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02 全等三角形(解析版)

专题02 全等三角形(解析版)

专题02全等三角形思维导图核心考点聚焦1、全等图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添加条件使三角形全等5、全等三角形的应用6、全等三角形与动点问题7、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8、倍长中线模型9、证明线段和差问题10、常见的辅助线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基本定义(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4)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5)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三种方法:(1)图形特征法:最长边对最长边,最短边对最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位置关系法:①公共角(对顶角)为对应角、公共边为对应边.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3)字母顺序法: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确定对应边或对应角.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分别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思路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SAS HL SSS AAS SAS ASA AAS ASA AAS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一角的对边ì®ìïï®íïïï®îïï®®ìïï®ìïïííï®íïïïïï®îîïï®ìïí®ïîïî三、角平分线的性质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2.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通常连接角的顶点和该点就能得到角平分线.一、全等的几种模型(1) 平移型(2)对称型(3)旋转型二、常见的几种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主要用于证明全等三角形,其主要是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过程中,遇到一般三角形边上的中线或中点,考虑中线倍长.如图: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O 为BC 边中点,辅助线:延长AO 到点D 使AO =DO ,结论:△AOB ≌△DOC.证明:如图,延长AO 到点D 使AO =DO ,由中点可知,OB =OC ,在△AOB和△DOC 中,OA OD AOB DOC OB OC =ìïÐ=Ðíï=î,∴△AOB ≌△DOC .总结:由倍长中线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一般均是用SAS 的方法,这是由于作出延长线后出现的对顶角决定的.2.截长或补短(含有线段-关系或求证两线间关系时常用).截长补短法,是初中几何题中一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是把几何题化难为易的一种策略.截长: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另两条中的一条,然后证明剩下部分等于另一条;补短:将一条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条短线段,然后证明新线段等于长线段.基本图形,如下:在ABC △中,,AB AC AM >平分BACÐ(1)在AB 上截取AD AC =;(2)把AC 延长到点E ,使AB AE =.考点剖析考点一、全等图形例1.如图1,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分割成了两个全等形.请在图2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割方法,把44´的正方形网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形.【解析】∵要求分成全等的两块,∴每块图形要包含有8个小正方形.考点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2.如图,A,E,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C DAE△≌△.=+;(1)求证:DE CE BC∥?并证明你的猜想.(2)猜想:当ADEV满足什么条件时DE BC【解析】(1)解:∵ABC DAE△≌△,∴BC AE=,=,AC DE∴DE AC CE AE CE BC ==+=+;(2)解:猜想,90AED Ð=°时,DE BC ∥,∵ABC DAE △≌△,∴AED BCA Ð=Ð,∵DE BC ∥,∴BCE DEC Ð=Ð,∴DEC AED Ð=Ð,又180DEC AED Ð+Ð=°,∴90AED Ð=°,∴当ADE V 是直角三角形,且90AED Ð=°时,DE BC ∥.考点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例3.如图,点C ,E ,F ,B在同一直线上,点A ,D 在BC 异侧,AB CD ∥,AE DF =,A D Ð=Ð.(1)请判断AB 和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 CF =,40B Ð=°,求D Ð的度数.【解析】(1)证明:∵AB CD ∥,∴B C Ð=Ð.在ABE △和DCF △中,∵A D B C AE DF Ð=ÐìïÐ=Ðíï=î,∴ABE △≌DCF △,∴AB CD =.(2)解:∵ABE △≌DCF △,∴AB CD =,BE CF =,B C Ð=Ð,∵40B Ð=°,例4.如图,已知,AB ED CD BF =∥.(1)现要从如下条件中再添加一个①AC EF =;②AB DE =;③A E Ð=Ð;④DF CB =得到ABC EDF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2)选择(1)中的一种情况进行证明.【解析】(1)解:②或③(任选一个填即可)(2)选择②证明:CD BF =Q ,CD CF BF CF \+=+,DF CB \=,∥AB ED Q ,B D \Ð=Ð,\在ABC △和EDF △中,AB DE B D DF CB =ìïÐ=Ðíï=î,()SAS ABC EDF \△≌△;选择③证明:CD BF =Q ,CD CF BF CF \+=+,DF CB \=,∥AB ED Q ,B D \Ð=Ð,\在ABC △和EDF △中,A E B D DF CB Ð=ÐìïÐ=Ðíï=î,()AAS ABC EDF \△≌△.考点五、全等三角形的应用(1)当D 点在伞柄AP 上滑动时,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条伞骨BD 和C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例6.如图,已知ABC △中,B C Ð=Ð,8AB =厘米,6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以每秒a 厘米的速度由C 点向A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03)t £<.(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解析】(1)解:由题意得:则62PC t =-;(2)解:CQP △≌(1)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别为E、(F如图①),则PE(2)把三角尺绕着点P旋转(如图②想PE与P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Ð【解析】(1)解:∵OC平分AOB\=,PE PF考点八、倍长中线模型例8.(1)在ABC △中,46AB A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中线AD 长范围为___________;(2)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DE DF ^,求证:BE CF EF +>.【解析】(1)如图,延长AD 至G ,使DG AD =,连接BG ,,则2AG AD =,Q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CD \=,在ADC △和GDB △中,CD BD ADC GDB AD GD =ìïÐ=Ðíï=î,()SAS ≌ADC GDB \△△,6BG AC \==,BG AB AG BG AB -<<+Q ,6464AG \-<<+,即210AG <<,2210AD \<<,15AD \<<,故答案为:15AD <<;(2)证明:如图,延长ED 至H 使ED DH =,连接CH ,FH ,,在BDE △和CDH △中,CD BD BDE CDH ED HD =ìïÐ=Ðíï=î,()SAS ≌BDE CDH \△△,BE CH \=,DE DF ^Q ,=ED HD ,EF HF \=,CF CH FH +>Q ,CF BE EF \+>.考点九、证明线段和差问题例9.如图所示,在ABC △,100A Ð=°,40ABC BD Ð=°,平分ABC Ð交AC 于点D ,延长BD 至点E ,使ED AD =,连接CE .求证:BC AB CE =+.【解析】证明:如图所示,在BC 上取一点F 使得BF AB =,连接DF ,∵100A Ð=°,40ABC Ð=°,∴40ABC ACB Ð=Ð=°,∵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0ABD FBD Ð=Ð=°,在ABD △和FBD △中,AB FB ABD FBD BD BD =ìïÐ=Ðíï=î,∴()SAS ≌ABD FBD △△,∴ADB FDB AD DF ==∠∠,,又∵AD ED ADB EDC ==,∠∠,∴1801002060ADB FDB CDE Ð=Ð=Ð=°-°-°=°,FD ED =,∴18060FDC ADB FDB EDC =°--=°=∠∠∠∠,在CDE △和CDF △中,ED FD CDE CDF CD CD =ìïÐ=Ðíï=î,∴()SAS CDE CDF △≌△,∴CE CF =,∴BC BF CF AB CE =+=+.考点十、常见的辅助线例10.如图,△ABC 中,AB =AC ,在AB 上取一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使CF =BE ,连接EF ,交BC 于点D .求证:DE =DF .【解析】证明:作FH P AB 交BC 延长线于H ,∵FH P AB ,∴∠FHC =∠B ,∠BED =∠HFD .又∵AB =AC ,∴∠B =∠ACB .又∠ACB =∠FCH ,∴∠FHC =∠FCH .∴CF =HF .又∵BE =CF ,∴HF =BE .在△DBE 和△DHF 中,,B FHC BE HFBED HFD Ð=Ðìï=íïÐ=Ðî∴△DBE ≌△DHF (ASA ).∴DE =DF .过关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工人师傅设计了一种测零件内径AB 的卡钳,卡钳交叉点O 为AA ¢、BB ¢的中点,只要量出A B¢¢的长度,就可以知道该零件内径AB 的长度.依据的数学基本事实是( )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B【解析】Q 点O 为AA ¢、BB ¢的中点,OA OA \¢=,OB OB ¢=,由对顶角相等得AOB A OB ¢¢Ð=Ð,在AOB △和A OB ¢¢△中,OA OA AOB A OB OB OB ¢¢=ìïÐ=Т¢íï=î,(SAS)≌AOB A OB ¢\¢△△,AB A B ¢\=¢,即只要量出A B ¢¢的长度,就可以知道该零件内径AB 的长度,故选B .2.如图,AOB ADC △≌△,90O D Ð=Ð=°,70OAD Ð=°,当AO BC ∥时,则ABO Ð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答案】A 【解析】∵AOB ADC △≌△,∴AB AC =,BAO CAD Ð=Ð,∴A ABC CB =Ð∠,设ABC ACB x Ð=Ð=,∵BC OA ∥,∴ABC BAO CAD x Ð=Ð=Ð=,180ACB CAO Ð+Ð=°,∴180ACB CAD OAD Ð+Ð+Ð=°,∵70OAD Ð=°,∴70180x x ++°=°,解得:55x =°,∴55BAO Ð=°,∵90AOB Ð=°,∴905535ABO Ð=°-°=°.故选A .3. 如图,点A ,C ,B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CE DF =,ACE BDF Ð=Ð,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CE BDF 的是A .E FÐ=ÐB .AC BD =C .AE BF =D .∥AE BF【答案】C 【解析】A 、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能推出△≌△ACE BD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能推出△≌△ACE BD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A 不能推出△≌△ACE BDF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因为∥AE BF ,所以A FBD Ð=Ð,所以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 ,能推出△≌△ACE BD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Ð=°,AD 平分BAC Ð,BE AD ^交AC 的延长线于F ,E 为垂足,则结论:①AD BF =;②CF CD =;③AC CD AB +=;④BE CF =;⑤2BF BE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D 【解析】,90BC AC ACB =Ð=°Q ,45CAB ABC \Ð=Ð=°,AD Q 平分BAC Ð,22.5BAE EAF \Ð=Ð=°,Q 在Rt ACD △与Rt BFC △中,90,90EAF F FBC F Ð+Ð=°Ð+Ð=°,EAF FBC \Ð=Ð,BC AC EAF FBC BCF ACD =Ð=ÐÐ=ÐQ ,,,∴Rt Rt ≌ADC BFC △△,AD BF \=,故①正确.②Q ①中Rt Rt ≌ADC BFC △△,CF CD \=,故②正确.③Q ①中Rt Rt ≌ADC BFC△△,CF CD AC CD AC CF AF \=+=+=,22.5CBF EAF Ð=Ð=°Q ,\在Rt AEF △中,9067.5F EAF Ð=°-Ð=°,45CAB Ð=°Q ,18018067.54567.5ABF F CAB \Ð=°-Ð-Ð=°-°-°=°,ABE AFE \≌△△,A .1个B .2个【答案】D 【解析】①ABC ÐQ 和ACB Ð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O CBO \Ð=Ð,BCO FCO Ð=Ð∵EF BC ∥,Q 点O 是ABC △的内心,OD 1122AEF S AE OD AF \=×+×△1()2AE AF OD =+×【答案】135【解析】如图,连接AD 、BD由图可知,在DFB △和BEC △90DF BE DFB BEC FB EC =ìïÐ=Ð=°íï=î,【答案】AD AB =或3=Ð【解析】AC Q 平分DAB Ð12\Ð=Ð,又AC AC =Q ,【答案】7【解析】∵EF AB ^,∴90FEB Ð=°,∵BF AC ^,∴90ADB Ð=°,∴90F FBE Ð+Ð=°,A Ð+【答案】15° 6【解析】(1)Q 90AEC Ð=90BED DFC \Ð=Ð=°,在Rt BDE △和Rt CDF △中,【解析】设经过xQ厘米,点==AB AC24\=厘米,12BDQABC ACBÐ=Ð\要使BPD △与CQP V 全等,必须BD CP =或BP CP =,即12164x =-或4164x x =-,解得:1x =或2x =,1x =时,4BP CQ ==,414¸=;2x =时,12BD CQ ==,1226¸=;即点Q 的运动速度是4厘米/秒或6厘米/秒,故答案为:4或6.三、解答题11.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上一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且DE DF =.请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1)你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你的选择,请写出证明过程.【解析】(1)解:根据图形和已知条件,选择证明的全等三角形为AED AFD V V ≌,故答案为:AED ,AFD (答案不唯一);(2)证明:DE AB ∵⊥,DF AC ^,AED \△和AF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ED △和Rt AFD △中,AD AD DE DF =ìí=î,()Rt Rt HL ≌AED AFD \△△.12.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AE AD =,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从下列条件①B C Ð=Ð,②BE CD =,③AB AC =,④ADC AEB Ð=Ð中选择一个使得≌ABE ACD △△.(1)你选择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2)根据你的选择,请写出证明过程.【解析】(1)解:∵AE AD =,A A Ð=Ð,可以利用SAS,AAS,ASA 三种方法证明≌ABE ACD △△;故可以选择的条件可以是:①或③或④(2)选择①:在ABE △和ACD △中,A ABC AE AD Ð=ÐìïÐ=Ðíï=î,∴()AAS ≌ABE ACD △△;选择③在ABE △和ACD △中,AB AC A A AE AD =ìïÐ=Ðíï=î,∴()SAS ≌ABE ACD △△;选择④在ABE △和ACD △中,ADC AEB AE ADA A Ð=Ðìï=íïÐ=Ðî,∴()ASA ABE ACD △≌△.13.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的两侧,且AE BF =,A B Ð=Ð,ACE BDF Ð=Ð.(1)求证:ADE BCF △△≌.(2)若8AB =,2AC =,求CD 的长.【解析】(1)证明:在ACE △和BDF V 中,A B ACE BDF AE BF Ð=ÐìïÐ=Ðíï=î,()AAS ACE BDF \≌△△.AC BD \=.AD BC \=.在ADE V 和BCF △中AE BF A B AD BC =ìïÐ=Ðíï=î,()SAS ≌ADE BCF \△△.(2)由(1)知ACE BDF V V ≌,2BD AC \==,8AB =Q ,4CD AB AC BD \=--=,故CD 的长为4.14.如图,ABC △的外角DAC Ð的平分线交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于P 点,PD AB ^于D ,PE AC ^于E ,连接BP ,CP .(1)求证:BD CE =;(2)若6cm AB =,10cm AC =,直接写出AD 的长为______.【解析】(1)证明:Q 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BP CP \=,AP Q 是DAC Ð的平分线,DP EP \=,在Rt BDP △和Rt CEP △中,BP CP DP EP =ìí=î,(1)【探究发现】图1中AC 与BM 的数量关系是 (2)【初步应用】如图2,在ABC △中,若12AB =(3)【探究提升】如图3,AD 是ABC △的中线,过点AF AC =,延长DA 交EF 于点P ,判断线段EF 与由(1)可知,(SAS)≌MDB ADC △△,8BM AC \==,在ABM △中,AB BM AM AB BM -<<+,128128AM \-<<+,即4220AD <<,210AD \<<,即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为210AD <<;(3)2EF AD =,EF AD ^,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AD 到M ,使得DM AD =,连接BM ,由(1)可知,(SAS)BDM CDA △≌△,BM AC \=,AC AF =Q ,BM AF \=,由(2)可知,AC BM ∥,180BAC ABM \Ð+Ð=°,AE AB ^Q 、AF AC ^,90BAE FAC \Ð=Ð=°,180BAC EAF \Ð+Ð=°,ABM EAF \Ð=Ð,在ABM △和EAF △中,AB EA ABM EAF BM AF =ìïÐ=Ðíï=î,(SAS)ABM EAF \△≌△,AM EF \=,BAM E Ð=Ð,AD DM =Q ,2AM AD \=,2EF AD \=,EAM BAM BAE E APE Ð=Ð+Ð=Ð+ÐQ ,90APE BAE \Ð=Ð=°,EF AD \^.。

