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的制备
光子晶体的一些制备方法
![光子晶体的一些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957f7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8.png)
光子晶体的一些制备方法精密机械加工法,半导体微纳米制造法,胶体晶体自组装法,反蛋白石结构法,液晶全息法。
制作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层层堆积法即把许多片状的二维周期性结构叠加成三维光子晶体基本组成单元是一维介电柱。
这种方法是E.Ozbay等人提出来的。
这种结构被称为“木柴垛结构” 像堆积木一样先堆好一层再按一定规则堆第二层依次堆下去最后得到一定结构的三维光子晶体。
其中每一层的一维介质柱都平行排列相互间距为a;第二层介质柱与第一层介质柱夹角为90;单数层的排列是一样的双数层的排列是一样的但是第三层与第一层位移差了a/2;第四层和第二层也也位移了a/2;第五层与第一层继续重复。
实验上第一次用氧化铝做出了这种结构光子带隙在12-14GHz波段。
这种三维光子晶体是具有面心四面对称性的全方位光子带隙其相邻两层有60到90度的角度变化。
可以用离子束刻蚀、分子束外延以及气相沉积等手段来实现。
原则上这种层层堆积方法来制造三维光子晶体很可行但是这种方法制作也有它的缺点工艺繁琐所以不适用大规模生产成本也很高。
当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降到亚微米后会受到现有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限制所以用这种制备法来制作光学波段的三维光子晶体挑战还是很大的。
激光全息干涉法是利用了激光在光阻掩模板上刻蚀的方法。
它是利用多光栅光束同步激光在空间产生很好的周期性周期长度可以调节。
这种方法刻蚀面积大能产生三维的空间周期结构。
Berger等首次应用三个光栅的激光在硅片上形成了二维的六角周期结构光子晶体。
I.B.Divliansky应用激光干涉法制备出三维光子晶体。
2001年Kondo等人研制出制作光子晶体的一套适合多束激光脉冲干涉的光学装置该装置可随意地改变干涉光束数而制做出一、二、三维光子晶体。
总之利用多束激光干涉法很容易制备大面积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三维光子晶体这是其他方法不容易做到的。
这样可以使周期性干涉图样和相干激光的波长在数量级保持一致同时改变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偏振和数量使三维形状的尺寸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各不同的对称结构。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学性质分析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学性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b9b9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4.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学性质分析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其特点是能够控制光传输,并且在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学性质分析。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1.自组装法这是目前制备光子晶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自组装法的核心是通过控制自发性的组装作用在纳米尺度上将物质排列成特定的结构。
典型的自组装法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自组装法和胶体晶体法等。
2.光刻法光刻法是将模板图案转移到聚合物薄膜或硅片上,然后加工成具有精确结构和周期性的微孔,最终形成光子晶体。
光刻法可分为激光光刻法、电子束光刻法和紫外线光刻法等。
3.三维结构直接沉积法三维结构直接沉积法将介质材料沉积到预先沉积的模板表面上,最终形成光子晶体。
该方法可以直接制备出复杂结构的光子晶体。
二、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质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光子带隙和慢光效应。
1.光子带隙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是一种能量范围,在该范围内,光学信号不能在材料中传播。
这种难以穿透的波段被称为带隙。
光子带隙是光子晶体最具特色的性质之一。
它可以用来制作光学滤波器、光开关等光电子器件,也可以用于制作红外、紫外、可见光光源等。
2.慢光效应光子晶体中的光传递速度低于自由空间光速的现象称为慢光效应。
该效应产生了许多应用价值,例如使用慢光效应制造超长光纤、制造光学计量器等。
三、光子晶体的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功能性材料,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光子晶体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1.光电子器件将光子晶体作为基底制作光电子器件,如各种光波导、光放大器、光开关、光电探测器等。
2.化学传感器光子晶体通过表层修饰技术改变光子带隙结构,形成新的光响应材料。
因此,光子晶体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器领域。
3.生物传感器结合生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可以将光子晶体用作生物传感器,例如,针对肿瘤细胞、病毒等生物体的检测。
4.光学计量领域利用慢光效应可制作高灵敏的光学计量器件,如干涉仪和光波导等。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应用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86ba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8.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它的介电常数在空间中呈周期性的分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
由于其具有光学带隙结构,使得光子晶体在光学器件和传感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应用领域。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光刻、离子束刻蚀、电子束曝光等。
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制备方法。
(一)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
它是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基团的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自组装薄膜,然后在薄膜上沉积金属,经过清洗和去除有机分子,即得到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金属膜。
自组装法制备的光子晶体具有周期结构、厚度均匀、晶体质量好等特点。
自组装法的缺点是结构周期可调范围小,几何形状单一。
(二)光刻法光刻法是一种将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在光敏性材料上,然后通过化学溶解等方式去除未经照射的区域,形成微米、纳米级别的结构的方法。
光刻法可以制备出更加复杂的结构,但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光刻法需要高质量的光刻模板,这也增加了制备难度。
