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选教案案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7 沪教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35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蹬、钉、斩、噙、堪”;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攀援、骤然、斩钉截铁”等词语,指导书写“攀”。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文章在时间记录上的矛盾之处,并提出问题。
3、品读并积累具体描写登山健儿登顶的句子,练习详细复述,感悟人物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实录沪教版[1]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疲惫不堪”等词语。
2、抓时间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体会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艰辛,感悟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学生交流带有数字的成语。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一些带有数字的成语,现在看老师写一个带有数字的词。
(板书:8848米)生齐读。
师:这是人们在1975年测得的一座山峰的高度,相当于21个金茂大厦叠加在一起那么高,它是世界第一高峰。
(投影出示:山峰照片板书:世界第一高峰)生:齐读师:这座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
看清山峰的名字读准确。
学生读师:珠穆朗玛藏语中“女神”的意思,她是万山之尊,是许多人心中的圣洁之地,梦想之地。
再看老师写一组有数字的词语。
(板书:1960年4月9日 5月初、 5月中旬 5月24日、凌晨 5月25日4时20分)师:这是一组表示时间的词。
在这组时间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些时间谁在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生:1:1960年4月9日中国登山健儿来到珠峰底下(师提示:干什么)做好了攀登准备。
师:她用上了时间,还说出了谁在干什么。
(板书:准备)生:2:他们在海拔8500米建立了突击营地。
师:说出了这个重要的地点,老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扎营 8500米)5月中旬他们就在营地等待暴风雪的停止,等待一个最佳的登顶时机。
老师用两个字概括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等待)其他的时间,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
生:突击(师提示:出发了吗?)生:决定突击人员。
师:(板书:决定)这是一个重大决定。
5月25日凌晨呢?生:登顶。
(板书:登顶)师:你们看,一组时间词串起了1960年中国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一幕一幕。
(板书:攀登)今天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脚步去回忆。
生齐读课题师:请你加上人物中国登山健儿,把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注意把话说得清楚简练。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秀表格式教案
课题35、登攀世界第一顶峰教课目的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课文10 个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惫、堪” ,累积词语10 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行超越、斩钉截铁、忽然”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能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4、认识中国爬山健儿登攀世界第一顶峰的故事,领会爬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登攀世界第一顶峰带给我们的启迪。
教课要点和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难点教课媒体2、培育学生拥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能经过学习课文认识中国爬山健儿登攀世界第一顶峰的故事,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登攀世界第一顶峰带给我们的启迪。
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领会登课前学生准备采集相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课流程一、讲话导入,揭露课题:1、师:(板书:世界第一顶峰)(出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简介珠穆朗玛峰)。
同学们,这就是世界第一顶峰——珠穆朗玛峰,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 米,相当于21 座金茂大厦那么高。
高峰上终年积雪、空气稀疏,地形峻峭峻峭,也是世界各国爬山运动员最神往的地方,他们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作为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荣誉。
2、师: 1960 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期间。
中国爬山队的猛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从北路初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这一壮举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同时向全球证了然中国人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出示上述文字)3、师:今日就让我们一同去重温这令人振奋的历史瞬时。
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注意正音:“蹬、斩、钉、噙、骤”3、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谈谈在这些时间里,爬山队员在干什么?用“(什么时间)中国爬山队队员(干什么)”句式来说一说。
4、帮助学生梳理中国爬山队爬山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课文要点写了爬山队员最后那天一夜24 小时的爬山过程。
四人构成的突击队由突击阵营海拔8500 米出发,经过 5 小时到达“不行超越的第二台阶”是在海拔8680 米的地方, 5 个小时登攀了 168 米,而在剩下的 19 小时里他们持续向峰顶进发,爬了米,从所花的时间及路程上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预设 :164.43 米为何要花19 小时?)2、师:是啊!终究他们碰到了如何的困难险阻?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 3 — 5 小节,从中找找答案。
攀登世界第一顶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10个,用学过的方式明白得词语:“不可逾越”“斩钉截铁”。
2、正确、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学会提问,并借助他人的帮忙解决疑问。
3、了解中国登山队员攀登世界第一顶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受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世界第一顶峰带来的兴奋与自豪。