全等三角形的重难点模型(八大题型)(解析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

全等三角形的重难点模型(八大题型)(解析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

全等三角形的重难点模型(八大题型)【题型01:平移型】【题型02:翻折型】【题型03:旋转型】【题型04:一线三等角型(三类型)】【题型05:手拉手模型(四大类型)】【题型06:半角模型】【题型07:对角互补模型】【题型08:平行+线段中点构造全等模型】【题型1 平移型】【方法技巧】【典例1】如图,点E,C在线段BF上,AB=DE,BE=CF,AC=DF.(1)求证:△ABC≌△DEF;(2)若∠B=45°,∠F=85°,求∠A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50°【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首先根据BE=CF可得BC=EF,即可判定△ABC≌△DEF;(2)首先根据(1)中两三角形全等,可得∠ACB=∠F=85°,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详解】(1)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 AC=DF BC=EF,∴△ABC≌△DEF(SSS).(2)解:∵△ABC≌△DEF,∠B=45°,∠F=85°,∴∠ACB=∠F=85°,∴∠A=180°―∠ACB―∠B=50°.【变式1-1】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1)求证:∠A=∠D;(2)求证:AC∥DF.【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涉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记相关几何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由题中条件,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得到△ABC≌△DEF,再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得证;(2)由(1)中△ABC≌△DEF得到∠ACB=∠F,再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详解】(1)证明:∵BE=CF,∴BC=FE,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E =CF∴△ABC≌△DEF (SSS),∴∠A =∠D ;(2)证明:由(1)知△ABC≌△DEF ,∴ ∠ACB =∠F ,∴ AC∥DF .【变式1-2】如图,在△ABC 和 △DEF 中,边AC ,DE 交于点H ,AB∥DE ,AB =DE ,BC =EF .(1)若∠B =55°,∠ACB =100°,求∠CHE 的度数;(2)求证:△ABC≌△DEF .【答案】(1)∠CHE =25°;(2)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HE =∠A 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 =∠DEF ,求出BC =E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出即可;【详解】(1)解:∵∠B =55°,∠ACB =100°,∴∠A =180°―∠B ―∠ACB =25°,∵AB∥DE ,∴∠CHE =∠A =25°;(2)证明:∵AB∥DE ,∴∠B =∠D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BC =EF∴△ABC≌△DEF (SAS).【变式1-3】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A =∠D =90°,BE =CF ,AC =DF .求证:∠B =∠DEF .【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即可得到答案.根据BE =CF 得到BE +EC =EC +CF 即BC =FE ,之后利用HL 证明Rt △ABC≌Rt △DF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证明:∵BE =CF ,∴BE +EC =EC +CF ,即BC =FE .∵∠A =∠D =90°,则在Rt △ABC 和Rt △DFE 中,BC =FE AC =DE ,∴Rt △ABC≌Rt △DFE(HL).∴∠B =∠DEF .【题型2 翻折型】【方法技巧】【典例2】如图,AB=AD,CB⊥AB,CD⊥AD,垂足分别为B,D.(1)求证:△ABC≌△ADC;(2)若AB=4,C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变式2-1】如图,已知∠1=∠2,∠C=∠D,求证:AC=BD【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 得到△ABC≌△BAD (AAS),再由三角形全等性质即可得证,熟练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判的定定理AAS 及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详解】证明:在△ABC 与△BAD 中,∠1=∠2∠C =∠D AB =AB,∴△ABC≌△BAD (AAS),∴AC =BD .【变式2-2】如图,已知AD 平分∠BAC ,AB =AC .求证:△ABD≌△ACD .【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AD 平分∠BAC ,可得∠BAD =∠CAD ,再根据边角边可证明△ABD≌△ACD .【详解】证明:∵AD 平分∠BAC,∴∠BAD =∠CAD ,在△ABD 和△ACD 中,∵AB =AC ,∠BAD =∠CAD ,AD =AD ,∴△ABD≌△ACD (SAS).【变式2-3】如图,AB =AC ,BO =CO ,求证:∠ADC =∠AEB .【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性质,连接OA ,证明△AOB≌△AOC (SSS)得出∠B =∠C ,再由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性质即可得出答案,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详解】证明:如图,连接OA ,在△AOB 和△AOC 中,AB =AC OB =OC OA =OA,∴△AOB≌△AOC (SSS),∴∠B =∠C ,∵∠DOB =∠EOC ,∴∠B +∠DOB =∠C +∠EOC ,∴∠ADC =∠AEB .【题型3旋转型】【方法技巧】【典例3】如图,在△ABC 和△AEF 中,点E 在BC 边上,∠C =∠F ,AC =AF ,∠CAF =∠BAE ,EF 与AC 交于点G .(1)试说明:△ABC ≌△AEF ;(2)若∠B =55°,∠C =20°,求∠EAC 的度数.【答案】(1)见解答;(2)35°.【解答】(1)证明:∵∠CAF=∠BAE,∴∠CAF+∠EAC=∠BAE+∠EAC,即∠BAC=∠EAF,在△ABC和△AEF中,,∴△ABC≌△AEF(ASA);(2)解:∵∠B=55°,∠C=20°,∴∠BAC=180°﹣55°﹣20°=105°,∵△ABC≌△AEF,∴AB=AE,∴∠B=∠AEB=55°,∴∠BAE=180°﹣∠B﹣∠AEB=70°,∴∠EAC=∠BAC﹣∠BAE=105°﹣70°=35°.【变式3-1】如图,点E在△ABC外部,点D在BC边上,若∠1=∠2,∠E=∠C,AE=AC,求证:AB=AD.【答案】证明见解答.【解答】证明:∵∠1=∠2,∴∠1+∠CAD=∠2+∠CAD,∴∠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ASA),∴AB=AD.【变式3-2】如图,点E在△ABC边AC上,AE=BC,BC∥AD,∠BAC=∠ADE.(1)求证:△ABC≌△DEA;(2)若∠CAD=30°,求∠BCD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BCD=105°.【解答】(1)证明:∵BC∥AD,∴∠ACB=∠DAE.在△ABC和△DEA中,∵,∴△ABC≌△DEA(AAS).(2)解:由(1)知△ABC≌△DEA(AAS),∴AC=AD,∠ACB=∠CAD=30°,∴,∴∠BCD=∠ACD+∠ACB=30°+75°=105°.∴∠BCD=105°.【变式3-3】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E是AB边上一点,过点C作CF∥AB交E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DE≌△CDF.【答案】证明见解答过程.【解答】证明:∵CF∥AB,∴∠B=∠FCD,∠BED=∠F,∵点D是BC的中点,∴BD=CD,在△BDE与△CDF中,,∴△BDE≌△CDF(AAS).【变式3-4】如图,∠ABC=∠ADE,∠BAD=∠CAE,AC=AE,求证:△ABC≌△ADE.【答案】见解答.【解答】证明:∵∠BAD=∠CAE,∴∠BAD+∠CAD=∠CAE+∠CAD,即∠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AAS).【题型4 一线三等角型】【方法技巧】模型一一线三垂直如图一,∠D=∠BCA=∠E=90°,BC=AC。

(完整word版)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1.已知:AB=4, AC=2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 AD解:延长AD 至U E,使AD=DE •/ D 是BC 中点 ••• BD=DC在^ ACD^n ^ BDE 中AD=DE/ BDE=Z ADCBD=DC••• AC=BE=2•••在△ ABE 中AB-BEv AE< AB+BE •/ AB=4即 4-2 v 2AD< 4+2 1v ADV 3••• AD=2延长CD 与 P,使D 为CP 中点。

连接 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又/ ACB=90•••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2.已知:D 是AB 中点,/ ACB=90,求证: CD 1 -AB2••• AB=C P=1/2ABBC=DE / B=/ E ,/ C=/ D, F 是 CD 中点,求证:/ 仁/ 2证明:•/ BC=ED,CF=DF,/ BCF=/ EDF•••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 EDF (边角边)••• BF=EF, / CBF=/ DEF连接BE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 BEF•/ / ABC / AED••• / ABE=/ AEB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 ABF=/ ABE+/ EBF=/ AEB+Z BEF=/ AEF•••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 BAF=/ EAF ( / 1 = / 2)。

4.已知:/ 仁/ 2, 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 EFD= CGDDE= DC/ FDE =/ GDC (对顶角)3.已知: 连接BF 和EFEF= CG/ CGD=/ EFD又,EF// AB•••/ CGD=/ 2 :.△ AGC为等腰三角形,AG= CG又EF = CG ••• EF= AC5.已知:AD平分/ BAC AC=AB+BD 求证:/ B=2/ C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 AC连接DE•/ AD平分Z BAC• / EAD=/ CAD•AE= AC, AD= AD.△ A ED^A ACD (SAS• / E=/ C•AC= AB+BD• AE= AB+BD•AE= AB+BE• BD= BE• / BDE=/ E-/ ABC=/ E+Z BDE• / ABC= 2/ E• Z ABC= 2/ C6.已知:AC平分/ BAD CE丄AB, / B+Z 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上取F,使EF= EB,连接CF• CE 丄AB• / CEB=/ CEF= 90°•EB= EF, CE= CE,.△ CEB^A CEF• / B=/ CFE•/ B+/ »180°,/ CFE+/ CFA= 180• / CFAAC平分/ BAD./ DAC=/ FAC•AC= AC• △ ADC^A AFC( SAS• A» AF• AE= AF+ FE= AD+ BE12.如图,四边形ABCD中, AB// DC BE、CE分别平分/ ABC / BCD且点E在AD上。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汇报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汇报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一、角平分线型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

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AC=8,求DC 的长。

.AB C DE PD A CBM N5、如图所示,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2∠M=(∠ACB-∠B )21PFMDBA CE6、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为直角,AB=AC ,D 为AC 上一点,CE ⊥BD 于E .(1) 若BD 平分∠ABC ,求证CE=12BD ;(2) 若D 为AC 上一动点,∠AED 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8、如图,在△ABC 中,∠ABC=60°,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求证:AC=AE+CD .二、中点型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ED C BA1、想到中线,倍长中线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字型全等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4、三角形的中位线2、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 E A 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 (2)求证:12CE BF =D AE FCHGB3、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DE ⊥DF ,试判断BE+CF 与EF 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专题12.1全等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教师版含解析)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

专题12.1全等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教师版含解析)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

