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中语文《阁夜》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 学案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阁夜 学案

《阁夜》导学案【要点突破】一、整体把握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登岳阳楼》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诸葛武侯祠内有一联:“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频,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沥心呕血,有由来哉。

”里面暗含杜甫《蜀相》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细部探微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结合“岁暮”“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答案:寒冷孤寂的图景。

“天涯”既写积雪漫无涯际,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冷落孤寂;“催”既写光阴催促每天日升月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心境更为凄寒。

2.颔联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放在一起,二者为什么能浑然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案:悲壮的鼓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争频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不言而喻。

【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本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写作特色1.诗中用事。

诗中用事共有三处:①“五更”句用祢衡事。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

③“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的前两联中的景物描写,所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

诗人从景物写起,意在创造一个与诗人内心世界一致的情境,让读者凭借集体可感的形象,走入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全文,把握节奏。

2、欣赏并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

3、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及答题步骤。

学习重点难点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及答题步骤。

【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

2.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各个组员能认真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局部。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

(黑色笔作答,红色笔纠错)一、课前预习:一、高考链接:杜甫名句默写1、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

(2010湖北卷杜甫《咏怀古迹》)2、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

(2011江西卷杜甫《秋兴八首》)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安徽卷杜甫《蜀相》)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12北京卷杜甫《春夜喜雨》)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 。

(2012福建卷杜甫《登高》)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广东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2012湖南卷杜甫《登高》)8、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

(2012 上海卷杜甫《望岳》)9、_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2013 天津卷杜甫《登岳阳楼》)10、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

(2013 四川卷杜甫《春望》)11、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导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古文阅读、思维拓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

通过《阁夜》这篇古文的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课前预习】1. 阅读《阁夜》这篇古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2. 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夜行器的概念和功能。

4. 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受《阁夜》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课堂内容】1. 古文阅读及思维拓展李白的《阁夜》从标题就能看出来是一篇夜景咏叹诗,是李白描写他在夜晚游赏中的所见所闻。

文章首句“钟山川上寺,夜半钟声到”点明场景,引出了下文的描写,另外此句的中“寺”和后文“月明千里路”均蕴含了哲学上的意义。

第二句到第四句句则描述了景色,其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微雨漠漠送秋归”这四个字极好地表现出了秋天的气息,让读者看到了一幅阴雨霏霏的夜晚景象。

第五句到第十句句,则从自己的经历中发人深省的思索出发,深入散发景色所触发的情感,哲理性较高。

2. 文化背景在古代,夜行器是一种指示方向用的器具,由陶瓷或者玻璃制成,上面有兽面或者神面等雕刻,夜间照亮。

这种夜行器多数用于照明和指引行进方向,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一。

文章中描写的“青帝子”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位神仙,以指引方向的绝技远近驰名。

【课后作业】1. 背诵《阁夜》这篇古文,并理解文中表达的意蕴。

2. 汇总整理课上记录的生僻字词,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3. 进一步探究夜行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古代科技的认知。

4. 汇总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夜景,并通过阅读《阁夜》中的文学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和感受。

【拓展阅读】1.《夜行船》朱自清2.《月下独酌》李白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学生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导读:《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学习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学习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二、解题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三、诵读诗歌师范读、生齐读四、鉴赏: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注释:閣:指四川夔州西閣歲暮:年終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霽:雨停初放晴或霧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霽」來形容寒宵:寒冷的夜晚“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注释: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時間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星河:星辰与银河星河影動搖:星宿動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注释: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夷:指当地少数民族漁樵:指漁夫和樵夫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闻战伐千家野哭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注释:卧龙:指诸葛亮《蜀书&8226;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五、韵译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六、评析: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七、小结: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全诗激越悲凉,气象雄阔,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杜诗解》称赞此诗“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背诵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主备人:审定人:高二语文组
备课时间:12月10日授课时间:
一、激趣引入(课前热身,谈话引入)
二、导学讲析(导学导思)
1、朗读指导
(1)划分诗歌的节拍:
(2)找出诗歌的韵脚:——押韵,偶句押韵,
韵脚:、、、
(3)把握情感基调
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应读得平缓
第二联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朗读时也应引吭高歌
第三联写夜哭、夷歌之凄惨,朗读时应转悲
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自应以悲慨之音读之,使人“怆然有无穷之思”。

