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合集下载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先来说说《脉经》吧,这可是脉学的老祖宗级别的著作啦!它就像一个脉学的大宝藏,里面有好多关于脉象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挖掘。

想象一下,古代的中医们靠着摸脉就能知道身体出了啥问题,是不是超厉害的!
还有《濒湖脉学》,这本书那也是大名鼎鼎呀!里面对各种脉象的描述特别生动,就好像在给你讲一个个小故事一样。

比如说滑脉,就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哇,这画面感一下子就有了!
《伤寒论》也不能落下呀,它可不单单是讲脉学,还把病症和脉象结合得特别好。

就好像医生拿着脉诊这把钥匙,去打开病症这个大锁,太有意思啦!
《金匮要略》也是经典之作呢,它里面对于脉象和疾病的关系阐述得特别细致。

读起来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在跟那些厉害的中医大师学习呢!
《三指禅》这本书也很有趣哦,它把脉象说得通俗易懂,让咱普通人也能大概明白个一二。

就像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一点点地给你讲解脉象的奇妙之处。

再说说《诊家正眼》,它对脉象的分析那叫一个透彻呀!让你能清楚地知道每种脉象背后的意义,感觉就像在脉象的世界里探险一样刺激。

《脉诀汇辨》也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呢,它把各种脉象的特点都总结得特别到位,让你一读就懂。

《脉理会参》就像是一个脉象的大汇总,把各种知识都融合在了一起,让你可以全面地了解脉学。

《脉义简摩》这本书呢,文字简洁明了,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让你轻松就能掌握脉象的要点。

《脉象统类》则是把脉象进行了分类整理,让你能更系统地去学习和理解。

哎呀呀,这十大名著可真是中医脉学的瑰宝呀!每一本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大家要是对中医脉学感兴趣,可一定要好好去研读这些经典之作哦,说不定你也能成为脉学大师呢!哈哈!。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编撰。

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将脉象归纳为浮、沉、迟、数等24种,根据形体辨别,阐明其所主病证,结合望、闻、问三诊加以研究。

虽然《脉经》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把它当作必修课。

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著《脉经》,这也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

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对于脉学的造诣之深。

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改革表面上是简化了诊断方法,实际上是医学理论深刻推导后才能实现的创新。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床经验是创新的基础,这种方法沿用至今。

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其实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一重大成功是巨大勇气和大学探究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轻重如何,脉象是可以反映出来的。王叔和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
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人的体质与脉象的关系。王叔和的临床经验十分丰
富,深知诊脉要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性别、不同体质
的人身上,呈现出来的脉象是有区别的。他指出,给病人诊脉时,
应当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大人还是小孩,身体是高还是
矮,性情是急躁还是憨稳,再看脉象如何,才能作出确诊。如肥
胖的人脉象显得“沉”一些,身体较瘦的人脉象要“浮”一些;妇
女脉象显得“软小”,婴儿呼吸脉搏跳动较成人要“细数”一些。
这对后世脉学很有启发意义。
王叔和能写出脉学专著《脉经》,说明在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方
面,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迷信脉诊方法,也不强调它
王叔和,是东汉高平(今山东巨野附近)人,生活在汉末晋
初,生死年份不清楚。担任过太医令一职。王叔和性情温和,通
晓哲学和历史,对医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曾与张仲景及其弟子
有过交往。后来潜心研究医学,在切脉治病方面有专长。
王叔和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除了收集整理《伤害杂病论》,并
将其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使这部祖国医学名
著得以传留下来外,还有他的脉学成就。
切脉,在我国传统医学诊断学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许多医生对这种诊法没有予以足够的
重视,张仲景在他的书中,就曾忧心忡忡:有些医生或者缺乏脉
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导致临床诊断不明,这对于患
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为了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切脉
滑、数、促、弦、紧、沉、伏等等,在每种脉象里,又详细指出
手指触觉的不同,如脉博跳动力量的强、弱,跳动部位的深浅程

