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入世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表现

合集下载

中国入世十年蔬菜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

中国入世十年蔬菜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

中国蔬菜CHINA VEGETABLES2012(17):1-7入世10年,中国蔬菜进出口贸易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出口产品丰富、结构优化;本土优势产品进口量锐减,进口贸易优化增长。

伴随着蔬菜进出口贸易的喜人形势,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蔬菜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入世10年来,中国蔬菜进出口贸易全面增长,出口量增长1.5倍,进口量增长六成多,出口额增长4倍,进口额增长2倍,贸易顺差扩大4倍,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最大的农产品,在促进中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菜农持续增收和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出口全面增长1.1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入世10年中,蔬菜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出口量从2001年的395.0万t增至2011年的973.4万t,增长近1.5倍,年均增长9.4%;出口额从23.7亿美元增至117.5亿美元,增长4.0倍,年均增长17.4%;贸易顺差从22.6亿美元增至114.2亿美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7.6%。

出口额和贸易顺差的增速明显高于出口量。

从增长过程上看,2001~2007年,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出口量、出口额、贸易顺差年均分别增长12.9%、17.6%和18%;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中国蔬菜出口贸易严重滞涨萎缩,2008、2009年出口量年增长率分别为0.2%和-2.1%,出口额年增长率为3.8%和5.4%,贸易顺差年增长率为3.5%和5.7%,都远低于前7年的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止跌向好,中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恢复增长之势,2010、2011年出口量年增长率分别为5.1%和15.2%,出口额年增长率为45.2%和17.6%,贸易顺差年增长率为45.0%和17.6%(图1)。

1.2出口市场全面拓展1.2.1对各洲出口结构总体稳定入世10年间,中国蔬菜对各洲出口的比重结构没有显著变化,对亚洲的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量、出口总额的65%和55%以上,地缘优势极为显著,在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贸易区域中稳居第一;对欧洲的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量、出口总额的18%和20%左右,在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贸易区域中长期位居第二;对北美洲的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量、出口总额的4%~7%和6%~10%,在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贸易区域中列第三位。

中国加入WTO十年农业的变革与启示

中国加入WTO十年农业的变革与启示
•33
重要启示(一)
要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对农业对外开放战 略的认识,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意义。
对近几年来大豆、棉花进口激增心存疑虑,对农产品进口的恐惧 和抵制情绪还相当普遍;
对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基本方针与“走出去”利用国际农业 资源战略部署的相互依存关系,仍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不重视 、甚至是排斥国际农业资源利用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没有从战略 上研究如何建立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资源进口供应链;
•22
报告提纲
开放条件下的农业改革与发展 应对农业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 进一步开放的挑战与战略
•23
二、应对农业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 中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给农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要比其他 国家严峻和复杂的多。
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国外具有优势的粮 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如预期大规模涌入 国内市场,人们普遍担心农业将受到严重 冲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实现了农业农村 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结构优化转型
农业比较利益的变化; 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与2001年相比,2010年种植
业比重从55.2%下降到53.3%,畜牧业和渔业比重有所 上升
•13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1978-2010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各期。
•14
中国农业结构变化(%):1978-2010年
9%的单一关税管理。
•6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约束关税率(%)
•7
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承诺
•8
国内支持:
承诺国内农业政策全面执行WTO《农业协定》; 不适用第6.2条;将第6.2条下的补贴,计入“黄箱政策”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探索、十年转型、十年发展,中国经济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谋求双肩,在经济技术上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经济风险动荡中站稳了脚跟,201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10. 3%,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 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经济的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

入世十年来,中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的发展。

,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是从对外贸易的水平,还是从对外贸易的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思维也逐渐的在转变,绿色经济,绿色外贸的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整体的发展实力不断的加强,在金融危机时代我们的外贸水平仍然非常的平稳,这正是我国外贸水平的体现,本文将系统的论述,我国外贸是十年来的发展。

2001年中国正式的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收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外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非常的巨大。

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转变,由原来的以低附加值的制造品为主,逐步转变为了以科技含量高,环保,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进一步的增强我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对世界价格影响力与日俱增。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农产品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乎国内农业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还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平衡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规模都相当可观。

从出口方面来看,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比如,我国的苹果、柑橘等水果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出口量逐年递增。

