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激光通信

合集下载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简介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使用激光光束进行通信的技术,它可以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详细探讨空间激光通信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关键技术。

概念及原理空间激光通信的定义空间激光通信是利用激光光束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传统的无线通信主要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而空间激光通信则利用激光的高频、高方向性和大带宽特点,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空间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通过激光器产生激光光束,并通过光学设备将光束聚焦成窄束。

接收端通过光学设备接收光束,并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通信双方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光束的方向来实现通信。

关键技术激光器技术激光器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激光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目前,常用的激光器技术包括固态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等。

这些激光器的发光特性、功率稳定性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都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光学设备技术光学设备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射端的光学设备能够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聚焦成窄束,提高光束的转发效率。

接收端的光学设备则能够接收光束,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光学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光电转换技术光电转换技术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电转换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这些光电转换器需要具备高灵敏度、低噪声的特点,以确保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光信号。

传输调制技术传输调制技术用于在光信号中传输数据。

常用的传输调制技术包括振幅调制、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待传输的数据嵌入到光信号中,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和译码,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应用前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已经在军事、航空航天以及无人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前世今生,这篇文章很深奥看完小编都蒙圈了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前世今生,这篇文章很深奥看完小编都蒙圈了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前世今生,这篇文章很深奥看完小编都蒙圈了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载波在空间进行图像、语音、信号等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与传统微波通信相比,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快、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保密性高等优点,且其通信终端体积小、功耗低、实用性极高,引发各国研究热潮,今天电子发烧友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步轨道、星际间、太空间通信。

激光空间通信与微波空间通信相比,波长比微波波长明显短,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和空间定向性,这决定了空间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重量轻、功耗和体积小、保密性高、建造和维护经费低等优点。

1、大通信容量:激光的频率比微波高3-4个数量级(其相应光频率在1013-1017 Hz)光纤通信技术可以移植到空间通信中来,目前光纤通信每束波束光波的数据率可达20Gb /s以上,并且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使通信容量上升几十倍。

因此在通信容量上,光通信比微波通信有巨大的优势。

2、低功耗:激光的发散角很小,能量高度集中,落在接收机望远镜天线上的功率密度高,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可大大降低,功耗相对较低。

这对应于能源成本高昂的空间通信来说,是十分适用的。

3、体积小、重量轻:由于空间激光通信的能量利用率高,使得发射机及其供电系统的重量减轻;由于激光的波长短,在同样的发散角和接收视场角要求下,发射和接收望远镜的口径都可以减小。

摆脱了微波系统巨大的碟形天线,重量减轻,体积减小。

4细,激光的发散角通常在毫弧度,这使激光通信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可有效地提高抗干扰、防窃听的能力。

5、激光空间通信具有较低的建造经费和维护经费。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前景展望。

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

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

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空间激光通信,也被称为激光空间通信,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它利用激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大气作为传输媒介,实现空间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原理概述激光是一种高亮度、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能量高的光辐射。

空间激光通信正是利用激光的这些特性,通过大气作为传输媒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发送端将信息调制在激光上,通过光学发射天线发射出去。

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大气层中的分子散射、吸收、再发射等过程,最终到达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光学接收天线接收激光,再经过光电转换,最终还原成原始信息。

二、系统组成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器、光学发射天线、信息调制器、通信卫星或地面站、光学接收天线、光电转换器以及信息解调器等部分组成。

1. 激光发射器:用于产生高亮度的激光,并对其进行调制。

2. 光学发射天线:用于将激光发送到空间中,并收集回波信号。

3. 通信卫星或地面站:用于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同时将电信号调制为中频信号或射频信号,发送给地面网络。

4. 光学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光信号或电信号。

5. 光电转换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信息处理。

6. 信息解调器:用于将已调制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

三、技术特点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高速率:由于激光具有极高的频率,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2. 远距离:由于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距离远大于微波,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

3. 低误码率: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受大气扰动的影响较小,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4. 高安全性:空间激光通信由于使用非电磁辐射,因此不会对电磁环境造成干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5. 可视化程度高: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可视化通信,即实时监测通信链路的状态和性能。

四、应用前景空间激光通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数据传输: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应用于卫星通信、宽带接入等领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在空间中传输信息的新兴通信技术。

它不仅具有高速、大容量的特点,还能实现高质量的通信信号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一、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原理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利用激光的高直观性和低发散度特点,通过激光器将信息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

与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能量损耗。

同时,激光的窄束特性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几乎不受干扰,能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信号传输。

1.卫星通信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在卫星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依靠微波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但受限于频段资源的有限性,传输速率和容量都较低。