2. 教学重点/难点1、用学过的方式明白得词语:“不可逾越”“斩钉截铁”。
2、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顶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顶峰带给咱们的启发。
3、培育学生具有边读边思,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揭露课题1、揭露课题今天咱们来学习第35课。
板书课题,指名读。
2、同窗们这确实是世界第一顶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高达米,险峻的山势,飘渺的云雾,给人以肃穆、神圣的感觉。
谁再来读一读。
3、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员成功从北坡登顶,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攀登上珠穆朗玛峰。
今天咱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确实是围绕“攀登”,向咱们展现那令人兴奋的历史刹时。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完成学习要求。
(1)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2)找出表示时刻的词语,想一想在这些时刻里,登山队员在什么地址干什么用“(什么时刻)中国登山队队员(什么地址)(干什么)”句式来讲一说。
2、交流。
(1)认读词语。
(2)帮忙学生梳理中国登山队登山的进程。
时刻地址事件5月25日4点20分米登上顶峰5月24日9点30分 8500米决定登顶5月初 8500米成立营地1960年4月9日山脚下做好预备三、研读课文,试探质疑1、四名队员从“突击营地”向顶峰进发。
屏幕上翻红的内容确实是他们登顶的内容,再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预设:什么缘故要从8500米开始登顶短短的344米什么缘故要花19个小时板书:344米约19小时2、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气候变幻莫测,适才还艳阳高照,一会儿就暴雪纷飞,气温最低可达零下60℃。
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秀教案
勇攀世界第一高峰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疲惫不堪”等词语。
2、抓时间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艰辛,感悟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了解登山运动。
(1)出示登山运动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登山)(2)登山运动是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它对人的意志要求极高。
而攀登上(指读:世界第一高峰)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高的目标。
2、介绍第一高峰。
(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师:瞧,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它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
人们在1975年测出的这座山峰的海拔。
看老师写一个数字(板书:8848米),这是(齐读)这个高度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叠加起来的高度。
(2)这座世界第一的高峰就是——(出示图与文字:珠穆朗玛峰)看清它的名字,读准确(强调“朗”的读音)(个别读,齐读)(3)“珠穆朗玛”,藏语中“大地之母”的意思。
这座山峰终年积雪,平均气温在-40°C至-50°C之间,即使是盛夏季节也只有-20°C,要想登上这样一座雪山谈何容易!正因如此,能攀登上这样一座海拔(生:8848米)的山峰成了所有登山运动员的梦想。
板书:攀登,强调“攀”字笔顺。
3、介绍各国登山情况(60年以前)。
(1)介绍从南路成功登顶的例子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曾经先后组织登山队去攀登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1953年,英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南路,也就是尼泊尔境内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1956瑞士登山队第二次同样是从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
(出示:两个时间和南路)(2)介绍从北路登顶情况可是从来没有一支登山队伍从北路,也就是中国境内登顶。
(出示:北路)直到——(出示:1960年5月25日)(齐读)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是啊,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日子4、这一天令全国人民骄傲,令世界震惊!让我们回到1960年,让我们一起回到48年前,跟随中国登山队员去看看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2022三年级沪教版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2022三年级沪教版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2三年级沪教版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要求:学会提问,并借助别人的帮助解决疑问。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公开课教案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疲惫不堪”等词语。
2、抓时间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艰辛,感悟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了解登山运动。
(1)出示登山运动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登山)(2)登山运动是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它对人的意志要求极高。
而攀登上(指读:世界第一高峰)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高的目标。
2、介绍第一高峰。
(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师:瞧,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它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
人们在1975年测出的这座山峰的海拔。
看老师写一个数字(板书:8848米),这是(齐读)这个高度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叠加起来的高度。
(2)这座世界第一的高峰就是——(出示图与文字:珠穆朗玛峰)看清它的名字,读准确(强调“朗”的读音)(个别读,齐读)(3)“珠穆朗玛”,藏语中“大地之母”的意思。
这座山峰终年积雪,平均气温在-40°C至-50°C之间,即使是盛夏季节也只有-20°C,要想登上这样一座雪山谈何容易!正因如此,能攀登上这样一座海拔(生:8848米)的山峰成了所有登山运动员的梦想。
板书:攀登,强调“攀”字笔顺。
3、介绍各国登山情况(60年以前)。
(1)介绍从南路成功登顶的例子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曾经先后组织登山队去攀登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1953年,英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南路,也就是尼泊尔境内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1956瑞士登山队第二次同样是从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
