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1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以下简称“软件所”),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2015年计划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收40名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少量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和方向详见软件所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一、报考条件及要求(一)报考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或为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为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同等能力人员的范围及其报考要求参见国科大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5、有两名计算机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学制或两年半学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需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申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申请。
(三)报考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第1、3、4、5条的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经历;2、较系统地掌握了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参与过重要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或工程组织管理工作。
3、一般应为原工作单位定向培养。
(四)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软件研究所关于硕博连读的暂行规定》报考。
(五)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按软件所《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含直博生)办法》报考。
(六)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筹建国内首家软件博物馆

黄 晓 慧 (9 9 ) , 东 深 圳 人 , 士 , 17 一 , 广 女 博 主 要 研 究 领域 为 服 务 故 障管 理 , e 服 务 技 W b 术 , S Qo .
程 时 端 (9O ) , 授 , 士 生 导 师 , 14 一 , 教 女 博 主
邹 仕 洪 (98 , 博 士 , 17 一)男, 副教 授 ,CF 会 C 员 , 要研 究 领 域 为 移 动无 线 网 络 . 服 主 网络 务质 量 与 服 务 管理 .
De eo e W o k , 0 . tp / v lp r r s 2 02 h t : www一 0 . m .o d v l pe wo k / b e v c slb a y wsb e c l / / 1 6i b c m/ e e o r r swe s r ie f r r / — p lo l i
地址 : 市中关村 南四街 4号中科 院软件 园区 5号楼 2 2室 北京 0
电话 :6 1 —2 6 0 5 8 —06 6 13 传 真 :6 1 —2 6 0 5 8 —06 6 1 3
邮编:0 0 0 10 8
联 系人 : 洁 李
E mal jwg sa. . — i:r b @i s cc c a a
王 文 东 (9 3 ) , , 16 - , 教授 主要 研 究 领 域 为 男 高 速 网 络理 论 技 术 .
褚 灵伟 (92 )男, 士 生 , 要研 究 领 域 18- , 博 主 为服 务 故 障 管理 , b服务 技 术 . We
一 ■
中国科 学 院软件 研究所 筹建 国内首家软件 博物馆
d t r i ai n i a — o m e c n io m e t n P o . o h 1 t n ’ W o k h p o sr t d S se s Op r to s n ee m n t n n e c m o r e e v r n n .I : r c f t e 2 h I t1 r s o n Dit bu e y t m : i e a i n a d M a a e e t D S M 0 . a c , 0 . t : ww w . ra f/ f so / O M 2 01 n g m n, O 2 01 N n y 2 01 h t / p / 1 i .  ̄ e t rDS o r 0 /
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升软件工程流程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让产品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2.提高研发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推进自动化部署和测试环节,提升研发效率,确保产品按时、按质、按量地交付。
3.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加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提升机会,提高研发团队的综合素质,使得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产品迭代。
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研发流程优化:1月-2月,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重新设计并优化公司的软件研发流程,并梳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主要任务等。
2.项目管理工具引入:3月-4月,引入项目管理工具,如Jira等,实现对研发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3.自动化部署及测试:5月-6月,研发自动化部署和测试工具,使得研发过程更加高效,保证项目按时交付。
4.技能培训及技术支持:7月-8月,开展内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和技术支持,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研发团队调整:考虑到产品需求和研发规划的需要,将工程师经验和能力相匹配,调整团队配置。
2.预算计划:制定预算计划,根据研发需求,确定培训及新工具采购等各项支出。
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风险评估:在研发流程中,及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到风险可控,确保项目顺利。
2.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项目进度和质量的跟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工作绩效管理:1.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根据个人职责和岗位要求,科学衡量研发人员的工作价值和表现。
2.考核结果反馈:按照标准的程序和规范,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
作沟通和协调:1.信息沟通:研发部门内部,应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对接,互相学习和支持。
2.跨部门沟通:协助其他部门或客户支持部门就技术问题展开协调和解决。
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

