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中心提纲什么

合集下载

陈君石 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 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2008年10月21日 15:18凤凰网专稿王鲁湘:从今年九月,延续至今的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源头到底在哪里,其体制是否需要反思和重新估计?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关这些内容,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先生。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1935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后从事营养和食品卫生工作四十余年。

其间曾攻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代谢专业研究生;在美国阿尔巴尼医学院毒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进修。

陈君石先生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

王鲁湘:陈先生,每一次我们中国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或者一个普通的民众一般都会感到非常的愤怒。

作为一个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您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陈君石:我的感受可能跟消费者不会完全一样,因为我们从科学技术来探讨怎么来控制这样一个问题的话,我的感受是果不其然又来了一次.王鲁湘:那么应该说您是专门研究这一方面的专家,而且是我们中国的这一方面的一个学科带头人,您接触的食品安全问题,远远会超过我们一般普通的消费者,那么像听到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总是在你的意料之中的话您自己的饮食会不会受到影响?陈君石:当然不会,老百姓一句话,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我从来不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吃得很好。

王鲁湘:就是说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不足以让你产生那样的恐惧,就是拒绝接触咱们中国的食品?陈君石:因为实际上我们整个的健康指标是在改善。

而不是说假如我们还能吃什么的话,那完全不是现在这个状况,但是并不等于我这么说就不存在问题,我还是承认存在着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王鲁湘:您有一句判断:就是我们总的食品的这一种安全状况是在改善,但是我们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各种信息也好,包括我们自己亲身碰到的事情也好,总觉得好像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越来越严重,那为什么会跟专家之间这种判断会有这样的一个差距?陈君石:我等一下有机会的话会详细讲这个事情,这就是信息沟通的问题。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 对话动机77岁,陈君石仍在坚持工作。

这个走路飞快、说话简洁的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是食品安全。

近年来,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考验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陈君石写博客、开微博,在公共论坛上发表自己对各种热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呼吁公众科学、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他常遭遇“拍砖”。

“中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事件不可避免”、“地沟油不可能大批量流向餐桌”等观点,甚至被认为是为一些政府部门监管无能开脱,为无良企业脱罪。

今年6月11日,陈君石从“两院院士大会”会场匆匆赶往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根据今年的主题“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做了发言,不想再次引发一场风波。

他6分钟的发言,绝大多数人记住了一句话:“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

”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反复转发、评论,并一度从质疑,转变为个别网民的人身辱骂。

6月14日,陈君石发表长微博,但不是道歉,而是重申观点。

6月15日,陈君石接受新京报采访,称发言虽然受到广泛质疑,但见此言已引发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辩论,仍感欣慰。

“食品安全不是管出来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也管不过来新京报:一语激起千层浪后,你又发了长微博,重申“我国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国家”这一观点。

为什么屡遭“拍砖”,还要这样坚持?陈君石:我想我的微博已经讲得很清楚。

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各项专项整治、每年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

同时,我国的部分食品安全标准,比如微生物标准、菌群总数国标等,比发达国家要严格得多。

另外,从全国监督执法的队伍来看,现在公安部门也专门设立打击假劣食品的队伍,这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

但是,“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管已到位”、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

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

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我国对食品安全这个关乎民生问题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律、从业者的素质、媒体的信息传播、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这些环节构成了食品安全的整个链条。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专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2012年4月19日,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的第十三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活动邀请了中外食品安全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食品安全等话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peter ben embarek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去年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对食品链产生的很大影响,到德国去年发生的受大肠杆菌感染芽菜的事件;从美国甜瓜当中含有单增李斯特菌,到中国的瘦肉精事件,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方面的问题,它影响到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不管你生活在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认为食品安全确实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挑战,但是各国所面临的挑战的侧重点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主要是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或者供应链当中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而在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我们国家,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违法添加。

这是我们国家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则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食源性疾病,确切地讲,是由于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了食品,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发生了疾病。

