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奥秘》中的第三节《神奇的石头》。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石头的分类、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石头样品、图片、PPT、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收集各种石头,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请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石头样品,讲解石头的分类、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PPT和实物投影仪,展示石头的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石头。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石头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在记录表上。

各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创新实践(10分钟)教师分发彩泥、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石头作品。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石头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石头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分类: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2. 石头的特点:坚硬、耐磨、易碎等3. 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筑、装饰、工艺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石头,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石头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石头,了解石头的更多用途,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石头的魅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第三节《神奇的石头》。

详细内容包括:石头的定义、分类、特性;石头的来源与形成过程;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石头的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形成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通过观察、触摸、实验等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石头的分类、观察与触摸实践活动、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石头样品、石头形成过程的图片、实验器材(放大镜、磁铁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神秘的石头,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激发他们对石头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1)石头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石头的概念,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

(2)石头的特性:讲解石头的硬度、颜色、形状等特性。

(3)石头的形成过程:展示图片,讲解石头是如何形成的。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讲解一块具体的石头样品,让幼儿了解石头的观察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触摸各种石头,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5. 实验活动(10分钟)(1)用放大镜观察石头表面的细节。

(2)用磁铁测试石头的磁性。

(2)引导幼儿讨论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石头2. 内容:(1)石头的定义与分类(2)石头的特性(3)石头的形成过程(4)石头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身边的石头请幼儿在课后找一找身边的石头,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石头的特征:形状、颜色、硬度等。

(2)石头的应用:如建筑材料、工艺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种类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石头标本、PPT、实物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石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石头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这个石头是什么颜色的?(2)这个石头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这个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石头和画纸,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石头的特点。

然后,幼儿用画笔将石头画在画纸上。

5. 小组讨论(5分钟)(1)你们小组的石头有什么特点?(2)你们觉得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种类2. 石头的特点3. 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一种特别的石头,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寻找石头的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发现。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探索石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艺术、建筑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石头的种类及其特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优质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优质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石头》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为《神奇石头》。

教材章节主要围绕石头特性、分类和用途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石头硬度和颜色、石头分类(如:光滑石、粗糙石、宝石等)、石头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石头特性,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石头。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爱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石头特性、分类和用途。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观察、实践过程中,掌握石头特性并能够准确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样品、图片、PPT、实验器材。

2. 学具:记录表、画笔、放大镜、小篮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石头,观察石头形状、颜色、大小等,引发他们对石头兴趣。

2. 例题讲解(1)石头特性:通过触摸、观察,让幼儿解石头硬度和颜色。

(2)石头分类:展示各种石头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分类,并说出理由。

(3)石头在生活中应用:讲解石头在建筑、工艺品、道路等方面用途。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记录石头特征。

(2)组织幼儿进行“石头分类”游戏,巩固分类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特性硬度颜色2. 石头分类光滑石粗糙石宝石3. 石头用途建筑工艺品道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石头,记录石头特征和用途。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石头特征(如:硬度、颜色、形状等)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石头创意画”活动,让幼儿用石头进行创作,提高他们动手能力。

(2)组织“石头知识小竞赛”,检验幼儿对石头知识掌握程度。

(3)带领幼儿参观石头工艺品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对传统工艺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1. 教学内容递进性:从石头直观特性到分类,再到用途,层层递进,使幼儿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石头。

2. 教学内容实践性:通过户外寻找石头和观察,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他们体验感。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设计《神奇石头》一、教学内容《神奇石头》是一堂针对幼儿园中班孩子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取材于《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三章“身边自然”,具体涉及第三节“石头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石头定义、种类、性质、用途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石头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石头概念,认识到石头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类石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提高他们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石头分类方法,理解不同种类石头性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石头习惯,提高他们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样品、放大镜、图片、教学PPT等。

2. 学具:小篮子、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们一起去户外寻找神奇石头,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描述所找到石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各种石头样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2)讲解石头分类方法,引导幼儿将石头分为光滑、粗糙、有花纹、无花纹等。

(3)介绍石头性质和用途,让幼儿解石头多样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并记录下来它们特点。

(2)分组进行石头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石头》2. 内容:(1)石头定义:自然界中坚硬物体。

(2)石头分类:光滑、粗糙、有花纹、无花纹等。

(3)石头性质与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神奇石头(1)请家长协助,带幼儿去户外寻找石头。