试论《脉微》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脉微》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 脉微》 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张 工或 , 李 婕 陶承 志 (. 1南京 中 医药大学 文献研 究所 医史 文献 学科 , 江苏 南京 2 0 3 ;2南 京 中医药 大学 , 10 6 . 江苏 南京 2 0 2 ) 10 9
关键 词 脉 微 脉 学 中 医学 术发 掘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2 11 9 文 献 标 识码
阳 、 迎 三部 九 候 的遍 身 诊 法 , 人 但施 氏视 此 法 为 奇 他 素 之 条 遇 交往 甚 密 , 书颇 丰 。施 沛所 撰 的 医学 著作 见藏 说 异 端 , 据 《 问 气 口独 为 五 脏 主 ” 说 , 分 著 阐 l 努 于 国 内 的有 四种 : 脉微 》 孤 本 ) 《 穴 指 掌 图书 》 缕 析 , 明 了把 寸 E诊 脉 的依 据 和重 要 意 义 , 力 《 ( 、经
对 完善 医事制 度 , 行 严 格 的 执 卯年 的刻 本 ( 孤本 ) ,现藏 中国 中医科学 院 图书 馆【 求 。 于 医学 十分 重 视 , l J 。 政局 稳 定 , 济 繁荣 , 经 多方 19 9 5年 中医古 籍 出版社 出版过 明崇 祯 1 2年 的 刻本 医药人 才 培养 选拔 制 度 ; 多 医学迅 速 发 展 , 医家 辈 影 印本 。 在 1本独立行 政法人 国立公文 书馆 内阁文 位 、 层次 的发展 医 学教 育 , 另 3 如虞 抟 、 纶 、 机 、 己 、 春 甫 、 槁 、 镰 、 王 汪 薛 徐 朱 高 库 著 录有 丛 书施沛 的《 兰集 》 为 明崇祯 末年 刊本 , 出 , 灵 , 缪 王 陈 杨继 州 、 献 可 、 赵 啬 斋藏板 。《 灵兰集 》 初集 和二 集 , 分 其初集 中有完整 孙 一 奎 、 希 雍 、 肯堂 、 实 功 、 吴 李 在理 论 的《 脉微》 2卷 , 版本 和 中国中医科学 院 图书馆 的刊 张介 宾 、 有性 、 中梓等 明代 著 名 医学 家 , 此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

在这浩如烟海的医史文献中,有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经典著作,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黄帝内经》。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脏腑生理病理等。

其中关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天人相应”的观点,至今仍被中医所重视。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在现代医学中也逐渐受到关注。

《伤寒杂病论》同样是中医史上的璀璨明珠。

张仲景在这部著作中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书中的许多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疗效显著,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且,《伤寒杂病论》所倡导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法则,指导着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

它记载了 365 种药物,对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对于药物的分类,如上品、中品、下品的划分,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方面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作品。

这两部著作广泛收集了前代的医学经验和民间的单方、验方,并结合孙思邈本人的临床实践,内容涵盖了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尤其是在养生保健方面,孙思邈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对现代人的健康养生仍有借鉴价值。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

它收集了当时的许多有效方剂,并对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规范。

这部著作对中药制剂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巨著。

全书收载药物 1892 种,新增药物 374 种,附有药图 1109 幅。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答案】②③④⑤
3、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反映在以下哪些方面?( )( )( )
( )( )
天体地球的物质观
人体生命的物质观
疾病产生的物质观
治疗疾病的物质观
形神物质观
【题解】中医学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元气”这种基本物质构成,形成了天体地球的物质观;人之形体是由“精气”等基本物质构成,人体生命的全过程是体内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的产生、转化的物质运动过程,构筑了中医学唯物主义生命观;疾病的发展不是鬼神所使,而是机体的抗病力与致病邪气间两种物质力量对比失衡,是中医学唯物主义的治疗观;唯物主义形神观也是唯物观在中医理论中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指形体、机体;神,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俱,不可分离。指出形神的辩证统一,形神关系实质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答案】×
4、《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 )
【答案】×
5、医药学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答案】√
限制性试题
名词解释
1、中医学:中医学即中国医药,亦称祖国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延长寿命的科学。
【答案】②④
是非题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神农本草经》是现在可考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
【答案】√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各9卷81篇,共162篇。( )
【答案】√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景岳所著。( )
【答案】③

神乎其技-脉学的起源与发展

神乎其技-脉学的起源与发展

神乎其技-脉学的起源与发展脉诊自古就有“神乎其技”的美誉。

从“死生之域”的扁鹊医案,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历代医学家穷尽一生,为其作出注释,只是至今,脉学内部的信息仍未完全展现,她依旧“含情脉脉”,留待无数人去发现探索。

