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级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专用教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真题演练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专用教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真题演练

XX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专用教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真题演练】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目录第1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1 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考点1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区别 ..........................考点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定义 ............................1.2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考点1 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 ....................................考点2 DBAS生命周期模型..........................................1.3 规划与分析.......................................................考点1 概述 ....................................................考点2 系统规划与定义 ............................................考点3 可行性分析 ................................................考点4 项目规划 ..................................................1.4 需求分析.........................................................考点1 系统需求 ..................................................考点2 数据需求分析 ..............................................考点3 功能需求分析 ..............................................考点4 性能需求分析 ..............................................考点5 其他需求分析 ..............................................1.5 系统设计.........................................................考点1 概念设计 ..................................................考点2 逻辑设计 ..................................................考点3 物理设计 ..................................................1.6 实现与部署.......................................................考点1 定义 ....................................................考点2 内容 ....................................................1.7 运行管理与维护...................................................考点1 内容 ....................................................考点2 重要性 .................................................... 第2章需求分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2.1 需求分析.........................................................考点1 需求分析的概念与意义 ......................................考点2 需求获取的方法 ............................................考点3 需求分析过程 ..............................................2.2 需求分析方法.....................................................考点1 需求分析方法概述 ..........................................考点2 DFD需求建模方法...........................................考点3 其他需求建模方法 ..........................................考点4 DFD与IDEFO比较........................................... 第3章数据库结构设计........................................................考纲分析..................................................................考点精讲..................................................................3.1 数据库概念设计...................................................考点1 概念设计的任务 ............................................考点2 概念设计的依据及过程 ......................................考点3 数据建模方法 ..............................................考点4 概念设计实例 ..............................................3.2 数据库逻辑设计...................................................考点1 任务 ....................................................考点2 目标 ....................................................3.3 数据库物理设计...................................................考点1 物理设计的目的 ............................................考点2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考点3 索引 ....................................................考点4 数据库物理设计 ............................................考点5 其他物理设计环节 .......................................... 第4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考纲分析..................................................................考点精讲..................................................................4.1 软件体系结构.....................................................考点1 定义 ....................................................考点2 功能 ....................................................考点3 分类 ....................................................4.2 软件设计过程.....................................................考点1 软件设计的目的 ............................................考点2 软件设计的原则 ............................................考点3 软件设计的分类 ............................................4.3 DBAS总体设计 ....................................................考点1 DBAS总体设计主要内容......................................考点2 DBAS体系结构设计..........................................考点3 DBAS软件总体设计..........................................考点4 软硬件选型与配置设计 ......................................考点5 业务规则初步设计 ..........................................4.4 DBAS功能概要设计 ................................................考点1 概述 ....................................................考点2 实现方法 ..................................................考点3 表示层概要设计 ............................................考点4 业务逻辑层概要设计 ........................................考点5 数据访问层概要设计 ........................................4.5 DBAS功能详细设计 ................................................考点1 表示层详细设计 ............................................考点2 业务逻辑层详细设计 ........................................4.6 应用系统安全架构设计.............................................考点1 数据安全设计 ..............................................考点2 环境安全设计 ..............................................考点3 制度安全设计 ..............................................4.7 DBAS实施.........................................................考点1 DBAS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考点2 创建数据库 ................................................考点3 数据装载 ..................................................考点4 编写与调试应用程序 ........................................考点5 数据库系统试运行 .......................................... 第5章UML与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纲分析..................................................................考点精讲..................................................................5.1 DBAS建模.........................................................考点1 方法 ....................................................考点2 UML .......................................................5.2 DBAS业务流程与需求表达 ..........................................考点1 业务流程与活动图 ..........................................考点2 系统需求与用例图 ..........................................5.3 DBAS系统内部结构的表达 ..........................................考点1 DBAS系统内部结构分类......................................考点2 系统结构与类图 ............................................考点3 系统结构与顺序图 ..........................................考点4 系统结构与通信图 ..........................................5.4 DBAS系统微观设计的表达 ..........................................考点1 微观设计的表达方法 ........................................考点2 对象图 ....................................................考点3 状态机图 ..................................................考点4 时间图 ....................................................5.5 DBAS系统宏观设计的表达 ..........................................考点1 宏观设计的对象 ............................................考点2 包图 ....................................................考点3 交互概述图 ................................................考点4 复合结构图 ................................................5.6 DBAS系统实现与部署的表达 ........................................考点1 表达方法 ..................................................考点2 组件图 ....................................................考点3 系统实现与部署图 .......................................... 第6章高级数据查询..........................................................考纲分析..................................................................考点精讲..................................................................6.1 一般数据查询功能扩展.............................................考点1 使用TOP限制结果集 ........................................考点2 使用CASE函数 .............................................考点3 将查询结果保存到新表中 ....................................6.2 查询结果的并、交、差运算.........................................考点1 并运算 ....................................................考点2 交运算 ....................................................考点3 差运算 ....................................................6.3 相关子查询.......................................................考点1 概述 ....................................................考点2 语法格式 ..................................................考点3 用途 ....................................................6.4 其他形式的子查询.................................................考点1 替代表达式的子查询 ........................................考点2 派生表 ....................................................6.5 其他一些查询功能.................................................考点1 开窗函数 ..................................................考点2 公用表表达式 .............................................. 第7章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考纲分析..................................................................考点精讲..................................................................7.1 创建及维护数据库.................................................考点1 SQL Server数据库概述......................................考点2 SQL Server数据库的组成....................................考点3 数据库文件组 ..............................................考点4 数据库文件的属性 ..........................................考点5 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考点6 修改数据库 ................................................考点7 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7.2 架构...........................................................考点1 定义 ....................................................考点2 架构对象的定义和种类 ......................................考点3 命名规则 ..................................................考点4 定义架构的T-SQL语句 ......................................考点5 删除架构的T-SQL语句 ......................................7.3 分区表...........................................................考点1 基本概念 ..................................................考点2 创建分区表 ................................................7.4 索引.............................................................考点1 创建索引 ..................................................考点2 删除索引 ..................................................7.5 索引视图.........................................................