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分子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学生能够在宏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但缺乏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对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头脑中未形成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课时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可分为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知道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3.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现象。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放一块喷过香水的手绢在讲台上。

读古诗,品自然: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梅》【提出问题】1.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什么?2.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3.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新课引入】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等。

【播放视频】带你走进头发的原子世界。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微粒 第1课时 分子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微粒 第1课时 分子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分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物质能无限的分吗?
对于物质构成的问题,许多科学家进行过长期 的探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分子。
回顾与思考: 1.空气有哪几种物质组成? 2.那些物质本身又是怎样构成的?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一个160厘米高的人放大1 千万倍,他的身高就是16000千米,他的每根头发的 直径将达到1千米。但是如果把1个水分子放大1千万 倍,也不过像黄豆那么大,可见水分子实在太小了!
归纳小结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的特性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固体分子间隔最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答:密封可以防止香水、汽油的分子因不断运动而 扩散到空气中去,造成香水、汽油的挥发而损失。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太阳照射、通风的地方,温度较高,湿衣服 上附着的水分子运动加剧,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 去,所以衣服容易干。 (5)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 的钢瓶中。
实验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情况下,气体分 子间隔较大。
一般地,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视窗 分子有多大?
不同物质的分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例如,1个水 分子的质量只有3×10 -26 kg,体积约3×10 -23cm3, 在1cm 3的小小容器里,竟可容纳得下约3×1022个水 分子。一般说来, 1cm 3的水有20滴,假设你每秒钟 可以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地数,1滴水里 的水分子也要让你数上将近13万亿年!

3.1.1微粒的性质

3.1.1微粒的性质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分__子__、_原__子___和_离_子____。
二氧 化碳分子
碳原子
铜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探究点二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情景展示]
阅读下列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通过上图,你对物质的构成有哪些新的认识?
浓氨水___能___ 使酚酞试液变 色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3)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 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 3~5 mL浓氨水,用一 个大烧杯将两个烧杯罩 在一起
烧杯C中 构成物质的
的溶液变 微粒在不断
成____ 地


运动
________
[说明]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分子、原 子和离子
微 粒
构成
物质
性质
课堂小结
微粒的质量、 体积都很小
微粒在不 断运动
温度升高,运动 速率加快
微粒间 有空隙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构成 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课堂小结
微粒间 有空隙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微粒的性质
1.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 主要说明( D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体积很小 C.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D.微粒间有空隙
有 ___空_气___ 的注射器 的栓塞容 易推动
在固体和液体中, 微粒之间的空隙 __比__较_小___,在气 体物质中,微粒 之间的空隙 __比_较__大___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探究点一 微粒的性质 [情景展示1]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一、引入本次课程将重点探讨分子和微粒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次课学到的内容。

二、知识点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实体,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微粒:微粒包括颗粒和痕量分子。

颗粒指粒径在$10^{-9}$米至$10^{-3}$米的粒子,如烟雾、尘埃等。

痕量分子是指存在于某一物体中,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无法观测到的分子,如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3. 分子和微粒在生活中的应用:分子和微粒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药、化工、材料、食品等。

三、重点讲解本节将重点介绍分子和微粒在医药、化工、材料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1. 医药在医药领域中,晶体分子设计已成为药物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药物都是由晶体分子构成的。

2. 化工在化工领域中,分子模拟技术已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技术可以预测分子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过程,有利于新材料及新药物的研发。

3. 材料在材料学领域中,先进材料的研发离不开对分子结构及微观机制的深刻了解。

例如一些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4. 食品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分子与微粒技术可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保存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例如,食品的口感与香味等因素就与食品中微粒的组合、结构有关。

四、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分子和微粒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在医药、化工、材料及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可以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背记知识点-2020秋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背记知识点-2020秋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1个水微粒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用胶头滴管滴下的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7×1021个水微粒。

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1)现象: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中酚酞溶液不变色。

(2)解释: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证明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证明C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微粒运动到了A烧杯中,所以A中的溶液变红,由于大烧杯的遮挡作用,氨气微粒不能运动到B烧杯中,所以B中的溶液不变色。

其他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湿衣服晾干、打开酒精试剂瓶瓶塞能闻到酒精气味、闻到花园里的花香……都能证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着。

3.微粒之间有间隔实验一: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提示:水中含有红墨水)现象: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结论: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1)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上图对比发现,空气要比水更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微粒间的间隔。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酒精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铁、金刚石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第2课时分子原子一、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均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氧气和液氧均能支持燃烧是因为二者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及分类(1)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可能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微粒的性质 教案

微粒的性质 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2015年10 月11 日
现象:甲溶液为无色。

滴加浓氨水后,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人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酚酞又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有一个性质: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无色酚酞遇到浓氨水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下图),观察实验现象。

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
现象:甲溶液变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烧杯中的氨气微粒运动到了装有蒸馏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中。

所以甲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构成氨气的微粒是运动的。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当把玻璃管颠倒数次后,酒精微粒和红墨水微粒会互相占据微粒之间的空隙,所以最后体积减小,玻
现象:吸有空气的那支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这现象说明什么?
为什么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由于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大,所以容易被压缩。