(三)离子束刻蚀法离子束刻蚀法是利用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的方式进行微细结构加工,一般用于制备微纳米级别的结构。
离子束刻蚀法具有加工精度高、控制性好、适用于多种材料等特点。
但相比于其他制备方法,它的制备速度较慢。
二、光子晶体的应用光子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在光学器件和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光学器件光子晶体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光学器件,如纳米结构光学器件、激光器等。
其中,纳米结构光学器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它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反射镜、滤波器、衍射光栅等。
与传统的光学器件相比,纳米结构光学器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体积。
(二)传感器光子晶体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传感器。
例如,通过在光子晶体膜上吸附气体分子,可以监测气体浓度。
此外,光子晶体还可以制备基于全反射原理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或细胞。
(三)其它应用光子晶体还有许多其它应用。
光子晶体的制备
![光子晶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6ade1d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3.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性结构构成的光学材料,具有颜色和光学响应等特殊性质。
因此,它们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电子学、激光技术和光催化等。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着重探讨共沉淀自组装法和溶剂挥发法这两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1. 共沉淀自组装法共沉淀自组装法是一种通过水解沉淀过程形成光子晶体的方法。
在该过程中,贵金属盐(如氯铂酸和银镨酸等)和硝酸钡等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生成硝酸钡和贵金属的氢氧化物。
这些氢氧化物与溶剂中的有机酸结合,形成一种水合胶体颗粒。
最终,这些颗粒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高度有序的光子晶体。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而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此外,共沉淀自组装法也适用于制备大面积的光子晶体。
但其缺点是,其稳定性较差,并且气溶胶颗粒的大小也难以控制。
2. 溶剂挥发法溶剂挥发法是一种通过挥发掉溶剂形成光子晶体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使用选择性的溶剂将聚合物或其它化合物溶解在其中,然后将溶液滴在薄膜上或者直接浸泡在溶剂中,随着溶剂的挥发,聚合物成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形成固体光子晶体。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制备过程简单,可重复性好,并且制备的光子晶体形态丰富,可以通过调控挥发溶剂来控制光子晶体的大小和空隙大小。
但其缺点是,其制备时间较长,并且如果使用的溶剂选择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 结论总之,共沉淀自组装法和溶剂挥发法都是制备光子晶体的有效方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在具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制备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子晶体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a0810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a.png)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介电常数分布的材料,其具备许多特殊的光学性质,例如禁带、色彩、极化、干涉等。
具体而言,光子晶体的禁带结构可以阻止某些波长的光进入材料内部,使得它具有高压缩率、低散射和光隙过滤等优异性能。
因此,光子晶体在信息、能源、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光子晶体的制备和设计是光子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光子晶体的制备和设计方面,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阐述。
1.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目前,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组装法、电子束刻蚀法和光束刻蚀法。
1.1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
它通过对带电或疏水的粒子进行配合,使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晶格结构。
自组装法具备制备大尺寸光子晶体的优势,但其制备的光子晶体往往存在缺陷和同质性差的问题。
1.2 电子束刻蚀法电子束刻蚀法是使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光子晶体。
通过电子束照射对应位置,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在刻蚀过程中形成光子晶体的模式。
电子束刻蚀法可以制备小尺寸结构及高品质的光子晶体,但其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1.3 光束刻蚀法光束刻蚀法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制造微结构形态的方法。
它是利用激光束集成在一起制造复杂几何结构,同时也可以制造高品质且变化较大的微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 光子晶体的设计光子晶体的性质和性能主要由它的微结构和晶格结构所决定,因此,光子晶体的设计和构造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环。
2.1 晶格结构的设计在晶格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首先根据目标应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
常用的光子晶体结构有正交晶格、正方晶格、菱形晶格、六角晶格等各种类型。
不同的晶格结构,在其光学性质上具备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有区别,因此在进行晶格结构的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方案。
2.2 尺寸和周期的设计晶格结构的尺寸和周期也是光子晶体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光子晶体制造流程详解
![光子晶体制造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391a5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0.png)
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材料,通过特定的制造流程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光子晶体。