考点1 基本概念 ..................................................考点2 适合建立索引视图的场合 ....................................考点3 定义索引视图 .............................................. 第8章数据库后台编程技术....................................................考纲分析..................................................................考点精讲..................................................................8.1 存储过程.........................................................考点1 基本概念 ..................................................考点2 创建、执行和删除存储过程 ..................................8.2 用户定义函数.....................................................考点1 概述 ....................................................考点2 创建和调用标量函数 ........................................考点3 创建和调用内联表值函数 ....................................考点4 创建和调用多语句表值函数 ..................................考点5 删除用户自定义函数 ........................................8.3 触发器...........................................................考点1 基本概念 ..................................................考点2 创建触发器 ................................................考点3 删除触发器 ................................................8.4 游标...........................................................考点1 游标的组成 ................................................考点2 使用游标 .................................................. 第9章安全管理..............................................................考纲分析..................................................................考点精讲..................................................................9.1 安全控制.........................................................考点1 概述 ......................................................考点2 数据库安全控制的目标 ......................................考点3 数据库安全的威胁 ..........................................考点4 安全控制模型的内容 ........................................考点5 授权和认证 ................................................9.2 存取控制.........................................................考点1 自主存取控制(自主安全模式) ..............................考点2 强制存取控制 ..............................................9.3 审计跟踪.........................................................9.4 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考点1 统计数据库的定义 ..........................................考点2 安全性问题 ................................................考点3 解决方案 ..................................................考点4 目标 ....................................................9.5 SQL Server的安全控制 ............................................考点1 身份验证模式 ..............................................考点2 登录账户 ..................................................考点3 数据库用户 ................................................考点4 权限管理 ..................................................考点5 角色 ....................................................9.6 Oracle的安全管理 ................................................考点1 Oracle的安全控制机制......................................考点2 Oracle的特点..............................................考点3 用户与资源管理 ............................................考点4 权限管理 ..................................................考点5 审计功能 .................................................. 第10章数据库运行维护与优化.................................................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0.1 数据库运行维护基本工作..........................................考点1 概述 ....................................................考点2 工作内容 ..................................................10.2 运行状态监控与分析..............................................考点1 定义 ....................................................考点2 监控分析机制的分类 ........................................10.3 数据库存储空间管理..............................................考点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分类 ......................................考点2 管理内容 ..................................................考点3 数据库管理预测内容 ........................................10.4 数据库性能优化..................................................考点1 数据库运行环境与参数调整 ..................................考点2 模式调整与优化 ............................................考点3 存储优化 ..................................................考点4 查询优化 ..................................................考点5 SQL Server性能工具........................................ 第11章故障管理.............................................................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1.1 故障管理概述....................................................考点1 故障类型及其解决方法 ......................................考点2 数据库恢复技术概述 ........................................11.2 数据转储(数据备份)............................................考点1 概述 ....................................................考点2 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 ........................................考点3 数据转储机制 ..............................................考点4 多种转储方法结合使用 ......................................11.3 日志文件........................................................考点1 日志文件的概念 ............................................考点2 日志文件的格式与内容 ......................................考点3 登记日志文件的原则 ........................................考点4 检查点 ....................................................11.4 硬件容错方案....................................................考点1 磁盘保护技术 ..............................................考点2 服务器容错技术 ............................................考点3 数据库镜像与数据库容灾 .................................... 第12章备份与恢复数据库.....................................................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2.1 备份与恢复的概念................................................考点1 备份数据库 ................................................考点2 恢复数据库 ................................................12.2 SQL Server的备份与恢复机制 .....................................考点1 恢复模式 ..................................................考点2 备份内容及时间 ............................................考点3 SQL Server的备份机制......................................考点4 SQL Server的恢复机制......................................12.3 Oracle的备份与恢复机制 .........................................考点1 Oracle数据库逻辑备份与恢复................................考点2 0racle数据库物理备份与恢复................................ 第13章大规模数据库架构.....................................................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3.1 分布式数据库....................................................考点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考点2 分布式数据库目标 ..........................................考点3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布策略 ................................考点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考点5 分布式数据库的相关技术 ....................................13.2 并行数据库......................................................考点1 并行数据库系统结构 ........................................考点2 数据划分与并行算法 ........................................13.3 云计算数据库架构................................................考点1 云计算概述 ................................................考点2 Google的云数据库体系结构..................................13.4 XML数据库 ......................................................考点1 XML数据库概述.............................................考点2 SQL Server 2008与XML ..................................... 第14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考纲分析..................................................................考点精讲..................................................................14.1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14.2 数据仓库技术概述................................................考点1 数据仓库的概念 ............................................考点2 数据仓库的特性 ............................................考点3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与环境 ..................................考点4 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 ........................................考点5 元数据 ....................................................考点6 操作型数据存储 ............................................14.3 设计与建造数据仓库..............................................考点1 数据仓库设计的需求与方法 ..................................考点2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 ........................................考点3 数据仓库设计步骤 ..........................................14.4 数据仓库的运行与维护............................................考点1 数据仓库数据的更新维护 ....................................考点2 数据仓库监控与元数据管理 ..................................14.5 联机分析处理与多维数据模型......................................考点1 OLAP ......................................................考点2 多维分析的基本概念 ........................................考点3 多维分析的基本操作 ........................................考点4 OLAP的实现方式............................................14.6 数据挖掘技术....................................................考点1 数据挖掘步骤 ..............................................考点2 关联规则挖掘 ..............................................考点3 分类挖掘 ..................................................考点4 聚类挖掘 ..................................................考点5 时间序列分析 ..............................................第1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考纲分析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2.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浙江省历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历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26)A.并发连接B.点-点连接C.物理连接D.数据连接
三、互联网基础及应用(本题18分)
27、WWW上的多媒体检索工具主要是基于C。
(27)A.文本信息B.图形图像信息
C.超文本信息D.超级图形图像信息。
28、对于IP地址为202.93.120.6的主机来说,其网络号为C。
(28)A.6B.202.93.120.6 C.202.93.120 D.202.93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C。
(8)A.双绞线B.无线信道C.光纤D.同轴电缆
9、通信子பைடு நூலகம்为网络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C。
(9)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24、网桥互联的两个局域网可以采用不同的A。
(24)A.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B.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
C.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
D.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
25、连接局域网的两个不同网段应该选用C。
(25)A.中继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
26、交换式局域网增加带宽的方法是在交换机端口节点之间建立A。
5、下列有关网络拓扑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5)A.星形结构的缺点是,当需要增加新的结点时成本比较高
B.树型结构的线路复杂,网络管理也较困难
C.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结点的物理分布方式
D.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结点间的布线方式
6、Internet网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其雏形是A。

