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可行性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集团
摘要说明—
开发热态炉渣余热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复合铁焦新技术、换
热式两段焦炉技术等。

推广“一罐到底”铁水供应、烧结烟气循环、高温
高压干熄焦等技术。

在新的需求下,传统制造业产品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将从单一环节服务逐步发展为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由2010年的
2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形成委托承包、BOT、BOO、TOT等多种商务模式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集聚发展区,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该产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结
构中的比重偏低,仅占3%,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而且,节能环保产业以小微企业为主,3万余家环保企业中,规模50人以下
企业占比9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率不明显,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具有一体化综合解决能力的大型综合性环境服务企业较少。

该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9156.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6007.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60%;流动资金3149.71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34.40%。

达产年营业收入215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49.28万元,税金及
附加172.92万元,利润总额5245.72万元,利税总额6142.19万元,税后
净利润3934.2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07.9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7.29%,投资利税率67.08%,投资回报率42.97%,全部投资回收期3.83年,提供就业职位330个。

报告内容:项目总论、项目建设背景、产业调研分析、产品规划分析、选址规划、土建工程说明、工艺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项目安全管理、
风险评价分析、项目节能说明、项目实施安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项目结论等。

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产业调研分析
第四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五章选址规划
第六章土建工程说明
第七章工艺可行性分析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九章项目安全管理
第十章风险评价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结论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
(二)公司简介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
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
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
一体。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
体系。

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本公司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以
优质的产品、广泛的营销网络、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

产品不仅畅
销国内,还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
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
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
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
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
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新项目的建设及未来产能扩张,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建设、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中。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

未来公司
将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壮大公司的高端人才队伍,提升公司的技术
创新能力。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通过强化预算执行
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
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
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
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
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

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

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6.39万元,同比增长31.44%(2457.92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钢铁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8545.4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1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018.9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4.05万元,增长率11.61%;实现净利润2264.2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6.12万元,增长率22.5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
“十三五”末期,节能环保产业将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
节能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产值将超过8万亿元。

随着国家强化产业扶持,宏观战略导向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增量,将重点围绕水、气、土细分领域展开。

碳市场全面启动,碳减排产业潜力巨大。

在新的需求下,传统制造业产品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将从单一环节服务逐步发展为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示范园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1524.09平方米(折合约32.2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4.49%,建筑容积率1.4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9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1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1524.0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1728.48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30348.9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0363.59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103.8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5台(套),设备购置费1845.59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57430.16千瓦时,折合154.54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2027.30立方米,折合1.03吨标准煤。

3、“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57430.16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2027.3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5.57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4.6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
率25.8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产业示范园区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9156.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7.06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65.60%;流动资金3149.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40%。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15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49.28万元,税
金及附加172.92万元,利润总额5245.72万元,利税总额6142.19万元,
税后净利润3934.2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07.9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57.29%,投资利税率67.08%,投资回报率42.97%,全部投资回收期
3.83年,提供就业职位33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

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

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产业示范园区及某产业示范园区钢铁节能环保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产业示范园区钢铁节能环保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产业示范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3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207.90万元,可以促进某产业示范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7.29%,投资利税率67.08%,全部投资回报率42.97%,全部投资回收期3.83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83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达90%以上,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85%,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首次低于10%,2016年继续下滑至3.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工作,近年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了专项督查,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今年1-10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1%,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背景分析
以节能环保企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第三方机构为有益补充,推动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的生力军。

(一)促进各类型企业协调发展
加强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打造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先进、具有市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

引导中小企业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大力推进节能环保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自主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科技型新企业条件和标准,落实普惠性政策,支持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国有资本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活力,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在PPP项目中不得以任何形式设置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条款。

鼓励在项目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协同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
优化升级现有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创新政府引导产业集聚方式,由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转变,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
活力。

在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布局培育一批创新
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聚区,创建以节能环保
产业为主导的国家基础创新中心。

整合集聚区内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资源
和成果开放共享,提升集聚区整体创新能力,使集聚区成为产业创新的新
载体。

促进集聚区内产业链关联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深化分工降低生产
和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避免对市场
行为的过度干预,防止园区重复建设。

(三)发挥第三方机构催化作用
发挥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产业组织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催化作用,在
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

支持产业协会建立节能环保网
络小组,加强业内企业间的互动互助,建立节能环保企业统计信息报送平台,开展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强化数据采集处理,提高产业数据统计能力
和分析能力。

及时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协助政府完成节能环保产业调查、技术遴选认证、行业标准和技术目录制
修订等工作。

