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中心管理规范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内镜室的工作秩序,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严格执行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岗,确保内镜室的正常运转。
二、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装,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携带任何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内镜室。
三、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规程,保证内镜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四、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不得擅自更改医嘱或操作程序,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患者隐私保护规定,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益。
六、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
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七、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持团队合作精神,共同维护内镜室的良好工作环境。
以上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依据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希望全体内镜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规范内镜室及内镜清洗消毒的管理
规范内镜室及内镜清洗消毒的管理XXX XXX(XXX人民医院内镜室河南)摘要目的:完善内镜室的质量管理,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的管理工作。
方法:规范内镜室布局和清洗消毒设备。
结果:通过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做好自我防护,规范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加大监测和督察力度,保证了内镜室的诊疗质量,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结论:规范内镜室及内镜清洗消毒的管理,是保证内镜诊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内镜室管理医院感染清洗消毒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内镜尤其是软式内镜,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消毒灭菌难度大,同时内镜价格昂贵,因此基层医院购置数量有限,而诊疗需求量大,导致内镜数量与接疹患者数量不匹配,这些因素导致临床内镜消毒工作不到位[1.2],造成医院感染,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了贯彻卫生部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3],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我院对内镜室实行规范管理,重点抓了内镜清洗消毒管理,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内镜室基本情况1.1内镜室搬迁前现状我院是一家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住院床位500张。
内镜有喉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分布在不同的科室,条件较差,消毒设施落后,清洗、消毒由各科负责,内镜消毒和灭菌用戊二醛,而戊二醛消毒时间长,且浸泡后需大量无菌水冲洗,戊二醛易挥发,刺激性强,对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2规范内镜室布局,更新清洗消毒设备为了规范内镜室管理,搬迁新楼后,增加了内镜诊疗室房间数量和面积,进一步优化了诊疗室的布局,使诊疗区和清洗消毒环境、条件基本上达到了《规范》的要求,如内镜室使用面积由原来的不足40平方米,增加至150平方米,原来无专用的清洗消毒间,现建成了面积为30余平方米专用的清洗消毒间,室内采用较高标准装修,其设计、布局均符合规范的要求,安装了通风设备,保证了室内良好通风。
内镜室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内镜诊疗安全,提高诊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内镜室主任负责内镜室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实施本制度,对诊疗质量和安全负责。
2. 内镜室护士长负责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施本制度,对护理质量和安全负责。
3. 内镜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内镜室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定期对诊疗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
三、诊疗操作规范1. 诊疗操作按照相关消化内镜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
2. 医师应具备内镜诊疗资质,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范,确保诊疗安全。
3. 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四、设备管理1. 内镜室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2. 内镜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功能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3. 内镜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五、消毒隔离1. 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质量。
2. 设立专门的清洗消毒区域,配备相应的清洗消毒设备。
3. 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过程应做好记录,包括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消毒剂名称、使用人员等。
六、感染预防与控制1. 加强内镜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个人防护。
3.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七、患者安全管理1. 诊疗前对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诊疗风险及注意事项。
2. 诊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3. 诊疗结束后,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康复。
八、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 内镜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诊疗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诊疗质量。
3.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内镜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内镜中心管理规范
内镜中心(室)管理规范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邵阳市中心医院李超民主任医师一、内镜室管理1 内镜室的布局:应合理。
