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几项问题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0aa42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6.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一、引言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中存在着诸多表达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涉及到语言层面,更关乎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二、译语的选择在进行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时,译语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同一现象、概念或者事物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背景信息,进行合适的选择。
藏汉语言中有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称为“格萨尔”,而汉语中并没有完全相对应的概念。
翻译者在翻译这类文学作品时,需要考虑如何向汉语读者介绍和解释这一概念,以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藏族文学的独特魅力。
同样的,在涉及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的表达中,译语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些方面的文化现象和概念,在藏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可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需要翻译人员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调整。
三、语法和句式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语法和句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这就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法不匹配、句式不协调等问题。
在藏语中,修饰成份通常位于被修饰成份的前面,而在汉语中则通常是相反的。
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换,以使得目标语言的表达更加贴近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在句式方面,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句式结构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使得目标语言的表达更加贴近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四、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往往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现象和概念通常会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如何将源语言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和历史元素,有效地转化为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和历史元素。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a5b2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f.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翻译是语言交流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常被用于跨语言、跨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我国,藏汉翻译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
随着藏汉两族之间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的愈加频繁,翻译工作逐渐成为两族之间的桥梁。
但是,由于藏汉两族之间语言文化的不同,藏汉翻译中常常存在很多表达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双方的交流效果,更会导致一系列文化误解和沟通障碍,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一、语义失真语义失真是藏汉翻译中常见的表达问题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失真。
例如,“暴雨”在汉语中有特定的含义,但在藏语中却可能描述为“大雨”,如果将其简单地翻译为“暴雨”可能会造成误解。
因此,翻译人员必须亲身了解被翻译的语言和文化,并且针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
二、口语化和书面化的转换在口语和书面语之间进行转换时,往往会出现表达问题。
在藏语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
翻译人员在将口语翻译为书面语或将书面语翻译为口语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例如,在口语中“藏獒”可能被称为“藏大獒”,但在书面语中则应该称为“藏獒”。
这种表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困惑和误解。
三、文化差异在藏汉翻译中,文化差异也是一个常见的表达问题。
由于藏汉两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例如,在藏语中,“白”的颜色代表吉祥和纯洁,而在汉语文化中,“白”的象征意义可能又是不同的。
翻译人员在处理这类表达问题时,必须了解被翻译的语言文化中的特定含义,避免出现误解和歧义。
四、语气和情感的表达语气和情感的表达在藏汉翻译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表达问题。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语气和情感的表达方式都存在差异。
例如,在汉语中,“一定可以”可能表达一种强烈的肯定感,但在藏语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有些过于积极。
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藏汉翻译时,必须保持精确和准确的语气和情感的表达,避免影响双方的交流效果。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73e8f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d.png)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藏语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它是从梵文、巴利文和回鹘文等多种语言发展而来。
从原始意义上讲,藏汉语言并无根本区别,只不过是由于某些词语、句子在用法和含义上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那些在翻译过程中已经不太适合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句子,可以采用古今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中古今不同之处,通过反复斟酌、推敲,保留某些可行性高的或更能表达原文意思的部分,舍弃另外一些古汉语用词或生僻、难懂的部分。
总之,对原文要忠实于原意,遵循“信、达、雅”的准则。
藏汉翻译一直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在虽然早已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但藏汉翻译毕竟有着自己的特点,必须针对这些特点灵活运用,否则就会导致理解错误,甚至给藏语文献的保存带来麻烦。
因为藏文在书写方式上与汉字有着很大差异,对于没有学过藏语文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怎样才能把它们的差别充分表达出来。
不过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第一、多接触藏语文,了解其基本常识,如标点符号、数字及量词等。
其次,熟悉一些常用术语,如格言、谚语、传说等。
最后,还应该关注藏语中的方言俗语,对于一些典故,也应弄清来龙去脉。
第二、有条件时,最好请教藏族同胞或请专家来校对藏文。
尽管很多大藏经都是依靠专家或学者进行勘订,但他们大都具有深厚的汉语功底,因此,很容易将译文与原文结合起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对于无法正确理解原文含义的翻译,一定要查阅藏文原文。
若是全译本,则应尽量参照藏文原本;若是节译本,则要先做简单的“拟补”。
若是意译本,则要按原文意思进行翻译。
另外从语言学方面来说,应该加强对比研究。