(出示:两个时间和南路)(2)介绍从北路登顶情况可是从来没有一支登山队伍从北路,也就是中国境内登顶。
(出示:北路)直到——(出示:1960年5月25日)(齐读)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是啊,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日子4、这一天令全国人民骄傲,令世界震惊!让我们回到1960年,让我们一起回到48年前,跟随中国登山队员去看看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2 沪教版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第六册)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蹬、钉、斩、噙、堪”;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疲惫不堪”等词语,指导书写“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小节。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和人物的表现提出问题。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描写登山健儿登顶的句子释疑,感悟人物顽强拼搏,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通过学习,了解登山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精神,感受他们为国争光的高贵品质。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4 沪教版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等词语。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案设计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词语“不可逾越、攀援、骤然、斩钉截铁”等词语,指导书写“攀”。
2、读懂课文,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板书的提示,抓住时间线索,把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过程说清楚。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能够边读边思考,初步学习抓住矛盾之处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登山运动员遇到的重要困难,体会的他们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艰辛,学习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课前板书:世界第一高峰)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了解登山运动。
(1)出示登山运动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登山) (2)登山是人类挑战极限,挑战意志力的一项运动。
而攀登上(指读:世界第一高峰)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高的目标。
2、介绍第一高峰。
(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师:瞧,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它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
海拔大约(板书:8848米),(齐读)这个高度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叠加起来的高度。
(2)这座世界第一的高峰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出示图与文字:珠穆朗玛峰)一起读(强调“朗” 的读音)(个别读,齐读)(3) “珠穆朗玛”,藏语中“大地之母”的意思。
这座山峰终年积雪,平均气温在-40°C至 -50°C之间,即使是盛夏季节也只有-20°C,要想攀登上这样一座雪山谈何容易!因此,能够攀登上这样一座海拔(生:8848米)的山峰成了所有登山运动员的梦想。
(板书:攀登)仔细看老师写这个“攀”字,注意它的笔顺。
3、介绍各国登山情况(60年以前)。
(1)介绍从南路成功登顶的例子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曾经先后组织登山队去攀登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1953年,英国登山队第一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1956瑞士登山队第二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但他们都是从南路尼泊尔境成功登顶的。
(出示:两个时间和南路)(2)介绍从北路登顶情况还没有一支登山队伍从北路,也就是中国境内登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攀登世界第一高峰7沪教版1
35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蹬、钉、斩、噙、堪”;在语境中理解、积累“不可逾越、攀援、骤然、斩钉截铁”等词语,指导书写“攀”。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文章在时间记录上的矛盾之处,并提出问题。
3、品读并积累具体描写登山健儿登顶的句子,练习详细复述,感悟人物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文章在时间记录上的矛盾之处,并提出问题。
2、品读并积累具体描写登山健儿登顶的句子,练习详细复述,感悟人物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第一高峰”,课前2分钟欣赏“珠穆朗玛峰”景色)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揭题读题,指导书写“攀”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欣赏到的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一起读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板书“攀登”,指导书写“攀”)2、整体了解内容激情导入1)反馈预习整体了解内容预习过课文,文中哪些句子介绍了世界第一高峰的情况,找出来,读一读,试着用连贯的语言进行介绍。
2)了解“第二台阶”的险峻激发学生情感(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第二台阶”是不可逾越的?(2)师补充:(3)激发学生敬佩之情的确,还没有一支登山队伍从北路,也就是中国境内登顶。
直到——(出示:1960年5月25日)(齐读)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说?(这一天,中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从北路登上了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是啊,这一天真是……(出示:这一天。
)(3人交流)3、再读课题二、梳理课文内容引导抓住“时间”质疑1、交流文中提到的具体时间4月9日5月初5月中旬5月24日清晨5月25日凌晨4时20分指导质疑: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课文是就按时间顺序来写那天登顶的情况的,上学期我们也碰到过这样类似的写法——(网上呼救),对,《网上呼救》也提到了一连串的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时间的紧急。
