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比较
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比较中西方交往沟通中的差异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如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表现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下面进行分别阐述与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异交往沟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程度。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对方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
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对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等;心理卷入程度过低则相反。
在中西方交往沟通的心理表现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由于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对方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
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
个人稳私主要包括如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如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个人行为动向如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
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当然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
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
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
再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
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
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亦即人际心理卷入度高。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
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一)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五)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影响]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影响]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篇一: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论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及其整合意义
论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及其整合意义
曾天德 ,张玲 玲
( 漳州 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卅 3 30 ) l 60 0
[ 摘 要 ] 文化 与人格相互 作用理论 认为人格发展 必然会 受到文化模 式的影 响。 中国传 统文化的核 心理念 是 “ ” 。而西方文化则是 以 “ 仁 自我 ”为棱心 。中西方文化 的不 同影射在人格 上 ,形成不 同的人格特 质。从 不 同的文化渊 源、文化理念 等方 面的分析可观察 到 中西方人格 差异及其表现 ,而 中西方 文化 相互渗 透和相 互
个定理 的观念有哪些微妙 的阶段 ,以掌握真理 、拥有用 的文化模式。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 响,致使西方主流人格观一向是 以性恶论为基础 。因此 ,西方人崇拜上帝 ,对上帝寄寓情感 ,重视灵
魂 ,并 试 图从 宗 教 教 义 的领悟 和礼 仪 的实 施 中求得 个 体灵 魂 的得 救 之路 。灵 魂 ,是 西 方人 格 结构 中的
要 表现在对人们 的行为方式 和价值观与潜在假设 的影响上 ,而且这种影 响是无意识却又是高层次的,
它决定着人们 的认 知 、情感 以及行为方式。… 大批学者深入探讨文化与心理学的相互关 系,其 中一 个重要 的研究 方向就是探讨文 化对人格 的种种影 响。人格研究的文化取 向扩大了文化与人的相互构 . 成。K r nr a ie 曾提出 “ d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 ;Ln n 出 “ 化人类学把文化规定为人类行为的 io 提 t 文 种模式 ,一个思想与行为相一致 的完整的综合体 ”;荣格 曾说 : “ 人格是文化要求其 成员所承担的
一
角色”;K oe 认为 “ rbr 文化对每个人的塑造力量是很 大的”。社会科学家同也将人格视为一定社会文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2011-11-17 嘉陵山水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从中西人格差异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的和谐 , 把天 、 、 视为一 个整体 , 人与 天地万 物 为 地 人 以“ 体 ” 天人合 一” “ 为最高境 界 。纵 观 中国传统 文化 的发 展 历程 , 不难发 现 “ 天人合一 ” 一直处于 中心地位 。中国
一
二 跨文化交 际能 力的概念 霍尔在《 声 的语 言》 书 中提 出 了“ 文化 交 际” 无 一 跨 (necl r o m nct n , Itr t a C m u iao ) 把语言 能力 的培养进 一步 u ul i 延伸到注重对语言使用 密切 相关 的社会文化 因素的充分 了解和把握 。跨文化 交际指 不 同文 化背 景 的人 们 ( 信息 发 出者 和信 息 接受 者 ) 间 的 交 际 … ,9 2年 海 姆 斯 之 17 ( m s 首次提 出了“ 际能 力” C m nctnC mp— Hy e) 交 ( o muiao o e i t c) e e 的概念 , 得到众多语言学家 的一致推崇 。海姆 斯 n 并 的“ 际能力 ” 交 既包括 语 言能 力 , 又包 括语 言运 用 ( a— L n
从 中西 人格 差 异 看 大 学 生跨 文化 交 际 能 力 的培 养
陈 玉 荣
摘 要: 中西人格 差异是 引起跨 文化 交际障碍 的因素之 一。从 中西人格差 异这一视 角 出发 , 通过尊 重 中 西人格 差异 , 明确 大学生跨 文化 交际能力培养 的 目的性 ; 重 学生个体差 异 , 强 大学生跨 文化 交际能 力培 尊 加 养 的层 次性 ; 深化 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 , 强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 交际意识性 , 增 以提 高大学生跨 文化 交际能力。 关键词 : 人格 差异 ; 文化 交际; 跨 能力培养
由基 本交际能力系统 、 情感 和关系能力系统 、 情节 能力系 统和交际方略能力 系统组成 。 交 际文化 能力 隐含在 语 … 言中 , 映使用 者的价值 观念 、 反 社会 习俗 、 思维 方式 等一 系列文化信息 ,直接影 响着不 同文化 问的交 际效果 ,且 伴随着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 的变化 而变化 。教 师要培 养学生跨文化交 际的 自觉 性和 敏感性 意识 , 要结 合文 就 化 内容与语言材 料 ,让学 生 了解不 同 文化 在思 维方 式 、 价值观念 、 社会 习俗 、 生活方式 、 间取 向等方面 的差 异。 时 三 大 学 生 跨 文化 交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随着 国际交往 的 日益频繁 , 中西文化 相互碰撞 、 相互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德国人和中国人是两个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这些文化差异既可能带来文化碰撞,也会促进两国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下文将从礼仪、人际关系、工作方式、时间观念和家庭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德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