以下是光子晶体制造流程详解:
1. 制备基底: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如玻璃、塑料、柔性塑料等,确保基底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平整度。
基底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也是影响光子晶体性能的关键因素。
2. 制备模板:根据所需的光子晶体类型和性能,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纳米颗粒、胶体颗粒、微球等。
模板材料的尺寸和分布对于光子晶体的性能至关重要。
3. 模板沉积:将模板材料沉积到基底上,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如喷涂、浸涂、旋涂等。
确保模板材料均匀分布,并与基底材料结合良好。
4. 干燥和固化:将沉积好的模板材料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以确保模板材料与基底牢固结合。
干燥和固化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模板材料的热解或基底材料的变形。
5. 制备光子晶体的边界: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刻蚀、激光烧蚀、离子注入等)制备光子晶体的边界。
控制边界的形状和尺寸,以影响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能。
6. 光子晶体表征: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如光学显微镜、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评估光子晶体的性能,包括折射率、反射率、透过率等光学性质。
7. 优化和调整:根据表征结果,对光子晶体的制备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最佳性能的光子晶体。
这可能涉及调整模板材料的尺寸和分布、控制干燥和固化条件、优化边界制备方法等。
以上是光子晶体制造的基本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制造过程可能会因材料、设备和技术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为了使文章看上去不像是AI生成的,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非正式的语言,并避免使用过于技术化的词汇。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69c4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7.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光子晶体是指一种具有周期性介电常数分布的材料,其晶格常数大于光的波长。
光子晶体通常由多种不同折射率的材料间隔排列而成,形成的结构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反射或透射,产生光子带隙。
近年来,光子晶体在光学通信、激光器、光电子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1.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通过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自组装现象得到光子晶体。
一般使用像微球、纳米颗粒等这种小尺寸颗粒,以组装出米级的光子晶体。
这种方法存在成本低廉、效率高、易于扩大规模等优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组装法是线性定向积累(LOM)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聚合物球体在有序堆积的基础上沿定向晶化的方向逐个叠加而成。
2.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方法,通过将孔隙复制到被制备物中来制备光子晶体。
首先将大分子入侵到有序孔隙结构中,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凝聚修饰晶体,最后得到晶体。
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以制备一些大型光子晶体,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制备时比较复杂,可以使用的材料种类也比较少。
3.直接制备法直接制备法是通过一些成熟技术和新的光学技术,直接制造出具有光子结构的材料。
这种制备方法速度快且可以快速更改我们所制作的晶体的结构。
这种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和纳米级制备方面有用,可以制造出很多奇妙的东西。
二、光子晶体的性质1.布拉格反射布拉格反射是指发射到晶体上的光束将射回原目前的方向。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理是光子晶体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强烈的反射,而大多数波长的光都通过了晶体。
另外,布拉格反射是一种高精准成像技术的基础,诱导了许多成像技术的发展。
2.光子带隙当光子晶体的晶格尺度与光波长相近时,就会出现光子带隙。
光子带隙是指光子在光子晶体中传播时遇到能带分离的现象,它具有波长选择性。
由于禁带存在,显然,在某些波长的范围内,光子是不能穿过晶体的,因此可以产生模式选择。
这种现象把光子晶体与普通的光学晶体区分开来。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性质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e0763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a.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性质光子晶体的诞生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
光子晶体是由规则排列的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具有精密的微观结构,通常在纳米和微米的尺度内进行设计和制造。
光子晶体的结构可以用于光学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成为当今最热门和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技术和性质。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目前,制备光子晶体的技术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模板法和自组装法。
模板法通过模板结构表面成孔来形成光子晶体。
自组装法则通过sols-gel或液滴干燥方法来组合粒子。
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1、模板法模板法将制造者的设计从计算机图上移植到制造者的“工艺器具”中。
在此方法中,一种称为硅的材料通常被用作模板,其电子学性质是微型制造的替代品的主要基础。
通过将芯片上的一小部分以工艺的形式模造成“模具”,制造者可以在模具上生长立体晶体,从而形成光子晶体。
以硅制作模板并用它来制造光子晶体,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即硅非常不透明和易加工,这意味着制造者可以更容易地掌控工作流程。
2、自组装法自组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纳米和宏观领域的策略,它利用庞大的熵以来促进物质的自组装。
在自组装方法中,粒子处于液滴状态,液滴在表面干燥时形成了充满孔洞的环境,孔洞的位置和形状与粒子的几何特征相吻合。
完全干燥后,氧化物粒子装入孔洞中,并沉积到填充中心的空隙中,形成了光子晶体。