最新秋浙江三级数据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秋浙江三级数据库及答案汇总

2005年秋浙江三级数据库及答案2005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数据库技术)说明:(1)考生应将一至二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将第三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2)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3)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四位填写在答卷的右下角指定位置内;(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数据结构基础(本题30分)1、树的固有特性是(1)。

(1) A.嵌套 B.顺序 C.递归 D.选择2、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若要删除p结点,则应执行(2)。

(2) A. p->next = p->next->next ; B. q->next = p->next ;C. q->next = nil; delete(p) ;D. q = p->next ;3、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表示入栈操作,P表示出栈操作,下列操作序列中合法的是(3)。

(3) A.PSSSPP B.SSPPPPC.SSPPSP D.PSPSPS4、一个循环队列用数组A[m]存放其元素,已知其头、尾指针分别是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有(4)个元素。

(4) A. rear – front + 1 B. (rear – front + 1 + m)% mC. rear – front - 1D. rear – front5、算法的查找效率一般是以平均查找代价来衡量的,比如线性查找是O(N),二分查找是O(log N),那么Hash查找的期望代价是(5)。

(5) A.O(log N) B.O(N) C.O(1) D.O(N log N)6、树形结构中父子元素之间的联系是(6)。

(6) A. 1:1 B. 1:N C. M:N D.N:17、设a,b为一颗二叉树上的两个结点,在中序遍历时a在b前面的条件是(7)。

(7) A.a在b右方B.a在b左方C.a是b的祖先D.a是b的子孙8、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是(8)。

历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近四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真题一(2008年春)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计算机互联的含义是指两台计算机能相互通信。

( )2. 以太网是在IEEE 802.3中定义的。

( )3. TCP属于TCP/IP模型中网络层完成的工作。

( )4.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的任一方在发送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接收信息。

( )5. 交换机实现的是OSI参考模型的选择最佳传输路由、流量控制及网络管理功能。

( )6. 网关是指工作在网络层之上的设备,主要用于高层的协议转换。

( )7. 远程桌面,是指通过网络使本地电脑能够控制远程的电脑。

( )8. Microsoft IIS是基于TCP/IP的Web应用系统。

( )9. 防火墙不能防止受到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的传输。

( )10. 通过FTP和Internet中某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可以不必知道该主机的地址就可以进行。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________。

(A) 硬件、软件和数据 (B)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C) 软件与数据库 (D) 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1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分为________层。

(A) 4 (B) 5 (C) 6 (D) 713. 对于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________。

(A) 工作站 (B) 网卡(C) 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14. 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计算机进行组网,这个网络属于________。

(A) WAN (B) LAN (C) MAN (D) GAN15.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________。

(A) 找出主机号 (B) 找出逻辑地址(C) 找出网络号 (D) 找出物理地址16. 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的网络为________。

(A) 万维网 (B) 因特网 (C) 以太网 (D) 广域网17. WWW渊源于________。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真题(2011春到2012秋)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真题(2011春到2012秋)

这文档里所有的答案在我这你全部做好以后再问我要吧~~~~2011年春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数据库技术及应用)1.基础知识(共70分)(1)~(10):判断题(共10分)(1)算法的确定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在执行有限步骤之后结束。

(2)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称为数据结构。

(3)在循环链表中,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表中的所有结点。

(4)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称为串。

(5)哈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

(6)在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的数据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

(7)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称为数据结构语言。

(8)层次模型中,根节点以外的结点最多只能有一个父结点。

(9)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

(10)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减少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操作复杂性问题。

答案:(11)~(40)(共60分)(11)一般而言,最适合描述算法的语言是()。

A.自然语言B.程序设计语言C.机器语言D.介于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伪语言(12)以下关于线性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记录等不同类型B.线性表中包含的数据元素个数不是任意的C.线性表中的每个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D.可以存在这样的线性表:表中各结点都没有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13)双链表的每个结点包括两个指针域,其中rlink指向结点的后继,llink指向结点的前驱。

如果要删除p所指向的后继结点,则正确的操作序列是()。

A.p->rlink=p->rlink>rlink;p->rlink->llink=pB.p->rlink->llink=p;rlink;p->rlink=p->rlink>rlinkC.p->llink->rlink=p;p->rlink->llink=pD.p->llink=p->llink>llink;p->llink->rlink=p(14)对于顺序存储的栈S(1:m),用变量top指示栈顶位置,判断栈为空和栈满的条件分别是()。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第2章复习技巧.......................................................... 第二部分核心讲义............................................................第1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第2章需求分析..........................................................第3章数据库结构设计....................................................第4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第5章UML与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6章高级数据查询......................................................第7章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第8章数据库后台编程技术................................................第9章安全管理..........................................................第10章数据库运行维护与优化.............................................第11章故障管理.........................................................第12章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第13章大规模数据库架构.................................................第14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精选(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精选(二)........................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一、考试简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浙江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历年试题

浙江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历年试题

浙江省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大纲1.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

(2)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熟练掌握E-R模型、关系模型、关系代数运算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4)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常用语句。

(5)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的常用操作。

(6)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2.考试范围(1)数据结构基础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算法和算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性。

2)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线性表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插入、删除操作。

3)数组的定义、数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关系。

4)栈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进栈、出栈操作。

5)队列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循环队列,进队、出队操作。

6)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排序树,哈夫曼树。

7)检索方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8)排序方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2)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2)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的概念和原理及其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模型的含义、特点和区别。

4)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关系、元组、属性、域、关键字、数据项);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集合并运算、集合差运算、笛卡儿积、连接。

6)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应的概念;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定义。

7)规范化理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NF范式的定义、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和关系模式分解的方法及分解准则。

8)关系数据库规范化:1NF,2NF,3NF,BCNF。

9)结构查询语言SQL数据库操作(数据类型、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表的创建、修改与删除、视图的创建与删除、索引的创建与删除),数据查询(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分组查询、按序查询、统计查询),数据更新(表和视图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历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近四年浙江省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真题真题一(2008年春)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计算机互联的含义是指两台计算机能相互通信。

( )2. 以太网是在IEEE 802.3中定义的。

( )3. TCP属于TCP/IP模型中网络层完成的工作。

( )4.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的任一方在发送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接收信息。