蔬菜凭借其丰富的品种和良好的品质,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水产品方面,养殖和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然而,在进口方面,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肉类产品的进口量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内生产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致。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1、贸易结构逐步优化过去,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而如今,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渐上升。

这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市场多元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而是逐渐拓展到全球范围。

与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3、贸易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网络平台,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国际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国家在农产品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它们在技术、规模和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压力。

2、贸易壁垒增多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产业,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如技术标准、绿色壁垒、反倾销措施等。

这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和成本。

3、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影响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某一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4、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

本文将从趋势特征和对策两个方面,对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进行研究。

一、趋势特征1. 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尤其是高品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为国际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2. 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从进口方面来看,中国对一些特色农产品和高端农产品的需求较大,需求量不断增加;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3.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进口和出口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

进口方面,除了传统的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外,还有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进口;出口方面,中国的农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米、小麦等农产品,而是涵盖了更多的冻品、肉类等产品。

二、对策研究1. 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加快通关速度等方式,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便利化程度,促进贸易的发展。

2. 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3. 增强品牌优势:通过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欲望。

4. 加强农产品国际合作: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合作,共同开发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 鼓励创新发展: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市场需求增长、贸易结构优化等新的趋势。

通过贸易便利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品牌优势、加强农产品国际合作和鼓励创新发展等对策,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和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和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由于中国人口庞大、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农产品自给率较低,因此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第二,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

中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包括大豆、棉花、红酒等,而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

这种贸易结构导致中国对某些农产品依赖较大,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议价能力。

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些贸易壁垒。

包括进口关税、质量监管、非关税壁垒等。

这些壁垒使得进口农产品的成本较高,也增加了进口农产品的风险。

针对以上特征和趋势,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中国的国际农产品贸易。

我们可以加大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支持力度。

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农产品的依赖,同时提高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制定,来争取更好的贸易条件。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的谈判,争取减少贸易壁垒和关税等措施,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以增加进口方对中国农产品的信任和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的认可。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推动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减少对特定农产品的依赖。

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制造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减少对某些农产品的进口需求。

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和趋势是多样化的,这对中国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中国的农产品优势和潜力,中国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浅议“入世”对中国农副产品贸易的影响

浅议“入世”对中国农副产品贸易的影响

浅议“入世”十年对中国农副产品贸易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

无庸置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守这一组织所确定的各项国际准则,包括《农业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规定在内,这对我国的农副业和农副产品贺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入世十年,既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

中国已进入WTO“后过渡期”,随着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削弱,环境壁垒对我国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将愈发严重。

由于我国能够直接拿来作“环境壁垒”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数目很少,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必然造成低标准的外国产品大量涌入;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标准却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难度加大,环境壁垒已经使我国许多产品被发达国家拒之门外。

发达国家在农副产品生产中早已实行严格的农副产品化学物质使用标准,并禁止一些高毒、高残留化学物质的使用。

而我国却缺乏这方面的标准,且农副产品生产者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的还不能意识到有害化学物质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问题的严重性。

这使得我国一些农副产品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标准,从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当前我国农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进出口地区过于集中在北美和亚洲。

加入WTO后的十年,我国农副产品的进出口格局业已发生巨大改变:农作物产品出口比例下降,但其中园艺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所上升;动物加工产品、水产品、海产品的出口上升,粮油产品进口上升。

一、大宗粮油产品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进口因此增加。

我国粮食成本近10年来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目前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10%以上,同时实行进口配额限制和高关税。

油料的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市场,但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出油率低,使得成品油价格依然高于国际市场。

由于我国现在实行配额限制和高关税的管理政策,优质粮食、高筋红硬小麦和优质大米的进口增加,但粮食自给率没有出现大幅下降。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21 0 0年第 9卷 第4期 ( 总第 18期 ) 4
3 1
人世后我 国农产 品对 外贸易现状 及对策
罗 继 岩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0 1) 3 17
摘 要 : 文 对 入世 后 我 国农 产 品 对 外 贸 易现 状 进 行 了 阐述 , 述 了我 国 完善 农 产 品 对 外 贸 易的 对 策 , 我 国农 产 品 对 外 贸 易的 本 论 对