礼仪方面,德国人注重礼貌和仪式,比如社交场合要注意言谈举止,表达尊重和感谢之情。
在交际中,德国人一般摆出严谨的面孔,避免过多表现情感。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面子和情感表达较为看重。
在社交场合中,中国人通常会表现出亲切友好的态度,喜欢送贺礼、互相祝福来表达心意。
人际关系方面,德国人注重个人隐私,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不过分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私人与职业”分明,工作之余不轻易混淆,甚至会严格区分工作上的同事关系与个人友谊。
而中国人则注重人情世故,常常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擅长突破组织和职位的壁垒来寻求互惠互利。
工作方式方面,德国人注重工作效率、质量和可靠性,注重规则和程序。
在德国的工作场所中,默契和团队精神都很重要。
而中国人的工作方式则更倾向于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注重人格的光辉,更强调全面性的思考和协调力。
时间观念方面,德国人很注重时间的规划和时间的效率,并且尊重时间的约定,晚到会被视为不礼貌。
而中国人则普遍存在着时间观念淡薄的问题,比如常常不守时、拖延等。
事实上,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是比较弹性的,并不像西方那样刻板和规范。
家庭关系方面,德国人通常独立生活,家庭相对简单而稳定。
对德国人而言,独立的生活方式是德国人被认为是自由、平等和安定的象征。
在中国,家庭关系比较重要,家人之间的亲情和睦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乡和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
但是,不可否认,国与国之间也存在对立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造成的。
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莲发藕生,必定有根。
加强对这些差异及其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为此,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寻求弥补差异的有效办法,尽可能地避免各类冲突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地关注。
众所周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当中,并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
价值观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差异容易激发矛盾,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甚至是剑拨弩张的状态。
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缓和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与西方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
1.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现实中,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本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作了如下概括:1.1行为模式差异众所周知,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思维模式不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提倡“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小心,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对人要以诚相待。
而且,中国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吝啬鬼形象
目录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 (1)(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国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比较 (2)(一)中西方吝啬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性特征 (2)(二)作家创作手法比较 (5)(三)作家创作思想比较 (5)三、形象差异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6)(一)金钱观上和人情观上的差异 (6)(二)当今吝啬鬼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7)四、中外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价值评判 (7)(一)正面分析 (7)(二)反面分析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享用不尽的财富是西方文学中大多数吝啬鬼所共有的特点。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吝啬鬼却全都嗜财如命,对一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
即使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也没有阻止他们过着乞丐一般贫苦简陋的生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果戈里塑造的富人泼留希金,光是农民奴隶就有上千个,家里资产更是雄厚富有,但一如既往的小气吝啬。
果戈里是这样描述的:“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敢肯定这决不是围巾。
……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为了节省,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就跑到马棚和马抢荞麦吃。
巴尔扎克作品《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他的小气肤浅也是人人皆知的,就连每天家人的食物也要自己按量亲自分发,哪怕是多点了一根蜡烛也要熄灭一根才能安心睡去。
可见这些吝啬鬼的心中只装着金钱!吝啬鬼们完全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做人的道德。
拥有享用不尽的财富,自己却过得像个乞丐一样还时常惦记邻居家值钱的东西,并时不时偷来一些,这就是泼留希金。
上千个农奴只发给他们一双靴子。
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把钱借走,哪怕带有“给”“借”意思字眼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另一个吝啬鬼夏洛克,他手下的奴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个个面黄肌瘦,可怜的像个骷髅,他却视而不见。
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及对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启示
标准 , 由此 。 社会价值成 为人生 的终极 价值。 就 整 体 和个 体 的 关 系来 看 , 人 没 有 个性 、 立人 格 , 个 独
个 性 只能融 化 到社会 角 色之 中 ,是一 种有 待 于被 整体所 融 化 的异 己力 量 。这从 我们 传 统 的文化 观念 中 ,就 可一 目了 然。“ 我们 ” 即整 体 主 义 ) 赋 予 了 高度 评 价 , 积 极 的概 ( 被 是 念 , 我 ” 即个 人 主 义 ) 而“ ( 则具 有极 大 的消极 性 。由 此“ 我 ’ ‘
指 出“ 是万 物的尺度 ”苏 格拉底则 深入 到个体 意识 的理 性 人 ;
整体 是始点 , 整体的利益 不仅高于一切 , 而且就是 一切 。中国
人 的这 种依 附于 自然 经 济而 形成 的整 体 意识 就决 定 了社 会 价值 是其 价值 观念的核 心 , 是衡量 个人 生活是 否完美 的重要
