 下233.46
3 付井下103.63 上75.8 上74.23
4 新井下228.04 上55.8 上53.24
5 毕各庄进风井下20.5 上23.52 上22.12
6 一水平北翼总回南36.76 南3.04 南2.85
7 一水平南翼总回北33.67 北23.27 北21.37
8 1023上山总回上36.15 上8.09 上7.86
9 3010皮带下29.67 上15.26 上14.23
10 2500石门以北大巷南42.01 北10.07 北9.63
11 2500石门以南大巷北4.37 南3.72 南 3.58
12 2500石门里42.05 外11.29 外10.52
13 3523下山上14.45 下15.86 下13.36
14 1503回风巷南23.97 北23.27 北22.24
15 1505回风巷南40.57 北47.28 北46.06
16 2531上山上101.28 下81.1 下80.55
17 2537上山上53.86 下58.12 下56.12
18 毕回风巷北19.23 南21.46 南20.22
19 北翼大巷里25.9 外6.39 外 5.89
20 209人车场北7.65 北4.02 北 3.98
21 2190运道上8.9 上3.95 上3.66
22 2301甲大巷南51.53 北38.84 北38.24
23 2301乙大巷南39.23 北30.21 北27.31
24 2101甲大巷南31.88 北20.4 北18.72
25 2101乙大巷南31.6 北22.5 北20.14
26 300正石门南30.52 北15.3 北12.38
27 300付石门南45.69 北20.02 北18.22
表1显示矿井通风仿真系统模拟出的数据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系统对一些因素进行了简化,但总体上来看,能够反映矿井反风时风流方向的变化及及反风风量的变化。

5 结论
5.1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能够较好的指导实际生产工作,能够较准确的反映井下通风系统。

5.2 当井下通风巷道发生改变时,能够通过矿井通风仿真系统提前预知结果,也可以当风压和风量突然变化较大时,用仿真系统分析出某个主要巷道发生坍塌堵冒或某个主要通风设施损坏。

还可预知某个回采工作面在开掘前的风量,也可以通过通风仿真系统的提示,而向矿领导提出某通风巷道需要套修,或有必要再开掘一定的通风巷道,所以通风仿真系统,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5.3 该系统能够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井下各个采区的通风安全和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供风量和其他生产环节的能力相适应,即能为合理组织生产提供条件。

5.4 通风合理调整井下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简单、串联风路少,通风设施布置合理、坚固可靠,已采区及其报废的巷道密闭严密,有利于防止自燃发火和防尘,并能对矿井及工作面的风流实行连续监测,抗灾能力强。

参考文献:
[1]黄元平.矿井通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梁国喜.范各庄矿超复杂通风系统仿真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6:83~86.
[3]刘剑.流体网络理论[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