随着无数医学大家的研究与推动,脉学也不断地发展。

中医脉学的不仅是中国独有的,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它在中医学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了解脉学的起源与发展是必要的。

中医脉学发展可大致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

不同时期的医学家们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为脉学增添了深厚的魅力。

一、先秦时期据考证,脉学的起源与中医学是同步的,是以《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为标志的。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等都是脉学有史书可查的重要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古代烽火不断、经卷散佚是主要原因。

不管如何,脉学,起源于先秦是无庸质疑的。

二、秦汉时期秦越人所著的《皇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奠定了脉学的理论基础。

从第一难到三十三难是重点论述脉的部分。

但秦越人是战国时齐人,应属先秦时期,而《难经》成书于秦汉之际,可见,当时尊君思想(权威思想)十分严重,那么黄帝、扁鹊等脉学始祖是否蒸馏油著作就值得推敲了,很有可能是后世(嫡传弟子)假托圣人之名而作的典籍,亦或是将零碎的思想整理成简以流传后世,遂托名而为之。

另一方面,“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脉学贡献亦是不菲的,书中提出了“脉症并治”的方法,补充了《内经》、《难经》的不。

相传其弟子将其脉学论述整理为《仲景脉经》,现已残缺。

只能偶尔在民间找到些许论述。

至于华佗,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外科医生,在被误杀后,经卷散佚,《华佗脉经》早已残缺不全,无法稽考。

三、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名医辈出,最著名的莫过于晋太医王叔和,所著的《王叔和脉经》,是脉学理论的开山之作。

中华脉神

中华脉神

中华脉神一、脉象要素一、浮脉(一)浮脉的特征1 浮脉性质:脉位表浅,是单一脉素。

2 浮脉的指感标准:轻手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3 浮脉的形象标准:如举按劳动人手背怒张的静脉。

浮脉的脉力如同常人手低垂于心脏水平时手背静脉怒张的脉感。

浮脉的脉力小于浮紧、浮弦、浮洪脉,大于虚、芤脉。

4 浮脉作为单一脉象要素可构成浮脉类及其兼象脉象。

浮脉不能同沉脉及其沉脉类相兼脉,但能和沉脉共同组成实脉、洪脉、浊脉。

也能同沉脉同时出现在寸口中,如寸脉的浮、尺脉的沉等。

(二)浮脉的研究历代脉学著作唯有《脉经》对浮脉的认识最被推崇。

即:“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现代研究认为:机体在外感等因素作用下,其毛细血管床扩张,桡动脉内的血流加速,桡动脉管壁的张力可减小,血管对血流的侧压力及阻力也减小,桡动脉应指时有一种表浅的感觉。

这中感觉是:指按时其力不足,抬指时具有浮力。

(三)浮脉现代临床意义浮脉与人的体温及外界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人的体温调节则主要受控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同时也制约于许多因素。

一般天气热则人的脉多浮,女子的脉比男子稍浮,特别是在月经前后及排卵期、妊娠期。

年龄越小其脉越浮,大约年龄每增加十岁,脉象的浮将减少一定梯度,年龄40岁后大部分人出现尺脉沉的脉象。

临床上一般病毒感染或病源微生物感染的早期、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代谢紊乱、神经性疾病等早期病人或恶性肿瘤的晚期均可见及浮脉。

临床上可根据寸口脉三部的分属及其脉浮的具体变化,寻及疾病的脏器。

一般寸脉浮:多见神经系统、五官、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两肺、脉就显得不太合脉理。

或气管支气管等病毒、病源微生物感染的早期脉象(中医称:外感、伤寒、风寒、中风等),以及颈部淋巴结、恶性淋巴瘤、肺部肿瘤等晚期脉象。

关脉浮:多见女子月经前的乳房胀痛、胆囊或胆道感染的早期、胃部消化不良、低钾血症、各种肠道感染的早期脉象等,也常见淋巴系统病变。

尺脉浮:多见泌尿、生殖系统等各种感染、积液的早、中期脉象。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搏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脉诊之真诠。”
所以说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如李时珍指出:“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俨若脏腑居两手之间,可扪而得”、“实则自欺之甚也”,故在撰写《濒湖脉学》中有非常客观论说。
《医学源流论·卷下·脉经论》载:“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症,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其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症,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症为宜,见于彼症为不宜。同一症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症不合,从症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由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若欲泥脉以治病,必至全无把握。”
如下所言:
《濒湖脉学·自序》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脉经》——精选推荐