而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可以大大提升卫星通信的效率和性能。

2.地面通信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在地面通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地面通信主要依靠光纤进行数据传输,但光纤的布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而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传输,无需布设光纤,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3.无人机通信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通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传统的无人机通信主要依靠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但无线电波易受到干扰和限制,传输距离和速率有限。

而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可以提升无人机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三、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始加大对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取得重要的突破。

总结: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在空间中传输信息的新兴通信技术。

它具有高速、大容量的特点,能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信号传输。

激光通信空间传输技术

激光通信空间传输技术

01
02
03
半导体激光器
研究高功率、高效率的半 导体激光器,提高激光输 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纤激光器
利用光纤作为增益介质, 实现高功率、高效率的激 光输出,同时具有良好的 光束质量。
固体激光器
研究新型固体激光材料, 提高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 率和输出功率。
大气湍流对信号影响及补偿措施
大气湍流模型
研究大气湍流的统计特性 和物理模型,为信号传输 提供准确的预测和补偿。
该试验成功实现了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激光通信,标志着中国在卫星激光通信领域取得了 重要突破。
地面站与飞行器间数据传输需求
高数据传输速率
随着空间探测任务的日益复杂, 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激光通信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大容量数据传输
激光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的特点 ,能够满足地面站与飞行器之间
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特点
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 大、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 优点,是实现高速、大容量通信 的重要手段。
空间传输技术概述
空间传输技术
指利用激光在大气或空间中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自由空间光通信和卫星 激光通信等。
技术原理
通过调制激光束的强度、相位、频率等参数,将信息加载到激光上,然后通过 光学系统发射到空间中,接收端通过光学系统接收并解调激光信号,实现信息 传输。
01
接收来自发射端的激光信号,并进行精确指向和跟踪。
光检测器与解调器
02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解调处理,还原出原
始传输信息。
解码与信号处理单元
03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解密处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安
全性。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高速率:波长远小于微波波长,可以更高速调制;
点对点:利用激光方向性好的特点,实现能量集中式传输;
高度保密性:因其为激光传输,单向性好,不易被拦截;
高度安全性:由于没有传输介质,传输过程不会被破坏;
通信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速率、低误码率的双向传输, 对激光通信系统同样也是如此。空间激光技术的主要技术 瓶颈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激光通信接收端的响应灵敏度:随着快速捕获和 高精度跟踪技术的突破,对于激光通信系统的注意力再次 集中到对通信基本参数的提高上。随着距离增加,速率提 高,对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星载 或是机载受限于载体本身的能源容量,通信系统的功率不 可能支持大功率激光器,考虑到传播过程中的损耗等因素, 需要接收端具有可靠地弱光接收能力,同时有足够的响应 分辨率还原高速率的信号波形。
因此,可以看出地表通信设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于 受制于城市规划,建设周期长。 长距离通信线路缺乏保护,维护困难。
空间激光通信因其远距离,高速率,尤其是星载激光 通信无空间限制等特点为建立立体化通信网提供了崭新的 思路。下图为未来通信网概念图:
星载基 站 城市地 面站
星载基站
星载基 站 城市地 面站
发射激光器为激光通信系统的主要部分。最早使用半导体 激光器,现在使用固体激光器提供较大功率输出。发射波 长主要分布在800nm-900nm之间、1550nm附近,为大气窗 口,损耗约为20%。星间与地空通信普遍使用850nm附近波 长,星地通信主要使用1550nm附近波长。 调制解调将传输数据调制到激光载波上实现传输。接收端 通过解调进行数据复原。现普遍使用相干光调制与外差检 测法进行信号调制解调。 编码过程主要解决传输过程中的高误码率。由于激光传输 距离远,传输速度高,且对于星地传输受大气干扰,除了 提升激光传输稳定性外,匹配合适的编码方式也可以显著 减小误码率。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前言:在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构建信息传播速率快、信息传输量大、覆盖空间广阔的通信网络是很重要的。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正是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通信网络的重要技术支持之一。

我国的各大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都有对这一方面展开研究,比如武汉大学的静态激光通信、华中科技大学的对潜激光通信、中科院成都光电所的自适应激光通信、中电集团34所的大气静态激光通信等。

空间激光通信的应用,有助于构建一体化的通信网络,对于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特点1.1光波频率高空间激光通信就是利用激光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技术[1]。

激光的频率比微波高出三到四个数量级。

这就导致以激光为载波进行通信,能够利用的频带更加宽广,在短时间内传输大量的数据。

在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灾害监测、军事信息获取等领域,经常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空间激光通信就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点。

