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日语教育的回顾
浅析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史
我国的日语高等教育是以教育为基础,带有鲜明的普遍性,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过渡到利用新型教育来完成的智力开发的培养。
传统的日语教育和新式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对立的模式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任何教育形式都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过贡献,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研究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明确。
一、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萌芽阶段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日语高等教育呈现了一种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告别了民国时期的精英化教育,使日语的高等教育呈现了一种培养式的教学形态,且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着长期稳定的发展。
日语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发展得十分艰难,当时我国正处于中苏友好的光环效应下,国家培养了过剩的俄语人才,到了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发生恶化。
两国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俄语的学习热情也随之冷却。
在同一时期日语处于一个小语种的地位,它的学习范围十分狭小,接受日语教育的人都是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或进行涉外事业,同时学习日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
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日语专业的招生都是采取单独招生的形式,有的单位则是出于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为出发点,派遣干部进行日语的能力学习。
但是自从1958年后,日语的教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考验,随着“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展开,社会上形成了以极端手段对外语教学的大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限制了外语教学实用性的开展,使外语学习被动的和政治挂钩。
所有的外语学习都要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这使日语教材变成了国内政治和经济的板报,并且减免了对于日本国内文化、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日语学习变得十分的生硬,且产生了中国式的日语,这种做法是十分片面的,对于当时还很脆弱的日语高等教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具统计,在新中国建立的最初20年里,日语并没有形成高等专业的教学性,以日语为主的教育发展教程也刚刚起步,在文革影响下发展的尤其缓慢。
同一时期中日之间没有外交关系,自然也谈不上国际贸易,在这样的环境下日语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没有立足之地,再加上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几乎没有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中国小语种教育发展报告
学习高峰 10点,15点,21点
用户学习最多
最受欢迎授课形式
日、韩、俄、法、西班牙 录播、直播、社群、小程序
数据来源:腾讯《00后画像报告》,沪江网校平台用户抽样调查,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90及95后女性为日语学习的主力人群
日语学习人群画像
• 日语学习人群偏年轻化,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根据早道日语 付费学员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西班牙语
• 20+国家都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 联合国的6大工作语言之一
• 全球5.6亿人使用,4.8亿人以西班 牙语为母语
德语
• 使用德语及德语学习者将接近2亿人 • 把德语作为母语的使用者有9,500万,作 为第二语言的使用者近1,200万
95后女性为小语种学习的主力人群
在线小语种教育
市场对小语种的关注每年都有升,日、韩、西语、法语关注度靠前。受地域及经济文化链接紧密度的影响,日语和韩语学习一直是国内小语种 主流,2018年赴日和赴韩在读留学生人数分别超过11万和6万。在欧洲语系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在文化传播、中国留学生人数方面排 在前列,但留学人数相较于日、韩在热度上仍然有很大差距,由于国内欧语学习者主要目的是出国留学和商务需要,因此相关语种学习人数 也低于日语和韩语。
10%大学老
师和导游
20%国家机关
日语人才 在各行业 的就业
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
2002年9月,中美两国教育部启动“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该项目是中美两国政府迄今在教育领域合作开展的最大的交流合作项目,目标是为两国12至15岁的青少年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对方语言的网上教育系统。
2003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实施“外国汉学研究学者短期访华计划”,该项目的首名资助对象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罗德弼教授。至2005年6月,共有83名外国学者受惠于该项目。 2003年12月5日,中美正式启动AP中文项目。这个在美国中学开设中文课程的项目将于2006年开始授课,2007年举办考试。
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务院11个部门的领导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中国教育部内。
1987年9月,对外汉语教学专门的学术刊物《世界汉语教学》公开发行。
1981年10月,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学电视录像片《中国话》摄制完成。
198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语言学院开发汉语水平考试(HSK),1990年该考试正式实施。迄今,该考试已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共有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
1952年,朱德熙等人赴保加利亚、朝鲜教授现代汉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外派遣教师教授汉语的开始。截至2004年,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1314人次。
1958年,由北京大学编写的国内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俄语译释本)在时代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中国共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教辅1000余种。1961年,从11所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部分外语专业选拔应届毕业生,作为出国汉语教学储备师资。此项工作延续了4年,共选拔培训了112名出国储备师资;此后,于1972年和改革开放后分别招收了多批出国储备师资。
1978年暑期,北京语言学院接受法国28名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这是中国举办短期汉语教学的开始。现在,短期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式。
