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日语,语言]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非专业大学日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索
非专业大学日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索作者:许淑艳,刘春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2期摘要:由于诸多因素,非专业大学日语的教学工作一直是困难重重,现阶段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非日语专业如何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非日语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有效地进行非日语专业日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看法,提出更适合教学规律的非日语专业的日语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日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非专业日语教学;教学现状;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83-03众所周知,外语是国际之间交流极为重要的工具,其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前中国,除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外,日语是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必学外语语种。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相继开设日语专业的学府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呈上升态势。
除这些众多的日语专业的学子之外,更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非日语专业的学生队伍在不断地加入到日语的学习中来。
尤其是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选择第二外语课程时,都将日语作为首选。
然而,在教学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以及等各个方面,却远远劣于后者。
加之非专业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目的、方法等方面都与专业学习者有一定的差别,以及非专业日语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日语相比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探索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当前非日语专业的教学及学习现状1.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模式单一化。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中,非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学习较多,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单词—语法—课文—练习”型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教授非日语专业的教师队伍相对于专业日语的师资力量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为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大纲(二)。
该大纲将涵盖五个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日语。
正文内容:1. 听力:- 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如辨认日语语音、识别常用词汇等。
- 学习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练习听力对话和短文,提高听力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 使用多样化的听力资源,如音频材料、电影、日本电视剧等。
2. 口语:- 学习日常用语和常用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进行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等,增强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 学习日语故事、短文,并进行口语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
- 听取和模仿日语母语者的口音和语速,提高口语的自然程度。
3. 阅读:- 学习日语基础词汇和常见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各类文章,如新闻、短文、小说等,培养阅读兴趣和扩大阅读广度。
- 掌握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和推理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 分析日本文化和社会现象,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4. 写作:- 学习基础的日语书写规则和常用汉字,提高写作能力。
- 练习日语写作,如写信、日记、文章等,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流畅度。
- 学习日语报道写作和评论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笔。
- 逐步引入复杂的写作题目,如故事创作、专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文化知识:- 学习日本的历史、地理、传统艺术等文化知识,加深对日本的了解。
- 了解和尊重日本的礼仪和文化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学习日本音乐、电影和文学,培养对日本艺术的欣赏能力。
-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日本文化。
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二),学生将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听力材料、口语练习、阅读文本和文化活动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
而将有关日本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日语教学中,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教学文化特征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日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在过去的日语的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而在培养日语的交际能力方面几乎没有投入什么力量。
因此在过去的大学日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读懂原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为语法、句型、句子分析等等,很少有关于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这种状态长期以来至少有30 年的时间持续下来了,要想改也没有办法改,即使个人进行尝试性的改革实践,但最终因种种原因也无法持续下去。
像这样偏向培养阅读能力的做法,结果使培养的学生,日语交际能力很弱,而且大学日语教师自身的日语交际能力也不强。
因为过去是不太进行对外交流的时期,所以即使没有外语交际能力也不作为问题。
受时代的限制,整个非专业外语教学都只是把读懂外国资料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在这种大环境下,日语教学也只能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十一世纪是新的时代,称作为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或多或少还会实现文化、艺术、伦理、学术和政治的全球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工作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不同国籍的人,不同文化的人共同工作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
由于有了这样的时代的进步,在外语教学中要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将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会成为今后日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困难性目前,我国民办大学纷纷开设日语专业,社会办学的日语教育机构急速增加,以及各个大学里面把日语作为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开设等,都说明了我国日语教学的兴旺和繁荣。
但各种类型的日语教育中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机构似乎还很少。
传统的日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词、旬、语法为主的教学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从而导致学生对听读材料的接收往往因为文化知识的欠缺而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因此而不够得体。
关于中国高校日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在线
关于中国高校 1语教育 学院外 国语学院 日 系, 语 陕西省 西安 市 7 02 ) 115
摘 要 : 中国成立以来, 新 中国高等院校 E语专业的发展 经历 了低速 、 l 快速 、 高速三个主要发展 阶段 。经过 6 O年的发展 , 中国高 校日 语教育取得 了巨大成绩 。 但在 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 , 中国高校 日语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 其集 中表现为 : 建设 中国特 色 1 . E l 语教学模 式 问题 ;. 日语教 学方法 问题 ;. 强 日 2 改进 3 加 语课程 的人 文教 育问题 ;. 化高校 非专业 日语教学问题 ;. 日、 4 优 5 推进 中 跨文化交际教 学问题 。为推进今后 高校 日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 我们 必须认真关注 、 思考以上 暴露出的问题并合理应对。 关 键 词 : 校 ; 日语 教 育 ; 反 思 高 中图分类号 : 3 .4 G6 3 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6 3 1 (0 0)— 2 — 0 10 — 3 52 1 9 17 02