《脉经》——精选推荐

《脉经》《脉经》开放分类:中医中医临床学中医著作中医诊断学编辑词条分享本词条由舵⼿创建,共有13位协作者编辑了24次。

最新协作者:缇,njyzxlhy,张延伟,紫⾊思念,乔康达夫⼈。

《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

10卷。

西晋王叔和撰。

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纠错编辑摘要⽬录1 医书简介2 源起3 具体内容4 版本种类5 贡献《脉经》 - 医书简介《脉经》《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

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卷、九⼗⼋篇。

全书共⼗卷。

卷⼀论三部九候,⼨⼝脉及⼆⼗四脉;卷⼆、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病证;卷⼗论奇经⼋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检图三⼗⼀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贡献有⼆。

其⼀:⾸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其⼆:将晋以前的诊脉⽅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

此书刻本颇多,现有⼏⼗种刊本。

1949年以来,⼈民卫⽣出版社、上海卫⽣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

《脉经》 - 源起王叔和的《脉经》东汉末年,社会⿊暗腐败,军阀混战,⼈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

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当时魏、蜀、吴三国⿍⽴,连年征战,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他⼀⾯防病治病,⼀⾯利⽤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的遗作,为后来著书⽴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中医书籍读书笔记——脉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先贤文献中,《脉经》是中医脉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是晋代王叔和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而编成的。

尽管其内容有糟粕,但其价值和影响却是无法抹杀的,为后世的脉学诊断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脉经》开宗明义,首先提出脉之经纪、浮沉、迟数等概念,继之又提出二十四种脉象,并指出各种脉象所主的病症,为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辨脉阴阳大法”中,对阴阳脉象的鉴别,有“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脏腑脉象论”等,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三部九候论”论述了全身部位的浮中沉,三部九候及其相应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

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

《脉经》在诊断学上,还提出了“四诊合参”、“四诊相失”等观点。

同时,《脉经》又十分强调脉证合参,认为只有全面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这种观点比单纯以脉测病的做法要进步得多。

《脉经》还强调切脉时须神情专注,分析辨别,不可草率从事。

《脉经》在临床实践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书中提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等,这些基本理论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

然而,《脉经》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书中过于重视脉象,而忽略了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和研究,这是与中医整体观念相违背的。

其次,《脉经》过于强调四诊合参和证脉合参,忽略了疾病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不利于临床医生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脉经》也存在一些概念不清、表述含糊等问题,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误解。

总的来说,《脉经》作为中医历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对后世的脉学诊断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脉经》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承认差距、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脉学心悟+李士懋

脉学心悟+李士懋

《脉学心悟》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田淑霄脉象千变虚实为纲脉象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另外还有怪脉、真脏脉。

而且,两手脉象可各不相同,寸关尺三部亦可各异。

除单脉外,常又有很多兼脉,纷纭繁杂,的确难于掌握。

如何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呢?历代医家都作过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将脉分为阴阳,以浮沉迟数为纲,或浮沉迟数虚实为纲,亦有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合为八纲者。

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

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

欲察虚实,无逾脉息。

”又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

”脉虚证虚,脉实证实。

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

因沉候为本,沉候为根,沉候的有力无力,才真正反映脉的虚实。

对此,《内经》及后世医家都有明确的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为?歧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帝曰,诸阳之反,其脉何为?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对这段经文,景岳阐述得很清楚。

他说;“脉至而从者,为阳证见阳脉,阴证见阴脉,是皆谓之从也。

若阳证虽见阳脉,但按之不鼓,指下无力,则脉虽浮大,便非真阳之候,不可误为阳证。

凡诸脉之似阳非阳者皆然也。

或阴证虽见阴脉,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认为阴证。

”这就明确指出,即使临床表现为—派阳证,浮取脉亦为洪数的阳脉,但只要按之不鼓,指下无力,就是阴证、虚证。

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阴证,脉见沉迟细涩等阴脉,但只要按之鼓甚,便是阳证、实证。