一、项目名称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一、项目名称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公示材料5:一、项目名称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检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名意见:该项目以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针对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等问题,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展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的发掘研究、精准检测、现场快筛研究,开发了系列检测技术及产品,实现了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的高精度、高速度、高通量、高灵敏检测,解决了实际应用中迫切需要的检测简便化和低成本等问题,相关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我国多起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食品中有害物的监管从事后被动应对到事前主动预防的重大转变。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其中2项为美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制定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5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360篇,其中SCI/EI收录187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近3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

项目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供港生猪瘦肉精”事件、“臭脚盐”事件、“输欧牛肝菌尼古丁”事件、茅台酒全生产链风险因子识别鉴定、双鹤药业原料中未知污染物筛查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为国家相关部委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审查,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填写要求。

经组织对外公示,公示期无异议。

该项目成果突出、技术难度大、创新度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鉴于以上所述,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

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不法生产者为追求暴利和逃避监管,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同类结构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很难通过传统方法进行侦查鉴定,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中有害物的有效监管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陈君石院士谈食品安全的真相与误区

陈君石院士谈食品安全的真相与误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

今天我们为您推出的是健康生活方式院士系列访谈的第二场,请误区。

我身边的嘉宾就是刚才提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陈君石]网友大家好。

[ 2010-05-05 08:53:08 ][主持人]首先想让您给我们概括一下中国现在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

[ 2010-05-05 08:53:31 ][陈君石]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专家的角度和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大对称、结论也大相径庭,老百姓对么”,而我们认为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状况基本上是好的,但是问题不少,有些还是很严重的。

[ 2010-05-[陈君石]我觉得这个认识上差距的原因就是与我们国家食品安全背景的情况了解有所差别,这是非常重要的。

义是:食品当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 2010-05-05 08:54:34 ][陈君石]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一个是“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两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因为现在社会当中,我们的检测手段如此之发达和高明,只要有一丁点儿东西都能检测出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说北京烤鸭的皮里面的致癌物质那是响当当的,但是它的量又很少,我们也不天天吃,所质,但是它不足以构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 2010-05-05 08:55:01 ][主持人]所以我们认为它是安全的。

[ 2010-05-05 08:56:00 ][陈君石]所以烤鸭还是吃的,没有人说要禁吃烤鸭对不对?老百姓也不会同意。

所以这个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同一个尺度上来衡量。

[ 2010-05-05 08:57:22 ][陈君石]假如在同一个尺度上来衡量的话我们需要了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两大背景,这两大背景和其他多的农户都在分散地生产我们所吃和作为原料的所有食品,包括鸡鸭鱼肉蛋奶粮食蔬菜水果,无一不是两亿多是个体。

根据我们现在对两亿多农户七到八亿的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守法意识的了解,大家可以想象,假这是不现实的,这是我们现在的客观存在。

陈君石院士解读“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

陈君石院士解读“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

72 I FOOD INDUSTRY I陈君石院士解读“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王城 刘潇潇 项佳丽 文解读INTERPRETATION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近日以《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为主题,做客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食品安全新动向系列讲座。

记者针对陈君石院士的讲课内容和视频进行整理,做了本期报道。

不要吃野生动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公众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的担忧。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它的认识逐渐深入,但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其间不免夹杂了一些误区。

“首先,新冠肺炎并不是食源性的疾病,也就是说不是吃进去的,所以它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新冠肺炎会不会通过食品传播?答案是否定的。

”陈君石院士表示,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尚无新冠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的证据。

过去的研究表明,SARS 和MERS 等冠状病毒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活比较长的时间,但一般食品的加工、生产、制作的过程可以杀死病毒。

“60到70度、30分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但很多专家认为,即使在包装表面存在病毒,它的量也不会多,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既不会生长,也不会繁殖。

此前有媒体报道,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在2月初已经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活的新型冠状病毒。

那么,病毒是否会通过消化道感染?对此,陈君石认为,粪口传染的概率比较小。

“第一,通过粪便分离出活的新冠肺炎病毒的几率很少,检出几率很低。

第二,病毒在食物中不会生长、不会繁殖,所以不能形成足够的量导致食用后感染。

第三,加工生产烹调的过程没有把病毒杀死,这个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到目前为止,关于病毒源头的争论仍在持续。