2、整体感知:
听视频朗诵,初步感知作者情感,并用一两个词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

三、合作展示(合学展示)
合作探究: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慨?结合诗句细加品读分析。

分组汇报展示
四、拓展延伸:196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世界人民纪念他。

2012年,是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中杜甫《登
高》一诗的人物配图是这样的,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着头,面带沧桑,呈现倚石忧思的神情。

然而这则插图“惨”遭涂鸦。

讨论:对杜甫这样的世界文化名人,我们是否赞成用涂鸦与恶搞的这种方式来纪念他呢?
五、小结、布置作业
1、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抒发你此时内心对杜甫的情感。

2、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3、背诵全诗。

说明:①三声:笑声、讨论声、赞美声;
②三力:实力、活力、魅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阁夜》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阁夜》导学案

《阁夜》【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问题一:《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从中你体会和感受到什么?问题二:开头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催”和“霁”如何理解?作者处在怎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中?①注释:岁暮:。

②赏析要点:一“催”字,形象地说明。

霁,原指雨后或雪后转晴,这里指。

《红楼梦》中有写晴雯的诗句:。

这里的霁月指雨后月出,古人常用这种自然现象比喻。

问题三:三、四句作者听见了什么声音?看见了什么景色?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并把作者的所闻所见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更:。

鼓角:,说明作者心之悲凉。

动摇:。

说明诗人心之。

这两句写寒宵的所见所闻,上句紧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的当地驻军的鼓角,暗示了诗人的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

“鼓角声”“声悲壮”与“五更”的巧妙结合显示了夔州一带的战争气氛之浓。

下句写三峡美丽的夜景,因为雪过天晴,故三峡中隐星可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

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

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

尾联借古人贤愚同归于尽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显示出内心的。

拓展提升暗示当时军民混战,内乱不已的时代环境。

用悲壮加以形容山河之动摇,社会的动摇“动摇”。

问题四答案:野哭千家:千家恸哭传彻四野,暗指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生命财产所带来的严重损失。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暗指自己衰年多病仍流落异乡。

《阁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阁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阁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年级:高二编写:谢一彰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制时间:2013--12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探究法[教具] 多媒体设备二、教学过程备注、补充一、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年终時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滿孤寂悲凉的感觉。

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三、朗读指导:(见教材)按课本诵读提示,各小组推荐3-5名同学朗诵,师生共评。

四、自主赏析,讨论明确:(见课件)一)、对各联赏析正确的是( A )。

请指出错项的问题所在。

A、首联中的“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天涯”,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B、颔联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革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明确:下句明借视觉写山川壮美,暗用“汉武帝问天星尽摇事,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的典故,写百姓因战争劳顿不堪。

上下句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C、颈联上句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

下句写“夷歌”“渔樵”,显示了地方风情,也说明少数地区老百姓生活还很安定。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欢喜有人愁。

(明确:下句“夷歌”之“夷”言地域偏远,“数处”与“千家”形成对比,战乱频繁,野哭千家,偏远山区里的零星渔民樵夫为了活着,在战乱中仍得辛苦劳作。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阁夜》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编制魏海燕审核冯文军2013/11/26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

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

学习过程:【预习检测】(1)注音催()短景()雪霁( ) 渔樵()寂寥()()(2)《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从内容看,是一首诗;一、作品简介“阁夜”,即。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

二、诵读诗歌,体味情感;深情、顿挫诵读《阁夜》,然后试将原诗翻译成现代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读后初步体会《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三、鉴赏:1、赏析首联:“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2、赏析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赏析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赏析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风格,理解《阁夜》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

2、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诗作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 766 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都先后死去。

杜甫流寓夔州,身世飘零,心情十分沉重。

四、文本诵读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3、反复诵读,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五、诗歌解读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一联点明时间是冬季,岁末的白天越来越短,在天涯漂泊的诗人在霜雪初停的寒夜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孤寂。

“阴阳催短景”写出了时光匆匆,“天涯”则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漂泊之感,“霜雪霁寒宵”营造出了寒冷、凄清的氛围。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有何作用?这一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