一般而言,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地区、国家里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因此,在对藏文进行翻译时,应该时刻关注时代、地域的发展,切忌机械地照搬汉语的字面意思。
从音韵学角度来看,在翻译时应该多加注意。
虽然音韵学相当复杂,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但只要理解了基本原理,翻译时可以轻松自如,顺畅无阻。
此外,在翻译时,尤其是一些藏文与汉文不相近的文言句子时,更要注意平仄、对仗等各种问题。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c674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e.png)
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翻译是一门复杂而艰难的艺术,藏汉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形式,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因此在实践中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翻译技巧等方面,浅谈藏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首先,藏汉翻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语言差异。
藏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法结构、词汇用法和表达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藏语中的动词形式比汉语更为复杂,名词的格变化也较多。
这种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两种语言的深入了解。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藏汉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藏汉两种文化背景迥然不同,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习俗和思维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例如,藏语中有很多与宗教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而汉语中对这些概念的表达可能完全不同,这就需要译者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转换。
另外,翻译技巧也是藏汉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在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同时,译者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翻译技巧来确保翻译的质量。
例如,译者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原文的意思用与之相近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目标语言。
此外,译者还可以运用调整语序、增减修饰成分等手段,使译文更加通顺和自然。
同时,译者还需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修辞效果,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
此外,翻译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藏汉两种语言的书写方式不同,藏语是从左到右书写,而汉语是从上到下书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书写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
此外,译者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藏语中的语气助词和词尾变化等,以避免翻译错误。
综上所述,藏汉翻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翻译技巧等方面都需要译者充分考虑和应对。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译者才能在藏汉翻译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藏汉翻译应对措施
![藏汉翻译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d313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5.png)
藏汉翻译应对措施1. 引言在中国,藏汉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促进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由于藏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进行藏汉翻译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藏汉翻译质量的应对措施,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2. 掌握汉藏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藏汉翻译前,翻译人员应先了解汉藏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
汉语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而藏语是属于藏缅语族的语言。
汉语注重逻辑思维,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注重主谓宾的句子结构。
而藏语则注重修辞手法,较为复杂的名词和动词变化。
熟悉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有助于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3. 充分准备翻译工具和资源在进行藏汉翻译时,合理使用翻译工具和资源能够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翻译人员可以使用电子词典、在线翻译平台等工具来查询生词、句法结构等信息。
此外,建立一个藏汉翻译词库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准备措施。
翻译人员可以整理常见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翻译。
4. 注重语境理解与文化转换语境理解和文化转换在藏汉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
翻译人员应该注重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翻译工作。
在进行文化转换时,翻译人员应尽量避免字面翻译,而是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进行适当的转换。
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传达给目标读者,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5. 提高自身的领域知识和语言技能要提高藏汉翻译的质量,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域知识和语言技能。
首先,翻译人员应该学习并了解藏文和汉文的专业术语,并建立相关的词汇库。
同时,也应该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保持对领域知识的更新和了解。
其次,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语言技能,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
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翻译工作。
6. 与他人交流与学习翻译工作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学习。
与其他藏汉翻译人员进行交流,可以分享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1811d19b89680203d825b2.png)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作者:次仁旺堆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人民可以通过新闻了解到各民族地区的时事政治,也可以了解到国际上的信息。
而各地区由于语言不通,因此需要对新闻进行翻译,才能够让本地居民了解到新闻信息。
基于此,本文对藏汉新闻翻译作出了探究,提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藏汉新闻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强大,新闻已经成为了人民获取大量信息的主要来源。
并且,由于各地区的语言不同,需要进行新闻翻译才能够实现全国观看新闻。
新闻为藏汉人民了解其他民族信息以及了解世界信息,建起了一座桥梁。
在藏汉新闻翻译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重点,例如语言内容表达不清楚、翻译的内容不够准确等,因此我们需要找出解决方案,完善我国的藏汉新闻翻译,让藏汉人民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外界信息。