大学日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大学日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廉仙花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摘要:国际形势的不断好转,要求我国要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中日友好发展的形势之下,对于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的日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据数据调查显示,在全世界学习日语的潮流当中,中国不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学校效果上看,绝对占据世界第一。
再加之人们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化的脚步的加快,很多日语教学的形式不断涌现出来,例如出国留学等方面的措施。
本篇文章就对于现代日语的教学与学习方面的知识展开探究。
关键词:大学日语;教育现状;问题意识;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0-0424-02引言由于中日两国友好发展的需求,或者中日两国文化共同繁荣大发展的需要,中国国内大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很多国内的一流二流大学都在逐步的开设日语课程,加强对于学生们的日语学习的教育力度。
而且学习日语的高校大学生每年的人数也在逐渐地增加。
况且中日企业的日益合作的密切也使得社会上的一些企业人士正在朝着学习日语的方向做着相同的努力。
本文即将对于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日语学习的现状作出简要分析。
一、现存大学日语教育现状1.缺乏日语教育环境日语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日语学习程度的好坏。
日语的学习环境包括,日语学习的整体社会大环境的改革情况,也包括日语学习所需要的书籍、教学设备以及日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等等。
作为一个优秀的日语学习者而言,能够有一名好的日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国内目前十分缺乏那种专门的能够进行日语教学的日语教师,以及外教。
这些外教大多数都是为了拿到中国高校聘请的高额的工资,而通常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日语学习并不重视,并不把其作为一个重要责任放在心上,不能够很好的切实履行日语教学的工作。
2.日语教学亟需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够切实的履行教学义务,以及老师对于日语教学方面的经验的急剧匮乏等原因,造成了日语方面的教研工作不能够做到极致。
日语公开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推动日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日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我校于XX年XX月XX日举办了日语公开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为日语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二、活动准备1. 主题确定:本次公开教研活动主题为“日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 邀请专家:邀请了日本语教育专家XX教授担任活动主讲嘉宾,为教师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3. 选拔教师:通过报名和选拔,确定了XX名日语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4. 场地布置: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布置好音响、投影等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资料准备:提前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料,发放给参加活动的教师。
三、活动过程1. 开幕式:由我校校长XX主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议程。
2. 专家讲座:XX教授以“日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3. 教学展示:参加活动的教师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导入、互动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展示了日语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4. 教师互动:教师们针对展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5. 教学研讨:分组进行教学研讨,教师们就如何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如何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6. 总结发言:由我校日语教研组长XX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日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日语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推动了日语教育教学改革:本次活动为日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动我校日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于中国高校日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在线
关于中国高校 1语教育 学院外 国语学院 日 系, 语 陕西省 西安 市 7 02 ) 115
摘 要 : 中国成立以来, 新 中国高等院校 E语专业的发展 经历 了低速 、 l 快速 、 高速三个主要发展 阶段 。经过 6 O年的发展 , 中国高 校日 语教育取得 了巨大成绩 。 但在 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 , 中国高校 日语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 其集 中表现为 : 建设 中国特 色 1 . E l 语教学模 式 问题 ;. 日语教 学方法 问题 ;. 强 日 2 改进 3 加 语课程 的人 文教 育问题 ;. 化高校 非专业 日语教学问题 ;. 日、 4 优 5 推进 中 跨文化交际教 学问题 。为推进今后 高校 日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 我们 必须认真关注 、 思考以上 暴露出的问题并合理应对。 关 键 词 : 校 ; 日语 教 育 ; 反 思 高 中图分类号 : 3 .4 G6 3 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6 3 1 (0 0)— 2 — 0 10 — 3 52 1 9 17 02
近年 的就业 市场对 日语人才 的能力提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日 语人才必须具备扎实 的专业知识 、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 日常 生活与专业领域进行交流沟通 的能力。 培养具备 高人文 内涵 、 高 文化素养、生存能力强的学生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校 日语教学 的主要 目的 。 为此 , 要培养学生养成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 习惯 , 学会观察 日本人 的说话方式 , 体会 日本人 的思维方式 , 多 使用 日本人 的思维方式去说 日语 。 现在 , 大多数 日语毕业生由于 没有真正掌握 日 语的文化内涵 。 能顺利完成 日 与中文跨文 不 文 化交流 , 高校应培养出有高文化 素质 的、 能理解 日 文化并 能流 本 畅进行交流的全方位 日 语毕业生 。高校 E l 语教学应对现在较单 建设 中 国特 色 日语 教 学 模 式 问 题 关注 日语语言本身的教学模式进行 调整 ,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 近年来 , 伴随中国高校 日语教学整体水平 的提 高 , 建设 中国 求 。而作为高等院校的 日 语教师不仅要 向学生传授 日 语语言知 特色 日语专业教学模式 问题提上议事 E 。