要符合2004卫生部内镜清洗与消毒规范2 内镜室人员的岗前培训略3 内镜室应落实的作业程序A 操作规程:1、内镜的操作规程(电子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每例按操作规程操作2、内镜清洗与消毒规程:每例内镜诊疗后按规程清洗消毒3、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规程其它B 记录登记:1、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设登记本,每例按要求登记备查2、内镜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设登记本,按以下具体要求登记:A 消毒用的戊二醛每天进行浓度监测:登记备查,不低于2%B 储镜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登记备查C 消毒后的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每季度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D 活检钳行高压蒸气灭菌,每月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及附件合格标准为:无菌;E 内镜操作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机定时设定),每月监测一次。
正常小于500CFU/ML;物表及医护人员手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正常菌落总数小于10个/ML;并不得检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登记备查3、内镜诊疗登记:设登记本每日登记所检患者资料;每月按要求统计工作量并上报。
4、内镜使用维护登记:设登记本每天按要求登记5、内镜诊疗质控及分析:设质控本按要求登记备查,月有小结分析6、科室继续教育(业务学习):设业务学习本按要求记录备查7、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设疑难病例讨论本按要求记录备查8、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设院感培训本按要求记录备查9、科室医院感染反馈督查意见收及整改措施: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10、科室会议记录:设记录本记录备查11、科室谈话及好人好事登记:设记录本记录备查12、科室政治学习记录: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C 职责及制度:1、内镜室工作制度2、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3、疑难病会诊制度4、内镜室主任职责、内镜室医生职责、内镜室护士职责:5、其它:内镜室进修医生管理办法;内镜室进修医生进修要求及实施办法;科室评优评先的有关规定等。
内镜中心建设配置规范
内镜中心建设配置规范一、引言内镜检查在医疗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精准的诊断结果,还能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为了提高内镜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内镜中心的建设和配置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医院内部设备配置、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内镜检查流程等方面探讨内镜中心建设的规范。
二、内镜中心的设备配置内镜中心作为独立的医疗科室,需要配置一系列的设备以支持内镜检查工作。
首先,内镜中心应当配备先进的内镜设备,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多种类型的内镜。
这些设备应当具备高清晰度的画面、多角度的观察功能以及先进的成像技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同时,内镜中心还应当配置一套完善的内镜消毒设备,确保内镜在每次使用前都能够得到彻底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内镜中心还应当配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如内镜显示屏、内镜灯源、生物能量仪等。
这些设备在内镜检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提高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内镜检查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方可进行,否则会导致操作不当或诊断错误的风险。
因此,内镜中心应当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内镜检查,并参加相关培训。
医生和护士应当参加内镜技术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掌握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此外,内镜中心还应当定期进行内镜质量控制和评估,对医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内镜检查的整体水平。
另外,内镜中心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内镜中心应当设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内镜设备的维护管理、内镜消毒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提升内镜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内镜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四、内镜检查流程规范内镜检查的整个流程应当规范有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首先,内镜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约和接诊制度,避免因患者过多导致的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预约和接诊的流程应当简化方便,以减少患者的等待。
其次,内镜检查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史收集、术前禁食等。
内镜室管理制度
目录内镜室管理制度 (2)内镜室工作制度 (3)内镜室工作流程 (4)内窥镜室安全管理制度 (5)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6)一、内镜室管理 (6)二、质控措施 (7)内镜室出具诊断报告规定 (10)内镜室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1)内镜室继续教育制度与计划 (12)(一)参加省内外专科会议及培训班。
(12)(二)院、科专业人员授课。
(12)(三)示范学习培训: (13)内镜室新进人员及进修生管理制度 (13)内镜室科主任职责 (14)内镜室急救预案 (16)内镜室应急预案 (17)内镜室的各种内镜检查的危急值项目 (19)内镜室各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1)内镜室管理制度一、接诊患者要做到首诊负责制,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对急、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确保“急诊绿色通道”。
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二、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类人民职责,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协调与配合。
三、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如内镜的操作规程、内镜的清洗消毒规程、内镜质控措施、内镜消毒监督及保养维护等);接诊患者时,要查问病史,体查,审查申请单是否符合规范,掌握禁忌症;内镜诊疗时应认真负责、难病要会诊讨论。
操作力求轻巧、细致、全面,严防并发症。
四、术后按规范清洗消毒内镜;按规范及时填发报告,对做粘膜活检病理者,术前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作其它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五、归档保管好各种检查记录,未经批准的各种医疗检查记录及登记不得借出。
为了规范内镜室的统一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治疗及医院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内镜室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周口市中心医院内镜室工作制度》。