一、藏汉翻译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而藏族在我国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藏族的语言也比较高深难懂,因此,藏汉新闻翻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
藏族语言翻译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从唐宋时期就已经有涉及藏语翻译的内容。
而现在的藏汉新闻翻译,虽然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网络科技的发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藏汉新闻翻译还是有许多翻译内容不够准确或者表达内容不够清楚的问题[1]。
二、目前藏汉新闻翻译存在的一些缺陷(一)翻译过程中缺少专业术语对于新闻翻译而言,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尤其是藏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比较难懂。
而新闻翻译需要用规范的语言来准确表达信息,因此会用到许多的专业术语,有很多藏汉新闻翻译的工作员在翻译过程中会忽视掉专业术语的使用,导致新闻翻译的结果不够专业[2]。
(二)翻译内容不够准确学习第二项语言都是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并且藏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因此,藏汉新闻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7d48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1.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摘要: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是藏族文化与汉语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中会存在一些表达问题。
本文通过对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藏汉文化交流。
一、引言1.语法结构不同:藏语的语法结构较为复杂,有很多层次,而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在翻译某些藏语句子时,可能需要重组句子结构,以使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词汇差异大:藏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藏语词汇在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需要通过释义或者借用词来表达。
而有些汉语词汇在藏语中也没有直接对应的词,需要通过解释或者找到类似的词来进行翻译。
3.语法规则变化多样:藏语中的语法规则非常灵活多样,有很多特殊的语法现象。
藏汉翻译中经常需要对藏语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进行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处理。
这对翻译者的语言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除了语言差异外,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还存在着文化差异,这也会对翻译的表达产生影响。
藏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有关的词汇,但具体含义和用法却有所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以确保翻译准确。
藏族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例如口头文学、舞蹈、戏剧等,这些形式在汉语文学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通过注释或者选择类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藏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四、改进翻译质量的措施在面对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翻译质量:1.加强语言学习:翻译者需要深入学习藏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与词汇差异,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2.提高文化素养:翻译者需要了解藏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宗教、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3.借助技术手段: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进行逐句校对和修正,以确保翻译质量。
藏汉翻译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藏汉翻译中存在的几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e206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d.png)
▲THE FORUM论坛藏汉翻译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道吉才让(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摘 要: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的长河中藏族先民在认识世界及进行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
世界上的语言都有着各自的语系归属,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因此,其与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藏汉互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藏语习惯和语法特点的现象。
本文就目前藏汉翻译过程中常见的几点问题加以阐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藏汉文;互译;问题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先祖最终脱离动物界,开始了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历史性过渡,慢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内容。
对于语言的定义,学术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列宁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斯大林的“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
随着我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语言的认识也一步步走向全面和系统,比如:著名的语言学家许国璋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1]。
然而,早期的语言交流词汇主要表现在肢体语言和生活语言方面,随着人类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过渡,以及生活空间的拓展,语言词汇变得越来越丰富,文字便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应运而生,人们通过文字记述的方式记载昨天、今天、未来之事。
根据现有资料研究,藏文距今有1 300多年的历史,藏文的创始人是贤哲吞弥·桑布扎。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字最原始的作用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工具,那么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相互交流时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译者,他在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外部世界和加深对外的影响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藏族先辈把译者唤作“世界的眼”[2],且“公元八世纪第三十八代藏王赤桑德赞时期编著的梵藏对照辞典《翻译名义集》[3]是藏族翻译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权威的双语对照大辞典”[4],还有公元九世纪第四十一代藏王赤热巴坚时期,为规范翻译专门撰写了翻译理论《声明要领二卷》,由此可见,藏族先民十分重视翻译这项事业。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8643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1.png)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一、藏语文字基础知识1. 藏文的字母藏文是以梵文为基础,经过改革和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字。