( )5. 交换机实现的是OSI参考模型的选择最佳传输路由、流量控制及网络管理功能。

( )6. 网关是指工作在网络层之上的设备,主要用于高层的协议转换。

( )7. 远程桌面,是指通过网络使本地电脑能够控制远程的电脑。

( )8. Microsoft IIS是基于TCP/IP的Web应用系统。

( )9. 防火墙不能防止受到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的传输。

( )10. 通过FTP和Internet中某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可以不必知道该主机的地址就可以进行。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________。

(A) 硬件、软件和数据 (B)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C) 软件与数据库 (D) 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1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分为________层。

(A) 4 (B) 5 (C) 6 (D) 713. 对于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________。

(A) 工作站 (B) 网卡(C) 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14. 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计算机进行组网,这个网络属于________。

(A) WAN (B) LAN (C) MAN (D) GAN15.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________。

(A) 找出主机号 (B) 找出逻辑地址(C) 找出网络号 (D) 找出物理地址16. 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的网络为________。

(A) 万维网 (B) 因特网 (C) 以太网 (D) 广域网17. WWW渊源于________。

浙江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大纲与历年试题

浙江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大纲与历年试题
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集合并运算、集合差运算、笛卡儿积、连接。
6)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应的概念;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定义。
7)规范化理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NF范式的定义、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和关系模式分解的方法及分解准则。
8)关系数据库规范化:1NF,2NF,3NF,BCNF。
(6)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2.考试范围
(1)数据结构基础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算法和算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性。
2)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线性表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插入、删除操作。
3)数组的定义、数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关系。
(2)链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随机存储。
(3)后缀表达式“3 4 * 2 1 + -”的值是9。
(4)完全二叉树一定是正则二叉树。
(5)顺序查找的优点是对线性表结点的逻辑顺序没有要求,对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也没有要求。
(6)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层次数据库系统采用层次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A.push;push;pop;pop;push;push;push;
B.push;push;pop;push;pop;push;push;
C.push;push;push;pop;pop;push;push;
D.push;pop;push;pop;push;pop;push;
(18)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对结点编号,根节点的编号为1,那么编号为49的结点的右孩子的编号是( )。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试题与答案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试题与答案

20XX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数据库技术)说明:(1)考生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上;(2)试题1为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3)选择题请在答卷上的各小题选项的对应位置上填“√”;(4)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五位填写在答卷右下角的指定位置内;(5)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1 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个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用户编写的程序代码的有限性。

(1)2.LIFO或FILO都是指栈的操作特性。

(2)3.从检索效率看,顺序存储结构比链式存储结构高。

(3)4.快速排序算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快的排序算法。

(4)5.二叉树有五种基本形态。

(5)6.概念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的。

(6)7.数据存储结构改变时逻辑结构不变,相应的程序也不变,这是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

(7)8.在SQL中使用视图描述数据库的外模式。

(8)9.关系是域上笛卡儿积的子集。

(9)10.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相同的。

(10)试题2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几种数据结构不属于线性结构的是(1)。

A.双向链表B.栈C.环形队列D.树2、对一组拥有n个结点的有序数组采用二分法检索,其平均检索长度为(2)。

A.O(n/2)B.O(log2n)C.O(n)D.O(n log2n)3、如果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是A、B、C,中序序列是C、B、A,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后序序列是(3)。

A.必为A、B、C B.必为C、B、AC.必为B、C、AD.不能确定4、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表示入栈,P表示出栈,以下哪一组操作不合法(4)。

A.S P B.P SC.S S P PD.S P S P5、环形队列闲置一个存储单元的目的是(5)。

A.便于判别队列满B.便于判别队列空C.便于判别队列的满和空D.便于修改队首和队尾指针6、在含有n个结点的树中,有且仅有(6)条边。

浙江省历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

浙江省历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

2005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网络技术)说明:(1)考生应将一至四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将第五、六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2)除了第六题目A、B选择其中之一,其他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3)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四位填写在答卷的右下角指定位置内;(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本题21分)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 A 种通信方式中。

(1)A.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数据解释:数字数据经过编码后得到数字信号,将数字数据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接收端将模拟数据信号还原成数字数据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选项A的过程是在模拟信号中传输数字数据,需要把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是调制过程,接收端还要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是解调过程.选项D的过程是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只需要解调过程.2、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B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2)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3、下面属于数据通信中差错控制技术的是D。

(3)A.分组技术B.曼彻斯特码C.异步传输D.海明码解释:接收方通过对差错编码(奇偶校验码或CRC码)的检查,可以判定一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差错。

一旦发现差错,一般可以采用反馈重发的方法来纠正。

这就要求接受方收完一帧后,向发送方反柜一个接收是否正确的信息,使发送方据此做出是否需要重新发送的决定。

发送方仅当收到接收方以正确接收的反馈信号后才能认为该帧已经正确发送完毕,否则需要重发直至正确为止。

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和海明码等。

这些方法用于识别数据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并且可以启动校正措施,或者舍弃传输发生错误的数据,要求重新传输有错误的数据块。

4、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3类,即 D 。

浙江省历年的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历年的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试卷及答案

2007年春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网络技术及应用)试题1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Internet是通过使用TCP/IP协议把不同体系的网络互联起来。

(√1)2.环型拓扑结构网络中,只有目标节点才可以接收环中传输的数据。

(× 2)3.双绞线缆的第5类线的最高传输速率是100Mbps。

(√3)4.对付黑客的有效办法是安装防火墙,这样可以防止主机被恶意、未经许可地访问。

(√4)5.网络中数据通信方式按同步方式分为同步和异步传输方式,同步传输方式传送速率高。

(√5)6.网络安全管理同时负责被管理网络对象和网络管理自身的安全。

(√6)7.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7)8.中继器用于在同种网络的物理层上,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发送。

(√ 8)9.双绞线只能用于电话通信中的模拟信号传输。

(×9)10.通过FTP和Internet建立连接,可以不必知道远程主机的地址就可进行(×10)试题2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指(C )。

A.CHINANET B.NCFC C.CERNET D.CHINAGBN2、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在通信基础上(A2 )。

A.共享软、硬件资源B.运算速度快C.准确安全传输D.内存容量大3、学校内一幢办公楼里各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B 3)。

A.WAN B.LAN C.MAN D.GAN4、TCP/IP中(A)相当于ISO/OSI模型中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的集合。