随着 近年 国外 E语 识 , l 程 l 还需加强 日语课 程的人文教育 内容 , 以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 教学水平的提高 , 国内直接 引进 国外 日 语教材 , 国外 日 教 日语人才。[】 使用 语 4 学用语和基本语法理论 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 。这对 中国高校 日 四 、 化 高 校 非 专 业 日语 教 学 问题 优 语教育有着积极 的促进作用 ,但在 以中 国人为对象 的 日 语教学 未来 , 随中 日两国在政治 、 伴 经济 、 文化领域关 系的深入发 中,特别是 以中国成人为对象的 日语教学 中还是需要选择有 中 展 , 日语人才 的需求将从过去 的“ l E 语语言研究人 才” 专业 + 向“ 国特色的 日 语教学模式 。因为这些成人已经度过语言学 习的最 日 ”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复合型 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将显著上 语 佳时期 , 已经具有较高 中文能力 , 并 所以直接套用 国外 日语教学 升 。 高校 日语教 学需与时俱进优化非专业 日语教学。 为此 , 需抓 模式 的教学效果并不佳。 目前 , 中国的 日 教学在 引进 日 国内 好 几方 面工作 :. 语 本 1 结合 社会需 求 , 时调整非专业 日 适 语课 程设 E l 语教学法 中先进的理论与手段上 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在 置 。 应根据不 同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 , 及时调整非专业 日 语 吸收 国外 日语教学理论的同时,有效地研究 中国成人的 日语学 课程设置 , 提高学生学习 日 的积极性 , 语 为国家建设培 养足够 的 习特点 , 讨论 中国 日语教学理论体 系, 制定对 中国成人 日语学习 优秀复合型 日语人才。2 . 非专业 日 语教学形式应生动丰富 、 活 灵 适合 、 有效的教学模式 , 即中国特色 日 语教学模式 。[1 2 多样。教学中应尽量创造轻松 的课堂氛 围;尽量收集课外知识 二、 改进 日语 教 学 方 法 问 题 点, 特别是前沿知识 和新信息 , 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和拓宽 为 向社会提供高层 次的 日 语人才 ,我们培养 的 日 语人 才应 学生的知识面 ; 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提高学生在听说方面 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全 面发展 。 为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 需要 , 我 的实际能力。 . 3 整合师资力量 。 当前 , 高校 日语专业教师多为“ 学 们应进一步改进高校 E语教学地方法 。为此 , l 提出 以下建议 :. 术研究型” 才, 1 人 他们 中的多数只能胜任 日语语言 、 文化 、 文学 的 在低年级 阶段加 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以往“ 教师讲 、 学生 教学任务 。 于市场对复合型 日语人才的需 求 , 鉴 可以考虑有选择 听” 的教学 方式在低年级 日语教学中不应再 占过大 比例 , 应该创 地 降低公共 日 语课程的师资门槛 , 日企或涉 日机构中招聘具 从 造问答 为主、 师生对话的课堂氛围。课 后作业除笔头外 , 还应包 有 实践经验 的高级 日 语人才从事一线 日语教学工作 ,以加强高 括小组会话 、 听广播 、 听录音 、 与外国学生交流等 听说练 习。2 _ 校非专业 日 在 语教学 的实用性 , 如社交礼仪 、 文化禁忌 、 文化 、 企业 高年级 阶段应 以日语授课 , 同时学习中始终 贯穿 日、 中文化教学 日 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等 , 提高复 合型 日 语人才 的质量 , 内容 。 这是现今世界外语教学的一个潮 流, 言与文化脱节是无 增强其社会从业的适应性和工作 能力 。【 语 5 ] 法搞好语 言交 流的。3 . 教学手段上 , 在坚持直观法 、 问答法 的教 五 、 进 日 、 推 中跨 文 化 交 际 教 学 问 题 学方法基础上 , 加强多媒 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 提高 目语教学的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 ,社会对 E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 l 率。 . 4 学习成绩评价上 , 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和个性的体 了更高的要求 ,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抓好 日 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工作 , 现 ,对 学生的评价不应 只看分数 ,应进行多样化 的学 习成绩评 切实提高学生对 日、 社会文化的理解能力。客观看 , 中 要进行 日、 中 价。 以往的学习成 绩评价是通过小测验 、 中考试 、 考试 、 期 期末 小 跨文化交际, 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 论文 、 毕业论 文等考试方法来评价 , 这使得考试成为学生 的思想 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 , 二是对 日、 中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要 包袱。为解决该 问题 , 可在小论文 、 毕业论文更加规范化 的基础 具备对 目、 中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下转第 9 页 j ( 1
中国日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日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我国日语专业的现状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我国的一千余所高校中,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不足20所,这些高校是:北京大学(1946)、洛阳外国语学院(1949)、南京国际关系学院(1951)、对外经贸大学(1954)、吉林大学(1956)、北京外国语大学(1956)、上海外国语大学(1959)、黑龙江大学(1960)、辽宁师范大学(1963)、北京师范大学(1964)、大连外国语学院(196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70)、复旦大学(1971)等。
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之后,为了适应两国间交流的需要,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日语专业,培养专门日语人才。
这些高校有:山东大学(1972)、南开大学(1972)、厦门大学(1972)、华东师范大学(1972)、四川大学(1973)、四川外国语学院(1973)、东北师范大学(1974)、西安外国语大学(1975)等。
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日两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据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2006年5月的统计数据,当时在全国1400余所高校中,设立日语专业的高校为358所,在校学生14、7万人,2006年12月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测试”的考生为21万人。
这些数据在近5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最近的统计数据,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已多达680所(教育部高教司的统计数据是515所?),除了国立、公立高校外,增加最多的是公立的职业技术院校、民办院校和各高校建立的“独立学院”,几乎所有学院都设有日语专业。
在校学生57万人,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准确数据,2009年12月参加日语能力测试的考生为37、4万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日语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从目前各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看,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1、专业型这种培养模式以日语语言、文学、文化为主,在我国的日语教育中,历史长、基础厚、经验丰富,综合大学中的日语专业大都坚持此种模式。
浅析20世纪中国的日语教育发展