包括 道 德 、 慧 、 力 、 志 、 理 等丰 富 内容 的人 格 , 智 能 意 心
会的一些最深层的问题 , 也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联的。 但我
们 并不 争论 的是 美 国人 应该 放弃 他们 的 个人 主义 ,因为放 弃个 人 主义 就等 于是 放弃 我们最 深刻 的本 质 。” _ l 1
等都是西 方理想 人格 的典 型代 表。直到 今天 , 国家和 社 西方
会仍然 以“ 自由世界 ” “ 人 自由主义 ” 、个 而标榜 。正 如美 国人
罗伯特 ・ 拉在《 贝 心灵 的习性》 中写 到的那 样 ,美 国文化最 核 “
心 的东西是 个人主 义… …我们相信 个人 的尊严 , 至个人 的 乃
在 西方 。 是群 体意 识 而是个 体意 识得 到极 高评价 。 不 由此 可 见 。 方理 想人 格是 以个 体 自由 、 西 独立 为特 征的 。 如果 说 , 在西 方人 眼里 , 价值 主体 是 自我 , 么 , 中 国 那 在 人 眼里 , 我是 没有资格做价 值主体 的。因为在 中国 , 自 传统理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_王登峰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196~202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王登峰1,3崔红2,3(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2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北京 100853)(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 300074)摘要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比较和分析揭示文化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并探寻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
根据词汇学假设进行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行为归类的基础之上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对行为归类的差别。
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性、联系性以及评价性是造成中国人与西方人行为归类差异的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看法的差异。
中国人人格量表有着比较理想的预测效度,而且与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相比更高的预测效度,这些均表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合理性。
文中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文化,人格结构,行为归类假设,中国人人格量表。
分类号 B8481 引言: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每个人都知道,但没有人能说得清。
40多年前,美国人格心理学教科书上的这段话至今仍然是对人格定义的真实写照,即不同的理论家对人格的界定存在显著的差异[1]。
但既然是“每个人都知道”,那一定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尽管相差悬殊,却基本上都来自拉丁文persona,即面具的含义。
Persona是舞台上的演员所戴的面具,因此既有表演的功能,又代表这一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点,因此包括表现在外的行为特点和蕴涵于内部而外人无法直接观察的特点两部分[2,3]。
例如,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对人格的定义是由Funder提出的[4],即人格是“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模式,以及在这些模式之下、能够或不能够被观察到的心理机制”(p.1~2)。
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
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导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对于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总结,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希望能够增进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价值观念上。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占据了重要地位,强调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例如在家庭中,中国人更注重长辈的权威和家族的连续性,而西方家庭则更注重个人的选择和发展。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的社会习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表达和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
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更加重要,社交活动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亲密和互助。
例如,在庆祝节日时,中国人更强调与家人团聚,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与朋友的交流和欢乐。
三、教育体制的差异中西方在教育体制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
在西方,教育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个性。
而在中国,教育更注重纪律和秩序,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功利性。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到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塑造。
四、时间观念的差异时间观念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看作一种有限的资源,强调高效率和时间管理。
因此,西方人对准时和时间的把握更为严格。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时间的认知更加弹性,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的安排。
这种差异在工作和商务活动中尤为明显,会造成中西方之间的误解和不适应。
结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从价值观、社会习俗、教育体制到时间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的重要前提。
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特点,并更加包容地与其他文化相处。
东西方文学中女性性格和命运的比较——从林黛玉到劳伦斯笔下的安妮
摘要:导致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爱情悲剧的原因, 学界有多种解释, 但大多从社会和家庭角度入手。
结合劳伦斯短篇小说5请买票6中安妮这一典型的西方女性形象来分析, 可以看出东西方女性对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她们不同的性格也导致她们不同的命运。
关键词: 林黛玉; 安妮; 性格; 命运导致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爱情悲剧的原因, 学界有多种解释, 但大多从社会和家庭角度入手。
结合劳伦斯短篇小说5请买票6中安妮这一典型的西方女性形象来分析, 可以看出东西方女性对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她们不同的性格也导致她们不同的命运。
一、不同时代背景造就不同女性性格典型的东方女性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在5红楼梦6中的林黛玉身上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感性、安静、愿意表露弱点、害羞。