1.2光波波长短空间激光通信所运用的光波具有极短的波长。

光波的波长决定了发射天线的口径。

如果光波的波长较短,发射天线的口径也会比较小,这样,激光在发射过程中就会相对集中,不容易发生分散,同时消耗的功率也比以往的微波发射低,节省更多的能源。

不仅仅是发射天线,接收终端的型号也与光波的波长长短有关。

利用短波长的光波进行信息传输,接收终端的体积、重量也可以相应缩小,同时消耗更低的能源。

这种性质使得空间激光通信能够搭配多种通信平台,适用范围极为广阔。

1.3方向性强空间激光通信发射的激光光束很窄,指向明确,能够直达目的地,很少发生散射[2]。

以往的微波通信,光束宽,指向性不明显,容易发生散射和折射,影响通信的效果,导致通信不稳定。

空间激光通信就将这一问题进行极大程度的改善。

另外,空间激光通信还具有防窃听的能力,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被外界窃取信息,在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通信的保密性。

1.4波段远离电磁波谱如果通信光波的波段距离电磁波谱较近,就容易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电磁波谱的干扰。

浅议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浅议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浅议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空间激光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高速、安全、低延迟等诸多优势,正逐步成为解决卫星通信容量瓶颈和传统无线电频谱资源紧张问题的重要手段。

其在通信卫星、空间探测、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也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挑战、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技术原理空间激光通信利用激光光束进行信息传输,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调制激光光束中的光频率或相位来传输数字信号。

相比传统的微波通信,激光通信具有更高的频率、更窄的束宽和更高的传输效率,可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远距离的通信。

关键技术挑战空间激光通信的发展面临多项技术挑战。

是激光发射和接收技术,包括高功率激光器的稳定性、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以及天气条件对激光传输的影响;是光学跟踪和指向控制技术,确保激光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精确对准接收端口;还包括数据调制与解调技术、信号处理和误码率控制等关键技术,这些都是保证通信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产业化发展现状目前,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卫星通信领域,多国已经实现了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的试验和应用,如美国的LLCD项目、欧洲空间局的Alphasat项目等;在地球到月球和地球到火星的深空探测中,空间激光通信也被视为未来的重要技术路径,以应对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空间激光通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加速其在商业和科研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

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提高激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降低设备成本和能耗,以及应对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通信需求。

空间激光通信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方向,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高效和可靠的信息传输方式。

随着全球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突破,相信空间激光通信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探索宇宙、提升通信能力和服务全球信息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空间激光通信

空间激光通信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空间激光通信相对射频通信有着速率高、容量大等许多优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国就陆续开展了对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

目前,各国激光通信的调制方式主要分为PPM、PSK和OOK三种,本文按照调制方式对各国的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1,PPM欧洲的SILEX项目、OPTEL项目和美国的LLCD项目、LCRD项目、MLCD项目使用或部分使用PPM调制方式。

1.1,LLCD项目[1~3]LLCD是美国NASA2013年开始实行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建了两个探测器,月球环境探测器LLST和地面站LLGT,LLST和LLGT的通信距离距离在35000~400000km之间。

如图1(1)所示,地面站LLGT重达7吨,有4个15cm发射镜头和4个40cm接收镜头组成。

LLGT的发射机使用的调制方式为4-PPM,每4个数据时隙后跟有12个或者28个静默时隙,发射激光器的波长是1550nm,通过4个发射镜头实现4路时分复用,信号发射前经过一个10W光放大器放大,传输速率为10/20Mbps,这个速度是目前地月RF通信的5000倍。

为降低误码率采用了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码率为1/2,实现了0误码。

4路接收镜头阵列有效提高了接收信号强度,接收机是4个超导单光子计数探测器(工作在3K温度上),接收灵敏度极高,如图1(2)所示,能够提供高速光子计数测量[1]。

月球探测器LLST由光学模块、调制解调器、电子控制器三个模块组成[2],质量30kg。

光学模块由一个10cm镜头的镜头组成,完成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光学模块安装在一个二轴平衡台上,台上有粗瞄准和捕获探测器,该模块能够测试飞船的振动并进行补偿,实现对地面站的瞄准和捕获,光学模块通过光纤耦合到调制解调模块上。