多数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和SARS 病毒一样,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是传染源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即使蝙蝠是病毒最开始的传染源,可能还需要通过另外一种动物传染给人,然后再是人传人。

这就是现在我国要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最重要的过去的研究表明,SARS和MERS等冠状病毒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活比较长的时间,但一般食品的加工、生产、制作的过程可以杀死病毒。

陈君石院士权威解读新型冠状病毒与食品安全

陈君石院士权威解读新型冠状病毒与食品安全

May 2020 CHINA FOOD SAFETY45在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食品安全”的讲座中,陈君石院士分享并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食品传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预防措施、新冠肺炎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为食品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对新冠疫情下食品安全的理解与认知。

本文梳理了陈君石院士在讲座中分享的内容,力求清晰、完整地将其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在帮助行业人员建立科学认知、从容应对疫情的同时,帮助公众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 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播陈君石院士权威解读新型冠状病毒与食品安全□ 张聪 本刊记者3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食品安全”这一主题,通过“沃尔玛食品安全新动向系列讲座”平台与近千位行业人士在线分享了相关知识与建议。

新冠肺炎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且新冠肺炎对于食品行业不管是生产加工、零售亦或是餐饮,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观点一因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是吃进去的,因此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其就是一般被称为的“食物中毒”,比如由沙门氏菌或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或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亦或是某某病毒甚至于寄生虫。

它们在食物当中生长繁殖,人们吃了这样的食物而患上胃肠道疾病(少数为其他症状的疾病)的情况称之为食源性疾病。

新冠肺炎显然不是吃进去的疾病。

那么,新冠肺炎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各个国家,以及中国专家的共识来看,它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与禽流感一样,首先由动物来传播,再发展到人传人。

观点二新冠肺炎会不会通过食品传播?上述已经提到,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但它会不会通过食品来传播呢?答案是否定的。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2月11号发布的Situation Report(情况报告)提到,尽管有人担心新冠病毒会通过食物传播,尤其是生的动物性食物,但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证据。

食品风险预警交流发言稿范文

食品风险预警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组织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此,我代表我们单位,就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依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1.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我们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报告、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2. 严格食品安全抽检制度。

加大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覆盖率,确保抽检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3.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共享。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地区信息互联互通,提高风险预警的时效性。

4.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队伍,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三、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1. 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风险。

2.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

3.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追究。

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我们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一是加强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互通;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管水平;三是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总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说到问题食品,很多人立刻就能举出例子,染色馒头、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等,问题食品涉及范围之广,不禁让人感叹:还有什么是安全的,能吃的?保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为什么在民生之根本问题上,却经常出现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呢么?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的分项调查显示,53.4%的网友认为导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7.1%的网友认为是相关法律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

另外关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48.3%网友表示应健全法律,加大惩处力度,有36.2%网友表示执法部门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关于这一问题有专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并非仅是监管问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分析,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里特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诚信的缺失。

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所以对别人生产的食品也缺乏信任。

有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会干些偷工减料的事,做生意的会干些缺斤少两的事,当他作为消费者去购买食品时,也就不能充分信任别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强调: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它是生产出来的。

另外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负责人张永健指出,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视,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恶劣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甚至会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增加、家庭健康医疗负担加重、人力资源遭受损失。

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有人希望执法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对违法者严惩不怠;也有人提出企业要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还有人希望媒体继续发挥监督功能,把危害健康的不法行为和企业公之于众。

健康管理专业《食品安全界大咖陈君石院士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剖析》

健康管理专业《食品安全界大咖陈君石院士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剖析》

陈君石院士:全面剖析与食品安全相关的2021题来自SF数据),食品达到165华氏度(即℃),即刻就可以杀灭食品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致病菌,确保食用安全(FDA数据)。

7:奇怪的建议。

媒体:要保障自己的健康,就回家自己包饺子!真相:自己买的肉里面同样可能携带少量金葡菌(鲜肉国标《鲜、冻片猪肉》并不要求检测金葡菌),你买的肉和食品企业买的肉其实是一样的,而且,企业在低温环境下包饺子也不会比你在常温下包饺子产生毒素的可能性更大。