专题12.1全等三角形-重难点题型【人教版】【知识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另外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均相等)【题型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判断】【例1】(2020秋•潍城区期中)如图,△ABC≌△DEF,点E、C、F、B在同一条直线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D B.∠ACB=∠DEF C.AC=EF D.BF=CE【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答】解:∵△ABC≌△DEF,∴∠B=∠E,但∠B与∠D不一定相等,A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ABC≌△DEF,∴∠ACB=∠EFD,当∠ACB与∠DEF不一定相等,B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ABC≌△DEF,∴AC=DF,当AC与EF不一定相等,C选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ABC≌△DEF,∴BC=EF,∴BC﹣CF=EF﹣CF,即BF=CE,D选项结论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1】(2020秋•合江县月考)如图,已知△ABC≌△CDA,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C和△CDA的面积相等B.△ABC和△CDA的周长相等C.∠B+∠ACB=∠D+∠ACD D.AD∥BC,且AD=CB=S△CDA,△ABC和△CDA的周长相等,AD=CB,∠B=∠D,【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ABC∠ACB=∠DAC,进而可得AD∥BC,即可求解.【解答】解:∵△ABC≌△CDA,=S△CDA,△ABC和△CDA的周长相等,AD=CB,∠B=∠D,∠ACB=∠DAC,∴S△ABC∴AD∥BC,故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ACB不一定等于∠ACD,∴∠B+∠ACB不一定等于∠D+∠ACD,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变式1-2】(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BC≌△AEF,∴AF=AC,EF=CB,∠FAE=∠BAC,∴∠FAE﹣∠FAB=∠BAC﹣∠BAF,即∠BAE=∠FAC,∴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变式1-3】(2020秋•北碚区期中)如图所示,△ADB≌△EDB,△BDE≌△CDE,B,E,C在一条直线上.下列结论:①BD是∠ABE的平分线;②AB⊥AC;③∠C=30°;④线段DE是△BDC的中线;⑤AD+BD=AC其中正确的有()个.A.2B.3C.4D.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ABD=∠EBD,即可判断①;先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BD=CD,BE=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DE⊥BC,则∠BED=9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A=∠BED=90°,即可判断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ABD=∠EBD,∠EBD=∠C,从而可判断∠C,即可判断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BE=CE,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即可判断④;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BD=CD,但A、D、C 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AD+CD可能不等于AC.【解答】解:①∵△ADB≌△EDB,∴∠ABD=∠EBD,∴BD是∠ABE的平分线,故①正确;②∵△BDE≌△CDE,∴BD=CD,BE=CE,∴DE⊥BC,∴∠BED=90°,∵△ADB≌△EDB,∴∠A=∠BED=90°,∴AB⊥AD,∵A、D、C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AB可能不垂直于AC,故②不正确;③∵△ADB≌△EDB,△BDE≌△CDE,∴∠ABD=∠EBD,∠EBD=∠C,∵∠A=90°若A、D、C不在同一直线上,则∠ABD+∠EBD+∠C≠90°,∴∠C≠30°,故③不正确;④∵△BDE≌△CDE,∴BE=CE,∴线段DE是△BDC的中线,故④正确;⑤∵△BDE≌△CDE,∴BD=CD,若A、D、C不在同一直线上,则AD+CD>AC,∴AD+BD>AC,故⑤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难度适中.【题型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例2】(2020秋•兰山区期末)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CA,若∠A=30°,∠CGF=88°,则∠E的度数是()A.30°B.50°C.44°D.34°【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D=∠BCD=12∠B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3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CD平分∠BCA,∴∠ACD=∠BCD=12∠BCA,∵△ABC≌△DEF,∴∠D=∠A=30°,∵∠CGF=∠D+∠BCD,∴∠BCD=∠CGF﹣∠D=58°,∴∠BCA=116°,∴∠B=180°﹣30°﹣116°=34°,∵△ABC≌△DEF,∴∠E=∠B=3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1】(2020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ABC≌△ADE,且AE∥BD,∠BAD=130°,则∠BAC 度数的值为.【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B=AD,∠BAC=∠DAE,从而可以得到∠ABD=∠ADB,再根据AE∥BD,∠BAD=130°,即可得到∠DAE的度数,从而可以得到∠BAC的度数.【解答】解:∵△ABC≌△ADE,∴AB=AD,∠BAC=∠DAE,∴∠ABD=∠ADB,∵∠BAD=130°,∴∠ABD=∠ADB=25°,∵AE∥BD,∴∠DAE=∠ADB,∴∠DAE=25°,∴∠BAC=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变式2-2】(2020秋•覃塘区期中)如图,已知△AEF≌△ABC,点E在BC边上,EF与AC交于点D.若∠B=64°,∠C=30°,求∠CDF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EF≌△ABC,∴AE=AB,∠AEF=∠B=64°,∵点E在BC边上,∴∠AEB=∠B=64°,∴∠DEC=180°﹣∠AEB﹣∠AEF=180°﹣64°﹣64°=52°,又∵∠C=30°,且∠CDF是△CDE的外角,∴∠CDF=∠DEC+∠C=52°+30°=82°.【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变式2-3】(2020秋•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分别交AD,DE于点F,G,且∠DAC=10°,∠B=∠D=25°,∠EAB=120°,求∠DFB和∠DGB的度数.【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C=∠DAE,由于∠DAE+∠CAD+∠BAC=120°,则可计算出∠BAC=55°,所以∠BAF=∠BAC+∠CAD=65°,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FB=∠BAF+∠B=90°,∠DGB=65°.【解答】解:∵△ABC≌△ADE,∴∠BAC=∠DAE,∵∠EAB=120°,∴∠DAE+∠CAD+∠BAC=120°,∵∠CAD=10°,∴∠BAC=12(120°﹣10°)=55°,∴∠BAF=∠BAC+∠CAD=65°,∴∠DFB=∠BAF+∠B=65°+25°=90°;∵∠DFB=∠D+∠DGB,∴∠DGB=90°﹣25°=6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理论依据,应用时要会找对应角和对应边.【题型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度】【例3】(2020秋•永吉县期中)如图,△EFG≌△NMH,E,H,G,N在同一条直线上,EF和NM,FG 和MH是对应边,若EH=1.1cm,NH=3.3cm.求线段HG的长.【分析】由△EFG≌△NMH,EF和NM,FG和MH是对应边,得到EG和NH是对应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G=NH,根据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EFG≌△NMH,EF和NM,FG和MH是对应边,∴EG和NH是对应边,∴EG=NH,∴EH+HG=HG+NG,∴EH=NG,∵EH=1.1,∴NG=1.1∵NH=3.3cm,∴HG=NH﹣NG=3.3﹣1.1=2.2(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3-1】(2020秋•永定区期中)如图,△ADE≌△BCF,AD=8cm,CD=6cm,则BD的长为cm.【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8cm,进而即可求得BD=BC﹣CD=2cm.【解答】解:∵△ADE≌△BCF,∴AD=BC=8cm,∵BD=BC﹣CD,CD=6cm,∴BD=8﹣6=2(cm).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2】(2020秋•东莞市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AEH≌△CEB,EB=5,AE=7,则CH的长是.【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EC、EH,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EH≌△CEB,∴EC=AE=7,EH=EB=5,∴CH=EC﹣EH=7﹣5=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3】(2020秋•中山市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5,7,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3x﹣2y,x+2y,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的值是.【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方程组3−2=53−2=7,解方程组可得答案.+2=7,或+2=5【解答】解:由题意得3−2=53−2=7,+2=7,或+2=5解得:=3=2或=3=1,x+y=5或x+y=4,故答案为:5或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题型4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证明】【例4】(2020秋•安徽月考)如图,△ABC≌△ADE,点E在边BC上,求证:∠BED=∠B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ABC≌△ADE,∴∠C=∠AED,∠BAC=∠DAE,∴∠BAC﹣∠BAE=∠DAE﹣∠BAE,即∠CAE=∠BAD,∵∠AEB=∠AED+∠DEB=∠CAE+∠C,∴∠CAE=∠BED,∴∠BED=∠BA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变式4-1】(2020秋•大安市校级期中)已知△ABF≌△DCE,E与F是对应顶点.证明AF∥DE.【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BAF=∠CD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E=∠D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BF≌△DCE,∴∠B=∠C,∠BAF=∠CDE,∴∠B+∠BAF=∠C+∠CDE,∴∠AFE=∠DEF,∴AF∥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定理机芯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4-2】(2020春•成都期中)如图,△ABC中,点E是AB边上一点,△BCE≌△ACE,ED∥AC,DF ⊥AB.(1)判断CE与AB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2)证明:∠EDF=∠BDF.【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CE⊥AB,理由:∵△BCE≌△ACE,∴BEC=∠AEC=12×180°=90°,∴CE⊥AB;(2)∵ED∥AC,∴∠DEC=∠ACE,∵△BCE≌△ACE,∴∠BCE=∠ACE,∴∠CED=∠DCE,∵DF⊥AB,∴DF∥CE,∴∠BDF=∠DCE,∠EDF=∠CED,∴∠EDF=∠BD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3】(2020秋•定远县月考)如图所示,A,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C≌△DAE.(1)求证:BC=DE+CE;(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BC∥DE?【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C,AC=DE,再求出答案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E=∠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E,求出∠ACB=∠BCE,再求出答案即可.【解答】(1)证明:∵△ABC≌△DAE,∴AE=BC,AC=DE,又∵AE=AC+CE,∴BC=DE+CE;(2)解:∵BC∥DE,∴∠BCE=∠E,又∵△ABC≌△DAE,∴∠ACB=∠E,∴∠ACB=∠BCE,又∵∠ACB+∠BCE=180°,∴∠ACB=90°,即当△ABC满足∠ACB为直角时,BC∥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题型5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综合】【例5】(2020秋•朔州月考)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1)若BE⊥AD,∠F=63°,求∠A的大小.(2)若AD=11cm,BC=5cm,求AB的长.【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CA=∠EBD=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D,结合图形得到AB=CD,计算即可.【解答】解:(1)∵BE⊥AD,∴∠EBD=90°,∵△ACF≌△DBE,∴∠FCA=∠EBD=90°,∴∠A=90°﹣∠F=27°;(2)∵△ACF≌△DBE,∴CA=BD,∴CA﹣CB=BD﹣BC,即AB=CD,∵AD=11cm,BC=5cm,∴AB+CD=11﹣5=6cm,∴AB=3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1】(2020秋•新罗区校级月考)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点E在BD上,且△ABD≌△EBC,AB=2cm,BC=3cm.(1)求DE的长;(2)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判断直线AD与直线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D=BC=5cm,BE=AB=2cm,计算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和平角的定义解答;(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解答.【解答】解:(1)∵△ABD≌△EBC,∴BD=BC=3cm,BE=AB=2cm,∴DE=BD﹣BE=1cm;(2)DB与AC垂直,理由:∵△ABD≌△EBC,∴∠ABD=∠EBC,又A、B、C在一条直线上,∴∠EBC=90°,∴DB与AC垂直.(3)直线AD与直线CE垂直.理由:如图,延长CE交AD于F,∵△ABD≌△EBC,∴∠D=∠C,∵Rt△ABD中,∠A+∠D=90°,∴∠A+∠C=90°,∴∠AFC=90°,即CE⊥A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2】(2018春•德化县期末)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1)当DE=8,BC=5时,线段AE的长为;(2)已知∠D=35°,∠C=60°,①求∠DBC的度数;②求∠AFD的度数.【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E=8,BE=BC=5,即可求出答案;(2)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35°,∠DBE=∠C=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E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D即可.【解答】解:(1)∵△ABC≌△DEB,DE=8,BC=5,∴AB=DE=8,BE=BC=5,∴AE=AB﹣BE=8﹣5=3,故答案为:3;(2)①∵△ABC≌△DEB∴∠A=∠D=35°,∠DBE=∠C=60°,∵∠A+∠ABC+∠C=180°,∴∠ABC=180°﹣∠A﹣∠C=85°,∴∠DBC=∠ABC﹣∠DBE=85°﹣60°=25°;②∵∠AEF是△DBE的外角,∴∠AEF=∠D+∠DBE=35°+60°=95°,∵∠AFD是△AEF的外角,∴∠AFD=∠A+∠AEF=35°+95°=13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变式5-3】(2020春•铁西区期中)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是直线.AD上方的点,连接AE、CE、BF、DF,若△ACE≌△FDB,FD=3,AD=8.(1)判断直线CE与DF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2)求CD的长;(3)若∠E=26°,∠F=53°,求∠ACE的度数.【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CE∥DF,理由:∵△ACE≌△FDB,∴∠ACE=∠D,∴CE∥DF;(2)∵△ACE≌△FDB,∴AC=DF=3,∵AD=8,∴CD=AD﹣AC=8﹣3=5;(3)∵△ACE≌△FDB,∴∠DBF=∠E=26°,∵CE∥DF,∴∠1=∠F=53°,∴∠ACE=180°﹣26°﹣53°=101°.【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题型6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动点问题】【例6】(2020秋•丹徒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AB=3,AC=2,点D、E分别为线段BA、CA延长线上的动点,如果△ABC与△ADE全等,则AD为.【分析】分△ABC≌△ADE和△ABC≌△ADE两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当△ABC≌△ADE时,AD=AB=3,当△ABC≌△AED时,AD=AC=2,故答案为:2或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2020秋•滨湖区期中)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的边长AB=20cm,BC=16cm,点E在边AB上,AE=6cm,如果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向点C向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从点C到点D运动.则当△BPE与△CQP全等时,时间t为s.【分析】由条件分两种情况,当△BPE≌△CQP时,则有BE=PC,由条件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当△BPE≌△CPQ,则有BP=PC,同样可得出t的方程,可求出t的值.【解答】解:∵AB=20cm,AE=6cm,BC=16cm,∴BE=14cm,BP=2tcm,PC=(16﹣2t)cm,当△BPE≌△CQP时,则有BE=PC,即14=16﹣2t,解得t=1,当△BPE≌△CPQ时,则有BP=PC,即2t=16﹣2t,解得t=4,故答案为:1或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分两种情况得到关于t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如图,∠C=∠CAM=90°,AC=8cm,BC=4cm,点P在线段AC上,以2cm/s速度从点A 出发向点C运动,到点C停止运动.点Q在射线AM上运动,且PQ=AB.若△ABC与△PQA全等,则点P运动的时间为()A.4s B.2s C.2s或3s或4s D.2s或4s【分析】分△ABC≌△PQA和△ABC≌△QPA两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当△ABC≌△PQA时,AP=AC=8,∵点P的速度为2cm/s,∴8÷2=4(s);当△ABC≌△QPA时,当AP=BC=4,∵点P的速度为2cm/s,∴4÷2=2(s)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思想的应用.【变式6-3】(2020春•广饶县期末)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9cm,AC=12cm,AB=15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cm/s,设运动时间为ts.(1)如图(1),当t=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2)如图(2),在△DEF中,∠E=90°,DE=4cm,DF=5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APQ≌△DEF,求点Q的运动速度.【分析】(1)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①当点P在BC上时,②当点P在BA上时,分别画出图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求出点P移动的距离,从而求出时间即可;(2)由△APQ≌△DEF,可得对应顶点为A与D,P与E,Q与F;于是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①当点P在AC上,AP=4,AQ=5,②当点P在AB上,AP=4,AQ=5,分别求出P移动的距离和时间,进而求出Q的移动速度.【解答】解:(1)①当点P在BC上时,如图①﹣1,若△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则CP=12BC=92cm,此时,点P移动的距离为AC+CP=12+92=332,移动的时间为:332÷3=112秒,②当点P在BA上时,如图①﹣2若△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则PD=12BC,即点P为BA中点,此时,点P移动的距离为AC+CB+BP=12+9+152=572cm,移动的时间为:572÷3=192秒,故答案为:11或19;(2)△APQ≌△DEF,即,对应顶点为A与D,P与E,Q与F;①当点P在AC上,如图②﹣1所示:此时,AP=4,AQ=5,∴点Q移动的速度为5÷(4÷3)=154cm/s,②当点P在AB上,如图②﹣2所示:此时,AP=4,AQ=5,即,点P移动的距离为9+12+15﹣4=32cm,点Q移动的距离为9+12+15﹣5=31cm,∴点Q移动的速度为31÷(32÷3)=9332cm/s,综上所述,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APQ≌△DEF,点Q的运动速为154cm/s或9332cm/s.【点评】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相应图形,求出各点移动的距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1.在三角形ABC中,AD是角BAC的平分线,AE=AC,DE=2cm,BD=3cm,求BC的长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ADE和ABC。