1、负责门诊、住院病人的内窥镜检查,配合临床各科医疗教学机科研工作。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内镜中心的感染管理,保障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及灭菌操作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剂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原则要求(1)内镜中心应建立科级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根据本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制订适合本部门的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与落实。
每月自查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进。
(2)内镜中心环境应清洁整齐,分区明确;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功能齐全。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或)消毒。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达到手术区域的要求,按照手术区域的管理。
(3)从事一般内镜检查的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内镜清洗消毒人员操作时应穿专用的工作服,防渗漏的外衣或围裙、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工作鞋。
(4)根据诊疗患者的数量配备相应的内镜及附件,满足内镜清洗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5)内镜及其附件的消毒或灭菌:1)仅接触完整黏膜的诊疗内镜,如胃镜、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等,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2)接触破损黏膜或进入无菌部位的内镜,如膀胱镜、胆道镜等,应达到灭菌水平。
3)内镜的附件: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接触破损黏膜应到灭菌,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其他附件达到高水平消毒。
(6)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要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灭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7)配备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
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池(四池)、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多酶洗液、压力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等。
(8)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前应根据内镜和消毒产品的说明确认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内镜室管理规章制度
内镜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镜室的管理,保证内镜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内镜室是医院内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的专用设施,设置在医院的特定区域,只有得到相关人员的授权和指导,方可进入内镜室。
第三条内镜室的主要管理责任单位为医院的内镜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内镜室的设备维护、操作规范、人员资质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内镜室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内镜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内镜检查能够安全有效进行。
第五条内镜室的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内镜检查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严格按照医院的制度和程序执行工作。
第六条内镜室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内镜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利益,严禁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外界。
第八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求。
第二章内镜室设备管理第九条内镜室的设备包括内镜、光源、显微镜、监视器等,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条内镜室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出现误操作和意外事故。
第十一条内镜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遵守设备的维护规程,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内镜室设备的报修和更换要及时处理,保证内镜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影响患者的诊疗。
第三章内镜室操作规范第十三条内镜室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内镜检查的安全。
第十四条内镜室操作人员要熟悉内镜检查的操作流程和要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第十五条内镜室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水平和质量。
第十六条内镜室操作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病史记录和术前准备工作,确保内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内镜室风险管理第十七条内镜室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内镜检查的质量评估和风险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内镜室管理质量标准
内镜室管理质量标准
(一)工作人员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执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内窥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和贮藏符合要求,无交叉感染。
(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检查前的健康教育,观察病人仔细,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配合抢救,无差错事故。
(四)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后的内窥镜生物学监测符合要求。
(五)不能采用压力灭菌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灭菌后无菌监测合格率100%,并记录。
(六)需要消毒内窥镜及附件使用2%碱性戊二醛不少于20分钟,消毒后内窥镜细菌总数
<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并有记录。
(七)医疗器材灭菌合格率100%。
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等灭菌合格率达100%,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八)急救器材完好率100%。
贵重、精密仪器无损坏、无丢失。
(九)内窥镜室保持“四化八字二
(十)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内镜室院感标准
内镜室院感标准一、引言内镜室是医院中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部门,其院感控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镜室院感标准,包括内镜室的设计与布局、环境控制、设备与器械管理、人员管理、患者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内镜室的设计与布局1. 内镜室应设在医院的相对独立区域,与其他科室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内镜室的面积应根据日常工作量和设备数量合理确定,确保操作空间充足。