A.网络层B.网络接口层C.传输层D.应用层5、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 B )。

A.交换技术B.同步技术C.编码技术D.传输技术6、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一般由(C)等组成。

A.计算机、交换机和中继器B.计算机、网桥和网关C.计算机、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D.网卡和网络传输介质7、目前在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B )。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试题库480道真题(含有答案以及解释)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试题库480道真题(含有答案以及解释)

1>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从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把计算机的发展进行分代,所谓第4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___D_____.A>电子管 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答案:D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评析:第4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假设CD盘片的存储容量为600MB,上面存放的数字图像能以每秒25幅画面、每幅画面为360×240×65536色的分辨率播放l小时,则CD盘片上的数字图像的压缩比大约是________.A>25倍 B>10倍 C>50倍 D>100倍答案:A知识点:数据压缩技术评析:65536色是16位色,即每个像素占2个字节.现在l帧有360×<3>Internet主要由___B_____、通信线路、服务器与客户机和信息资源四部分组成.A>网关 B>路由器 C>网桥 D>集线器答案:B知识点: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评析:Internet的主要组成部分①通信线路;②路由器:③服务器与客户机;④信息资源.<4>在IP协议中用来进行组播的IP地址是____C____地址.A>A类 B>C类 C>D类 D>E类答案:C知识点:TCP/IP协议评析:在TCP/IP协议中,将IP地址分成5类.其中A、B、C类地址作为单目传送地址.E类地址保留,以备将来的特殊用途,而D类地址作为组播地址.<5>文件服务器具有分时系统文件管理的全部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数据、文件和__A______.A> 目录服务 B>视频传输服务 C>数据库服务 D>交换式网络服务答案:A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功能评析:文件服务器应具有分时系统文件管理的全部功能,它支持文件的概念与标准的文件操作,提供网络用户访问文件、目录的并发控制和安全##措施.因此,文件服务器应具备完善的文件管理功能,能够对全网实行统一的文件管理,各工作站用户可以不参与文件管理工作.文件服务器能为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数据、文件和目录服务.<6>半个世纪以来,对计算机发展的阶段有过多种描述.下述说法中,比较全面的描述是________.A>计算机经过四个发展阶段,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超大规模集成电器B>计算机经过四段发展,即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C>计算机经过三段发展,即大型机、微型机、网络机D>计算机经过五段发展,即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局域网、广域网答案:D知识点:计算机发展阶段评析:五十多年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5个重要阶段: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互联网阶段<广域网>.<7>下面选项中正确描述了冲突域的是________.A>传送了冲突的数据包的网络区域B>以网桥、路由器、交换机为边界的网络区域C>安装了路由器和集线器的网络区域D>应用了过滤器的网络区域答案:A知识点: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评析:冲突是指在同一个网段上,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信号在发送,否则两个信号相互干扰,即发生冲突.冲突会阻止正常帧的发送.冲突域是指能够发生冲突的网段.冲突域大了,有可能导致一连串的冲突,最终导致信号传送失败.<8>就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而言,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_______.A>时间管理 B>文件管理 C>事务管理 D>数据库管理答案:B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功能评析:就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而言,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①处理器管理:主要是解决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②存储管理:主要是管理主存储器资源;③设备管理:负责有效地管理各类外围设备;④文件管理:支持文件的存取、修改等操作并解决数据的存储、共享、##和保护等问题.<9>UNIX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被看成是下列四种文件的_______.A>普通文件 B>目录文件 C>索引文件 D>特殊文件答案:D知识点:UNIX操作系统评析:UNIX系统将外部设备作为文件看待,称为特殊文件<或特别文件、设备文件>,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这样可以使输入/输出硬件的接口与普通文件接口一致.<10>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进程管理.为此,操作系统必须提供一种启动进程的机制.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A>在DOS中,该机制是EXEC函数B>在Windows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CreateProcessC>在OS/2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CreateProcessD>在DOS中启动进程的函数也是CreateProcess答案:D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评析:操作系统必须提供一种启动进程的机制.在DOS中,该机制就是EXEC函数.在Windows 和OS/2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CreateProcess,它的代码存储在操作系统的内核里,在KERNEL32.DLL文件中.当CreateProcess接受一个可执行的文件名后,它便可装入该文件并开始执行.但与EXEC不同的是CreateProcess在调用后几乎能立即返回,以便更多的程序可以启动.因为Windows和OS/2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它们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11>在下列各项中,一个计算机网络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1、若干数据库2、一个通信子网3、一系列通信协议4、若干主机5、网6、大量终端A>1、2、3 B>2、3、4 C>3、4、5 D>2、4、6答案:B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组成评析: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①若干主机<host>,它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用来向用户提供服务;②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通信电路和结点交换机组成,用于进行数据通信;③一系列通信协议,这些协议是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通信子网中各结点之间通信用的,协议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和必须遵守的规则,它是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部分.<12>绞线由两根互相绝缘绞合成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面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l、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2、安装方便,价格便宜3、不易受外部干扰,误码率低4、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的局部网通信介质A>1、2、3 B>1、2、4 C>2、3、4 D>全部答案:B知识点:网络传输介质评析:双绞线由两根互相绝缘绞合成螺纹状的导线组成,它的优点是: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在传输距离不大时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价格便宜,安装方便.缺点是: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而线路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误码率较高,长距离传送时信号衰减较大.考虑到这些特点,双绞线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的局部网通信介质.<13>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由5个部分组成,除了信息与应用和开发信息的人员之外,其余3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l、计算机等硬件设备 2、数字通信网3、数据库4、高速信息网5、软件6、信息库A>1、4、5 B>1、2、3 C>2、5、6 D>1、3、5答案:A知识点: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组成评析: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正式提出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这个计划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由5部分组成:①计算机等硬件设备;②高速信息网;③软件;④信息与应用;⑤开发信息的人员.<14>帧中继<Frame Relay>交换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交换,它是在_______上进行的.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答案:B知识点:数据通信技术评析:常见的数据传输模式中: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在网络层进行;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层进行;帧中继交换:以帧为单位,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异步传输模式<ATM>:以信元为单位,在数据链路层进行.<15>网络拓扑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可靠性与_______.A>网络协议 B>通信费用 C>设备种类 D>主机类型答案:B知识点:网络拓扑结构与其特性评析: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16>TCP/IP的互联层采用IP协议,它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_______.A>面向无连接网络服务 B>面向连接网络服务C>传输控制协议 D>X.25协议答案:A知识点: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评析:TCP/IP参考模型的互联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服务.<17>NetWare网络用户可分为网络管理员、网络操作员、普通网络用户和_______.A>系统管理员 B>服务器管理员 C>文件管理员 D>组管理员答案:B知识点: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评析:NetWare网络用户可分为网络管理员、网络操作员、普通网络用户和服务器管理员.<18>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4种,它们是_______.A>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B>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C>星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 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答案:A知识点:网络拓扑结构评析: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是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19>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的是________.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答案:C知识点:OSI模型中传输层的特性评析: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它向高层解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20>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________.A>软件与数据库 B>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C>硬件、软件与数据 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答案:C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评析: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也可以调用网上几台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20##三级网络考前密卷选择题21-40<21>在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中,不属于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A>互联网 B>交易主体 C>交易事务 D>电子市场答案:A知识点:电了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评析:在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中,交易主体、电子市场和交易事务是电子商务的三大构成要素,电子市场的概念中包含了互联网.<22>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的,结点之间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原则.这些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01>.