近年 的就业 市场对 日语人才 的能力提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日 语人才必须具备扎实 的专业知识 、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 日常 生活与专业领域进行交流沟通 的能力。 培养具备 高人文 内涵 、 高 文化素养、生存能力强的学生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校 日语教学 的主要 目的 。 为此 , 要培养学生养成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 习惯 , 学会观察 日本人 的说话方式 , 体会 日本人 的思维方式 , 多 使用 日本人 的思维方式去说 日语 。 现在 , 大多数 日语毕业生由于 没有真正掌握 日 语的文化内涵 。 能顺利完成 日 与中文跨文 不 文 化交流 , 高校应培养出有高文化 素质 的、 能理解 日 文化并 能流 本 畅进行交流的全方位 日 语毕业生 。高校 E l 语教学应对现在较单 建设 中 国特 色 日语 教 学 模 式 问 题 关注 日语语言本身的教学模式进行 调整 ,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 近年来 , 伴随中国高校 日语教学整体水平 的提 高 , 建设 中国 求 。而作为高等院校的 日 语教师不仅要 向学生传授 日 语语言知 特色 日语专业教学模式 问题提上议事 E 。随着 近年 国外 E语 识 , l 程 l 还需加强 日语课 程的人文教育 内容 , 以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 教学水平的提高 , 国内直接 引进 国外 日 语教材 , 国外 日 教 日语人才。[】 使用 语 4 学用语和基本语法理论 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 。这对 中国高校 日 四 、 化 高 校 非 专 业 日语 教 学 问题 优 语教育有着积极 的促进作用 ,但在 以中 国人为对象 的 日 语教学 未来 , 随中 日两国在政治 、 伴 经济 、 文化领域关 系的深入发 中,特别是 以中国成人为对象的 日语教学 中还是需要选择有 中 展 , 日语人才 的需求将从过去 的“ l E 语语言研究人 才” 专业 + 向“ 国特色的 日 语教学模式 。因为这些成人已经度过语言学 习的最 日 ”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复合型 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将显著上 语 佳时期 , 已经具有较高 中文能力 , 并 所以直接套用 国外 日语教学 升 。 高校 日语教 学需与时俱进优化非专业 日语教学。 为此 , 需抓 模式 的教学效果并不佳。 目前 , 中国的 日 教学在 引进 日 国内 好 几方 面工作 :. 语 本 1 结合 社会需 求 , 时调整非专业 日 适 语课 程设 E l 语教学法 中先进的理论与手段上 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在 置 。 应根据不 同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 , 及时调整非专业 日 语 吸收 国外 日语教学理论的同时,有效地研究 中国成人的 日语学 课程设置 , 提高学生学习 日 的积极性 , 语 为国家建设培 养足够 的 习特点 , 讨论 中国 日语教学理论体 系, 制定对 中国成人 日语学习 优秀复合型 日语人才。2 . 非专业 日 语教学形式应生动丰富 、 活 灵 适合 、 有效的教学模式 , 即中国特色 日 语教学模式 。[1 2 多样。教学中应尽量创造轻松 的课堂氛 围;尽量收集课外知识 二、 改进 日语 教 学 方 法 问 题 点, 特别是前沿知识 和新信息 , 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和拓宽 为 向社会提供高层 次的 日 语人才 ,我们培养 的 日 语人 才应 学生的知识面 ; 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提高学生在听说方面 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全 面发展 。 为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 需要 , 我 的实际能力。 . 3 整合师资力量 。 当前 , 高校 日语专业教师多为“ 学 们应进一步改进高校 E语教学地方法 。为此 , l 提出 以下建议 :. 术研究型” 才, 1 人 他们 中的多数只能胜任 日语语言 、 文化 、 文学 的 在低年级 阶段加 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以往“ 教师讲 、 学生 教学任务 。 于市场对复合型 日语人才的需 求 , 鉴 可以考虑有选择 听” 的教学 方式在低年级 日语教学中不应再 占过大 比例 , 应该创 地 降低公共 日 语课程的师资门槛 , 日企或涉 日机构中招聘具 从 造问答 为主、 师生对话的课堂氛围。课 后作业除笔头外 , 还应包 有 实践经验 的高级 日 语人才从事一线 日语教学工作 ,以加强高 括小组会话 、 听广播 、 听录音 、 与外国学生交流等 听说练 习。2 _ 校非专业 日 在 语教学 的实用性 , 如社交礼仪 、 文化禁忌 、 文化 、 企业 高年级 阶段应 以日语授课 , 同时学习中始终 贯穿 日、 中文化教学 日 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等 , 提高复 合型 日 语人才 的质量 , 内容 。 这是现今世界外语教学的一个潮 流, 言与文化脱节是无 增强其社会从业的适应性和工作 能力 。【 语 5 ] 法搞好语 言交 流的。3 . 教学手段上 , 在坚持直观法 、 问答法 的教 五 、 进 日 、 推 中跨 文 化 交 际 教 学 问 题 学方法基础上 , 加强多媒 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 提高 目语教学的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 ,社会对 E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 l 率。 . 4 学习成绩评价上 , 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和个性的体 了更高的要求 ,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抓好 日 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工作 , 现 ,对 学生的评价不应 只看分数 ,应进行多样化 的学 习成绩评 切实提高学生对 日、 社会文化的理解能力。客观看 , 中 要进行 日、 中 价。 以往的学习成 绩评价是通过小测验 、 中考试 、 考试 、 期 期末 小 跨文化交际, 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 论文 、 毕业论 文等考试方法来评价 , 这使得考试成为学生 的思想 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 , 二是对 日、 中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要 包袱。为解决该 问题 , 可在小论文 、 毕业论文更加规范化 的基础 具备对 目、 中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下转第 9 页 j ( 1
“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者:董奎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6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社会上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教师的思想,普遍的应试教育仍然在大学日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上,大学日语教育显得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65-02跨文化交际狭义上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广义上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要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语言在实际中进行交际,必须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一、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终达到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可以传达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需要交流的价值观念、生产活动、思想感情及宗教信仰等内容。
把这些内容融入到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就形成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当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
因此,外语教学不仅要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外语教学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1.理解文化所特有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
要透过文化的“特有行为”看到其本质特征,就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出不同文化中所包含的不同特性。
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
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作者:王婷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8期摘要:跨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因此,跨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目前的日语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
首先对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作出论述,然后就此提出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日语教学开展策略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193—02日语教学要侧重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对此,通过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中日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交际观念和态度,加深对日语表达的理解,是势在必行的教育及教学措施。