Tr a e t of
pe e t he o tr e s e f r ci t c un em aur of f eg ta o h n S gi ut a p od t. I i in fc nt n dr ci g h e ng or i n rd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 C i a’ a rc lurl r uc s t s g i a i ie tn t he lh de eo s i aty v lpm e t of n t f eg ta ofC hna’ a rc l rlpr uc he ori n rde i S gi u t a od u. u K e wor : iu t rl odu t ; y dsAgrc u a pr l c Lmpo ̄ a d e or ; ori ta s n xp t F eg r de n
全球豆油贸易总量 的 2 %。 4
然保持净 出口, 特别是大米 、 小麦和玉米 , 这表 明我 国主要粮食 品
种的供给立足于国内生产 , 而化解 了世界粮食供求偏 紧所带来 从
的 贸 易压 力 。
4 农产品 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 产品价格迅速上涨是国 、 农
内外市场变化 的一个重要特征 。20 0 7年 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 幅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入世十年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入世十年来,中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完成了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参与者到推动者的角色转变,站在新高度的中国以自己的努力重塑了世界的关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仅为中国对外开放和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市场,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可以预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入世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并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全球货物贸易大国的兴起入世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中国贸易额约为5100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4%,是世界上第六大出口国。

在此后的十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

十年来中国货物出口额比入世之初增长了4.9倍,货物进口额增长了4.7倍,如今中国已经跃居成为全球GDP第二大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十年间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了约5.5个百分点。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货物贸易大国兴起于世界舞台,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自身经济实力也与日俱增。

入世十年来,中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得到了优化。

从出口商品看,2001年工业制成品在总货物出口的比重为90.1%,2007年达到约94.8%,并在最近四年维持了这一高水平,相应地,初级品在货物出口中的比重则在2001-2010年间从10%下降至5.2%。

在近年中国政府推动的结构转型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高能耗、高物耗,两高产品的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

近几年中 国农产品对外贸易

近几年中 国农产品对外贸易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一直是出口的主力军。

以水果为例,中国的苹果、柑橘等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这些水果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价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蔬菜出口也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得益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确保蔬菜在出口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

水产品方面,养殖技术的提升和海洋渔业的合理开发,使得虾、鱼等水产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进口方面,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乳制品、肉类等是主要的进口品类。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肉类和乳制品进口量持续上升。

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养殖业和食用油生产的需求,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进口规模也较为庞大。

政策的支持对于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包括提供出口补贴、优化通关流程、加强质量监管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对于进口农产品,政府也在不断完善进口管理机制,加强检验检疫,保障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然而,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农业大国的同类产品竞争压力较大。

例如,在水果出口方面,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在粮食进口方面,面临着来自美国、巴西等国家的竞争。

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设置了贸易壁垒,如提高关税、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等,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不断加强,但仍有个别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导致部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受损。

同时,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我国农产品现状

我国农产品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1.总量的变化从绝对数量上看,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相对数量上看,进、出口额的增幅波动较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

入世 5 年中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 3 年呈现净进口局面,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成为世界上第4 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出口创汇的奉献逐年减小。

虽然从2005 年开始,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不断减少,但是并未改变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局面。

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亿美元的逆差( 见表1) 。

2.产品结构的变化入世以来,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出口农产品的结构来看,主要出口农产品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其中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份额最高,其次为食用蔬菜及其制品、食用水果及其制品和畜产品( 见表2) ;主要进口农产品更加集中于土地密集型产品上,进口量居于前 3 位的农产品依次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和畜产品( 见表3) 。

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在出口中的优势更加突出。

农产品贸易顺差依次来自于水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食用蔬菜,水、海产品,食用水果和坚果。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棉花,畜产品,糖及食糖和食品工业的残渣、废料( 见表4) 。

而谷物贸易是先逆差,后顺差,且顺差额不断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2003 年我国粮食产量降到13 年以来的最低谷,粮食减产效应引起国内供需失衡,从而导致了2004 年对谷物进口需求的激增,引起当年谷物贸易的高额逆差。

随后国家不断出台稳定并刺激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粮食大幅增产,谷物进口需求锐减,谷物贸易额恢复到净进口状态。

3.市场结构的变化从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来看,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仍然以亚洲为主,而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南美洲,前 4 位贸易市场的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