它的字母数量是30个,包括音节、辅音和元音等。
在学习藏汉翻译时,需要掌握藏文的基本字母和其发音规则。
2. 藏文的构词规律藏文的构词规律包括前缀、后缀和词干等构成,需要了解其构词方式和规则,以便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3. 藏文的语法藏文的语法结构不同于汉语,有其自己的一套语法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变化规则等。
学习者需了解这些规则,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藏文。
二、语言学知识1.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对于藏汉翻译来说,需要了解藏文的语音规律和发音特点,以便正确地转换为汉语。
2.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对于翻译工作来说,需要准确理解藏文的词义和句义,以便选择合适的汉语词语及表达方式。
3.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则的学科,对于翻译工作来说,需要了解语用学的原理,以便在翻译中考虑语言使用的场景和目的,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思。
三、翻译理论知识1. 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原文、通顺流畅、贴近读者等原则,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尊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意义,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翻译技巧翻译技巧包括对比分析、意译、加词减词等技巧,对于藏汉翻译来说,需要灵活应用各种技巧,根据原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
3. 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译文方案,包括直译、意译、调整语序等策略,对于藏汉翻译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四、文化背景知识1. 藏族文化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了解藏族文化,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藏文起着重要作用。
2. 汉藏文化差异汉藏文化体系不同,有着许多差异的文化现象,了解这些差异,对于进行藏汉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翻译与文化传播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意义的传递,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和传达其文化内涵。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f050b01a37f111f1855ba0.png)
浅谈藏汉新闻翻译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摘要:新闻是消息传递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的名词术语不断增多,使民族新闻翻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对新闻翻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立足于语言文化逐步向科学性和世界性发展的态势,就当前藏文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藏文新闻翻译、存在问题、规范化、译者、素质提高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语言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承载和扮演着重要的使命和角色,人们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各种工具,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各项法规政策。
它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报道世界各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工具,是藏区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世界的桥梁作用。
藏语新闻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从汉语新闻翻译过来,因此,翻译对推动藏语新闻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广播翻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今我们能通过藏语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各项时政要闻,由于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可以说藏于新闻在藏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少数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或不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如实表达出来,在藏汉新闻翻译过程中出现译文内容不忠实、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藏汉翻译现状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藏族翻译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藏族在无文字以前就有口译时期,自从有了藏文,藏汉翻译便兴起。
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汉藏翻译涉及的范围有计算、佛经、文史等方面,同时也出现许多译者和译著。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公元13~20世纪初)汉藏翻译涉及的范围扩展到公文、历算、天文等方面。
现今,汉藏翻译的范围空前广泛。
除书籍外,由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的发展,翻译种类已包括新闻类、政论类、科技类、文哲类等系列学科。
在引进文化的道路上,藏语翻译工作者推陈出新,辛勤劳作,为丰富藏族文化,推动科技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5ee0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e.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例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深入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语言差异藏汉语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语言差异,这是翻译中最基本的挑战之一。
在藏语中,词汇的使用、语法结构、语音语调等方面都与汉语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词汇的使用上,藏语的词汇量相对较小,而且词汇的地域差异也非常大,同一概念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词汇来表达。
这就给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需要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选择符合汉语语境的词汇。
语法结构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藏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变化是通过后缀的形式来体现的,而在汉语中这种变化是通过词序和助词来表达的。
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
二、文化差异除了语言上的差异外,藏汉文化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克服的障碍之一。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进行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时,译者不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还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情感。