3. 内镜室应设有洗手间,并配备洗手液、干手纸等洗手用品,以便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
三、环境控制1. 内镜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设备。
2. 内镜室的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应采用易清洁、抗菌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内镜室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区域光线充足。
四、设备与器械管理1. 内镜室应配备先进的内窥镜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内镜室的器械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定期进行验证和监测。
3. 内镜室应配备足够的器械和耗材,以应对各类检查和治疗需求。
五、人员管理1. 内镜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院感培训,了解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2. 内镜室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内镜室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院感控制措施。
六、患者管理1. 内镜室应设有患者等候区,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2. 内镜室的患者应按照预约时间进行排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内镜室的患者应接受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禁食、肠道准备等,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内镜室院感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布局、严格的环境控制、规范的设备与器械管理、科学的人员管理和患者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院感风险,提高内镜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医院应重视内镜室的院感控制工作,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内镜室的院感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内镜中心室工作制度
内镜中心室工作制度一、总则内镜中心室是医院进行内镜诊疗的重要部门,为确保内镜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内镜中心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二、工作纪律与职责1.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内镜中心室的工作规程。
2. 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道德,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维护患者权益。
3. 工作人员应熟悉内镜诊疗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诊疗质量。
4. 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协调配合,确保内镜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内镜诊疗工作规程1. 预约与登记(1)所有内镜诊疗项目实行预约制度,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预约。
(2)预约时,应向患者说明诊疗注意事项,发放诊疗指南,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3)预约登记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临床要求,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诊疗前准备(1)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2)医护人员应检查内镜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诊疗安全。
(3)患者进入内镜中心室前,应进行必要的生理检查,如心电图、血压、脉搏等。
3. 诊疗操作(1)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内镜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操作轻柔,技术娴熟。
(2)诊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3)内镜诊疗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4. 诊疗后处理(1)诊疗结束后,应将内镜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备清洁、安全。
(2)应及时为患者填写报告单,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3)对需要复查或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并协助患者预约、登记。
四、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规程1. 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穿戴专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规程。
2. 内镜清洗消毒应使用专用设备、剂和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 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处理。
内镜中心核心工作规章规章制度
内镜中心核心工作规章规章制度1. 前言为加强和规范内镜中心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信息安全等,我们制定了内镜中心核心工作规章规章制度,以全员遵守。
2. 内镜中心概述内镜中心是医疗机构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内镜检查、治疗及相关服务。
为保证内镜中心正常开展工作,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3. 内镜中心工作职责内镜中心的工作职责如下:•维护内镜设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和高效运转;•提供内镜检查和治疗服务,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提供细致周到的指导和建议;•维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信息安全;•及时收集和反馈患者意见,完善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内部交流和协作,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内镜中心服务流程内镜中心服务流程如下:1.预约: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到医疗机构的就诊窗口进行预约。
2.确认:内镜中心接到预约后,安排医师和技术人员确认、审核患者信息,确保预约信息准确无误。
3.送达:内镜中心发送提醒短信或者电话提醒患者到达就诊地点。
4.接待:患者到达内镜中心后,医护人员确认患者的身份和预约信息,让患者填写内镜检查协议书并做好告知工作。
5.检查:医师和技术人员按照检查协议的要求进行检查,对检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6.酝酿:医师及时将内镜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告知患者,解答患者问题,向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及建议。
7.后续管理:内镜中心要对患者进行后续病情跟踪,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并将之纳入内镜中心管理评估中。
5. 内镜中心质量管理与服务保障内镜中心要加强质量管理与服务保障,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程序、内镜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检查记录保存制度等。