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________.A>语义、语法与体系结构 B>硬件、软件与数据C>语义、语法与时序 D>体系结构、层次与语法答案:C知识点: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评析: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①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②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与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③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3>对于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________.A>各自遵循自己的网络协议 B>由网络操作系统统一分配工作C>一个逻辑整体中的一部分 D>用户必须了解各台计算机有哪些资源答案:D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评析: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日的在于共享资源,次要目的是建立通信系统.入网的计算机都是"自治计算机","自治"的含义是可以脱离网络而独立工作.它们不能各自遵循自己的网络协议,而是要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统一的逻辑整体,其内部结构对用户透明,系统可以动态地为每台计算机分配工作.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计算机"的联合体,不能由系统统一分配工作.因此,用户要使用网络资源,就必须知道资源在哪一台计算机上.<24>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________.A>传输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答案:C知识点:OSI模型中各层的功能评析:OSI参考模型虽然没有成为真正的工业标准,但是模型对于在实际的协议底层的功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了解在各个层中传输的数据单元对于理解分层的作用以与各层的功能有所帮助.ISO的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层次的作用一般不止一个,会话层提供了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功能.<25>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要采用分层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A>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C>比模块结构好.D>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答案:B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评析:分层结构和模块结构相比,各具特点.计算机软件的模块结构使得软件的编制可以实现模块相对独立;只要对外功能不变,则模块内部的变化不影响其他模块;但是模块间可以相互调用,模块结构并不确定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而采用分层结构既具有模块结构的优点,又能保证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或者说,层次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模块化结构,核心内容是层间的相对独立性.<26>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________.A>资源共享 B>建立通信系统C>建立自动办公系统 D>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答案:A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评析: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共享资源,次要目的是建立通信系统.<27>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都是________.A>高性能计算机 B>具有通信能力的计算机C>自治计算机 D>主从计算机答案:C知识点: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的特点评析:入网的计算机都是"自治计算机","自治"的含义是可以脱离网络而独立工作.<28>决定局域网特性的几个主要技术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A>传输介质 B>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拓扑结构 D>LAN协议答案:B知识点:局域网特性评析: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是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9>在选择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中,应考虑的丰要因素不包括________.A>费用低 B>可靠性 C>灵活性 D>实时性答案:D知识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评析:在选择拓扑结构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点:费用低、灵活性和可靠性.<30>10Base-5型LAN的运行速度和支持的粗缆最大长度是________.A>lOMbps,100m B>10Mbps,200mC>10Mbps,500m D>16Mbps,500m答案:C知识点:10Base-5型LAN的特性评析:10Base-5中10表示数据速率10Mbps,Base是指基带传输,500m是最大传输距离.10Base-5网络使用RG-8电缆和夹紧端子.夹紧端子可直接固定到电缆中,电缆连接成直线型总线,以提供10Mbps的可能传输速率.<31>FDDI采用一种新的编码技术,是________.A>曼彻斯特编码 B>4B/5B编码C>归零编码 D>不归零编码答案:B知识点:FDDI的主要特性评析:在这种编码中每次对四位数据编码,每四位数据编码成五位符号.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使用中位转变来计时的编码方案.数据通过在数据位开始处转变来表示,令牌环局域网就是利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方案.<32>特洛伊木马攻击的威胁类型属于_______.A>授权侵犯威胁 B>植入威胁 C>渗入威胁 D>旁路控制威胁答案:B知识点:网络安全技术评析: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可实现的威胁有:①渗入威胁: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②植入威胁:特洛伊木马、陷门.<33>IEEE802.5标准中,是通过_______来控制每个结点利用空闲令牌发送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帧所占用的时间.A>单令牌协议 B>优先级位 C>监控站 D>预约指示器答案:D知识点:IEEE802.5协议标准评析:IEEE802.5标准中,是通过预约指示器来控制每个结点利用空闲令牌发送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帧所占用的时间.<3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数据通信服务主要采用_______.A>帧中继技术 B>ATM技术C> 交换网技术 D>X.25网技术答案:B知识点:B-ISDN的数据通信技术评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有两种: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和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和传统的N-ISDN采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不同,B-ISDN采用的是异步传输技术<ATM技术>.<35>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接入Internet<因特网>所需使用的接入设备是_______.A>防火墙 B>集线器 C>路由器 D>中继转发器答案:C知识点:网络互联设备评析:路由器工作在网络的网络层上,当数据包要在不同协议、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之间进行传输时,路由器不仅可以进行路由选择,还可以进行数据包的格式转换以适应这种传送.<36>如果用粗缆连接两台集线器,构建10BASE-T以太网,则两台机器的最远距离可达_______A>500m B>100m C>700m D>300m答案:C知识点:局域网的特点评析:根据10BASE-T以太网协议的规定,应使用双绞线作为通信介质,计算机连接到集线器的双绞线最大长度为100m.如果使用双绞线连接两台集线器.则两台机器的最远距离可达300m.根据10BASE-5以太网协议的规定,应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通信介质,每根同轴电缆的最大长度为500m.经中继器连接后,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2500m<中间最多经过四个中继器>.如果用粗缆连接两台集线器,构建10BASE-T以太网,两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为500m,集线器到计算机的线缆长度要遵守100m的规定,总长为700m.<37>下列标准中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的标准是_______.A>802.7 B>802.8 C>802.9 D>802.3U答案:D知识点:局域网应用技术评析:802.7是对光纤传输技术的LAN制定的标准.802.8是对时间片分隔环网制定的标准.802.9是对等时以太网制定的标准.802.3U是对100Mbps快速以太网制定的标准.<38>中继器运行在_______.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答案:A知识点:网络互联设备评析:中继器是最简单的局域网延伸设备,运行在物理层,即OSI的最底层.<39>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协议常用的有_______.A>TELNET,FTP,SMTP和 B>TELNET,FTP,SMTP和TCPC>IP,FTP,SMTP和 D>IP,FTP,DNS和答案:A知识点: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评析: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协议常用的有TELNET,FTP,SMTP和.<40>下列关于计费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计费管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所需资源B>在非商业化的网络中不需要计费管理功能.C>计费管理能够统计网络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D>使用户能够查询计费情况答案:B知识点:网络管理评析:计费管理负责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计费管理也称为记账审计管理,包括收集并处理网络计费信息.①计费管理的目的:跟踪个人和团体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其收取合理的费用;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②计费管理的主要作用:测量和报告基于个人或团体用户的计费信息,分配资源并计算用户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费用,然后给用户开出账单.③计费管理的功能包括:建立和维护计费数据库,能对任意一台机器进行计费:建立和管理相应的计费策略;能够对指定地址进行限量控制,当超过使用限额时将其封锁;并允许使用单位或个人按时间、地址等信息查询网络的使用情况.20##三级网络考前密卷选择题41-60<41>文件传输是使用下面的_______协议.A>SMTP B>FTP C>UDP D>TELNET答案:B知识点:文件传输协议评析:SMTP是简单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TELNET是远程终端访问协议<Telemunication Network>.文件传输就是使用的FTP协议.<42>网络中实现远程登录的协议是_______.A> B>FTP C>POP3 D>TELNET答案:D知识点:远程登录服务评析:是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是文件传输协议;POP3是接收电子的协议;TELNET是远程登录.<43>家庭计算机用户上网可使用的技术是_______.l、线加上MODEM 2、有线电视电缆加上Cable MODEM3、线加上ADSL4、光纤到户<FTTH>A>1,3 B>2,3 C>2,3,4 D>1,2,3,4答案:D知识点:Internet接入方法评析:家庭计算机用户上网可使用多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线加上MODEM;②有线电视电缆加上Cable MODEM;③线加上ADSL;④光纤到户<FTTH>.<44>调制解调器<Modem>按其调制方式可分为3类,它们是_______.l、内置式调制解调器 2、外置式调制解调器3、基带调制解调器4、音频调制解调器5、无线调制解调器6、高速调制解调器7、低速调制解调器A>1、2、3 B>5、6、7 C>3、4、5 D>3、6、7答案:C知识点:调制解调器的分类评析:调制解调器<Modem>按其调制方式可分为如下3类:①基带调制解调器;②音频调制解调器;③无线调制解调器.<45>在以下四个网址中,________网址不符合网址书写规则.A>.163. B>.nk..eduC>.863.org. D>.tj.net.jp答案:B知识点:Internet基础评析:网址中,用来表示国家的域名应该放在最后一部分.因此本题中B不符合网址的书写规则.<46>IP地址中,关于C类IP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可用于中型规模的网络、B>在一个网络中最多只能连接256台设备C>此类IP地址用于多目的地址传送D>此类地址保留为今后使用答案:B知识点:IP地址评析:C类IP地址前3位用二进制数110表示,用2l位<第3位~第23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地址,用8位表示主机地址,在一个网络中最多只能连接256台设备,因此,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B类IP地址可用于中规模的网络;D类IP地址用于多目的地址发送;E类IP地址则保留为今后使用.<47>的超中定位信息所在位置使用的是________.A>超文本<hypertext>技术B>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C>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D>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答案:B知识点:因特网的使用评析:因特网中服务器众多,而每台服务器中又包含有多个页面,那么用户如何指明要获得的页面呢?这就要求求助于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URL由以下3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和路径与文件名.<48>如果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但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相对较低<如在线电影>,一般可在传输层采用________协议.A>UDP B>TCP C>FTP D>IP答案:A知识点:TCP/IP协议评析:UDP协议是一种单工的、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由于不需要连接,其实时性要高于TCP协议,但可靠性较差,一般可以用来传输实时性强,但准确性要求不高的场合.TCP协议与UDP相反,一般用在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合.FTP为文件传输协议,其为应用层协议.IP为网络层协议,用来实现不同子网间的互联.<49>IPv4版本的因特网总共有________个A类地址网络.。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试题与答案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试题与答案