在藏族文化中,信仰、婚姻、礼仪等方面的习俗和观念都与汉族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理解和表达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思。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在进行藏汉文学翻译时,译者还需要克服表达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在表达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在藏语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寓意深远、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这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才能够较好地处理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艺术魅力。
四、应对策略针对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译者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增强语言功底。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b75c5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藏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探究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所处不同地域,其地域语言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文化是联系各族各区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当前交流密切的藏汉民族之间,随着愈发频繁的商业贸易交流,藏汉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随之紧密。
因此,藏汉翻译工作对于两族文化的交流尤为重要,解决当前藏汉翻译上的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言文化;藏汉文化;藏汉翻译一、藏汉翻译的原则语言翻译是一种基于语文应用,并且由技术性和创造性两者相结合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关于社会文化交流的活动。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输入或输出一种新的文化,包括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等。
各民族或各国之间采取输入亦或是输出的交流模式,即文化交流,不但对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语言的发展,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联系翻译理论,对藏汉翻译提出对应要求是必然的。
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我国近代史上提出翻译标准而且影响最大的是严复。
他在译察《天演论》时所写的《译例言》中说:“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虽然并未被列为具体的翻译标准,但长期以来,其已成为公认的翻译标准。
而当前人们在提到“信、达、雅”时,除了“信”的含义和严复提出的相同,即翻译内容“忠实”外,“达”和“雅”的含义往往已经改变或者作出了其他新的解释。
藏汉翻译应保持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变,针对译文阐述的中心思想,保证完整地将其运用另一语言进行翻译,这是藏汉翻译的第一个原则“内容忠实”。
在确保译文表现得思想内容并未改变得情况下,翻译工作者在藏汉翻译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观察译文得结构、语言风格以及行文笔调,译文工作的进行需要保证译文与原作品在风格、笔调上的统一性质,这是藏汉翻译的第二个原则“语言通顺”。
最后,在译文与原作平保持一致的思想、写作风格、用语笔调的同时,译文应对照原作品的表述,进行流畅地翻译表达,保证译文流畅自然地表述藏汉翻译的第三个原则“风格相当”。
藏汉新闻翻译时应注意的几项问题
![藏汉新闻翻译时应注意的几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1ca8e24b35eefdc9d33391.png)
藏汉新闻翻译时应注意的几项问题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国际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而不同国家、民族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都离不开翻译交际的桥梁。
然而,本文将从汉藏新闻翻译时如何达到使听众更加易懂的效果,怎样才能达到所谓翻译途径中不可或缺的标准性,以及在新闻稿篇翻译时应注意的几项问题进行简要概括。
【关键词】:藏汉新闻翻译问题新闻作为消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的名词术语不断增多,使民族新闻翻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对新闻翻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立足与语言文化逐步向科学性和世界性发展的态势,就当前藏文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解决问题等方面谈谈几种粗浅的想法:一、概括新闻翻译的主体即:1.标题。
2.导语。
3、主体。
新闻文体的翻译主要包括新闻标题的翻译,导语的翻译,新闻报道的翻译,新闻特写的翻译和新闻评论的翻译。
对于新闻的定义,国内外新闻界颇有争议。
我国新闻界目前一般认同陆定一在1943年给新闻定下的定义,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另外,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实也是新闻报道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对象。
标题可以是一个名词、名词的缩略语,或由前置定语或后置定语修饰的名词词组,或也可以是一个介词短语。
在翻译标题时应注意标题中的省略部分,能直译的直译,不能直译的要按照新闻的中心要点进行意译加工。
那么,在一篇完整的新闻稿篇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标题了。
因此在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何谓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经典题型,有以下四标准,拟好新闻标题。
1、题文一致、客观准确。
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或概括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
所谓“题文一致”,就是要求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既不能偏概全,也不能夸大其词。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58e87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9.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种大背景下,语言文化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紧密。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同胞的语言文学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汉藏两大语系之一,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表达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藏汉语言文学翻译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法结构差异、词汇语义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修辞手法表达问题。
下面分别进行具体探讨。
语法结构差异是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之一。
汉藏语系的语法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就为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藏语中的主谓宾语语序与汉语截然不同,这就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调整语序,否则就会使译文难以理解。
藏语的名词、动词等词类变化也与汉语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对藏语的语法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通顺度。
词汇语义差异是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由于藏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因词义不准确而导致的表达问题。