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作为一个研究中心,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对于保持研究中心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以确保研究中心能够向着更加成熟和专业的方向发展。
1.制定清晰目标和战略首先,研究中心应该制定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为其发展制定明确的方向和框架。
这些目标和战略应该与研究中心的使命和愿景相一致,并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的优化。
具体来说,研究中心的目标可以包括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的能力等。
基于这些目标,研究中心应该制定相应的战略,包括科研项目的选择和申报、合作研究的推动、研究团队的组建与管理等。
2.加强研究团队建设研究中心的核心在于优秀的研究团队。
为了确保研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研究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一方面,研究中心应该吸引和留住一流的研究人员,给予他们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研究中心还应该重视团队的协作与交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此外,研究中心应该搭建一个良好的研究文化和氛围,为研究人员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果。
3.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中心应该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为了提升研究能力,研究中心可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来访,组织学术研讨会和研究项目的评审,提供学术讲座和培训等。
同时,研究中心还应该鼓励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性研究,推动学术研究的交叉和深度发展。
4.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研究中心应该不仅注重学术研究的产出,还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研究中心可以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研究中心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和需求,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做出贡献。
5.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为了保障研究中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应该优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ccv长程计划

ccv长程计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全球竞争格局中逐渐崭露头角。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我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CCV长程计划。
本文将对CCV长程计划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其目标、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
【引言】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力量。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CV长程计划便是其中之一,它旨在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CCV长程计划的主要目标】CCV长程计划,全称为“中国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主要目标是:1.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科学前沿突破;2.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3.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4.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共享创新成果,促进全球科技发展。
【实施方案和策略】为确保CCV长程计划的有效实施,政府提出了以下实施方案和策略:1.加大投入:在国家层面,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2.政策引导: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成效;3.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区域和重点领域集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5.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共享创新成果。
【预期成果与评估】CCV长程计划预期将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1.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3.创新生态环境日益完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4.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国际科技合作成果丰富,为全球科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确保计划实施效果,政府将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各项任务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家重点研究机构,成立于1978年。
作为中国软件领域的龙头机构,研究所在软件科学、软件工程、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成果。
以下将对研究所的历史、组织结构、研究领域和成果展开详细介绍。
一、历史回顾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家从事计算机研究的机构。
1978年,研究所成立了软件研究室,正式开始从事软件的研究工作。
1990年,软件研究室独立成为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个研究部门,并更名为软件研究所。
2000年,软件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院首个“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
二、组织结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目前由研究部、实验室、中心和研究群组等组成。
研究部下设软件工程、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系统软件等研究室;实验室包括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程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实验室;中心包括教育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方法研究中心等;研究群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视觉等群组。
三、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测试、软件开发方法、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2. 高性能计算:包括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云计算、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3. 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
4.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除此之外,研究所还在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视觉、软件开发环境、创新方法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在软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1. 操作系统: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安全可靠的Linux系统”被列为ISO标准,并获得了科技部优秀软件奖。
中国至2050年发展路线图

中国至2050年发展路线图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摘登空间科技空间科技领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
该领域中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就是对地观测及其应用。
空间技术是实现空间科学和应用LI 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并和空间科学与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履行大国责任、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牵引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科技领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
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为上述影响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和技术解决方案。
本路线图主要针对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LI标,分析了我国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空间科技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分析国际主要空间国家发展战略和空间科技领域询沿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本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现状,重点针对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及数字地球和相关空间技术,提出了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LI标和发展路线图。
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为:以国家需求和科学技术关键问题为牵引,全面加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2050年,使其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承担和发挥应有的和突出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LI标如下:战略LI标1 (空间科学发展战略U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水平,用重大科学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文化上的贡献度。
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