一、必要性分析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跨文化教育为载体的核心理念也逐渐在二语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因此,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价值也得到了相关日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
首先,跨文化教育的理念灌输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本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学生只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语言,脱离文化的民族语言是不存在的。
[1]在以往的跨文化交流与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言误解问题也多数是由跨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且这种语言交际问题目前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对提升学生在二语习得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人才社交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社会能力水平,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对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度、认同度和接受度,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良好的交际观。
双元视角下的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
双元视角下的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作者:李琳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7期摘要: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外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外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双方语言文化的不同产生的交际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跨越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使沟通更为顺畅,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一大难题。
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针指引下,“双元”课程应运而出,对于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双元课程; 文化差异; 校企合作; 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165-001在国际交往中,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人们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障碍,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从文化比较与分析的视角出发,向学生介绍中日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技巧以应对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冲突;在对各种场景案例的讨论中,提升学生识别与辨别文化差异的能力,增强其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撞击问题的灵活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双元课程这一理念的参与,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建设带来了更多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机遇,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双元课程理念为跨文化交际课程带来的机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授课,可以为课程带来更多的教师资源、实践场地和更加灵活的授课方法。
同时,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并且有充分的大量现有经验可以参考,这为课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重在交际,实际的演练与运用会大大提高授课的新鲜感和获得感。
二、双元课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双元课程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具体如下:1.如何合理使用校企师资企业专家在实践方面拥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如何参与授课,以何种形式参与授课,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如何保证课程有效有序进行在传统的课程中,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负责授课,而双元课程,企业专家的参与,一门课程将出现两名或者多名教师参与授课。
专业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课程——以地方高校为例
着各种不 同的观点 。诸如 “ 义文化 ” 与 “ 广 狭义 文化 ” “ , 一 目的语及其 所涵盖的文化 知识才能 与对象 国成员进行 自由的交 般文化 ”与 “ 高等文化” “ , 显在文 化”和 “ 潜在文 化”等等。 际。当下,关于潜在文 化分析的 日 文化教材很少 ,深入研究潜 本 在这里我 们探 讨一下 “ 显在文化 ”和 “ 潜在文化 ” ,因为这关 在文化并形成系统教材是日语教育者的紧迫任务。 系到实际运 用中经常需要区分的问题 。 所谓显在文化 ,简单来 说就是我们从文化课程上学来的那 些
( ) 当前 日本 文化 课 程 开设 的 现状 二
随着 中国与 日 本经济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 日 语专业
条条框框 , 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多停留在具体的现象中,主要指 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日语教育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 文学、建筑 、宗教 、衣食 住行 、风俗 习惯等 。以 日本文化来说 , 视 。传统的大学 日语教学以应付考试 、就业为主 ,重视语言知识 在绳纹 , 弥生等各个时代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特有文化现象, 如陶 传输,言语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现 器、巫术等; 又如在 日本文化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艺形式 :能剧、 代社会要求 日语专业人才不仅 要具备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 歌舞伎等 ; 还有源远流长、派系繁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日 本茶道、 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日 专业学 习中如果不把文化的学 习 在 语
语言与文化相 伴而行 ,语言孕育着文化 ,文化推动语言的发 倾向等 。同一个简单的词 ,不同语言受各 自文 化中潜在文化 的作 其 展 。学好外语的关键在于学 习这 门 外语的文化。作为 日语专业教 用 , 内在 的涵义、表达的范围以及实际使用该词时的心理 也会 育, 开设 日本文化课程是非常必 要的, 办好 此类课程 , 仅 有所不 同。例如 日 中的 “ 重视 不 语 寸 圭世 ,” 的使 用范围要比汉语 乞 , 可 以激发学生学 习日语的兴趣 , 而且从根本上能提高学生运 用语 的 “ 对不起 ” 广泛 ,除表 示道歉之 外还 可用于感 谢 、打招呼 , 单就道歉这一种意义而言二者在 使用频率和心理意义上也有所不 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作者:卜小恬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8期[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在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教学过程适当导入日本文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助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优化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110-03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也被提上日程,第二外语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活跃以及日语人才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日语教育的迅速发展,其中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方面第二外语日语虽然是一门第二外语课,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内容量大,需要足够的学时给予支撑。
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基本上是零基础起步,对于日语没有任何的基础和积累,要想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外语能力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然而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开设在学生二年级至三年级阶段,不同学校开设总学期数有所不同,有的为三个学期,有的为四个学期。
在学时设置上,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为一周2~4个学时,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复杂、课程量大的第二外语日语课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致使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有限。