举一个简单例子,藏语中有许多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比如意译、加注等,以弥补词汇上的差距。
藏语中还有许多词汇具有多义性,而汉语对这种多义词的表达是以上下文语境为依托的,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适当选择词汇的含义,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文化背景差异也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
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信仰观念、社会制度等与汉族有着很大差异,这就为翻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翻译人员要想准确表达出藏族文学作品的精髓,就需要对藏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了藏族的文化背景,才能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做到“信达雅”,使译文不仅准确传达原著的意思,而且在情感上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
修辞手法表达问题也是需要引起翻译人员重视的问题。
析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
![析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34ae6e3b3567ec102d8ab5.png)
析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引言:當前,对藏文汉语言文学的翻译掀起了一股热潮,导致近年来,藏文汉语言文学翻译作品呈现着今年井喷般的势态,出现了许多藏文翻译作品。
但与此同时,作品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出现了一批歪曲了原文意思或语句不通的翻译作品,既不利于读者阅读,也不利于将来提高藏语言文学翻译的水平。
翻译作品中需要考虑的对照因素有很多,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谚语、诗歌、颂偈体等等,向来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不当则很容易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
所以,必须要注重汉文翻译中表达手法,在翻译过程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表达技巧,适应读者的汉文语言习惯,才能提高藏文翻译的水平。
一、谚语翻译中所应重视的问题在进行藏文翻译的过程中,谚语是难点之一,谚语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典故、人文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都具有关系,其产生的原因、来源以及用发都具有特定的要求,同时,谚语具有简练精湛、通俗易懂的特点,导致谚语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对谚语所表述的内容不理解,就很难明确谚语所表达的意思。
而同时与谚语减短、精炼的语言相比,谚语所表述的含义或道理往往是较为深刻的。
谚语在表述上受口语的影响比较大,组成方式与表述方式具有随意性,形式上比较多。
谚语的逻辑性比较强,其前后组成部分往往是因果关系,例如对此句子进行翻译:rkang nad mgo sman.这是一个较为经典的藏文翻译案例,对此进行翻译通产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脚下生病了,却要对头部进行治疗。
这是对原文语言进行直接翻译,侧重于对字面意思的一一对照。
另一种翻译结果则是文不对题,南辕北辙。
这种翻译侧重的是对原文所阐述的意思的表达,注重原文含义的表述。
笔者认为,相对于两种翻译结果,第二种结果更值得认可。
因为在表达效果上单纯的说脚下生病了治疗头部这句话单独出现显得突兀,不利于读者的理解,翻译的实质也应该更加注重意思的表达。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a8f6a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f.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由于藏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语言结构、语法、词汇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藏汉翻译时常常会出现各种表达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语言结构是藏汉翻译中的一大难题。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而藏语则是一种属格语言,主要以主格和宾格作为句子结构的基础。
在进行藏汉翻译时,需要将句子结构转化为中文的主谓宾结构,并确保句子语义的准确传达。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语境理解能力。
在词汇的翻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汉藏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很大,很多词语在形式和概念上都有很大差别。
汉语中常用的动词“去”在藏语中有多个对应词语,如“携带”、“留下”等。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选择词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意义进行准确的选择,以保证译文的质量。
语法也是藏汉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汉藏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很多藏语的语法特点在汉语中无法完全呈现。
藏语中经常使用的被动语态在汉语中不常见,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进行转换和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文化因素也是藏汉翻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点。
藏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翻译藏语文学作品时,需要将其中的藏族文化元素和风格准确传达给汉语读者,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具备对藏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并能将之融入到翻译的过程中。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存在诸多表达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语言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和风格,实现藏汉语言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23e7cf195f312b3169a55d.png)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摘要] 在民族地区藏文版的党刊党报中,政论文的翻译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政论文的翻译工作,对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汉藏翻译理论,阐述了提高政论文翻译的若干技巧和问题。
[关键词] 政论文汉藏翻译问题研究新闻工作是一项高尚的职业,要胜任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修养。
作为一名民族地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则是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做好记者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新闻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积极宣传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地方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武装。
身为一名民族地区的党报记者,每时每刻都同政论文和新闻稿件频繁接触。
鉴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和特殊性,我们只有将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章翻译成藏文,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体,传送到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普及和推广到民族地区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翻译好政论文,对我们正确进行思想教育,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教育、方针、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现就政论文的翻译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以下浅析。