调制解调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调制和解调光信号,如图2所示,模块内置了311MHz低噪声时钟(经VCO可倍频至5GHz),解调模块前置了一个0.5W的放大器,对接收光信号进行放大,光信号进入后一部分经PLL使时钟频率同步,一部分进入解调器,解调器的时隙时钟由频率同步后的时钟提供(不需要额外的时隙同步),FPGA的主要作用是上行链路帧同步,下行链路产生帧信号发送出去[3]。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06
空间激光通信的最新研究动态
国际研究进展
高速数据传输
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国际上正在研究如何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通过采用更先 进的光源、光调制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突破现有技术的传输速率限制 。
抗干扰与保密性
空间激光通信易受到大气干扰和恶意攻击的影响,因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如何提高通信的抗 干扰能力和保密性。这涉及到对信号处理算法、加密技术和物理层安全机制的研究。
02
竞争激烈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激光通信面临着来自其他通信技术的竞
争。例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传统通信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03
法规限制
空间激光通信涉及到空间法律和法规的限制,例如卫星发射、光束安全
等方面的规定。这可能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一定的限制。
发展前景
高速数据传输
随着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空间激光通信有望成为 未来卫星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
03
空间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高功率、高亮度激光技术
总结词
高功率、高亮度激光技术是空间激光通信的核心,它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在长距 离上传输数据。
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远距离的激光通信,需要激光具有较高的功率和亮度。高功率的激光可 以保证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保持足够的能量,而高亮度的激光则有助于提高信号 的信噪比,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抵抗背景噪声的干扰。
光束质量改善技术
总结词
光束质量改善技术是提高空间激光通信性能的关键,它能够减小光束的发散角,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 。
详细描述
由于激光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大气扰动等因素产生光束质量恶化,因此需要采用光束质量改善技术来 减小光束的发散角,提高光束的聚焦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小传输损耗,还能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 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

空间激光通信 针尖对麦芒的极限

空间激光通信 针尖对麦芒的极限

【空间激光通信:针尖对麦芒的极限】亲爱的读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共享的是空间激光通信这一课题,以及它在现代科技领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项新兴的通信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一、空间激光通信的基本概念1. 空间激光通信的定义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

与传统的无线电频率通信相比,空间激光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环境和场景。

2. 空间激光通信的特点空间激光通信以激光束为载体传输信息,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这使得空间激光通信在通信领域中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了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空间激光通信的应用领域1. 航天领域在航天领域,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地面与卫星、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为航天任务的执行提供了更为可靠和高效的通信手段。

这对于人类深空探索以及航天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 地面通信网络在地面通信领域,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广域覆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提供更便捷、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这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空间激光通信的未来与展望作为一项新兴的通信技术,空间激光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我们期待着空间激光通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快捷。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了空间激光通信这一新兴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您能对空间激光通信有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

衷心期盼空间激光通信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此,文章告一段落。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索。

谢谢您的阅读!此致,作者【您的名字】空间激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热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速度和传输距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无线电频率通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实现与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创新和普及,让信息传输更加快捷与便利。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传统的网络技术却显得无能为力。

比如,在太空空间中,网络信号会变得不稳定,传输速度会下降,这极大地限制了太空探索的进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希望。

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定义与原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在太空中的探测器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

与传统的电磁波通信不同,空间激光通信利用的是光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激光的高聚焦性和定向性使它成为一个理想的通信工具。

激光通信通过地面站和太空器之间的中继实现,可以实现跨洲际、跨星系的高速通信。

二、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1. 太空探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太空探索。

在太空探测任务中,信息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对于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可以保证对于数据的高速传输,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收重要数据,为任务提供实时监测和反馈。

同时,在长时间的任务过程中,激光通信技术还能够稳定地传输语音、图像和视频,为科学家提供更全面和直观的信息。

2. 军事用途军事领域也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利用激光器向宇航器、卫星等设备发送高速数据,以及在太空中的照射、监听等,加强空间军事的情报获取、反击和拦截能力,提升军事作战能力。

3. 企业应用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也在相关行业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比如,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车辆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和实时的传输数据,以保证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出现,能够提供更高速、更稳定、更可靠的数据传输,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未来空间探索是人类未来探索的重要领域之一。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深入探索太空的进程。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概述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通信的技术,它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导航定位等领域。

二、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在空间中传输信息。

激光通信系统由激光器、调制器、光学系统、接收器等组成。

激光器产生激光,调制器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激光信号,光学系统将激光信号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三、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主要是研究激光器和光学系统的性能。

第二阶段是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研究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应用。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是研究激光通信系统的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四、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导航定位等领域。

在卫星通信方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地球观测方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观测范围,提高地球观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导航定位方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定位范围,提高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向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随着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导航定位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未来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和高效。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束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其优点包括高速、高带宽、低延迟、高安全性等。

空间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激光发射机、光学系统、激光接收机、信号处理等。

一、激光发射机
激光发射机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激光发射机的关键技术包括激光器、调制器、功率放大器等。

其中,激光器的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满足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等要求。