因为AE=AC,所以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C的两边分别相等,因此它们是全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DAE=∠CAB,∠AED=∠ACB。

又因为AD是角BAC的平分线,所以∠DAE=∠EAC,因此∠CAB=2∠EAC。

设BC=x,则根据正弦定理可得:3/x=sin(2EAC)/sin(EAC),化简后得到x=6.2.在三角形ABC中,BD是角ABC的平分线,AB=BC,P在BD上,PM⊥AD于M,PN⊥CD于N,求解PM与PN 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等腰三角形ABD和CBD。

因为AB=BC,所以三角形ABD和三角形CBD的两边分别相等,因此它们是全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BDA=∠BDC,∠ADB=∠CDB。

又因为BD是角ABC的平分线,所以∠ADB=∠BDC,因此∠BDA=∠CDB。

因此,三角形APM和三角形CPN是全等的。

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PM=PN。

3.在三角形OAB中,P是角OA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于C,∠OAP+∠OBP=180°,OC=4cm,求解AO+BO的值。

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OAC和OBC。

因为∠OAP+∠OBP=180°,所以∠AOP=∠BOP=90°。

因此,三角形OAP和三角形OBP是直角三角形。

设AO=x,BO=y,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PC^2=OP^2,y^2+PC^2=OP^2.又因为OC=4cm,所以PC=2cm。

将PC代入上面的两个式子中,得到x^2+y^2=OP^2-4.又因为三角形OAC和三角形OBC是全等的,所以x=y,因此2x^2=OP^2-4,即OP^2=2x^2+4.因此,AO+BO=2x=2√((OP^2-4)/2)=2√(2x^2)=2√(2y^2)=2√(2x^2+4)/2=2√(OP^2)/2=OP√2=2√6.4.在三角形ABC中,E在边AC上,且∠XXX∠ABC。

专题13 全等三角形重难点模型(五大模型)(解析版)

专题13  全等三角形重难点模型(五大模型)(解析版)

专题13全等三角形重难点模型(五大模型)模型一:一线三等角型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模型三:半角模型模型四:对角互补模型模型五:平行+线段中点构造全等模型【典例分析】【模型一:一线三等角型】如图一,∠D=∠BCA=∠E=90°,BC=AC。

结论:Rt△BDC≌Rt△CEA模型二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如图二,∠D=∠BCA=∠E,BC=AC。

结论:△BEC≌△CDA图一图二应用:①通过证明全等实现边角关系的转化,便于解决对应的几何问题;②与函数综合应用中有利于点的坐标的求解。

【典例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1,0)和y轴上一动点B(0,a),其中a>0,以B点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ABC,设点C的坐标为(c,d).(1)当a=2时,则C点的坐标为;(2)动点B在运动的过程中,试判断c+d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中,过点C作CE⊥y轴于E,则∠CEB=∠AO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BA,∠ABC=90°,∴∠BCE+∠CBE=90°=∠BAO+∠CBE,∴∠BCE=∠ABO,在△BCE和△BAO中,,∴△CBE≌△BAO(AAS),∵A(﹣1,0),B(0,2),∴AO=BE=1,OB=CE=2,∴OE=1+2=3,∴C(﹣2,3),故答案为:(﹣2,3);(2)动点A在运动的过程中,c+d的值不变.理由:过点C作CE⊥y轴于E,则∠CEA=∠AO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BA,∠ABC=90°,∴∠BCE+∠CBE=90°=∠ABO+∠CBE,∴∠BCE=∠ABO,在△BCE和△BAO中,,∴△CBE≌△BAO(AAS),∵B(﹣1,0),A(0,a),∴BO=AE=1,AO=CE=a,∴OE=1+a,∴C(﹣a,1+a),又∵点C的坐标为(c,d),∴c+d=﹣a+1+a=1,即c+d的值不变.【变式1】点A的坐标为(4,0),点B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作等腰Rt△OBC和等腰Rt△ABD.(1)如图一,若点B坐标为(0,﹣3),连接AC、OD.①求证:AC=OD;②求D点坐标.(2)如图二,连接CD,与y轴交于点E,试求BE长度.【解答】(1)①证明:∵△OBC和△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CB,BD=AB,∠ABD=∠OBC=90°,∴∠ABD+ABO=∠OBC+∠A∠O,∴∠OBD=∠CBA,∴△OBD≌△CBA(SAS),∴AC=OD;②如图一、∵A(4,0),B(0,﹣3),∴OA=4,OB=3,过点D作DF⊥y轴于F,∴∠BOA=∠DFB=90°,∴∠ABO+∠OAB=90°,∵∠ABD=90°,∴∠ABO+∠FBD=90°,∴∠OAB=∠FBD,∵AB=BD,∴△AOB≌△BFD(AAS),∴DF=OB=3,BF=OA=4,∴OF=OB+BF=7,∴D(3,﹣7);(2)如图二、过点D作DF⊥y轴于F,则∠DFB=90°=∠CBF,同(1)②的方法得,△AOB≌△BFD(AAS),∴DF=OB,BF=OA=4,∵OB=BC,∴BC=DF,∵∠DEF=∠CEB,∴△DEF≌△CEB(AAS),∴BE=EF,∴BF=BE+EF=2BE=4,∴BE=2.【典例2】(1)猜想: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试猜想DE、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2)探究: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如果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3,F是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直线m上A点左右两侧的动点,D、E、A互不重合,在运动过程中线段DE的长度始终为n,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DE=BD+CE,理由如下:∵∠BAC=90°,∴∠BAD+∠CAE=90°,∵BD⊥m,CE⊥m,∴∠ADB=∠CEA=90°,∴∠BAD+∠ABD=90°,∴∠ABD=∠CAE,在△ADB和△CEA中,,∴△ADB≌△CEA(AAS),∴BD=AE,AD=CE,∴DE=AD+AE=BD+CE;(2)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下:∵∠BAD+∠CAE=180°﹣∠BAC,∠BAD+∠ABD=180°﹣∠ADB,∠ADB=∠BAC,∴∠ABD=∠CAE,在△BAD和△ACE中,,∴△BAD≌△ACE(AAS),∴BD=AE,AD=CE,∴DE=DA+AE=BD+CE;(3)△DFE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2)得,△BAD≌△ACE,∴BD=AE,∠ABD=∠CAE,∴∠ABD+∠FBA=∠CAE+FAC,即∠FBD=∠FAE,在△FBD和△FAE中,,∴△FBD≌△FAE(SAS),∴FD=FE,∠BFD=∠AFE,∴∠DFE=∠DFA+∠AFE=∠DFA+∠BFD=60°,∴△DFE为等边三角形.【变式2】已知,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且DE =9cm,∠BDA=∠AEC=∠BAC(1)如图①,若AB⊥AC,则BD与AE的数量关系为,CE与AD 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②,判断并说明线段BD,CE与DE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若只保持∠BDA=∠AEC,BD=EF=7cm,点A在线段DE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D向点E运动,同时,点C在线段EF上以xcm/s的速度由点E向点F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是否存在x,使得△ABD与△EAC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BDA=∠AEC=∠BAC,∴∠BAD+∠CAE=∠BAD+∠ABD,∴∠CAE=∠ABD,∵∠BDA=∠AEC,BA=CA,∴△ABD≌△CAE(AAS),∴BD=AE,CE=AD,故答案为:BD=AE,CE=AD;(2)DE=BD+CE,由(1)同理可得△ABD≌△CAE(AAS),∴BD=AE,CE=AD,∴DE=BD+CE;(3)存在,当△DAB≌△ECA时,∴AD=CE=2cm,BD=AE=7cm,∴t=1,此时x=2;当△DAB≌△EAC时,∴AD=AE=4.5cm,DB=EC=7cm,∴t=,x=7÷=,综上:t=1,x=2或t=,x=.【模型二:手拉手模型】应用:①利用手拉手模型证明三角形全等,便于解决对应的几何问题;②作辅助线构造手拉手模型,难度比较大。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难题(含答案)1.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解:延长AD到E,使AD=DE∵D是BC中点∴BD=DC在△ACD与△BDE中AD=DE∠BDE=∠ADCBD=DC∴△ACD≌△BDE∴AC=BE=2∵在△ABE中AB-BE<AE<AB+BE∵AB=4即4-2<2AD<4+21<AD<3∴AD=22.已知:D是AB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ADB C延长CD与P,使D为CP中点。

连接AP,BP∵DP=DC,DA=DB∴ACBP为平行四边形又∠ACB=90∴平行四边形ACBP为矩形∴AB=CP=1/2AB3.已知:BC=DE,∠B=∠E,∠C=∠D,F是CD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与EF∵BC=ED,CF=DF,∠BCF=∠EDF∴三角形BCF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BF=EF,∠CBF=∠DEF连接BE在三角形BEF 中,BF=EF∴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与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角形ABF 与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可得,∠EFD=CGDDE =DC∠FDE=∠GDC(对顶角)∴△EFD≌△CGDEF =CGBA C D F21 E∠CGD=∠EFD又,EF∥AB∴,∠EFD=∠1∠1=∠2∴∠CGD=∠2∴△AGC为等腰三角形,AC=CG又EF=CG∴EF=AC5.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A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AC,连接DE∵AD平分∠BAC∴∠EAD=∠CAD∵AE=AC,AD=AD∴△AED≌△ACD (SAS)∴∠E=∠C∵AC=AB+BD∴AE=AB+BD∵AE=AB+BE∴BD=BE∴∠BDE=∠E∵∠ABC=∠E+∠BDE∴∠ABC=2∠E∴∠ABC=2∠C6.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上取F,使EF=EB,连接CF∵CE⊥AB∴∠CEB=∠CEF=90°∵EB=EF,CE=CE,∴△CEB≌△CEF∴∠B=∠CFE∵∠B+∠D=180°,∠CFE+∠CFA=180°∴∠D=∠CFA∵AC平分∠BAD∴∠DAC=∠FAC∵AC=AC∴△ADC≌△AFC(SAS)∴AD=AF∴AE=AF+FE=AD+BE1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专题01 全等三角形【考题猜想,35题12种题型】(解析版)

专题01 全等三角形【考题猜想,35题12种题型】(解析版)