当文中出现一连串的时间时,我们就要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将时间记录得那么详细、清楚?课中的时间记录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2、了解每一个时间点,登山健儿的行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秀教学案例
2.撰写一篇关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短文,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
3.拓展阅读:让学生课后查找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资料,了解攀登历史和著名攀登者的事迹。
4.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沟通,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学生在课后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挑战与困难,培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高清图片、纪录片视频和三维地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攀登珠峰的情景。通过展示珠峰的壮丽景色和攀登过程中的惊险瞬间,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强烈震撼,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我还会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成为攀登者,体验他们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挑战,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3.小组合作,提升合作能力
案例中设计了丰富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本教学案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此外,通过学习攀登者的英勇事迹,学生能够领悟到挑战精神、团队合作等优秀品质,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词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攀登历史,提高对自然地理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选教案案例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选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惫、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斩钉截铁、逾越、攀援、疲惫不堪、噙着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尝试提出问题。
3.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4.能选用“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等词语介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述:老师请大家猜猜:世界上有一座山峰,海拔高,景色奇,冠绝天下,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的“高山上的公园”。
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珠穆朗玛峰)2.师:对,它是世界第一高峰,有很多登山运动员把登上这座山峰作为自己的目标,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批首次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上山顶的中国的运动员们。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有哪些人?在攀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有哪些困难?什么时候攀登的……)那么我们就打开书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我们所提出的问题,那些我们可以轻松解决?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2)思考刚才的问题,那些我们可以轻松解决?(3)交流(可以回答有哪些人这个问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刘连满)2.你能用上这四个人的名字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年,中国登山健儿开始从北路攀登珠穆朗玛峰。
(时间)登山队员决定由、、、从8500米处的营地突击登顶。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成功登上了峰顶,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深入分析课文,感受运动员的艰辛。
1.师:课文的3、4、5小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登山队的四位运动员的登山经过,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齐心协力,成功地登上了峰顶。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三节,找找最令你感动的情节。
思考: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2.交流出示句子: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
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遇到的困难很大?(抓住又陡又滑、连一点儿……也没有、抠住,蹬着使出全身力气。
)(2)指导朗读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着我的双肩上!”队员们犹豫了。
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跟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1)抓住立即、斩钉截铁、只好、一个跟着一个、踩着、攀上等词语。
(2)斩钉截铁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在朗读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3)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反问句增强了语气。
(4)他们犹豫什么?(5)这种团结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再读读这段话。
夜幕降临了,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
队员们借着雪光继续攀登。
(1)骤然,注意拼音和写法,找一找近义词。
(突然)(2)困难也越来越大,但是……(学生接着读)(3)指导朗读。
夜更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他们离峰顶越来越近了,还剩下最后一段雪坡。
尽管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但看到峰顶就在眼前,征服世界第一峰的愿望就要实现,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
尽管……但……用上虽然……但是……也来说说这句话。
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交流,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体会和感觉?(预设;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是令人敬佩的……)3.正因为如此,他们终于成功了。