最后特别提一点:我从未见过一家媒体为其对食品安全的失真报道致歉并承担相应责任的。

19“我才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只要企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就行!”答: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活动中,发现有不少持这种观点的人。

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关键在于企业。

了解一些食品安全知识的好处其实不用多说,那么,消费者增长食品安全知识跟促进企业食品安全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因为消费者有最重要的选择权。

企业生产食品,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安全的食品”跟成本有直接的关系,好的原料、设备、人力、检测等都关乎成本。

事实上,有很多微利行业,就是因为低价恶性竞争导致一些企业偷工减料,最后生产出不安全的食品。

消费者了解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后,其消费就会变得更理性,包括有意地回避食品安全风险更高的食品、愿意为安全食品提供相应的购买力。

同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后,消费者还可以成为更好的“监督者”。

2021们该关注什么样的食品安全?答:事实上,我们的媒体、舆论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些根本算不上事的事了。

从业内来看,食源性疾病才是当今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其次是化学性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残药残、天然毒素),排到后面的才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病原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等。

其中,食源性疾病中%是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其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全世界公认的头号难题。

遵循风险分析框架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专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

遵循风险分析框架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专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

儿童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疾病 ,还 有瘦 肉精问题 , 确实是 “ 货真价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 我国食 品安全有 自身 的特点 ,比如 中国和美
国就 不 一 样 ,国家 的 发展 阶段 不 同 ,食 品安 全 的
么样 的风险是可 以接受 的。当然 ,不能要求消费 者 的认识 和科学家 、政府官员一样 。对危 害和风
香 港 的蔬 菜是 批 批 检 ,不 计 成 本 ,香 港 人 是 吃 不
准要严于 国家标 准 ,而我 国的犯罪风 险 比较低 。 在这种生产 的大背景之下 ,我们的食 品安 全隐患
的食 品安 全 问题 ?
陈 君 石 : 事 实 、数 据 来 看 ,我认 为 ,我 国 从 食 品安 全 的总体 情 况 是 好 的 。不要 说 我 国人 口的
我解释一下什 么是危害和什么是风险?危害 是指食 品中可能会产 生不 良健康影响 的生物性 、 化学性或物理性因素或状况。而风险是上述各种
特点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忽视我 国食品安全 问
题 的两 大 背景 : 一个 是 源 头 污染 突 出 。 由于农 业
生产的分散 ,我们有成亿 的农户在分散地生产初
级农 产 品 ,包 括鸡 鸭 鱼 肉蛋奶 ,包 括 直接 吃 的和 用 在食 品加 工 中的 ,以 目前 农 民对 科 学知 识 的 了
特 别是 中小 型 企业 太 多 了 ,这 样 的小 型企 业 在 生
圈 斯酸 缓 01 9 菅理 丰21・
本期关注
食 品 安 全 监 管
BENQ I GUANZHUSHl NANQUANJANG UAN Pl I
产 当中不能完全按照食品卫 生操作规程办事 ,是 很有可能的。 还是用三聚氰胺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食品安全风险沟通是指食品生产者、政府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风险沟通的目的是提供准确、明确和易于理解的信息,以帮助公众做出明智的决策。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1 透明度与公开性食品生产者和政府机构应该诚实、透明地向公众披露食品安全问题。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并确保公众了解食品安全风险的真实情况。

1.2 清晰与易懂风险信息应该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统计数据,而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可视化工具,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食品安全风险。

1.3 多元化渠道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和官方网站等。

这样可以确保广大公众能够接收到相关信息,并参与讨论与反馈。

2.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食品安全危机是指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并引发公众恐慌和不信任的情况。

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处理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快速响应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相关方应该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公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及时发布公告、召回产品、展开调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危机的蔓延。

2.2 诚实与透明食品生产者和政府机构应该对食品安全危机保持诚实和透明的态度。

尽早向公众公开危机信息,并提供真实、全面的解释和处理措施,以恢复公众的信任和信心。

2.3 学习与改进食品安全危机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关方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机制,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3.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的挑战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与危机处理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虚假信息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因此,相关方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挑战。