专题01 全等三角形(35题12种题型)一、全等图形的识别(共2小题)1.(2022秋·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A.B.C.D.【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详解】解:A、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属于全等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两个图形能完全重合,属于全等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属于全等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属于全等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图形的定义,熟练掌握“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2022秋·广西南宁·八年级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③和④【答案】A【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①、②和④都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①和②.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二、利用全等三角形求正方形网格中的角度之和(共2小题)3.(2022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的度数为().均为格点,则123A.30°B.45°C.55°D.60°【答案】B【分析】根据网格特点,可得出190∠=o ,24∠∠=,3445∠+∠=o ,进而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则190∠=o ,24∠∠=,3445∠+∠=o ,∴123∠-∠-∠904545=-=o o o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网格中的全等图形、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会利用全等图形求正方形网格中角度之和是解答的关键.4.(2022秋·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3-∠2=( )A .30°B .45°C .60°D .135°【答案】B 【分析】首先利用SAS 定理判定△ABC ≌△DB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3=∠ACB ,再由∠ACB+∠1=∠1+∠3=90°,可得∠1+∠3-∠2.【详解】∵在△ABC 和△DBE 中AB BD A D AC ED ìï∠∠íïî===,∴△ABC ≌△DBE (SAS ),∴∠3=∠ACB ,∵∠ACB+∠1=90°,∴∠1+∠3=90°,∵∠2=45°∴∠1+∠3-∠2=90°-45°=45°,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三、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共2小题)5.(2022秋·四川乐山·八年级统考期中)已知ABC DEF ≌△△,且A ∠与D ∠是对应角,B ∠和E ∠是对应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C 与DF 是对应边B .AC 与DE 是对应边C .AC 与EF 是对应边D .不能确定AC 的对应边【答案】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Q ∠与D ∠是对应角,B ∠和E ∠是对应角,C \∠和F ∠是对应角,AC \与DF 是对应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准确找出对应边是解题关键.6.(2022秋·河南开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④若ABC DEF ≌△△,则A D ∠=∠,AB EF=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根据全等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即可.【详解】①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故①错误;②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形,故②错误;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是对的,故③正确;④若ABC DEF ≌△△,则A D ∠=∠,AB DE =,故④错误;故正确的有1个.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共3小题)7.(2022秋·湖北荆门·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ABC V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V V V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答案】D 【分析】根据EDB EDC V V ≌,推出90,DEB DEC DBE DCE ∠=∠=°∠=∠,再由ADB EDB V V ≌,得到90,DAB DEB DBA DBE ∠=∠=°∠=∠,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即可得出.【详解】∵EDB EDC V V ≌,∠DEB +∠DEC =180°,∴90,DEB DEC DBE DCE ∠=∠=°∠=∠,又∵ADB EDB V V ≌,∴90,DAB DEB DBA DBE∠=∠=°∠=∠∴90DBA DBE DCE ∠+∠+∠=°,即30DBA DBE DCE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等于90°,掌握全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22秋·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若ABC ADE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BAD CAE ∠=∠B .BAD CDE ∠=∠C .DA 平分BDE ∠D .AC DE=【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 =∠ADE ,∠BAC =∠DAE ,AB =AD ,∠E =∠C ,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 .∵△ABC ≌△ADE ,∴∠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如图,∵△ABC ≌△ADE ,∴∠C =∠E ,∵∠AOE =∠DOC ,∠E +∠CAE +∠AOE =180°,∠C +∠COD +∠CDE =180°,∴∠CAE =∠CDE ,∵∠BAD =∠CAE ,∴∠BAD =∠CDE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ABC ≌△ADE ,∴∠B =∠ADE ,AB =AD ,∴∠B =∠BDA ,∴∠BDA =∠ADE ,∴AD 平分∠BDE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ABC ≌△ADE ,∴BC =DE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9.(2022秋·河南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123∠+∠+∠的度数是( )A .90oB .120oC .135oD .180o【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可得123456360,578180°°∠+∠+∠+∠+∠+∠=∠+∠+∠=,即123360180°°∠+∠+∠=-.【详解】解:如图所示:∵图中是三个全等三角形,∴48,67∠=∠∠=∠,又∵三角形ABC 的外角和123456360°=∠+∠+∠+∠+∠+∠=,又578180°∠+∠+∠=,即564180∠+∠+∠=°,∴123360180018°°∠+∠+=∠=-°,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解题关键点: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五、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共4小题)10.(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中)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AOB ∠的两边OA 、OB 上分别在取OC OD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 、D 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 的射线OM 就是AOB ∠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OC OD MC MD==在OCM ODM △和△中OC OD OM OMMC MD =ìï=íï=î∴OCM ODM @△△(SSS )∴COM DOM∠=∠∴OM 就是AOB ∠的平分线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11.(2023秋·河北张家口·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通过尺规作图得到A O B AOB '''∠=∠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答案】A△△【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利用SSS可以证明OCD≌【详解】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14.(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已知AB AD =,BC DE =,且10CAD ∠=°,25B D ∠=∠=°,120EAB ∠=°,则EGF ∠的度数为( )A.120°B.135A.60°B.【答案】B【分析】先证△BAE ≌△CAD ,得出∠B=∠C,再证∠CFB=∠BAC=90°即可.【详解】解:∵AB ⊥AC ,AD ⊥AE ,∴∠BAC=∠DAE=90°,∴∠BAE=∠CAD ,在△BAE 和△CAD 中,BA CA BAE CAD AE AD =ìï∠=∠íï=î,∴△BAE ≌△CAD ,∴∠B=∠C ,∵∠BGA=∠CGF ,∴∠CFB=∠BAC=90°,∴∠BFD =9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确定全等三角形并通过8字型导角求出度数.16.(2022秋·四川凉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 中,AB =AC ,BD =CE ,BE =CF ,若∠A =50°,则∠DEF 的度数是( )A .60°B .65°C .70°D .75°【答案】B 【分析】首先证明△DBE ≌△ECF ,进而得到∠EFC =∠DE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FE +∠FEC 的度数,进而得到∠DEB +∠FEC 的度数,然后可算出∠DEF 的度数.【详解】解:∵AB =AC ,∴∠B =∠C ,在△DBE 和△ECF 中,BD CE B C BE CF =ìï∠=∠íï=î,∴△DBE ≌△ECF (SAS ),∴∠EFC =∠DEB ,∵∠A =50°,∴∠C =(180°−50°)÷2=65°,∴∠CFE +∠FEC =180°−65°=115°,∴∠DEB +∠FEC =115°,∴∠DEF =180°−115°=6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7.(2022秋·河南漯河·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已知C D ∠=∠,AC 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 AE =;②BC ED =;③12∠=∠;④B E ∠∠=.其中能使ABC V ≌AED △的条件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答案】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①C D ∠∠=Q ,AC AD =,AB AE =,ABC \V 和AED △不一定全等,故①不符合题意;②C D ∠∠=Q ,AC AD =,BC DE =,ABC \V ≌()SAS AED V ,故②符合题意;③12∠∠=Q ,12EAB EAB ∠∠∠∠\+=+,CAB DAE ∠∠\=,C D ∠∠=Q ,AC AD =,ABC \V ≌()ASA AED V ,故③符合题意;④B E ∠∠=Q ,C D ∠=∠,AC AD =,ABC \V ≌()D AAS AE V ,故④符合题意;所以,增加上列条件,其中能使ABC V ≌AED △的条件有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七、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共3小题)A .3cm 2B .4cm 【答案】C 【分析】证△ABP ≌△EBP ,推出12S PBC S ABC D =D ,代入求出即可.∵BP 平分∠ABC ,∴∠ABP =∠EBP ,∵AP ⊥BP ,∴∠APB =∠EPB =90°,在△ABP 和△EBP 中,∠ABP =∠EBPA .SSSB .SASC .ASAD .AAA【答案】C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士兵的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点B ;然后转过身保持刚才的姿势,这时视线落在了我军阵地的点E 上;得∠A =∠D ,∵AC =DF ,∴∠ACB =∠DFE =90°,∴判定△ABC ≌△DFE 的理由是AS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相等的角和边判定三角形的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1.(2021秋·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ABC V 中,过点A 作ABC ∠的平分线的垂线AD 交ABC V 内部于点P ,交边BC 于点D ,连结CP ,若ABP V ,CDP △的面积分别为4、2,则ABC V 的面积是( )A .24B .12C .8D .6【答案】B 【分析】根据ASA 可证ABP DBP @V V ,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P DP =,即P 是AD 中点,由等底同高可得,DBP ABP S S =V V ,APC DPC S S =V V ,从而计算ABC ABP DBP APC DPC S S S S S =+++V V V V V ,故得出答案.【详解】由题可得:ABP DBP ∠=∠,BP AD ^,90BPA BPD \∠=∠=°,在ABP V 与DBP V 中,ABP DBP BP BPBPA BPD ∠=∠ìï=íï∠=∠î,()ABP DBP ASA \@V V ,AP DP \=,4DBP ABP S S \==V V ,2APC DPC S S ==V V ,442212ABC ABP DBP APC DPC S S S S S \=+++=+++=V V V V V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等底同高的面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八、利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共小题)A .50B .62【答案】A 【分析】由AE AB ^,EF FH ^,BG ^以证明EFA ABG @V V ,所以AF BG =,A .30B .32【答案】B 【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AEF =∠BAG ,利用可证明△CDH ≌△BCG ,可得CH =BG ,CG =DH 形EFHD -2S △ABC ,利用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24.(2022秋·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 V 中,AB AC =,AD 是高,能直接判断ABD ACD @△△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HLD .ASA【答案】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即可判断.【详解】证明:∵AD ⊥BC∴ABD △和ACD V 是直角三角形,∵AB AC =,AD =AD (公共边),所以ABD △≌ACD V (HL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2023春·河北张家口·八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DB =DC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DE =DF .求证:Rt Rt DEB DFC ≌△△.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BED =∠CFD =90°,②∴()Rt Rt DEB DFC HL ≌△△.③∵DE ⊥AB ,DF ⊥AC ,④∵在Rt DEB △和Rt DFC △中,DB DC DE DF =ìí=î,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 .③→②→①→④B .③→①→④→②C .①→②→④→③D .①→④→③→②【答案】B【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得出∠BED =∠CFD =9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出即可.【详解】证明:∵DE ⊥AB ,DF ⊥AC ,∴∠BED =∠CFD =90°,在Rt △DEB 和Rt △DFC 中,BD CD DE DF =ìí=î,∴Rt △DEB ≌Rt △DFC (HL ),即选项B 正确;选项A 、选项C 、选项D 都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 .26.(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CA ⊥AB ,垂足为点A ,AB =12米,AC =6米,射线BM ⊥AB ,垂足为点B ,动点E 从A 点出发以2米/秒沿射线AN 运动,点D 为射线BM 上一动点,随着E 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 =CB ,当点E 经过t 秒时,由点D 、E 、B 组成的三角形与△BCA 全等.请问t有几种情况?( )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D【分析】首先分两种情况:当E在线段AB上和当E在BN上,然后再分成两种情况:AC=BE和AB=EB,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①当E在线段AB上,AC=BE时,△ACB≌△BED,∵AC=6,∴BE=6,∴AE=12﹣6=6,∴点E的运动时间为6÷2=3(秒);②当E在BN上,AC=BE时,△ACB≌△BED,∵AC=6,∴BE=6,∴AE=12+6=18,∴点E的运动时间为18÷2=9(秒);③当E在线段AB上,AB=EB时,△ACB≌△BDE,这时E在A点未动,因此时间为0秒;④当E在BN上,AB=EB时,△ACB≌△BDE,∵AB=12,∴BE=12,∴AE=12+12=24,∴点E的运动时间为24÷2=12(秒),综上所述t的值为:0,3,9,12.共4种情况.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所有符合题意的情况.27.(2021秋·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DF的长度相等,则(1)AB=DE;(2)∠ABC+∠DFE=90°;(3)∠ABC=∠DEF.其中正确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D 【分析】由已知条件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90BAC EDF ∠=∠=o在Rt BAC V 和Rt EDF V 中:∵BC EF AC DF=ìí=î∴Rt BAC Rt EDF @△△(HL )∴AB DE =,ABC DEF∠=∠∴(1)、(3)正确∵+90DEF DFE ∠∠=o ,ABC DEF∠=∠∴+90ABC DFE ∠∠=o∴(2)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牢记相关的定理和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十、添加一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共小题)28.(2023春·湖南衡阳·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点B ,F ,C ,E 共线,∠B =∠E ,BF =EC ,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 ≌△DEF 的是( )A .AB =DEB .∠A =∠DC .AC =DFD .AC ∥FD【答案】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分析即可解题.【详解】解:Q BF =EC ,BC EF\=A. 添加一个条件AB =DE ,又,BC EF B E=∠=∠Q ()ABC DEF SAS ∴△≌△故A 不符合题意;B. 添加一个条件∠A =∠D又,BC EF B E=∠=∠Q ()ABC DEF AAS \V V ≌故B 不符合题意;C. 添加一个条件AC =DF ,不能判断△ABC ≌△DEF ,故C 符合题意;D. 添加一个条件AC ∥FDACB EFD\∠=∠又,BC EF B E=∠=∠Q ()ABC DEF ASA \V V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添加条件使得三角形全等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9.(2022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B 、E 在线段CD 上,若A DEF ∠=∠,则添加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使ABC EFD V V ≌的是( )A .C D ∠=∠,AC DE=B .BC DF =,AC DE =C .ABC DFE ∠=∠,AC DE=D .AC DE =,AB EF=【答案】B 【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添加∠C =∠D ,AC =DE 可利用ASA 判定△ABC ≌△EFD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添加BC =FD ,AC =ED 不能判定△ABC ≌△EFD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添加∠ABC =∠DFE ,AC =DE 可利用AAS 判定△ABC ≌△EFD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添加AC =DE ,AB =EF 可利用SAS 判定△ABC ≌△EFD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 、ASA 、SAS 、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十一、尺规作图与三角形全等(共3小题)故答案为: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SSS 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31.(2021秋·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线段a ,c ,a ∠.求作:ABC V ,使BC a =,AB c =,(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尺规作图作出ABC a ∠=∠,用到的是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______,作出的ABC V 是唯一的,依据是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______.【答案】作图见解析;SSS ,SAS .【分析】(1)首先根据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作∠B=∠α,再在角的两边分别截取BC=a ,AB=c ,再连接AC ;(2)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得.【详解】解:(1)如图所示:(2)尺规作图作出∠ABC=∠α,用到的是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SSS ,作出的△ABC 是唯一的,依据是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SA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尺规作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关键是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2.(2021秋·重庆梁平·八年级校联考期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与下面△ABC 全等的△DEF (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分析】分析根据SSS 画一个△DEF 与△ABC 全等即可.【详解】作法:作射线EM,在EM上截取线段EF,使EF=BC;分别以E点和F点为圆心,以BA、CA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D点;连接ED,FD.则△DE F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尺规作图法作全等三角形.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 选择一种方法即可.熟练掌握基本的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十二、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共3小题)33.(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点B、E、C、F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D,AB//DE,老师说: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ABC≌△DEF.下面是课堂上三个同学的发言,甲说:添加AB=DE;乙说:添加AC//DF;丙说:添加BE=CF.(1)甲、乙、丙三个同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请你从正确的说法中选择一种,给出你的证明.【答案】(1)甲、丙;(2)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DE可得∠B=∠DEC,再加上条件∠A=∠D,只需要添加一个能得出对应边相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添加AC//DF不能证明△ABC≌△DEF;(2)添加AB=DE,再由条件AB∥DE可得∠B=∠DEC,然后再利用ASA判定△ABC≌△DEF即可.【详解】(1)解:∵AB//DE,∴∠B=∠DEC,又∵∠A=∠D,∴添加AB=DE,可得△ABC≌△DEF(ASA);添加BE=CF,可得BC=EF,可得△ABC≌△DEF(AAS)∴说法正确的是:甲、丙,故答案为:甲、丙;(2)选“甲”,理由如下:证明:∵AB ∥DE ,∴∠B =∠DEC ,在△ABC 和△DEF 中A DB DEF AB DE ∠∠ìï∠∠íïî=== ∴△ABC ≌△DEF (AS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4.(2021秋·江西抚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从①AB AC =;②AD AE =;③BD CE =;④ADB E ∠=∠;⑤BAC DAE ∠=∠五个条件中,选出三个条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使ABD ACE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罗列出来,并挑选其中一种方法写出你的证明过程.【答案】可选①②③或①②⑤或①④⑤或②③④或③④⑤或②④⑤ ,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可选①②③或①②⑤或①④⑤或②③④或③④⑤或②④⑤选①②③,证明:在ABD △与ACE △中,∵AB AC =,AD AE =,BD CE = ,∴()ABD ACE SSS V V ≌;选①②⑤,证明:∵BAC DAE ∠=∠,∴BAD C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选①④⑤,证明:∵BAC DAE ∠=∠,∴BAD CAE ∠=∠,在ABD △与ACE △中,∵ADB E ∠=∠,BAD CAE ∠=∠,AB AC =,(1)求证:FC AD =;(2)若4AE =,4BE =【答案】(1)见解析;(2【分析】(1)利用ASA 证明(2)根据题意,ABCD S 四边形。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含详细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含详细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1.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 .511()32a ⨯B .511()23a ⨯C .611()32a ⨯D .611()23a ⨯2.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DE AB ,过点E 作E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 ∠的度数;(2)若3CD =,求DF 的长.3.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 EC =,如图,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DB (填“>”,“ <”或“=” ).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 与DB 的大小关系是:AE DB (填“>”,“ <”或“=”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直线BC 上,且ED EC =.若ABC ∆的边长为1,2AE =,求C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4.如图,过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 E A 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A CQ =,连PQ 交AC 边于D . (1)求证:PD DQ =;(2)若ABC ∆的边长为1,求DE 的长.5.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a ,P 是ABC ∆内一点,//PD AB ,//PE BC ,//PF AC ,点D 、E 、F 分别在BC 、AC 、AB 上,猜想:PD PE PF ++= ,并证明你的猜想.6.如图,已知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D 、BE ,交CE 和AC 分别于G 、H 点,连接GH .(1)请说出AD BE =的理由; (2)试说出BCH ACG ∆≅∆的理由;(3)试猜想:CGH ∆是什么特殊的三角形,并加以说明.7.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 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 s ,当点Q 运动到点C 时,P ,Q 都停止运动.