13、设关系模式R是 3NF模式,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3) 。
14、在两个实体类型间有一个m : n联系时,这个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有(14) 个。 15、SELECT语句中“SELECT DISTINCT”表示查询结果中 (15) 。 A. 属性名都不相同 B. 属性值都不相同 C. 行都不相同 D. 去掉了重复的列 B. 父亲对孩子的亲生联系 D. 供应商与工程项目的供货联系 16、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一对一联系的是(16) 。 A. 省对省会城市的所属联系
试题 2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某个向量第一元素的存储地址为 100, 每个元素的长度为 2, 则第五个元素的地址是 (1) 。 A.110
2、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2) 。 A.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A.以顺序方式存储

学 T I


w
1 . w w

C. 教研室对教师的所属联系

学 T I

B. 2

w
1 . w w
C. 记录 C. 3
t i 00
c . xx
m o
D. 不一定 D. 字符
B. R 必定不是 BCNF D. R 必是 1NF 模式 D. 4
17、四元关系R为:R(A,B,C,D) ,则(17) 。 A. πA,C(R)为取属性值为A,C的两列组成新关系 B. π1,3(R)为取属性值为 1,3 的两列组成新关系 C. π1,3(R)与πA,C(R)是不等价的 D. π1,3(R)与πA,C(R)是等价的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外模式、模式、内模式都只有一个。 7.DB、DBMS、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DBS 包括 DB 和 DBMS。 8.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资料大全(含10-11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资料大全(含10-11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3.掌握局域网体系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 熟练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及组网技术;5.掌握Internet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6.了解网络管理的机制与方法;7.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概念,防火墙概念;8.了解计算机网络环境下,B/S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及基本方法。