入世10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回顾与展望

入世10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回顾与展望

均增 长 1 . % ,进 口额 年 均 增 长 2 . % 。进 口规 模 33 46
萎缩 。21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已渐 行 渐 远 ,农 产 品 00年
贸 易继续呈 不 断 增 长 的 趋 势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2 1 0 1
的迅 速扩 大 使 得 曾为 主 要 创 汇 途 径 的农 产 品 贸 易 于 20 年 开 始 转 为 逆 差 , 中 国 维 持 2 多 年 04 0
人世 1 中 国农产 品国际 贸 易 0年 回顾 与 展望
张 琳 李 慧 孙东 升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农业 经济 与发展 研 究所

北京
10 8 ) 0 0 1
要 :入世 1 0年 以来 , 中国农 产 品进 出 口贸 易规模 均 有不 同程度 的增加 ,各类 农产 品进 出 口结构 变化 显
( 9 4- 0 1 8 - 0 3年 ) 的农 产 品 贸易 顺 差 局 势从 此 改变 , - 2
年我 国农产 品国际贸 易额 高达 1562亿美 元 ,增 长 5. 2 .% ,为 2 0 年 的 56倍 ,进 口额 增 长 仍 高 于 出 76 01 .
口额 ,逆差 额高 达 3 1 2亿 美 元 ,同 比增 长 4 . % 。 4. 72 中国农产 品 贸易在 W T 多边 贸易谈 判 搁浅 、世 界经 O 济 衰退 的多重压 力 之 下 ,继 续 保 持 良好 的发 展 势 头 。 另一 方面 逆 差 额 却 迅 猛 扩 大 ,这 表 明农 产 品 的 国际 竞争 力显著 不 足 。
21 0 1年 1 2月 1 1日中 国正式 加 入 W T 已满 1 O 0
年 ,这 时期 中 国农 产 品 贸 易 经历 了前 所 未有 的机 遇 与挑 战 ,逐 渐 开 放 的 国 内市 场 使 得 国 际 上 的 优 势 产 品不 断大 量涌人 , 同时我 国的优 势农 产 品不 断 出 口。 随着 贸易 规模 不 断 扩 大 ,到 2 0 0 8年 ,中 国农 产 品 贸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入世以来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在近年来呈现出一些趋势特征,需要制定相应对策来应对。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些趋势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和人口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但国内农产品供给能力有限。

中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这一趋势特征主要是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用地资源有限等因素所致。

针对这一趋势特征,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二是优化农业用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合作,引进国外农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不断增加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量稳步增长。

这一趋势特征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等因素所致。

针对这一趋势特征,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二是开展农产品国际营销,拓展出口市场;三是加强农产品贸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中主要以原料农产品为主,而进口主要以加工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

这一趋势特征主要是由中国农产品生产结构的限制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差异所致。

四、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一些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的限制和阻挠。

这一趋势特征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趋势特征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通过加强农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优化农业用地资源配置、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合作、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展农产品国际营销、加强农产品贸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加强与国外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谈判能力、加强对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和分析、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谈判和协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对策,可以更好地应对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趋势特征。

入世十年,中国农业在路上

入世十年,中国农业在路上

出口补贴, 规范动植物 卫生措施 。
也 已于2 0 年开放 。 07 此外 , 中国自加入 2 92Z美元 发 展 ̄ 2 1 年 A 1 1 . 7 .', f : 0 0 g 2 96 U
4 邯TEI 4咖 sRN口Ⅱ F R l 口 ^2l l
亿 美 元 , 长 3 4 。进 口 由1 8.亿 业 全面亏损 , 失额 达5 '元 。 增 .倍 1 5 损 0S 同时, f
在加 人 世贸组 织 的过程 中, 国大幅 开放 我 了农 产 品市 场 , 产 品关 税 削 减 幅 度 达 农 7 %, 有关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 的! , 2 现 / 4 不仪低 于同为发 肢中国家 的印度 , 也低 于 发 达经济 体 的欧 盟和 日本 , 取消 了所有形 式 的出口补贴 , 以说 我 国对 农 业开放 的 可 承诺 远高 其他W ’ f T O成 员。
中国 作为 农产 品生 产 大 国和 消费 大国 ,目前是 继 美 国 、 欧盟 、 拿 大、 加 巴 西 之 后 的 世 界 第 五 大 农 产 品 出 口 豆加 工企业几乎完全被外资吞并 。 与 .AR L 对应 的是 , 0 4年 , 国 I : I _ r 20 我 农 产品对 外贸易 在连 续保 J 2 年顺 差 = 0  ̄ 的情 况下 , 次 出现4 ', 元 贸易 逆 首 6f 美 Z
时将 国内支持 中的黄 箱补 贴上 限约 束
很艰难 。 因是加入世 贸组 织之前 , 原 很 农 产品 关税 降 至承 诺 的 终 点 , 由入 在85 , 即 . 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Az  ̄。 % Ok ' 多人 预 言 , 国农 业 由于 长期 分 散 经 世前 A 2 .%降至 1 .5 , 中 0 " 32 ' 53 % 远低 于世 营, 缺乏 现 代化 、 模化 生产 , 技含 规 科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