政论文,顾名思义,是政治性的论文。
它是进行政治斗争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这种文体来宣传和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政治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
常见的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上的有关政治经济形势的报告、讲话、决议、决定,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件,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国内外的形势发表的文章、谈话等等,从广义来讲,都属于政论文范畴。
翻译这类文体,应处理好几种问题。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翻译工作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翻译如何文体的作品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政论文和新闻翻译,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是因为:第一、从政论文和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翻译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文精神能否理解和贯彻执行,如果翻译错了,不仅会造成读者思想上的混乱,而且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4f36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d.png)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藏汉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思考藏汉翻译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第一步:语言理解和沟通首先,一个好的藏汉翻译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熟练掌握藏语和汉语,并且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表达句子、段落甚至整个文本的意思。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广泛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并且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准确推断和解释。
第二步: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除了语言知识,翻译者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习惯之间的差异。
汉藏两个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这可能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障碍。
因此,翻译者需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意图。
第三步:专业知识和领域专长在某些情况下,藏汉翻译可能涉及到特定的领域和专业知识。
例如,医学、法律、科技等领域的文本可能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和特定背景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准确翻译这些术语和内容,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第四步:上下文和语境上下文和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单纯依靠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翻译者需要考虑到整个语境和句子结构,以便做出更准确的翻译。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注意原文中的隐含意思和文化内涵,以免在翻译过程中丢失这些重要的信息。
第五步:审校和修订最后,一个好的藏汉翻译需要经过审校和修订的过程。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对自己的翻译进行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准确性和流畅性。
此外,最好能够请其他具备藏汉翻译能力的人员进行审核和反馈,以获得更好的翻译结果。
综上所述,藏汉翻译是一项复杂而且需要综合能力的工作。
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专业知识和领域专长、上下文和语境以及审校和修订都是藏汉翻译中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翻译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藏汉之间的交流搭建更好的桥梁。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e3a24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6.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桥梁,但由于文化、语言等因素的不同,翻译中存在着一系列表达问题。
本文将从语义、语法、文化等方面出发,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
语义方面,藏汉两种语言在语义分布和搭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涵义的不同。
比如,“tsap ma”在藏语中既可以表示“美丽的女人”,也可以表示“倾听”。
但在汉语中这种表达方式不常见,一般是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示。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该单词的具体含义,以免造成误解。
此外,藏语中的词缀、连词等表示语义的方法也与汉语不同,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透彻地理解原文的语义。
语法方面,藏汉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语法差异,比如主谓宾语的顺序、动词形式等都不一样。
这就导致了许多在汉语中常用的语法结构在藏语中不存在或者不适用。
举个例子,汉语中有“XX是一个XX”这种常见句式,但在藏语中不存在这种表达方式,因为藏语中代替“是”的动词不具备描述性质或特点的能力。
此外,汉语中的多音字、口语化词汇等也会给翻译带来不少问题。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语法结构的转化,并且注重语法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文化方面,藏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藏语是西藏地区的主要语言,因此涵盖了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藏传佛教、苯教、谚语、传统节日等。
这就要求翻译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因文化背景的误解导致翻译出现偏差。
总之,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涉及语义、语法和文化等方面,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和文化素养,才能做到准确、通顺、自然的表达。
对于翻译学者来说,要不断学习、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8ab57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8.png)
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探讨语言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种种表达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多义性问题语言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系统,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单词或短语的含义可能会不同。
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若未能准确捕捉到原文中的多义性,就可能会导致翻译的失误,从而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比如,有些词在藏语中可以有多种含义,这就需要依据具体语境来进行准确的翻译。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境,通过获取上下文信息来判断单词或短语的具体含义,并将其正确翻译出来。