二、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激光光束进行调制、整形、聚焦等。

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学元件的选择、设计和制造等。

其中,光学元件的制造精度和表面质量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

三、激光接收机
激光接收机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激光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包括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器、信号处理等。

其中,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对系统的灵敏度和带宽有重要影响。

四、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误码纠正等处理。

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信号处理算法、硬件实现等。

其中,误码纠正技术对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带宽、低延迟、高安全性的通信技术,其关键技术包括激光发射机、光学系统、激光接收机、信号处理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空间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8、9章 空间激光通信课件

第8、9章 空间激光通信课件
X
max min T R R
·
P
有效 散射体
F1
发送端
T
F2
Z
接收端
背景光噪声
2000
W· m-2 · m-1
光 1500 谱 辐 照 1000 度
500 0
0
0.5
波长( m)
太阳光谱
1
1.5
2
2.5
8.3 关键器件和技术
光源

工作波长

不仅要考虑低损耗窗口,还要注意避开背景光的高辐射谱段 可以认为810~860 nm、1550~1600 nm都是无线光通信中可
自 由 空 间 光 通 信
第8章 大气激光通信
本章内容


概述 激光在大气信道中的传播特性 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的关键器件和技术 调制方式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 大气激光通信的应用
8.1 概述
大气激光通信的研究进展

又被称为自由空间光通信(FSO,Free Space Optics)

米氏散射


大气综合衰减系数表
不同天气时的大气综合衰减系 数和能见度表(工作波长850nm) 天气情况 非常晴朗 晴朗 能见度 dB/km) 大气衰减系数(
50~20 km
20~10 km 10~4 km 4~2 km 2~1km 1000~500 m 500~200 m 200~50 m
0.20~0.52
( Np / km)
V 50km 1.6 1.3 6km V 50km q 0.16V 0.34 1km V 6km V 0.5 0.5km V 1km V 0.5km 0
能见度 V 定义为最初光功率衰减到2%的距离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加速,其中,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度、高带宽、高安全性和抗电磁干扰等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未来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当前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现状,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及其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比较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重点论述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场景,最后探讨空间激光通信面临的技术挑战、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脉络。

二、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空间激光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其以高速率、高保密性、抗电磁干扰等独特优势,在航天、深空探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技术研究方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涵盖了激光发射与接收、光束控制、信号处理等多个关键技术。

目前,各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提高激光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

激光发射器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光束质量和功率稳定性,而接收器则侧重于提高探测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在空间应用方面,空间激光通信已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例如,国际空间站与地面站之间的激光通信链路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

激光通信技术在卫星间的数据中继、深空探测器的数据传输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大气衰减、湍流干扰、空间环境适应性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

激光通信系统的成本、体积和重量也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总体而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不断取得突破的仍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光学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空间激光通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激光通信介绍

激光通信介绍

背景六十年代激光出现以来,光学和整个现代科学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激光以其突出的高度相干性、高亮度、方向性好、极小的发散角、功率集中等优异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中。

空间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束作载波在陆地或外太空直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技术。

与微波通信相比,激光通信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激光波长短,通信容量显著增大;较小的发射功率需求;较小的收发天线和系统结构;各通信链路间的电磁干扰小;由于通信激光束发散角很小,保密性强,这一点对军事应用十分重要。

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单位有: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空军部、林肯实验室、欧空局、日本邮政通信室、宇宙开发事业团。

国内目前主要研究单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光机所、武汉大学及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等。

关键技术:激光及高码率调制技术、光学准直技术、高增益光学收发天线、高灵敏度光信号接收技术、快速精确的APT(捕获、瞄准、跟踪)技术、大气信道技术。

自由空间光通信原理:最初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系统在结构上基本相同。

信号通过调制器加载到光波上,通过光学天线将发散角极小的光束向发射出去。

接收端的光学天线捕获到经调制的光波后,首先经过光探测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解码器解调作加载的信号。

其中激光器类似于无线电通信中的射频发生器。

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收发光学天线相当于无线电收发电线。

所不同的仅仅是激光通信使用光波作为信息的载波。

光学天线其实就是光学望远镜,只是尺寸有明显的减小。

一、光空间通信技术(FSO)自由空间光通信或称无线光通信(FSO: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是一种宽带接入方式。

FSO是光通信和无线通信结合的产物,是用小功率红外激光束在大气中传送光信号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理解为是以大气为介质的激光通信系统。

FSO有两种工作波长:850纳米和1550纳米。

850纳米的设备相对便宜,一般应用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场合。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一、概述空间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通过空间传输实现通信的技术。

与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相比,空间激光通信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大的带宽、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延迟等优势。