《医宗金鉴》更明确指出:“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

”《脉学辑要》亦云;,“以脉来有力为阳证,脉来无力为阴证。

”《医家四要》云:“浮沉迟数各有虚实。

无力为虚,有力为实。

”但必须指出,若脉过于强劲搏指,不得作实脉看,恰为胃气衰败,真气外泄之脉。

脉以沉候为准,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对此观点亦有持异议者。

《脉理求真》就提出:“脉见有力无力难”。

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

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

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下载百度一段文字《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

一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

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

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

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

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

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

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

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

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

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

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

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

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

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陈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一、前言《脉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王叔和。

本书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辨识、脉诊的技巧以及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中医学的人士,我有幸深入了这部著作,以下是我的感受与收获。

二、感受1. 对脉学的认识加深:通过《脉经》,我对脉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王叔和在这部作品中将脉象分为二十三种,并对每种脉象的性状、主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使我对脉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诊断技能提升:在脉诊方面,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通过各种脉象的特点,我能够在实际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3. 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在阐述脉学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得我在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提高了我的临床诊疗能力。

4. 传承与创新:《脉经》作为古代医学经典,不仅传承了前人的医学智慧,还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信念。

三、收获1. 丰富了医学知识体系:通过《脉经》,我掌握了许多关于脉学的知识,使我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 提高了诊疗水平:本书的使我在脉诊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3.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脉经》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提高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了继续探索的热情:《脉经》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学的魅力,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热情。

总之,《脉经》的让我在脉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在中医学领域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的和实践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学的现代发展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的标志。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文献。

近年来对中医脉诊学的研究亦不断的深人,其中对于传统脉学的客观化指标的研究,对局部脉象变化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反映的信息的研究,对于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的研究等,都做出了许多成绩并且还在深人。

中医脉诊学的基本特点是从局部的脉象以检测整体的变化,亦是内在变化从局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与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脉诊学与中医基本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脉学作为中医独特专门之学,从主客观因素上说亦存在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等现象。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脉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客观化指标或界说不清是不足为怪的。

历代医家为便于临床实用,不断的进行分析归纳,从脉诊学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对于脉象的描述,命名和分类的方法,历代很不统一,这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内经》开始,经《伤寒论》《脉经》至《濒湖脉学》,所记载的脉象脉名数目是不同的,从现有文献中亦可以看出历代对脉象的分类方法亦各有不同,如有八纲分类,有以浮沉迟数分类,有以阴阳分类等等,虽然其分析归纳的方法很不统一,但从中可以看出其探索简明切用以执简驭繁的目的是一致的。

脉经 pdf

脉经 pdf

脉经 PDF:对中医理论的深度解读脉经是中华传统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它被誉为“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由中国古代医学家王叔和所编写。

这部经典在中药治疗及辨证论治中都有广泛应用,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脉经PDF及其他版本已经成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必备资料,本文将对脉经进行详细的解读,介绍其背景、重要性和内容。

一、脉经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脉经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涉及中医理论、病证、方剂等多个方面。

其内容涉及到了中医脉诊的基础理论、方法、技巧和应用,因此它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脉经PDF作为传播脉经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学习者掌握脉学知识的工具。

在中医脉诊中,脉象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在正确采脉的基础上,可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脉经详细介绍了脉象的分类、特征、病理变化、脏腑病证及方剂,对临床医生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脉经的重要性脉经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所包含的脉学知识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脉经提出了“脏腑经络与脉络同一”、“所以察脉者,必知常变”、“常变因时变”等诸多理论观点,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脉经还提出了“诊数”、“输数”、“细数”等诊断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同时,脉经对中药治疗及辨证论治也有广泛应用,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

脉经同时介绍了中医理论基础中的阴阳、五行、气血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知识。

三、脉经内容的介绍脉经共有十二篇,分为脉源、奇恒、经络、十二经脉、脏腑、病机、法度、方论、脉症、耳目、针灸、附文,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脉学知识。