二、光子晶体的性质光子晶体是一种高度异质的材料,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以下是光子晶体的三种主要特性:1、布拉格反射布拉格反射是光子晶体最重要的性质,它是一种演化成无限周期的结构。
布拉格反射可以解释晶体的电磁性质如灵敏度,心理学偏振,折射率,色散等一系列特征,因此也被广泛用于生产光电器件。
2、光电禁带光子晶体的第二个主要特性是其所具有的光电禁带。
这个光电禁带是一种阻碍光波传播的区域,它与电子禁带类似,只是在光子晶体中出现而不是晶体中。
当晶格常数合适时,禁带最窄,禁带影响较强,这是将来含光子禁带的光子器件得以实现的关键特性。
光子晶体材料
![光子晶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c044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f.png)
光子晶体材料光子晶体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材料的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光子晶体材料的原理光子晶体材料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材料,其结构中的周期性阵列会对光波的传播和能带形成产生调控作用。
通过调控光子晶体材料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光波的反射、吸收、散射等特性的精确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格常数与光波波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能带结构,控制光的传播特性。
二、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1. 自组装法:利用溶液中的光子晶体颗粒自发排列形成有序结构。
例如,可以利用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沉降过程,通过调节颗粒浓度、粒径和溶液pH值等参数来实现自组装。
2. 模板法:利用微米或纳米级模板来制备光子晶体材料。
例如,可以利用多孔材料模板或光刻技术制备具有所需结构的光子晶体材料。
3. 非球形颗粒组装法:利用非球形颗粒通过絮凝、沉积或压缩等方式来形成光子晶体材料。
例如,可以利用纳米棒、多面体颗粒等非球形颗粒来制备具有多样化结构的光子晶体材料。
三、光子晶体材料的应用领域1. 光子晶体传感器:由于光子晶体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高度选择性吸收或散射,因此可以应用于传感器领域。
通过改变光子晶体材料的结构,可以实现对特定化学物质、生物分子等的高灵敏度检测。
2. 光子晶体光伏材料:光子晶体材料对光波的调控能力使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通过调节光子晶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可以提升光伏转换效率。
3. 光子晶体显示器件:光子晶体材料的结构调控特性使其在显示器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通过改变光子晶体材料的结构,可以实现光波的频率调制,从而实现对显示器件的图像增强或色彩调节。
4. 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材料在光纤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泛的前景。
其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实现对光波的调控和传输,提高光纤通信的速率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光子晶体材料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光学材料。
通过调控光子晶体材料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光波的精确控制,从而应用于传感器、光伏材料、显示器件和光纤等领域。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在能量传输中的应用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在能量传输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c59c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c.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在能量传输中的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类似于晶体的结构材料,具有周期性电介质常数分布的特点。
其制备原理基于周期性结构造成的电介质常数分布,由于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物理特性、在能量传输中的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构自组装法,另一种是微加工法。
结构自组装法是通过自然现象或化学反应的自组装过程将介质材料形成规则的周期性结构,这种制备方法有较高的制备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但是对材料性质的控制较为困难。
微加工法则是利用现代微纳加工技术,将介质材料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将它们组装到成周期性结构,这种制备方法对于材料的性质控制更加精准。
但是,微加工法的制备成本较高,制备效率较低。
二、光子晶体的物理特性光子晶体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全反射和禁带带隙。
由于光子晶体中电介质常数分布呈周期性分布,光子晶体中光的传播受到波长和晶体周期的影响,当光子晶体中的晶体周期与光的波长相同或相近时,光在晶体中将发生全反射现象。
这种全反射现象使得光子晶体在光控制、传感、光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当光子晶体中的晶体周期满足某种条件时,晶体将形成禁带带隙(photonic band gap),即在某一波长区间内光的传播被完全禁止,这种带隙可以用于能量传输的控制。
三、光子晶体在能量传输中的应用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可以用于光纤的保护。
光纤在传输光信号时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果干扰信号具有与光信号相同的频率,干扰将会扰乱光信号的传输。
通过在光纤表面制备一层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分布的光子晶体,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带隙的腔,禁止干扰信号的传输。
另外,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还可用于光能量传输的控制。
光子晶体中“光窗”的传递尺寸可控制在几个波长的尺度范围内,避免光的能量损失和漏失。
通过利用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可以将光的能量在复杂的系统中优化传输,而且保持能量传输的高效性。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8e72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4.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能够控制光子传导和储存的新材料,在光子学、光通信、微电子学、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垂直自组装法、微影法等,其中模板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备方法之一。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
1. 模板法模板法是通过在模板表面沉积光子晶体的方法来制备光子晶体的。