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摘要:一、前言二、中科院软件所简介三、合同工的定义与分类四、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招聘与待遇五、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发展前景六、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拥有众多的研究所和实验室。
其中,中科院软件所作为我国软件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软件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这里,除了有编制内的科研人员,还有一部分合同工,他们在软件所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科院软件所的合同工相关情况。
二、中科院软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软件所)成立于1985 年,是我国软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
软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多个层次。
三、合同工的定义与分类合同工是指在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劳动者。
根据工作性质和合同期限,合同工可分为短期合同工、中长期合同工和项目制合同工等。
在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主要分为科研合同工、技术合同工和管理合同工等。
四、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招聘与待遇1.招聘渠道: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招聘主要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进行。
社会招聘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而校园招聘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
2.待遇: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待遇相对较高,具体薪资根据个人能力、工作经验和所在岗位有所不同。
此外,软件所还为合同工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带薪休假等福利。
五、中科院软件所合同工的发展前景1.技能提升:在中科院软件所这样的权威研究机构工作,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软件技术,有利于提升个人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2.职业发展:合同工可以通过努力工作、积累经验,逐渐晋升为管理层或者核心岗位,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3.转编制: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优秀的合同工有机会转为中科院软件所的编制内员工,从而获得更为稳定的职业前景。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来源:科技新星专项计划(青年博士创新基金)项目名称:申请人:联系电话:E-MAIL:所属部门:博士学位培养单位:获得博士学位时间:留所/入所时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13年4月填表说明1、项目来源:与封面一致。
2、密级:软件研究所的项目密级一般选择“公开”。
3、代码: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的中科院代码为171311(此编码不可以在国家863、973、科技支撑、基金等科技计划中使用)。
4、项目类型:软件所“一三五”规划,三个重大突破:基础软件、网络控制系统、综合信息系统;五个重点培育方向:高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面向复杂网络化软件系统的软件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新计算模式下的并行算法和网络算法等前沿关键算法及其实现、新型计算环境下的中文信息处理、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交互。
5、所属学科/学科编码:参考国标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
6、经费来源:本课题申请的专项经费是研究所(所)经费,国家、国际、院、企业、地方、贷款、其它都是自筹经费,属于所外争取经费。
7、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因此“研究所经费”需要按照实际申请的周期按年度拨款,三年期课题拨款比例为4:4:2。
8、项目组人员:由固定人员、研究生以及流动人员组成,“高级、中级、初级、辅助人员”是固定人员,“在读博士生、在读硕士生”是研究生,“博士后、其他”是流动人员;软件所员工成为在职研究生的属于固定人员。
9、第一个项目组成员是项目负责人10、投入人月:累计数值,指该成员在本课题验收周期内的累计投入人月(1人年=12个人月,非工资性收入人员的投入人月是经费预算中劳务费的计算依据)。
11、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博士后、硕士生、博士生、其他等等12、在研项数:指该成员在提交本课题申请时,主持和参与的在研的国家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数量。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研究领域
实验室以国内外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提出的基本问题为背景,面向国家发展软件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 开展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基础研究。
招生指南
实验室每年面向国内外招收有志于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追求卓越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也面向青年学 子招收部分实习生。实验室招生基本要求: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有优良的算法设计与编程实验能力,有良好的英 文交流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热忱欢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与多媒体,以及数学、物理、自动控制等 相关学科的学生加盟。
交流合作
实验室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实验室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进行学术 交流。每年有数十位从事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的国际同行来访交流;访问过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获 得者有Juris Hartmanis、Tony Hoare、Robin Milner、Amir Pnueli、Andrew Yao、John Hopcroft、 Joseph Sifakis、Edmund Clarke、Allen Emerson、Leslie Valiant。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同行了解我国计 算机科学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和建立的桥梁。
建议参加复试的学生在与上述要求相关的课程方面多作准备,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学术团队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24人,55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均有博士学位, 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为主体、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的群体。实验室成员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等奖励。在中科院和软件所的领导与支持下,实验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在科学 研究和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科学院的重大重点项目。实验室坚持把研究的质量和水 平放在首位,自觉抵制急功近利、浮躁虚夸的不良风气,同时提倡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竞争与融合。 实验室有多位我国计算机软件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863计划第三批立项RFID三课题