五更时分,军中的鼓角声悲壮响起;三峡上空,星辰倒映在江水中,随着波浪摇曳不定。

通过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又描绘出了三峡的雄伟壮阔,以壮景衬哀情,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悲壮和感慨。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一联写听到千家野哭,战争的消息传来,百姓在战乱中痛苦不堪;而几处渔人樵夫却唱起了夷歌,表现出当地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乱频繁。

《阁夜》学案

《阁夜》学案
《阁夜》导学案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吟咏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2、在体悟诗歌的基础上,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吟咏、诵读诗歌,感知中国诗歌的声律特点。
2、在诗歌的音韵美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美。
3、学习和鉴赏诗歌中的用典等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诗歌,培养对古典诗歌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尾联写诗人在知交零落、存者音信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导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高中语文《阁夜》导学案

高中语文《阁夜》导学案

第12课阁夜导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这首诗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诗歌背景解读该诗是大历元年(766)的冬天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崔旰、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去世。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2)股肱之臣,股指的是大腿,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3)江表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南方六朝所在地区都泛称江表。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催短景.(yǐnɡ) ②霁.寒宵(jì)③数处.(chù) ④渔樵.(qiáo)2.词语解释(1)岁暮..阴阳催短景.岁暮:冬季景:通“影”,日光(2)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雨雪过后,天放晴(3)三峡星河影动摇..动摇:摇曳不定(4)夷歌..数处起渔樵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5)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交游漫:徒然、白白地3.倒装句(1)天涯霜雪霁寒宵(正常语序为“寒宵霁”)(2)野哭千家闻战伐(正常语序为“千家闻战伐野哭”)(3)夷歌数处起渔樵(正常语序应为“渔樵数处起夷歌”)4.默写填空(1)《阁夜》中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

(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

(3)《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

(4)《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叹的诗句是:“”。

答案(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二|文本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在《阁夜》中一共写了几种悲慨?[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答案提示:共写了五种:①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②客居天涯的凄寒;③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④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叹;⑤自己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人教版选修《阁夜》导学案设计(教师)

人教版选修《阁夜》导学案设计(教师)

阁 夜(教师)【学习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探讨杜甫诗的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

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 —XX —X —XX ”,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

预习案 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四月飘泊至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这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战争的烽火一直没有停息。

战祸绵延数年,人民死伤无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

一个深冬的夜晚,霜雪初霁,寓居在夔州西阁中的诗人,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解题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预习检测】1.了解诗词格律,然后填空。

①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②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它们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不完全一样。

③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去、入三声。

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可概括为: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④对仗就是诗词中的对偶,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放在诗词句中相同的位置,使之并列起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三单元第1课《阁夜》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三单元第1课《阁夜》教学设计

阁夜知识和能力: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诗歌习惯。

2、循象求意,披象入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诵读——揣摩语言——诵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近体侓诗声律特点,有感情诵读作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2、对古诗意象多重意义的解读。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含蓄造成诗歌意蕴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教学内容:一、创设情景引人入境周密《齐东野语》故事导入,明确古代诗歌的诵读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因声求气,因近体律诗格律特点指导诵读。

1、《阁夜》节拍、韵脚、平仄。

2、指导诵读:每个节奏点上的字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诵读形式:齐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范读,录音范读。

三、知人论世,简介《阁夜》写作背景。

四、循象求意,披象入情。

1、教师示范“天涯”意象的多重意义解读。

天涯:漫天天涯:夔州、漂泊他乡之意,自伤沦落之情。

天涯、霜、雪、寒宵:寒冷的冬夜,沦落天涯孤寂、凄寒的心境。

天涯、霜、雪、寒宵、岁暮、催短景:点时序,叹残年无多,寓居他乡,贫病无依的人生。

意境:萧瑟、凄寒。

情感:客居天涯的凄寒;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2、学生自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群。

教学方法:自学,质疑,讨论,释疑。

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建立强烈的时空意识,体悟诗歌言外之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情感,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感受杜甫忧国爱民的情怀。

五、诵读《阁夜》在体悟诗歌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变化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通过诵读更深切体会杜甫在《阁夜》中所抒写的悲慨。