(1)出发后运动2s 时,试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那么此时PQ 和AC 的位置关系呢?请说明理由;(2)设运动时间为t ,BPQ ∆的面积为S ,请用t 的表达式表示S .8.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AB 、BC 、AC 的中点,点G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当点G 在CB 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 上存在一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 与点B 、E 、C 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 在直线BC 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论.9.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同侧作ACD ∆和BCE ∆,且CA CD =,CB CE =,ACD BCE ∠=∠,直线AE 与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60ACD ∠=︒,则AFB ∠= ;如图2,若90ACD ∠=︒,则AFB ∠= ;如图3,若120ACD ∠=︒,则AFB ∠= ;(2)如图4,若ACD α∠=,则AFB ∠= (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将图4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 至少在BD 、AE 中的一条线段上),变成如图5所示的情形,若ACD α∠=,则AFB ∠与α的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10.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 .1D 、1E 、1F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点,且11112AD BE CF AB ===,连接11D E 、11E F 、11F D ,可得△111D E F 是等边三角形,此时△11AD F 的面积114S S =,△111D E F 的面积114S S =. (1)当2D 、2E 、2F 分别是等边ABC ∆三边上的点,且22213AD BE CF AB ===时如图2,①求证:△222D E F 是等边三角形;②若用S 表示△22AD F 的面积2S ,则2S = ;若用S 表示△222D E F 的面积2S ',则2S '= .(2)按照上述思路探索下去,并填空:当n D 、n E 、n F 分别是等边ABC ∆三边上的点,11n n n AD BE CF AB n ===+时,(n 为正整数)△n n n D E F 是 三角形;若用S 表示△n n AD F 的面积n S ,则n S = ;若用S 表示△n n n D E F 的面积n S ',则n S '= .11.如图,在等边ABC ∆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 、E 、F ,使AD BE CF ==. (1)试说明DEF ∆是等边三角形;(2)连接AE 、BF 、CD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PQR ∆为何种三角形?试说明理由.12.如图所示,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其中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9、9、5.求这个六边形的周长.13.如图,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1)若60B ∠=︒,求C ∠的值; (2)求证:AD 是EAC ∠的平分线.14.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DE BC 交AB 于点E . (1)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12AE AB =.15.如图.在等边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且//OD AB ,//OE AC . (1)试判定ODE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 、DE 、EC 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16.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F AB ⊥,DE CB ⊥,EF AC ⊥,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17.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搭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9根火柴搭出5个等边三角形吗? 1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 是高,并且AB 恰好是DE 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19.如图,60AOB ∠=︒,OC 平分AOB ∠,C 为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C 作CD OC ⊥,垂足为C ,交OB 于点D ,//CE OA 交OB 于点E . (1)判断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3OC=,求CD的长.20.如图,在ABC∆中,AB AC=,120BAC∠=︒,D、F分别为AB、AC的中点,且DE AB⊥,FG AC⊥,点E、G在BC上,18BC cm=,求线段EG的长.(提示:需要添加辅助线)21.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 BE 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22.如图所示,DEF∆是等边三角形,且123∠=∠=∠,试问: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DE BC.(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12AE AB=.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①,//∆是等边三角形;DE 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2)如图②,ADE∆仍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ED的延长线上,连接CE,判断BEC∠的度数及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如图,E是AOB⊥,C、D是垂足,连接CD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ED OA交OE于点F,若60∠=︒.AOB(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2)若5EF=,求线段OE的长.26.如图,ABCBCD CBE∠=∠=︒,BAC∆中,60∠=︒,点D、E分别在AB、AC上,30 BE、CD相交于点O,OG BC+=.OE OD OG⊥于点G,求证:227.如图,在ABC∠=∠=︒,EBC E∠,60∆中,AB 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若30=,则BC=cm.DE cmBE cm=,228.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平分ACD∠,CE BD 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29.如图,ABC∆∠=︒,DE与ABC ∆为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一点,以AD为边作60ADE的外角平分线CE交于点E,连接AE,且CE BD∆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DE30.如图,在ABC+=.求ABD∠=︒,BD DC AB ∆中,AB AC=,D是三角形外一点,且60证:60∠=︒.ACD31.如图,在等边ABCOD AB,//OE A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中,ABC(1)求证:ODE∆是等边三角形.(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3)数学学习不但要能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结合本题,在现有的图形上,请提出两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只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32.已知:如图,在ABC∠=︒,BD是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 E C D=.A=,60∆中,AB AC求证:DB DE=.33.如图,ABD∆和BCD∆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E、F分别是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2+=.AE CF(1)求证:BDE BCF∆≅∆;(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 BC CD DA a∠=︒,M为BC上====,120BAD的点(M不与B、C重合),若AMN∆有一角等于60︒.(1)当M 为BC 中点时,则ABM ∆的面积为 (结果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求证:AMN ∆为等边三角形;(3)设AMN ∆的面积为S ,求出S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 的式子表示).35.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110AOB ∠=︒,BOC α∠=,将B O 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 (1)COD ∆是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2)若21AO n =+,21AD n =-,2(OD n n =为大于1的整数),求α的度数; (3)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36.已知:如图,ABC ∆、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 、BE 相交于点O ,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E 的中点. (1)求证:AD BE =; (2)求DOE ∠的度数;(3)求证:MNC ∆是等边三角形.37.已知:在AOB ∆和COD ∆中,OA OB =,OC OD =.(1)如图①,若60AOB COD ∠=∠=︒,求证:①AC BD =②60APB ∠=︒.(2)如图②,若A O B C O D α∠=∠=,则AC 与BD 间的等量关系式为 ,APB ∠的大小为 (直接写出结果,不证明)3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上一点,BD CE =,12∠=∠,试判断ADE ∆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9.等边ABC ∆边长为6,P 为BC 上一点,含30︒、60︒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落在点P 上,使三角板绕P 点旋转.(1)如图1,当P 为BC 的三等分点,且PE AB ⊥时,判断EPF ∆的形状;(2)在(1)问的条件下,FE 、PB 的延长线交于点G ,如图2,求EGB ∆的面积; (3)在三角板旋转过程中,若2CF AE ==,()CF BP ≠,如图3,求PE 的长.40.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本题,我们提供了思路点拨,你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填空,并完成本题解答的全过程,当然你也可以不填空,只需按照解答的一般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如图,已知AB AD =,60BAD ∠=︒,120BCD ∠=︒,延长BC ,使C E C D =,连接DE ,求证:BC DC AC +=. 思路点拨:(1)由已知条件AB AD=,60BAD∠=︒,可知:ABD∆是三角形;(2)同理由已知条件120BCD∠=︒得到DCE∠=,且CE CD=,可知;(3)要证BC DC AC+=,可将问题转化为两条线段相等,即=;(4)要证(3)中所填写的两条线段相等,可以先证明⋯.请你完成证明过程:4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AC上一点,PE BC⊥于点E,交AB于点F,在CB 的延长线上截取BD PA=,PD交AB于点I,PA nPC=.(1)如图1,若1n=,则EBBD=,FIED=;(2)如图2,若60EPD∠=︒,试求n和FIED的值;(3)如图3,若点P在AC边的延长线上,且3n=,其他条件不变,则EBBD=.(只写答案不写过程)4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a AB,D为直线BC上任一动点,将一60︒角的顶点置于点D处,它的一边始终经过点A,另一边与直线a交于点E.(1)若D恰好在BC的中点上(如图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若D为直线BC上任一点(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3.如图,在等边ABC=,点P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点以2/cm s的速AB cm∆中,9度移动,点Q点从B点出发沿BA边向A点以5/cm s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它们移动的时间为t秒钟.(1)你能用t表示BP和BQ的长度吗?请你表示出来.(2)请问几秒钟后,PBQ∆为等边三角形?(3)若P、Q两点分别从C、B两点同时出发,并且都按顺时针方向沿ABC∆三边运动,请问经过几秒钟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44.如图:在ABC⊥于Q.==,AE CD∆中,AB BC AC=,AD与BE相交于点P,BQ AD求证:①ADC BEA∆≅∆;②2=.BP PQ45.如图1,点B是线段AD上一点,ABC∆分别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和BDE(1)求证:AE CD=;(2)如图2,点P、Q分别是AE、CD的中点,试判断PBQ∆的形状,并证明.4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AC、BC边的中点,M是直线BC上的任意一点,在射线EF上截取EN,使EN FM=,连接DM、MN、DN.(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按已知要求补全图形,并判断DMN∆是怎样的特殊三角形(不要求证明);(2)请借助图②解答:当点M在线段BF上(与点B、F不重合),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请借助图③解答:当点M在射线FC上(与点F不重合),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4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1)若AD BE C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问DEF(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 BE 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48.如图,已知ABC=,连∆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并且使AE BD 接CE,DE.求证:EC ED=.49.如图,已知ABC ∆与ACD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如图有一个60︒角的三角板绕着点A 旋转分别交BC 、CD 于点P 、Q 两点(不与端点重合). (1)试说明:PAQ ∆是等边三角形; (2)求四边形APCQ 的面积;(3)填空:当BP = 时,APQ S ∆最小.50.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M ∆和BCN ∆是正三角形,P 是AN 中点,Q 是CM 中点.求证:BPQ ∆是正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1.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 .511()32a ⨯B .511()23a ⨯C .611()32a ⨯D .611()23a ⨯【解答】解:连接AD 、DF 、DB .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ABC BAF AFE ∴∠=∠=∠,AB AF =,120E C ∠=∠=︒,EF DE BC CD ===, 30EFD EDF CBD BDC ∴∠=∠=∠=∠=︒, 120AFE ABC ∠=∠=︒, 90AFD ABD ∴∠=∠=︒,在Rt ABD ∆和RtAFD 中 AF ABAD AD =⎧⎨=⎩Rt ABD Rt AFD(HL)∴∆≅∆, 1120602BAD FAD ∴∠=∠=⨯︒=︒,60120180FAD AFE ∴∠+∠=︒+︒=︒, //AD EF ∴,G 、I 分别为AF 、DE 中点,////GI EF AD ∴,60FGI FAD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QKM ∆是等边三角形, 60EDM M ∴∠=︒=∠,ED EM ∴=,同理AF QF =, 即AF QF EF EM ===, 等边三角形QKM 的边长是a ,∴第一个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是13a ,即等边三角形QKM 的边长的13,过F 作FZ GI ⊥于Z ,过E 作EN GI ⊥于N , 则//FZ EN , //EF GI ,∴四边形FZNE 是平行四边形,13EF ZN a ∴==,11112236GF AF a a ==⨯=,60FGI ∠=︒(已证), 30GFZ ∴∠=︒,11212GZ GF a ∴==,同理112IN a =, 1111123122GI a a a a ∴=++=,即第二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a ,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似,可求出第二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32a ⨯;同理第第三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22a ⨯,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似,可求出第三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322a ⨯⨯;同理第四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222a ⨯⨯,第四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3222a ⨯⨯⨯;第五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12222a ⨯⨯⨯,第五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132222a ⨯⨯⨯⨯;第六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1122222a ⨯⨯⨯⨯,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11322222a ⨯⨯⨯⨯⨯, 即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511()32a ⨯,故选:A .二.解答题(共49小题)2.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DE AB ,过点E 作E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 ∠的度数;(2)若3CD =,求DF 的长.【解答】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 ∴∠=︒, //DE AB ,60EDC B ∴∠=∠=︒,EF DE ⊥,90DEF ∴∠=︒,9030F EDC ∴∠=︒-∠=︒;(2)60ACB ∠=︒,60EDC ∠=︒,EDC∴∆是等边三角形.∴==,ED DC3∠=︒,F90∠=︒,30DEF∴==.DF DE263.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 EC=,如图,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 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 EC∆的边=.若ABC 长为1,2AE=,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解答】解:(1)故答案为:=.(2)过E作//EF BC交AC于F,等边三角形ABC,∴∠=∠=∠=︒,AB AC BC==,ABC ACB A60AFE ACB∴∠=∠=︒,60∠=∠=︒,AEF ABC60即60∠=∠=∠=︒,AEF AFE A∴∆是等边三角形,AEFAE EF AF ∴==,60ABC ACB AFE ∠=∠=∠=︒,120DBE EFC ∴∠=∠=︒,60D BED FCE ECD ∠+∠=∠+∠=︒,DE EC =,D ECD ∴∠=∠,BED ECF ∴∠=∠,在DEB ∆和ECF ∆中DEB ECF DBE EFC DE CE ∠=∠⎧⎪∠=∠⎨⎪=⎩,DEB ECF ∴∆≅∆,BD EF AE ∴==,即AE BD =,故答案为:=.(3)解:1CD =或3,理由是: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过A 作AM BC ⊥于M ,过E 作EN BC ⊥于N ,则//AM EN ,ABC ∆是等边三角形,1AB BC AC ∴===,AM BC ⊥, 1122BM CM BC ∴===, DE CE =,EN BC ⊥,2CD CN ∴=,//AM EN ,AMB ENB ∴∆∆∽, ∴AB BM BE BN=, ∴11221BN=-, 12BN ∴=, 13122CN ∴=+=, 23CD CN ∴==;②如图2,作AM BC ⊥于M ,过E 作EN BC ⊥于N ,则//AM EN ,ABC ∆是等边三角形,1AB BC AC ∴===,AM BC ⊥,1122BM CM BC ∴===, DE CE =,EN BC ⊥,2CD CN ∴=,//AM EN , ∴AB BM AE MN=, ∴1122MN=, 1MN ∴=,11122CN ∴=-=,21CD CN ∴==,即3CD =或1.4.如图,过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 E A 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A CQ =,连PQ 交AC 边于D .(1)求证:PD DQ =;(2)若ABC ∆的边长为1,求DE 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过P 做//PF BC 交AC 于点F ,AFP ACB ∴∠=∠,FPD Q ∠=∠,PFD QCD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A ACB ∴∠=∠=︒,60A AFP ∴∠=∠=︒,APF ∴∆是等边三角形;AP PF =,AP CQ =,PF CQ ∴=PFD QCD ∴∆≅∆,PD DQ ∴=.(2)APF ∆是等边三角形,PE AC ⊥,AE EF ∴=,PFD QCD ∆≅∆,CD DF ∴=,12DE EF DF AC =+=, 1AC =,12DE =. 5.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a ,P 是ABC ∆内一点,//PD AB ,//PE BC ,//PF AC ,点D 、E 、F 分别在BC 、AC 、AB 上,猜想:PD PE PF ++= a ,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答】解:PD PE PF a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EP 交AB 于G ,延长FP 交BC 于H ,//PE BC ,//PF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PGF B ∴∠=∠=︒,60PFG A ∠=∠=︒,PFG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PDH ∆是等边三角形,PF PG ∴=,PD DH =,又//PD AB ,//PE BC ,∴四边形BDPG是平行四边形,∴=,PG BD∴++=++==.PD PE PF DH CH BD BC a故答案为a.6.如图,已知ABC∆均为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D、∆和CDEBE,交CE和AC分别于G、H点,连接GH.(1)请说出AD BE=的理由;(2)试说出BCH ACG∆≅∆的理由;(3)试猜想:CGH∆是什么特殊的三角形,并加以说明.【解答】解:(1)ABC∆均为等边三角形∆和CDE=∴=,EC DCAC BC∠=∠=︒ACB ECD60∴∠=∠ACD ECBACD BCE∴∆≅∆∴=;AD BE(2)ACD BCE∆≅∆∴∠=∠CBH CAGACB ECD∠=∠=︒,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60∴∠=∠=∠=︒ACB ECD ACG60又AC BC=ACG BCH∴∆≅∆;(3)CGH∆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CG BCH∆≅∆∴=(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G CH又60∠=︒ACG∴∆是等边三角形(有一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CGH7.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cm s,cm s,点Q运动的速度是2/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都停止运动.(1)出发后运动2s时,试判断B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那么此时PQ和AC的位置关系呢?请说明理由;(2)设运动时间为t,BPQ∆的面积为S,请用t的表达式表示S.【解答】解:(1)BPQ∆是等边三角形,//PQ AC,(2分)运动至2s时,2AP=,4BQ=,BP AB AP BQ∴=-==(4分)4又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B60∴∆是等边三角形(6分)BPQ∴∠=∠=︒60BPQ A∴.//PQ AC(2)过Q作QH AB⊥于H,=,30∠=︒,BQHBQ t2∴=,QH=.(10分)BH t=-BP t6213(6)3(6)2S t t t t ∴=-=-=+. (12分)8.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AB 、BC 、AC 的中点,点G 为直线BC上一动点,当点G 在CB 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 上存在一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 与点B 、E、C 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 在直线BC 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论.【解答】证明:连接DE 、EF 、DF .(1)当点G 在线段BE 上时,如图①,在EF 上截取EH 使EH BG =.D 、E 、F 是等边ABC ∆三边中点,DEF ∴∆、DBE ∆也是等边三角形且12DE AB BD ==. 在DBG ∆和DEH ∆中,60DB DE DBG DEH BG EH =⎧⎪∠=∠=︒⎨⎪=⎩,()DBG DEH SAS ∴∆≅∆,DG DH ∴=.BDG EDH ∴∠=∠.60BDE GDE BDG ∠=∠+∠=︒,60GDH GDE EDH ∴∠=∠+∠=︒∴在直线EF 上存在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2)当点G 在射线EC 上时,如图②,在EF 上截取EH 使EH BG =.由(1)可证DBG DEH ∆≅∆.DG DH ∴=,BDG EDH ∠=∠.60BDE BDG EDG ∠=∠-∠=︒,60GDH EDH EDG ∴∠=∠-∠=︒.∴在直线EF 上存在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3)当点G 在BC 延长线上时,如图③,与(2)同理可证,结论成立.综上所述,点G 在直线BC 上的任意位置时,该结论成立.9.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同侧作ACD ∆和BCE ∆,且CA CD =,CB CE =,ACD BCE ∠=∠,直线AE 与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60ACD ∠=︒,则AFB ∠= 120︒ ;如图2,若90ACD ∠=︒,则AFB ∠= ;如图3,若120ACD ∠=︒,则AFB ∠= ;(2)如图4,若ACDα∠=(用含α的式子表示);∠=,则AFB(3)将图4中的A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至少在BD、AE中的一条线段上),变成如图5所示的情形,若ACDα∠与α的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则AFB证明.【解答】解:(1)如图1,CA CD∠=︒,ACD=,60所以ACD∆是等边三角形.∠=∠=︒,ACD BCE=,60CB CE所以ECB∆是等边三角形.AC DC∠=∠+∠,BCD BCE DCE∠=∠+∠,=,ACE ACD DCE又ACD BCE∠=∠,∴∠=∠.ACE BCDAC DC=,=,CE BC∴∆≅∆.ACE DCB∴∠=∠.EAC BDC∠是ADFAFB∆的外角.∴∠=∠+∠=∠+∠+∠=∠+∠+∠=∠+∠=︒AFB ADF FAD ADC CDB FAD ADC EAC FAD ADC DAC120.如图2,AC CD=,∠=∠=︒,EC CBACE DCB=,90∴∆≅∆.ACE DCB∴∠=∠,AEC DBC又FDE CDB∠=︒,DCB∠=∠,9090EFD ∴∠=︒.90AFB ∴∠=︒.如图3,ACD BCE ∠=∠,ACD DCE BCE DCE ∴∠-∠=∠-∠.ACE DCB ∴∠=∠.又CA CD =,CE CB =,ACE DCB ∴∆≅∆.EAC BDC ∴∠=∠.180180(180)120BDC FBA DCB ACD ∠+∠=︒-∠=︒--∠=︒, 120FAB FBA ∴∠+∠=︒.60AFB ∴∠=︒.故填120︒,90︒,60︒.(2)ACD BCE ∠=∠,ACD DCE BCE DCE ∴∠+∠=∠+∠.ACE DCB ∴∠=∠.CAE CDB ∴∠=∠.DFA ACD ∴∠=∠.180180180AFB DFA ACD α∴∠=︒-∠=︒-∠=︒-.(3)180AFB α∠=︒-;证明:ACD BCE α∠=∠=,则ACD DCE BCE DCE ∠+∠=∠+∠, 即ACE DCB ∠=∠.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E CB =⎧⎪∠=∠⎨⎪=⎩,则()ACE DCB SAS ∆≅∆.则CBD CEA ∠=∠,由三角形内角和知EFB ECB α∠=∠=. 180180AFB EFB α∠=︒-∠=︒-.10.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 .1D 、1E 、1F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点,且。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解析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解析