浅析20世纪中国的日语教育发展浅析20世纪中国的日语教育发展一、在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寻找中应运而生,在自我革新和抵抗防卫中展开的日语教育十八世纪后半,随着美国独立,西洋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和劳动力市场的视线由南亚向东亚转移。
当中日两国都在西欧的视线中渐渐清晰起来的时候,两国开始了自己"近代化"的历程。
而中国的日语学习、日语教育可以说正是在中国对"近代化"的寻找中应运而生的。
如此可见,中国近代的专业外语教育是在为抵御西方列强侵略、谋求民族自我革新和力图寻找近代文明的发展方式中才被提上了重要地位的。
此后,在维新运动中也广设外语课,借以培养"通洋文"的"博通时务"之才。
虽说外语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工具,但却是和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试图救国图存、"以求振兴"这一目的紧紧相连的。
就日语教育而言,中国人当时除了在"东文馆"和学堂等地学习日语,像梁启超、康有为等留学日本以求救国之道的人也逐年增加。
据统计,"1913年至1914年间,留日学生至少有五、六千人,仅次于1906年的最盛时期"。
但此后,随着五四运动和"九一八事变"爆发,"大批留日学生满怀‘国家仇、民族恨’,纷纷回国抗日,留学生锐减至303人(1931年)"[3]。
在八年抗日时期,由于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切工作均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所以"为了使敌工干部在阵前能用日语喊话、呼喊口号、用日文写标语传单、对日本士兵进行劝降缴械的宣传工作,在一些敌工干部训练班和学校里开展了日语教学"[4]。
如上所述,中国近代以来的日语教育,不可避免地是在中国人试图通过"日语"、"日本"这个窗口看"西洋"、学"西方"的前提下展开,而后的日语教学又不得已在防卫战争、抗日战争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延续。
中国日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日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日语能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中日交流需求。
这种模式在各类高校和独立学院中普遍存在。
3、应用型这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强调学生在日语应用领域的能力,如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翻译等。
这种模式在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院校中较为常见。
三、发展趋势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加强,日语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未来,日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日语专业将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如日语教育、日语翻译、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
2、国际化日语专业将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3、技能化日语专业将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技能,以满足市场对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日语人才的需求。
总之,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深入,日语专业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也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日语人才做出贡献。
社会需求脱节,这也是日语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因此,日语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另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日语教育也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需求。
总之,日语教育需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对于大学的理解存在误解,认为大学只是为了研究技能和找到高薪工作,这是不符合大学的初衷的。
事实上,大学教育应该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考虑,既要研究专业知识,也要进行人文的培养,研究学术和思想,具备广泛的适应能力。
因此,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应该与社会相关联,但不应该一味迎合社会需求,而是应该从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让职业教育承担更多的任务。
近期,高校开始推行分类指导,按照顺序从普及义务教育到发展职业教育,最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建国70年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回顾
建国70年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回顾摘要:外语教育政策日益受到国家重视。
回顾建国70年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对不同时期外语教育的目的,语种选择和外语教学的比较,以及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多元性的调查后发现: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环境必须有效地结合,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转变和发展都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外语教育教育政策回顾转变一、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政策是语言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语言教育政策中除国家强势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之外的语言教学,即外语教育。
外语教育政策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外语教育的目的,外语语种的选择以及外语的教学。
纵观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历史,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前后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对外语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梳理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剖析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语言选择及教学特点,总结了制订外语政策的依归,探讨了政策制订的外在条件和内在规律,列举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对我国外语政策创新的推动具有一定现实参考意义。
二、高度政治化期 1949年-1977年这一高度政治化期源于新中国的两个迫切需要:对内, 加强新政权的稳固;对外, 与其他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
(Liu 2015: 65-68)1、政治经济环境建国初期,我国与苏联成为了盟友,并获得财政和技术援助,却遭到了美国的经济封锁,国家处于贫困状态。
60年代初期,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发展经济取代了政治运动,成为了国家的首要任务。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生产和教育陷入停滞。
70年代初期,我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加入联合国、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这些事件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的1958年,国务院提出了教育工作方针。