通过组织技术装备展览、技术交流和供需对接等活动,促进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和项目信息的交流合作。

推动建设专业化节能环
保众创空间、面向市场和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和同业监管,建立完善行业内自律性管理制度。

二、钢铁节能环保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5年产值约4.5
万亿元,从业人数达3000多万。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高效燃煤锅炉、
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高压压滤机等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燃煤机
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及利用、再制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
有世界一流的除尘脱硫、生活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装备
供给能力。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涌现出70余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服务业保
持良好发展势头,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得到广
泛应用,一批生产制造型企业快速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基础性、开拓性、颠覆性技术创新,部分关键设
备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垃圾渗滤液处理、高盐工业废水处理、能量系
统优化等难点技术有待突破,高端技术装备供给能力不强。

市场秩序不规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恶性竞争问题突出,部分地区地方保护现象
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产品能效、水效虚标屡禁不止,部分落后低效技
术装备对中高端产品形成市场挤压。

节能环保服务业违约现象增多,纠纷
处理尚未建立机制性安排。

制度体系不完善,节能环保标准建设滞后,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绿色消费缺乏有力引导。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国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有世界上最强烈的环境改善诉求,有最大的节能环保市场,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有可为。

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存量的绿色化改造和增量的绿色化构建,提升经济整体的绿色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更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以解决突出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节能环保供给水平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以重大工程为着力点,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要素充分、有序投入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提质、创新发展,为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可靠保障。

以节能环保领域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更新换代。

推动商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

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脱颖而出,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供给质量和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在节能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平等准入、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扶持,打破隐形壁垒,强化监督管理。

以系统节能、水气土环境污染治理、尾矿资源化及工业废渣利用等影
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
产品的研发攻关,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对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外商投资,积极引进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结合“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绿色对外援助等,支
持我国节能环保企业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第三章产业调研分析
一、钢铁节能环保设备行业分析
开发热态炉渣余热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复合铁焦新技术、换热式两段焦炉技术等。

推广“一罐到底”铁水供应、烧结烟气循环、高温高压干熄焦等技术。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技术保障和服务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党的十九大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由2010年的2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形成委托承包、BOT、BOO、TOT等多种商务模式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集聚发展区,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该产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仅占3%,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而且,节能环保产业以小微企业为主,3万余家环保企业中,规模50人以下企业占比9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率不明显,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具有一体化综合解决能力的大型综合性环境服务企业较少。

随着节能环保市场逐步放开,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但是与之相应配套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造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例如,《关于废止(环境污
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实施以后,从行政审批角度降
低了污染治理专业企业进入相关业务领域的门槛。

但是,中小型环境服务
运营商的技术及环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以降低环境治理标准为
代价,刻意压低环境服务价格以抢占市场,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
严重。

此外,PPP、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模式,存在政府和市场、第三方和
排污主体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

政府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其中,2015年治污总投资
达到8800多亿元,占GDP的1.28%。

还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基本形成PPP、第三方治理、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但节能环保产业
属重资产行业,投资大、周期长,而我国众多中小节能环保企业缺乏融资
能力,资金短缺严重。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绿色发展的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人民币,其中政府的出
资比例只占10%到15%,超过80%的资金需要社会资本解决,绿色发展融资
需求缺口巨大。

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迅速升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发明专利申请
数量由2010年的31917件上升至2014年的70559件,主导技术和产品基
本满足市场需求,重点节能环保技术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

但是,节能环
保技术原始创新较少,以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组织特征导致了产业内技术
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企业中仅有11%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这些企业的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约为3.33%,远低于欧美15%~20%的水平。

技术交易、转移和扩散的市场化机制也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阻
碍了产品和设备的大规模产业化。

“十三五”末期,节能环保产业将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
节能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产值将超过8万亿元。

随着国家强化产业扶持,宏观战略导向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增量,将重点围绕水、气、土细分领域展开。

碳市场全面启动,碳减排产业潜力巨大。

“十三五”末期,节能环保产业将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
节能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产值将超过8万亿元。

随着国家强化产业扶持,宏观战略导向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增量,将重点围绕水、气、土细分领域展开。

碳市场全面启动,碳减排产业潜力巨大。

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中高效低耗的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为10%,主要以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

随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仍会占有很大比重,节能环保服务业所占比重将进一
步增加。

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417.3亿元增至2015年的3127.34亿元,环保服务业年收入总额从2010年的1500亿元,增长到2015年5000亿元,发展速度高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其他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