(2)观察、描述找到石头,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幼儿对石头兴趣较高,但在分类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引导,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分类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石头创意画”活动,让幼儿用石头进行绘画创作。

(2)组织“石头故事”分享会,让幼儿讲述与石头相关故事。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自然与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图片、PPT、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拾石头,让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讲解石头的基本知识:通过PPT展示,讲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形成过程等。

3. 例题讲解:以“常见的石头有哪些?”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回答。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捡到的石头,并描述其特点。

5. 实验环节:带领幼儿进行“石头沉浮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石头的沉浮现象。

7. 情感教育: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让幼儿意识到珍惜石头资源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石头2. 板书内容:(1)石头的种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石头的特点:形状、颜色、硬度(3)石头的形成过程:岩浆冷却、沉积、变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石头?(2)结合所学知识,画一幅关于石头的画。

2. 答案:(1)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筑材料、工艺品、道路铺设等。

(2)石头画:以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为主题,展现石头的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质博物馆,深入了解石头的知识。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
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石头样本、放大镜、实验器材。

材料:科学绘本《神奇的石头》。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
教师通过展示石头样本和绘本《神奇的石头》,引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简要介绍石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观察和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外观和质地,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索,发现石头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步骤三:实验和验证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石头的硬度和重量。

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步骤四:绘画和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石头的想法和感受。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石头作品。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学习《神奇的石头》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石头和科学的思考和感受。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第一篇: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们生存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给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天然的沙、石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虽然自然中的小石头在大自然中再常见不过,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接触的机会却很少。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石头,让孩子在敲敲打打、看看摸摸,玩玩的过程中,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同时,发现、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意亲近自然的情感。

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

2、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萌发探究意识。

(这是指向情感、态度目标主要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情感。

同事,发展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感受石头的特性,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这一目标是指向知识技能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3、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感受常见石头的特性。

我在活动中充分让幼儿通过感官观察、触摸、操作、比较,进行实际的感知,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来巩固对石头特性的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结,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因为幼儿虽然对石头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石头用途的观察不多。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经验准备时,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

然后,再根据教师收集到的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识,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4、说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为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并下发详细要求:每人收集3——5个不同的石子:如:鹅卵石、青石、花岗石、沙石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神奇的石头》。

通过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石头的定义,了解石头的性质,如硬度、颜色、形状等。

2. 能够观察、描述和分类不同种类的石头。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石头的分类和特征描述。

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石头样品、图片、PPT、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块神秘的石头,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石头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石头的定义、性质,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分组观察石头样品,记录石头的特征。

2)小组讨论,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分类。

3)每组选代表分享观察和分类结果。

4. 动手操作(10分钟)1)用彩泥制作石头模型,巩固石头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小组合作,完成石头画。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石头定义:由矿物质组成的自然物体。

性质:硬度、颜色、形状等。

种类: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2. 石头分类:按颜色分:红色、黄色、蓝色等。

按形状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石头,记录石头的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2. 答案:示例:石头1:红色,圆形,硬度较大,属于火山岩。

石头2:黄色,长方形,硬度较小,属于沉积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结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教学内容是否易于理解。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地质博物馆,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种类和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神奇的石头》。

详细内容包括:石头的分类、特征、形成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石头的种类、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石头的分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类石头样品、石头形成过程的科普动画、教学PPT。

2. 学具:放大镜、白纸、记号笔、小锤子、安全眼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石头,观察石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回到教室,展示采集到的石头,引导幼儿观察、交流。

(2)播放科普动画,讲解石头的形成过程。

(3)通过PPT,介绍石头的分类、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石头,引导幼儿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观察、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利用放大镜、小锤子等工具,观察、描述石头样品。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石头的特征:形态、颜色、质地3. 石头的形成过程:岩浆冷却、沉积、变质4. 石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建筑、工艺品、科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石头,描述其特征,并猜测其形成过程。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收集不同种类的石头,制作一个石头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地质博物馆,进一步了解石头的奥秘。

(2)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创作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一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特点、种类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幼儿认知石头的特性和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石头的特点,了解石头的种类。

2.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石头的特点,了解石头的种类。

难点:让幼儿发现石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石头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每人一块小石头、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奇特的石头,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2. 观察石头(5分钟)教师分发小石头给每个幼儿,让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石头分类(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将手中的石头按照形状、颜色等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4. 石头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石头游戏,如“石头剪刀布”、“石头排队”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石头的乐趣。