根据这一要求,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们既“红”(在政治上正确而积极)又是“专”(对于学科有很高的要求)(Li & Xu 2006)。
从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中心浅析日语的发展历程
从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中心浅析日语的发展历程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绵延两千多年。
在日本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接受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
日本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以及从中国去日本定居的“归化人”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汉语汉字、历法律令、儒学佛学等中国传统文化。
从语言书写上,日本从最开始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状态下只用汉字书写,到通过长期的历史学习中逐渐发展自己的假名文化,用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再加上近代西方外来语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当代日语。
从语言发音上,日语受中国读音影响极大,分为模仿汉字传入时读音的“音读”和借字形、字音但保留日语原有意义的“训读”。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日语发展日本文化一、引言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有着两千多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在日本文化尚未成熟的文化早期时代,以日本接受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
日本内藤虎次郎博士曾说:“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日本民族好比是豆汁。
中国文化好比是卤水。
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一经接触,立即变成了豆腐”,以此形象地比喻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
日本原有特殊的岛国环境使日本形成了较封闭的日本固有原始文化。
但日本人民对外来的文化接受和包容度极高,尤其是古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日语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原始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原始社会主要分为绳文时代、弥生时代,下面分别阐述在两个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绳文时代距今约3000年左右,对应着中国的夏、商、周时代。
在绳文时代的后期,中国大陆开始有小规模集团的大陆居民从山东半岛出发,经过朝鲜半岛,辗转到达日本。
从民俗上来看,商代的一些民俗习惯,如鸟崇拜、支石墓等,在朝鲜民俗中普遍存在,在日本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民俗,中日的文化交流就从这个时期开始。
弥生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日本出现了水稻种植和开始使用金属器工具。
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
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进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日本自80年月后期以来,对外日语教育作为其彰显国家软实力的一部份发展快速。
文部科学省08年制定了万人留学生计划',作为其开展全球战略'的一环,并努力在国内营造多文化共生'的社会环境。
目前,日语学习者遍布日本国内以及海外137个国家和地区,呈现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的趋势。
一.日语教育的主要推动机构和相关考试〔一〕文化厅和国研日本负责主管教育行政的文部科学省下并没有设立特地的日语教育部门,因此在其相关机构的文化厅内设置了日语教育小委员会,主要环绕当前日语教育的各个课题进行研讨。
国立国语讨论所,简称国研,主要是以日语学、语言学、日语教育讨论为中心的讨论性机构,除了负责开展与日语和日语教育相关的调查讨论以外,还进行资料收集、研修事业等。
〔二〕日语教育学会和JEES日语教育学会是由日语教师和日语讨论者构成的团体,在日本国内同类团体中规模最大,往往在各地举办研修会和讨论集会。
JEES,即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是JapanEducationalExchangesandServices 的英文缩写。
JEES不仅负责实施日本国内的日本语能力考试,而且还负责实施面向日语教师的日本语教育能力检定考试。
〔三〕JF和JASSOJF,即国际沟通基金,是TheJapanFoundation的英文缩写。
我国日语学习者熟知的海外日本语能力考试就是由JF实施的。
JF设有日本语国际中心'和关西国际中心'这两个附属机构。
JASSO,即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是JapanStudentServices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它是整合了日本育英会、国际学友会、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等机构而形成的,目前日本留学考试由JASSO负责实施。
二.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一〕日本国内日语教育基本状况1.日语教育实施机构目前日本国内实施日语教育的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学类机构,另一类为普通性设施和团体。
人教版日语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日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人教版日语教材作为我国日语教学的重要工具,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语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日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XX年XX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人教版日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日语教师参与。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人教版日语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观摩课由我校优秀教师主讲,内容涉及人教版日语教材的多个单元。
在观摩课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分析,积极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 经验交流在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经验交流。
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了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问题。
通过经验交流,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4. 教学研讨针对人教版日语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教材内容的调整与补充、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
通过研讨,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人教版日语教材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
发展期
01
80年代初期,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日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