从上面的实验知道,状态不同,微粒间的空隙大小相同吗?
相同物质间的微粒空隙,气体>液体>固体。

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ppt

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ppt

金原子的性质不活泼,故C错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
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
闻到花香,故D正确。
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ppt
2020/8/14
知识管理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粒子观: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等微观粒
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性 质:①分子的 质量 和 体积 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 着。温度高,分子 能量增大, 运动速率 加快;
3.[2016·乐山]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
动”的是
(D)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
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解析】 春天,冰雪开始融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
的间隔改变,故A错误;气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
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B错误;真金不怕火烧,是因为
分子在不断运动
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 C 积小于2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
D
分子
量都很小
【解析】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 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 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 花香,故B正确;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 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一滴水中含有约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D 正确。 【点悟】 通常用闻到气味、热胀冷缩、气体液化等现象来说 明分子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等微粒基本性质。

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分子-沪教版说课稿

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分子-沪教版说课稿
最后4.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分子的性质
1.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分子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二、学



刚才说到,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看一下我对学生的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在九年级之前,大部分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和生活中已断断续续地接触到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但对具体的概念还有待建立。
2.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
二、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的最小粒子
总结:总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老师!
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欲强思维活跃但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判断能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化学热爱化学学好化学在课堂上应加以适当的教法与学法指导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课时 分子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的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并用水分子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是( )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 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__。

1.解析:碳素墨水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导致全杯水都变黑,体现了分子的运动性质;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时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最终变为碘蒸气,该过程体现了分子间存在间隔的特点;大米是宏观物质,相互混合不能体现微粒的性质;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是由于蔗糖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的结果,体现了分子的运动.答案:C2.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混合后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3.(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2)用作对比,突出颜色变化;(3)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地方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至滤纸上使酚酞试液变红.二、预习展示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 )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

三、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实验探究】

三、分子的性质
①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 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 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
罗雷尔博士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97年退休后曾 多次访华(包括2011年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访问)并进 行多场学术讲演和交流,为发展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传 统友谊和推动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海因里希·罗雷尔
三、分子的性质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 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 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扫描隧道显微镜如何观察到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也被称为扫描穿隧式显微镜,是一种利用 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可以让科 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 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简单。就如同一根唱针扫过一 张唱片,一根探针慢慢地通过要被分析的材料(针尖极为尖锐, 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一个小小的电荷被放置在探针上,一 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到底层表面。当探针通过 单个的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这些变化被记录 下来。电流在流过一个原子的时候有涨有落,如此便极其细致 地探出它的轮廓。在多次的流通后,通过绘出电流量的波动, 人们可以得到组成一个网格结构的单个原子的美丽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

C),理由是 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盐酸, 其运动速度快 。
B A C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实验探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小于 100 mL。
【得出结论】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 间隔 的; ②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 液体分子间的
间隔 大于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在通常情况下: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 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
水就不存在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 是( B )
(2)原子总是 不断运动着
(3)原子间有 间隔 。
着;
三、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一:分子运动现象P49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实验一现象:溶液为无色 ;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 溶液为红色 ; (2)实验二现象: 结论: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烧杯 A (3 ) 溶液逐渐变红。 现象
解释
溶液不变色。
烧杯 B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 与水结合成氨水,溶液显碱性,从而使 溶液变红
【探索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氨水做实验呢?
氨水易挥发,能很快看到现象。 (2)为什么是氨水的微粒进入了酚酞中,而不是 酚酞的微粒进入氨水中呢?这说明了什么? 氨水易挥发,氨分子运动速度快;这说明不 同的微粒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1.知识与技能(1)明白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明白这些微粒的性质。

明白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把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明白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把握化学式及其涵义;明白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熟悉化合价的一样规律;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运算物质的组成;依照某一新物质的化学式,围绕它来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养量比或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过程与方法(1)依照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微粒的性质、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

(2)通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说明水的组成元素是氢和氧,再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说明水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后不改变,明白得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3)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依照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是外层电子得失情形的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5)对比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特点把握离子的符号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6)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有一定的数目比说明化合价的含义;利用化合价规律指导化学式的书写并通过化学式推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56)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A.AB.BC.CD.D2.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

留在冰箱中的柠檬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3.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是()A.通过现代科学仪器移动硅原子B.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的图片D.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4.对下列课本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C.只能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D.品红扩散是品红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B.糖溶于水是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C.经过苗圃闻到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了鼻子中D.现代科技表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6.下列不属于微粒基本性质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8.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间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变大9.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11.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的选项序号填空。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的性质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准备(1)准备品红和氨水的扩散实验仪器及药品(2)准备空气与水的压缩实验习题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B)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酒的气味扩散。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挤占对方间隔。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要盖紧瓶塞。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要防止酒精和汽油挥发。

4、下列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C)A、楼下老奶奶卖的臭豆腐真香B、爸爸的老白干没盖瓶盖变少了C、早晨听到马路上的汽笛声D、周末回家很远就闻到炖鸡的味道5、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D)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课后讨论:1. 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物质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混合物与纯净物(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板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