如果每周2课时,四个学期共计128课时,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为例,整个课程结束后也只是完成课本初级上册的学习而已,学生刚刚日语入门,对日语才发生了兴趣就停止了学习,这对他们接下来的日语学习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
日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导入
日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导入现在,我们国家很讲究教育精神指引,特别是要求于课程导入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思政和专业内容,这样能够切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现在我国教育领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此,本文以日语专业课程为例,研究怎样在其中更好地导入思政元素,希望给日语教育相关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标签: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导入1 前言日语专业在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掌握日本文学、文化、社会经济等内容,并在其中更加深入地学习我国优秀文化,明白自己的文化内涵,加强民族认同感,从而切实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 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日语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学会怎样综合应用日语,并且在各个方面都能提高在日语上的水平。
不仅如此,还应引导学生加强驾驭日语,可以利用剖析语言现象,与渗透日本文化和社会知识,更好地理解日语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在这方面打开自己的学习思维,培养学习发散能力。
日语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比较而言,文章内容较难,语言与长度上都有所突破[1]。
而且,其教学重点也是慢慢平摊到所有课文中的,比如要感悟其语言心理、文化背景等。
此外,重视结合口头与笔头、课文与课外读物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最后,学生可以比较熟练通过日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形成优秀的人文素养。
上述提到的都是日语专业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如此一来,就更需要在上课时有机融合思政和专业内容,老师不应该一味宣讲,而是需要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学生讲政治与信仰理想、爱国等,在日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更加拥有高度的德育观与爱国情怀。
3 日语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课程对学生是有用的,能够帮助培养人才,教学时需要重视传递价值。
第一,老师应整体把握日语教材内容,先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2]。
日语课程教材的对象是具备足够日语基础的学生,其中的日语课文涵盖了不少内容,并且有着多样的题材,深度也是足够的,可以引人更深入地思考。
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
、
跨 文 化 交 际 能力 的培 养是 日语 教 学 发 展 的 必 然
大幅 度地 提 高学 生的 外语 应用 能力 。 为了实 现这 个 目标 , 需要 我
们正 确认 识 到外 语教 育是 跨文 化教 育 的重要 环节 , 把语 言 看作 是 与文 化 、社会 密不 可 分的一 个整 体 , 并在 教学 大纲 、教 材 、课 堂 因此 在过 去 的 大学 日语教 学 中 ,教 学 的 目的就 是要 读 懂 原文 ,课 教学 、语 言 测试 以及外 语 的第 二 课 堂里 全 面反 映 出来 。笔者 认 为 堂 教学 的 内容 为语 法 、句 型 、句 子 分 析等 等 ,很少 有 关 于交 际 能 语言 教师 在进 行 教学 时 , 应 注意 以下 几点 。 力 培养方 面 的 内容 。这 种 状态 长 期 以来 至少有 3 年 的时 间持续 下 O 1 授课 教 师要 转 变观 念 、 来 了 ,要想 改也没 有办 法改 ,即使个 人进 行尝 试性 的改革 实践 ,但 在 我国 目 的教学 体系中 , 外语教 学多半 只在课堂上进 行 , 教 前 最 终 因种 种 原 因也 无 法持 续 下 去 。 像 这样 偏 向培养 阅读 能力 的 做 师起 着绝 对 的 主 导作 用 。如果 教 师 只把 重点 放在 语 法 和词 汇教 学 法 ,结 果 使 培养 的学 生 , 日语 交 际 能 力很 弱 ,而且 大 学 日语 教 师 上 , 学生 就不 可 能学会 语言 的实 际运 用 , 也 无法获 得跨 文化 交 际 自身 的 日语 交 际能 力 也不 强 。 因为 过 去是 不 太进 行 对 外交 流 的 时 的能力 。 因此 , 授课 的教师必 须要 转变 自己的观念 , 切 实认 识 到 期 ,所以 即使没有 外语 交 际能力 也不 作 为 问题 。受 时代 的限制 ,整 文化 冲突 的 危 害性 和 培 养 学生 跨 文 化 交 际能 力 的 重要 性 。同 时 。 个 非 专业 外 语 教 学 都 只 是 把 读 懂 外 国资 料 作 为外 语 教 学 的 目标 , 教师还 要加强 学 习 , 提高 自身 的综 合文 化素质 , 只有这样 , 才 能 在 这种 大环 境下 , 日语 教学 也 只能 把 培养 阅 读能 力作 为 主要 目标 。 全面 把握 日语 文 化知识 教 育 的量 与度 , 以及教 学 的具体 步骤 和方 二 十一 世纪 是 新 的 时代 ,称 作 为 国 际化 、信息 化 的 时代 ,在 法 , 以达 到预 期 的教学 目的 。 实 现经 济 全 球化 的同 时或 多 或 少 还 会 实现 文 化 、艺 术 、伦 理 、学 2 改进 现 有 的教 学方 法 、 直 以来 , 大学 的 日语教 学侧 重点 都 放在 了语 言知识 的传 授 术 和政 治 的全球 化 。随着 时 代 的变 化 ,工 作 的环境 也在 发生 变 化 , 不 同 国籍 的人 ,不 同 文化 的 人共 同 工作 的机 会 一 定 会 越来 越 多 。 上 ,而忽 略 了跨 文 化交 际能 力 的培养 。 为了改变 这 种情 况 , 我 们 由于有 了这 样 的时 代 的进 步 ,在 外语 教学 中要求 培 养跨 文 化 交 际 必须 改进 教 学方 法 ,在 质 和量 两个 方 面对 课 堂教 学 中 的文 化教 学 能 力也 就 将 成为 外语 教 学 发 展 的 必 然结 果 ,因 而 日语 教学 中培养 加以控 制 , 并充 分利 用现代 化 的教学 手段( 电影 、投影 仪 、互联 网 跨 文 化交 际 的能 力 也 就会 成 为 今后 日语 教 育 发 展 的必 然要 求 。 等) 来调 动学 生的学 习积极 性 。此 外还 可 以举办 一些专题 讲 座 , 以 满足 学生 的求知 欲望 , 培 养 出具 有较 高 跨文 化交 际 能力 的 人 才。 二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培 养 的 困难 性 但是值 得注 意的 是 , 在 改进教 学方 法 时 , 一定 要使新 的 内容与 学 目前 ,我 国 民办 大学 纷 纷 开 设 日语专 业 ,社会 办 学 的 日语 教 生所 学 的语 言知 识 紧密联 系 , 并 与语 言交 际 实践 紧密 结合 。 3 重视 非 语 言 交 际能 力的 培 养 、 育 机构 急 速增 加 ,以 及各 个 大 学 里 面 把 日语 作 为辅 修专 业 ,第二 非 语言 交 际也是 一 种重要 的 交际 方式 , 指 的是在 特 定 的情景 专业开设等 ,都说明了我 国日语教学的兴旺和繁荣 。但各种类型 的 日语 教 育 中以 培 养 跨文 化交 际 能 力 为 目标 的机 构 似 乎 还 很少 。 或 语境 中使 用 非语 言行 为交 流和 理解 信 息的过 程 , 它们 不是 真正 传 统 的 日语 教 学 注重 语 言 知 识 的 学 习 , 以词 、旬 、语法 为 主 的教 的语言 单位 , 但 在生 活和 交际 中有 时候 却 能表达 出 比语言 更强 烈 学 占据 了主要 地 位 ,而 将 语 言 与 文 化 割裂 开来 ,从 而导 致 学 生对 的含义 ,一 些特 定 的非语 言行 为 往往代 表 着特 定 的含义 , 在跨 文 听 读材 料 的接 收 往往 因为 文 化 知 识 的欠 缺 而 不够 正 确 ,说 写 的 内 化交 际 中 必须 加 以重 视 。让 学 生 在 交 际 中实 践 加 强练 习 。 4 引导 学生 广泛 接 触 日本 文 化材 料 、 容 和方 式 也会 因此 而不 够 得 体 。跨 文 化 交 际 不 能顺 利完 成 。 其 中 在 大学 里 , 日语教 学 的课 时非 常有 限 ,但学生 在 课余 可支 配 主 要原 因是 没 有 真 正 掌握 日语 的文 化 内 涵 。 我 国的 日语 教 学 较 多 采 用 传 统 的语 法 翻 泽 法 和结 构分 析法 , 时间 多 ,因 此不 能 仅仅 依靠 教 师在 课 堂上 的 教学 来培 养 跨 文化 交 教 师把教 学 重点 放在 日语 知 识 的传 授 上 ,过分 强调 对语 音 、词 汇 、 际能 力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利 用 课 外 时 间广 泛 阅 读 日本 的 文 学 作 语 法三 要 素 的掌 握 ,大 量 精 力 投入 在 日语 句 型 、语 法 的讲 解 与替 品 、报 纸 杂 志和 时事 评 论等 材料 ,从 中吸 取文 化知 识 ,增 加文 化 换 练 习 、文 章阅 读 与应 试 能 力 等方 面 。仅 把 语 言作 为符 号 进 行传 素养 , 拓宽 文化 视野 ,提 高跨 文化 际 能力 。另外 ,有外 教 的学 校 授 ,而 忽视 语 境 、语 用 等 问 题 ,对 学 生 的 跨 文化 交 际 能力 的 培养 还 应 充分 发 挥外 教 在文 化 传播 中的作 用 , 他 们是 活 的文 化 教材 , 没 有给 予应 有 的 重视 ,主 要 表 现在 中 日文 化 背景 知 识对 比方 面资 让 学生 直接 与外 教交 流 ,听 外教做 报 告或 讲课 , 其言 传身 教会 对 料 匮乏 ;学 生 学 习 日语 的 环 境 主要 是 课 堂 ,而能 够 与他 们 交 流 的 学 生 起 到 一种 潜 移 默 化 的作用 。 是拥 有 相 同文 化 背景 的老 师 和 同学 ,这 就 使学 生 无 法经 历 文 化 冲 突所带来 的震动与挫折 ,自然意识不 到了解跨文化的重要性 ;学 参考文献 : 生 课 外 自学 能力 差 。所 以 ,如 果 不 在 教 学 中 更 多 融人 文 化 因素 , 【】 秀文. 1王 日本语 言 与跨 文化 交际 [ 】 北京 :世 界 知识 出版 M . 社 .2 0 . 05 跨 文 化 教 学 永远 达不 到预 期效 果 。 【】 灿. 中 日文化 差异与 日语教 学 中的文化 渗透 U .重 庆 大 2徐 论 】 三 、在 外 语教 学 中 实现 跨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培 养 学学报 。20 . 04 外语 教 学 的根本 目的就 是 为 了实 现 跨文 化 交 际 , 就 是 为 了与 【】 3刘慧 云 ,李玉华. 浅谈 日语教 学 中的 文化 导入 问题 U . 长沙 】 0 7口 不 同文 化 背 景 的人 进 行 交 流 。全 面 提 高 外 语 教学 的效 率 和 质 量 , 大学学报 ,2 0 .