因此,在军事、民用航空、卫星通信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二、关键技术1. 激光发射技术激光发射技术是空间激光通信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其主要包括激光器设计和制造、激光束整形和调制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激光器类型有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

其中,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其小巧轻便且功率密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2. 光路设计与建立在空间环境中进行激光通信需要考虑到大气折射率变化对传输质量产生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大气折射率模拟分析,并设计合理的光路以降低折射率变化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误差校正和自适应控制等问题。

3. 接收机设计与制造接收机是空间激光通信中另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其主要包括接收机天线设计、探测器选择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接收机类型有光电探测器、光纤探测器和超导探测器等。

其中,超导探测器由于其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等特点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误码率分析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大气扰动、天气变化、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空间激光通信中会产生一定的误码率。

因此,需要进行误码率分析和优化,以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常用的误码率分析方法有比特误码率(BER)分析、帧误码率(FER)分析等。

5. 安全加密技术由于空间激光通信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的带宽,因此也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窃听等安全问题的困扰。

为了保障通信的安全性,需要采用一定的加密技术。

常用的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

三、应用前景空间激光通信在军事、民用航空、卫星通信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在军事领域中,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视频传输等任务;在民用航空领域中,空间激光通信可以提高飞机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在卫星通信领域中,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大幅提高卫星之间以及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

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
2. 由弹道导弹防御组织与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共同资助的STR V2星地激光通信计划的两个地面实验终端已加工装配成功,As troTerra公司报道了STRV2地面终端之间水平激光 通信的实验结果。实验中通信距离为13 8km,在所罗戴德山与 德尔码高地之间,传输数据率为155Mbit/s.
欧洲的研究工作
激光通信
概述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建立传输速率快、信息量大、覆盖空间广 的通信网络系统。随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 施GII的提出,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卫星通信所采用的微 波通信技术将受到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不能无限制 地提高传输速率与容量。 空间激光通信是指利用光频波段作为信息 载体在空域进行的一种通信方式,不仅包括深空、同步轨道(GEO)、 中轨道(MEO)、低轨道(LEO)卫星间、地面站之间的激光通信,还 包括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激光通信。基本上可分为星间激光通信(星 间激光链路),星地间激光通信两类。
几种关键技术:精密光束瞄准,宽带 宽标捕获与跟踪。
1. 1994年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通过美国空军和战略防 御司令部(SSDC)签署一项计划,投资开发12Gbit/s高数 据率激光通信终端,并计划用于1998年升空的空间技术研究载体 二号(STRV2)上,其目的是演示低地球轨道卫星的激光上行和 下行链路,实验成功将证实卫星交叉链路和低地球轨道卫星上下 行链路的激光通信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设计出比第一代SILEX系统更小型,更高效,成本更低
的新一代实用化卫星间光通信端机,并很有可能在不久的 将来,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卫星间数据传输。鉴于 此,他们断言,SILEX系统所取得的成就是光波实用于 自由空间数据交换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空间激光通信相对射频通信有着速率高、容量大等许多优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国就陆续开展了对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

目前,各国激光通信的调制方式主要分为PPM、PSK与OOK三种,本文按照调制方式对各国的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1,PPM欧洲的SILEX项目、OPTEL项目与美国的LLCD项目、LCRD项目、MLCD项目使用或部分使用PPM调制方式。

1、1,LLCD项目[1~3]LLCD就是美国NASA2013年开始实行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建了两个探测器,月球环境探测器LLST与地面站LLGT,LLST与LLGT的通信距离距离在35000~400000km之间。

如图1(1)所示,地面站LLGT重达7吨,有4个15cm发射镜头与4个40cm接收镜头组成。

LLGT的发射机使用的调制方式为4-PPM,每4个数据时隙后跟有12个或者28个静默时隙,发射激光器的波长就是1550nm,通过4个发射镜头实现4路时分复用,信号发射前经过一个10W光放大器放大,传输速率为10/20Mbps,这个速度就是目前地月RF通信的5000倍。

为降低误码率采用了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码率为1/2,实现了0误码。

4路接收镜头阵列有效提高了接收信号强度,接收机就是4个超导单光子计数探测器(工作在3K温度上),接收灵敏度极高,如图1(2)所示,能够提供高速光子计数测量[1]。

月球探测器LLST由光学模块、调制解调器、电子控制器三个模块组成[2],质量30kg。

光学模块由一个10cm镜头的镜头组成,完成发射与接收光信号的功能,光学模块安装在一个二轴平衡台上,台上有粗瞄准与捕获探测器,该模块能够测试飞船的振动并进行补偿,实现对地面站的瞄准与捕获,光学模块通过光纤耦合到调制解调模块上。