863计划第三批立项RFID三课题2006-1-12 来源:RFID射频快报关键词: 863计划课题名单信息技术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虹计通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要】863计划第三批立项RFID三课题近日,科技部发布863计划第三批立项课题名单,上海华虹集成电路、上海华虹计通智能卡、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等三家公司的电子标签RFID课题共获得800万元经费支持。
【RFID射频快报1月12日综合报道】RFID已被列入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研计划中的重大科技专项。
重大科技专项的确定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和“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抓住对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影响,必须在国家层面上给予重点支持和推动的科技问题;二是立足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三是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加速提升国家竞争力;四是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并推动新产业形成。
每个重大科技专项特别注重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集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在实施上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和投入模式,建立竞争和滚动调整机制。
1月10日,科技部发布863计划第三批立项课题名单,信息技术领域共83项。
主要包括下一代网络技术IPV6、光传输、CDMA通讯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
其中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子标签及阅读器芯片设计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得300万元支持,上海华虹计通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的“ 电子标签(RFID)机具的研制和应用”获昨200万元支持,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RFID)产品及应用”项目获得300万元经费支持。
以下是详细项目名录:相关文章·技术立足应用应用推动产业07-04-11 ·中科院RFID中心RFID技术测试项目通过863验06-01-13 ·RFID:一个前景诱人的产业07-01-18 ·先施承担国家"863计划"RFID重大07-01-12 ·中国集成电路自主产权现状不容乐观06-12-15 ·2006智慧中国—RFID发展十件大事06-12-20863政府官方网站:/。
研究所发展规划交流材料

研究所发展规划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研究所的发展规划。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研究所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和进展,但我们也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研究所的发展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首先,让我来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所的背景。
我们研究所成立于十年前,旨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包括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获得专利、参与国内外重要项目等。
这些成果反映了我们研究所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的研究所在一些领域的研究方向上存在着重合和重叠,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
这导致了我们在资源配置、团队建设和项目申请方面的效率不高。
其次,我们的研究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推广。
最后,我们的研究所的创新氛围和科研团队的海外交流合作还有待加强,这限制了我们在全球科研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研究所发展规划:首先,我们将加强研究所的学科定位和专业发展规划。
通过对现有研究方向的评估和调整,我们将明确各个研究领域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并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
同时,我们将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新的领域和方向的探索,为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将加强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
我们将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评估和推广机制,加强与媒体和企业的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知名度和价值。
我们也将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转化,将优秀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和社会实践,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第三,我们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和合作项目,提高研究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将鼓励研究人员参与海外访学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与国际同行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

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背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中心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近中期目标。
发展规划1. 提高研究水平-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并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 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交流学术成果。
- 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声誉。
2.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 鼓励研究人员申请专利和商业化项目,为中心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 支持研究人员参与科技创业,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3. 提升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科学传播和公众教育,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度。
- 进一步开展社会需求导向的研究,关注现实问题,为社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支持。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中心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近中期目标1. 在科研水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2. 建立和扩大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3. 增加专利申请量和商业化项目数量,实现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4. 提高研究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成为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之一。
5. 提升科学传播和公众教育的能力,为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6.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通过执行以上发展规划和达成近中期目标,我们有信心将研究中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保持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定期评估和调整发展策略,并随时关注行业和社会的变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软件研究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软件科学与技术研究,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高水平的软件科学与技术咨询服务,推动我国软件领域的发展。
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等。
这些方向涵盖了当前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与国家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包括院士、博士生导师和海外知名专家等。
他们以高水平的学术态度和严谨的科研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推动我国软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重视与产业界的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研究所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技术转移与成果推广工作。
同时,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开展科研和技术转化工作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还注重人才培养工作。
研究所设有博士、硕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软件科学与技术人才。
同时,研究所还组织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在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软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机构,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由中国科学院直接管理的软件研究机构。
成立于
1985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2年改为
现名。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人机交互、信息安全等领域。
该研究所下设有多个研究部门和实验室,包括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软件科技发展和应用。
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丰硕,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
在软件工程领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工具,为软件开发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应用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人机交互和信息安全领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用户体验和信息保护的技术,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方法,为人机交互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研究所还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展开广泛合作,进行科研项目开展、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
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致力于推动软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培养和
引进高层次的研究人才。
该研究所已成为国内软件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的软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发中心未来规划