此外, 她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即爱哭、多愁善感、孤傲自负, 甚至有些尖酸刻薄。
对于爱情, 黛玉心里其实非常害羞也有强烈的负罪感, 对宝玉不断地发脾气就是这种矛盾心理的表现。
她爱宝玉, 但又顾虑宝玉知道了她的爱情反而看轻她、玩弄和辜负她。
这种羞耻感让她的爱欲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而当心仪已久的男人对自己表达爱慕之情时, 她/ 不觉带腮连耳通红, 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 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 薄面含嗔, 生气地指着宝玉说: -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 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
. [ 1 ] 这种态度着实让我们深感诧异: 明明是爱对方的, 为什么又羞于接受这份爱呢? 这还得回顾一下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这种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大众心理。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权社会, 讲求男尊女卑。
妇女要尊崇/三从四德, 她们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妇女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也没有什么社会出路, 不可以凭借自身的才能服务于社会, 以求得经济上的独立, 进而达到人格上的独立, 实现自身应有的社会价值, 妇女是被当做男人的附属物而存在的[ 2] 。
研究文化差异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文化差异的目的和意义目的:1、发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
共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味他人的苦乐和际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不同文化归属的人之所以不容易沟通,往往是由于对具体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同。
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感,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对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宽容的态度,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展共感,首先要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唯此才能为发展共感找到方向和切入点。
其次,要有一种“换位”意识,排除对异质文化的各种成见的干扰,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现象。
正确地认识自己,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消除自我与环境相分离的状态。
第三,必须站在信息接收者的立场看待问题,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设想问题。
要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不可歧视或贬损其他文化。
只有客观、公正、全而地认识和理解异质文化,才能消除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种种文化因素障碍。
2、发展双向沟通,沟通是一个循环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本身。
沟通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编码、解码和珍惜的过程。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风俗习惯带到沟通过程中,他们在从另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时总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解码方式加以理解,从而导致对对方信息理解的不准确,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的诊释。
双向沟通的特点是:沟通的双方均参与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双向沟通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双方的意图。
通过双向沟通和反馈,进一步提升跨文化沟通的积极性,拓宽沟通渠道,及时总结沟通中好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并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
在第一轮沟通中出现的含糊不清的意图可以在第二轮沟通中得到解决。
尽管双向沟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但是与单向沟通相比却是一种较有效的沟通方法。
3、进行跨文化培训,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的名人的典型例子
中西文化差异的名人的典型例子心有蔷薇,细嗅山茶,东西文化各有不同,无论是东方爱山,还是西方爱水,山水之间各有各的领悟,各有各的魅力。
同样对于花草,爱花之情也各有不同,各有所爱,给予的人物观照也各有不同。
同样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是西方文学史上杰出女性代表,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两个人职业肮脏下的美好心灵和纯净的灵魂,美丑之间的对比彰显出二人的人格魅力,她们的遭遇,她们的为人处世都值得我们探究,同样能够通过对于二者的挖掘,可以窥探到中西文化的异同。
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茶花女》的简介每一本书籍都是作者根据一定社会和现实依旧进行改造和加工完成的,艺术从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因此通过对于书籍的学习和阅读,我们能够找到关于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从中找到社会的存在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或许这就是书籍的力量。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中,我们不仅仅能够看到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而且能够看到这个时代女子的生存状况,本来男女主人公的相爱已经很甜蜜了,但是谁知道痴情女子终究遇到了负心汉,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比如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可见文学也是根据具体的历史人物来进行加工的。
而最终杜十娘和李甲也因为封建家庭制度和社会的压迫之下,走上了悲剧之路。
最终杜十娘辛辛苦苦赎身,却被李甲在卖给其他人,这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常见的事情,古代社会往往把女子看做是男人的产物,所以能够随便买卖。
因此痴情的杜十娘最终选择以怒沉白百宝箱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样茶花女也是以甜蜜的爱情开头,美丽的巴黎名妓遇到了外省青年,两个人如同干柴烈火一般地在一起,然后却被青年父亲的逼迫之下离开儿子,最终玛格丽特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反而被自己的丈夫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忠诚,最终被虐待折磨致死,只能在其日记之中看到这场误会,给人们的心灵留上了巨大的撞击感。
而这两个女子的不幸的共同点都好那个时代又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么就一起来看看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吧!。
人类的性格与其所处的背景有什么联系?
