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外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欢迎参考~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原文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原文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 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xiá),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ó)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多为直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遗忘了路程有多远。

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其它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漂亮,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特别惊诧。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终点。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渔人就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口,洞里隐模糊约似乎有光亮。

渔人就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

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变得开阔光明。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敞,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桑园竹林这类。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能够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桃花源记》【原文】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词句释义《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词句释义《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词句释义《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词:穷:尽。

翻译: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树林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词:属: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词:交通:交错相通。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解词:要:同邀,邀请。

翻译: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解词: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处处志之。

解词:志:做标志。

11、欣然规往。

解词:规:计划。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词:寻:不久;津:渡口。

初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和原文

初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和原文

初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和原文【本节导读:】这篇关于初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和原文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您在生活、学习更上一个新台阶,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桃花源记东晋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东晋文言文翻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一日,沿溪而行,忘却路程之远近。

忽见一片桃花林,两岸绵延数百步,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对此景象甚感奇异。

于是继续前行,想要探究这片林子的尽头。

林子尽头是水源,那里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口似乎透着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小洞口进去。

起初非常狭窄,仅能容身。

再行数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林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之声此起彼伏。

村民们来来往往耕作,男女服饰与外界无异,头发花白或未束发的小孩子都快乐地自得其乐。

村民们见到渔人,都感到非常惊讶,询问他来自何方。

渔人详细回答后,村民们便邀请他回家,摆酒杀鸡款待他。

村中的人们听说有这个人,都来询问。

他们自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外出,与外界隔绝。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渔人一一向他们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村民们听了都感到惋惜。

其他人也纷纷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款待他。

文言文初二《桃花源记》原文翻译与注释

文言文初二《桃花源记》原文翻译与注释

文言文初二《桃花源记》原文翻译与注释自己整理的文言文初二《桃花源记》原文翻译与注释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翻译东晋元年,武陵有一人以捕鱼为生。

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距离。

突然,我遇到了一片桃林。

小溪两边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

花草清新美丽,地上还有许多落花。

渔民对此非常惊讶。

他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森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

渔夫发现一座小山上有一个小洞,这个洞看起来有点亮。

(渔夫)弃船从洞里进去。

起初,山洞很窄,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在渔夫的眼前,是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等植物。

田间小路交叉,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

来来去去种地干活的人,男女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老人和孩子玩得很开心。

当村里的人看到渔夫时,他们非常惊讶,问他来自哪里。

(渔夫)详细回答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村民们邀请渔夫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给他做饭。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争,把妻儿和邻居都领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断绝了和桃花源外的人的联系。

这里的人问是什么朝代,连汉朝都不知道,更别说魏晋了。

渔夫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所知道的一切。

听完之后都是感叹和后悔。

剩下的人把渔夫请到自己家里,拿出酒菜招待他。

住了几天后,渔夫向村民们告别。

村里的人跟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跟桃花源外的人说。

”渔夫出来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船,来的时候沿着这条路往回走,到处都是标记。

他去了县城,去拜访太守,并讲述了这个故事。

太守立即派人跟踪他,寻找他以前留下的痕迹,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南阳有一位贵人,名叫刘子骥。

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打算去桃花源。

但是没有实现,很快就病死了。

后来,桃花源就没有游客了。

给…作注解太原:东晋孝武皇帝的年号(376-396)武陵:县名,今湖南省常德市。

职业:拿.以此为生.是:as。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译文赏析《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出自文言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桃花源记》全部注释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章,与白话文相对。

“文言文”包含策、曲、骈文等多种文体,其主要特征是:言文分离、音律工整、注重典故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全部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词类活用)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然,……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桃花源记翻译文言文

桃花源记翻译文言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他沿着溪流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突然遇到了一片桃花林,两岸数百步之内,没有其他树木,花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他继续前行,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尽头是水源,于是他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好像有光亮。

于是他放下船,从洞口进去。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

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等。

田间小路交错,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种植庄稼,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和外界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

他们见到渔人,非常惊讶,询问他来自何处。

渔人详细回答了他们。

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设宴款待,杀鸡做饭。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

他们自称是祖先在秦朝末年躲避战乱,带领妻子和村民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外出,与外界隔绝。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时期了。

渔人把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不已。

其他人也邀请渔人到家中,拿出酒食款待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
曲突徙薪
原文: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⑴过:拜访.⑵傍:同“旁”,旁边.⑶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⑷嘿(m 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⑸息:同“熄”,灭.⑹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烧.⑺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⑻乡(xià 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⑼寤:同“悟”,醒悟,觉悟.
译文: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二)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翻译: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开心的样子,人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过去住,难够容留他吗?”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亨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打算给你一些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杨谢了他答应了.又告诫说:”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将近夜晚,与老人一起出来.
(三)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xiu)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二、翻译: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

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便在药师寺住宿。

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过了两夜,我就沿着小溪,从山的东侧出来。

淌过溪水,这里四面被大山环绕。

远望,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流到山谷中的,大概就是山涧中的水流。

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优美。

想要问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亭子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

三、点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五)一、原文: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二、翻译: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

刚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非常浓密,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凡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劳作;比起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劳作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多了。

有时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给担粪给园子施肥,女人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子中间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株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鸣狗叫。

我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中的万物都怡然自得,我惭愧自己远不如它们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