文化自信视角下日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
BEBiI^EI2〇2〇年第19卷第23期文化自信视角下日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李芳高新艳【内容摘要】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学习语言,而且要通过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来继承良好的中外文化,并培养其包容 性素养。
日语专业新版国标中也指出,日语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北知识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着眼于日语教育中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导入中国文化,教会学生用规范地道的日语讲述中 国国情、优秀文化,学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文化自信【作者简介】李芳(1976.6 ~),女,山东临朐人,临沂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高新艳(1974. 5 ~ ),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 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 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之成为与世界交流的媒介。
2018年国家标准的新版本规定:日语教育除了要增强学生的 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其人本观念的培养。
学会用日语 阐明国家的大政方针,讲述中华文化的魅力,建立中日交流 的“双向通道”。
一、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综述李莉和王凤莉(2003)认为,文化差异和文化相似性的需 要全面地引入外语教学中。
肖开益(2007)认为,在日语教材 中应设计文化教学模块,并通过文化介绍提高教育效果。
曰语教育中的文化介绍除日语文化外,还应包括中国文化的介 绍。
但是,对于文化引进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与我国独特的 文化融合,没有系统而完整的论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出台和实 施,在日语教育中引入中国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许多研 究人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余艾洁和陈俊森(2011)从日本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把中国文化要 素引人日语教学中,包括“价值观念”、“语言行为”、“非语言 行为”、“社会文化背景”等。
日语在教学文化体系中运用论文
日语在教学文化体系中的研究与运用摘要:日语教学文化体系中,虽有部分学者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了研究,但其重点都集中于教学文化的导入,而日语教学中对教学文化的缺失及其研究与应用实不多见。
本文通过在对省内外同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对教学文化中的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日语在教学文化中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应用, 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教学体系;应用【中图分类号】 g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日本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日语教学体系构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说,与日语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计划的研究、完善、制订及其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文化大纲的制订、相关教学文化的理论、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本文主要阐述了日语在教学文化体系中的研究与运用及供参考。
1 、日语教学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在语义意义层次主要是指对于环境的认识以及思考过程;文化在社会意义层次主要是指社交技巧以及社会交际必需运用的语言。
文化的上述以下方面的意义,主要概括出了日语课堂教学中模拟的、讨论的以及所进行教学的本质内容。
从日语教学文化上来看,日语教学文化内容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是深层文化。
这一层面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交际过程中,运用词的隐含指示意义以及语篇结构、句法中蕴藏的文化,如思维模式、价值观、民族性格、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这些都提供了指令作用的准则或规范等。
2).是浅层文化。
这一层面主要涉及典故、日常生活语、习惯用语以及非语言行为中的文化和文化背景以及相关差别。
习惯用语主要涵盖歇后语、谚语、俗语、成语等等;日常交际语包括问候、称呼、招呼、关心、致谢、介绍、道歉、谦虚、宴客以及告别等礼仪和礼仪习俗等。
3).是文化比较。
汉语和日语都是炫丽多彩、涵养丰富的语言,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更都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有比较才有分析,有分析才能真正体味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差异。
浅谈大学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的培养
即使足 不 出户 , 难 回避与 不 同文化 的接触 。越 来 也 越 多 的域外 商品进 入我 们 的 日常生 活 , 些 商 品作 这 为载 体 , 也给 我们带来 了不 同的文化 信息 。另外 , 像
报纸、 电视 、 络等 媒 介也 无 时 无 刻不 给我 们 带来 网
非常 丰 富的跨 文化信 息 。 因此 , 就要 求 我们 教师 这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理 论 含 义 和 实 际 运 用
跨 文化交 际是 一种 社 会行 为 , 因此 必然 受 到社 会 因素 的影 响 。由于社会 政治 、 经济发展 、 思维模 式
以及 价值观等 方面 的不 同都会 产生交 际 的失误 。比 如 , 国人 的隐 私 观念 比较 薄 弱 , 为个 人 要 归 属 中 认 于集 体 , 一起 要 团结友 爱 、 相 关心 , 在 互 因而 中 国人
会 出现很 多 交 际失 误 , 具体 表现 为 以下 两个 方面 :
1 语 言基础 知识 不扎 实而 引起 的交 际失误 、
很 多人 一 看 日语 中有 许 多汉 字 , 就错 误认 为 它 与 汉语 是 亲属 语 言 ,并 用汉 语 的 习惯 套用 日语 , 因
而 产生 不 少 问题 。由于 日语 中的人 称 、 态 、 时 语气 、
在传授 语 言基础 知识 的 同时 , 还要 教授 日本 的社会
的同时 , 还要 了解 日本 的社会 文化 以及 注重 培 养学 生 的跨 文化交 际意识 能力 。
一
文化 以及 注重对学 生跨文 化交 际能力 的培养 。
二 、 学 中 跨 文 化 交 际 出现 的 失 误 问 题 教
、
言教 学 , 应该 包括 文化教 学。只有 了解 日本 国家的文化 才能学好 日语 并有 效的进行跨 文化 交 还
日语语言文化特点与日语文化教学模式
日语语言文化特点与日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背景下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日语文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
本文首先分析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日语文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日语文化日语教学文化特点一、引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发展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矛盾和对立的现象,同时兼具和谐统一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地东方文化—日本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
外语教学包括语言、文化和言语教学三大内容。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二者结合的越紧密,学习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就越强。
不了解文化要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