研发中心未来远景与规划——xxx 一、背景根据当前形势以及现状,信息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在国际社会上,还是生产生活中,信息化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各行各业都在组建自己的信息化部门,成立单独的信息化办公室,研发中心等。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计划纲要。
详细阐述了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增长以及趋势,还对未来几年做出了展望,在各行各业推进信息化发展脚步,打造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上,信息化,智能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以及网络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这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
随着时代以及大环境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无可避免,将来未来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结束,接下来是乡村振兴,以及2030的碳达峰,2060年的碳中和,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吗,互联网+工业,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信息化团队,老祖宗说的好,落后就要挨打,那么信息化的发展就会使我们不会落后于他人,甚至赶超他人。
二、短期规划由大及小,时代在进步,研发中心也需要不断进步,研发中心目前处于新成立阶段,百废待兴,所有的制度以及人员都在逐渐完善中,从目前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数据到研发再到测试,我们的团队也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还是很小,但是以及有了单独面对项目以及处理应急预案的能力,短期规划我打算从两步详细阐述一下个人的想法。
第一步:团队建设。
不论怎么来说,我们都是初建的团队,万丈高楼平地起,饭要一口口吃,步要一路路走,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团队建设的问题,我们是一个事业单位的研发团队,定位很重要,服务的是政府以及人民,团队建设上首先应该大家了解彼此的工作,其次在团队现有的项目上应该紧紧依靠,大家都在完善或者完成同一个项目,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我们是一体的,这样才能利用现有的人员以及设备办成大事。
软件行业年度总结及规划(3篇)

第1篇一、年度总结2022年,我国软件行业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增长。
以下是对2022年软件行业发展的总结: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407亿元,同比下降0.3%。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2764.6亿元。
2. 产品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攀升。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软件产品业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总收入的比例总体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业务收入占中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的2.54%,较2020年的2.42%增长了0.12%;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业务收入比重约为2.23%。
3. 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主要分为嵌入式软件、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经营管理软件四大类。
其中,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和经营管理软件市场占比逐年提高。
4. 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迅速。
在国际形势严峻、技术封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国产工业软件逐步实现对国外工业软件的替代,市场前景广阔。
二、规划展望1. 深化产业布局。
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优化软件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
2.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工业软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提高软件产品附加值。
3. 提升产业生态。
构建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4. 扩大市场需求。
推动工业软件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 培育专业人才。
加强软件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6. 完善政策体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 推进产学研合作。
关于中科院研究所如何做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的几点看法