02
许多高校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日语教育体系,涵盖了本科、硕
士、博士等多个层次。
一些高校开始与日本的高校合作,开展交换生和联合培养项目
03 。
蓬勃发展期
高校的日语系或者日语专业数量大幅增加, 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
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 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日语教育的发展。
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
中国的日语教育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04 创新与提升阶段 (2000年至今)
数字化日语教育
数字化日语教育软件和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针对日语学习的数字化 软件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 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与日本企业的合作
一些高校与日本企业合作,开展了实习项目和就业推荐项目,为 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就业机会。
日语水平考试
引进并开展了日本语能力考试、J.TEST考试等,为学生提供了评 估日语水平的客观标准,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05 新中国日语高等 教育的影响与展 望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01
促进外语教育多元化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增进中日相互理解
通过日语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精通日语的人才,有助于中日两国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友好交流,促进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推动中日经济合作
日语高等教育的开展,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支持。特别是在贸 易、投资、技术等领域,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中日经济的繁荣 和发展。
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中国的日语教 育内容也逐渐多样化,包括商务日语 、旅游日语、文化日语等,以适应不 同领域的需求。
中国外语教育百年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中国外语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辉煌历程。
回首这百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为外语教育的蓬勃发展而自豪,也为其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而感叹。
在这篇感言中,我将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国外语教育百年历程进行简要梳理。
一、历史回顾1.萌芽阶段(1840-1911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时,我国外语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以教会学校为主。
这些学校主要教授英语,旨在培养会说外语的人才,为洋务运动和近代化建设服务。
2.发展阶段(1912-1949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外语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民国时期,外语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这一时期,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教育逐渐普及,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
3.成熟阶段(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进入成熟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外语人才辈出。
二、现状分析1.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97万所,在校学生2.89亿人,其中外语教育学生占比逐年上升。
2.外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外语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如今,我国外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外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外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外语教育网络。
4.外语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语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同时,外国学生也纷纷来华学习中文和外语。
三、未来展望1.深化外语教育改革未来,我国外语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日语语言学习的趋势与趋势分析
日语语言学习的趋势与趋势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日语语言学习的趋势及其分析。
首先,文章将介绍日语语言学习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将进一步讨论日语学习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社会和政策因素。
最后,该文从日语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关键词:日语语言学习,发展趋势,文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语言学习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必备技能。
近年来,日语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日语语言学习的发展趋势及其分析。
一、日语语言学习的趋势1、日语学习者的趋势日语学习者的趋势可谓是“迅猛发展”。
经过多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19年,日语学习者的人数增加了近两倍。
首先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日语,由于日本文化的流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日本文化,并且自觉尝试去学习日语。
其次日本文化融入世界流行文化,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日本动漫、游戏、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更多的人被日本文化的魅力所吸引,从而开始学习日语。
此外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日语学习者的增加。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日本去工作、生活,学习日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也开始学习日语。
日语学习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加强了日语教育。
同时,日本政府还大力推广日语,通过多种方式来推广日语,让更多的人了解日语。
日语学习者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日语作为一种技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利用日语技能,从而让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日语。
2、日语教学资源的趋势日语教学资源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日语教学的技术和方法上,而且也体现在日语教学资源的种类和使用上。