意境:沉郁悲慨诵读:低沉、顿挫首联:感人生短促,绘冬夜凄寒。

平缓颔联:闻五更鼓角,看三峡星河。

引吭高歌颈联:闻百姓痛哭,听渔樵歌声。

悲抑尾联:思先贤功业,抒人生寂寥。

悲慨情感: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天涯,老病孤独的凄寒;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六、作业1、有感情诵读诗歌,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阁夜》 导学案1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阁夜》 导学案1

《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

过程与技能: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意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二、作者作品简介1、诗人回顾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1.诵读全文,把握节奏和语言特点。

2.欣赏并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

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资料与背景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诗人。

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____。

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被誉为“__________”。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感时忆旧,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在杜甫忧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1、从诗体看,属诗;从内容看,是一首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2、字音认读渔樵.( ) 寂寥.( ) 夷.歌( )霁.寒宵( ) 催短景.( ) 数处.( )3、词语积累岁暮..阴阳催短景.岁暮: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霁:三峡星河影动.摇动:夷歌..数处起渔樵夷歌: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漫:4、梳理全诗内容: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课中探究单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这一联从哪些感官角度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3.颈联中“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各有何寓意?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悲慨?课后检测单一、理解性默写。

1.《阁夜》中描绘冬景有萧瑟凄凉之感的句子:,。

《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选课背景及意义《阁夜》是人教版高中选修课程中的一篇古文阅读经典,作者为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

选修此篇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经典的认知,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学的灵魂与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阁夜”与“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唐诗两大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古代诗人写景的方法,以及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巧。

3.理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自我陶醉、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探索生命意义、思辨生命价值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及过程“导入——感悟——解析——交流——评估”1.导入:通过课前准备、故事引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准备好导引如下:(1)听唐诗宋词元曲,感受古代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2)呈现与“阁夜”相似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情感陶醉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究。

2.感悟:让学生阅读文章并自主思考,对主题、意义、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展示学生有意义的精神体验,建议选择以下思考题(学生可根据自身阅读理解):(1)如何理解“珍重此时,怏然自悲;依依别离,舍不得你”这些句子?(2)诗中的小禽隐喻了何种情感与意义?(3)如何理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表达的陶醉情感?3.解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对唐代文学及作者个人风格的认知,深入领会古代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

4.交流:通过小组讨论、问题答辩等形式,展示学生优秀的思考与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感悟。

5.评估:采用评分评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教学资源1.课文及各种课外阅读材料2.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在线阅读平台、互动课堂等教学工具4.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辅助工具总之,《阁夜》是一篇古诗文经典,通过对其深入剖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其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鉴赏,更可以启迪学生内在的美感和人性追求。

阁夜学案

阁夜学案

《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师生共同领悟体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学习探究方法。

3、品味本诗的意境,感受杜甫深沉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的体会领悟。

学习方法1.反复诵读吟咏。

2.在学生质疑、探究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理解诗文。

教学时数:1课时一、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712-770.他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二)律诗朗读技巧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1.掌握句中节拍、句末用韵和章节间节奏等诗律特点,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节奏美、韵律感和音乐美。

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我们可以照着节拍来读。

2. 除了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上的变化。

在缓急、曲直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3.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

作者用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韵字开口度越大者,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开口度小、音阻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

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我们不应仅凭主观理解,还要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比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选择的是开口度极小的齿音,念来具有轻细而凄清的感觉。

比如柳永的《望海潮》,押的是“ia”韵,开口度比较大,表现的是赞叹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阁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诵读作品。

2、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前案】
1、诗人回顾: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3、注音并解释下列字词①景:②霁:
4、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如何体现出作者“凄凉悲怆”的心境?
5、颔联:从()觉和()觉来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

诗人如何将悲惨的战争现实和和壮美的三峡之景表现出来?
6、颈联:人们为何哀哭?“夷歌”指什么?诗人听到“夷歌”后心情会愉悦起来吗?
7、尾联:这里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是哪两个?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叹?
【课中案】
这首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课后案】
比较阅读:
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的意境是
《旅夜抒怀》的意境是
《阁夜》中,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
的气氛,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

《旅夜抒怀》中,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2、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
《阁夜》前三联写,尾联,即使在写景当中也。

《旅夜抒怀》前两联是,后两联是,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附》
常用的表现手法:
景和情的关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对比(对照、映衬)、反衬、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悲衬喜)、烘托、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动和静(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抑和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和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等。

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复、反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