模板一般有硅胶、聚氨酯、聚焦炭等材料,具体的制备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备模板先制备好需要成为模板的材料,如硅胶。
将硅胶涂在玻璃表面,然后将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进行氧化,使硅胶在玻璃表面形成孔洞。
(2) 沉积光子晶体将需要制备的光子晶体材料制成溶液,然后将其滴到硅胶孔洞中,等待其自主形成晶格结构。
最后,用乙醇将硅胶与溶液分离,即可得到光子晶体。
2. 垂直自组装法垂直自组装法是一种利用表面张力使自组装颗粒排列成为光子晶体的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 表面处理将衬底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使得粒子可以自由组装。
(2) 悬浮颗粒将粒子置于液体中,然后将液体滴到表面处理后的衬底上,利用表面张力使粒子自动排列成为光子晶体。
(3) 固化晶体将光子晶体放置于紫外灯下进行固化,以保持其原有结构。
3. 微影法微影法是一种通过光默认技术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
以二氧化硅为例,其制备步骤如下:(1) 制备基板将尽量平整的硅片进行表面处理,使得光可以很好地穿透并形成图案。
(2) 光刻将需要形成的光子晶体图案进行设计,然后用光刻胶对硅片进行覆盖。
(3) 电荷转移将光照射光刻胶,使其发生电荷转移,从而使得光刻胶固定。
(4) 刻蚀利用刻蚀技术将硅片中的光刻胶和不需要刻蚀的硅部分进行区分,最终得到光子晶体。
二、光子晶体的应用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无规则的结构,光子晶体具有许多惊人的特性和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光子学作为一种光绝缘体材料,光子晶体具有很多特殊的光学性质。
光子晶体制备与性质
![光子晶体制备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aaadd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b.png)
光子晶体制备与性质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半导体材料,通过在材料中形成周期性的介质常数分布,实现对光的调控和控制。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光学响应、光学带隙现象,使其在信息通信、太阳能电池、传感器、显示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有:自组装法、光刻法、溶胶-凝胶法等。
1.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指利用均匀分布的粒子进行组装,利用自身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周期性结构。
在自组装法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大小、性质的粒子,得到不同类型、大小、空间阵列的光子晶体。
2.光刻法光刻法是采用类似于电子束直写的技术,通过控制紫外光或电子束的照射区域,从而使光子晶体的单元进行精确控制。
通过控制光刻光源、预聚合物的光敏剂浓度、光照模式等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大小、形态的光子晶体的制备。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利用胶体粘结机理,通过选取不同的成分、控制反应条件等,得到不同类型、大小的光子晶体。
此种方法可制备多层光子晶体,具有多种形态,应用极为广泛。
二、光子晶体的性质光子晶体的光学带隙现象是其独特性质之一,是指在材料中存在禁止带隙,使得在该频率范围内通过的光的波长范围被禁止,从而形成了光学过滤器和光学阻带器等。
1.光学带隙光学带隙是光子晶体的重要性质之一,是指在周期性结构中,材料中存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光的波长将被禁止穿过,并且在带隙外部的波长的光线可以通过材料。
光学带隙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控制。
2.全反射现象光子晶体的结构具有对光的干涉效应,将入射光束进行分散,从而实现了全反射。
全反射作为光元件的常见现象,可以实现光的指向性传输。
3.散射现象光子晶体中,存在各种形状、大小的球形或柱形的散射体,可以将散射光线引导到材料内部,使得光线能够在不同的波长上进行散射,从而实现了光的空间定向传输。
光子晶体制备的四种方法。
![光子晶体制备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95064bb307e87101f696c6.png)
光子晶体是一种人造微结构,它的晶格尺寸与光波的波长相当,是晶体晶格尺寸的1000倍。
光子晶体的制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适用的波长范围,制作技术也不同。
此外,还需要引入缺陷态,因此,制作过程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才能完成。
1.精密加工法Ames实验室证实了金刚石结构的光子晶体具有很大的带隙后, Yablonovitch等人便采用活性离子束以打孔法制造了第一块具有完全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 gap, PBG)的三维光子晶体。
他们采用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在一块高介电常数的底板表面以偏离法线35.26°的角度从3个方向钻孔,各方向的夹角为120°。
但是,当孔钻得较深,并彼此交叉时,孔会产生位置偏离,从而影响其周期性结构。
Ho等提出了木堆结构(Woodp ile Structure) ,即用介电柱的多层堆积形成完全带隙的介电结构。
Ozbay等用铝棒堆积成Woodpile结构,其缺点是工艺比较繁琐,且结构的周期准确性难以保证。
Ozbay等又发展了逐层叠加结构(Layer-by-layer Structure) ,即先制造出各向异性的二维Si/SiO2 层状结构,然后以Woodp ile结构的周期结构形式进行逐层叠加,即四层形成一个周期。
通过层叠法和半导体工艺的结合,使得设计出的光子晶体具有禁带宽、带隙可达到红外及近红外区的优点。
由于是以半导体工业成熟的技术为基础,精密加工法是制备光子晶体最为稳定可靠的方法。
然而其工艺复杂、造价昂贵,并且受现有半导体技术水平的限制,若要制备更小波长尺度的三维光子晶体、晶体掺杂以及缺陷引入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2.胶体晶体法早在1968年, Kriger等人就发现了由乳液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胶乳(50~500nm)在体积分数超过35%时出现蛋白石特有的颜色。
蛋白石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带隙的光子晶体,其独有的颜色是由可见光的布拉格衍射产生的。
由于胶体晶体的晶格尺寸在亚微米级量级,它可望成为制造近红外及可见光波段三维光子晶体的一条有效途径。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应用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ed28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0.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介质结构的光学材料,其结构与晶体相似,但是由于它的周期长度在纳米级别,因此被称为“纳米晶体”。
光子晶体的制备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材料的选择、制备方法、周期长度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领域。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一)材料的选择光子晶体的制备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质。