首先,由于网络的发展,网上资源的使用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网上教学资源包括了社交媒体、视频网站、虚拟学习环境等,这些资源都是为学习日语而设计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
日语教学反思总结模板
一、前言随着我国与日本交流的日益频繁,日语学习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学生日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
本篇教学反思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实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情况概述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针对高中日语课程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涵盖了日语基础语法、词汇、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日语语法和词汇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调整教学方法,如:(1)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语法和词汇融入到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日本文化、动画、电影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语。
然而,部分学生对日语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开展日语角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运用所学知识。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1)增加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定期组织口语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改进措施1. 深入研究教材,提高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
2.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4.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5.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日语教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一以21世纪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于进江引言:改革开放,入世,复合型人才市场的的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形势,使我国的外语教育(日语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学校,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如何成为复合型人才。
使命感,成才的渴望,促使我们一起简要回顾我国日语教育的历史,分析一下日语教育的现状,展望日语教育的未来。
几组数字:中日经贸前途无量,竞争意识入学伊始。
1.98-02 5年扩招108万-340万增3倍;03年招380万,在校生达1900万,入学率百分之十九;05年招475万(报867万);04年毕业280万,05年毕业338万(增58万)。
山东80年代日毕业生-80人,90年代末-150人,05年-近千人2,中日04年双边贸易额近1700亿美元,,仅次于中美、日美,而居第二位(中日总额占百分之15)是72年的60倍.。
3,日本的GDP大约是中国的3倍.。
到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4兆多美元,其中,进出口总额达2兆多美元。
4,有2万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投资,仅上海5000多家,此外,大连,青岛,苏杭,厦门等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日本存在着我们不想看到的动向:1,日本领导人的参拜靖国柛社。
2。
美化历史的教科书3,日美两国涉台的共通战略目标(胡)中国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吴)一,我国日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本科)(一)发展的历史轨迹我国的日语教育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日语班起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日语教育同祖国的命运一样,走过了一段不同凡响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日语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日语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
1,1949-1966(文革前)╱18所a、1950年只有北大、洛外等一,二所(教师不超过20人)b、50年中期中日民间交流起步,需日语人才-北京经贸(1954年)吉大等(1956)c,1962-廖高(民间贸易),63年周总理访问亚非拉十多个国家,外交新形势,9(日-2)增加到18所2,1970-1994 ╱86所(生-6054)a、72年中日建交b、78年改革开放,11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70年代末增至57所。
90年代初增至86所。
3,1994-至今86╱280(本科159所)a、邓小平南巡(92、3),扩大改革开放,中日贸易激增b,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纷纷前来我国落户,需大量日语人才(如今全国2万多家,仅上海5000多家能力考-2万,大连、青岛、江浙福等地)在全国1000所高校中,93年80所,98年114所,2003年达250多所,10年增加3倍还多,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如上海,90年代初上、复、华、外贸4所,现21所。
4, 山东的日语教育-33所a、70-80年代-山大、山师青岛大学b、90年代-至今综合性、理工科大上日语专业- 海大,科大等30多所。
,(二),教学方法与模式1,50年代-70年代初,以俄语为中心,日语规模小,人数少。
以语法为中心,以阅读、翻译为中心,突出政治,“老三篇”,“哑巴日语”。
2,1972-19781972.9月中日复交政、经、文等交流扩大,交际能力培养提上议程,提倡‘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语音语调与表达受到重视,强调听说领先。
从而使学生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人才需求倍增,出现“日语热”。
“日语热”给日语教育带来活力;人才需求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日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教授语言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如何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增加学生对日本的了解,成为我国日语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96洛外,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国际研讨会)。
二,21世纪大学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需求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与信息时代的实用型人才。
日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具备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经贸)知识,具有日语口、笔译技能,能从事教学(外事、外贸、旅游等)、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何谓复合型人才——即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呈多元化趋势的;核心和根基应是具备专业外语(日语)加第二外语(英语)及其它技能的人才。
21世纪大学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有能力,高素质。