5. 石头与生活(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石头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道路、工具等,让幼儿了解石头的重要性。

6.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手中的石头,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7. 分享与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思路,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特点形状:圆的、方的、长的颜色:红的、绿的、黑的质地:硬的、软的、光滑的2. 石头种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3. 石头与生活建筑:房屋、道路工具:石器、玉器环境:景观、草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小石头描述自己手中的小石头,包括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并画出石头的图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通用7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篇1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2、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3、对小石头的魔术有期待,乐意模仿并参与游戏。

重点: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难点: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活动准备:1、一颗石头2、PPT活动过程:一、出示小石头,引出绘本:师: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石头)?这可是一颗非常神奇的石头哦!它到底哪里神奇呢?二、PPT演示,介绍绘本封面:师:这本书的名字叫《好神奇的小石头》,(介绍书的封面)都有什么颜色?(灰色、黄色、粉色、咖啡色、绿色、橙色、蓝色、红色)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啊!让我们一起进入小石头的神奇世界吧。

三、绘本阅读,感受小石头变化的神奇。

1、师:啊!小石头变成什么颜色了呀!(灰色)大家来猜猜,这颗小石头会变成什么呢?2、师:瞧!小石头一转身,又变成了什么颜色?(黄色)这下,它会变成什么呢?3、依次出示小石头变化的图片至红色结束。

4、总结:小石头神奇吗?你还记得小石头都变成了什么?四、活动延伸:(出示绘本封底)师:呀!小石头还变成了紫色呢!紫色会变成什么呢?下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篇2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纸杯、一次性纸杯幼儿各一只,毛笔一只,一张白纸和一张涂有蜡的纸。

活动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纸会吸水,会变形的特点。

难点:图上蜡的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3篇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3篇

(封面)《神奇的石头》说课稿3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一⑴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⑵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

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

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奥秘》,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学习,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石头,了解石头的形成、特点及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2. 培养幼儿对石头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形成的原因、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培养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放大镜、小铁锤、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石头,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发现石头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石头,讲解石头的形成、特点及用途,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小铁锤敲击石头,观察石头的质地,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分享交流(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到的石头特征,大家共同讨论石头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石头2. 内容:石头的形成石头的特征石头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石头,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答案示例:石头1:形状为圆形,颜色为灰色,质地坚硬,可用于铺路。

石头2: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黄色,质地较软,可用于雕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石头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石头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石头形成的原因、石头的用途。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触摸石头,发现石头的特征。

3. 例题讲解:讲解石头的形成、特点及用途,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

4. 随堂练习:分组敲击石头,观察质地并记录。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石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章“身边的自然”,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和特点,提高他们对自然物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石头的种类和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描述、交流的方法来探究石头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的样本、图片、PPT、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石头,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比较不同种类的石头,激发他们对石头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石头的样本,结合PPT讲解石头的种类、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具体的例子,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硬度、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种石头样本,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描述、交流。

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验,如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用醋酸测试石头的硬度等。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种类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2. 石头的特点硬度颜色形状3. 石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或户外见到的石头,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在河边找到了一块光滑的石头,它是沉积岩,呈椭圆形,颜色是灰色,硬度较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石头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户外石头寻找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石头的知识。

神奇的石头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石头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石头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奥秘》第三节“神奇的石头”。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石头的形成、分类、特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石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石头进行探究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石头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以及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样本、石头形成过程的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白纸、彩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石头形成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过程?石头是如何形成的?2. 新课导入(1)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石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

3. 例题讲解以“如何区分不同的石头”为例,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对石头样本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石头2. 内容:(1)石头的形成过程(2)石头的分类方法(3)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石头,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石头在建筑、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地质公园等,加深对石头文化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方法。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方法1. 石头的形成过程石头的形成过程涉及地质学知识,对于中班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奥秘》第三节《神奇的石头》。

内容主要包括石头的分类、特点、形成过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自然资源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石头、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去户外捡石头,让幼儿观察、触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不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石头,让幼儿观察、分类。

(2)教师讲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石头的趣味故事,引导幼儿学习石头的特点和用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石头,找出石头的特点。