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共五则)第一篇: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不仅面临机遇,也遭遇巨大挑战。

本文从我国近年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历史数据出发,研究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从农产品贸易总额上看,加入WTO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处于徘徊状态年贸易总额为249亿美元,到1999年降为216亿美元, 2001年缓慢回升至279亿美元。

2002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出现了显著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达1208亿美元,2011年前8个月的农产品贸易额已达965.5亿美元。

2001年底至2010年底9年间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了三倍多,年均增速达17.7%。

2011年前8个月农产品出口3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7%;进口584.4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不过,农产品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1997年的7.65%下降到2007年的3.56%,2009年有所回升,为4.14%。

其中,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由1997年的8.17%下降到2010年的3.26%;进口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5.93%下降到2006年的4.04%,2010年又回升至5.19%(见图1)。

可见,农产品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比重变化不大。

图1 1997 ~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及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单位:亿美元;%)注:2011年数据为前8个月的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1997年至2009年的数据来自《农村经济绿皮书》(2001 ~2010);2010年和2011年数据来自《海关统计月刊》2010年第12期和2011年第8期.二、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在中国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

中国入世十年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问题

中国入世十年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问题

中国⼊世⼗年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问题中国⼊世⼗年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问题摘要:2001年加⼊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农业成功经受⼊世过渡期、能源危机、粮⾷危机、⾦融危机、极端⽓候等多重考验,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样也存在各种的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发展第⼀产业,成为了⼀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世农业成就问题措施⼀、⼊世⼗年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先,⼊世⼗年以来⼤幅提⾼了农产品市场开放⽔平,农产品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严格按照⼊世承诺⼤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年均增幅17.8%,成为世界第三⼤农产品贸易国。

⽬前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增加值⽐重达到20%,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加⼊世贸组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改⾰不断深化,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调整农业政策。

过去⼗年来,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和体制改⾰的⼒度之⼤、影响之深,与⼊世密不可分。

国家加快调整⼯农、城乡关系,出台了⼀系列⽀农惠农政策,对农业⽣产扶持⼒度明显加⼤,农业⽀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此外,积极按照WTO规则要求开展农业法律法规清理和修订⼯作,修改了5部法律⽂件,废除了与WTO规则不⼀致的26项规章和规范性⽂件,各项法律规章的实施更加透明。

再次,⼊世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优化,推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2003年以来,农业部先后编制并组织实施了两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势区域农产品产业化⽔平明显提⾼、竞争⼒不断增强。

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益完善,标准制定、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认证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平明显提⾼。

最后,⼊世改善了贸易投资环境,促进农业“引进来”和“⾛出去”稳步发展。

⼊世在总体上为我国农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我国可以作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享受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并在WTO规则框架下争取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和投资准⼊条件。