陈君石谈食品安全

陈君石谈食品安全

2月28日(周六)下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做客新华网,全面剖析解读食品安全问题。

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纯属误读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华会客厅,今天我们为新华会客厅请到了一位重量级嘉宾——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欢迎您。

陈老今天来作客新华会客厅主要是和大家全面剖析一下食品安全的问题,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受众非常关注,可是对于食品安全真正的含义可能还并不是特别了解,刚才在访谈开始我和陈院士攀谈过,他说其实食品安全有两种定义,那我们先请陈院士给我们解读一下在我们所了解的食品安全到底有几层含义?陈君石:现在食品安全在老百姓心中问题很大,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说食品安全问题到底包括哪些呢?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作用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食品中有有毒有害物质,另外一个是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或者说潜在的危害。

实际上例子很多,比如蔬菜里面的农药残留超标;再比如你吃坏了拉肚子,尽管是在家里吃坏了拉肚子。

所谓食源性疾病,这都是符合刚才所定义的食品安全问题。

但是还有另外几类问题,人们往往也把它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说商家销售食品的存在缺斤短两现象,这应该说不是食品没有问题,是质量问题,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另外关于假冒伪劣问题,假冒伪劣的问题在我们现在中国应该说是汪洋大海,谁都碰到过,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绝大部分的假冒伪劣的食品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这可能大家并不太同意,但确实如此。

三聚氰胺这样的假冒伪劣确实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但绝大部分的假冒伪劣是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的,那么这一类尽管从我们专业上认为假冒伪劣不是等同于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刚才解释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道理,就是假冒伪劣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事情,它是一个警察要管的事情,因为它是明显的犯法行为。

陈君石院士: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陈君石院士: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陈君⽯院⼠:中国营养与⾷品安全的“守护者”2019-10-24出⾝⽂化世家,踏上从医道路,⽂化⼒量成就“⾷品安全院⼠”1935年6⽉出⽣于上海的陈君⽯,是我国著名诗⼈柳亚⼦的外孙。

青少年时期,陈君⽯受外祖⽗和同样从事⽂化事业的⽗母熏陶,不仅拥有良好的⽂化教养,还养成了良好的个性、思想品德和⾏为习惯。

即使后来,他并没有像他的外祖⽗那样成为著名的“⼀代诗圣”,但家庭中浓厚的⽂化⽓息,还是让陈君⽯受益⽆穷,最终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学和⾷品安全专家,取得多项突出科研成果。

陈君⽯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学系。

此后,他⼀直从事营养学与⾷品毒理、⾷品安全等科技⼯作。

作为⼀个科学家,陈君⽯不仅具有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还具有⼲实事的精神。

他努⼒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实际⾏动,让中国⽼百姓真正享受到营养研究的好处。

他更关⼼⾷品安全,曾多次提出加强国家⾷品安全控制措施的重要建议,为我国营养学和⾷品安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硒与克⼭病研究的先驱,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硒”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20世纪70年代,陈君⽯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克⼭病防治⼩分队(由临床医⽣、基础医学家、营养学家共同组成)的负责⼈之⼀,证明了硒缺乏是克⼭病的重要病因,⽽补充亚硒酸钠对预防和控制克⼭病的发⽣有明显效果。

这⼀成果不但为阐明硒与克⼭病的病因关系和控制克⼭病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且成为国际上确认硒是⼈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直接依据。

同时,⼩分队还进⼀步论证了硒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等重要功效。

为此,国际⽆机化学家学会在1984年授予⼩分队国际“施⽡茨奖”。

此后,陈君⽯从事硒与癌症关系的动物实验和⼤型流⾏病学研究,提供了硒缺乏与多种癌症⾼发有关的⽀持证据。

国际上不少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体适宜和安全硒摄⼊量都是以中国学者对硒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在硒研究领域⾥,陈君⽯所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直处于国际领先⽔平。

陈君石院士全面剖析解读食品安全

陈君石院士全面剖析解读食品安全

陈君石院士全面剖析解读食品安全日期:2015-02-12 13:07 点击:2082写这篇长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尊重专业,尊重知识,特别是各位有影响力的大V和媒体,因为你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专业和知识。