啊,成功了!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四、拓展与练习1.根据学生交流,出示重点词语: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2.选用这些词语,介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
(1)组内介绍。
(2)指名介绍,适时评议。
3.齐读课文,再质疑问难。
4.作业:(选做其中两题)(1)能把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吗?(2)愿意收集更多的有关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资料吗?(3)试着当回小记者,为中国登山队员写一篇登山报道,行吗?板书设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岩壁陡峭天黑风猛勇敢顽强协作呼吸困难疲惫不堪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选教案案例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和了解,便于他们快速走进文本。
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异地互动形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世界第一高峰(抽读)2、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正音)3、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抽生填)年,中国登山队决定由、、和从北路的8500米处营地突击登顶珠穆朗玛峰。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成功登上了峰顶。
2、交流完成填空,质疑三、再读课文,理解体验学习课文的3—5节1、抽生读3、4、5小节思考:登山运动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2、交流反馈,并板书3、理解句子: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出示第二台阶图片及补充材料:理解:不可逾越师:面对这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
4、从3---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用“”划出。
5、抽生交流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他们双手扣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
(出示:攀爬的影像资料;板书:抠蹬)抓住动词指导朗读句子;师:面队此情此景,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2)“快,踩到我的双肩上!”齐读(板书:蹲)(理解“斩钉截铁”;指导朗读)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
如果当时你在场,除了这种办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异地互动讨论)(3)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板书:踩攀(4)此时的刘连满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资料,师朗读)师:面对这肆虐的寒风、无边的黑暗、极度的疲劳,他们又将如何克服呢?(4)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板书)(媒体播放当时的情景)指导朗读7、出示最后两句话(齐读)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8、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的登顶靠得是什么?板书:(勇敢、顽强、合作)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师总结2、布置作业把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
板书设计设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登第二台阶抠蹬趴蹲踩攀登顶咬屏勇敢顽强协作三年级语文下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优选教案案例三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3.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第七单元学习中,我们曾为迪卡尼奥、派特利之举感动不已。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这种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勇士们。
读题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2、板书课题——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影片欣赏珠峰的雄伟壮丽)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玛拉亚我多想弹起神奇的弦子想你倾诉着不老的情话我爱你珠穆朗玛心中的珠穆朗玛(music)你走进亲人梦中你笑在高原藏疆你那堂堂正气闪着太阳的光华你用阵阵清风温暖大地妈妈我多想挑起热情的锅庄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你珠穆朗玛圣洁的珠穆朗玛3、怎么读——节奏、重音、语气——生读。
4、你心目中的珠穆朗玛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5、补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有哪些人?在攀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有哪些困难?什么时候攀登的……)二、快速默读,概述文章内容1、不看课文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刘连满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攀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2、师:课文的3、4、5小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登山队的四位运动员的登山经过,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齐心协力,成功地登上了峰顶。
请大家齐读这三节,找找最令你感动的情节,组内交流。
3、指名交流,并做相应的朗读指导。
(1)读的形式多样化,做到熟读成诵。
(2)根据学生交流,板书重点词语: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
4、选用以上的这些词语,介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
5、出示投影片:时间事件三、这篇课文简单的介绍了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其实在它的背后还有许多故事呢?1、学生交流。
2、因为有这些勇士们的崇高的献身精神,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3、再现2005年我国登山壮举:时间飞速向前,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世界峰是珠穆朗玛峰。
它的高度是8848.13米。
这是一个被写进课本、连小学生都能回答出的问题。
1975年,中国登山队成功在珠峰顶端设立觇标,并将这个数字确立为世界峰的高度。
但这个数字也一直遇到争议,今年正值珠峰科考30周年,来自国内的40多名科考队员,肩负着登上珠峰峰顶进行高程测量,开始重新为珠峰测量“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