学生只有理解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做到正确地使用语言。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心理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于外语学习都会存在交际障碍和困惑。
因此一个好的日语教学过程应当不仅教授不同语境下日语的语言表达,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对其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语言现象的领悟。
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互相渗透,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本文从分析日语语言特点入手,探讨我国目前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如何将日语文化与日语教学融合的日语文化教学模式。
二、日语文化特点日本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文时代,以此经历了原初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等历史发展时期。
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于中国、西方文化的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在日本的文化中,有许多看起来矛盾对立的现象,然而又和谐统一在一起。
这种发展历程促成了当代日本文化别具一格的特点。
谈到当代日本文化,首先需要提及的日语的暧昧。
中日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际的运用——以商务礼仪为例开题报告
中⽇跨⽂化交流中⾮语⾔交际的运⽤——以商务礼仪为例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开题报告学⽣姓名:学号: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语设计(论⽂)题⽬:中⽇異⽂化コンミュニケ⼀ションの中で⾮⾔語コンミュニケ⼀ションの作⽤——「ビジネス交渉」を中⼼について指导教师:讲师2011年11 ⽉10 ⽇毕业设计(论⽂)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献资料,每⼈撰写1500字左右的⽂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的、意义)⽂献综述中⽇两国是⼀⾐带⽔的邻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在⽂化背景的许多⽅⾯有类似之处。
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化的影响,两国⼈民在思维⽅式、价值取向、⾏为准则等⽅⾯⼜存在不少⽂化背景的差异,这使得两国在跨⽂化交际中各具特点。
⽇本社会的等级性质和稳定不变的社会平衡性,增加了对⾮语⾔⾏为的依赖⽽同时减少了⾔语交流。
此外,由于⽇本⼈的谦恭、暧昧、含蓄、保守等秉性,他们在交际活动中采⽤⾮语⾔交际的概率要⽐中国⼈⼤得多。
现今中⽇两国交往⽇益频繁,因⽽选择此题,通过研读先⾏研究,对⽐中⽇两国在跨⽂化交际中的⾮⾔语⾏为,总结分析其语⽤含义及作⽤,并对中⽇跨⽂化交际所需注意的地⽅提出⼀些可⾏建议。
跨⽂化交际是由美国⼈类学家霍尔(Edward T Hall 1959《The Silent Language》)⾸先提出的。
贾⽟新(1997《跨⽂化交际研究》)认为如果把⼏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认为是跨⽂化交际,那么,跨⽂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
胡⽂仲教授(1999《跨⽂化交际学概论》)把跨⽂化交际的定义简化为:具有不同⽂化背景的⼈从事交际的过程。
跨⽂化交际中的⽂化不是指⾼度的思想、艺术和科学技术这样的⾼级⽂化,也不是指以中国京剧和⽇本歌舞伎为代表的传统⽂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化群体内成员们共同的⽣活⽅式和个⼈⾏为⽅式的规范。
具体来说就是⽇常⽣活中的⾐⾷住⾏、为⼈处事、价值观以及交流中的被认同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式。
理工科院校《大学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5), 952-95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5148理工科院校《大学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时春慧,刘艳伟,赵圣花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收稿日期:2023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11日摘要 在国家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背景下,所有高校、所有课程都在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改革。
作为理工科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日语》,具有隐性思政教育功能。
通过充分发掘教材思政元素与丰富思政资源,教学目标中设立明确的思政目标,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价值观的引领,在中日文化比较中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并在教学评价中设置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教师积极探索,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
关键词大学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for College Japanese Cours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Chunhui Shi, Yanwei Liu, Shenghua Zhao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Mar. 20th , 2023; accepted: May 3rd , 2023; published: May 11th, 2023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state’s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curricula,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courses are all reforming to focus on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people. As a basic public cours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College Japa-nese serves an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This is achieved by fully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nriching ideological and时春慧等political resources, setting clear goal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ing values i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al values, stimulating their patriotic feelings, and developing their ability to share Chinese perspectives in foreign languages. Furthermore, varie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in place to encourage teachers’ active exploration and truly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all aspects of teaching.KeywordsCollege Japane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Instructional Design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课程思政(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的概念是201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
日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参考精选版