BO DCE图8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2. 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N 、BM 相交于O.① 求证:AN=BM ② 求 ∠AOB 的度数。

③ 若AN 、MC 相交于点P ,BM 、NC 交于点Q ,求证:PQ∥AB。

(湘潭·中考题)CBO D图7AE同类变式:如图a,△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将图a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若将图a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图c3. 如图9,若△和△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为的中点,易证:,△是等边三角形.(1)当把△绕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绕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9 图10 图11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和中,,,,且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①;②;(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4. 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均为正方形,连接BG与DE相交于点H.(1)证明:△ABG △ADE ;(2)试猜想BHD的度数,并说明理由;(3)将图中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0°<BAE <180°),设△ABE 的面积为,△ADG 的面积为,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给予证明.5.已知:如图,是等边三角形,过边上的点作,交于点,在的延长线上取点,使,连接.(1)求证:;(2)过点作,交于点,请你连接,并判断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CGAEDBF二、 垂直模型(该模型在基础题和综合题中均为重点考察内容)考点1:利用垂直证明角相等1.如图,△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求证:(1)AE=CD;(2)若AC=12 cm,求BD的长.2.(西安中考)如图(1), 已知△ABC中, ∠BAC=900,AB=AC, AE是过A的一条直线, 且B、C在A、E的异侧, BD⊥AE 于D, CE⊥AE于E 。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纳(经典完整)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纳(经典完整)