食品安全它确实是公共话题,但更是一个专业领域。

换位思考下,当你们谈论民主、自由这样的话题时,当你碰到一个什么社科名著都没读过,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苏联解体等一知半解的大谈民主政府,估计也会嗤之以鼻,并认为他的观点不足为信。

食品安全也是如此,它涉及食品科学、监管制度、企业管理和行业现状等,其中每一项的专业性都是很强的,如果你只是想简单地重复着“政府应该加强监管”这样的批评,那确实是无所谓专业不专业,但这种言论初中生都可以说,而且本质上无助于解决问题,而当你一超出这个范畴发表意见,你很可能就错了。

我不是解释这些问题最合适的人,算是抛砖引玉吧。

下面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常识”问题,但很多人对于常识问题最容易想当然,所以这也是分歧与谬误的开始。

1、所有食品企业的问题都是食品安全问题吗?答:有时候不是。

食品安全一般不讨论与“健康危害”无关的事。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它的核心是“健康”,它和产品的质量或营养是有一定区别的,虽说质量不好或营养不好的食品也可能造成健康问题,但营养不好的食品也可能没健康问题,这之间不能划等号;它也不讨论商家的经营方式和诚信问题,比如去年的味千拉面,它是个好话题,但其产品本身没有健康危害,属于诚信问题。

2、食品安全是能做到零风险的吗?答:不可能,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甚至是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都可能面临风险,何况是“吃”。

且不说人类自身、人类的食物无时不在面对着复杂的客观环境(空气、土壤、微生物等等),有已知的,还有未知的,即使是属于主观能动方面,也有偶发事件、人力不可及的范围及操作成本问题。

共治共享共赢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全面走向法治化

共治共享共赢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全面走向法治化

共治共享共赢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全面走向法治化作者: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6年第11期编者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近一年。

这一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实施,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这一年,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舌尖上的安全”是否得到更强保护?通过梳理回顾,可以看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配套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全程追溯制度正在建立,风险管理初成体系,网络食品交易走向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组织、媒体、消费者意识到全社会协同共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真正“良药”……抽样检测步入规范化、长期化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念,明确提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原则。

其中,抽样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的基础性工作,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实现科学监管的重要手段。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国家总局以“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指导,锁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遵循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常规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抽检检测计划。

品种上,覆盖33个食品大类,129个食品品种,200个食品细类,同时提高对油、肉、乳、饮料、婴幼儿奶粉等高风险加工食品以及蔬菜、水果、禽畜肉等鲜活农产品的检验频次;项目上,基本覆盖现有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性指标,同时加强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和非法添加、致病菌、重金属、污染物质等安全性指标的检验;企业方面,覆盖13.3万家获证生产企业,同时加强对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的抽检;区域方面,以流通环节为主,涵盖生产、流通、餐饮、进口、网购等不同业态,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聚集区、集中交易区、集体餐饮场所以及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关注度。

同时,抽检查验、专项治理的信息披露频次明显增多。

据统计,今年以来,国家总局已26次发布食品抽检公告,各省级监管部门则以至少每周一期的频次发布抽检信息。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探析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探析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探析周宇(综述);张春芝(审校)【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各国食品安全管理者带来巨大挑战。

风险分析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参考的系统化、规范化方法,并已被各国普遍接受,不仅促进了公众健康,也扩大了国际食品贸易。

但在风险分析体系的实践过程中,仍然不断暴露出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无论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还是风险交流部分,都显露出值得我们重视、探讨和完善的细节,尤其是缺乏对食品中多种危害物联合作用的风险评估,本文对所发现的问题作一表述。