实际上,光子晶体的制备材料很广泛,可以使用空气、胶体、液晶、半导体材料等等。
其中,半导体材料是最受追捧的材料之一,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较大的折射率差,可用于制备光子晶体的高品质结构。
(二)制备方法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也很多样化,可以采用自组装、光刻、水凝胶法、离子束刻蚀、溶胶凝胶等方法来制备。
其中,自组装是制备光子晶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自组装光子晶体的制备步骤非常简单,即将粘结剂与颗粒混合,然后通过震荡、离心和沉淀等方法使颗粒按照一定有序排列,形成周期性结构。
(三)周期长度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制备不同周期长度的光子晶体,例如自组装光子晶体的周期长度在纳米级别,而光刻法制备的光子晶体则可实现更高的周期性结构,颗粒的直径可达到100微米以上。
二、光子晶体的应用(一)传感器光子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使其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谐振反射效应,所以它具有优异的色散和滤波特性。
由于光子晶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重复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
例如,制备了多孔硅光子晶体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醛、戊二醛等有毒气体。
此类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污染检测、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
(二)光学器件光子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和较高的折射率差,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领域。
例如,光子晶体可应用于光学通信中的光纤器件、微型激光器和光泵浦器。
此外,光子晶体还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LED等光电器件的制备。
(三)仿生材料光子晶体具有类似于天然晶体的优异光子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仿生材料的制备。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ee9e4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d.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最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光子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由周期性的介质构成,能够将特定波长的光线束缚在晶体内部,形成光子带隙。
光子带隙具有宽带宽和高透过率的特点,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光电子学、传感器、光学表面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1.微结构制备法微结构制备法是一种将周期性的微米或纳米材料排列成特定的结构构成光子晶体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纳米球自组装法和光刻法。
纳米球自组装法是将特定直径大小的纳米球自发排列成一定的二维或三维排列表面。
光刻法则是利用光刻胶的抗光性对光的掩蔽,制作出有规律的结构。
这些方法可利用自组装、光掩蔽和刻蚀等步骤将介质材料形成相应的结构,制作出光子晶体。
2.自组装方法自组装方法是借助生物发育过程自然形成的特殊结构,如贝壳壳层、鸟类羽毛等,利用相互作用力,在表面上形成特殊的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不同形态、不同尺寸和不同材料组成的光子晶体。
3.生物法制备生物法制备是一种新兴的光子晶体制备方法,是利用生物大分子自身特性来合成和构建特殊结构的光子晶体,在这种方法中,生物大分子作为模板,在光子晶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光子晶体在光电子学、传感器、光学表面中的应用前景1.光电子学光子晶体的一大应用领域是光电子学。
通过光子晶体的特殊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无源调控光子带隙中光的传播特性,并用于成像、通信、光伏等领域。
2.传感器光子晶体的另一大应用领域是传感器。
光子晶体可以通过其窄带光学特性,传输特定波长的光,并能有效吸附目标物质,从而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3.光学表面光子晶体的光学表面应用在光学表面。
通过控制光子带隙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制备出各种复杂形状的微纳米结构光学表面,从而改变表面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并实现光的独特传输行为。
三、总结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制备方法上有多种选择,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8b836d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制备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性的介质构成的人工结构,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
在光子晶体中,光波的传播受到晶格结构的限制,因此光子晶体具有光子禁带、光子态密度改变、光学传导等特性。
光子晶体的设计和制备是光子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方法。
一、光子晶体的设计原理光子晶体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所需的光学性质,然后确定晶格结构和材料参数。
常用的光子晶体设计方法有布拉格反射法、非完美的周期性拓扑结构法和自装配法。
1. 布拉格反射法布拉格反射法是光子晶体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布拉格定律,可以确定所需的光波长和折射率,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晶格结构。
布拉格反射法适用于单一频率的光子晶体设计。
2. 非完美的周期性拓扑结构法非完美的周期性拓扑结构法是基于局部微结构的设计方法。
通过在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可以实现对光的传播和控制。
通过设计不同的缺陷结构和位置,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光波的控制。
3. 自装配法自装配法是一种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设计方法。
通过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处理条件,使材料自行组装成期望的晶格结构。
自装配法适用于制备大面积、多层次的光子晶体。
二、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和光刻法。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溶胶或凝胶前体溶液的制备,再经过凝胶反应、热处理等步骤,最终形成光子晶体结构。
溶胶-凝胶法适用于制备无机和有机光子晶体。
2.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基于自组织性原理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合适的条件和表面修饰,使材料自行排列成所需的晶格结构。