日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参考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日语本科论文选题范围参考(选题范围可分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语言与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国际经贸与商务等五大项)一、日本文学对某日本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的分析对某日本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评论与分析对日本文学某个流派的讨论与分析日本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研究对某日本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与评价二、日本文化与社会对日本某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讨论对日本某种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日本政府日本历史日本宗教日本教育国际关系与外交三、语言与文化中日文化在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反映通过某种语言现象说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文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不同文化对非言语交际(如手势语、身势语等)的影响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因素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五、翻译理论与技巧对某作品两种翻译文本的对比研究(举例说明不同翻译方法的特点)对某翻译理论或流派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具体翻译作品)对日汉两种语言中某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方法的对比分析对某翻译作品翻译方法及技巧的分析、讨论与评价习语的日汉互译研究汉语新词的日译方法表达身体动作的动词及其翻译附:日语本科论文选题参考比喩の视点から见た惯用句の分类「すみません」から见る日本人「どうも」から见る日本社会「気を」用いた惯用句から分かる日本人の「性格?感情」日本のサラリーマンのストレスの一考察日系企业に现れる中日文化差异の一考察日本の环境保护についての考え中日文法比较――受身文を中心に季节観の分析―日本の季节観を中心に接头辞について――「お」と「ご」を中心に中国の汉字と日本の汉字の比较――日本制汉语を中心に外来语について—―日本人の外来文化に対する考え方を中心に流行语から见る日本社会―2007年から2008年までの流行语を中心に尊敬语について四字熟语について「体」に関する惯用句について现代日本人の生活方式について日本语の中の略语现象について「は」と「が」について中日饮食文化の差异について日本人の氏名について「~てください」と「お~ください」について「失礼する」の意味と表现について日本人のチームワークについて日本人のサービス意识について中国文化の日本文化への影响について日本语の话し言叶のあいまいさについて「ノルウェイの森」の中で现れた物哀「伊豆の踊り子」に表れた美意识"乱世に生きた君主――徳川家康と始皇帝を中心に"「日本沈没」から见た日本人の危机意高齢者医疗保険について――介护保険と长寿医疗制度を中心に日本文化に影响を与えた古代呉越の人日本における声优业の発展につい日本语の暧昧性から见る日本文化御宅文化の影响について日本のネットカフェ难民の影响について「坊っちゃん」から见た夏目漱石の性格洋务运动と明治维新について――教育革命を中心に日本のサラリーマンについて――バブル経済前後を中心に中日书道文化について――唐代の书道と平安时代の书道の比较日本建筑からみる岛国文化"『舞姬』から见る森欧外の二重性格日本の「耻の文化」についてビジネス日本语における敬语の使用特徴について色彩における中日文化の差异——「白、赤、黒、青、黄色」を中心に日本女性の労働现状についての分析日本の食文化について――伝统料理と外来料理を中心に日本の老齢化问题について――社会への影响を中心に日本の学校いじめ问题について日本女性の社会地位についてお正月をめぐって中日文化の差异――お正月料理を中心に"夏目漱石作品における个人主义――『吾辈は猫である』と『心』を中心野球からみた日本人の団体精神中国アニメションの在り方――中日アニメの比较を中心に食事のマナーから见た中日食文化の差异?中国帰国者から见る日本社会の异文化の受容日本の高齢化についての考察「走れメロス」における人间の性(さが)と情の魅力端午の节句に见られる日本文化の受容日本人の衣食住に现れた缩み志向について日本のアニメの発展と影响についての研究伝统文化の保存に対する日本人の态度について--芸者文化をめぐって日本の教育现场における诸问题について――问题例と対策日本语の动词表现の多様性について――「见える」と「见られる」を中心に日本语における人间関系に対する敬语表现についての考察平安末期の文化の特徴と後世の影响について日本の少子化问题について日本保健体育教育について敬语について――正しい人称の使い方日本语における女性言叶日本の雇用システムについて――终身雇用制度の変迁をめぐって日本の茶道の変迁について日本人の森への感情から见る日本人の环境保护意识中日女性の就职状况における差异――女子大学生「就职难」についての研究日系企业から见る日本人の集団意识日本语の谚から见られた日本人の「恋爱?结婚」観残业から见る日本人の勤勉さ日本语における待遇表现について女性语から见る日本女性社会地位の変化日本人の环境保护意识について---政府の対策と庶民の生活をめぐって谷崎润一郎のマザーコンプレックスについての试论"川端康成の作品に见られる日本の伝统的な美意识 ---「雪国」を中心に中日言语表现における「鬼」の意味について京剧の魅力について――京剧と歌舞伎の比较ライトノベルの台头――ライトノベルの発展から见る伝统文学への影响"日本への神道の影响"日本の学歴社会への思考?饼から见る中日文化の差异?日本の谚から见た[鬼」のイメージ茶道四规から见る日本人の生き方?日本の学校いじめ问题から见る日本人の仲间意识日本社会から见る日本人の集団意识日本の茶道について――茶禅、茶をめぐって中日大学生の消费観念について日本の暧昧表现から见た芸者中日の忌み言叶の比较日本语における暧昧表现について?(注意:以上选题表述并非都可直接引用为论文的标题,请选用时注意。
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同时也提醒学习者要注意文化差异和交际策略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日语语言学习;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日语这门语言时,跨文化交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日语作为一种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日本传统和价值观念。
因此,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跨文化交际对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2.1 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挑战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尤其在日语语言学习中更为突出。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语言的使用、交际方式和社交礼仪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困惑甚至冲突。
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和适应这些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第一,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观念会影响到日语的使用方式。
以敬语为例,日语中的敬语系统非常复杂,不同的敬语用法和表达方式取决于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因素。
学习者需要了解日本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关系,以正确地运用敬语。
例如,对于上级或长辈的称呼和用语,使用不当可能会给人不尊重或不礼貌的印象。
第二,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交际方式的差异上。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团体合作和保持面子。
这反映在交际中,人们通常更加谦虚、间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或拒绝他人的请求。
这种间接性和含蓄性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直接沟通方式产生冲突。
学习者需要学会阅读和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表达,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等,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2.2 语言使用中的文化敏感性除了理解文化差异外,学习者还需要具备文化敏感性,在语言使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的习惯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语言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共同处于共生共变的关系之中。