战略研究的重点是选择“做什么”
研究所的工作本质上只有两件事:一是选择做什么(做重 要的事,正确的事),二是坚持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主要是决定在什么方向做研究,在科 技工作中,选择“做什么”往往比“怎么做”更重要。 研究所的贡献不仅依靠创造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更取决于 有效利用知识和技术强国富民的能力。因此选择国家需求 让本所掌握的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战略研究的重点。 成果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不该做。科学院成果转 化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有些课题根本就不应该做! 我们选题的基本公式是“国家需要+我们有能力做”,往往导 致与所外院外单位竞争重复,更好的公式应是“国家中长期 关键需求
所长的首要责任是实施战略管理
研究所的所长要管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事不是找 经费,也不是找人,而是要抓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 联想总结的管理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 ”。企 业的管理逻辑可能是先要找到合适做某项业务的领军人 物,即因人设庙。但我的体会是,一般而言研究所要先定 战略再根据战略任务找合适的人。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Axelrod :“99%的科学发现是 由1%的科学家做出的。” 这1%的科学家不会从天而降, 只有通过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从事真正有挑战性的科学 研究,建立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环境,才能吸引尖端 人才和培育有望进入前1%的人才。
“两个面向”的有机结合是 研究所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
科学院的定位是“两个面向”、“三性研究”和”四个一流”, 其中“两个面向”是研究所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 中科院的高技术类研究所必须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的体制机制 容易割裂“两个面向”。 不拥有世界前沿的核心技术,只靠吃老本完成国家科 技任务,就会出现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就离世界科 技前沿越远的背离现象。 另一方面,不紧紧扭住国家战略需求,越是面向世界 科技前沿,就可能成为脱离社会的自我欣赏一族。
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部分一级学科简介一、我校软件工程学科历史、现状及学科特色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理论等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专业调整增列为“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开始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
目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四个单位在“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基于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经过三十年多的不懈努力,我校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科研实力强、培养质量高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
软件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
本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结合重大项目,深入开展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培养软件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推动研究所与企业界的合作,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中,促进软件工程创新团队的形成以及高质量软件产品的产生。
二、本学科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等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软件系统,其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
其中,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发现软件构造、度量和演化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而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构建可靠好用的产品。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等知识域。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一、发展回顾 (1)二、发展形势 (4)(一)软件拓展数字化发展新空间 (4)(二)新发展格局赋予产业新使命 (4)(三)“软件定义”赋能实体经济新变革 (5)(四)开源重塑软件发展新生态 (5)三、总体要求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发展目标 (7)四、主要任务 (8)(一)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 (8)(二)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 (12)(三)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14)(四)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 (16)(五)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 (18)五、保障措施 (19)(一)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19)(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20)(三)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20)(四)强化安全服务保障 (21)(五)深化国际开放合作 (21)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
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部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
“十三五”规划指标基本完成。
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增长到2020年的40%;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576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676亿元,年均增长率13.1%,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51%增长到2020年的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
专项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来源:科技新星专项计划(青年博士创新基金)
项目名称:
申请人:
联系电话:
E-MAIL:
所属部门:
博士学位培养单位:
获得博士学位时间:
留所/入所时间: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13年4月
填表说明
1、项目来源:与封面一致。
2、密级:软件研究所的项目密级一般选择“公开”。
3、代码: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的中科院代码为171311(此编码不可
以在国家863、973、科技支撑、基金等科技计划中使用)。
4、项目类型:软件所“一三五”规划,三个重大突破:基础软件、网络控制系统、综合信息系统;五个重点培育方向:高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面向复杂网络化软件系统的软件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新计算模式下的并行算法和网络算法等前沿关键算法及其实现、新型计算环境下的中文信息处理、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交互。
5、所属学科/学科编码:参考国标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
6、经费来源:本课题申请的专项经费是研究所(所)经费,国家、国际、院、企业、地方、贷款、其它都是自筹经费,属于所外争取经费。
7、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因此“研究所经费”需要按照实际申请的周期按年度拨款,三年期课题拨款比例为4:4:2。
8、项目组人员:由固定人员、研究生以及流动人员组成,“高级、中级、初级、辅助人员”是固定人员,“在读博士生、在读硕士生”是研究生,“博士后、其他”是流动人员;软件所员工成为在职研究生的属于固定人员。
9、第一个项目组成员是项目负责人
10、投入人月:累计数值,指该成员在本课题验收周期内的累计投入人月
(1人年=12个人月,非工资性收入人员的投入人月是经费预算中劳务费的
计算依据)。
11、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博士后、硕士生、博士生、其他等等
12、在研项数:指该成员在提交本课题申请时,主持和参与的在研的国家家科技计划项目课
题数量。
13、本申请书需要提交一份纸质文档,建议双面打印。
简表
项目申请书正文
报告摘要
1、预期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一、立项依据
1、项目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2、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需求分析(高技术类项目须提供国内外专利情况);
3、与软件所“一三五”规划关联性分析。
二、项目目标及预期成果
1、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年度进展目标及主要考核指标(请
注意考核指标的量化,可考核性);
2、预期成果与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包括项目预期形成成果(高技术类项目须明确专利数与水平)、项目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拟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
2、项目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案
1、研究方案、学术思路及技术路线;
2、可行性分析;
3、应用发展类项目须阐述从科研、中试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总体技术方案,以及所能达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计划进度安排
按年度的工作进度安排及年度考核指标。
六、研究基础和条件
1、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成绩;
2、与国家各类科技重大计划项目的衔接情况;
3、与地方、企业的项目合作的基础;
4、研究队伍状况;
5、实施研究方案已具备的条件,尚欠缺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及落实方案;
七、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八、意见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