人类的性格与其所处的背景有什么联系?人类的性格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总和,人们经常认为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上,人类的性格往往会受到其所处的背景和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人类的性格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与性格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性格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等也会不同。
例如,在中国,人们注重家庭观念,尊重长辈,重视礼仪,这种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人群的性格特征。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主义,独立自主,追求自由,这也形成了西方人的性格特点。
二、教育与性格教育也是影响人类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会导致人们的人格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不同。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父母的教育方式、言行举止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此外,社会中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也会对人们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传统社会中,儒家教育强调“仁爱”,引导人们追求“圣人的思想和品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品格的影响。
三、家庭与性格家庭环境对人们的性格养成也是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成年人的性格形成中,家庭环境通常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种环境因素可以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可以是家庭的收入程度、社会地位等因素。
在家庭中出生长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往往会更加温和、体贴、善良。
而在一个家庭不和谐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往往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性格也可能较为受到影响。
四、社会与性格社会和人际交往也会对人们的性格产生影响。
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经历往往能够影响其性格的发展。
例如,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而在许多东亚国家中,尤其是在中国,崇尚的是传统的融合与谐和,强调集体精神,这也塑造了东亚社会的整体性格。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概述:个体人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其中文化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文化是指一定地域、民族或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行为规范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等。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并举例说明。
一、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解决方式和思考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注重上下文关系和细节,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个体主义和逻辑思维。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
二、文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内敛、保持冷静,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情感表达可能更直接、外放。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的适应性。
三、文化对行为模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也产生显著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被强调,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更受重视。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等。
四、文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也有深远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自我认同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独立性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等。
结论: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_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心 理 学 报 2006,38(4):543~552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543 收稿日期:2005-02-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9)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王登峰,E -mail:wdfeng@pku .edu .cn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3———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王登峰1 崔 红2(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2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北京100853)摘 要 旨在对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和人格的内涵等问题进行跨文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人格内容被划分为4个层次,包括个体的外显行为、内心体验、动机和神经生理基础等,文化对人格的不同内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不同情境下的行为由于受到来自个体内部不同动机(自我统一性动机与适应环境要求的动机)的影响而出现跨情境的一致或不一致。
文中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人格,行为,动机,跨情境一致性。
分类号 B8481 人格特点与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 西方心理学有关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1,2]。
在20世纪60年代人格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著名的“个人-情境论争”,即人的行为到底是由个人特点(人格特点)决定的,还是由环境特点或环境要求所决定的[1]。
目前这一论争已经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即人的行为是由个人特点和环境特点共同决定的,并且把这一问题重新表述为“哪些个人特点,与哪些环境因素,如何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2]。
同时,对人格特点或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的研究也从单纯的行为表现扩展到行为、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广泛的领域,客观上也拓宽了人格的含义[3]。
原来尖锐对立的观点已经不复存在,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consistency )也被跨情境的“连贯性”(coherence )[4]代替。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程度上,“一致性”是指行为的前后一致或相同,而“连贯性”则是指行为的风格或性质的相似,而不是行为的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摘要】: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必然会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射在人格上,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
从不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分析可发现,中西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渊源、人格的出发点、主体内涵、成长过程、人格动力、理想人格标准、研究方法、归宿等方面。
中西人格心理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中国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必须立足中国文化,突破西方心理学的框架,采用多取向方法开展创造性研究,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人格;人格差异因受现代思潮的影响,“文化因素”已引起心理学界学者的关注。
“文化指文明成果中那些历史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
文化本身是限制个人行为变异的主要一个因素,他外在于人类个体,而有对于人施加者强大强制力量。
”人们发现,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与潜在假设的影响上,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意识却又是高层次的,它决定着人们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学者深人探讨文化与心理学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探讨文化对人格的种种影响。
人格研究的文化取向扩大了文化与人的相互构成。
Kardiner曾提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荣格曾说:“人格是文化要求其成员所承担的角色”。
但是对于“文化如何影响人格”这一问题却存在着不同观点,有的把文化看作能以某种方式对人格形成过程施加影响的独立因素;有的把人格看成是文化的内在化的构成,有的则把人格看成是文化的产物。
在这里,我们认为应从文化本质以及文化所定义的价值体系渗入个体行为模式加以解释和剖析,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实质。