调制解调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调制与解调光信号,如图2所示,模块内置了311MHz低噪声时钟(经VCO可倍频至5GHz),解调模块前置了一个0、5W的放大器,对接收光信号进行放大,光信号进入后一部分经PLL使时钟频率同步,一部分进入解调器,解调器的时隙时钟由频率同步后的时钟提供(不需要额外的时隙同步),FPGA的主要作用就是上行链路帧同步,下行链路产生帧信号发送出去[3]。

电子控制器模块有一些控制算法功能包括稳定光模块等。

LLST的激光器功率仅为0、5W,波长为1550nm,使用的调制方式16-ppm,速率达到了40-622Mbps,使用turobo码信道编码,码率为1/2,速率为40/80/155/311Mbps时可做到0误码,速率622Mbps时误码率小于10^-5。

上行链路速度明显小于下行,一个原因就是地面接收机没有体积质量等要求,灵敏度可以做的很高,另一个原因就是大气信道具有不对称性,对上行链路的影响较大,使之误码率变高。

图1 (1)地面站LLGT (2)接收机在各个速率下的接收灵敏度图2 月球探测器LLST信号处理过程LLCD除了实现月地高速通信外,还实现了cm距离精度的测距功能[3]。

1、2,LCRD项目[4~5]2013美国NASA提出LCRD激光通信卫星中继项目(后面的数据都就是预定的,还未实测),任务包括:高速地面与GEO双向通行;GND-GEO-GND中继实验;验证PPM适合深空通信与功率受限的小型星地通信,DPSK适合近地高速通信。

如图3所示,LCRD终端包括DPSK模块、PPM模块与光学控制模块[5]。

PPM模块与LLCD的PPM模块类似,下行将使用1/2码率串行级联16-PPM的turbo码,上行4-PPM,使用硬判决方式,时钟、速率等与LLCD一样,调制模块使用的就是MOPA结构,CW激光器经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调制后,再经二阶EDFA放大到0、5W平均功率发射。

接收机有前置放大器,后分三路,分别用以通信、时钟恢复、空间跟踪。

DPSK模块有着优越的噪声耐性,因而可以支持极高的速率,速率72Mbps~2、88Gbps(编码后1、25Gbps),未来改进中有望支持10Gbps。

DPSK模块的调制过程与PPM模块的几乎一摸一样,但就是DPSK功率要求高,受限于EDFA平均功率,DPSK模块只在小部分时间内发送脉冲[4]。

DPSK解调模块使用平衡接收与硬判决方式,与BPSK解调方式不同,DPSK不需要本地振荡器,只需要将一部分信号光延时后与原信号干涉即可。

地面站有两个,一个就是LLCD项目中的LLGT地面站,可接收与发射PPM信号。

另一个就是OCTL地面站,可接受与发射DPSK与PPM信号。

图3 卫星LCRD终端1、3,其她PPM项目2009美国NASA提出MLCD[6](火星激光通信演示验证),如图4所示,火星到地球信道衰减较大,因此将使用PPM调制方式,计划实现1~100Mbps深空高数据远程通信,卫星上用直径30、5cm天线,采用CCD成像接收,发射用MOPA结构。

地面采用直径1m光学天线,4路复用,或者6路直径30cm天线,波长1060nm。

图4 太阳系信道衰减图SILEX[7~8]就是2001年法国在GEO与LEO卫星进行的通信实验,通信距离4000km,调制方式为PPM,速率为50Mbps,误码率为10^-6。

OPTEL[9]就是瑞士的一个激光通信项目,短距离到长距离多个卫星终端2000~80000km,速率在1、5~2、5Gbps之间。

OPTEL-25终端:LEO-LEO,调制方式为BPSK,信号光波长1064nm 功率1、25W,使用信标光瞄准捕获,信标光波长808nm。

OPTEL-u终端,星地通信卫星,下行2X1、25Gbps,调制方式OOK,可切换至8-ppm,上行调制方式为16-PPM。

2,OOK早期的项目使用的一般就是OOK,日本的LUCE、欧洲的OPTEL、美国的OPLAS使用或者部分使用OOK调制方式。

2、1,OPALS项目[10~13]OPALS项目就是美国JPL(喷气动力实验室)2014年实施的空间站与地面站激光通信实验,考虑到价格与风险等因素,OPALS的终端没有使用最先进的激光通信科技,终端结构如图5所示。