5. 小组活动(15分钟)(1)每组挑选一种石头,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石头画。

(2)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介绍石头的特点和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石头的特点:硬度、颜色、形状、质地3. 石头的应用:建筑、雕塑、饰品、工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石头,记录其特点和应用。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你最喜欢的石头,并说明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更多的地质知识。

(2)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地观察、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石头相关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用途,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石头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认识各种石头,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图片、PPT、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石头,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石头,讲解它们的名称、特点、用途,让幼儿观察并记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石头进行观察、讨论,记录在记录表上。

4. 互动环节(10分钟)5. 创意手工(10分钟)幼儿用彩泥模仿石头形状,创作属于自己的“石头”。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种类2. 石头的特点3. 石头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身边的石头,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用途。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块圆形的石头,它是灰色的,可以用来做石头画。

2. 作业题目:用彩泥模仿一种石头,并介绍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模仿的是一块鹅卵石,它的表面很光滑,形状不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互动、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石头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实地寻找、观察石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鼓励幼儿将石头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探讨石头的更多用途,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石头”。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石头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石头样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石头,引导他们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如:石灰石、石英、云母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记录,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石头的微观结构。

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结果,讨论不同石头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石头实验,如:用醋浸泡石灰石,观察反应。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石头》2. 内容:石头种类:石灰石、石英、云母等石头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石头应用:建筑、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石头,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答案示例:石头1:形状为圆形,颜色为灰色,用途为铺路。

石头2: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红色,用途为装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石头,探索石头的更多奥秘。

同时,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石头的演变历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石头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神奇的石头启蒙说课稿

神奇的石头启蒙说课稿

神奇的石头启蒙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石头的来源、种类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2. 掌握石头的种类和性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一块普通的石头;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各种类型的石头;3. 学生实验用品:放大镜、锤子、研钵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石头的了解,如石头用途、在哪里能找到石头等。

2. 探究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1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块普通的石头,让学生观察石头的外观和触感,提问:你们看到的是石头,你知道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让学生观察普通石头的外观,并探讨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石头是地壳中的一种岩石,由地壳内的矿物质熔融后,在地壳中冷却、凝固形成的。

3. 了解石头的种类和性质(2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各种类型的石头,呈现它们的不同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从图片中能发现哪些不同的石头?通过展示不同的石头品种,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石头,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4. 观察石头的特性(25分钟)给每个学生发放放大镜,并让他们观察手中的石头。

学生通过观察石头的纹理、颜色、硬度等特性,尝试分类和描述手中的石头。

引导学生发现石头的各种特性,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5. 实验探究石头的性质(20分钟)将实验用的石头放在桌面上,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锤子敲击石头,观察是否会破碎,使用研钵将石头磨成粉末,观察石头的粉末是否有变化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石头的性质,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思考。

6.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石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石头有哪些种类和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你有哪些收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教育 / 幼儿园活动设计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们生存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给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天然的沙、石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虽然自然中的小石头在大自然中再常见不过,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接触的机会却很少。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石头,让孩子在敲敲打打、看看摸摸,玩玩的过程中,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同时,发现、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意亲近自然的情感。

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

2、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萌发探究意识。

(这是指向情感、态度目标主要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情感。

同事,发展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感受石头的特性,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这一目标是指向知识技能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3、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感受常见石头的特性。

我在活动中充分让幼儿通过感官观察、触摸、操作、比较,进行实际的感知,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来巩固对石头特性的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结,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因为幼儿虽然对石头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石头用途的观察不多。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经验准备时,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

然后,再根据教师收集到的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识,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4、说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为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并下发详细要求:每人收集3——5个不同的石子:如:鹅卵石、青石、花岗石、沙石等。

并在收集过程中告诉孩子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幼儿丰富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能够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进一步得到经验的提升。

有了经验的准备,孩子会更乐于发言,乐于积极参与活动。

二是让幼儿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究。

要想了解自然的奥秘,不是通过课堂获得,而是真正的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才能感受最深、最真。

家长不是专业的,不太注意让幼儿关注这些,因此,这一环节尤其显得重要。

(2)课前将幼儿带来的小石头汇集在一起,分成几组,每组用一个带盖的盒子盛好,每盒的石头尽量做到各种特征的石头都有。

(3)ppt
(4)歌曲《雨花石》
二、说教法: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

”因此,我在本次活动的教法上,主要围绕:寻石、观石、玩石、赏石几个部分来进行。

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幼儿通过与石头的充分互动,让幼儿看、摸、玩,自己进行感知,
来获得真实的体验。