%Food safety is an essential issue of public health .Endless incidents about food safety present huge challenge for national food safety managers .Risk 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and disciplined approach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it has been universally accepted through past 20 yearsdevel-opment .Risk analysis system promoted the public heath and expanded the international food trade .Despite its a-chievements ,it also exposed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in its three parts ----food assessment ,food management and food communication .The exposed details ,like lack of consideration about joint effect of mixed hazards in risk assessment ,worth more attention ,discuss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found in practice are briefly presented for experts to correct .【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77-80,87)【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问题;联合作用评估【作者】周宇(综述);张春芝(审校)【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5.5风险分析最早出现在环境科学危害控制中,到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被引入到食品安全领域[1]。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20XX年食品安全领域最大的热点,是少了‘热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近日举行的20XX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说。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六年在年初对上一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梳理和解读。

“在近年的社会舆情热点排名上,食品安全逐年降温,排名不断下降。

”这是他们得出的结论。

但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我们吃得更安全了吗据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国没有发生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从日常监管信息来看,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确实在改善——根据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查数据,20XX年第三季度,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7.4%,这是对全国37万多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进行抽查检验得出的结论。

而20XX年,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6.8%,20XX年则为94.7%。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好转,还有一个佐证。

受食药监总局委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负责就正在发生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或隐含的风险隐患,及时向公众进行解析。

20XX年,他们共完成30期解析,其中17期是在公众中引起较大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比如玉米粉中非法添加“伟哥”等事件,占比为56.7%,而其中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有7个,其余多是谣言引起的舆论恐慌。

而20XX年完成的27期解析中,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解析有22期,占比为81.5%。

“从81.5%下降至56.7%,可见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在下降,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消费警示在增长。

”孟素荷说,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食品安全领域相对“太平”,使社会舆情少了许多“风波”。

不过,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顽疾仍然没有得到太好的改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指出,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仍存在使用过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兽药、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等现象也还存在,农产品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回应社会关切 化解公众疑虑

回应社会关切  化解公众疑虑

回应社会关切化解公众疑虑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3期2024年1月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并解读了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加强科技界、产业界、媒体等多方力量合作,以社会共治之合力,持续推进公众科普,营造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舆论环境。

2023年12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征集了近十家主流媒体筛选的舆情热点,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标准法规等多个方面。

再经专家多轮评议,最终从60余个热点中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10个热点,形成“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会上,陈君石、孙宝国、谢明勇、单杨等多位来自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及专家学者对阿斯巴甜、预制菜、“羊肉掺假”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权威的科学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活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主持此次活动。

截至活动结束,全网全媒体累计观看量达92.4万人次。

坚持用科学的真实化解公众疑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在活动致辞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识别风险、深入研判风险、及时处置风险,强化督促问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多点发力,筑牢安全“防护网”。

一方面,发挥好抽检监测“千里眼”的作用。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05万批次,抽检不合格率为2.49%。

2023年6-8月,结合主题教育在全国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食品安全陈君石观后感

食品安全陈君石观后感

食品安全陈君石观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陈君石先生关于食品安全的那些讲座。

哎,一听到“食品安全”这个词,我这心里就像有一只小老鼠在爬。

那种既焦虑又好奇的感觉,是不是挺复杂的?我第一次听陈君石先生的讲座,是在一个大报告厅里。

那会儿的我对食品安全这玩意儿,嗯,就像是看待遥远的外星世界,心里那个懵。

而陈先生呢,讲话的时候可不是那种板着脸的教授样儿。

他语气轻松,幽默风趣的,就像是在聊家常,但每一句都戳到你的心坎里。

你知道吗?听陈君石讲食品安全,就像是喝了一杯醇厚的咖啡,既有提神的效果,又能让你回味无穷。

他说食品安全这事儿,得从选择食材开始,就像买水蜜桃,要选那种看着新鲜的,摸着还带着绒毛的。

还记得他提到,现在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为了挣个暴利,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我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下买东西可得擦亮眼睛啊。

当然,陈先生也不是一味地吓唬人。

他还分享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易行的方法,让你能用自己的小智慧来避开那些可怕的食品雷区。

他说,从产地到餐桌,这一路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就像咱们品味一杯上好的咖啡,每一口都值得期待。

陈君石先生还特别强调,说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和监督。

就像我们守护那美味的水蜜桃一样,要知道它是不是纯天然的,是不是安全的。

我听着,忍不住点头,心想我以后也得为咱家的小饭桌操操心了。

在讲座结束后,我发现,了解食品安全其实不是一种负担,反而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每当我选购食品时,就像参加了一场小冒险,把那些不安全的因素统统化解掉。