2.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建立患者权益保障工作制度,配备消防安全、医疗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
3.加强人员培训:规定内镜中心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和人员素质要求,严格落实带教、培训、考核等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第一条,内镜室的使用范围。
内镜室是专门用于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空间,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认证的医务人员才能使用。
第二条,内镜室的卫生和消毒。
内镜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所有使用过的内窥镜和相关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条,内镜室的设备和器材使用。
内镜室的设备和器材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器材损坏,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报修或更换。
第四条,内镜室的工作流程。
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
第五条,内镜室的安全管理。
内镜室必须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同时,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条,内镜室的文书记录。
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一次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进行详细的文书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等。
这些记录必须保存完整和准确,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第七条,内镜室的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内镜室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罚款甚至停职等处罚措施。
以上就是内镜室的规章制度,希望每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确保内镜室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内镜中心护理过程质量标准
内镜中心护理过程质量标准一、安全管理(一)安全核查1.制定符合内镜专业特点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
2.接诊时认真核对电子医嘱与纸质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有疑问及时核实。
3.诊疗前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查对制度,确保准确无误。
4.诊疗后及时做好患者健康宣教,交代注意事项,确保医疗安全。
5.无痛内镜诊疗患者须提前完成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做好麻醉安全评估。
6.在实施麻醉前要确认患者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诊疗过程做好安全管理。
7.行内镜下治疗及手术前,要认真核查拟行治疗及手术项目,评估患者胃肠;诊疗结束要专人护送,做好交接。
道准备情况、出凝血功能、特殊用药史等[9]8.各类内镜报告单要分门别类,认真登记,实行审核签发、签收制度。
(二)标本管理1.制定内镜标本采集及管理规范,责任到人,认真落实。
2.根据标本的数量、体积及性质选择合格的标本瓶,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5 ~10倍;采集过程加强与医生的沟通配合,保证采集标本合格率。
3.不同类型的标本要分类存放,专人负责,加强管理,严防混淆或丢失。
4.标本及时送检,送检时双方认真核对交接,确认无误后执行双签字确认。
5.病理申请单信息要求字迹清晰、无涂改痕迹,推荐使用电子病理申请单。
6.实行标本安全风险管理,随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三)不良事件管理与预防1.跌倒∕坠床:内镜中心由于诊疗业务的特殊性,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环节多,风险高,概率大,要在诊疗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防范与管理。
具体要求及措施:诊区宽敞明亮,地面干燥无积水;诊室配备可移动、可升降、带护栏的活动式检查床;正确安置患者卧位,做好安全指导;检查床配置隔脏脚垫(患者上检查床免脱鞋),预防下床穿鞋时站立不稳而导致跌倒;对高危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及精神异常、无痛内镜及部分诊疗时间较长的患者等)要加强看护,正确使用约束带等。
2.呛咳∕误吸:加强就诊过程患者安全管理,如:就诊前评估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胃肠道准备;有无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诊疗中指导患者正确调整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胃肠道液体;上消化道内镜诊疗后常规禁食禁水2h 等。
医院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内镜室是医院中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医疗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对内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内镜室的规章制度:
1. 内镜室的卫生消毒制度:内镜室应当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包括内镜设备、操作台、手术器械等各个方面。
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标准,确保内镜室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2. 内镜室操作流程: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当在操作前进行严格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检查内镜设备的完好情况等。
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守内镜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内镜室的质量控制:对内镜室的设备和操作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包括内镜设备的保养维护、操作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确保内镜室的设备运行良好,操作人员技术过硬。
4. 内镜室人员的规范行为: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确保内镜工作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镜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也是内镜室运行的
保障。
同时,内镜室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内镜室的安全、卫生和正常运转,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内镜室的使用。
1.1 内镜室的使用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才能操作。
1.2 内镜室的使用时间需提前预约,按照预定时间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延长使
用时间。
1.3 内镜室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理消毒并恢复原状,确保下一位使用者的
安全和卫生。
二、内镜室的设备和维护。
2.1 内镜室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转。
2.2 内镜室设备的维修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拆卸或修理。
2.3 内镜室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内镜室的卫生和消毒。