同时,译者需要广泛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尽可能多地了解句子中的隐含含义,并在翻译中思考和挖掘意义,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二、语法结构问题在语言文学翻译中,语法结构问题往往是导致翻译不准确和翻译歧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法结构的正确使用。
在藏汉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不同,需要译者对藏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做全面了解,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翻译中正确把握语言的语法结构,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严格按照语义和语法特征来进行翻译,确保译文的语言规范和专业性,并避免模糊不清或者歧义的翻译结果。
三、文化背景问题在语言文学翻译中,文化背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语言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含义的体现也不同,在翻译中,要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并通过精确定位和记录来表达原文的含义。
译者在进行藏汉语言文学翻译时,需要具备深入了解藏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能力,了解译文涵盖的文化体系,注意跨文化交流,避免出现意译。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准确表达原文的社会和文化内涵,使译文在文化上更贴切,从而保证翻译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语体问题语体是语言使用的形式和语境,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的一种语言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几项问题【摘要】浅谈汉藏翻译中应认真处理的12项问题。
本文中从三个方面讲解汉藏翻译中应具体注意的三项问题;①正确处理好,翻译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②正确的运用藏语中本有的敬语;③新编词汇方面谈了一些本人的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汉藏翻译注意几项问题
众所周知,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所组成的材料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表达出来的实践活动,它对引进其它民族先进的技术及传承本民族优秀的风俗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下面试举的三点应在汉藏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中认真摸索与探讨。
1在汉藏翻译中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有些人说,汉藏翻译过程中,翻译实践是最重要的,只要最终的翻译实践做好了,理论一点都不重要。
其实不然,实践固然重要,但若本身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彩”的实践从何而来。
不要忽视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要只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反之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轻视实践和轻视理
论都是不对的。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需要再回到实践去”这是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原则,它完全适合于翻译。
1.2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直译是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内容含义,字面意思相当或结构形式也对应。
按直译的特点来说,直译能忠实的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文化内容;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能引进新鲜和生动的词语。
而意译宜于解决整体问题,宜于表达两种语言不相对应的部分而且宜于运用译入语中原有的表达形式,因而使译文的读者易于接受。
直译与意译的两种表达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按照各自的特点来交替使用。
1.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说通过译文的语言形式所了解到的思想内容和原文的读者,通过原文的语言形式所了解到的思想内容完全一致才能达到翻译的效果。
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得把思想内容放在第一位,把语言形式放在第二位;但并不是说形式就无关紧要,因为译文的读者是通过译文的语言形式来了解原文内容的。
如果译文的形式是“词不达意”,就给译文的读者增加难度。
因此,必须得重视译文的形式,让语言形式为正确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2在汉藏翻译中尽量用对藏语中的敬语
藏语是一个有很多敬语的语言,所以在汉藏翻译中不仅要用敬语而且用对、用准,因为在汉藏翻译实践中出现过很多敬语用错,
引来很多人笑话的问题,所以下面简单例举说明敬语所使用的正确对象。
①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不讲敬语好,除了喇嘛以外。
如果对自己的子女使用敬语一是不好,二是别人会轻视你的。
然而你的孩子或学生是转世灵童,承认那天起父母和老师也用敬语;②比自己年小的或同辈,或比自己稍大点,但跟你是比较熟悉的朋友、比自己年纪小的而且既不认识又不熟悉的小孩子不用敬语可以,也可用敬语;③尊敬老人是藏族人民在几千年以前传承下来的美德,因此对老人和长辈,连年长的乞丐都得用敬语。
尊敬年长的人代表受过教育的文明人。
但由于文革对各族人民的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破坏,就连使用敬语和以礼待人都看成是旧习俗而禁止使用。
这种现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后得到改善,重新开始大量的运用敬语,并使用至今。
但在敬语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无意间自己给自己说敬语或想要表达的词汇和自己所说的敬语的意思是相反等问题,我们在汉藏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
3在汉藏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词汇问题
3.1译者不能随意创造新词汇。
3.2译者们应努力为词汇的统一而做贡献,已致把藏语中乱造的新词汇停止使用,还把藏汉语混合使用的坏习惯彻底改掉。
3.3以上两点是没有适当关心翻译的统一事业而导致的,因为翻译家们随意创造的新词汇,除了译者本人以外其他的人很难懂得。
这样使具有三大方言的藏语词汇统一带来了很多困难。
致此,笔者谈一些建议:①建立统一的组织。
首先把省级的民族语言办公室和藏区民族院校的专家、至少对汉藏两种语言具有一定水平的学者联合起来,建立一所专门统一新词汇的单位;②使用的新编词语应当受法律的保护。
例如,通过上级组织专门设立一部全藏区不能随意编造新词汇的法律,可以抑制乱造词语的现象。
4结语
汉藏翻译对藏区的百姓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在藏区的老百姓中绝大部分都不是很会用汉语交流,而汉语的词汇极其多而杂,如果没有藏语去翻译它,就根本不知道它到底在说些什么,这样根本就做不到引进其他民族先进的技术与传承本民族优秀的风俗习惯等,连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因此本人认为我们应要重视汉藏翻译事业。
首先要有过硬的翻译理论知识,比如要清楚地懂得翻译的性质、方法、过程及翻译的标准然后应有扎实的实践经验,翻出的文章或话语,能让读者一听就懂得它所说的道理,能够做到通俗易懂。
在汉藏翻译中前面所述的三点应正确、适当的运用:①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直译与意译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②用对、用准藏语中丰富的敬语;③不能乱造新词汇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笔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解决了这三项问题,可以很好的处理翻译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让你清楚知道各个关系的主次之分与相辅相成的作用,以后能够把握好分寸对自己的翻译有极大地帮助。
处理好以上问题可以懂得使用敬语也讲辈分的,不能
随意的乱用敬语,更不能自己对自己讲敬语;最后在汉藏翻译中不能把自己脑子里想到的词汇不考虑一下就直接搬到翻译中,这样让读者不知所云,本来翻译是让读者更容易了解译入语所讲的道理,这样就更加费解甚至会造成误解的深刻道理。
参考文献
1周拉编著.汉藏翻译教程.民族出版社
2周季文等.汉藏藏汉互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