朋友,你说这是不是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所以呢,我现在也盼着有机会再去听听陈君石先生更多的讲座。

朋友,如果你也对食品安全感兴趣,不妨关注一下这位大师的分享。

我们一起守护那美丽的、幸福的餐桌,你说好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应对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传播虚假、
不实信息?
提纲
什么是风险交流?
当前的食品安全舆情 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风险交流的条款 实施这些条款的挑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概念
食品信息交流
Foo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改为食品信息交流。
管理者、专家、企业、媒体各有不同目的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China Food Information Center, CFIC)
引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用指南》,2006。
提纲


什么是风险交流?
当前的食品安全舆情 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风险交流的条款 实施这些条款的挑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概念
舆论 – 食品添加剂有害!

一种雪糕含19种添加剂!

政府应该做什么? (续)
第一百一十八条 国家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 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 理信息和国务院确定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信息由国务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 息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理信息的影响限于特 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上述信 息。 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并进行必要 的解释说明,避免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
生产经营者应该做什么?
第九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 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 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 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 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政府应该做什么?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 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 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 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 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 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 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风险交流的定义
“风险交流”即 risk
communication, 或称“风险沟
通”。
“风险交流是在风险分析全过程中,风险评估人员、
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企业、学术界和其他利益 相关方就某项风险、风险所涉及的因素和风险认知 相互交换信息和意见的过程,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结 果的解释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
权威专家不愿意面对媒体;
某些媒体抓住新闻不经核实就发布。
现实的情况是,正确的科学信息明显处于劣势, 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却大占上风。其结果是 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 的公信力,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提纲
什么是风险交流?
当前的食品安全舆情 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风险交流的条款 实施这些条款的挑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概念
最终目的是建立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
有效交流,除了公开、透明外,要做到共同参与。
既要“打针吃药”,也要“提高免疫力”,以后则为
主,从娃娃抓起。
政府主导,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食品信息交流的目的(举例)


建立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安全性的信心。 建立消费者对于监管部门能力与工作的信心。 让消费者了解参与交流的机构,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让消费者相信食品企业确保食品的安全的承诺。 让消费者了解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从而预防、减少饮 食相关的疾病。 让人们了解能确保食品安全的食品处理、烹饪的方法。 向整个食品链的相关人员警示食品的相关风险。 在危机时期将有关情况告知所有相关人员。
提纲
什么是风险交流?
当前的食品安全舆情 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风险交流的条款 实施这些条款的挑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概念
挑 战
明确政府主导是好的,但还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
策略/办法和配置必要的资源(人、财、物)。
现实与要求差距大,实施难度大。 如何发挥民间(第三方)风险交流机构的作用?
媒体应该做什么?
第十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 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食品安全 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第一百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 食品安全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可能 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立即 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等 进行核实、分析,并及时公布结果。

儿童食品里10几种添加剂!
长期食用添加剂会对身体健康 造成潜在危害! 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危害尤其 严重,增加儿童肾脏和肝脏的 负担! ……


骇人听闻的标题(极化推导)

某品牌蛋白粉用转基因,依赖性,如海洛因 某品牌方便面桶荧光物超标,致癌


某品牌方便面酸价超标,易导致腹泻病、损害肝脏
某品牌方便面陷“致癌门”(苯并芘)
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陈君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提纲


什么是风险交流?
当前的食品安全舆情 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风险交流的条款 实施这些条款的挑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概念
国际通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
风险评估
科学过程
风险管理
政策管理
融入 互动
专业
风险交流
信息与观点的互动交流
来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某品牌涉嫌面粉添加硼砂陷“致癌门”
水果标签致苯中毒
(新)媒体成为放大站
-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 (SARF)
风险放大的社会后果:

远远大于健康的直接伤害
产品销售下降、影响当地经济 政治社会压力 政府管理成本提高 信任/信心
白酒添加金箔事件
中国风险交流现状
政府往往缺位,且时效性和透明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