OPALS的主要作用就是获得大气干扰数据,测试连接可靠性,测试开环瞄准捕获跟踪的性能。

OPALS为单向通信链路,下行主要参数有:调制方式为OOK,速率30~50Mbps,误码率10^-4,通信波长1550nm,平均功率2、5W,传输距离700km。

OPALS的瞄准系统与光学镜头安装在2轴平衡架上,上面装有等步进马达,能够调节110°X40°范围的发射角度。

光学模块上有一个976nm感光相机用以捕获与跟踪地面信标光,还有一个瞄准仪用来发射信号光。

地面站OGTL光学镜头用以发射976nm信标光与接收1550nm信号光。

标激光波长976nm,功率5W,光束角度1、7mrad。

地面站与空间站通过RF通信来分析激光通信的性能。

图5 OPALS终端2、2,其她OOK项目LUCE[14~15](前身就是第一个星地激光通信终端LCE,1995,LEO-GND,速度1、04Mbps )就是日本与欧洲早期进行的一个激光通信实验项目。

实验结果如下:(1)2005日本与欧洲进行了GEO-LEO通信实验,通信距离48000km,发射波长847nm,接收波长819nm,调制方式为OOK,接收速率为2、048Mbps,发射速率50Mbps,误码率达10^-7。

(2)2006年日本进行GEO-GND通信实验,在OICETS卫星与NICT地面站间进行激光通信,发射波长847nm,接收波长819nm,调制方式为OOK,上行速率为2、048Mbps,下行速率为50Mbps,误码率10^-7。

3,PSK欧洲的LCTSX、EDRS与美国的LCRD使用或者部分使用PSK调制方式。

3、1,LCTSX项目与EDRS项目[16~18]2008年欧洲开始实施LCTSX项目及后续的EDRS项目(2014)。

LCTSX项目欧洲做了三个LCT终端,两个在卫星站,一个在地面站。

LCTSX的LCT终端总功率120W(光传输功率0、7W),镜头镜头125mm,体积0、5mX0、5mX0、6m。

发射机由LD泵浦源与Nd:YAG MISER激光器组成,LD泵浦源模块包括两个LD阵列,一个使用一个备用,每个阵列有多个LD,目的就是提高发射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6(1)所示就是LCT调制解调原理图,种子光经相位调制器将电信号调制到光上,经光放大器发射到信道上。

接收机就是基于光学costas锁相的BPSK零差解调系统,就是灵敏度最高的接收系统。

光学锁相环需解决多普勒频移等因素,使接收信号与本振同频,再使用本振与接收信号光干涉,拍出RF信号,再经滤波得到RF信号。

从原理图还可以瞧出这些通信用光信号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瞄准。

考虑到GEO-GND实验距离更远,光衰减更大,EDRS项目的LCT终端与LCTSX的LCT终端有些不同,LCT终端总功率160W(光功率2、2W),镜头135mm,大小0、6mX0、6mX0、7m。

EDRS的GEO-GND链路目前先使用RF通信,因为LCT终端镜头大小适应LEO,对于GEO来说太小,后续将改为激光通信。

相比LCTSX,EDRS提高的就是通信时间与实用性。

实验结果如下:(1)LEO-LEO实验:TerraSAR-X卫星与NFIRE卫星;二相相移键控/零差相干解调,调制方式BPSK,波长1064nm,距离1000~5100km,速率5、625Gbps(24个信道),误码率小于10^-7。

(2)LEO-GND-LEO中继实验: 距离1000km,上行误码率10^-5,下行零误码,卫星接收后解调,再调制发射,其她数据同上。

GEO-LEO实验(欧洲EDRS项目,2014年): Sentinel1卫星与Alphasat卫星。

设计距离45000km,调制方式BPSK,速率1、8Gbps,误码率10^-8, LCTSX的LCT终端使用PAT(瞄准,捕获,跟踪)建立通信,具体步骤如图6(2)所示。

OPTEL 等项目的瞄准捕获系统就是通过使用与通信波长不同波长的广角信标激光实现的,与这些项目不同,LCT没有使用广角信标激光。

如图6(2)所示,卫星上有星历表,先通过星历表计算轨道,用以粗瞄准,然后LCT的通信用激光器进行空间捕获,捕获成功后再进行外差追踪,对其频率捕获,通过光学costas锁相环进行锁相,使本地振荡器与信号光同频,实现零差追踪,最后通过零差解调系统实现通信功能。

图6 (1)LCT的调制解调系统(2)PAT系统3、2,其她PSK项目LCRD与OPTEL-u后续将使用DPSK调制方式。

如图7所示,从星座图可以瞧出,PSK的平衡接收机灵敏度相对OOK有3dB优势,同时文献中也提到归零码优于不归零码[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