3.1 内镜室的卫生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2 内镜室的消毒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专门的消毒剂和设备,确保内
镜室的卫生和安全。
3.3 内镜室的消毒记录必须详细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剂使用情况等,确
保消毒的有效性。
四、内镜室的安全管理。
4.1 内镜室的安全管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内镜室的安全。
4.2 内镜室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3 内镜室的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置和善后工作。
以上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违反规定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希望所有内镜室的使用人员共同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内镜室的安全、卫生和正常运转。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一、概述内镜室是医疗机构中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专门设备和场所。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是确保内镜检查过程中设备、环境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作。
二、内镜室管理1. 内镜室设备管理(1)确保内镜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内镜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3)设立内镜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
2. 内镜室环境管理(1)内镜室应保持清洁、整洁,确保无尘、无污染。
(2)内镜室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内镜检查的可视性。
(3)内镜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物品,确保内镜的消毒和清洗符合标准要求。
3. 内镜室人员管理(1)内镜室应设立专职的内镜室管理员,负责内镜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2)内镜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内镜室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内镜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三、质量控制1. 内镜检查质量控制(1)内镜室应建立内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对每次内镜检查进行评估和记录。
(2)内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包括内镜图象的清晰度、内镜检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3)定期进行内镜检查质量的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内镜检查的质量水平。
2. 内镜设备质量控制(1)内镜设备应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要求。
(2)内镜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按照像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内镜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应及时更新和保存,以便追溯和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
3. 内镜室操作规范质量控制(1)内镜室应建立内镜检查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每次内镜检查的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2)内镜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内镜检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定期对内镜室人员的操作进行评估和培训,提高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内镜中心器械管理制度
内镜中心器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内镜中心的器械管理工作,提高内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内镜中心的所有器械管理工作,包括内镜检查所需的各类器械、设备、耗材等。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确保器械的无菌、完整和可靠。
2. 规范操作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执行,不得私自更改或调整器械使用方式。
3. 管理实效原则:做到器械的需求及时、准确,用得好、用得足,避免浪费。
4. 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器械管理的责任人,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做好记录和追溯。
四、器械的采购和更新1. 内镜中心提出对新型器械的需求时,应由中心主任或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采购。
2. 采购的器械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具有合格证书,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3. 对于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器械,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和完整。
五、器械的存放和保管1. 不同类型的器械应有专门的存放柜或库房,不得混放,以免交叉感染。
2. 对于易受污染或易损坏的器械,应采取合适的包装和保护措施,确保其状态良好。
3. 存储器械应做到整洁、通风、干燥,并保持定期清洁和消毒。
六、器械的领用和分配1. 器械的领用应有专门的登记表,领用人应当签字确认,并在使用后及时返还。
2. 每位医护人员应按照自己的职责领用器械,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完整和无菌。
3. 对于重要或易损的器械,应加强分配和使用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器械的清洗和消毒1. 所有器械在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保证其无菌和安全。
2. 清洗和消毒操作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效果和安全。
3. 清洗和消毒的器械在存放之前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细菌滋生。
八、器械的维护和保养1. 对于内镜设备和大型器械,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日常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
2. 对于小型器械和耗材,应做到定期检查和保养,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器械,避免使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中心(室)管理规范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邵阳市中心医院李超民主任医师
一、内镜室管理
1 内镜室的布局:应合理。
要符合2004卫生部内镜清洗与消毒规范
2 内镜室人员的岗前培训略
3 内镜室应落实的作业程序
A 操作规程:
1、内镜的操作规程(电子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每例按操作规程操作
2、内镜清洗与消毒规程:每例内镜诊疗后按规程清洗消毒
3、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规程
其它
B 记录登记:
1、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设登记本,每例按要求登记备查