一、文化渊源的不同(一)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造化之功,同时也说明自然环境对人格塑造影响的巨大。
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
中国文化根植于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故带有浓厚的农业心态:自给自足、谋生而不谋利。
眷恋家园故土,安于现状,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
由于知识的不发达,经验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依赖,因此老人常是青年的领航。
中国人崇古尊老、重权威、求和思稳的思想与中国以农业为主的伦理社会有着深刻的关系。
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平和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
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是古希腊,陆海相间的地理结构形成了西方人与海共处的生存状态,海洋是通往外界的通道,自然主要以航海为生。
而要航海,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需坚强的意志,才能与海浪搏斗。
这种与海共处的生存方式造就了古希腊人的勇敢、冒险精神。
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
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
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
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
(二)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按照中西双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
“利义之辨”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基本问题。
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
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
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
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
西方社会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鄙视和贬低又容易导致西方社会片面追逐物质利益而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变质,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关系。
(三)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两者分别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
在处理在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体轻个体,重和谐轻抗争,强调宗法性、纪律性。
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
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
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
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
古希腊的哲学从开始就主要是一种自然哲学,把自然作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对象。
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
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
(四)群体本位文化与个体本位文化中西方文化在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上存在根本分歧,从而导致双方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理。
双方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文化强调群体,西方文化强调个体。
中国是个以群体为本位、具有群体文化特征的国家,孔儒一家曾作为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多年。
这种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把人定义为”仁者,人也。
”这就是说个人只有在群体(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自我或对方下定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类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个人与集体等。
这种强调人具有人伦关系和本性的观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
因此它尤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作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目标。
西方文化中的个体灵魂和上帝信仰,一方面产生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同时也使人可以不必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对自己下定义。
因此我们说,西方文化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个体文化,其实质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把个体作为一切现实和社会的出发点,二是认为个体的性质体现于个体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世间万物的尺度”即个体主义文化,必然凸现个体自我中心,强调个体独立于他人和唯一性。
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西方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合理利己主义”的原则得到普遍的认同。
费尔巴哈说到:”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
”这一原则的实质便是: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
这样的人生价值得到历代西方思想家的肯定,也为一般公众所奉行,从而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情性文化与智性文化西方文化是以理性为本体,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得,属于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以感性为本体,注意自身生命的享受,属于情性文化。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两千年不动摇。
《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就从“知识之树”上偷吃智慧之果。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追求知识的执着著称于世,为知而求索在古希腊智慧之士那儿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行为,他们为此开拓的道路和成果成为西方科学精神的源头。
追求知识不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它已成为人的生命和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
因此,在古希腊哲学中,自然或宇宙一开始便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独立对象,他们把追求抽象思维、拥有智慧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后来的西方文明正是在此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也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
科技意识发达,抽象思维突出,注重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
与之不同,中国文化则选择了情,选择了感性,选择了“生命之树”,大体上说,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生命哲学,中国所有的宗教都是生命宗教,艺术是生命艺术,最普及的学问是养生之学。
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人道法天,以人道应天道。
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重人事而轻天道、轻实证而重玄想,从而导致自然科学不甚发达人文科学异常繁荣。
二、中西方人格理论差异的表现(一)出发点不同人格的出发点——人性的本质问题是中西思想家在探讨人格时所遇到的第一问题。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虽然都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是以人性本善为主要倾向的,人生而具有“良知良能”,即优美质朴的潜能,对人性的发展充满希望与信心。
中国的人格心理理论首先看到的是人性的优点及其高贵之处,肯定人的价值,倡导以人为本,其研究是以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可塑性为出发点而进行的。
性善论既然肯定人生的价值,人的生理本能和自然欲望在性善论里就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另一方面,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其满足生理本能和自然欲望的方式还必须符合社会的规范和要求。
这样,儒家就此逻辑地引出了将人性本善的原则由人生的自然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超越的合理性和必须性,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产生的根据及其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所以,在儒家那里,道德理性是人性本善的社会表现,同时也是推动人的自然意义上的善性向社会道德意义上的善性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
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是以人性本恶为主要倾向的,认为人生而具有原罪,今世就是为了赎罪而来的。
这也体现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
西方的人格理论多是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易碎性。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于黑格尔的人性本恶的观点,恩格斯写道:“黑格尔指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