脉源是《脉经》的第一篇,主要讲述了脉的基本概念、脉的位置及采脉方法。

奇恒篇主要介绍了奇经八脉和經脈常脈的基本知识,包括了细致的脉象描述。

经络篇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走行路线和穴位分布,还提出了脉络相通的观点。

十二经脉篇主要介绍了十二正经及其脉性特点。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世 临 床 实 践 具 有 重 要 的指 导 意 义 ,从 而 更 加 丰 富 了 临 床 治
法》 和 《 辨脉法》 的文 字。 《 脉 经》 卷 五 《 张仲景 论脉 》
中的一些段落 出 自 《 平脉法》,由此也说 明叔 和对 仲景 脉法 的深 晓 ,及 仲景 脉法对 叔 和脉法 的影 响。王叔 和还将 仲景
《 伤寒 杂病 论》 内容 的 大部 分 ,引 录到 其 《 脉 经》 中。基 本上约有 2 / 5以上 的内容 引 自 《 伤寒 杂病 论 》 ,因此可 将 《 脉经 》 中收 录 的 《 伤 寒杂 病论》 内容看 成现 存最 早一 种 古传本 ,且保存 了仲景 的 部分佚 文 。他从 病 、脉 、证 、治
9 7篇 。北宋林亿 《 校定 脉经序 》 言 : “ 臣等观其 书 ,叙 阴 阳表里 ,辨 三 部 九侯 ,分 人迎 、气 口、神 门,条 十二 经 、 二十 四气 、奇 经八 脉 ,以举 五 脏六 腑 、三焦 、四 时之 疴 。
们 中有现存 的 ,对 其校 勘 、补遗起 到参 考对 比作 用。对那 些湮没佚失 的古籍 脉学 著作 ,在 《 脉经 》 中也 有 所记 载 ,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1 9・
针灸辨证论 治。
1 《 脉经》 的渊源 《 脉经》 全 书共十卷 ,9 7篇 ,“ 这是我 国医学史上现存 第 一部有关脉学 的专著 ,是 公元 3世 纪 以前 我 国有关 脉学 知识的一 次 总 结 。 ” _ 2 正 如 王 叔 和在 《 脉 经 ・自序》 言 :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王聪;于冰;张永臣【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2页(P480-481)【关键词】王叔和;《脉经》;针灸学;学术思想【作者】王聪;于冰;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

其人“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著有《脉经》,并对《伤寒论》作整理编纂。

《脉经》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一部保存了大量针灸资料的医学巨著,其中涉及针灸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对发展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提供了借鉴,笔者现就其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一简析。

王叔和在《脉经》卷二的“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和卷六中,对人体经脉、经别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均作了系统论述[1]。

王氏所描述的经脉循行,与《内经》基本一致,又有细微差别,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描述了足厥阴肝经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交经脉以及络脉和经别:“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

”同样在卷六中,王氏亦是以如此方式,对十二经脉的循行所过部位、所交经脉、属络脏腑等做出了详尽描述。

在《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王叔和也对奇经八脉逐一论述:“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

”《脉经》是继《内经》之后,对人体经络系统作出较早系统阐述的古籍。

除了详尽描述经脉循行外,《脉经》又阐释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沟通上下内外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文章详细阐述了胰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读片思路、良恶性胰腺肿块的鉴别,如何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学诊断等,为社区医生正确读片提供思路。

描述:《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要】《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
王叔和,魏晋时期着名医学家,着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
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
1?《脉经》的渊源?
《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着,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着《脉经》。

?
2?《脉经》的学术价值?
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着述传世。

《脉经》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系统化、完整化。

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
《脉经》中收载了期刊论文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它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

对那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着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除了脉学在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

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

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
3?《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3.1?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

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

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法》和《辨脉法》的文字。

《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

王叔和还将仲景《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

基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

他从病、脉、证、治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
精神。

强调脉证合参,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

这也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

?
3.2?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疗学的内容。

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

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

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
3.3?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曰:“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

”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

以后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

并归纳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

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了分寸、关、尺三部位
及脏?腑分配原则。

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

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

是对内难脉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统化。

?
3.4?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着?
王叔和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遂以“脉学”为核心,着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历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

历史上很多着名医家把《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着作中去。

《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经》内容。

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

唐代太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

?
4?结论?
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着。

是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

在脉学理论、辨证论治、针灸学上颇多总结与发挥。

在古典?医籍保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脉学方面,首先总结出24种基本脉象,确立了脉象的指下标准,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并确立了寸、关、尺三部的脏腑?分配。

是临床脉诊的一大改革,给临床带来很大便利,一直沿用至今。

对中医诊断学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以脉诊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

《脉经》的学术思想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
代名医脉学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成。

该书全面继承了魏晋?以前脉学成就,集其大成,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脉学的结晶。

是中医脉学的不朽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