1一,证明边或角相等方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如果这两条线段或角在两个三角形内,就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这两条线段或角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就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如果看图时两条线段既不在同一个三角形内,也不在两个全等三角形内,那么就利用辅助线进行等量代换,同样如果角不在同一个三角形内,也不在两个全等三角形内,也是用等量代换(方法是:(1)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2)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此类型问题一般不单独作一大题,往往是通过得出角相等后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而且一般是在双垂直的图形中)1.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

求证:BE =CD 。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C 上的一点,∠1=∠2,∠3=∠4,求证: ∠5=∠6.3.已知:如图△ABC 中,AB=AC ,BD ⊥AC ,CE ⊥AB ,BD 、CE 交于H 。

求证:HB=HC 。

2、如图, 已知:AB ⊥BC 于B , EF ⊥AC 于G , DF ⊥BC 于D , BC=DF .求证:AC=EF .A ED C B654321E DCBAFGE D CBAFMNE 1234134****70432EDC BA 二.证明线段和差问题 (形如:AB+BC=CD,AB=AD - CD)证明两条线段和等于另一条线段,常常使用截长补短法。

①截长法即为在这三条最长的线段截取一段使它等于较短线段中的一条,然后证明剩下的一段等于另一条较短的线段。

②补短法即为在较短的一条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它们等于最长的线段,然后证明延长的这一线段等于另一条较短的线段。

证明两条线段差等于另一条线段,只需把差化成和来解决即可。

1.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 .2、如图,已知:△ABC 中,∠BAC =90, AB =AC ,AE 是过A 一直线,且点B 、C 在AE 的异侧,BD ⊥AE 于D ,CE ⊥AE 于E . 求证:BD =DE +CE ;3、如图,AB ∥CD ,DE 平分∠ADC ,AE 平分∠BAD ,求证:AB=AD - CD三.证明线段的2倍或21关系 ( AB CE =2, MN BN =12) P E D CB A134****704331.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例1. 已知,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在AC 、BC 上分别取点D 、E ,且AD =CE ,连结AE 、BD 交于点N ,过B 作BM AE ⊥,垂足为M ,求证:MN BN =12(提示:先证∠=BNE 60)2. 利用等线段代换(充分利用中点)例1.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BD =2CE .3.转化为线段和问题,利用截长补短法例5. 已知:如图5,四边形ABCD 中,∠=D 90,对角线AC 平分∠BAD ,AC BC =,求证:AD AB =12四.证明二倍角关系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和等量代换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AB =AC +CD ,求证:∠C =2∠B FE DCB ADCBA134****7043 4。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含解析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题型清单)一、全等图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01 思维导图02 知识速记五、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SAS HLSSS AAS SAS ASAAAS ASA AAS→ → → →→ → → → → →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六、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 等式性质.2.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5) 对顶角相等.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明.4.辅助线的添加:(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2)倍长中线法;(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三角形.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七、 角平分线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超级好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超级好题汇总,推荐文档

D
C
A
E
B
12、.如图,在△ABC 中∠ABC,∠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 P.求证:AP 是∠BAC 的角平分线
A
B
2 1
C
3 4
P
13、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C 平分∠BAD,∠ADC+∠ABC=180 度,一C一E⊥一 AD 于 E,猜想 AD、AE、AB 之间 E
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② 如图 2,在正方形 ABCD 中,N 为 BC 边上任一点,CM 为正方形外角∠DCK 的平分线,若∠ANM=90°,则 AN=NM

如图 3,在正五边形 ABCDE 中,N 为 BC 边上任一点,CM 为正五边形外角∠DCK 的平分线,若∠ANM=108°,则
AN=NM
A M
B
NC
K
图1
E
A
1.如图,已知等边△ABC,P 在 AC 延长线上一点,以 PA 为边作等边△APE,EC 延长线交 BP 于 M,连接 AM,求证:(1)
BP=CE;
(2)试证明:EM-
PM=AM.
E
A
C
B
P M 22∠
2、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线段 AN,MC 交于点 E,BM,CN 交于点 F。求证: (1)AN=MB.(2)将△ACM 绕点 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②所示,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 依然成立? (3)AN 与 BM 相交所夹锐角是否发生变化。
B
M
B
O
P
E FD
E
FD
A N
图①
CA
图②
C

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整理)

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整理)

1、(1)如图1,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2)如图2,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图1 图22、(1)如图1,现有一正方形ABCD ,将三角尺的指直角顶点放在A 点处,两条直角边也与CB 的延长线、DC 分别交于点E 、F .请你通过观察、测量,判断AE 与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三角尺沿对角线平移到图2的位置,PE 、PF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果将三角尺旋转到图3的位置,PE 、PF 之间是否还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如果有,请说明3、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45EAF =︒∠,AH EF ⊥,H 为垂足,求证:AH AB =.4、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等边ABC ∆和等边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 ① AD=BE ; ② AE PQ //; ③ AP=BQ ;④ DE=DP ; ⑤ ︒=∠60AOB ⑥CP=CQ ⑦△CPQ 为等边三角形. ⑧共有2对全等三角形 ⑨CO 平分AOE ∠ ⑩CO 平分BCD ∠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CHF ED BAABC ED O P Q5、D 为等腰ABC Rt ∆斜边AB 的中点,DM ⊥DN ,DM ,DN 分别交BC ,CA 于点E ,F 。

(1)当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

(2)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各类型中高难度全等三角形125题(答案版)

各类型中高难度全等三角形125题(答案版)
F C E G G A M D 图1 N B A M D 图2 N H B E C F
【答案】⑴ ∵ A 30 , ACB 90 , D 是 AB 的中点,∴ BC BD , B 60 ∴△BCD 是等边三角形. 1 又∵ CN DB ,∴ DN DB , 2 ∵ EDF 90 , BCD 是等边三角形. ∴ ADG 30 ,而 A 30 ,∴ GA GD . 1 ∵ GM AB ,∴ AM AD 2 又∵ AD DB ,∴ AM DN . ⑵ ∵ DF ∥ AC ,∴ BDF A 30 , AGD GDH 90 , ∴ ADG 60 . ∵ B 60 , AD DB , ∴ ADG ≌ DBH ,∴ AG DH , 又∵ BDF A , GM AB , HN AB , ∴ AMG ≌ DNH .∴ AM DN . 在正方形 ABCD 中, AB 、BC 、CD 三边上分别有点 E 、G 、F , 且 EF DG . 求 证: EF DG .
解法三:如图,作 CG AG 的平分线 CF 交 AM 于 F ,
C M F A D B
则 ACF MCF 45 ,即 ACF CBD 45 . ∵ AC BC , CD AM , BM 1 ∴ CAF CMF BCD CMF 90 .∴ . AC 2 又 B CAD ,∴ ACF ≌ CBD .∴ CF BD . 又 CM BM ,MCF MBD . ∴ CFM ≌ BDM .∴ FMC DMB . 解法四:如图,过 D 作 DG CB .
M D B
11.
E
A
C
【解析】判断 E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 如图,连结 A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
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
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

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
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 ABC中,D是边BC上一点,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
AE=AC,
连结DE,已知DE=2cm,BD=3cm,求线段BC的长。

已知:如图所示,BD为∠ ABC的平
分线,?PN⊥CD于N,判断PM与
PN的关系.
AB=BC,点P在BD上,PM⊥AD于
M,
3. 如图所示,P为∠ AOB的平分线上一
点,若OC=4cm,求AO+BO的值.
BD
2.
PC⊥OA于C,?∠OAP+∠OBP=18°0 ,
4. 已知:

图 E 在△ ABC 的边 AC 上,且∠ AEB=∠ABC 。

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 AF 交 BE 于 F ,FD ∥BC 交 AC 于 D ,设 AB=5, AC=8,求 DC 的长。

5、如图所示,已知∠ 1=∠2,EF ⊥AD 于 P ,交 BC 延长线于 M ,求证: 2∠M= (∠ ACB-
∠B )
6、如图,已知在△ ABC 中,∠ BAC 为直角, AB=AC ,D 为 AC 上一点,
CE ⊥BD 于 E .
1
(1) 若 BD 平分∠ ABC ,求证 CE=2BD ;
(2) 若 D 为 AC 上一动点,∠AED 如何变化,
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
围; 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 ,AB=AD+BC ,E是CD的中点,求证:AE⊥ BE 。

AD
8、如图,在△ ABC 中,∠ ABC=60°,AD 、CE分别平分∠ BAC 、∠ ACB ,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1、想到中线,倍长中线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 字型全等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4、三角形的中位线
1、△ ABC 中,∠ A=90 °,AB=AC ,D 为BC 中点,E 、F 分别在 AC 、AB 上,且 DE ⊥DF ,
试判断 DE 、D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 ABC 中, ABC 45°,CD AB 于 D ,BE 平分 ABC ,且 BE AC 于
E ,与 CD 相交于点
F ,H 是 BC 边的中点,连结 DH 与 BE 相交于点
G . (1)求证: BF AC ;
1
(2)求证: CE BF
2
3、如图,△ ABC 中, D 是BC 的中点, DE ⊥DF ,试判断 BE+CF 与EF 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
你的结论。

4、如图,已知在△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E 是AD 上的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求证:AF=EF
三、多个直角型
在多个直角的问题中很容易找的条件是直角相等以及边相等,而
最难找的是锐角相等,所以“同角的余角相等” 这个定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证明多个直角问题中锐角相等的有利工具。

1、如图,已知: AD 是BC上的中线, 且DF=DE.求证:BE∥CF.
2、如图, 已知:AB ⊥BC 于B , EF ⊥AC 于G, DF ⊥BC 于D , BC=DF .求证:AC=EF .
3、如图,∠ABC=90°,AB=BC ,BP 为一条射线, AD ⊥BP ,CE ⊥ PB ,若 AD=4,EC=2. 求 DE 的长。

4、如图,Δ ABC 的两条高 AD 、BE 相交于 H ,且 AD=BD ,试说明下列结论成
立的 理由。

( 1)∠ DBH=∠DAC ; (2)ΔBDH ≌ΔADC。

C
5. 如图∠ ACB=9°0 ,AC=BC,BE⊥CE,AD⊥CE于D,AD=2、5cm,DE=1.7cm,
求BE 的长
6. 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
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1)求证:MB=MD,ME=MF
(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7.
(1) 如图(1),
C在A、E的异侧, BD ⊥AE于D, CE⊥AE于
E 试说明: BD=DE+CE.
已知△ ABC中, ∠BAC=900, AB=AC, AE 是过A的一条直线, 且B、
(2) 若直线AE绕A点旋转到图(2) 位置时(BD<CE), 其余条件不变, 问BD与DE、
CE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
(3)若直线AE绕A点旋转到图(3) 位置时(BD>CE), 其余
条件不变, 问BD与DE、
CE的关系如何? 请直接写出结果, 不需说明.
(4)归纳前二个问得出BD、DE、CE 关系。

用简洁的
语言加以说明。

四、等边三角形型
由于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很多时候利用其轴对称性进行构造全等三角形,另外等边三角形又具有60 度和120 度的旋转对称性,所以经常利用旋转全等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等边三角形具有丰富的边角相等的性质,因此当我们看到有60 度的角的时候经常构造等边三角形解题。

1、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E、F 分别在边BC、CA、AB上,且DEF 也是等边三角形.
(2) 除已知相等的边以外,请你猜想还有哪些相等线段,并证明你的猜
想是正确的;
(3)你所证明相等的线段,可以通过怎样的变化相互得到?写出变化
过程.A
E
DC
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求∠APE的大小。

4、已知,△ ABC 和△ 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边向上作等边△ EDC,连接AE,找出图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
理由.

5、 已知 P 是等边△ ABC 内的一点, PA 5,PB 4,PC 3,则 BPC 的度数为 多少?
6、 已知 P 是正方形 ABCD 内的一点, PA ∶PB ∶PC=1∶2∶3,则 APB 的度 性进行构造全等三角形,另外等腰三角形又具有旋转对称
性,所以经常利用旋转全等的知识进行解答
1、如图所示,已知 AE ⊥ AB ,AF ⊥AC ,AE=AB , AF=AC 。

求证:(1)EC=BF ;(2)EC ⊥BF
五、等腰三角形型
由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所以很多时候利用其轴对称
数为多少?
F
2. 在△ABC 中,,AB=AC ,在 AB 边上取点 D ,在AC 延长线上取点 E ,使
CE=BD , 连接 DE 交 BC 于点 F ,求证 DF=EF .
3. 如图所示,已知 D 是等腰△ ABC 底边 BC 上的一点,它到两腰 AB 、AC 的距离
分 别为 DE 、DF,CM ⊥ AB,垂足为 M,请你探索一下线段 DE 、DF 、CM 三者之间的数 量关系 , 并给予证明
.
折叠型
23、如图①,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
(1) 如图②,若M 为AD 边的中点,
①,△AEM的周长= __ cm;
②求证:EP=AE+D;P
(2) 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 点M不与A、D重合) ,△ PDM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