自组装法适用于制备介于纳米尺度和微米尺度的光子晶体。
3. 光刻法光刻法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光刻胶的制备方法。
先将光刻胶覆盖在基底材料上,然后通过光线照射和显影等步骤,形成所需的晶格结构。
光刻法适用于制备微米尺度的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的一些制备方法
![光子晶体的一些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bf926ffad6195f312ba6b8.png)
精密机械加工法,半导体微纳米制造法,胶体晶体自组装法,反蛋白石结构法,液晶全息法。
制作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层层堆积法即把许多片状的二维周期性结构叠加成三维光子晶体基本组成单元是一维介电柱。
这种方法是E.Ozbay等人提出来的。
这种结构被称为“木柴垛结构” 像堆积木一样先堆好一层再按一定规则堆第二层依次堆下去最后得到一定结构的三维光子晶体。
其中每一层的一维介质柱都平行排列相互间距为a;第二层介质柱与第一层介质柱夹角为90;单数层的排列是一样的双数层的排列是一样的但是第三层与第一层位移差了a/2;第四层和第二层也也位移了a/2;第五层与第一层继续重复。
实验上第一次用氧化铝做出了这种结构光子带隙在12-14GHz波段。
这种三维光子晶体是具有面心四面对称性的全方位光子带隙其相邻两层有60到90度的角度变化。
可以用离子束刻蚀、分子束外延以及气相沉积等手段来实现。
原则上这种层层堆积方法来制造三维光子晶体很可行但是这种方法制作也有它的缺点工艺繁琐所以不适用大规模生产成本也很高。
当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降到亚微米后会受到现有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限制所以用这种制备法来制作光学波段的三维光子晶体挑战还是很大的。
激光全息干涉法是利用了激光在光阻掩模板上刻蚀的方法。
它是利用多光栅光束同步激光在空间产生很好的周期性周期长度可以调节。
这种方法刻蚀面积大能产生三维的空间周期结构。
Berger等首次应用三个光栅的激光在硅片上形成了二维的六角周期结构光子晶体。
I.B.Divliansky应用激光干涉法制备出三维光子晶体。
2001年Kondo 等人研制出制作光子晶体的一套适合多束激光脉冲干涉的光学装置该装置可随意地改变干涉光束数而制做出一、二、三维光子晶体。
总之利用多束激光干涉法很容易制备大面积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三维光子晶体这是其他方法不容易做到的。
这样可以使周期性干涉图样和相干激光的波长在数量级保持一致同时改变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偏振和数量使三维形状的尺寸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各不同的对称结构。
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3f16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f.png)
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性介质构成的材料,其晶格常数与光波长在同一量级,从而具有调制光学信号的特性。
光子晶体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在光通信、光传感等领域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阐述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应用中的潜力。
光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1. 自组装法自组装是一种常用于光子晶体制备的方法。
自组装法是通过分子自身间的相互作用和自发形成的方式,形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材料。
该方法主要分为溶剂挥发和溶胶凝胶两种方式。
溶剂挥发法是将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在有机溶剂中共混,然后将溶剂挥发,利用自身浓度差异,形成光子晶体材料。
溶胶凝胶法是将硅源和有机模板分子共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疏水-亲油作用,在介质固化后形成光子晶体。
2. 模板法模板法通过利用介孔材料或者光阻材料制成模板,在模板的模具作用下,形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子晶体。
其中介孔材料主要包括有序介孔材料、无序介孔材料等。
有序介孔材料是指介孔通道在材料中呈现高度有序的排列方式。
典型的有序介孔材料为MCM-41介孔材料,通过模板法,将硅源和孔径为2~10 nm的模板分子混合,随后通过水热法,形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介孔材料,再通过热解、溶胶-凝胶等方法制备光子晶体。
3. 海绵法海绵法通过利用具有浓厚多孔结构的材料作为母体,利用孔隙空间来使染料沉积形成光子晶体。
海绵法主要分为母体溢出法、冷塞法、热塞法等。
母体溢出法和冷塞法都是将染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材料水凝胶浸泡于染料溶液中,随后通过加热或者缓慢干燥,在母体孔隙中形成光子晶体。
而热塞法则是将染料溶解于高沸点水热溶液中,然后将母体材料浸泡其中,随后通过蒸馏水和高温加热蒸发,将染料沉积在材料孔隙之间形成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材料的应用1. 光通信与光储存光子晶体的光波导模式能远高于微波波导,其能够实现均单色化、高速码调制等技术特点,因此在光通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子晶体在光存储领域中也有应用,如基于光子晶体的多次二次谐波产生、基于光子晶体的多模染料激光器等。
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
![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ab46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d.png)
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在物理学领域,光子晶体指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光的传播性质的材料。
它的外观看起来像一个规则排列的微小孔洞阵列,这些微孔的大小与空间位置是由设计者精心控制的。
光子晶体既具有微观的周期性结构,也具有宏观的光学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光学器件、传感器以及光学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
一、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是光子晶体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见的光子晶体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
1. 面向模板法面向模板法是一种传统的光子晶体结构设计方法。
它基于常微分方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将所需的光子晶体设计转化为一个连续的物理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求解来得到设计方案。
2. 拓扑优化法拓扑优化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光子晶体结构设计方法。
它基于形状优化理论,并借鉴了拓扑学的成果,将光子晶体的结构定义为一个拓扑空间,并在拓扑空间中进行结构变换。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加自然和高效的光子晶体结构,但其计算复杂度略高。