“入世”十年 中国外贸取得了巨大成就

“入世”十年 中国外贸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 目前 已 同世 界 各 大 洲 所 有 国家 和 地
区 建 立 了 贸 易 往 来 。 从 发 展 中 国 家 到 发 达 国
服务进 口国 和第 四大 服务 出 口国。在利 用 外资 方 面 , 国 实际 利 用外 我 资在 2 1 0 0年突破 了 10 0 0亿美元 , 居发展 中国家 首位 。得 了巨大成就
国家 统计 局 严 先 溥
从货 物贸 易方 面看 ,0 1年我 国货 物进 出 20
口总额 为 59 0 7亿 美 元 , 2 1 到 0 0年 达 到 2 7 8 9 2
亿 美元 , 长 4 8倍 , O年间年 均增长 2 . , 增 . l 01 高于 GD P年 均 增 速 ( 0 5 ) . 1 . 9 6个 百 分 点 ,
易组 织 , 中国的平均关 税水 平从 i . 下 降 到 3 5
9 8 , 放 了 10多 个 服 务 贸 易 部 门 , 世 贸 . 开 0 将
“ 非歧 视” “ 明度 ” 公 平 竞 争 等 原 则 融 人 中 、透 、
国 经 济 制 度 , 外 贸 易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发 展 对
动力 。
三 、 外贸 易结构 进一步 优化 对
入世后 , 国积极 履行各种 降税 承诺 , 税基 本实 现 了由“ 税率 、 中 关 高
2 0 年 中 国 的 进 出 口 总 额 是 日本 的 6 、 01 8 德
理论研究 7
名 家 论 坛
国 的 4 和 美 国 的 2 O ;0 0年 中 国 的 进 出 口总 额 已 经 是 日本 的 两 倍 8 7 21
高 到 5 . O ; 工 贸 易 进 出 E 为 1 5 8亿 美 O1 加 t 17 元 , 20 比 0 1年 增 长 3 9倍 , . 占进 出 口 总 额 的 比 重 由 20 0 1年 的 4 . 下 降 到 3 . 。 74 97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分析解读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分析解读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分析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国,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起着至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产品出口对带动农村就业农、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内相关产业水平、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积极作用。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也随之进入持续逆差的阶段,而我国履行加入WTO时承诺的让步以及自身农业的不足,让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以及农产品贸易发展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壁垒趋势展望ABSTRACT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s also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power,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agricultural trade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export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driving rural employment farming,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optimize agriculture industry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omestic relevant industrie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hen we join the WTO, our agriculture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s.[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deficit barriers Prospects目录一、前言 (1)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1)(一)农产品由顺差进入持续逆差状态 (2)(二)主要农产品近几年来的进出口状况分析 (2)1、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及主要出口产品 (3)2、我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及主要进口产品 (3)3、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特点 (3)三、我国农产品持续逆差的原因分析 (4)(一)绿色壁垒 (5)1、绿色技术性标准 (5)2、绿色环境标志 (6)3、技术法规和标准 (7)(三)我国出口农产品自身特点 (9)四、缓解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10)(一)加强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10)(二)充分利用WTO贸易技术壁垒咨询点以减少绿色壁垒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11)(三)利用WTO的农产品补贴机制对我国农产品给予保护 (11)五、趋势展望 (12)参考文献 (14)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分析一、前言就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式而言,农产品贸易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入世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

展望未来,我们预测中国农产品只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依托显著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仍将持续增长。

但是,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约束,粮食、油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国内供给很难满足,未来一定时期仍将大量进口,并导致短期内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无法逆转。

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新形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产品贸易的支持保护,以使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组织化建设。

加快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行业组织化建设,政府应提供相应政策环境和扶持产业协会、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建设,建立健全水产、畜禽、蔬菜、水果等重点出口产品的行业组织和商业协会,降低交易成本和化解风险,规范农产品出口秩序,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有效抵御国外政府、行业组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的壁垒。

使其在农产品的出口和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对农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

总体上说,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既受制于国际因素,也受制于国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国内因素更为重要。

只要我国能在农业发展中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立足农产品贸易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出本土优势,就会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加快农产品质童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溶解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随着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不断升级,建立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来保护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这要求我们做到:一是建立各类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对出口额大,出口到现有技术壁垒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只有这样出口才能不受法规的制约;二建立农产品贸易争端预警机制,通过该网络向各级政府、经济组织、经营者和消费者及时准确地公布农产品的最新动态;三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展农产品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快种子和绿色食品认证,加快农业体系培训和认证。

只有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才会逐步化解各个国家的贸易壁垒,才能降低出口难度系数、增加出口量。

政府完善相关农业支持政策,提高支持效率
我国政府应加大和调整相关的保护政策,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应该考虑到我国财力有限的基本国情,要从提高支持效率着手,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前提下,调整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逐步改善支持政策的内在缺陷,适当减少一般政府服务和食物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投入、加大科研投入、技术推广、人力资本改善、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启动市场营销服务、结构调整补贴的支持。

在我国农业处于发展薄弱阶段的条件下,可考虑对农产品实施适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