主要做法有:
1、谈话法: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充分感受石头的多样性。

2、归纳提升法:将石头拟人化,以小石头的口吻将石头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总结,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将经验集中、提升。

3、直观演示法:利用ppt图片演示,让幼儿直观欣赏不同石头带来的美妙感受,了解石头的丰富多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进一步探究自然的愿望。

三、说学法:
针对幼儿年龄小、喜欢操作和游戏的特点,我运用了以下学法:1、自主探究法:通过充分的摆弄石头、玩石头,去寻找石头的特性。

2、观察法:通过反复操作、比较、观察石头的不同的特征。

3、讲述法: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尊重幼儿的感受,让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谈话交流:石头在哪里?你都知道哪些石头?
2、观察石头:主要引导幼儿以观察形状、大小、颜色、花纹的不同为主。

3、玩石头:通过几种不同的玩法,分别感知石头的其他特性。

4、赏石:通过总结石头特性引出石头的用途,感受石头的丰富多彩。

5、结束:欣赏歌曲《雨花石》。

首先第一环节:谈话交流:
我以一个卡通的小石头形象引出课题,拟人化的方法能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这是一颗小石头。

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收集了很多小石头,对吗?还记得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的吗?都找到什么样的小石头呢?”(请幼儿充分说一说,都有哪些石头,这里可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石头的常见和多样性、部分名称以及用途。

)幼儿交流后进入第二环节:以小石头的口吻:“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别看我们小,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小秘密呢,我们每个石头都和别的石头有不一样的地方,需要你们用心观察才能发现。

”教师:“那你们带来的小石头在哪呢?在盒子里,打开以后拿出小石头仔细的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小秘密呢?看谁发现的最多。

”请幼儿翻开盒子的盖子。

让幼儿自由观察2分钟。

教师不打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

教师巡回观察个别引导。

两分钟后,教师请每位幼儿挑选一个小石头,尽量和别人拿的不一样,剩余的放回盒子。

来,每人一个小石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小石头身上有哪些小秘密?你发现了它们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从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分别说一说。

在形状部分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一下自己手中的石头像什么?花纹部分请幼儿仔细观察,互相看,找花纹。

第三环节:玩石头:
“你们发现了小石头身上的秘密,小石头可高兴了,它说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你们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请大家再把小石头的伙伴们取出来玩一玩,但是注意,一定要注意安全。

”(幼儿再次尝试发现石头的特性,给幼儿两分钟的时间:教师分组引导幼儿摸一摸、握一握、敲一敲、掂一掂、滚一滚小石头)。

两分钟后,再组织幼儿一起来玩一玩:摸一摸:你手中的石头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光滑的举一下,粗糙的举一下。

握一握,能感觉到什么?凉、硬。

敲一敲?响、不易碎、坚硬。

掂一掂,比相同体积的物体重。

最后一起在桌子上滚一滚,发现什么样的能滚动?什么样的不能滚动?“小石头累了,我们把它送回盒子里休息下。


第四环节:赏石:
“今天,小石头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石头的图片呢。

”结合赏石,进行小结及对石头用途的认识。

“刚才我们玩的石头是大自然中非常常见的,它们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各种形状的;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带花纹,有的不带花纹。

有的摸起来光滑,有的摸起来比较
粗糙。

石头非常坚硬,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呢。


到这里,停下来,问问孩子:唉,你们说石头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用石头做的?幼儿说一说后,“你们说了那么多,说明你们平时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小石头的大用处吧。


欣赏图片:可以铺路、造桥、砌墙、万里长城---因为它很坚固,什么都不怕----可以用很多年,打造家具、装饰家居、用来观赏和收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用石头来打火呢---
“你们看,小小石头用处这么多,是不是很神奇啊?再给你们看看还有很多很值钱的石头吧:宝石、玉石、水晶石、钻石---再欣赏一下世界有名的奇石-----”(通过观赏图片,让幼儿感受石头的丰富和神奇,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连小小的石头都是这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里,要不断的去看、去想、去发现跟多大自然的秘密,你们说好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结束:“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石头的歌曲吧!”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