语言源于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又为语言的诞生、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同样社会文化也受到变化着的语言的影响,语言丰富了文化,起到了使文化得以传承的作用。
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中将语言与文化有效地进行结合,需要在语言教学实践中适时、适当、适度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既可以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也可以加深对单词的印象,使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性,不仅对语言习得起到积极的、有益的作用,而且使学生在快乐中又学到了规范的语言。
日本学者芳贺绥指出,日语和日本人的心(意识)相互影响,融为一体,它在日本岛上形成了独自的文化空间,被认为是一种民族性的精神空间。
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民族性的语言空间。
因为日本人的形象和日语的形象都可以借助文化表现出来。
为了掌握日语的特征和认识日本民族的特点,有必要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因为它是学好日语的基础,通过准确地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可以实现掌握目的语这个目标。
日本人之间进行交际时尊重对方的意志,比如在向对方发出邀请时,他们的日语表达为一に行きませんか?(我们一起去好吗?)针对这种邀请方式接受邀请的日语表达为,そうですね。
行きましょう。
(好啊,我们一起去吧。
)另一种回绝对方邀请的回答为すいません。
ちょっと(抱歉,去不了啊)。
在刚才的对话中,虽然回绝对方的表达但是没有明确的否定词,通过ちょっと这个词表达出了否定的意义。
例如:今はちょっととても忙しいんです(现在不方便,因为忙。
)、明日はちょっと用事があるんです(明天不方便,因为有点事)等等都属于此类。
另外,当日本人意识到对方的材料中有纰漏时,即使是通篇大错也不会大声渲染,只是小声地说ここ、ちょっと违います。
(这个地方有点儿不正确。
),ちょっと在此句中起到的是交际中的润滑剂的作用,使对方避免尴尬,从而接受指导并且有礼貌地回答说:すいません。
これから、をつけます。
(抱歉,今后我要注意。
)谈话的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沟通。
还有一种日本人独特的含蓄表达形式,目的在于为了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和谐性。
无法满足对方心愿而使用一些具有间接语意的词表示回绝。
如:使用表示不马上回答的形式考えておきます(我考虑考虑),这个表达形式实质上就是回绝的意思。
日语的人称代词问题,特别是男性第一人称代词具有称谓的复杂性,因为男性要根据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身份以及与说话者的远近关系来选择恰当的第一人称。
如:佐藤是一位日本已婚男性,父母健在,还有兄弟姐妹,有孩子,他是日本一所小学的老师,住在高级公寓中,邻居家也与佐藤老师家一样有孩子。
佐藤对着自己的上司校长时称自己的第一人称是わたし(我)或者わたくし(我的自谦表达);当他面对父亲、哥哥和同僚时称自己的第一人称为ぼく(对等关系或者对地位比说话者辈份低时使用),当对着自己的妻子时称自己为おれ(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使用的自称);面对自己的弟弟称自己为にいさん(可以译为哥哥我);面对自己的孩子称自己为お父さん(爸爸我)或者お父ちゃん(爸爸的亲切的自称);面对自己的弟子则称呼自己为せんせい(老师我);面对自己家的邻居的孩子则称自己为おじさん(叔叔我)等等,粗略统计达到近十个与男性相关的第一称呼,因为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者的自称发生了变化,所以一般认为日语的特征是以听话者为主导型的语言。
这种第一人称表达只存在于日语当中,汉语中不存在,所以日语教师在讲授日语时要在这方面多多下功夫,为学习者减轻负担。
关于日语中的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进行沟通时包括要传达的内容、讲话者、听话者、内容、编码、上下文关系、途径、程序等多种元素。
完善的沟通模式:说话者把要沟通的内容通过共识的编码转成内容,该内容通过途径传递给听者,然后接受信息的人通过通识的编码解读内容,从而获得与讲话者表达的完全一致的传递内容,而重点在于讲话者要传递的内容上,听话者在解读说话者的表达的内容时,听话者在解读讲话者的编码时,为了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要遵循说话者在表达内容时使用的规则,否则将得不到对等的信息。
说话者制作信息,听话者解读信息的过程中遵循的规则就是码。
在码中,有为了传达信息而使用的符号也有意义以及符号组合的规则,语言方面指字典和语法,即语言表达的交际并不是讲话者以随意的形式传递要表达的内容的,它是按照该语言在字典和语法上的规则转换成语言的。
同样,接收信息的听话者也并不是随意解释其内容的,他也要遵循字典或者语法规则解读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
换言之,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仅仅是方向性不同,其本质是一个过程。
再比如,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是使用母语日语进行交谈的场合,讲话者A面向听话者B说を闭めてくれませんか?(能把窗户关上吗?)这句话的场景或许是A感觉到房间有点冷,环视周围发现窗户开着呢,希望通过关窗户的方式把房间弄暖,看到B恰好在窗户附近,所以为了请B做关上窗户的动作才发出了上述的日语请求。
这种情况下,讲话者A参照日语的字典和语法的规则把自己要表达的想请对方关上窗户的愿望变成了语言,所以才形成了を闭めてくれませんか?(能把窗户关上吗?),这句日语。
听话者B在解读从A处接到的信息时参照了与A发出信息时使用的完全一致的规则,再次组合了讲话者A的想要打开窗户的愿望。
所以讲话者A包含的信息内容就被B原汁原味地接收到时交流得以成立。
为了保证交流顺利进行就需要讲话者A和听话者B同时持有共同的解码日本语。
假如不具有条件共同编码,那么借助语言的沟通就无法顺利进行。
如:某个日本学生在与初次见面的外国留学生将要分手时说句寒暄语今度一に映画に行きませんか?(下次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吗?)。
这个句子中的~ませんか按照日语的规则,它是一个典型的向对方发出邀请的表达。
外国留学生将这句日本人惯用的寒暄语判断成被邀请去看电影,于是问いつ行けばいいですか?(何时去方便?)说话者日本人本打算客套一下,此时却感到被追着表明态度了,真是没有办法了,不得已日本人与外国留学生约定了具体的看电影的时间。
根据日本人的语言感觉刚才的那位外国留学生对日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即いつ映画に行けばいいですか?(何时去看电影呢?),这个回话是不合适的。
当时日本人的意图并非表达具体向对方发出邀请,從日本语的语言习惯来讲与他人分别时不说点什么觉得不热情,那句邀请话仅仅是与他人分离时的寒暄语而已。
(有机会的话一定烦劳您。
)此时,听话者的回话应该是机会があれば、ぜひ一度お愿いします。
或者说しみにしています。
(盼望中。
)等等。
这个例句引起我们注意是同一种语言的编码被解读出的传递内容与信息发布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未必会完全一致。
刚才的例句体现出的就是外国留学生对邀请的意图没能正确的理解的具体事例。
委婉拒绝他人的邀请的表达还有,せっかくですけど、(难得您约我)等等也属于此类。
再看一个日语例句红茶召し上がりたいですか?(您喝红茶吗?)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图是询问客人想要喝什么。
这个句子中既使用了敬语,从语法上看也不存在别扭之处。
符合语言的编码过程。
但是它却是一个给客人带来不愉快的失礼的表达。
日常生活中的日语不应该直接询问对方的欲望、愿望等等。
因为对方的欲求和愿望等等属于听者的私人领域,假如说话者直接向听者询问的话会被认为侵犯了听者的私人领域。
这个表达形式上是礼貌的完整的表达,但是实质上却缺乏礼貌度,会给听者带来不愉快而成为非常蹩脚的日语表达。
关于这个表达中的~たいですか?(想吗?),某位日本学者认为,这个表达多数情况下它的意思是说话者能够给对方提供恩惠、或者说话者本身对听话者有一个权限。
它要表达的
是说话者想向听话者询问,作为听者的你是否想得到恩惠或者好意的权限的行使。
例如,面对年龄比自己低的弟弟妹妹使用这种表达可以,如ケ一キが一つありますけど、一に食べたい?(我有一块蛋糕,你们想一起吃吗?)但是在日语语境中对长辈、上司、年长者等使用这种表达反而是失礼的。
日语的特征:意愿表达的含蓄性,不包含实质性意义的寒暄,由不同对象决定的第一人称表达等起到了和谐日本语言社会的职能。
但是当今中国有一种倾向中国人喜欢的是有话直说,为了我们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能够使用日语顺利进行交际,语言教学中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明确化问题,无疑是一个永恒的任务。
为了实现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目标,日语工作者更要重视在文化、思维模式方面培养学生,以避免在国际交流中由于理解偏差而导致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