2、内镜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设登记本,按以下具体要求登记:
A 消毒用的戊二醛每天进行浓度监测:登记备查,不低于2%
B 储镜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登记备查
C 消毒后的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每季度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D 活检钳行高压蒸气灭菌,每月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及附件合格标准为:无菌;
E 内镜操作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机定时设定),每月监测一次。
正常小于500CFU/ML;物表及医护人员手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正常菌落总数小于10个/ML;并不得检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登记备查
3、内镜诊疗登记:设登记本每日登记所检患者资料;每月按要求统计工作量并上报。
4、内镜使用维护登记:设登记本每天按要求登记
5、内镜诊疗质控及分析:设质控本按要求登记备查,月有小结分析
6、科室继续教育(业务学习):设业务学习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7、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设疑难病例讨论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8、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设院感培训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9、科室医院感染反馈督查意见收及整改措施: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10、科室会议记录:设记录本记录备查
11、科室谈话及好人好事登记:设记录本记录备查
12、科室政治学习记录: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C 职责及制度:
1、内镜室工作制度
2、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3、疑难病会诊制度
4、内镜室主任职责、内镜室医生职责、内镜室护士职责:
5、其它:内镜室进修医生管理办法;内镜室进修医生进修要求及实施办法;科室评优评先的有关规定等。
二、质控措施
A 质量目标
1、术前准备:
①诊断性内镜:如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前要做好清洁肠道准备,满意率达80%(肠腔排空理想,粘膜显示清楚,不影响进镜及观察)以上。
不满意率在20%(肠腔有糊状稀便或大量粪水,肠腔粘膜显示不清楚,影响进镜及观察)以下。
胃镜检查者术前只少要空腹4小时以上才行检查,以确保胃排空。
②治疗性内镜:除上述要求外,还需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如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
2、操作:电子结肠镜检查插镜成功率(镜至回盲部以上,或明确看到狭窄性病变)达95%以上;胃镜插镜成功率达99%以上;
3、主要疾病的误漏诊:消化道进展期癌内镜诊断与病理或手术的正确诊断率为95%以上;早期胃肠癌检出率占总胃肠癌的5%以上;进展期胃肠癌无漏诊病例发生;
4、活检率:对质控中规定的活检指征活检率达100%(除非患者及家属不愿检查),报告中要说明之。
5、治疗内镜:成功率在95%以上,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等发生率占内镜治疗总数的1%以下。
B 质控措施
C 诊断性内镜质控措施
1、内镜医生对不规范填写的内镜检查申请单(申请单未写明病史、体检、与化验结果、申请检查的目的与要求,及病人有关的资料如EKG、B超等)有权重新要求临床医生重填申请单;
2、内镜室在接受申请单时,必须按“常规”审查该检查是否具有禁忌证,从源头上杜绝发生事故的隐患。
3、内镜检查“告知”: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
4、术前准备:包括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做好;各种设备、器械性能是否良好;必备的抢救药物及设备是否准备;医护人员检查前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了解检查目的,阅读有关化验及其它影像资料,必要时可再次询问病情,以掌握病人病情;
5、术中的质控:严格操作规程,插入内镜后,必须先环扫整个检查区域,对每个解剖位置应确认无疑,不要遗漏检查部位;对病变区域应进行重点检查,注意粘膜隆起性和凹陷性的病变,及黏膜色泽的改变,并对可疑病变处做活组织检查。
附活检指征(a.所有溃疡性病变特别是胃内单发溃疡性病变者,十二指肠或食管溃疡如溃疡巨大或疑有恶变者,结直肠溃疡性病变者;b.所有粘膜隆起性病变(除外血管瘤、曲张静脉);c.所有粘膜单发糜烂性病变;
d.所有粘膜浸润性病变;
e.所有萎缩性病变者
f.所有可疑性病变,特别是疑为恶性者。
活检取材:溃疡性病变原则于其四周钳取;隆起性病变于隆起的顶端及其四周钳取;糜烂性病变于其糜烂面及其四周钳取;浸润性病变于其不规则粘膜处钳取;萎缩性病变于其病灶最明显处钳取;活检一般4~6块,最少2块以上)。
发现疑难病变或可疑恶性病变要请上级医生或主任会诊,会诊者以在报告上签字为证。
高危病人检查应由高年资医生进行。
检查时护士应在旁协助操作,并观察病人情况的变化。
6、术后质控:a.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结果,交代医疗上注意事项,静脉麻醉者应留观至清醒为止;b .按要求填发报告(字迹清楚、术语准确、完整贴切、诊断结论要中肯妥当、做过病检者原则上胃镜报告与病理结果一起拿)。
C.术者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作其它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7、每月一次治疗性内镜小结。
8、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主任担任组长,其他医务人员为组员,实行全员全程(指从接诊病人开始到追踪随访)质控。
D 治疗性内镜质控措施
1、通过内镜作止血、息肉摘除或安放支架等手术称为治疗性内镜。
2、治疗性内镜要实行术前讨论:除急诊内镜、一般性内镜治疗外,其它风险较高的内镜下介入治疗须由科主任(或负责人)组织术前讨论。
讨论前要详询病史、体查、诊疗目的及要求、有关化验检查或影像检查资料,以及有关的文献资料。
讨论的主要内容为: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治疗方式、风险及疗效估计、手术人员的组成等。
对重大、疑难手术须制定预手术方案。
3、治疗内镜术前告知制度: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
要特别告知内镜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方案、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医务人员为防止发生并发症所采取的措施等。
医务人员对病人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与疑虑应耐心解释,直至完全同意并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进行内镜介入治疗手术。
4、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一)必要时备血,常规检查出、凝血机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
(二)检查治疗器械、设备是否俱全,性能是否良好。
(三)新开展的项目需按有关规定报批后方可开展。
5、术中质量控制
(一)明确主要手术者与助手(1~2名)的分工与职责,互相配合,各尽其职。
(二)严格按医疗常规进行操作,术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迅速请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到场指导,并约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
(三)治疗结束后,检查治疗效果以及有否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四)对高危人群,做心电图、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护。
6、术后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严密观察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作病理检查者,须见到病理报告后再出院。
7、每月一次治疗性内镜小结。
8、成立质控管理小组,实行全员全程质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