首先,日语和英语的专业知识;其次,相关专业知识,如经贸、金融、电脑,中日文化等;第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文学修养,文化积淀,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等。
如何培养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1),坚决贯彻,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指导性文件-“日语教学大纲”A,《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996年6月高教社,2001年11月大连理工)B,《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年3月大连理工)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起到了规范,指导和促进作用。
C,为落实《大纲》,“日教指委”制定了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上外教出)2002年6月和2002年12月组织实施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
(50余所)(2),从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应该“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厚基础-坚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能力较好的综合素质。
宽口径-不仅指具有宽泛的的语言知识,还应包括所学语言国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学、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日本学),还可开设与wto相关的选修课,此外还要掌握计算机等新技术,新手段、、、、具备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质量-A,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质量B,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的高质量。
即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培养部分专业型。
研究型的高精尖人才。
(3)学科交叉,尤其是是大的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
如外语专业的学生A,完成基础专业课之后可转到文科类-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等。
B,辅修文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取得第二学位。
C,鼓励学生毕业时报考非外语类专业的研究生。
(社科类专业人才-国际政治,行政管理、、、、、、(4)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实践课、理论课文化课和文学课等-应注重体现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多元化A,开设现代汉语课,和古代汉语课,提高“双语水平”(日汉)影响外语水平提高的症结之一是汉语水平。
汉语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日语的理解,影响到翻译、写作、思维习惯等各个层面。
还直接影响到理解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汉语水平如何,也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择业和深造,是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侉,顾,国学,人文)B,强化翻译课(笔译)和口译课这两种课型既要有理论指导,又是应用实践课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笔译和口译能力,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择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师-口,口前-三下四上,笔后-四上下;会-口之区别)C,发挥多媒体先进设备的优势,将听力课改为日语视听说课使单纯的听力训练课,转变成为融视(录像)、听(录音)、说(包括对话在内的口头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较强的日语能力训练课程。
(教师责任心强,师生互动互动、、、、、、)(5),“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继承优良传统,强化“听说领先”意识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强调“听说领先”。
这两大特点或课题应成为所有外语专业的重点,师范院校亦应如此,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阶段(综合,外语,师范院校;二外,大外“无论何时何地、、、、、、)(6),重在参与,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比赛(作,译,论等)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六证必备(历、位、一、八、计、英?)。
三,我国的日语研究生教育伴随着我国日语本科教育的蓬勃发展,1979年,北大、吉大、上外首批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的开设,是我国日语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进入了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阶段。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北大、北外、日研中心,东北师大,上外等高校先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进而使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培养体制得以建立和完善,标志着我国高校的专业日语教育进入了稳定,成熟,理性的发展时期、50年代-70年代中国无日语硕士点。
70年代末3所,到92年有15所大学有硕士授予权,500多人取得硕士学位。
现全国有大约有近50几个硕士点。
下面将主要硕士点及导师研究方向等作一简介。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1,★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点1985 (前身大平班1979、12大平访华)现第四个5年(00-05)。
硕士、博士,在职硕士同等学历研课程。
办学特点—“中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
”已培养700余名硕、博、讲。
中方专教研11名(徐、严、曹、郭,、宋、)中日图书1万余册。
4个方向硕26名(自8),博3-6,在硕8-10。
(山师考中)2,★北京大学博点首所设日专业学校,79年首批学位点(3),语言、文学、文化(彭,于、刘、赵、李)3,★北外博点前身外交学院日语专业(1956)60年代并入北外81年建系,86年8月建硕士点,93年上博点,94年招生。
语文社译4个方向。
正4,副11(汪,于,赵,陶)4,★北二外申博64年建系。
硕4-文语译、文社。
教40(正7、付14,导14(丘、李、秦,張,潘)。
特色(学、教)5, 北京经贸大学语言、文学、经贸方向。
李、姚、郭、马(《日语学习与研究》6,南开大学申博70年代初建专业,80年代后期建硕士点语言文学方向王全国作文比赛7,天津外院申博74年建系,86年建点(第一个日,重点)语言、中日语言比较、文学、教育4个方向修刚2002 年东亚国际研讨会此外,北京语言大学,北师大,外交学院,人大,清华,首都师大等东北地区1,吉林大学申博★63年建专业招生79年首批硕点(3)93年建系博导2、硕导6(徐、于、王、崔)语、文、化方向2,★东北师大博点70年代建专业,语言、文学方向刘、徐3,,★大连外院申博1964年建校(900)全国最大日语人才培训基地。
1986年建硕士点(重点),每年招20名左右语、文、化、译方向陈,蔡,俞,刘。
(《日语知识》)此外,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大,大连大学等华东16所1,,南京大学74年建系,86年建点(第一个,重点)语言,文学方向陈德文,叶林,王奕2,★上外博点上海21所大学有日语本科50年代初建专业,79(3)年建硕士点语文、国经贸方向21个(90年代初招不起来,96、7好转,北方增)2000年设博点语言文学方向去4,今6 谭、周、皮、高级翻译学院,独立的翻译学位点2005年招硕、博,国内第一个独立翻译学学位点(2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