考试范围一、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及应用;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拓扑结构、传输介质;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信息和信号,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网络操作系统。

二、局域网及应用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令牌总线,令牌环;3.局域网组网技术:局域网的常用设备,局域网的组建;4.高速局域网基本分类:光纤分布数字接口(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LAN。

三、互连网基础及应用1.Internet基础:Internet的组成,TCP/IP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常用的Internet 接入技术与路由,Internet 基本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WWW 服务、其它服务),超文本、超媒体的概念,Web浏览器、搜索引擎基本原理;2.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电子商务的结构,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的网络系统结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3.高速Internet2(简称I2)。

浙江省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历年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6年春浙江省高等学校(三级网络技术)试题1 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Internet网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其雏形是NCFC网。

()×2.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过程中同步传输方式传送速率比异步传输方式高。

()×3.现代计算机网络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线路组成。

()×4.多路复用技术中,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5.使用令牌环的LAN中不会产生冲突。

()×6.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导纤维为信号载体、光波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

()√7.组建计算机网络时若选用双绞线,应该选择粗导线,导线越粗则线路的衰减越小。

()√8.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病毒防范、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及网络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

()√9.防火墙系统决定特定内部区域可以被外界访问,以及特定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访问。

()√10.SNMP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

()试题2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称为( 1 ),它是信息传输与信息功能相结合,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

A.分散系统B.电话网C.计算机网络D.智能计算机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 2 )。

A.网络协议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C.覆盖范围与规模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的(3 )。

Ⅰ.硬件、软件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Ⅲ.数据Ⅳ.网络操作系统A.Ⅰ和ⅡB.Ⅱ和ⅣC.Ⅰ、Ⅱ和ⅣD.Ⅰ和Ⅲ4、计算机网络拓扑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表示( 4 )A.网络层次B.协议关系C.体系结构D.网络结构5、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5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历年真题及答案(精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历年真题及答案(精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历年真题及答案(精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2005 年9 月笔试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60 分)(1)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处于系统软件核心地位的是()。

A )操作系统B )编译程序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网络通信软件(2 )通常一台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包括Cache、内存、磁带和硬盘,其中访问速度最慢的是()。

A )CacheB )磁带C )硬盘D )内存(3 )下列关于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中央处理器直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B )运算器完成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工作C )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输入设备中得到控制指令D )程序和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中(4 )下列关于异步传输模式ATM 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TM 是B-ISDN 选择的数据传输技术C )ATM 技术的实时性好,但灵活性不够D )采用ATM 技术可满足网络中突发性的通信量(5 )信息认证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不属于实施信息认证方法的是()。

A )身份识别B )密钥管理C )数字签名D )消息认证(6 )电子邮件软件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A )SMTPB )POP3C )IMAPD )MIME(7 )以下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B )数据的逻辑结构不仅反映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反映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C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 )树形结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8 )以下关于广义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广义表是0 个或多个单元素或子表组成的有限序列B )广义表至少有一个元素是子表C )广义表不可以是自身的子表D )广义表不能为空表(9 )在包含1000 个元素的线性表中实现如下各运算,所需的执行时间最短的是()。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真题一套)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真题一套)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真题一套)说明:(1)考生应将一至二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将第三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2)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3)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四位填写在答卷的右下角指定位置内;(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数据结构基础(30分)1、树的固有特性是()A、嵌套B、顺序C、递归D、选择2、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删除p结点的语句()A p→next= p→next→next;B q→next= p→next;C q→next=nil;delete(p)D q = p→next;3、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是入栈,P是出栈,操作序列合法的是()A、PSSSPPB、SSPPPPC、SSPPSPD、PSPSPS4、循环队列用数组A[m]存放元素,头尾指针为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有的元素个数为()A.rear – front + 1 B.(rear – front + 1 + m ) mod mC.rear – front - 1 D.rear – front5、算法的查找效率一般是一平均查找代价来衡量的,比如线性查找是O(N),二分查找是O(logN),那么Hash查找的期望代价是() A O (㏒n) B O(n) C O (1) D (n㏒n)6、树型结构中父子之间的联系是() A 1:1 B 1:N C M:N D N:17、设a,b是一二叉树的两结点,在中序遍历时a在b前面的条件是()A a在b右边B a在b左边C a是b的祖先D a是b的子孙8、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是()A顺序存储B链式存储C 顺序存储且元素有序D 链式存储且元素有序9、下列数据哪一组符合最大值堆的定义()A、(42,40,45,55,80,85)B、(85,55,80,45,40,42)C、(85,45,80,55,40,42)D、(42,55,45,40,80,85)10、在内部排序中,排序时不稳定的是() A 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11、n个结点的树边数最多是()A.nB.n*(n-1)C.n-1D.n*(n-1)/212、对(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用直接选择法,先选最大元素,第一趟的结果是()A (181,132,314,205,541,518,946,827,746,984)B (541,132,827,746,518,181, 946,314,205,984)C (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D (541,132,984,746,827,181, 946,314,205,518)13、对(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用快速排序法(以中间元素518为基准),第一趟的结果是()(选项同上题)14、哈夫曼树中,外部结点的个数比内部结点的个数()A.相等B.多1 C.少一D.无法确定15、在查找数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入到()结点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检索方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8.内部排序方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二、数据库系统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对数据独立性的意义,数据独立性的含义;
3.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的模型的含义、特点和主要区别;
4. 关系模型、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关系、元组、属性、域、关键字、数据项);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5.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集合并运算、集合差运算、笛卡儿积、连接;
6.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应的概念;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定义;
10.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L SERVER
7. 规范化理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NF范式的定义、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和关系模式分解的方法及分解准则;
8.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1NF,2NF,3NF,BCNF;
9. 结构化查询语言SL:数据库操作(数据类型、库的创建与撤消、表的创建、修改与撤消、视图的创建与撤消、索引的创建与撤消),数据库查询(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分组查询、按序查询、统计查询),数据更新(表和视图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2.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线性表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插入、删除操作;
3.数组的定义、数组逻辑结构与存,进栈、出栈操作;
5.队列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循环队列,进队、出队操作;
6.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排序树,哈夫曼树;
、关系代数运算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4.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L常用语句;
5.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SL SERVER的常用操作;
6.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考试范围】
一、数据结构基础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算法和算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