3. 深度学习法深度学习法是一种目前比较热门的光子晶体结构设计方法。
它基于大规模计算机模拟数据的统计学习,通过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来生成具有期望性质的光子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并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拓展性。
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酌情选择。
二、光子晶体的制备技术光子晶体的制备技术是指将所设计的光子晶体结构借助特定的材料制备成实际的器件的过程。
光子晶体制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三维套模法三维套模法是一种常见的光子晶体制备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大型多面体上刻出光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然后将所需的材料注入多面体中,等材料凝固后,就可以将多面体去除,留下光子晶体。
2. 抗蚀刻法抗蚀刻法是一种基于光阻和蚀刻的光子晶体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光阻被用来制备具有厚度控制的模板,然后通过蚀刻将模板转化为实际的光子晶体结构。
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材料的制备。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9b60d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e.png)
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周期性变化介电常数的材料构成的晶体结构,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声学等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一、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1.离子束刻蚀法离子束刻蚀法是一种制备光子晶体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离子束在表面上形成周期性的花纹,形成介电常数周期性的结构。
通过离子束刻蚀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光子晶体,并且可以制备大面积的光子晶体。
目前,离子束刻蚀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光子晶体的制备中。
2.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在油水界面上自组装纳米颗粒,形成二维薄膜,并进行三维堆积的光子晶体制备方法。
自组装法具有制备简单、实验条件温和等优点。
但是其制备的光子晶体通常只适用于长波长区域,而且要求自组装的纳米颗粒之间尺寸匹配性高,因此自组装法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利用溶胶制备介电常数周期性的光子晶体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胶涂覆在基板表面,采用热处理、溶剂处理等方法形成介电常数周期性的结构。
溶胶凝胶法优点是成本低、适用性广、可制备大面积的光子晶体。
但是其制备过程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二、光子晶体的应用研究1.传感器光子晶体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中。
通过调节光子晶体中的介电常数周期性,可以形成高度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同时,光子晶体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入射光谱不受像素细节的影响等优点。
2.激光光子晶体不仅可以应用于光电传感器领域,也可以用于激光器和光学器件的制备中。
激光器中采用光子晶体的重点在于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波长和谐振腔的品质因子,从而降低激光器的噪声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放大性能。
光子晶体在光学器件方面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电磁波的传递、反射、衍射力量调控方面。
3.光子微波电路光子晶体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在微波电路中使用,利用其特性实现复杂的滤波和耦合,将光子晶体的介电常数周期性设计为滤波电路的响应频率曲线,使期段传递是其各向异性性能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子晶体的制备
1987年,物理学家Eli Yablonovitch预测,光子带隙晶体(PBC)能够像现有的微电路处理电信号一样处理光信号。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此类材料,并设法批量生长。
在这项工作中,生长出的蛋白石状晶体具有PBC所需的独特结构:透明颗粒以类似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方式排列。
PBC的菱形晶格中粒子须按一定的方式排列。
每个粒子连接四个等间距的近邻粒子,当两个这样的粒子聚在一起时,调整粒子的方向,使这两个粒子结合的六个粒子处于正确的相对方向。
这项工作合成了微观的塑料块体,每个块体由四个球组成呈现出三角形金字塔的形状,每个棱锥面的中心有一个凹陷的粘性贴片。
当悬浮在水滴中时,通过粘性贴片对接在一起的颗粒,粒子将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然后自发地形成具有金刚石结构的高度有序的稳定晶体。
最终制备出的晶体仅包含100000个颗粒且重量不到1微克,但增大尺寸的过程并不复杂。
大型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需要用纯硅或二氧化钛填充这些晶体中的空隙,最后溶解这些晶体模板。
具体的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固体非交联聚苯乙烯颗粒与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M)的较小液滴混合,四个固体颗粒与一个液滴结合,形成四面体团簇;
第二步,在悬浮液中添加增塑剂(这里采用四氢呋喃)控制聚苯乙烯的变形,球体的变形挤压了团簇的液核,使核心从构成团簇的三个聚苯乙烯粒子之间的空隙中凸出,室温的条件有利于微调聚苯乙烯球被压缩和液核被挤出的程度;
第三步,采用HOOMD-blue模拟软件进行模拟,选择压缩比在0.63-0.78、粒径比接近1.2的粒子,初始的聚苯乙烯粒子尺寸为1.0μm;
第四步,退火后,粒子连接形成小晶体,为了生长更大的
晶体,将颗粒悬浮在H
2O和D
2
O的混合物中(使用PBS缓冲液),
将悬浮液装入玻璃毛细管中密封,尺寸为100μm×2mm×50 mm,毛细管沿2mm的方向倾斜20˚,沿50mm长的毛细管方向施加约1℃的温度梯度,团簇进行结晶,尺寸为40μm或100μm甚至更大,制备出的胶体颗粒具有高的约束性和机械稳定性,有利于干燥悬浮液和保持金刚石结构;
第五步,以晶体为模板,在晶体上涂覆保护性氧化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模板上涂覆硅,移除模板和氧化层,最终制备出PBC。
最终制备出的胶体金刚石的晶格具有宽且完整的光子带隙。
PBC的应用之一是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中存储“0”或“1”的数字比特被可以同时是“0”或“1”的量子比特取代。
这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代码破译中许多困难的组合问题。
构建量子计算机的挑战在于将许多的量子比特连接在一起以及隔离这些量子
比特避免外界的干扰,通常采用光子信号。
这项工作改进了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